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公务员的伦理 浅析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建设【汇编5篇】
【导言】此例“女公务员的伦理 浅析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建设【汇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责任伦理思想【第一篇】
关键词:儒家;精神文明;五伦;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76-02
伦理体系中的“人伦”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五伦”,即五种人伦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这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在长期文化碰撞和文化选择的过程中,儒家“五伦”的思想经过不断的更新与再创造,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儒家“五伦”思想解析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的儒家传统思想。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爱、忠恕、礼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指出人天生都是向善的,要不断通过道德教育和感化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孟子“人伦”思想的核心内容。四书中的《中庸》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者谓之“天下之达道也”。后来的封建思想家将其简化为“五伦”,即五种人伦关系。
“君臣有义”,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君道’,即君之义,‘臣道’,即臣之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菅,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封建的君臣之道,是一种忠心、礼义之道。“父子有亲”,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亲亲”也就是‘事亲’、‘尊亲’、‘爱亲’,主要指父子之间有骨肉亲情,子要行孝道,要赡养尊敬长辈。“夫妇有别”,指夫妻双方相互挚爱而又内外有别,夫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安邦定国等重大之事,在家庭中居于首要地位。妇则主要操持家务,服侍丈夫,养育儿女。这反映了古人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的不平等观念。“长幼有序”,晚辈对长辈,兄弟对兄长的尊敬和谦恭,要遵守封建礼法的严格要求,守长幼之序,行晚辈之礼,反映出封建社会严格的礼仪教化制度。“朋友有信”指朋友之间要真诚,守信,要相互帮助和扶持。这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儒家“五伦”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国家、人与家庭、人与他人关系问题上,具有价值导向的教化功能,在封建社会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儒家伦理与道德文明
2011年10月3日,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震惊全国,这些事件的屡次发生无不在考验着中国人的良知与道德,是置之不理、袖手旁观抑或是伸出援助之手,救人于危难之时。每次类似的案例一出现,我们的社会公众总是一哄而上地进行谴责和谩骂。殊不知,社会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社会道德的滑坡也是由一个个人的滑坡构成的。每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和谩骂,每个人都义愤填膺,每个人似乎都十分具有正义感和道德感。然而,这么多正义感和道德的化身,为什么却组成了一个日益滑坡的社会?在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过度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整个社会都在呼吁如何重建道德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信任、诚信机制,弥补道德精神领域的空白。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伦理、道德方面却发生了种种病变,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卖官买官;经济交往中的制假贩假、走私贩私、不讲信用、恶劣竞争、坑蒙拐骗;公共生活中人对人的冷漠、隔膜,对他人不幸的麻木、残忍等都给人留下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它使一颗颗敏感而天良尚存的心灵在刺伤中颤抖绝望着、戕害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产生出许多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道德的伦理制度和规范,儒家伦理对于规范人们的言行、态度、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精神境界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儒家伦理中的“五伦”在协调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有许多经典的论断,增加了人们对于国家、家庭、集体和他人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充分发挥和利用儒家伦理对于道德文明建设的重构,创造性地扬弃儒家“五伦”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效应,推进国人精神灵魂、伦理道德的前进和上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儒家“五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政治责任篇
孟子“五伦”思想中“君臣有义”指在封建社会中君王与臣子之间的一种忠义和礼义之道。中国历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在思想和行为上倡导臣民为国家的兴旺发展做出贡献,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国家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构成的,每个社会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一个个体在同一时空范围内,可以有多种角色和多重责任,但总有一个责任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那就是政治责任。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社会公民,如学生、老师、农民、商人等,首先要有国家意识,个人的成长、成才、发展与进步需要在一个稳定团结的大环境下才能完成,需要国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任何社会个体要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都是不切实际且荒唐的行为。国家的利益实质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已使自己获益,正确处理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分歧,无集体中的个人,不能称之为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公民履行政治责任的一个重要表现为监督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中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比较浓厚的国家,“学而优则仕”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心中的座右铭,为了有朝一日踏上仕途,数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已经不仅仅指高考,现在更多的是指公务员考试。公务员拥有权力、地位和声望,是公民领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同于普通的公民,他们一方面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地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树立廉政、勤政之风和公共伦理道德意识,对个别官员的主人意识、权利意识、等级意识膨胀和鄙视平民百姓,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权利视若无睹,冷漠残忍的作风进行公共媒体的揭露,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评价,不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均要接受法律的严惩。
