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13103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一篇】

1、说活动设计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设计这节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喜欢动物的基础上,探索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愿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

2、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的指导和活动的内容,我制定了适合幼儿发展三个目标:

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故事,能简单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形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3、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依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状况,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通过理解故事,知道故事中的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难点是:了解身边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并能根据尾巴的特征分类。

1 、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住一些动物的尾巴特征。

2、物质准备:

课件:《动物的尾巴》和《小壁虎借尾巴》

可粘贴的`不同动物的身体和尾巴

1、教法:本次

活动将运用启发提问法、观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文学作品熏陶法等,使幼儿发现动物尾巴的不同形状和作用。

2、学法:幼儿在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后,可运用游戏操作法进一步探索动物尾巴的不同。

1、 听儿歌《尾巴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学做动物的尾巴的形状,边做边进教室做好。

2、 看课件《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课件上动物尾巴的象什么,引出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3、 播放课件《小壁虎借尾巴》,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启发幼儿边听边思考。

4、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1)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2) 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3) 启发幼儿思考:小鱼的尾巴象什么,没有尾巴会怎么样?

老牛的尾巴象什么,尾巴的作用是什么?

小燕子的尾巴象什么,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

4)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后来尾巴怎么样了?

5、 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能根据尾巴的特征分类。

长尾巴的动物:老虎、猴子、小猫等。

短尾巴的动物:兔子等

伞状尾巴的动物:松鼠、孔雀等。

会飞的动物尾巴的形状:小燕子、麻雀、老鹰等。

6、 小动物的尾巴作用真大,我们是小动物的好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帮助小动物,有些小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把尾巴贴好。

黑板上贴上小动物,请一些小朋友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贴上。

7、听儿歌,做动作,

走出教室,活动结束。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二篇】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第二课时。根据教材内容我抓住了两条主线。

趣:本课以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语言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

一年级学生又刚学完拼音不久,识字、课文朗读都只是初步,这样的文章刚好适合他们阅读。由于还处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期,孩子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力还不足,可他们想象力丰富,有着自己的童话世界,抓住这一点我决定抛开成人的眼光,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以“趣”为主线,用故事串连全文,让他们扮演裁判的角色参与到故事中,与文本融为一体,同嬉戏,共呼吸。同时我结合孩子喜闻乐见的比赛、游戏等多形式活动去设计课堂让这节课充满童趣,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语言带给人美好感受。

情:这是一首充满人文气息的儿歌,里面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的兴趣。

孩子的心是细腻的,情感是丰富的,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抓住这人文情怀,我设计多种情境,让孩子去帮助不识字的小猴,让孩子到动物身边去体验,环环相扣,不断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云、公”两个字;正确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初步培养孩子收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游戏、比赛等趣味性活动,感悟体验文本内容,让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孩子观察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和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其中教学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读好文中问句。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我注意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字词复习与朗读巧妙融合在一起时饱满而富有深义地读,在故事场景中饱含深情地读,在带头饰表演、唱《比尾巴》歌曲等活动中趣味地读。多种形式结合,课堂上书声琅琅,课堂上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本节课读这一教学重点。

2、情境教学法: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李吉林说“儿童是情感王子,人小情多。”本节课通过故事串连的形式,让孩子扮演裁判、比赛选手,参与到故事中,引导孩子用体验、感悟的方法进行学习。播放动物尾巴视频,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闻,激活情感。

3.多媒体演示法:

在复习生字词,探究动物尾巴,播放再现文本内容的动画,看图猜课文游戏等环节,利用现代化教学这一优势,缩短时空距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1、举一反三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举一”即揭示规律,掌握方法。“举一”提供模式,“反三”按图索骥。在引导问句时通过演示动物尾巴,激疑导出问句后,让学生抓住规律,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总结出其他问句。趣味背诵中,头饰上盖着的大问号再次刺激孩子的感官,把类推的方法应用进来快速反应本节课的六个问句。这样从扶到放,使学法得到迁移,让学生触类旁通。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层层递进中也逐步突破问句朗读这一难点。

2、查阅资料法:

搜集和处理信息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趣味拓展中,让孩子初步学习查阅动物尾巴资料,有助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也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帮助积累。

3、观察法:

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动画、教具展示,观察画面,从直观上加深认识和理解。

4、读、品、悟、议、辩、入:

