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论文 跆拳道论文范例优质4篇
【导言】此例“跆拳道论文 跆拳道论文范例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跆拳道论文【第一篇】
摘 要 本文从洛阳市跆拳道馆的分布情况、场地设施情况、教练员现状、跆拳道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情况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洛阳市 跆拳道馆 分析研究
跆拳道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1]。跆拳道的主要特点是,为了打败对手用手脚对练的自由性对练运动。跆拳道已经不是东方小国即韩国独有的体育运动[2]。跆拳道不仅具有精神、身体方面的价值,也具有社会和教育方面的价值[3]。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洛阳市跆拳道馆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调查对象是洛阳市城区32家跆拳道馆随机抽查700名学员,80名教练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的资源通过中文检索和外文检索查找了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文献资料,并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
2.观察法。通过对洛阳市城区32家跆拳道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情况。
3.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好的对洛阳市跆拳道馆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教练、学员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80份,回收问卷760份,其中学员问卷700份,教练员问卷60份。回收率%。通过查看问卷得出有效的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市跆拳道馆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据调查,%的跆拳道馆使用专用垫子,此垫子对练习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只有7家使用木质地板,这对训练效果有一定的限制且成本比较低。少数的跆拳道馆不具备洗手间、空调等设施。器材有沙袋、护具等,同时还有一些辅的力量练习的器材,比如皮筋、跳绳等,可以加大腿部力量和弹跳。只有7家跆拳道馆同时拥有这些器材,其他道馆器材不够齐全。
(二)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可知,70%的教练员年龄在18-29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练员多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也有是自己跆拳道馆培养出来的学员,这类教练员充满热情和干劲,能够充分的示范高难度动作,但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25%的教练员年龄在30-4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教练员经验丰富,这类教练已经处于成熟的年纪,在各方面都会有周全的想法,心境比较平和稳定,不喜欢变动,在同一家道馆工作的时间会比较长。
(三)洛阳市跆拳道馆的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1.管理者的基本情况。洛阳市32家跆拳道的管理者多以男性为主,女性较少,年龄在20-28岁的有20人,年龄在29-35岁的有9人,年龄在36-40岁的有3人。教育程度上,有3人是研究生,本科大学生12人,大专毕业17人,占%。其中,大部分人是主修体育专业,总共20人,占%。
2.经营模式。目前道馆的经营模式大多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连锁式,聘用式和合作式。
(四)洛阳市跆拳道馆消费者情况
1.消费者基本情况的调查。调查可知,学习跆拳道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年龄在8-16岁,而且男孩居多,女孩较少,其次是白领以及其他工作者,年龄在17-25岁,女性白领也是极少的。
2.洛阳市跆拳道消费者的练习动机的调查。经过调查,35%的消费者是为了锻炼身体,这样的动机也许会帮助提高练习者的训练效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坚持参加锻炼的人协调性好,由于对抗肌充分放松,减少了动作的阻力,柔韧性得到了提高;跆拳道运动速度快、力量大、动作灵活、耐力持久,这就要对练习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跆拳道馆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2.洛阳市城区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水平普遍一般,基本的设施器材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3.教练员主要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女性教练较少,他们技术水平较高,热情好干,但学历一般,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4.跆拳道馆的管理模式有连锁式经营、聘佣式经营、合作式经营。管理者多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女性管理者较少。5.跆拳道在如今的体育市场中以减肥和追求时尚为目的的消费者是会大大影响训练效果的。
(二)建议
1.政府要加强管理,制定跆拳道馆经营管理的法制法规。2.提倡人性化管理,完善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3.加强跆拳道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跆拳道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养和经营水平。4.消费者要端正练习态度,提高自己对跆拳道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立人,高谊。贻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56-64.
[2] Kim chul.跆拳道结构探索[M].园光大学校出版国。1997:57-59.
