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例(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66411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国际贸易的论文范例(优推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1

摘 要本文通过GTAP模型深入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业贸易产生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短期内**贸易摩擦的对策和长期内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贸易摩擦;农业,加征关税;GTAP模型

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5-0023-25

[Abstract] Thispaperdeeplyexplorestheinf,thispaper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tosolvetradefrictionintheshorttermandsuggestion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inthelongrun.

[Keywords]tradefriction;agriculture;tariffincrease;GTAPmodel

1 文献综述

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业的影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李国祥等人(2018)认为加征关税对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对进口来源格局的影响[1]。郑适等人(2019)认为短期来看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长期看来可能是国内农业发展的机会[2]。在农业生产安全方面,罗浩轩等人(2019)指出,此次贸易战暴露了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着四大困境:“贸易困境”、“价格困境”、“补贴困境”和“全球化困境”[3]。

Taheripour等人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进口大豆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征关税以后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将大幅减少,转而增加对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4]。崔宁波(2019)认为贸易摩擦将推动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5]。姚林(2020)认为受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巨大的大豆进口需求可能改变世界大豆种植格局[6]。苗玉涛等人(2018)指出,中国对自美国进口猪肉依赖度不高,故猪肉进口受影响不大,但是进口饲料成本的上升会造成猪肉价格波动[7]。罗光强和邓帅(2019)的研究表明,短期内饲料价格上涨将使养殖户利润受损,生猪市场价格将受到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会逐渐衰弱,生猪市场价格将趋于平稳[8]。王玉庭等人(2018)指出对乳清加征关税对国内乳制品生产影响不大,但是对大豆和苜蓿加征25%关税,会引起国内每公斤奶生产成本上升6%左右。董谦等人(2019)认为生產原料的上涨将使牛羊产业养殖增速放缓,长期来看牛羊肉市场的稳定性取决于多国博弈的结果。

综上所述,国内对主要农业部门受贸易战影响的分析以定性研究为主,部分定量研究的关注焦点主要为大豆行业,而对农业整体所受冲击的定量分析较少。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可以考察关税冲击对某一行业的具体影响,可以用来研究贸易政策的长期效应。所以,本文选择农业贸易为研究对象,基于GTAP模型模拟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2 研究方法与情景模拟

国家和部门分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中美贸易模型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因此,在国家分类上,本文将国家分为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行业分类上,针对2019年中国进出口税则和中国向美国加征关税清单,本文对农业部门进行行业划分,其他部门划分为其他产业。

情景模拟

为了深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给我国农业部门带来的经济影响,本文将情景1分为情景和情景分别模拟农业部门短期和长期经济影响,然后从增加国内农业生产者补贴和降低其他国家农业部门进口关税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发,设置情景2与情景3。因为中国向美国农业部门增加关税范围在5%~35%之间,本文对农业生产补贴和其他国家农业进口税的变动率取中间值20%。

3 研究结果分析

农业产出影响分析

在短期经济中,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农业产出造成了消极影响。水稻、水果蔬菜坚果、糖类等产出都受到负面冲击,其中水稻产出受损最严重,国内水稻产出下降%;油料作物收益最多,产出增长%。在长期经济中,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让国内农产品产出逐渐恢复,农业部门产出由负转正,油料作物产出增幅最大。

对比情景2与情景3发现:增加农业生产者补贴对国内农业部门产出更有利,带动油料作物产出增长最明显。这是因为增加补贴为国内农产品提供了价格优势,带动国内消费和出口贸易,由此农产品产出增长。而降低他国进口关税会导致国内农产品缺乏价格优势,农业产出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情景2更有利于增加国内农产品产出(见表1)。

农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大多数农业部门进口量和出口量都产生消极影响,仅水稻进口量有所上升,其他粮食作物部门进口量冲击最严重;其中油料作物出口量变动最大,受到的消极影响最大。长期来看,农业部门的进出口贸易量在长期都有所缓和,但是缓和程度并不高(见表2)。

对政策进行冲击后,在情景2中,大多数农产品进口量下降,农产品出口量出现增长,而且牛肉出口量涨幅最明显。在情景3中,一方面,其他国家农业进口需求的增长带来农产品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关税贸易壁垒的下降促进我国农业部门出口贸易,各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长。其中,油料作物出口增长最为显著。从农业部门出口量变动的角度来看,降低其他国家进口关税带来了更有效的政策效果(见表3)。

4 结论与建议

从实证结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农业部门产出和进出口贸易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长期来看业很难通过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缓和。情景2和情景3的结果则表示通过增加生产者补贴和降低其他国家进口关税可以作为**贸易摩擦的短期对策。不过,中美贸易摩擦终将翻篇,如何降低未来类似事件发生可能对国内农业造成的巨大冲击?本文认为,保障粮食自给、拓展农产品进口来源、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业“走出去“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国祥.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合作经济,2018,4(5):6-11.

[2]郑适,李睿,王志刚.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机遇与挑战[J].教学与研究,2019,6:33-44.

[3]罗浩轩,郑晔.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农业产业安全深层次困境及**思路[J].西部论坛,2019,29(1):11-20.

[4]TaheripourF,%[J].Choices,2018,33(2):1-7.

[5]崔宁波,刘望.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化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及对策选择[J].大豆科学,2019,38(4):629-634.

[6]姚林.牛羊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中国畜牧杂志,2019,55(5):151-155.

国际贸易论文3000字 国际贸易论文1500字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产业进一步开放,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更虽频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而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可靠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国际贸易;现状;趋势

在全球經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必然会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更多合作伙伴。但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等方面发展较为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化贸易、经济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同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因此必须要积极探索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道路,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繁荣。

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交易市场垄断化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国际间的技术创新,70%—80%都由跨国公司垄断,而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更是高达90%。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是当前国际贸易交易市场中的重要特点。

目前,跨国公司既是新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也是技术贸易的主要交易者,同时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头作用。在21世纪,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主要依靠知识、信息技术以及高效运输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跨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变得更加容易,其垄断地位必然进一步强化,其发展也将迎来一次新的飞跃。

(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上升

首先,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货物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分别10%、9%和%。在当前的世界货物出口中,发展国家的货物出口及服务贸易分别达到了70%以上和90%以上。作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是构成国际贸易的主要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其次,近年来随着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中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已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则正在逐年上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国际贸易,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以WTO为核心的多边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是WTO组织,它制定交实施了多边贸易规则,在多边贸易中负责和主持谈判、评审成员国贸易政策、解决贸易等多方面的工作,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WTO成员的不断增加,其管辖范围越来越大,WTO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突显。但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WTO并不是万能的,其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并非永远一帆风顺,因此WTO固然能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无法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

其次,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层级较为复杂,这无疑加大了贸易谈判的难度和协调成本。尽管FTA和RTA充分发挥作用,使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层级得到有效的削减,但在现行机制下,双边主义和地区主义盛行,谈判势力日益增加,这都促进新一轮的贸易谈判更加难以协调。

最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时代的进步给WTO组织带来了更多的新课题,涉及信息、金融、投资、环境、劳工权利等多个领域。而现行的WTO框架缺乏解决这些新课题的相应制度,这无疑给WTO组织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也使贸易谈判变得更加困难重重、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僵局。除此之外,这些新课题的产生,也为WTO的改革及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对于完善边贸易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国际贸易的动因发生转移

进入信息时代,国际分工和国贸易必然随着发展变得更加的紧密,同时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作为主体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来。而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要具备绝对的优势或相对的要素,从而以生产成本和资源要素丰缺盈余作为依据和根本,进行国际分工。同时,这也决定了主体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行国际分工后,就要进行国际交换,从而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优势、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等将成为决定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主体强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将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起到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因也因此发生了转移,转变为科学技术知识。

结束语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必须要积极面对知识发展对国际贸易带来的新挑战。因此,必须要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发展战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肖敏.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理论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5)

[2]杨雪盈.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06)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3

摘要:现如今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处于不断分化的过程中,且开始不断趋于多极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贸易分化致使多边贸易规则不断趋于弱化,使得不同规模、层级的贸易得以共存,推动了双边贸易协定的制定。本文主要围绕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国际贸易秩序演变展开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格局分划;秩序;演变;有效策略

随着国际贸易交流合作的进行,国际贸易秩序逐渐变成了国家贸易的标准原则之一。发展中国家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国家贸易格局逐渐由以美国为核心的一极化转变成多极化。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内部成员数量有所提升,协议内容也基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而改变。所以,理应注重有效明晰和理解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及秩序演变,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分析

1.国际服务发展

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使得服务贸易也变为了其中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发展速度极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服务贸易总额已达至四千亿美元,发展至今,已高达五千亿美元,涨幅极高。这使得服务贸易的整体地位产生了较大变化,各国对如何有效发展服务贸易提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发达国家。具体表现为,欧盟服务贸易出口的总额度占据比例已接近货物贸易,美国服务贸易照比其他货物出口贸易明显较高。我国近年来对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逐渐开始注重提高其在整体对外贸易中占据的比例,但照比发达国家而言依旧具有一定差距,这代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缓慢。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大差距,是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分化的结果。

