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汇总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一篇】
俗话说得好,“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做许多事都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做好,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场足球赛。
那次球赛,我们代表整个宜昌去秭归,我们坐的大巴,一路兴奋,准备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三天比赛。
那天早上是我们面对的第一场比赛,可是他们在身高方面就明显占了优势,个个一米五左右,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下马威。一声哨响后,只见她只轻轻一晃就过了前锋,后来在一个假动作又过了后卫,一个小助跑,大力射门,“砰″球进啦!我们都还没过中线,球就进啦?大家互相埋怨,这就是差距呀。
下一场来了,我们的侧锋跑过对方的空当,一名同学招手示意把球传给他,可惜还没来得及,直接拿球、带球、转身,又是精彩的一球!队员们头上冒出了晶莹的汗珠,脸红的像成熟的大苹果。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现在的'比分是1:18,我们的主力也因运动过量而下场,这时大家开始争吵,甚至动手。就在这时,老师的一个决定令我们震惊,“让四年级的同学上场。″这次的分是回不来了,干脆让四年级的同学上场锻炼,就这样我们上场了。
上半场结束了,大家仍然没有锐气。老师说话了,“我们可以输,但是一定要打出配合!″这一句话使我们整个球队发生的改变,我们总结出了失败的原因,决定精诚团结,众人一心,大家学会了传球、示意、接应,就这样,我们赢了。
是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他居然可以改变一个毫无胜算的球队,这场比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二篇】
今天下午,我们在第三节语文课上玩了一个小游戏,名字叫“瞎子和瘸子”,玩法是一个人蒙上眼,一个人单腿跳,两个人一起到后面的书架拿一本书,然后回到座位上,给其他两人,再有这两个人去还书,还完书后到讲台,看一下哪一组的人先完成,就给哪一组的组长发一支四元的笔。通过这个游戏,我知道了团队合作配合的重要性。
因为我们人数不够,所以我们这一组没有参加组对组的比赛,不过通过观看其他组的比赛,自己所明白的东西也是不少的,通过比赛,我知道了,想要获胜,两个人的配合是少不了的,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遵守规则。
我们先说一下配合的重要性吧,例如在第三组和第四组比赛时,第三组原本是领先的,但是配合的不好,“瞎子”是看不到路的,需要“瘸子”的帮助,可是“瘸子”只走自己的',扔下的“瞎子”,“瞎子”只好自己伸手摸着向前走,走得很慢很慢。再看看第四组,虽然刚一开始落后于第三组,但胜在配合的好,速度也不慢,很快便超越了第三组,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件事就告诉我们,配合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组是因为没按要求和胜利失之交臂,第五组本来配合的好,速度也不慢,可就是因为他们毛巾放在了不对的位置,没有效果,这才让第六组赢得了胜利。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不管干什么事都要合、作配合、遵守规则,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三篇】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小组协同探究的过程,比较适合于语文课堂教学,因为语文课文中没有直接告知的结论,而要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推想才能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与思维方式所限,在自学质疑阶段有时提不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适度学习任务,相机引出需探究的问题。如学习《犟龟》这篇课文,在学生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老师给予适度引导,如: 课文的标题是“犟龟”,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 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个胜利者? 学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犟龟”的人和事?谈谈你的感受。这样通过老师的任务驱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能步步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给予合作分工的指导
组长,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纪律组长管理好自己小组在开展活动中的纪律,使活动有序进行。这样的分工让每个孩子都有当上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感觉,都能体验在不同岗位中发挥自己作用的愉快。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而是学习小组的一员,并且懂得组员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团结进取才能使自己小组的活动获得成功。
分工时教师还可根据活动的内容将各个角色生活化,如:小组表演课本剧的时候指导学生如何成立剧组,选择有组织能力的同学当“导演”,让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当“旁白”,让善于表演的同学当“道具师”,各种各样的头衔让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兴趣十足,表演起来就有模有样了。在许多次活动中,我不断尝试“角色生活化”的做法,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这种体验,他们以自己扮演的角色为荣,端正了合作心态,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三、授予特殊的合作技巧