跆拳道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跆拳道;比赛;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197-02
1 历史回顾
跆拳道运动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是二战过后亚洲各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大的力量予以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把重塑国民精神、倡导顽强向上的作风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跆拳道项目特有的性质和功能为弘扬和发展这种精神提供了载体。跆拳道的搏击性很强,要求人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能够培养坚韧向上的作风;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人的性格,可以使练习者在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跆拳道的目标是迅速、有力、准确,这正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以韩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把跆拳道的推广和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突出了跆拳道的社会意义,体现了这个项目的价值。可以说,跆拳道运动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据了解,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学校把跆拳道作为一门必修课,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度的动作,为培养和发现后备人才提供了坚定的基础。
世界跆拳道联盟所做的贡献
自1973年世界跆拳道联盟成立以来,韩国人就着手向全世界宣传和推广跆拳道,时任WTF主席金云龙先生对跆拳道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9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向我国派出一名教练,在北京体育大学(原北京体育学院)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当时中国的散手正处于发展时期,也都认为散手最能代表现代搏击,对跆拳道没有全盘接受,所以只有一小部分人略知跆拳道。但当时的中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等地区已有不少人从事训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从1993年开始,世界跆拳道联盟陆续向世界各国义务派出教练和表演团,极大地推动了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经过三届奥运会表演,1997年9月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03届大会上被列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跆拳道也是亚运动、泛美运动会、全非洲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一系列国际重大赛会的比赛项目。可见跆拳道在国际体育活动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国际跆拳道联盟在国际体育大家庭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2 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1992年10月7日,经原国家体委综合司、国际司会签及袁伟民同志批准,中国跆拳道筹备小组正式成立,我国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主任办文号3756)。在“国家管理、依托社会、健康规范、迅速行动”方针指导下,成立了中国跆拳道协会,选派教练员、运动员到韩国学习和深造。1995年11月,我国派出了3男5女共8名运动员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这是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在国际跆拳道比赛中亮相,虽然未曾取得好成绩,但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截止到2003年,中国队在重要国际赛事中共取得了1个奥运会冠军、7个世界冠军,夺得数十枚奖牌。并于2003年获得世界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国各省、市、区、体育院校以行业体协均成立了专业队,参赛队伍及运动员人数屡创国内单项锦标赛之最。近千家业余道馆,百万人参加跆拳道训练,仅北京市在协会注册的道馆就有百余家。每次北京市比赛都有近千人数参赛,社会影响力逐渐加大。作者本人也曾于2002年对北京市跆拳道开展现状作过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总体情况是健康有序,倍受年轻人喜爱。可见,跆拳道在国内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
3 国家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总体成绩女强男弱
从1999年王朔获得加拿大世锦赛冠军以来,我国运动员已取得了1个奥运会冠军、7个世界冠军。我国女子运动员已经挤身世界强列,一个新兴项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是,男子成绩上不去也一直是国家队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最好成绩仍然是1997年中国香港世锦赛铜牌,多次向国际比赛金牌冲击,但一直未果。韩国、伊朗和中国台北等仍然是我们强劲的对手,能否达到男女队协调均衡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训练。
世界跆拳道实力分析
随着中国、伊朗、墨西哥、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韩国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如何,韩国队仍然是实力最强的队伍。单从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包括前三届表演赛)来说,韩国队仍占有明显优势,已获得百余枚金牌,中国女子中大级别已经成为其他对手琢磨的对象,小级别相对相较弱,我们能否在保住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小级别和男子水平的整体提高,这是摆在国家队面前的最大难题。
比赛太少不利于队伍的更新与选拔
各省市队参加全国比赛机会较少,像最初几年,锦标赛打不进前八名就意味着这一年无其它比赛。其实运动员不一定都能比赛期间把自身状态调整好,一个小的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对于选拔运动员进国家队的制度要严格一些,要及时更新和淘汰,加大竞争机制,互相形成竞争,只有给他们压力才会有更大的训练动力。像一批老运动员长期占据国家队,没有给新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状态不好或运动颠峰已过就应当退队,把机会让给其他运动员。
4 对于我国跆拳道运动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强大中结合与队伍梯队建设
所谓大中小结合就是加强成年、青年和少年队伍的有机结合。自1995年首届全国锦标赛举办以来,一直是成年组,直到2002年才举办青少年锦标赛,7年时间相当于两个奥运会周期,这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更何况跆拳道在国内的发展还比较晚,其他项目都会形成梯队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一个项目的长久发展。锦标赛都是管理中心计划内的比赛,计划外如一些商业赞助的比赛,中心应给予大力支持,旨在让运动员有更多的参赛机会。可以发现和挖掘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来作为培养对象以弥补某些不足。
多方面保持与国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02年5月,逢中韩建交十周年之际,韩国派出表演团在北京地坛体育馆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今年2月初,韩国又派出表演团在北京进行表演,并在北京什刹海体校为国家青年队表演,各种腾空、转体等高难动作不断,精彩纷呈,观赏性极强,无数青少年运动员为之倾倒,叹服跆拳道的精神内涵与动作魅力,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地区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各体校、道馆从练人数又大大超过以前。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人从中学到了多少技战术知识和理论?毕竟国家队的任务就是夺冠拿牌,我们需要提高跆拳道观赏性,更需要提高技战术水平,应与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的选派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既要学习先进的训练手段方法,又要学习运动队的管理经验。另外,裁判员也要与国际接轨,现代竞技体育裁判员左右比赛的范例不少,98年曼谷亚运会就曾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当然,不能依靠裁判来赢取比赛,但及时关注规则的变动可以从侧面指导训练,只有全方位加强学习才有助于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综合水平,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科研理论研究,形成独特的教学训练体系