读: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真正做到以读激情。

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懂得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通过换位体验来走进文本,和文本零距离接触。

下面来谈谈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主要设计了复习生字、整体感知、品文细读、背诵课文、激趣拓展、指导写字六个环节。(幻灯展示)

现在我就这节课的两大亮点来阐述: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三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10课”比尾巴“。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和教学思想几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一)文本解读

《比尾巴》是1篇对话形式的儿歌。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四节,每三句为一节,三问三答相互对应,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儿歌旁边的插图,体现了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通过”我会写”这一训练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二)目标设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按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电脑显示)

1、教养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撇折);两个偏旁:二(二字头)、八(八字头)

(2)、会认12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育目标:

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3、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好像一把伞?”

(四)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理解,体验感悟。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实践运用,继续识字、指导写字。

(五)资源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六种动物的卡片(切开尾巴)、红花若干朵

1、情境激趣法

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到高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刺激,通过做游戏,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中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2、自主合作学习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让学生自主读书、发现、质疑,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个性化读书中出现智慧火花的碰撞。

3、读中感悟法

本文是一首儿歌,内容通俗浅显,结合儿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情感。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游戏铺垫,巧设伏笔

1、游戏:把手按在白纸上,用笔沿着手形的轮廓,想象:这手印儿像……

2、引导比较:同样是手印,发现有的同学手掌大,有的同学手掌小,有的同学手指长,有的同学手指短。

总结:不同的同学手印也各不相同。同学们要学会观察、比较,发现生活中事物的不同,感受它们的奇特和美妙。

〔这一设计,一方面为学习动物们比尾巴巧设伏笔,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奠定了整堂课学习的感情基调。〕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过渡揭题:刚才我们比手印。那么今天动物家族们要举行一个活动:比尾巴(板书:比尾巴)。昨天它们邀请我带你们去参加,你们乐意去吗?现在,我们一齐出发(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屏幕出示动物画面)你们瞧,它们来热情欢迎我们了,谁来告诉老师,我们该怎样有礼貌称呼它们呢?看,他们多精神,相信它们今天要举行的比尾巴活动的场面一定会很精彩的,我们可得积极投入啊!

[多媒体课件的生动画面,教师亲切儿童化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文未学,情已生”的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①用序号标出小节;②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自找伙伴互读课文,互听互帮,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学生自读时舍得给时间。我们提倡”加强初读、延迟开讲”,因为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

(四)由浅入深,认读生字

1、屏幕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教师及时正音。

2、由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想教哪个就哪个,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与同学一起读。

3、再次出现去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自读、抢读、赛读。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多形式地读,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师生的角色换位,体现课堂师生平等,实

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边读边感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读书收获。

[这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又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读、说的内容,相应分别出示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和公鸡、鸭子、孔雀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并相应板书: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课堂是学生的,就得让他们把所思、所知说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之达到”不待老师讲,自己已感悟”的境界。]

3、出示画面比较,让学生明白松鼠的尾巴不是真的伞,而是样子好像伞,理解”好像”,并试着用”好像”说话。再出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孔雀的尾巴为什么最好看?”把”最好看”换成另一种说法,该怎么说呢?(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教师点拨引导。)

[这一设计体现了知识迁移,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学生学得扎实,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4、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第1、3节要用疑问的语气,读第2、4节要用肯定的语气。

学生站起来,抓住”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配上自己想象的相关内容的动作表演读。

[指导朗读时,抓住重点字词通过表演加深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就有活生生的感受,又培养了语感。]

5、师生赛读

鼓励能给予信心,信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谈话过渡:大家读得真好,真聪明。那么,动物们比尾巴,我们来比朗读,老师也想参加,看谁读得好?老师先来读。

〈1〉师表演读。

〈2〉谁能跟老师比一比呢?又能评评自己读得怎样?(指名读、评)

〈3〉他们真勇敢,老师送给他们红花。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发展,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评价,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

(六)学文悟法,仿文说话

让男女同学接读课文,边读边想一二节之间、三四节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特点:先问后答的对话形式。并引导学生用这种形式练习说话。

[学而能懂,懂而会用,活学活用,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七)鼓励质疑,拓展思维

大家再自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想问的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于疑,有疑而思,这才是真正的求知。]

(八)游戏巩固,总结教育

师在黑板上贴上没尾巴的动物,设置谈话:”同学们,刚才动物们玩得多快乐啊!竟把尾巴给丢了,幸好被老师捡到,谁来帮它们贴上呢?”