(二)家庭责任篇
家庭是因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是社会中的一种基层组织形式。在五种人伦关系中“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三种是讲家庭关系的。“父子有亲”已不仅仅指父亲与子女之间的骨肉亲情,而更多地是指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教育。当部分家长以一种“虎妈、狼爸”式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育儿观教育子女时,实质上是对孩子人格和肉体上的极不尊重。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起初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需要父母给予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引导,但绝不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包办,从上幼儿园到接受高等教育,再到工作、成家,都是父母预先为其设计好的全然不考虑子女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只是将个人的愿景和抱负强加给子女,实质上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剥夺了他们追求个体幸福生活的诉求和能力。我们所强调的家庭责任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之中,和谐的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孩子学会回报和感恩,而不仅仅只是索取,对父母不再是简单的“孝顺”,而是要“孝敬”,要尊重双方独立的人格,并且承担属于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夫妇有别”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是指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观念,而是指男女双方在心理、生理、思维习惯和行为表现等诸多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组建家庭的过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所以我们提倡夫妻双方要有共同的奋斗理想、共同的事业追求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两个来自不同文化家庭背景的人,在相互理解、宽容和平等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我们反对建立在物质和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是对双方人格的不尊重和对家庭神圣职责的亵渎。夫妇关系是人伦关系的核心,夫妇关系的不和谐,则老人得不到赡养,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家庭就会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长幼有序”对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指在家庭结构内部,要守谦卑之序,对包括父母在内的长辈要讲礼貌、礼节。
(三)社会责任篇
科学技术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恰好以物欲填补了公民精神上的空白点,对物质、金钱、欲望的迷恋沉醉彻底取代了以往的崇高理想、信念。缺乏全民族共同的信仰、道德、理想的长久支撑,表面的物质繁荣绝不会持久,人的精神和灵魂世界的危机会反过来导致经济的危机。21世纪初的十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此,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伦理道德的力量,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和仰慕的国家,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的危机,而这精神上、灵魂上的危机更深刻,也是更大的隐忧。孟子主张“朋友有信”,在现代社会推广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要有诚信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和道德经济,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的唯一法则,企业要用自身的道德和良知去生存和发展,并且要严格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正确处理好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儒家主张用“真诚”之心感化对方,“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守信用,是作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秋梅。传统孝道伦理的当代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 刘俊哲。徐国良。道德困境呼唤儒家伦理——论儒家伦理的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7,(5).
责任伦理思想【第二篇】
在生态伦理实践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强权与不公是生态失衡的深层原因,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是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前提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使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而展开的,并把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奋斗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人平等,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通过人的解放来实现大自然的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意义的和谐相处。因此,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伦理。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生态伦理建设让人民大众看到了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从生态伦理的维度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可与接受。
二、生态伦理焕发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充满艰辛又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与推动。同样,一种伦理价值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样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其丰厚底蕴。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伦理的精髓思想,为当今中国生态伦理学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这些理念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渗透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党的十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沉淀着传统文化浓重色彩的生态伦理价值被国人接受。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再次从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库藏中挖掘生态伦理的思想宝藏,并努力在实践中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根植在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祖国的热爱通过文化传承与发展而表露无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再次焕发了瑰丽的色彩。