2.发展中国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整体地位下降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又一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实力的对比产生显著变化。工业革命的发生,将世界变为差异明显的两方,一方为发展速度急剧提升的发达国家,一方为处于附属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这两方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位置也存在较大差异。二战过后,国际贸易阵营逐渐分化,发达国家优势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两者比例为比;八十年代,两者比例为比,1995年開始,此状态被彻底打破,发达国家占据比例开始不断下滑,发展中国家占据比例开始逐渐提升,截止到2015年,双方基本持平。同时,另一较为明显的变化即为货物贸易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占据比例逐渐增加,截止到2015年,已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基于格局分化的角度而言,双方国际贸易额逐渐趋于一致,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的占比却逐渐突出。此类分化与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存在的关联较为密切。

二、国际贸易秩序演变探讨

1.发展中国家贸易在秩序重塑

此类演变具体指的为由中国带头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秩序开始遵循多边贸易规则,针对各国家及区域单边贸易进行的管理也开始遵循区域贸易规则,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脚步的加快,我国可以迅速认清形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了我国各方面建设的完善及优化进程,也促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此时,我国在国际贸易秩序中获取了主导权力,基于总体层面而言,发生此类变化的关键原因在于:第一,从国际市场角度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发展脚步势必会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势必会愈发顺畅,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密切化,推动了国家产业的变化;第二,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的加快,例如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进程等,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多种新型产业的发展,产业升级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对促进我国贸易市场的发展存在积极影响。

2.单边主义演变为多边主义

二战过后,美国总体地位快速上升,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日益稳固,国家贸易的发展受美国发展影响较为明显,即便随后较多欧洲国家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发展,但均无法否认美国在其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给予的支持,这也加速了单边主义的出现,即美国一家独大。单边主义的出现及发展,加速了美国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及欧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使得单边主义日益弱化,催化了多边主义的产生,将世界贸易秩序的变化更为显著地突显了出来,美国以外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各项权利日益扩大化。

三、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秩序演变的有效策略

经济全球化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国际贸易逐渐成为了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实力及国际地位具有了显著提升,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之一,但在具体进行贸易发展时也需要依靠世界贸易环境的作用。

1.团结周边区域设计发展新规划

基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经由总结经验的方式,探寻及创新出了多种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新型策略,并建设起了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初期主要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随后,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加入其中,经由该贸易区的建立,东南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发展速度呈现出了显著提升,使得相应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各国间产生贸易摩擦问题的可能性。但同时,由于该贸易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所占据的世界贸易格局比重较少,由于管理制度缺乏完善以及管理实效性较低等问题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进而无法将形成区域组织的功能发挥出来。基于此,我国应吸取教训,积极认清形势,深入贯彻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以带动国家整体发展,促使亚洲地区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2.深化改革开放成果,加快双边贸易发展脚步

历经四十多年,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发展为一种新常态,基于该背景下,我国应重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促使我国对外贸易货物的总数大幅度增加。同时,积极开展产生升级转型及结构调整操作,进而确保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推进内部经济的稳定、有效发展进程,促使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对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存在积极影响。 我国现下开展的对外貿易具体以针对美国实施的货物贸易为中心,如此一来,有必要对促进对美国贸易关系的优良发展提起高度重视,使得我国市场对美国贸易关系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使得双方贸易关系不断加强。基于此类情况下,维持双方优良的贸易关系十分重要。但我国现如今处于发展经济的关键时期,倘若忽视自身贸易实力的转化,提升贸易实力,但对外关系弱势,依旧会导致我国对外关系日益弱化。因此,具体发展对外贸易时,理应注重遵循贸易双方互利互惠的理念及原则,将自身的优势良好地发挥出来,以确保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地位,有助于强化国际互动关系。

3.积极维护多边贸易秩序

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的主要载体即为WTO,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和经由WTO制定的多边贸易秩序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化。我国有效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即为遵循多边贸易秩序,同时,经由有效利用WTO制定的国际贸易相关规则方式,可确保我国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降低贸易摩擦出现的几率。参与进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参与进新国际贸易秩序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为促进我国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实效性提供了优良的制度保障。基于多极化格局的产生,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弱化,所以,我们理应基于国际贸易新格局的角度上,积极维护多边贸易秩序,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将自身的力量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国际贸易的秩序演变及格局分化,我国应以主动、积极的态度面对,积极探寻及创新出多种有效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有必要实时关注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权衡利弊,将自身利益与国家贸易秩序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尹红,陈利强.**中国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难题研究[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39(05):66-80.

[2]王丽丽.“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12):61-63.

[3]李华.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197-198.

[4]石良平,王素云.互联网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机理分析:基于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J].世界经济研究,2018(12):48-59+132-133.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我国高校进行学习深造,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建设更多的高质量全英语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全英语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建设的背景,识别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建设出更高水平的全英语课程体系。

一、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建设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也呈现出了日益国际化的趋势。我国一直是留学生输出大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提出后,其沿线国家的众多学子来到我国高校进行学习深造,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全英语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尤其受到留学生的青睐。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因其与国际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征,已有不少高校进行了面向国内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凸显出不少问题,然而针对留学生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又有其独特性。因此,本文从面向海外留学生的视角,分析该课程全英语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材和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教材的选用对教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该课程比较经典的原版教材是施米托夫的《国际贸易法律与实务》,但在国内只有翻译过来的中文版,缺少英文原版。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较多的是我国学者编著的各类国际贸易实务英文教材,比如周瑞琪、王小鸥、徐月芳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帅建林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等。在课程内容方面,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都是围绕商品的性质数量包装、商品进出口的一般程序、货物的国际运输与保险、商品费用的支付及方式等内容来进行的,这些教学内容都是针对我国学生,是以在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事务为出发点。而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乃至世界的多个国家,很难从某一国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

2.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

(1)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拥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课程教师队伍还需建设。全英语课程对课程教师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我国专业教师在听、说方面尤其欠缺。课程教师不但要清楚地将课程知识用英语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答疑解惑,和留学生进行讨论互动,这就给课程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实践经验尚显不足。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而任课教师往往是一毕业后就进入高校任教,缺少国际贸易行业的从业经验,对于国际贸易的各项流程和业务只知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往往是纸上谈兵。比如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国际货物运输这章节内容,教师很难真正完成一单货物国际物流过程中涉及的物流方案设计、选择合适承运商、报关报检等一系列实际操作。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行业需求,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人才供应和需求上的鸿沟。

3.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案例分析、单证制作等实务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日益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育形势。特别是留学生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学生,对于互动、对于学生个性的体现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亟待建立。

4.课程考核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在总成绩中占据60%甚至70%的比例,这其实对于实务类课程而言并不科学,过于看重卷面成绩,不利于留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1.设计科学的课程内容

在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可以采用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的方式。精编优秀的、国内外学者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教材,以此本教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主线,再配以其他学者的相关精彩著作。让留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史、中国国际贸易企业的从业规则和职业操守等内容。同时课程内容也要及时动态调整,囊括最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国际通用的贸易惯例。

2.提高师资队伍的英语及实践水平

首先,为课程教师提供更多的英语培训、国外短期课程、国外访学机会,切实提高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及英语能力。其次,招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特别是在英语母语国家学习过的专业教师。再次,鼓励课程教师到国际贸易相关企业和单位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产业、熟悉产业,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后,邀请国际贸易企业专家进课堂,通过系列讲座、作业点评等形式,为留学生提供真正的企业实务指导。

3.创新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多层次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小组讨论、流程模拟、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分别担当国际贸易业务往来中的采购企业、供应企业、物流企业、银行等角色,完成一单商品的整个贸易过程,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使其熟练掌握国贸贸易的具体流程。

4.构建课程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改变原来期末卷面考核一家独大的局面,注重过程学习的考核占比,建立综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尝试以平时成绩50%、期末考核50%的比例划分。其中平时成绩又可以细分为:考勤20%、翻转课堂20%、流程模拟20%、单证练习20%、案例分析及讨论20%。这样既调动了留学生参与各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又更加全面地考核了学生。

引用出处

[1]李扬.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建设的目标模式及路径[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5):145-147.

[2]楚艳艳,黄伟韩,孙晓艳,李湾湾,李想,任改焕,何建新.面向来华硕士留学生的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1,36(02):172-174.

[3]畅童娜.“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课程全英语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5):138-139+159.

[4]周欣.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全英语教学探索———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9(10):127-129.