确保合作顺利进行的特殊技巧有合理分工、仔细聆听别人谈话、肯定别人的努力、调解争端、让每个人积极参与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技巧列成表格贴在教室里,以备学生随时对照检查,并选择一两项技巧着重运用于某一类课型中。如:将合理分工、调解争端运用于活动课中,让学生自编童话剧、课本剧等。当这些技巧以一种自由宽松的方式深植于学生的大脑时,就必然会改变学生讨论的性质,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谈话为“交谈”。
四、提供充分的讨论时空
小组合作学习应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积极主动的阅读、探索、分析、补充、归纳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时空作保证。如:学习《黔之驴》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合作讨论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提供充分的讨论时空,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让学生归纳寓意。这样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同时还会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五、形成开放的评价体系
对协作结果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方法很多,可以口头汇报,要求学生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向全体同学汇报,一般程序为: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分析综合能力。还可以书面考查,要求学生合作讨论后单独考试,以小组的平均分为每个小组成员的得分。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学困生的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有利于培养团队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团队的责任感。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评价,让他们不仅对同学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对老师与同学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形成立体的、交互的、开放的评价体系。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
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我认为,尊重儿童的天性,这是教育规律最本质的体现。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变得简单。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思维都是学生的已有经验的真实感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出发,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才应该是真正的导—学—思的教学形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讲授真理,而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前者是学生从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而后者是学生从基础开始,站在基础上面,进到终点,走向顶峰。”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把知识直接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是活的个体是有思想的个体。老师给予的知识还需要学生自己的内化。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是被灌输的机器。 无论哪一次的课改的目的应该都是希望教学能够关注学生的本质,然后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世界上流行的教学形式千变万化,然而总体来说比较实用的是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四篇】
拔河比赛今天下午,我们六年级运动场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老师只选一部份同学参加比赛。只可惜我平时不爱活动,老师不知道我的力气大,所以没有选上,只好当啦啦队了。比赛采取的是三局两胜制,首先是六(3)班和六(1)班比。六(3)班的同学人高马大,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娇小玲珑的六(1)班拉得“五体投地”。
接下来,就是我们班上场了,对手是六(2)班。也许是六(2)班同学个头太小,第一局我们班轻松的获得了胜利。第二局由于我们班骄傲轻敌,被六(2)班扳回一局。最后一局,我们班吸取了经验教训,大家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取得了胜利,同学们都欣喜若狂。紧接着,一场紧张的.冠亚军争夺战开始了。第一局,同学们一上场就使足力气拼命地拉着。我的眼睛也死死盯着那个红布条,可红布条还是一点一点向六(3)班靠近,我真想也加入进去,助他们一臂之力。瞧,我们班的王晨宇和李志杰拉得多卖力呀!他们一个个都涨成了关公脸,大滴大滴地汗珠不停往下落。可惜,六(3)班同学的力气实在太大了,我们丢掉了第一局。