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积极奋斗、努力实践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改革创新既是一个时代的实践精神,又是一个时代的实践活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对当下中国经济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革创新需要有生态伦理的牵引和约禁,人们的行为不能突破生态伦理的实践理性。生态伦理如此重要,如何使其获得人们认同并成为他们行为的实践原则,还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和推动。在改革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把生态伦理逐步纳入时代精神的培育中,成为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品格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守与建设生态伦理再次焕发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然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了新的亮点。
三、生态伦理契合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责任品质
公务员政治思想总结【第三篇】
一、抓住重点,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做员工的楷模。
国有发电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和重要作用,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党委、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上。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政工干部,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体现党组织在国有发电企业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
发挥党委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国有发电企业党委是政治工作的领导核心。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等中心工作负有保障作用和责任。各级党务工作者,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委政治工作领导优势,团结人、教育人、凝聚人,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把全体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企业的重点工作上来,为企业圆满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发挥有力的政治保障作用。一要全力支持中心工作。作为国有发电企业的党委书记,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与总经理及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搞好团结,做好一班人“和”的工作。要按照工作分工和企业党委工作职责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与行政一把手多商量、沟通,遇事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当在工作上与总经理发生意见或看法不一致时,都是正常的,只要心术正,工作态度端正,互相谦让、谅解,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绝不能与总经理争谁说了“算”,坚持平分秋色,势必会给企业党的建设事业造成损失。二要服从服务于企业大局。国有发电企业党委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服从服务于安全生产、经营效益和企业发展大局。身为国有发电企业的党委书记,必须要坚持企业党的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在积极支持行政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发展壮大的大前提下,不断建立健全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局面,不断总结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规律。三要积极打造团队精神。要把国有发电企业建设成为优秀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单靠企业党政“一把手”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当然,企业党政“一把手”的精诚团结、密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是建设优秀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要依靠全体员工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和力量来实现。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对建设团队精神必须一马当先,冲在前、干在前、奋斗在前。要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领导作用,时刻把员工的思想、冷暖、变化记挂在心上,按照党委工作程序和要求,积极努力做好员工经常性思想工作,把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领导班子周围,确保员工政治安全。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国有发电企业党支部就是员工的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国有发电企业党支部建立在部门、生产一线。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党支部在国有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壮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火车头作用。使生产一线员工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具有主心骨和归属感,工作起来心里踏实,生活充实有意义,力量无穷。一要坚持工作制度。部门、生产一线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支部研究,集体协商,讨论决定。按照党务工作制度要求,按期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及时总结汇报支部工作,扩大民主、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的奖惩、奖金分配、考核都要通过支委会研究决定,防止出现偏差和消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党支部就是自己的家,就是奋斗的一面旗帜,员工愿意向党支部倾诉一切;二要坚持公道公平。生产一线党支部,就是要体现国有发电企业党委在广大员工中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在带领广大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经营等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按照党的原则办事,更要坚持处事公道、公平、正派。对生产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肯干、成绩优异、完成任务彻底、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员工,党支部一定要及时表扬,及时肯定成绩,给予关心和照顾。对于劳动纪律松懈、工作被动,完成任务不彻底的个别员工要及时批评教育,耐心帮助,限期改正,对工作拖拉,任务完成不彻底、不敬心的后进员工,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考核,达到奖勤罚懒,是非分明,原则明确的目的;三要关心员工。生产一线党支部,不但要组织员工完成生产任务,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员工生活遇到困难,遭遇不幸,党支部必须认真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号召广大员工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员工度过难关。使员工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认真工作,积极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和生产任务。