[5]赵亚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7):85-86+84.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5

[摘要]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尤其促进了我国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国家价值维度的转型。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在积累贸易顺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国际贸易摩擦,且摩擦数量逐渐增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文章从这一国际大环境出发,结合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的现实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就具体的应对策略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助力我国国际贸易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价值维度;贸易顺差

[DOI]/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也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商品进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并一跃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总额的领先大国。但是,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在积累贸易顺差的同时,出现了国际贸易摩擦,且波及的范围较广,若不能迅速找到有效对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必须站在客觀角度分析国际贸易摩擦,从整体上总结,从细节上探索,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从积极方面看,国际贸易摩擦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内的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促使有关产业自主更新,在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上更近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从消极影响看,国际贸易摩擦压缩了我国的就业空间,减少了就业岗位,导致国内产品需求降低;国外大批量价格低又优质的产品的涌入,极易造成支付能力者消费需求的收缩,给相关产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使国内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必须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从根源着手,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实现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

1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分析

从国际贸易摩擦的多方面影响看,并不能从根本上规避其影响,但这并不是说只能任由消极影响得到蔓延,也可以从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着手,深入内部和根源,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寻应对策略,助力长远发展。一般而言,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如下。

法律规范不健全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猛,进出口贸易额随之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已经较初期发生了改变,最不利的情况便是从针对某个单品逐渐向某些产业扩散,有的甚至已经与国家的制度和政策相关联,必须根据完善的法律规范来全面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然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我国在相关的法律规范上就不够完善,以致我国的企业在实际的对外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依据,相对被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虽然对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仍然在完整性上有所缺乏,仍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

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众多现实情况来看,相对摩擦和纠纷较多的贸易情况多与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紧密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门槛低,对技术要求也较低,在国际贸易中会使得国外市场中出现很多低价商品,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国家的本土市场造成了影响,导致相关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摩擦领域不断扩大

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不断提升,主要是涉及的国家较多,除了发达国家,还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经济贸易的类型日渐丰富,既包含实际存在的有形货物,又涉及一些无形的服务贸易。这一方面实现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贸易摩擦数量的不断提升,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贸易摩擦形式。从实际情况看,各贸易国的反倾销调查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不仅形式不断多样,范围不断扩大,相关的涉及金额也不断增多,形势较为严峻。

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参与国际贸易的最终目的是扩大自身国家的利益,这一点毋庸置疑。任何国家之所以参与国际市场,直面国际竞争,都希望助力自身的国家利益。但是,其中不免出现一些国家为了对自身劣势产业进行保护,而制定了一些维护自身产业的贸易政策。受此影响,国际贸易摩擦不仅没有获得有效控制,反而导致摩擦更加频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2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及发展方向

我国国际贸易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减少贸易摩擦,提升贸易水平,必须从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的实际出发,结合造成这一实际的多方现实原因,从内部与整体同时着手,结合贸易制度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间的交流、政府的调控等进行逐一落实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减少甚至消除国际贸易摩擦。具体来看,其主要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如下。

制定和完善贸易制度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虽然世界贸易组织有着较为详细的争端解决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自身权益,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发挥效力,加之其他国家的审核也有着一定的程序,所以整体来看仍然需要我国结合自身的国际贸易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国际贸易摩擦法律规范,以有效降低国际贸易摩擦,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更好发展。第一,健全现有的法律规范。面对当前的贸易摩擦形式多样且日益激烈的实际,我国政府应从现有的法律规范着手,进一步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新的内容,为我国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明确清晰的规范参考。第二,建立新的法律规范。国际贸易摩擦的持续增加以及形式的多样、涉及范围的扩大,都对法律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完善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建立全新的对外贸易法律规范,增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认知度,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必要时,还可以建立专业的法律队伍,帮助企业学习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为国际贸易的和平、友好进行打好基础。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科学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升级步伐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一大关键。鉴于此,我国政府应积极进行引导和辅助,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大化地缩短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有效规避贸易摩擦。第一,提高产品质量。想要在国际贸易中掌握主动权,更好地应对贸易摩擦,我国对外进出口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一方面,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技能和素质,以此推进研发力度,强化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详细且深入地了解贸易往来国家的法律规范和贸易政策,做好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第二,扶持本国高新技术企业。我国政府应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促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扶持,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尽最大可能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应用。 加强国际间贸易交流

从整体上分析国际贸易摩擦,不难发现部分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发起了反补贴以及反倾销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进行压制。这是因为这些国家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认为自身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所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自身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交流与沟通,以深入的交流与了解形成共识,彻底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第一,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增强我国贸易摩擦的解决能力,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十分必要,这样做可以让各相关企业进行更加及时和深入的沟通,积極应对对外贸易方面的问题,从而完善和强化我国企业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以及应对机制。第二,强化国际间贸易交流。其他国家之所以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存在抵触行为,很大一方面是缺乏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认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从这一层面看,我国政府应正视这一现实,积极与这些国家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了解的基础上达成贸易共识,彻底消除对我国的顾忌,从而净化对外贸易环境、实现互利共赢的贸易局面。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有着较强的提振作用。但是,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依然存在,需要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自身的贸易发展水平,更好地规避贸易摩擦,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有效消除与沿线国家在贸易过程中的贸易摩擦。第一,输出优势产品。低端的产品出口到国外之后并不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而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的国际贸易应以优质产品的输出为主,借助优质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高我国的产品形象。第二,增加特色产品采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产品为我国的企业增加了选择,也为我国特色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鉴于此,我国的企业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在贸易过程中建立互惠互利的共识,尤其在特色产品采购上形成良好的贸易互动,通过你来我往打通商品贸易渠道。

3结论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在推进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之中,外部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仍然是必需的,尤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对外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不断提升,相应的国际贸易摩擦便不可避免。这种贸易摩擦若没有引起重视,任由其不断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贸易摩擦十分必要。未来,必须结合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进行应对策略的探索,从制定和完善贸易制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际间贸易交流到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与局部共同发力,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实力上升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边洁英.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J].价格月刊,2014(10):59-62.

[2]陈晓雅.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142-143.

[3]周先旺.冷静应对新形势下的贸易摩擦[J].当代经济,2008(22):4-5.

[4]钟亦岚.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9):1-2.

[5]卓贞运.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及应对策略[J].新经济,2016(32):41-42.

[6]郭艳.对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4):20-21.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产业进一步开放,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更虽频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而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可靠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国际贸易;现状;趋势

在全球經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必然会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更多合作伙伴。但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等方面发展较为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化贸易、经济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同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因此必须要积极探索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道路,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繁荣。

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交易市场垄断化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国际间的技术创新,70%—80%都由跨国公司垄断,而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更是高达90%。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是当前国际贸易交易市场中的重要特点。

目前,跨国公司既是新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也是技术贸易的主要交易者,同时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头作用。在21世纪,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主要依靠知识、信息技术以及高效运输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跨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变得更加容易,其垄断地位必然进一步强化,其发展也将迎来一次新的飞跃。

(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上升

首先,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货物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分别10%、9%和%。在当前的世界货物出口中,发展国家的货物出口及服务贸易分别达到了70%以上和90%以上。作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是构成国际贸易的主要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其次,近年来随着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中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已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则正在逐年上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国际贸易,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以WTO为核心的多边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是WTO组织,它制定交实施了多边贸易规则,在多边贸易中负责和主持谈判、评审成员国贸易政策、解决贸易等多方面的工作,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WTO成员的不断增加,其管辖范围越来越大,WTO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突显。但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WTO并不是万能的,其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并非永远一帆风顺,因此WTO固然能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无法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

其次,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层级较为复杂,这无疑加大了贸易谈判的难度和协调成本。尽管FTA和RTA充分发挥作用,使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层级得到有效的削减,但在现行机制下,双边主义和地区主义盛行,谈判势力日益增加,这都促进新一轮的贸易谈判更加难以协调。

最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时代的进步给WTO组织带来了更多的新课题,涉及信息、金融、投资、环境、劳工权利等多个领域。而现行的WTO框架缺乏解决这些新课题的相应制度,这无疑给WTO组织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也使贸易谈判变得更加困难重重、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僵局。除此之外,这些新课题的产生,也为WTO的改革及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对于完善边贸易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国际贸易的动因发生转移

进入信息时代,国际分工和国贸易必然随着发展变得更加的紧密,同时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作为主体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来。而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要具备绝对的优势或相对的要素,从而以生产成本和资源要素丰缺盈余作为依据和根本,进行国际分工。同时,这也决定了主体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行国际分工后,就要进行国际交换,从而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优势、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等将成为决定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主体强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将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起到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因也因此发生了转移,转变为科学技术知识。

三、结束语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必须要积极面对知识发展对国际贸易带来的新挑战。因此,必须要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发展战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肖敏.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理论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5)

[2]杨雪盈.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06)

作者简介:

保广德( ),男,河北沧县,硕士,现任职于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7

摘要:现如今低碳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这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若想国际贸易取得更好发展,必须对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当然,低碳经济对我国的贸易发展也产生很大影响,文章就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出分析,以及对我们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做出探究,希望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够蓬勃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贸易;影响

如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很多时候需要依靠消耗各类能源,不免给环境带来各种污染,尤其是化学能源的使用加重了环境污染。所以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加重,必须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开发新能源等手段,减少使用化学燃料,从而降低污染环境的气体的排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当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所以低碳经济受到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对本国的经济状况以及贸易的发展方向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一、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寻找新能源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污染环境的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取得好的成果。简而言之,低碳经济就是以低的污染气体的排放来促进高速经济发展的方式。伴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全球化,已经对世界的经济政治等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低碳经济也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于低碳经济并没有确定的定义,从短期来看,其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从长期来看,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与传统经济有所不同,首先是它需要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有全球性,不是单一的某个国家制定的发展方式,其次是低碳经济致力于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低碳经济致力于降级污染、降低能耗、增加效益,它的这些特点自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国际经济贸易势必寻求低碳发展,相应的贸易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一)贸易结构的改变

低碳经济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贸易结构的改变:第一是改变了商品的贸易结构。众所周知,低碳能源致力于使用清洁的新能源,因此商品贸易过程中化石能源的比重会逐渐降低,相应的低碳商品所占比重会增加。其次是对各个国家的贸易结构产生影响,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究低碳经济领域,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就有优势;那些低碳经济技术不成熟的国家,依然依靠消耗高碳能源来维持经济发展,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项挑战。

(二)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全球化,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开发新技术的必要性,既是为了应对全球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是为了能够在全球贸易取得有利位置。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早就投入大量资本开启对低碳技术的研究。我国对该领域也高度重视,正逐步加大对该项研究的投入。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也让各国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加强。

(三)促进碳金融的创新

所谓碳金融活动,就是和碳排放相关的一些衍生物的交易活动,以及对低碳项目的投资的金融活动。碳金融活动不但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使减排成本降低。创新碳金融,使国际贸易的内容得以丰富,所以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对碳金融活动高度重视。

(四)产生新的贸易堡垒

各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自然会制定各种相关的政策和举措。但是这些相关的政策通常是由发达国家提出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利。比如说英国率先提出的“碳标签”举措,就是在产品由制造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指标明确标示,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碳信息。现在,这个措施已经在欧洲等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未来标注碳信息将会是越来越多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长久以来我国都是以商品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商品出口方面占领有利地位,但是现在注重发展低碳经济,那么诸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针对那些不实行低碳减排的国家开始征收产品关税,自从这个措施实施以来很多国家也都纷纷效仿。这种模式虽然较有成效,但是低碳减排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那么高成本的投入自然会导致我们竞争优势的降低。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产品进行严格限定,这就迫使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投资引进低碳技术,这样一来成本提高,利润减少,相应的竞争力也有所降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国家在对外贸易当中以高碳产品的出口为主,那么实行低碳经济自然会削弱我们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从而对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二)调整能源结构难度较大

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是能源消耗比较大,其中能源结构当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煤的消耗,其次是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据百分之二十,其余的是火力发电。针对我们国内的这种现状,若要做出调整是比较困难的。除此以外,我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绿色贸易堡垒以及碳关税

现如今征收碳关税会对我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绿色贸易堡垒也对我国的商品出口产生威胁。什么是碳关税?就是有些发达国家对有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进行额外关税的征收,自从实行该政策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产品在出口贸易方面都受到影响,降低了我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除外,绿色贸易堡垒也是我们国家对外贸易的一大威胁。所谓的绿色贸易目的是保护本国贸易或者进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有利的产品,对国外进口的产品以一些绿色技术的标准或者手段等对其进行限制。对于我国来说,我们的出口产品主要是一些纺织品或是机电产品,其中技术含量普遍较低,自然很难符合一些进口国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我们的产品更是无法达到他们国家的绿色标准。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实施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对外贸易的浪潮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实现我们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四、我国的应对策略

(一)对出口产业结构做出调整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是对外出口的大国,但是我们出口的产品普遍都技术含量低、碳排放量比较大,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种类比较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国家若要发展低碳经济,最终从贸易大国转变为国际上的贸易强国,我们需要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发展低碳产业。比如,我们国家应该加大力度研发低碳技术,支持低碳企业的发展,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要对其加以控制。通过类似这些方式,我们国家低碳产业的比重会有所增加,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二)加大投入研发低碳技术

我们国家应该对研发低碳技术的企业、创新低碳技术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鼓励。我们国家的低碳产业领域起步比较晚,难免低碳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国家要加大投入研发和创新低碳技术。除此以外可以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比较发达的低碳技术。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加快我们国家低碳技术的发展,进而提高科技水平。

(三)争取在国际谈判中取得有利政策

在低碳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国家也要积极参加国际谈判。现如今,有些发达国家为了降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保护自己国家的贸易经济,提出了征收“碳关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各项合作,以此来争取日后在低碳经济政策制定后占取有利的地位,还可以降低我国的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面临的压力。

五、结语

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对全世界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所以无论是考虑我国内部形式,还是考虑国际形势,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来说势在必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既对控制全球变暖趋势起到积极作用,也会对全球经济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我们国家要重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争取在国际贸易领域占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贺建军.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5).

[2]孙克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对措施[J].中国外资,2012(10).

[3]孙敬水,**坚,陈稚蕊.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2).

[4]谢守红,薛红芳,徐西原.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结构转型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3(02).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8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物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重视,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研究绿色物流和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有利于采取对策,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物流的基本内涵;然后论述了绿色物流和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和对外贸易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国际贸易;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近10年来我国外贸总额和年增长率如图1所示,除个别年份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外贸总额出现下降外,整体外贸发展形势稳定。更为不易的是,在2020年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重创的情况下,我国外贸总额仍然逆势增长,实现了1.5%的增速,达到46462.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5906.5亿美元,增长3.6%),外贸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为31%。国际贸易和物流二者的关系是商流和物流的关系,共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移。而且由于物流成本在国际贸易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降低物流费用可以提高外贸企业的利润。因此,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物流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然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物流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因此,研究绿色物流和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有利于采取对策,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1绿色物流的基本内涵

绿色物流是指在充分有效地利用物流企业资源的同时,通过科学、绿色的物流管理,减少或避免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传统物流的目标不同,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是实现物流的经济效益,同时强调优化配置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最终实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内容上来看,绿色物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涉及物流的所有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物流资源的集约化:通过对物流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闲置。(2)绿色运输配送:通过合理规划运输配送路线及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提高物流运输和配送效率,减少运输和配送过程中能源消耗和废气的排放,避免货物和燃油的泄露。(3)绿色仓储:通过合理设计仓储系统,减少货物损失和物流成本,以及减少仓储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4)绿色包装: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防止因包装不当而造成的环境风险,并能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为商品运输和销售提供便利。(5)绿色流通加工: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商品流通加工过程中的废旧材料加以处理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6)绿色信息处理: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整理和分析并应用到绿色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物流管理的经济效益,促进物流活动的绿色化。(7)绿色逆向物流:在逆向物流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循环利用物流资源,并通过环保处理技术对逆向物流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再加工,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

2国际贸易对绿色物流的促进关系

(1)国际贸易促进绿色物流的产生。绿色物流首次提出是应用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在国际贸易产生之前,物流活动仅仅局限在本国之内。国际分工的结果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出现,也就需要物流跨越不同的国家(国际物流)才能使国际贸易得以实现。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创新,对国际物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对国际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成为人们的必然要求,从而使物流活动逐步向科学化、绿色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国际贸易促进了绿色物流的产生。(2)国际贸易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第一,国际贸易促进了绿色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国际贸易的竞争日趋加剧,导致贸易各国(主要从发达国家开始)逐渐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及其物流(包装、配送、储存等)等市场准入的标准,这就要求企业在提高商品质量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提高物流技术,以此降低物流采购、运输配送、储存、包装等方面的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国际贸易竞争中出现的新挑战。第二,国际贸易影响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来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商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国际贸易商品种类也随之发生变化,高附加值、高精尖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愈来愈高,另一方面,为满足消费者对商品个性化、多样化、卫生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小批量、碎片化、安全、环保的商品订单在国际贸易商品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多,这就决定了物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整个物流系统也是绿色环保的。此外,从当今国际贸易的地理结构来看中,发达国家(对绿色物流要求较高)的进出口贸易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仍然会占据重要地位,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发展,提高物流绿色化的要求将是大势所趋。