第二局,场上的同学憋足了劲,想东山再起。场下的啦啦队也没闲着,都大声喊着:“六(4)班,加油!六(4)班,必胜!”最搞笑的是费轶轮同学竟喊出了:“六(3)班漏油!六(3)班的车胎爆了!”我们又输了,同学们都非常失望,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这时,陈老师走过来,鼓励我们:“不要灰心,这次虽然输了,但是你们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力量,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自豪!”虽然这次我没有直接参加比赛,但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合作精神,同心协力,这样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文档为doc格式。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五篇】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人类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的。因而,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没有阅读理解,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应用。因此,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和应用较早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近年来,更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一、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
对阅读理解问题的关注在古代社会就大有人在,但现代意义的、系统的阅读理解问题的研究则始于一百余年前。普遍认为,对这一问题最早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罗曼尼斯(romanes),他于1884年报告了第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研究的成果。在研究中,他要求成年人在规定时间之内读一段有十行文字的文章,并在读后写下他们能够记得的内容。他发现,被试在阅读速度方面的差异是4:1,即读得快的被试读同样内容的材料只需读得慢的'被试所用时间的四分之一,并且读得快的被试回忆起来的内容也更多。
由罗曼尼斯带来了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研究的良好开端,但在他之后的数十年间,对阅读理解问题的研究是不活跃的。尽管偶而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但其研究是不够深入的。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占了统治地位,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就冲淡了人们对阅读理解问题研究的兴趣。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整个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受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
一是读者的认知能力,二是读者的语言知识,三是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依据对这三个因素的理解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创立了不相一致的阅读理解的模式。这些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三类:(1)以高夫(gougho,1972)为代表的自下而上模式。这一模式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阅读过程。(2)以古德曼(goodman,1976)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通常是利用语言知识和有关经验的作用,对课文进行加工的,即阅读的起点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印在纸上的文章。(3)以鲁墨哈特(rurnelhart,1977)为代表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一模式吸取了前两者的合理之处,不再偏颇文章提供的信息或学习者已有的经验,而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成功的阅读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以上可视为西方国家对阅读理解研究的一个轮廓。同样,在国内,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文的阅读理解策略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如在中文认知中的大脑偏化问题、中文的语言转录问题、字优与词优效果以及中文句子和课文的阅读理解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其中,句子和课文的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更有代表性。
除刘英茂(1982)分别以成人为被试和以儿童为被试研究了他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特点、儿童对句子理解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建(1984)研究了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对汉语主动句、被动句转换的理解以外,更须一提的是,缪小春等人(1984)研究了词序和词义在汉语语句理解中的作用。实验用6个名词和3个动词组成各类型的句子,让被试听完一句话后,用玩具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结果发现:(1)中国人在理解汉语的简单句时,既依据词序,又依据词义,不过词义的作用相对地大于词序的作用;(2)总的来说,词序和词义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理解句子意义都有作用,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但5-7岁儿童在对某些类型句子的理解时,词序的作用相对较大些,而对成人来说则词义的作用要大些。
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要提高学习者的阅读理解效果,就必须使其掌握适当的阅读方式和应用适宜的阅读理解策略。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六篇】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会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它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一般来讲,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