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镜子。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与员工同呼吸,与企业共命运。每名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展现在员工面前。广大党员必须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对待工作、对待员工,要把员工的关心关怀记挂在心。一是工作要干在前。党员与员工共同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中,要积极、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员工,让员工从心底佩服。二吃苦要在前。从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起,就要随时随地准备着吃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所规定的。因此,每名共产党员与普通员工一起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与员工争利抢益,不能与员工比享受。只有时时处处事事牢记共产党员标准要求,就一定能够成为广大员工心目中的一名真正共产党员,就能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自己也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二、突出中心,围绕主要工作,展现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作用。
企业是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壮大为工作中心,国有发电企业更是如此。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中心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企业利润最大化开展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更不能偏离利润最大化这一大方向。
企业中心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国有发电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实体,是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的骨干。发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展开,视企业中心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如果离开了企业中心工作,单独谈思想政治工作,就等于纸上谈兵,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来意义。为了追求企业的最高利益,最大利润,国有发电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夯实安全基础,强化设备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小时数,最大限度的提高负荷率,使机组设备处于安全最高负荷状态。为了达到这一最大目标值,实现国有发电企业利润最大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贴国有发电企业中心工作这一实际,全力为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发展壮大服务,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系列保障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员工。广大政治工作者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要在如何调动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生产、工作的创造性上下功夫。一要与中心工作保持一致。思想政治工作以国有发电企业中心工作为中心、为基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充分地发挥其独特性,并以其特有的方式,调动员工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激发广大员工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动力,实现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目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配合好、保障好、服务好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二要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以完成企业的中心工作任务为最终工作目的。在完成企业中心工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以安全生产、经营效益大局为重,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安全生产的广泛参与性和完成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措施、制度、效果纳入国有发电企业的中心工作任务范畴,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总结、同表彰。三要为完成中心工作任务扫清思想障碍。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调动员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发挥广大员工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创造性作为本职工作目标。要在员工思想畅通,行动积极,力量凝聚,方向一致,同心同德,开创工作、安全、生产和发展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深入细致地开展认真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员工的思想、行动引导到完成公司中心工作任务上来,帮助员工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压力,克服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调动最佳情绪,扫清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思想障碍。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毛毛雨”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毛毛雨”的特点,以和风细雨、深入浅出、逐渐渗透而著称。一要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国有发电企业具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国有发电企业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历来都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特色、和特性有效地运用在广大员工为完成企业中心工作任务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并发挥出重要保障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进步,广大员工思想的多样变化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广泛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及时性更加显现,并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现代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员工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要因人而异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国有发电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思想不同,想法各异。有些思想工作还必须要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疏通引导。