3绿色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关系

(1)绿色物流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主体的竞争力。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绿色物流理念和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只有顺应绿色物流的大潮,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满足进口国绿色物流标准,将交易的商品按照合同规定,保质保量、低成本、高效率、及时地送到客户手中,才能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国际市场上交易的生产要素价格日趋透明化和均等化,而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是许多外贸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的有效手段,低效物流将是制约国际贸易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绿色物流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质量。在全球市场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存在长期性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不仅对进口商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提升了绿色物流的标准,如提高运输车辆废气排放标准,提高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执行更加严格的物流运输车辆和包装的检验检疫条件等。因此,外贸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外贸订单,并且把交易产品顺利地送到顾客手中,不仅要重视产品质量,加大产品和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产业升级改造,还要重视绿色物流建设。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质量。(3)绿色物流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的主体是外贸企业,如果外贸企业绿色物流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就会不足,国际贸易也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的今天,依靠以危害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和物流方式,是难以为继的,逐渐为人们所摒弃。企业只有牢固树立绿色观念,把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由主要依靠降低价格转移到依靠产品和服务质量、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方面,加快推进绿色物流建设,重视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多市场机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4推动我国绿色物流和对外贸易协同发展的对策

从上面分析,我们知道,绿色物流和国际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商流和物流的关系,而且还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二者协同发展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流通,共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1)推进对外贸易创新,扩大外贸规模,形成以贸易促绿色物流发展的良好局面。贸易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物流需求的贸易型企业,特别是外贸发达地区,其物流业的发展更是高度依赖于外贸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进出口规模有利于增加物流需求以及绿色物流建设,没有贸易作为基础,绿色物流就失去了意义。创新是企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扩大外贸规模,最重要的是推进外贸创新。根据目前我国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达到2590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但是,一般贸易出口额占比为59.3%,不到60%,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比重尽管和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却高达27.1%,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导致国际竞争力不强。推进外贸创新首先是推进产品和科技创新。在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所以外贸企业要加大对产品和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主动加强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缩短创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周期,迅速抢占国际市场。但是,由于产品和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不具备资金和人才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科技,然后通过消化和再开发,在模仿中不断创新。其次,推进品牌创新。外贸实践证明,没有品牌作支撑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是缺少竞争力的,只能处于较低端的地位。我国外贸企业应重视品牌创新,提高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搜索引擎、国际展会等形式,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再次,要推进市场创新。我国外贸企业要具有全球化视野,推进市场创新,有条件的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外贸产品的比较优势,重视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尤其是利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机会,积极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

(2)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强化绿色物流对外贸的支撑作用。首先,政府应加强绿色物流政策和相关的法规建设,为发展绿色物流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政府应积极推动绿色物流的相关立法,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绿色物流的执法监督力度,对绿色物流企业给予绿色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政策和法律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大对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政府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道路和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物流路线,发展共同配送,引导企业联合建立现代物流中心,促进不同的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改善物流环境,减少对物流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和对环境的危害。最后,物流企业应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主动对接对外贸易需求,向绿色物流转变。一方面,要重视RFID、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上,坚持运输配送、包装、仓储等各个物流环节的绿色环保。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应借鉴世界各国企业的先进经验,通过科学规划建立自己的绿色逆向物流体系,树立绿色品牌,目的地国绿色标准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可回收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并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3)促进绿色物流与外贸的协同发展,完善绿色物流与外贸的协同发展机制。首先,完善绿色物流与对外贸易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绿色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出台促使二者协同发展的政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物流和外贸企业的活动进行指导,使绿色物流与对外贸易协同发展。其次,加大产业政策调整力度,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加大对物流产业和外贸产业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对地区物流和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使物流企业与外贸企业实行有效对接。再次,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为绿色物流和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要利用WTO等国际组织和平台,积极参与绿色物流和对外贸易规则的谈判和制定工作,利用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及时获取并通知企业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物流方面的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参考文献

[1]杨长春.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国际贸易,2007,(10):28-31.

[2]柯晶琳,姜维军,杨兴锐,等.中日绿色物流发展差距比较及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8,(12):87-91.

[3]贾琳琳.绿色物流大潮下的国际贸易———国外经验及国内应对[J].商业经济研究,2017,(11):118-119.

[4]李虹,陈丽姿.绿色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以葡语国家为例[J].亚太经济,2017,(5):78-83.

[5]刘丽娜.绿色物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价格月刊,2016,(4):72-75.

[6]王文娟.一带一路背景下绿色物流贸易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72-75.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9

摘要: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完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资源有效配置,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历经10年发展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联系,在不断的贸易合作中双方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实力与区域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促进成员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东盟贸易发展为背景,首先介绍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立场探析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当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指出其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提出对策,以促进实现双方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贸易利益;研究

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通过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区域整体活力,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日益频繁的贸易合作中,双方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自经济实力、区域整体竞争力也不断提升。通过双方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不过,在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我们解决。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就经济发展、某一经济领域、经济地区进行联合发展。在达成经济联盟的过程中,经济生产要素在国家区域范围中实现自由化流动,促使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关税同盟理论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两个方面探讨。

1.关税同盟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理论基础就是关税同盟理论。在1950年,《关税同盟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在书中就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重点论述和局部均衡分析,他认为,关税同盟理论不仅帮助不同成员国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还能对非成员国实行一种差别待遇政策,对贸易往来实现有效的保护。对此,JacobViner总结出关税同盟效应属于贸易创造收益与贸易转移损失相减得到的实际利益,由此关税同盟理论的建立并不代表世界福利的净增加。之后,众多经济学家又分别对关税同盟一般均衡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进行探索研究,通过论述关税同盟福利对一般均衡分析的影响,自此基础上得出了方法论。

2.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

相比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FTA)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具实际意义。在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英国学者Robson通过运用关税同盟理论得出一个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福利理論。其指出,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在实施内部自由贸易同时,对外不得实行统一的关税与贸易政策,避免进口国因为单边壁垒降低,而遭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带来的损失。对此,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应当严谨遵守和实施“原产地原则”。对于一些实施贸易体制已经较为自由的成员国,或者一些愿意开放贸易政策的成员国,它们将不受自由贸易区的规范和约束。相对而言,在生产经济效益方面,自由贸易区要比关税同盟更具优势。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必然性

当前,全球经济趋向于开放性、自由化发展,国际经济发展深受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只要国家之间在成本投入方面存在差异性,那么就为不同国家贸易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市场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与自由贸易政策的发展影响,使自由贸易区的出现成为必然。

1.外部环境要求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成为必然

面临外部环境的压力,迫切要求东盟与中国强化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双方地理区域相邻,且从世界范围分析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一起构建成FTA。例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构建的贸易区、不同区域国家构建的跨地域贸易区以及在社会、文化及经济领域等方面建立联系的贸易区。不过,当前在亚洲地区,除了正在发展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外,尚且缺少一个正式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这也让东亚地区的各个国家错失获得贸易实惠的机会。

2.满足东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也不断攀升,GDP、外贸进出口额、外汇储备都处于世界前列,也连续吸引了众多外资。在严峻的金融危机背景环境下,东盟各国深刻地认识到想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单打独斗并不是出路,最好的路径还是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一起集体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因而,这也让东盟与中国合作,推进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3.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具有可行性

首先,双方友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成为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前提条件。中国与东盟各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往来频繁,特别是政府相关高层官员的互访促使双方关系稳定,从而促进经贸合作的密切往来。其中除了贸易、投资、科技领域往来合作密切,也不断加强金融、文化、旅游、航空、海运等领域合作,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往来局面。

其次,贸易结构的互补性成为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一般性资源互补为基础的双边贸易,逐渐转向双方高层次产业分工协作,同时也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极大地推进各国经济发展与增长。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所产生的规模经济、竞争、投资等刺激效应都将推进双边经济的整合发展。

最后,地缘优势与文化相通的优势成为构建自由贸易区的便利条件。我国与东盟各国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加上双方在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历史悠久,也为加强双方贸易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对双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1.双边贸易与经济增长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不断递增,东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五大贸易合作伙伴,自从双方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增长额呈现大幅度增长。

从表中看到,2019年双方贸易总额有亿美元,同比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速,相比欧盟和美国速度增长最快,且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也逐渐上升。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中国与美国贸易额千亿美元。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彰显了双方经贸合作活力。

2019年,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中,中国向东盟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中国从东盟进口总额达亿美元,增长%。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见,中国-东盟的贸易进出口额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2.自由贸易区对双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贸易方面,有助于扩大中国出口的规模,显著提升出口竞争力,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最终促进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形势。贸易出口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扩大规模,基于此产生的贸易创造效益要大于贸易转移的效益。东盟不再从其他国家进口,而是选择从中国进口,并以此扩大出口规模,通过规模效应提高我国贸易出口的竞争力。

其次,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我国与东盟个国家相邻,因而东盟各个国家为我国特别是西南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规模的出口市场,增强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基于自由贸易区东盟各个国家也为我国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促使我国西南省份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

最后,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为东盟经济发展创设机遇,在自然资源、技术、旅游及劳务方面,中国与东盟形成互补性,双方资源条件具有差异性,因而在双方贸易额中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的基础产品占据一半的比例。