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主要是指产品的包装、设计、颜色、款式、商标等,其主要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的基础。给予产品赋予特色,可以让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主要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促销手段来达到销售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其手段主要有折扣、返现、抽奖以及免费体验等方式。促销的形式包括了广告宣传、公共关系(pr)、促销(sp)活动、人员销售(ps)、口碑操作等,通过推广,使企业得以让消费者知晓、了解、喜爱进而购买产品,促销的.强度及其计划是否得宜,足以影响或操纵产品的知名度、形象、销售量,乃至于企业的品牌形象。有了促销,消费者才可得知产品提供何种利益、价格多少、可以到什么地方购买及如何购买等,而这些消费者反应会进一步协助推动其他行销组合(产品、价格、通路)做修正调整。
3、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主要是指产品的定价,主要考虑成本、市场、竞争等,其主要研究产品的定价、调价等市场营销工具。
4、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企业选用何种渠道使产品流通到顾客手中,它代表企业(机构)在将自身产品送抵最终消费者之前,所制定的与各类分销商之间的贸易关系、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方式的综合体系。这里的分销商既包含批发商,也包含零售商,甚至包含物流配送商,或是公司业务人员直接对消费者销售,和传直销——或名多层次传销公司的直销人员及其组织架构。企业制定分销政策的目的是:让产品更顺畅地到达顾客手中,既要保证分销成本低廉,又要保证顾客对送货期、送货量、装配服务、疑难咨询等方面的要求。
在产品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分销政策可能变得越来越难制定,因为相对于产品和品牌的过量,分销商则显得稀少,因而后者拥有了大量讨价还价的权力,力图从制造商或上游企业那里获得更大的利益分成比例。
零售商在最近10年的表现尤其令人瞩目,它们不仅从事零售,也开始插手于产品的上游生产过程,并以自己的店铺名称或独创名称作为自己所产新品的品牌——即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label),或叫店铺品牌(store brand/label)。这更深地威胁到了纯粹的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当然也大大增加了后者制定分销策略的难度。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七篇】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做船长和引航员的经验从多方面阐述了船长与引航员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引航员在引航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对驾引人员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船长引航员驾引人员船舶安全。
“船舶”一词,把引航员和船长紧密地联系起来。船长在船上是船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引航员在指挥船舶进出港、靠离泊位时是实际操作人。他们之间需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最达限度地保证船舶安全。
1.引航员和船长两角色之间的互补性。
船长对本船的特性、性能相对熟悉,而引航员的长处弥补了船长对当地港口水文气象、交通状况等方面的短板。船长的业务范围广泛,侧重于船舶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于从事远洋运输的大型船舶的船长而言相比较而言其涉及的业务范围更广,鲜有自离自靠码头的经验。
对于引航员而言,靠离泊、进出港航行是引航员的专职工作;他们不但精于操纵各类型船舶,而且熟悉本港的水文气象、交通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再加上当地引航员在语言交流方面的优势,可以说引航员所从事的引航工作不是一般船长能够替代的。
2.引航员和船长在船舶操纵习惯上的差异。
笔者作为一名从远洋船长过度过来的引航员,对船长和引航员在操纵习惯差异上的认识比较深刻。
首先在引航过程中船长和引航员所能承受的心里压力不同。若港内区内存在一片相对分散的渔船区,既可绕行又可穿过,大多数船长会采取绕过的方法;而多数引航员则会基于渔船的运动特点和有关细节操纵船舶穿过该区域。
在使用雷达方面,据观察船长(船方)大多习惯使用12海里和6海里档,而引航员则习惯使用3海里和海里量程,也就是说引航员已习惯于近距离应对海上交通局面。
此外,船长的资历及靠泊当地港口的次数也影响船长的谨慎程度。若初次挂靠某一港口,船长行事尤其谨慎;因此引航员采取操纵的方式要相对稳妥,尽可能避免令船长过分紧张。由于长时间在大洋航行,船长的安全距离观念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因此对于靠离泊操纵及近距离会遇会表现出不安的状态。
历经船长到引航员转变,笔者认为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引航员引领船舶经验是经长期实践中历练出来的。
(2)引航员长期置身于本港的工作环境中,经多年耳濡目染对本港的泊位状况、水文气象特点必然十分熟悉;绝非仅凭几次进出港口船长就能像引航员那样熟悉本港的方方面面,仅港口概况一项就需要3个月及以上时间才能达到初步熟悉的程度。
(3)由于持有完整进港计划,引航员利用甚高频电话识别进出港船舶的能力是任何船长都无法比拟的。
(4)在遇到复杂的交叉会遇局面时,船长所能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普遍远不及引航员,为此,船长至少需历练3年或更长时间;船长和引航员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最大的。
综上所述,引航员在操纵船舶时应考虑到自身与船长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