因此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政治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作用、效果等方面多研究、多探索、多总结、多实践,积极主动地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在发扬与超越、继承与创新,更新与实践方面见成效。要不断探索谈心谈话的真诚性,提高座谈讨论的直接性,提倡表彰表扬的实效性,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不同的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团结员工、凝聚人心、树立信心、鼓舞士气、圆满顺利完成工作生产任务的目的;三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作用。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全体员工,就是企业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个别员工遇有特殊思想问题时,开展的一种最普通、最简单、最直接、范围小、效果好的大众化的教育方式,以说话和气,态度和蔼,方式简便,容易接受而闻名。这种方式往往通过旁敲侧击、蜻蜓点水,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正面引导、潜移默化达到理想的效果。促使情绪低落、脾气古怪、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的个别员工转化的一种有效载体。
三、创新方法,强化“三级”网络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员工。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多样、方法灵活,要求国有发电企业针对广大员工不同思想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所采取的方法方式各不相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工作积极性、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出来,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国有发电企业要重视公司、部门(车间)、班(组)三级教育网络建设,健全完善“三级”教育网络体制机制和制度措施,及时下发教材资料,配齐配强班(组)长和部门(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等人。公司领导特别是党委领导要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指导他们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公司教育。根据国有发电企业员工思想实际和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从国有发电企业全局出发,坚持强化公司教育为主,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党和政府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及行业重要指示要求等教育,要采取公司集体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教育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严肃性。通过公司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强化部门(车间)教育。在公司教育的基础上,部门(车间)员工教育是对公司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和细化深化。部门(车间)要根据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实际,把公司教育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贯彻到员工具体的思想和行动中。部门(车间)要根据员工实际理解、掌握情况和消化、反应程度,对教育的时间、内容做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育活动。员工对那些难点、重点、疑点理解不深不透,或者对一些问题反响强烈,看法不一致,意见分歧较大,部门(车间)可组织员工对该问题进行重点学习讨论,直至学懂弄通,达到积极努力工作的目的。
强化班(组)教育。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直接、最基础的基础。无论公司教育、还是部门(车间)教育最终教育效果都要体现和落实到班(组)每位员工。教育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方法方式的妥当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和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班(组)教育是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都要重视做好班(组)教育工作。要认真落实班前会、班后会教育制度。实施班组教育时,对每位员工既要耐心细致,又要启发引导,帮助员工正确理解和掌握上级指示要求和企业的制度规定,做企业的优秀主人,达到班(组)教育的目的。
四、创造条件,积极为员工发挥聪明智慧、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认真扎实地做好国有发电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领导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国有发电企业的一项政治工作任务,也是提高国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做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实打实,切忌不能空对空。因此要做好国有发电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为广大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最主要的是要积极为员工发挥聪明智慧、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要搭建学习平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国有发电企业广大员工争当知识型员工的愿望十分迫切,态度十分诚恳,行动十分积极。对国有发电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机遇,国有发电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为员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可采取联校培训,鼓励自学,参观见学,聘请专家讲学及脱产学习培训、短期培训、拜师学习、岗位自学等方式,大力倡导员工积极学习,制定相应的报销学费规定制度,鼓励员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要搭建业务平台。国有发电企业对广大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求严,标准高。为了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积极为员工建立提高业务能力水平的条件和平台。公司有意对积极上进,钻研肯学的员工和技术骨干、技术尖子,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创造各种有力条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鼓励岗位自学、送业务对口院校升造、到优秀企业跟班作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快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企业服务。
责任伦理思想【第四篇】
关键词 政治道德 责任伦理 信念伦理 马克斯・韦伯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5-0049-05
“祛魅”(disenchantment)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领域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显现出理性化或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一般政治、现代政治更多地被学者以一种“技术路线图”的方式加以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韦伯同样如此,正如他将现代政治理解为理性的官僚制(bureaucracy,有的译成科层制)一样。然而,韦伯绝不仅仅停留在“客观性”的阐释基地上,他同时还是“价值观的旗手”,给政治生活以伦理审查,深刻地揭示出现代政治的道德伦理困境,并试图用伦理类型学解答这一困境。