韩国在一开始推广跆拳道时就重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韩国国技院被认为是世界跆拳道的中心,隆仁大学和韩国体育大学等都对教学和训练有很高的研究。每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就有几百篇,学术价值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在韩国,要想取得教练员资格证书,不仅要通过技术考试,还要进行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考试,高段位教练甚至要经过论文签辩。这种等级分明的体制,保证了各个阶段的教学训练质量,使得跆拳道运动不仅具有技术性、观赏性,同时具有学术性。国内也要进行教练员资格认定,制定严格的考试标准,对从业教练员颁发相应级别证书和段位证书,裁判员等级晋升机会适当增加。
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在科研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举办过的几次教练员培训班都没有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细致研究,类似于经验交流一样,还不足以推动跆拳道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之后要善于总结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像乒乓球、羽毛球一样始终是训练与科研相结合,并拥有自己的科研小组,发现问题马上进行研究、探讨,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促进运动队整体水平的上升。
竞技夺牌与大众健身相结合,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体育界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奥运争光,一件是全民健身计划。2000年,中国跆拳道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奥运会夺金牌任务,这在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同时跆拳道在全民健身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的,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均可参加跆拳道的学习训练,由于跆拳道的竞赛规则简单明了,技术动作简单易学,非常容易被人接受,学习者不仅能够学习到技术,锻炼好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跆拳道,能够培养人的谦虚礼让和刻苦向上的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如何来进一步把竞技夺牌与大众健身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同时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先学习同类项目之长,再自成体系,独立发展。这也是跆拳道能够受到世界各国认同的原因。姑且不论何种项目谁最先产生,单从相互影响来说,跆拳道体现了同类项目的优势。跆拳道的激烈对抗类似于拳击、散打、泰拳、但在本质上又自成一体,与其它项目发展没有矛盾,互相促进。拳击与散打擂台赛成功举办的经验告诉我们,电视新闻媒体是最好的宣传和广告,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一优势,发挥跆拳道运动特有的魅力,将其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跆拳道和从事跆拳道,培养出更多的金牌选手和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深入。
5 结束语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我发展都要经过曲折和波动,跆拳道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文化。虽然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相比其他项目来说还比较年轻。要想让更多的人接受跆拳道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国内的发展仅十年时间,应努力取其之长,补已之短,这样才会使其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教育教练员培训班教材。中国跆拳道协会教学研究组。
[2]陈立人。跟专家练跆拳道。
跆拳道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在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号召,学校体育改革的“春天”来到了,其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承载新的任务和历史使命[1]。在此形势下,贯彻总书记的体育教育思想,探索适合高校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成为一种趋势,以“三自主”为主体,结合“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自由选择项目和老师,根据每位同学的课表与老师沟通确定上课时间[2]。增加课外锻炼要求,对课外锻炼进行统一组织和评价,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体化体系[3]。只有构建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本研究主要对目前评价体系中实行的考勤、体能素质(或体质测试)、专项技能、课外锻炼、诚信跑步五个方面的设置依据进行探讨,旨在分析目前高校体育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为优化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浙江省某高校乒乓球、排球、木球、操舞、瑜伽、篮球、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等不同项目体育课程的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90名、女生286名,平均年龄19.5岁,SD=1.6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资源,以“体育教学评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等为关键词,查阅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面的书籍、期刊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梳理、分类,对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基本了解,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乒乓球、排球、木球、操舞、瑜伽、篮球、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等项目的6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96.0%,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体验情感,了解学生对评价体系指标的内容、方法、权重的认可和态度。1.2.3数理分析法。运用描述性统计以定量数据分析与定性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调查内容进行研究。
2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标准的设计
2.1评价体系设置的目标与要求
制定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以体现课内外结合为主要特点,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贯穿评价体系设计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健身意识的教育。通过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技能与知识、课余锻炼作为重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自主锻炼的能力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体育教学中贯彻体育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2.2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由:学习态度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运动技能指标、课外锻炼指标以及诚信跑步指标构成。