四、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发展现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年来不断深入发展,但是在现实发展中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亟待解决。

1.贸易发展不平衡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看,东盟各国与中国一直处于良好的互动合作之中。但在实际贸易发展中,我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发展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中国与东盟各国并不是双方主要的经济贸易伙伴,甚至由于产业结构相似,在很多领域之中双方都是彼此强劲的竞争对手。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局面,不仅影响双边贸易额增长,也对进一步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双方贸易往来合作中出現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贸易发展不平衡、逆差不断扩大等原因造成的,未来亟待完善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发展。

2.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具有相似性,使得我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双方主要产业为农业、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都主要面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中国和东盟在国际市场中产品大同小异,出口商品的重叠性,导致进口国拥有很大的选择权利,在无形之中就为中国出口市场带来严峻的挑战。

3.中国东盟内部矛盾制约与影响

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贸易自由化方面,各成员国家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再加上相关措施的封闭性,这些都从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双方贸易往来,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经贸合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谈判,针对东盟国家不同的制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最终促进实现互惠互利。

东盟各国内部矛盾关系错综复杂,各国与外界的合作关系亟待改善,而内部缺少引领者,这些都使得东盟国家发展较为缓慢,亟需通过与外界合作实现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4.双方缺少深入了解

我国对东盟国家只是局限于几个发达国家,对一些落后国家缺乏深入了解。同样,东盟部分国家也不了解我国的投资环境、市场结构及贸易法规等,正是因为双方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通,导致双方往来不信任。未来,强化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从政治、外交、文化等多方面不断巩固合作,增强双方的信任。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由于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商品增多,无疑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生竞争,对此,美国、日本的介入与干预,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造成影响。

五、中国-东盟贸易利益最大化的对策研究

1.完善合作机制,强化区域产业合作理念

基于“一带一路”等发展机制,加强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本着互利互信、共同发展的信念,强化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以谋和平促发展为目标。同时强化区域产业合作理念,采取补充措施促进双方产业合作。一方面发挥中国、东盟国家信贷、丝路基金及中国-东盟银行联盟在合作中的作用,加强对产业项目的融资和保险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在物流、计数法规、知识产权、标准和资格程序、法律咨询及信息服务等方面,从会计服务和商业咨询等领域提供多项配套产业服务,发展多领域、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双方工业合作,巩固和加强双方的友好关系。

2.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自由贸易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密切与频繁,促使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并趋于平稳。针对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塞,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办法,充分利用国内优质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市场份额进行巩固,以良好的国内环境积极吸引外部国家合作。并与东盟各国加强往来交流达成共识,助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互补产业的合作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发展,双方应当积极调整和优化自身经济结构,推进实现互补竞争。对此,我国应当依照现有产业的发展情况,遵循“区域产业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第一、二产业合作中加大力度加强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实现经济和产业同时发展,完善工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可以为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提供资本和开发技术,而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能源产品、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我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需求相应增加,双方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未来合作前景可观。

六、结论

未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顺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化,促使双方更多领域的开放,推动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最终促进实现双方的共赢。本文主要从多个方面探索和研究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与贸易利益,以加强区内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协调发展,增强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竞争力,最终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菁,李红.2016-2017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数量分析与预测——年度分析系列报告之十三[J].东南亚纵横,2017(2):3-8.

[2]韩纪暄,沈青.“一带一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潜力分析[J].时代经贸.2019(20):45-46

[3]林卫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000(14):3-5.

[4]蓝荣东.東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丛,2015,16(24):230-231.

[5]陈月.中国自贸区贸易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机制、路径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000(012):8-9.

[6]王恩胡,杜婷.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的演变[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1):63-70.

[7]孙莹,李二青.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019(004):45-53.

[8]裴子英,石冬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J].经济贸易,2016,(27):59-60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10

[提要]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飞速发展,但近年来却表现出增长乏力、巴方贸易逆差增大以及中巴贸易结构逐渐变化等特点。本文研究发现:中巴贸易存在商品结构的互补性、友好的国家关系、贸易政策等发展基础,也存在贸易失衡、贸易保护主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加强中巴产业合作、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安全领域合作等建议,以开发中巴贸易潜力,解决中巴贸易的潜在问题,促进中巴贸易向好发展。

关键词:巴基斯坦;中巴贸易;发展建议

随着中巴贸易规模增长到百亿美元,双方之间的贸易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与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巴贸易现状与特征的分析总结,并结合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工具梳理中巴贸易的基础与问题,以研究中巴贸易未来发展。

一、中巴贸易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得益于中巴两国关系的密切发展,中巴两国在商品贸易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据巴方统计,在2018~2019财政年度,巴基斯坦向中国出口1,820亿卢比的商品,占其总出口额的8%,仅次于美国的17%,中国成巴方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而在进口方面,巴基斯坦自中国进口12,672亿卢比的商品,占其进口总额的24%,中国成为其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地。中巴贸易虽发展较快,但日趋呈现出以下较明显的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一)近20年来(1999~2018)中巴贸易额年均增速达到%,但近年双方贸易增长略显乏力。特别是在2000~2007年期间,中巴贸易额以年均接近30%的增速上升,并于2005年达到%年增速的高点。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巴贸易额年增速仅为%,并于2009年出现了-4%年增速。在此次中巴贸易额近20年首次负增长中,中方向巴方的进口较上一年增长了25%,而巴方向中方的进口则缩减到上一年的%。2010后,中巴贸易恢复原先的活力,以每年10%以上的年增速继续增长。但2016年以来,中巴贸易增长略显乏力,年增速下降到%,并在2018年出现了-%的年增速。在此推测,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导致这样的状况:一方面中巴贸易额上升到一定的规模后中巴贸易额不易出现大幅度的攀升;另一方面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中巴贸易出现了下降。

(二)近十年来(2009~2018)中巴商品贸易结构出现了些许变动,特别是中国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联合国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食品和活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SITC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SITC3)、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4)、化学制品及有关产品(SITC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6)、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以及杂项制品(SITC8)和未分类的制成品(SITC9)十种大类商品。因此,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资料整理计算,我们发现2009年巴基斯坦向中国出口的亿美元商品中,其中0、2、6类商品就占到总出口额的%;在2018年巴基斯坦向中国出口的亿美元商品,0、2、6类商品同样占到出口额的%,较2009年下降了近10%的额度,这表明中国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而中国出口方面,2009年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美元商品,其中5、6、7、8类商品占到出口额的%。2018年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亿美元商品,5、6、7、8類商品占到出口额的%,这表明巴基斯坦的需求结构并未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三)中巴贸易规模日渐上升,巴方贸易逆差也随之扩大。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资料统计,中巴双方贸易额1999年不到10亿美元,到2018年则增长到了亿美元,扩大了近20倍,而巴方贸易逆差也从1999年的亿美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亿美元,增长了倍。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巴贸易增长乏力,双方贸易规模日趋停留在200亿美元左右。

二、中巴贸易发展的基础

事实上,中巴贸易发展存在深厚的对接基础与可观的对接潜力,同时也面临诸多深层次问题的挑战。

(一)良好的双边关系为中巴两国贸易发展提供了稳定预期。据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与大国关系数据库测算,中巴两国近十年关系指数均在6以上,根据国家关系数值标准两国关系在[]区间内就属于友好状态,因此中巴两国关系的友好状态为双方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当前中巴两国在双边层面相互需求、区域层面互为倚重以及国际层面相互支持,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二)中巴贸易发展具备政策便利条件,双方达成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自1963年中巴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以来,中巴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2011年3月以来,中巴经历了11次谈判会议,并于2019年4月签署《中巴关于修订自贸协定的议定书》。《议定书》极大地提高了两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比列,并将巴方对华出口优势产品的棉花、干果、皮革、服装等初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归入关税减让安排。与此同时,将中方对巴出口优势产品机电、摩托车部件以及纺织等产品归入关税减让安排。《议定书》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进一步提高了中巴两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预见,中巴第二阶段自贸协定将极大地促进中巴之间优势产品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的提升,进而有效推动中巴贸易深入发展。

(三)中巴贸易发展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巴两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为两国出口贸易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统计显示2009~2018年期间(以2010年不变价美元统计),中国GDP均增长率达到%,而巴基斯坦的GDP均增长率为%,特别是近年来巴基斯坦增长率已接近6%。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9》,在全球参与市场规模榜单排名的141个国家中,中巴两国分别位于第1位和第29位。因此,近年来中巴两国GDP的优良表现,为中巴贸易发展提供强劲的后生经济驱动力和购买市场。此外,中巴之间具备深厚的投资联系,特别是中国向巴基斯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CGIT)统计,2005~2019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投资与建设资金累计达亿美元,其中投资总额为149亿美元,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国。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通信技术以及交通运输领域,分别占总投资额的%、%、%。 (四)中巴商品贸易进出口结构的互补性。从中巴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看,当中国为出口国时,在6、7、8、类商品对外出口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巴基斯坦则在0、7、8类商品出口时据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从中巴贸易互补性指数考证,中巴进出口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当中巴两国分别为出口国时,分别在在4、6、8类商品与0、2、7、8类商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表现。