一、政治道德悖论:从马基雅维利到韦伯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常常被诠释为政治权术学,“马基雅维利主义”成为此种类型的思想肖像。然而,他的思想不是如此单维度的,而是异常丰富的,至少它所揭示的一个命题就足以证明其自身的复杂性――政治与道德相互之间的关系。②谢惠媛:《善恶抉择: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正是如此,我们通过马基雅维利来引出现代政治遭遇的道德悖论问题,而这恰恰是韦伯面临的核心议题。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基雅维利开启了从古典政治哲学向现代政治学的转变。在对政治的阐释上,古典政治哲学从道德-伦理维度来把握政治的本质,其核心任务在于探讨“何谓善的生活”“什么是真正的公民”等诸如此类的形上问题。政治的内在本质是由道德伦理所建构的,用一句话概括,即道德先于/高于政治。关于政治阐释的古典观点,马基雅维利明显持反对态度,他以一种非/反道德主义的视角来阐释政治:道德伦理不是政治的内在规定性,政治是外在于道德伦理的,免于道德伦理干扰的政治无非是权力之间的博弈,即政治与道德是分离的,两者是一种“平行关系”。马基雅维利消除了政治的道德-伦理维度,政治家行为的准则是权力斗争的现实原则,而不是“应当”的伦理要求。“去道德化”的政治解释模式带来了一个根本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政治行为能否摆脱道德伦理的正当性审查?政治活动尤其是权力运作一旦与道德伦理发生冲突,是依循普遍的道德法则,还是为了达到某种“善”可以采取不道德的手段?②
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立场解构了古典政治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合法性,但它并没有消除权力政治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问题,毋宁说,它将这个问题更直白地呈现出来。看似隶属传统政治学的政治与道德关系命题在韦伯的政治社会学那里得到了延续。政治伦理悖论议题是韦伯政治社会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韦伯对此非常关注,并且借助理性化框架、伦理类型学重新阐释了政治与道德、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与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的矛盾、冲突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代性问题,韦伯提出了“责任伦理”概念,并力图以此作为解决现代性政治冲突的可行方案。可以说,作为现代性的“病理学家”,韦伯提供的治疗药方便是责任伦理。在展开具体论述之前,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这一对概念。韦伯将社会行为视为理解社会学的基本单位,在他看来,社会行为主要有四种:目的理性式行为、价值理性式行为、情感式(affective)行为以及传统行为。在一般社会行为的基础上,韦伯又提炼出“伦理行为”类型。他认为,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一切行为要么是以责任伦理为准则,要么是以信念伦理(意图伦理)为根据。责任伦理(ethic of responsibility)指出,衡量一个行为的道德属性或伦理价值,在于行为的“后果”或“实际影响”;由此,衡量一个行动者的道德标准就在于,他是否预先考虑自己行动的各种后果,进而以可预见性的“行为后果”负责地、恰如其分地规制自己行动的方向,确定自己行动的计划,并且勇于为自己行为后果承担责任;信念伦理(ethic of conviction)则指出,不应当从行为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行为后果――衡量一个行为的道德属性或伦理价值,行动者的内在信念是衡量一个行为伦理价值的唯一根据;由此,行动者无需对行为的后果负责,“顾及后果”也许是上帝要考虑的事。总之,两种伦理行为不仅全然不同,而且存在着“极其深刻的对立”。雷蒙・阿隆将其理解为“工具格”与“道德格”的悖论。“工具格”态度,追求产生符合预期目标的结果,以一种手段-目的的思维观察世界,来分析自我行为。“道德格”态度,不考虑事件本身,不顾他人意愿,从自己内在道德信念为人处世、讲话行事。[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354页。
韦伯推崇的是责任伦理,并将其作为解决政治道德悖论的应对之策。他是如何通过责任伦理来寻求解释、解决现代政治的道德困境的?一是通过区分责任伦理与效果取向价值,批判政治现实主义;二是通过区分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批判政治理想主义。
二、责任伦理与效果价值的界分:批判政治现实主义
要准确理解韦伯关于伦理的诸多概念,现代政治的伦理议题,必须回到康德伦理学。在康德传统里,人类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对应着两种行为模式: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技术-实践所遵循或追求的价值是“效果价值”或“功利价值”。在康德主义的立场上,“效果价值”或“功利价值”仅仅是一种文化价值,不足以构成“伦理”,它们只有在前康德主义(比如幸福论、功利论)的基地上,才能“配得上”伦理的“雅号”。立足于康德的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伦理与功利之间的分野,韦伯有效地区分出效果取向行动与价值取向行动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取自康德传统的技术-实践性行动与道德-实践性行动之分,审慎与伦理之分,在韦伯的思路中都是很关键的。”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0页。很显然,韦伯将责任伦理领会为规范-实践,以效果为取向、以功利为考量的行为是属于技术-实践领域的。可见,韦伯是在康德主义基础上建构自己的伦理类型学的,责任伦理的首要特征就是对前康德主义的功利论或后果论的批判,进行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区分,“它所关注的不是工具理性的‘目的-手段’的事实关联,而是承担行为后果的‘当为’,即价值关联”。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责任伦理概念包括了效果价值,并且它是责任伦理优于信念伦理的核心要素,由此出现的疑问是:责任伦理中的效果价值或“顾及后果”的原则是否是一种目的论或结果论原则?“顾及后果”原则会不会最终将责任伦理引向了前康德主义的目的论?仔细分析韦伯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获得这样的认识:不能把责任伦理退化理解为结果论。虽然责任伦理和结果论都注重后果,但责任伦理是一种在行为发生之前、行为选择之时的顾及后果,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的预期后果、可能出现的后果(尤其是副作用)所进行的理性考察与伦理审视,或者说,是对可能出现的后果的一种道德反思,这种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关切的是怎样防止最坏结果,怎样达到最好效果有时倒是第二位的考量;而结果论完全是把事后的结果好坏作为客观的道德评价根据。另外,责任伦理之顾及后果不是或不仅仅是影响自己的后果,而是社会公共利益。对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虑,本身就带有超越一般功利的道德蕴含。
以“可计算性”为核心的工具理性日益成为现代世界的主导法则,政治领域也不断官僚化,日益成为不可抗拒的“铜墙铁壁”――韦伯将其形象地描绘为“铁笼”(iron cage)。正是洞察到现代世界的合理化趋势,韦伯立足于“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将“现代性政治”本质性地阐释为官僚制和权力政治。在现代性政治中,政治行为遵循的无非是基于工具理性的效率原则,或者是基于利益计算的权力斗争原则,它们都从属于康德-韦伯意义中的技术-实践性领域。政治已被掏空,其内在的道德世界已然轰然倒塌,效率、权力斗争、利益驱动等构成了政治运作、政治家行为的唯一“信仰”,这便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原则。韦伯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主义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如何看待政治?如何从事政治?政治家如何行为?韦伯的《以政治为业》演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把政治作为一种“志业”(Beruf)。Beruf,从字面上来说,就是职业,但韦伯赋予了人类世俗职业以宗教-伦理意义。韦伯不是仅停留在现实主义层面上理解世俗政治活动,而是要赋予政治以宗教-伦理的维度,他心目中的作为志业的政治应当是内嵌使命的责任政治。“现实主义者”所推崇的政治(典型表现就是权力政治)与“志业”全然无关、相差甚远。在权力政治中,从事政治的人是“依靠政治而活”的人,追求权力是他们天然的欲求,这样的欲求塑造了政治行为的“非伦理”的主观性。“这种追求权力的行为,一旦不再具有客观性,不是忘我地效力于‘事业’,而变为纯属个人的自我陶醉,他便开始对自己职业的崇高精神犯下了罪过。”②③[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01 ~103页。与以政治为业的政治家不同,“依靠政治而活”的政客深陷政治现实主义的泥沼中,完全缺乏客观性和责任心,权力完全沦落为世俗化的目的,正是由于政客缺少为某一“事业”献身的精神,由此,即便他获得了外在的世俗成就,“也免不了为万物皆空的神咒所吞噬”。②韦伯并不停留在“政治科学化”的阐释层面上,而是有着强烈的政治价值立场,他持一种责任伦理的政治观,并以此为基准展开对政治现实主义的批判,这一点又突出地表现为对权力政治的批判。不可否认,俾斯麦的政治实践给予韦伯支配社会学以重要影响,韦伯对于权力的理解多多少少也带有其烙印,但他深刻洞察到俾斯麦式权力政治的弊端:对单纯权力无批判地接受,由此导向无目标的世俗政治。1917年,韦伯在慕尼黑的著名演讲中清晰明了地表达出他对“权力政治”的批判性立场:“对政治力量最最有害的歪曲,莫过于像暴发户一样炫耀权力,无聊地沉醉在权力感之中,和一般来说对权力本身的所有崇拜。单纯的‘权力政治家’或许可以造成强烈的影响,但实际上他的工作既无目标也无意义。(在我们中间,也有着一种强烈的崇拜欲望,会给他带来荣耀。)在这方面,对‘权力政治’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③