2.2.1学习态度指标。评价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课堂出勤情况等。根据课上表现,严格考勤,学生每学期缺勤教师所担任课程1/3,则取消考试资格。评价方法以定量结合定性考核,学生的考勤以累计统计的数据为评价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老师的观察、同学间的相互认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2.2.2身体素质指标。教育部教体艺[2014]4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4](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每节体育课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一学期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定学生成绩,第二学期以速度、弹跳、力量素质作为发展体能的主要练习手段。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爆发力,发展速度,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评价方法以定量考核为主,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2.3运动技能教学指标设计。《标准》[4]的通知要求,每所学校都要开设不少于15个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学由不同的项目群组成,每个项目特点不同: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有表演类项目、休闲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基于不同的项目类型,由每位老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除了评价技术技能掌握熟练程度以外,还要考虑学生本身的运动基础和进步程度,既要评价学生的基本技术能力又要评价学生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既要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程度,集体项目还要考虑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评价方法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试与比赛(或表演等其他形式)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2.2.4课外锻炼指标设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4]的通知要求各高校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遵循“健康第一、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5]。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指在坚持课内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6]。课外锻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每周一次的助教课程,二是学生自主安排诚信跑步。助教课程的评价方法以助教或体育骨干考勤结合课堂态度,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进行评定。诚信跑步强调自觉、自主、自律和诚信。每位学生下载规定APP跑步软件,按照规定的配速要求,在规定区域范围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完成。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的意义
3.1.1将体育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在评价体系中。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自主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积极响应教育部倡导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运动理念。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将课外助教课程和诚信跑步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不仅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助教课程和APP诚信跑步,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体育锻炼形式的多样性,将体育运动从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落到实处。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诚信跑步可以促进同学们自觉、自愿参加体育运动。大部分同学认为参加助教课程和诚信跑步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3.1.2评价体系体现评价的多维性。体育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出价值判断的过程[7]。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天赋秉性各有特点、学习态度、个性发展、人生规划不尽相同,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需求[8]。课堂态度、技能知识、身体素质、课外助教课程和诚信跑步,这一评价体系弥补了过去体育教学以专项技能考试作为评价指标的单一性。体现了体育学习评价维度多元、内容全面,涉及身体、行为、情感、认知等多层面。据调查显示(见表5、6),大多数同学希望体育课程不仅是体育专项的测试,而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3.1.3评价体系体现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实行的是过程性评价,不以一次考试成绩论结果。需要平时在课堂考勤、课堂态度、专项技能与知识、身体素质与机能、课外锻炼等五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体质健康状况(见表1)。是学生平时每次课和每项活动综合累计的结果,学生如果不及格,就没有补考,只有重修。这种“过程性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过度量化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的现象[10]。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心理层面的培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11]。评价体系呈现评价方式与方法的多样性:身体健康评价与学习态度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量标准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纵向表现上,强调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2目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任何教学改革都不会一步到位,体育教学改革还在不断探索中,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与体验,以及对学生的调查显示,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值得关注:
3.2.1体育教学评价存在功利性。体育教学评价一方面是检验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体育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体育测试,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些只是为了获取一个分数,使评价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这种教学评价上的偏差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只是为了考试,失去该项目应有的内涵和乐趣,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效果,削弱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3.2.2部分同学诚信缺失使评价公平性打折。体育锻炼的形式和方法很多,只要参加运动了,都会体现出运动的价值,为鼓励同学们课余时间进行跑步锻炼,利用一个APP平台,记录每个人跑步里程,累计达到一定量的公里数计入评价体系中。这种形式的运动时间灵活,拿多少分全靠自己自觉,让学生走出寝室去操场跑步,来弥补有些同学身体素质或运动技能的不足。然而,总有些要偷懒的人,靠各种“小聪明”来投机取巧,破坏了应有游戏规则,造成实际上的不公平局面,使体育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