3.在引航员登轮船长和引航员的交流与协作。
在进港前船长和引航员通常使用甚高频电话交流进港信息。一般情况下在船舶抵港前3-4小之前,一方可通过甚高频电话叫通对方;引航员需将具体登轮时间、地点以及对安放引水梯要求告知船长,船长按引航员要求为引航员做好登轮前的准备。
一旦某一方提供的信息不准确都有可能导致引航员不能按时登轮,甚至导致事故发生或使进港计划被延误。因此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引航员,应尽量计算出较为准确的登轮时间,此后若登轮时间有变,应及时通知船长。在确定登轮时间时引航员不能只图自己方便,而过分要求船长进行不利于航行安全的操作。
在对船长提出要求时,引航员要考虑当时的海上通航环境、风流情况、船舶载况及船舶操纵性能;应尽可能避免船舶长时间漂航等待,甚至使在航船被迫抛锚或掉头。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某些船公司内部曾对船长有不成文要求,即“不发现引航船不起锚,不动车”,引航员对此应予理解。
在一些航运发达的国家,港方往往要求船长在抵港前24、12、6小时向船舶代理行发确报、告知船舶准确抵港时间。船长为确保准时抵港,在通报抵港时间时均会留有余地,若非遇到极特殊情况都能准确抵港。因此在引航员登轮前双方应保持通讯畅通,避免在此环节产生矛盾。
4.登轮后引航员和船长的交流及配合。
(1)良好礼仪是交流的良好开端。中华民族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而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礼仪内容包括仪容、表情、举止、言谈等。礼仪是一张素质名片,良好的礼仪使人在交往中“敬人、自律、适度、真诚”。举个例子能说明其效果,假如在引航员登轮后,船长或引航员一方采用对方的母语问候,会使对方从心里产生亲近感。
(2)引航员进入驾驶台后,船长应首先向介绍引航员船舶目前所处态势并为引航员提供更为详细的船舶信息,使引航员及早进入工作状态。为此船长应首先向引航员介绍本船目前的航向、航速、车钟情况、并向引航员提供引航卡上的相关信息,并要求引航员签字确认。
反之,在一些国外港口(例如澳大利亚、美国)引航员也随身带有关文件,据此甚至逐条询问船长主机、舵机、锚机、雷达等关键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适应进港要求并要求船长签字确认。
此外,有的引航员还会向船长提供潮汐摘要和靠泊图,并提出相关要求。相互交流完毕后,标志着引航工作的开始。对于一些老龄船,有些相关数据会有所变动,通常船长会通报引航员。有的船长还会特意向引航员介绍本船的操纵特性,例如几节才能倒车,倒车功率小,加速缓慢,倒车偏转严重等等,对此引航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5.引航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1)随着海运业不断壮大,船员市场日益趋于国际化,船公司的管理水平却良莠不齐。
大的国际化公司对船舶的管理比较完善,在引航过程中在驾引人员之间比较容易形成高效的合作团队。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驾驶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星系资源)。由于各船公司管理水平的不同,在驾引双方的合作中也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
个别船舶由于存在缺陷,害怕影响船期,就向引航员不实信息,因此往往会形成事故隐患;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确保海上安全的宗旨。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引航员在进港前必须认真核实关键设备的工况,若发现船舶存在重要安全隐患应立即终止进港操作。
(2)船长和船员外貌、船貌体现船公司对船舶的管理水平。对一些生活区杂乱,充满异味船舶,引航员登轮后要做到多问多了解多观察,谨慎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比如引航员会遇到因更换船员而出现的一些问题。
新船员刚上船,存在心里状态不稳定、业务不熟练等问题。待休假的船员往往表现为工作懈怠、不如以前积极主动。不同的是由于船长的职责所在,待休假船长尤其是在被引航过程中显现出过分谨慎的态度,因此引航员在引航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交流,做到各项操作使船长放心满意。
6.结束语。
引航员登轮后就和船长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为了安全操纵舶,船长和引航员应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引航员更容易理解船长,了解船长的苦衷;反之亦然。笔者多年实践证明如果驾引人员能做到互相尊敬、以诚相待、充分沟通并抱以互相学习的态度,船舶安全就有了保证。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策略【第八篇】
时间:20~30分钟。
材料:笔、纸或黑板。
内容:
1.把组员分成数组。
2.组长指定一个画题,如人、狗、鱼。各组轮流在纸或黑板上作画,每人只能画一笔。
3.画得最完全、最好就获胜。
时间:20~30分钟。
材料:空碗、吸管、比吸管直径大的豆。
内容:
1.组员分成两队,各成单行纵队,站在线的后面。
2.在起点上各擺一只空碗;在对面的终点上也各放一只碗,碗内盛有与各队人数等量的豆子。
3.游戏开始,第一人拿着吸管跑到对面终点,用吸管吸起一粒豆子,跑回来放在起点空碗内,若途中豆落地要重新吸起再跑。
4.然后交第二人继续。如此类推。先跑完的一队得胜。
目的:令大家更融洽。
时间:15~20分钟。
材料:每人一条长短相同的粗绳。
内容:
1.口令发出后,各人任意将绳索打3个结。
2.待另一口令发出后,各人与左边的人互换绳索解结,最快解开3个结者得胜。
目的:合作默契。
时间:30~40分钟。
材料:细孔针、线。
内容:
1.男女2人一组。也可视情况作变动。
2.男组员各离一尺站在室内一边同一线上,各人手中有一根线。
3.女组员站在室内另一边同一线上,手中各有一针。
4.各人将左手放在背后。男组员跑向同伴,尽快把线穿入针眼内,连针带线跑回原位,最先回到原位的一组得胜。
目的:打破隔膜,投入小组。
时间:20~30分钟。
材料:扑克牌,橡皮圈。
内容:
1.人数5人或以上为佳。每人一张牌,将点数亮出放于额头前,用橡皮圈绑好,各人只能看到别人额头牌之点数,不能偷看自己手上的牌,估计自己会输者,可在这时认输,收牌;或可以向小点数的人挑战,一起放出牌,看谁的牌点数大。
2.其他人各想一种方法,惩罚输者。
3.最小点数为输,最大点数者可惩罚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