以上可知,将韦伯责任伦理概念归置为工具理性或目的-手段理性是理论上的近视,将责任伦理退归为“结果论”或“功利论”同样是不得要领的。“顾及后果”是政治家负责任的政治行为;政治家应当将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政治内在的规定中必然包括了价值理性维度,政治行为应当具有“高度伦理性”。而政治现实主义掏空了政治的内在“客观性”与“伦理性”,一切政治行为变成了“为权力而权力”,丧失内在目标的政治行为只能被浮而不实的虚荣所包围。概括之,韦伯通过区分责任伦理与效果取向价值,彰显了责任伦理的宗教-伦理维度。政治现实主义将政治与道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开来,权力争斗构成了政治的唯一规定性,掏空政治作为“志业”的伦理属性。可见,在政治与道德关系上,韦伯并没有以“去道德化”的方式否定政治的伦理维度,恰恰相反,纯粹的权力政治是“不道德的”“无聊地沉醉在权力感之中”的政客是对作为“志业”的政治犯下了罪过的。
三、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界分:批判政治理想主义
效果取向的行为还构不成真正的伦理行为,其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实践。韦伯通过伦理行为与非伦理行为(效果取向的行为)的区分,阐释了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尤其是“顾及后果”的责任感和以政治为业的崇高感,以此展开了对政治现实主义的批判。对政治理想主义的批判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借助两种伦理行为框架(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展开了这一任务。这两种政治伦理都摆脱了权力政治等政治现实主义的规制,它们是对政治机会主义的拒斥,“政治伦理就是承认对作为‘事业’的政治的约束”。[瑞士]G.恩德利:《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一种假对立》(上),《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如上文所说,以责任伦理为准则的行为者在事前行动要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政治家做出自己的政治选择的时候要“顾及后果”;以信念伦理为准则的行为者只需从行为内在价值出发,行为的后果是上帝要考虑的事。信念伦理有两个特征:(1)它是“绝对命令”。信念伦理是一种“绝对伦理”,遵守信念伦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它是“不后果”的。这是与责任伦理根本区分之所在。
韦伯的责任伦理概念具有两项核心主题:一是责任伦理牵涉到某种信念;二是遵循责任伦理行事的人同样不得不对自己行动的可预见后果有所考虑。施路赫特指出,责任伦理的行为“不仅必须从道德信念的角度证明自身的正当性,而且还得从对可预见后果的估价方面证明自身的正当性”。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这里涉及到“两种价值”的道德要素。第一个要素称为“信念价值”,第二个要素称为“效果价值”。恪守信念伦理的行为者并不是不负责任,但他只对自己行为的信念价值负责,无视对于效果价值所承担的责任。而在韦伯看来,效果价值具有伦理相关性,必须将之归并到其行为的道德正当性的考量之中。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一样都对信念价值负有义务,但两者的义务观是不同的。前者是历史义务观,践行的是政治价值观念,后者是绝对义务观,践行的是宗教-伦理观念。
通过区分两种伦理行为,尤其是凸显责任伦理,韦伯在政治实践上的意图是:激烈批判以信念伦理为准则的政治浪漫派和政治领域中的一切泛道德主义。韦伯是在德国在一战战败的特定背景下批判政治浪漫派或泛道德主义的,它有两个典型代表:一个是和平主义者,他们完全依循福音伦理而行事;另一个是社会主义者,倡导主张世界革命。和平主义者秉承“绝不以武力抗恶”信念,即使面对敌人入侵、国家灭亡、人民生灵涂炭,也不赞成以武力抵抗侵略者。他们在信念伦理的支配下,强调“政治诚实”的义务,认为应当公开所有的文件,哪怕是会使自己的国家受到谴责的文件。社会主义者以实现社会革命的理想为根本信念,只要有利于实现这一理想,哪怕放弃和平,多打几年战争也是可以的。韦伯认为,这样的政治浪漫派、泛道德主义者追求所谓的“纯粹信念”或“绝对伦理”,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理想主义”:“遵照纯粹的信念伦理去追求一种终极的善,这个目标很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失信于好几代人,因为这是一种对后果不负责任的做法,行动者始终没有意识到,魔鬼的势力也在这里发挥着作用。”④[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5、112页。以“英雄伦理”行事,带来的却是“魔鬼”的后果;以绝对的“善念”出发,带来的却是“恶果”。
韦伯不仅以和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为例来揭示出信念伦理在政治领域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且从学理上给出现代政治不以信念伦理为原则的依据。第一,现代社会实现了“祛魅”,一元论的、普遍化的绝对伦理即宗教伦理日益丧失合法性,现代社会不断分化,诸领域有各自不同的伦理规范。宗教伦理无法成为政治领域的绝对规范,政治伦理不能依循普遍伦理制订,建立在暴力、权力基础上的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必然要求一种“特殊伦理”。“正是人类团体所运用的这种正当暴力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用途,决定着政治中一切伦理问题的特殊性。”④试图通过普遍伦理的绝对律令规制政治活动的政治浪漫派显然无视了这一点。政治浪漫派是一种无生育力的亢奋,陶醉在一种浪漫情怀之中。第二,现代世界是一个“伦理的非理性”世界。信念伦理是一种“简单思维”的伦理,它只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构成行为者最优的道德准则:这个世界是“善果者,惟善出之;恶果者,惟恶出之”的世界。每个人只要以“简单思维”而动,即怀揣善念行动,心无旁骛,一切令人欣慰的结果便随之而来。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世界是异常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在于整个世界处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悖论之中,世界呈现出“伦理的非理性”,尤其是在政治领域。由于权力斗争和暴力是政治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所以,无论是“靠政治而活”的人,还是“为政治而活”的人都与“魔鬼”相伴左右。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要获得“善”的结果,不得不使用道德上十分可疑的手段;而人们善良的美好愿望或良知很可能会给政治实践带来非常严重的恶果。