三、中巴贸易发展中的问题

当前,中巴商品贸易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逐步暴露出了贸易失衡、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阻碍中巴贸易的未来向好发展。

(一)中巴贸易失衡问题。中巴贸易问题直接表现为,在两国商品贸易中,巴方总是处于贸易逆差状况,并随着中巴贸易额的上升,巴方的贸易逆差状况并未得以缓解,反而随双方贸易额的增长出现逐步扩大的趋势。2009~2018年期间,通过对中巴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分析发现,中巴与巴中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值分别为和,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的不平衡反映出巴基斯坦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巴基斯坦产品的需求。

(二)中巴贸易失衡带来的巴方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据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1949年至2020年5月,全球对中国发起共2,105起贸易救济案件,具体分为反倾销1,482起、反补贴178起、保障措施357起、特别保障措施88起。其中,巴基斯坦对中国发起反倾销31起、保障措施2起,共33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占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而在1949~2020年期间,全球对巴基斯坦发起36起贸易救济案件,具体分为反倾销24起、反补贴5起、保障措施7起。其中,中國并未对巴基斯坦发起任何形式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

(三)巴方基础联通设施较落后,中巴贸易通道建设有待加强。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9》,在全球参与基础设施榜单排名的141个国家中,巴基斯坦位列105位,而中国位列36位。巴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得其贸易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受到了外在条件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巴方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难度,而偶然出现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等更加剧了中巴贸易通道不足的问题,降低了中巴双方的贸易效率。除此之外,中巴贸易面临安全风险的威胁。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巴方安全受到宗教信仰、恐怖主义、政局动荡以及边界争端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影响,安全威胁会极大地降低双方进行经贸往来的积极性。

四、中巴贸易发展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中巴贸易发展中的潜在问题,并结合中巴贸易发展现存基础,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中巴产业合作,提升巴方出口能力。当前,应借助中国产业发展战略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加强中巴在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领域的合作,以提升巴方商品出口能力。其一,有效利用中方产业发展转型,与巴方人口大国的比较优势,并结合巴方本地资源,建设中巴合作工业园,在工业园区开办机电、化工、金属制品等领域相关工业企业,为平衡中巴贸易赤字减少商品出口的同时减少交易成本、开发巴方人口红利,进而提升巴方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为中方庞大市场提供更多的商品选择。其二,加强中巴旅游业的合作。有效利用中巴两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适合的旅游路线图,带动两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增进两国对彼此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中巴贸易通道建设。空间距离成为影响中巴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依托,通过加大对巴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建设,特别是加快双方公路、铁路的联通,能为中巴贸易克服空间距离阻碍,提供更多的贸易路径选择,从而极大地提高双方贸易效率,拓展两国贸易发展空间。而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更能为巴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吸引更多的域外国家产业入驻,从而提高巴方产业发展水平,根本来解决巴方出口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加强安全领域合作,特别是反恐领域的合作。恐怖主义成为巴方隐患由来已久,这对中巴贸易往来、社会人员交流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通过加强两国在反恐领域的合作,能为中巴贸易发展提供安全有益的外部环境,解决双方贸易发展的外部威胁。

主要参考文献:

[1],

[2]高志刚,张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双边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J].财经科学,2015(11).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11

摘要:人口结构是否会影响国际贸易?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会使出口国产出增加,从而增加出口;另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也会给进口国带来更多的劳动收入,从而增加进口。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口结构

一、慨况

研究人口结构转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过去的文献虽有研究人口转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一部分文献探讨国际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进口的单位为百万美元,劳动人口比定义为为劳动人口(16—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方便对比,两者都取了对数。就进口而言,平均的对数进口额由的上升到了与此同时,参与贸易国家的劳动人口比也从56%上升至68%。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伴随着抚养比下降而来的人口红利是否增加国家之间的贸易?以下三个因素会显著地推动国际贸易GDP增长、运输成本下降和贸易自由化。一国的人口结构变化类似于它的GDP规模的改变。

二、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失衡与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经验分析

1.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失衡状况。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货物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美国已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国,与此同时,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却一直处于失衡不断扩大的状况之中。据美方统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始于1983年,并已逐年扩大到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是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始于1993年,之后逐年扩大,现已达到2159亿美元,一直是中国贸易顺差最主要的来源国。

2.中美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三个构成部分。儿童人口部分(0-14岁)没有收入来源,只有消費支出;中青年人口部分(15-64岁)是社会劳动力的构成,拥有一生中绝大部分收入来源,其收入除部分用于消费外,还会储蓄一部分用于退休后的养老,是社会私人储蓄的主要来源;老年人口部分(65岁及以上)因退休而收入大幅下降,需动用以往的储蓄来弥补退休金的不足。(1)中美两国儿童抚养比状况。儿童人口占比是一国0-14岁人口数量占15-64岁人口(劳动人口)数量的比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83年起,美国的儿童抚养比由%下降到%,降低了个百分点,同期,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儿童抚养比也一直处于持续快速的下降过程中,由%下降到%,降低了个百分点,一直低于美国的儿童抚养比水平。(2)中美两国老年赡养比状况。老年赡养比是一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15-64岁人口(劳动人口)数量的比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老年赡养比由%上升到21%,扩大了个百分点。同期,中国的老年赡养比由%上升到%,也扩大了个百分点,总体水平一直低于美国8-9个百分点左右。(3)中美两国劳动参与率状况。劳动参与率是一国15-64岁人口数量占全部人口总量的比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一直维持在%-%的水平。同期,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上升到%,并从1997年开始超过美国。从上述中美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由于中国特殊的人口政策导致的“人口红利”在改革开放后逐步显现,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迅速下降,中国高水平的儿童抚养比快速下降到低于美国的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一直低于美国8-9个百分点,这使得中国的人口抚养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下降到与美国相当的水平;同时,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快速大幅地超越美国,中美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相对变化将可能导致:中国的消费水平及其扩张速度会相对低于美国,中国的储蓄水平及其增速会高于美国,最终将导致中国对美国贸易收支账户的改善和顺差的持续扩大。

三、贸易结构与人口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1.变量选取。(1)衡量贸易结构的指标。现有对贸易结构研究的指标主要是制成品出口与总出口比例,但该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口品的技术含量。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第5、7类产品占总出口品的比重用以衡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在研究贸易结构时,采用比较优势指数衡量我国出口品的技术含量。结合现有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为衡量贸易结构的指标,(2)衡量人口结构的指标。劳动年龄人口比WAPR是16-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该指标能够衡量劳动力的供给状况。总抚养系数DEP是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YDEP是少儿抚养系数,用来衡量抚养负担;ODEP是老人抚养系数,用来衡量老龄化和养老负担。(3)影响贸易结构的其他指标。衡量要素禀赋中资本的PERFX指标:该指标是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除以从业人数得到的。该指标可以用来显示区域内资本和劳动的丰裕程度。该指标越大说明资本相对丰裕。衡量外商直接投资的FDI指标:该指标是指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用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用以衡量经济发展规模的PGDP指标:该指标是用各个地区的人均GDP来表示。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FIN指标:该指标是用年末存款、贷款余额除以GDP得到的,用以考察金融发展程度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2.计量模型设定。根据理论分析,构建如下模型:HIEX =α1 POS i,t+α2 CV it+εi,t其中,HIEX是衡量贸易结构的指标,主要由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和净出口率TC表示。POS是衡量人口结构的指标,主要由劳动人口比WAPR、总抚养系数DEP、少儿抚养系数YDEP以及ODEP表示。除此之外,CV是影响贸易结构的其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也在模型的考察范围之内。

3.检验结果及分析。由于各个地区的区域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随时间变动而变动的变量,并根据豪斯曼检验结果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由面板中残差的相关性,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并通过White稳健标准差得到t统计值,从而得到统计结果。首先考察劳动年龄人口比对高新技术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在衡量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各个回归方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都显示显著正相关,说明劳动力供给会显著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对于净出口率指数而言,劳动年龄人口比也是正相关且显著,这说明模型结果是具有稳定性的。就实证结果而言,劳动年龄人口与高新技术产品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方面对劳动力的依靠非常巨大,这也反映出我国高技术产品从事更多的是产品加工、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

贸易国之间人口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通过一个增强版的引力方程论证了人口抚养比是双边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进口国而言,一个有着更多劳动禀赋的国家会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因而有能力进口更多。

参考文献:

[1]袁毅.人口年龄结构、贸易差额与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2014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12