3.2.3课内外结合有待进一步落实提高。课外助教课程是教师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可以帮助同学强化课堂内容,培养锻炼意识和习惯。然而,目前在执行过程中,有着不尽人意之处,有些助教缺乏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没有起到很好辅助作用,使助教课程未达到理想效果,影响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实际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措施、提高效率[3]。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其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贯彻教育部相关体育教育理念,倡导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运动理念。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自主锻炼”的能力、“终身体育”的习惯。评价体系从多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知识、学习态度、自我锻炼能力和纵向发展状况。评价体系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了以往体系存在的重技能轻态度、重定量轻定性、重统一轻个性现象,真实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即使是最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如果不能严格规范的执行,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五年的执行,这个评价体系虽然在不断地优化和修改中,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在评价权重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以便于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的评价体系。二是诚信跑步由于APP系统的一些技术漏洞和部分学生跑步态度的不端正,致使诚信跑步出现了不诚信行为,评价公平性和效果受到影响。三是助教的责任心与组织管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助教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个别课外助教课程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4.2建议
4.2.1进一步加强课堂规范和考试规范,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考教分离,增加课堂态度权重等。给任课老师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使教学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4.2.2制定科学合理的诚信跑步里程要求。使学生既不会因为要求太低、太容易达到失去挑战,也不会因为要求太高,致使有些同学干脆放弃,或为了课程成绩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同时,要联合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多部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加强对诚信跑步的宣传,加大对作弊现象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2.3完善助教选拔和考核机制,加强助教队伍管理。选择既有责任心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可以保证课外助教课程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任课老师给予指导、指出相应的要求,可以有效促进课外助教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达到与教师课程相辅相成的作用。
5结语
跆拳道论文【第四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及主要措施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制定了以群众体育为突破口,带动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我区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年,区体育局以“体育促进和谐、运动改变生活”为主题,打破常规,在组织活动方面,争取体育局、街办、社区、企业四位一体,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共组织举办、与其它单位合办群众性体育活动44项次,参与活动人数达万人次。在组织举办群众体育活动方面,无论从举办的项目、次数、密集程度,还是参与层次及影响面都居全市首位。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1、4月24日-25日,在区先锋跆拳道馆组织承办了“省跆拳道联赛”。共有全省12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分15个级别,最终,代表我市参赛的先锋跆拳道馆,勇于拼搏,不畏强手,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全市争得了荣誉。
2、5月2日-3日,在威健乒羽俱乐部组织举办了市第一届“威克多杯”羽毛球邀请赛。共有全市24支代表队的300多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设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6个项目。通过活动,进一步掀起了我区全民健身的新高潮。
3、5月29日,在广场免费组织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活动。本次活动,我局邀请了省市体育局国民体质监测专家莅临指导,并出动了全省最先进的国民体质监测车,装备精密检测仪,为我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526余人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科学引导,为人民群众开据了“运动处方”,并建立了我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为今后开展科学健身提供了依据。
4、5月29日-7月17日,我们在广场组织举办了“激情世界杯市民健身运动会”。本次活动为提高全民参与性,我们利用8个双休日进行,设踢毽子、踩气球、单手托球跑、跳绳、足球射门、二人夹球跑、定点投篮7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项目,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5、6月24日-28日,我局赴贵州省贵阳市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举办的“城市体育研讨会”,共有全国120多个地市的体育局长与会,我区作为全市典型在会上做了“以群众体育为突破口,繁荣发展体育事业”的论文发言,引起共鸣,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论文“二等奖”,为全市赢得了荣誉。
在开展好全区面上体育活动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社区及单位体育活动的开展。多数街道和一些部门都组织了社区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认真做好运动员选材、建证及参赛工作。采取积极推荐、邀请考察等办法,今年共向市以上优秀运动队推荐游泳、篮球、足球、排球、手球等运动员60余人,并注册了运动员参赛证。加大对武术、柔道、跆拳道等俱乐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力度,通过引导和推荐他们参加市以上比赛,进一步锻炼了队伍。今年,共参加市级比赛9项次,获得金牌42枚,银牌23枚、铜牌23枚的好成绩;并在5个单项比赛中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三>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今年,在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努力打造体育健身设施特色工程,充分发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力争打造完成“中心城区十分钟健身圈”。在公园、公园片区、金融园片区、园片区、湖片区新建7处健身片区共建设器材422件。同时我局还建设了7处规模以上健身工程、24处农民健身工程,共配备健身器材300余件,满足了群众参与健身的迫切需要,提升了城市品味,实现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切实提高基层体育服务能力。