在韦伯看来,人们不得不在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保卫城邦”与“灵魂拯救”之间做出抉择。“采用暴力的手段并遵守责任伦理的政治行为,它所追求的一切事情,都会危及‘灵魂得救’。”②[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5、116页。在韦伯的自我抉择中,民族国家的利益是优于诸如“国际和平”“社会主义的未来”等伦理信条的,韦伯也不祈求在如此这般的信念伦理中获得灵魂的拯救。韦伯将自己的立场深深地扎根于“责任政治”的实践中。责任政治要求在政治行为中遵循责任伦理,这也是对政治家提出的道德-伦理准则。“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着这一责任。然后他遵照责任伦理采取行动,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他说:‘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这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令人感动的表现。”②那么,“为政治而活”的政治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辜负这样的“志业”?韦伯指出了三点:激情、责任感以及判断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激情、责任感体现为宗教-伦理理性,它是一种以政治为业的强烈信念,常常表现为对政治这一事业的“献身”,实际上是对信念价值的承诺与坚守。判断力是摆脱情绪、主观想法以及抽象信念的“客观理性”,是一种冷静洞察现实的能力。拥有判嗔Φ恼治家意味着,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政治领域的现实,认识到自己行为与可能的后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在深思熟虑后果断抉择,并且勇于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判断力实际上是政治家对效果价值的伦理相关性的承认即顾及后果。只有具有这三种品质的政治家即具有责任感的政治家才能既超越了纯粹追逐权力的政治家,又能超越纯粹追求信念的政治家。
由上可见,韦伯同样不赞成以信念伦理的方式解决现代政治领域存在的政治与道德、暴力与伦理、手段与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悖论问题,在他看来,主张这种观点的人是政治浪漫派,只有责任伦理才能将信念与效果、手段与目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起来,只有具备责任伦理的政治家才能真正解决政治道德悖论。
公务员政治思想总结【第五篇】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个有战斗力的支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支部班子。只有好的支部班子,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狠抓公司领导班子建设:一是抓紧、抓实、抓好班子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班子成员除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外,还抽出时间系统地自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理论学习常抓不懈。今年以来还认真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参加各项活动,重点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学习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时事政治,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增强了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性。二是积极开展立足岗位、兴企增效活动。拓展班子成员的知识面,培养班子成员的业务经营能力,班子成员通过各种形式分析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市场,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立足岗位、兴企增效。三是严格要求,注重班子成员自我形象的塑造。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在各自分工的工作中尽心尽职,使全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综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加强班子团结。大家都充分认识到班子和、公司兴。我们用好用活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方式,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搞内耗,大家团结互助,心情舒畅,工作愉快。班子成员和支部成员还多次利用各种会议开展谈心、座谈等活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诚布公,排找差距,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讲真话、办实事,力求从思想上互相统一,到行动上互相配合,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合力,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还要有一支好的队伍,企业经济才能发展。这个队伍的中坚力量就是党员队伍。我们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每月一次的支部大会,紧跟市场形势,及时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时事政治,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为人民服务》、《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党员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变,达到重担有人挑、难题有人解。通过组织座谈,了解全体党员的思想动向,支部因势利导,把党员的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公司的经济建设上来,把党员的实际和行动统一到促进公司的发展上来。支委会研究讨论公司管理问题,广泛征求全体党员意见,先后制定了《xx有限公司岗位能手评定标准》、《xx有限公司岗位考核办法》、《xx有限公司十八项管理规定》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管理工作的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生动活泼,用好用活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解决党员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努力提高党员的业务、文化和思想工作水平。通过开展“党员先锋队”、“争创优秀党员”、“争创岗位能手”活动,认真开展先进党员评比,在党员队伍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在员工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企业同样也是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党员都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工作在活生生的商品经济环境里,商品经济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自觉不自觉地向党内政治生活渗透,无形地侵蚀党员思想,影响党员形象,动摇党员信念,瓦解党员意志,削弱党员战斗力。针对支部有个别党员直接混同于一般群众,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我们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一般问题,而是普遍的思想认识和党性观念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企业虽然改制,但是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却始终不能丢,丝毫不能松懈。只有抓好政治思想工作,才能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保证公司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于是我们仅仅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下移、中心前移,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经常深入车间、深入班组、深入到员工中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坚持全面、全员、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抓住典型,解剖麻雀,支部书记同落后党员结成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促进后进党员思想转化,帮助后进党员查找落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公司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岗位,为实现各项经济指标,规范要求、扎实工作、强化监督、严细考核,为顺利完成月度、季度、年度的各项任务而努力。
四、加强党政配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