[提要]当今的世界是经济紧密联系的整体,国际经济政策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蝴蝶效应”。他国与我国商品的较量关乎百姓,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新兴经济体方兴未艾,钝化的经济结构亟须改革。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全球购;经济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1月11日

一、中美贸易战

2018年3月开始打得如火如荼的中美贸易战已经偃旗息鼓,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即使如此,中国还是绷紧了弦应对,不敢懈怠与放松。中美关系十分微妙,自特朗普这个性情中人上台后,两国关系的波动更是甚嚣尘上。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有关经济、政治利益的拉锯战,有利益就会有分歧,这就好比塑料姐妹花的友情一样,对利益趋之若鹜,有冲突分道扬镳。特朗普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这次贸易战是美国在试探中国的底线,中国也不能乖乖挨打,你挑衅,我应战。

几百年的止步不前和落后思想的根深地重,即使经过了70多年的休养生息和奋起直追,中国主要的经济体依然是中低端制造。如同一百多年前一样,中国往美国出口的大量中低端产品使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商贾出身的特朗普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发起了贸易战。贸易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出口领域与进口技术知识领域。美国有的我们都有,只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与他还有较大差距。如果美国铁了心要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或者一些实质有效的打击措施,过于依赖中低端制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国并不能全身而退。比如美国实行华为禁令,阻碍华为参与5G建设的行动,拥有高科技是美国取得经济领袖地位的制高点,若没有了高科技这棵摇钱树,可想而知美国会瑟瑟发抖,势必会反扑而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

在笔者看来,美国挑起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是为了减少财富流出速度,阻止中国向高科技进军。中国也有自己的目的:中国为了长远发展,使经济与自然更相适应,减少社会矛盾,所以需要贸易战来淘汰一些高耗能的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发展稳定增长,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为高科技产业腾出位置。在这次战役中,中美双方均损兵折将,谁都不是完全的赢家。国内中兴、曙光股票、海康威视一个个先后经历危机,就一个华为坚守在民族第一线,成为众望所归与中流砥柱。而美国则遭遇了制造业萎缩和金融问题。中国这样经济体庞大且潜力巨大的国家是不可能明哲保身的,但美国这种金融占主体的超级经济体,实力再强也有致命短板,一旦有衰退出现就可能形成危机扩散。况且,美国也不具备多余的体力来和中国折腾,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正在酝酿。一意孤行对美国经济来说是場灾难。美国各行各业怨声载道,服装业、农业都对此表示不满。真要到那个时候,美国恐怕也无力回天。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深入民生,以水果为例,从加征关税清单可以看出,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各种洋水果、果汁等农产品要征高额关税了,这对国产水果是好消息,至少国产苹果、橙、葡萄、樱桃的价格要涨了,尤其是苹果、柑橘等,甚至从前三、四块钱的苹果涨到了八、九块钱,这就对其他关联产业有了正向的连带作用,比如农药、化肥产业的发展。好在从九月份开始,水果价格普遍回落,对百姓生活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否则,老百姓连水果都吃不起这一现象岂不怪哉?

但是,总的形势依然是很大的未知数,历史的罗盘会在时代的洪流中勇进。两国元首达成共识,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按照预定步骤结束贸易战,中美就不会失去重心、抓错重点,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二、国货之光

女性群体是一个很奇妙的存在,女性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观上与男性有着很大的不同。女性逛商场会走一个遍,男性只是往需要的商品那处走。这就决定了女性的用品是多样且多边的,容易形成产业链,而男性的商品比较单一。这一现象对经济的动态变化也可从中窥见一二。我从小学就知道是裙边效应,与此类似的还有“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如今中国经济增长,女性地位大为提高,女性在展示自己美感方面,颜值经济应运而生,其中口红是一大功臣。国际上著名的品牌多是外国产品:法国娇兰、香奈儿,美国雅诗兰黛、TF,意大利阿玛尼,这些口红品牌是都市女性必备。这些品牌更是成了女性生活职场专用、犒劳自己、男友表达爱意的途径。

中国女性购物最集中最疯狂的时候数一年一度的“双11”,此间各大品牌网店使出浑身解数加大宣传、提高优惠力度、吸引关注度,为最大可能的销售量做准备。自2017年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以来,口红已经成为美妆领域当仁不让的第一爆款单品。来自中国产业报告网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口红市场规模达亿元,2019年将达亿元,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口红市场崛起这一事实。

女生在成年或者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对口红产生需求。鉴于中国经济尚不发达,女大学生并没有轻易购买奢华口红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寻找平价替代。因此,应广大女性需求,国产口红应运而生,其中主要包括:卡姿兰、自然堂、完美日记、稚优泉、玛丽黛佳等。除卡姿兰、自然堂年份较久外,其他品牌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这与国际大牌有数十年和上百年的历史不同,遗憾的是,中国并没有家喻户晓、国际知名的品牌。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止她们发展,它们也拥有众多的用户量,生产了许多与大牌口红相似的色号被誉为“国货之光”。就算不能与国际品牌比肩,也足够在中国经营得风生水起,带起了淘宝、抖音等软件上的试色视频浪潮。李佳琦作为网红界的大佬,主要针对的是向广大女性朋友展示口红这一美妆基础单品。他亲自上唇试色,从色号、滋润度等口红的特征角度深刻解读网友关注的问题,他通过独特的主持风格吸引视频前的女性朋友注意。他的业务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曾创下30秒内给最多人涂口红的吉尼斯纪录、1秒钟卖出50万支口红、蒙眼涂口红猜色号以及应邀去法国娇兰总部体验。很多中国女性以李佳琦的口红视频为种草购买的风向标。但是,毕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行业,生产历史和成本决定了它们的低价和差强人意的质量。小小的口红也可以看出中国口红在滋润度、持久度、色泽乃至品牌影响力都与国际大牌有较大差距,但是占据口红一席之地的热情不减,一点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成一片火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状态,正在紧追慢赶,加快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快结构性改革,促使品牌高端化。

 三、全球购

不光是口红,人们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因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中国市民在日本购买的马桶盖可能都标注着MadeinChina字样。这听起来有点滑稽。以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海外代购,如今全球购的商品越来越琳琅满目,网络使得网民们在家操作手机或者电脑即可便捷购买全球正品大牌,让奢侈品进入千家万户。海外快递可以把别国的商品直送到家;国内无法买到的限量款也常常能够在全球购找到。人们会在全球购平台上购买鞋服饰、化妆品、箱包、母婴用品等,以生活用品为主,只是在质量和用户体验上与国产的不同,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国际上很多商品的确不错,中国内地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刚刚跻身世界500强的格力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大企业,其董事长董明珠曾自信地说,“在人民大会堂,我格力空调比国外品牌节能37%!”但是,國内优秀品牌毕竟不多,有董明珠这份自信的人少之又少,从众和崇洋媚外的人大有人在。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优衣库疯抢事件刷新了我的三观。就因为和艺术家合作生产联名款,让普普通通的衣服的价值水涨船高,老老少少为了它大打出手,形象全无。好像拥有这样一件衣服都牛气哄哄,走在了时尚的最前端。这说明品牌的影响力比产品本身更大。这对于需要寻找文化和价值认同感的国人来说是悲哀的。

在有些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中国人更倾向于购买他国生产的。以奶粉为例,中国经济情况允许的家庭一般会选择购买外国奶粉,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比如日本、德国、美国,受经济、文化、制度影响,这些国家民族性格比较严谨,对产品的质量自然有着高标准、严要求。而中国有很多人投机取巧,甚至昧着良心生产假冒伪劣乃至有害商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电商借助网络和大数据平台有更便捷的供销渠道,庞大的交易量和可观的利润容易让人眼红而做出不法之事,国内商品时有重大假货事件发生。因此,在全球购壮大了代购行业的市场,二者也渐渐地密不可分的趋势下,中国更是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来规范和引导这一市场。电商法规的出台是契合近年来电商快速发展趋势,给予电商商家警钟,在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内最大可能发挥电商的优势和效益,培养壮大新兴经济体。

四、研究意义及启发

网络使地球联结成了地球村,人、物、信息可以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来自各个国家的商品互通有无。各种国际上的小轻型商品种类的丰富让人们衣食住行的来源与内容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国际交易合作往来在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下进行,节约了各项成本,创造了更庞大的收益;开拓了经济发展新模式,使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必须毫不动摇地参与经济全球化;(2)大力发展新兴科技,抓住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新机遇;(3)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4)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光.中美贸易战升级,对我国农药化肥有何影响[J].农药市场信息,

[2]为了中美和世界,一步步结束贸易战[N].环球时报,

[3]关亚婷.基于5T模型分析网红口碑营销策略——以“口红一哥”李佳琦为例[J].新媒体研究,

[4]知乎.https://

[5]手机钛合金在线.https://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6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