在建设好公共体育场所设施的同时,积极摸索整理一套切实可行的设施管理措施,在此方面我局联系器材厂家,组织举办了健身器材管理维护员培训班,针对器材的性能,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科学的健身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确定了健身设施使用情况信息周报制度,完善了管理制度,畅通信息渠道,保障了健身器材的正常使用,我区现有公共体育场所设施运转正常。
<四>搞好体育骨干业务培训。根据今年工作计划,从3月份至今,开展健身球、太极拳、剑、柔力球、健身操等体育健身培训班8期,培训社区体育骨干3000余人次,并推荐等8名同志参加在市举办的“省传统武术裁判员培训班”。目前,全区活动有规律、人数相对集中的健身场所增加到146处,健身人数增长了2万多人。依托体育骨干和自发的体育活动团体,积极深入社区,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共组织太极拳(剑、扇)、秧歌、健身操(舞)、老年迪斯科、腰鼓、武龙灯等文体展演队伍60余支,参加表演人数达万余人次,表演12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活跃了社区文体生活,吸引了更多的人民群众自发参与到体育健身行列中来。
<五>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全面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我局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条主线,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局的任务指标是引资1800万元,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共引进到位资金6000万元,完成全年招商任务的%,为促进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措施
<一>积极探索“体企联姻”模式,再掀全民健身新热潮
地处市中心,经济、教育、交通等各项事业相对发达,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普及率相对较高。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体育健身、促进健康的需求也日趋高涨,如何实现全民参与健身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一是促进体育与产业联姻。所有举办的活动都主动联系企事业单位,既宣传了企业文化,又弥补了体育部门资金的不足。二是引导企事业单位多开展内部的健身活动,既提高了职工体质,又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三是坚持举办活动不收费,提高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整合资源,多措并举,积极搞好竞技体育
<三>不断建设全民健身工程,提高城市品味
根据市里要求,逐步完善体育健身设施的合理布局,做好健身设施的规划和安装,努力打造体育健身设施特色工程,充分发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完成“中心城区十分钟健身圈”,实现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切实提高基层体育服务能力。
二、思想政治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抓班子、带队伍,机关建设再上新台阶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一是传达贯彻迅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在北京胜利召开,我局立即行动,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了会议精神和同志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二是成立学习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局长、党支部书记王凤胜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区体育局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确保学习活动的扎实有序进行。三是规范学习制度。为确保学习活动不走过场,区体育局出台并规范了《集中学习实名签到制度》、《学习请消假制度》和《补课制度》。活动中,体育局全体干部职工记学习笔记均在2万字以上,每人撰写心得体会5篇。真正提高了理论水平,武装了头脑。
2、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局长办公会议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目前,体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互助氛围空前浓厚。
3、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习、值班、机要、保密、接待、用车、卫生、执法等各项工作制度,把每个人的工作状况和工作行为通过制度来规范,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有任务、有压力,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二)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根据局领导班子分工,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党风廉政建设,并制定完善了廉政建设制度。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并纳入任期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规划,与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首先是强化领导班子的责任意识。共同学习了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廉政准则》、《行政监察法》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完善了体育局《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定期民主评议制度》,并按要求在全局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其次是加强党性教育。以“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在班子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使班子成员不断提高党性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第三是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学习《中央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八坚持八反对》等文件精神,结合案例警示教育,增强了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目前市区内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随着体育场的拆迁,区内基本上没有大型体育设施。建议下一步建设区文化中心时一并考虑增加体育活动功能。
2、社区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受经费影响,全民健身器材一时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城乡之间、新旧社区之间由于基础条件限制和健身意识影响,健身活动差别较大。
3、体育执法工作尚未破题。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事业日益繁荣。与此同时,对体育用品的经营、俱乐部的管理、健身场所的监管也提上议程。尽管体育法、省体育市场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了体育部门在管理体育市场中的执法主体地位,但由于此项工作市里刚刚步入摸底阶段,体育执法工作尚未真正开始。
(二)今后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搞好机关体育活动为突破口,辐射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在机关大院,与区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工委、机关管理处等部门配合,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适宜的健身活动,确保做到“月月有活动”;在街道社区,加强引导和服务,力争“周周有赛事”;充分调动各单项协会及体育俱乐部的积极性,组织丰富多彩的单项比赛,确保全区体育活动“常年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