[对小学生来说,给小动物贴尾巴是一件最乐意的事情,这样,激发了他们的童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学们看,这些动物找回了尾巴,它们好像在感谢我们,你们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并趁机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从小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这样,环保教育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学生的幼小心灵,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九)课外延伸,贴近生活

这节课,大家与动物们玩得多开心,从中也感受到它们尾巴的特点。课后,大家当一当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又是怎样的?好像什么呢?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这一环节体现了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既拓宽了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以得到发展,又为下节课完成”实践运用”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空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愉悦、轻松。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备课和说课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四篇】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十课。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学会写“云”,学习新笔画“撇折”。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门,自控能力较差,表达能力还很稚嫩,语言也不丰富。因此,课堂上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要设计灵活多样、新颖的活动,激发起学习欲望。教学中,以游戏“为动物做裁判”活动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增强课堂情趣。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设计了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情境,把学生置于活动中,这为老师引导学生识字、诵读课文做好了准备,各教学环节都从兴趣入手,或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语境中识字具有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在课堂中,要采取多种识字方式,从向生字打招呼,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认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迁移学习成果,发展、积累学生语言。课中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阅读、识字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说话练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读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培养语感,获得情趣的重要手段。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从中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音律美、语言美,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

第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昨天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给李打了个电话说要邀请小朋友们到动物王国去参加一场有趣的比赛,还让我们去当裁判呢。看,小动物们早做好了准备,连牌子都竖起来了,赶快拼拼吧!课件出示森林动物大会的音乐,出示带拼音的‘比尾巴’。”鼓励学生为比尾巴动物当裁判,从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比尾巴”。强调“巴”读轻声。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认识参赛选手,自主识字在这里,我设计了在课文里面找参赛选手的环节,先读文找选手,再和动物打招呼,去掉动物图片读汉字,然后去掉拼音读字,并且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字的。同时教学新偏旁“八”“鸟”。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第三、认识比赛项目,朗读问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当裁判要了解有哪些比赛项目,在了解比赛项目的时候识记“把、短、扁、最”同时认识“?”采用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等,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第四、评比比赛结果首先让学生在课文里面找到各项冠军,然后给动物颁奖。用“我认为......的尾巴......”在评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短”、“扁”、“弯”、“好象一把伞”、“最好看”的意思。并通过颁奖,检查了生字的认读能力。出示比赛结果(六个答案和图片一起出示)

第五、接下来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给狮子大王汇报比赛结果,采用师生演读,同桌对读,指名上台演读的方式,让学生达到巩固课文的目的。

第六、拓展训练为了配合学校《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在这个环节里设计了读其他动物比尾巴的儿歌。

最后,我又安排了写字的练习。“同学们各个都是出色的裁判员,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现在该乘车回家了,咦?这儿怎么有几个迷路的字宝宝啊?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同时出示“云、公、车”这三个字。学习新的笔画撇折,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跟随课件书空,“云:横、横、撇折、点。”然后,让学生在纸上描红,再试着写一写。从而体会规范写字带来的乐趣。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我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手、动脑、身心愉悦,实现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五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课文《比尾巴》。下面我从教材、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篇课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

本文共四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问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观察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比、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在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第一步: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猜谜语(课件出示),谜底分别是书上的六种小动物,学生很容易猜出来。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紧接转入话题:那你们才这些小动物干什么来了?引出板书:比尾巴。

第二步:趣味对读,熟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走进了文本,对所学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他们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问学生:“动物尾巴各有特点,他们比什么呢?”引起学生思考,引出第一组问句。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的特点(都是问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指导学生读好问句。采用多种方式读,师范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热情,并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接着出示三个答句。第一组三问三答出示,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问答的对读。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展示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后面的一组问答让小组互相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上头饰朗读课文,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更大的提高了他们的朗读兴趣。

第三步:知识拓展

遵循语文教学要开放的理念,适当地在课内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对科学的兴趣,我出示其他动物图片,鱼、马、牛等,让学生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找学生说一说,既拓展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为课后的练习打好基础,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第四步:布置作业

在作业布置方面,让学生回家查一查动物尾巴的功能,和家长说一说,下节课讨论。

为了方便指导学生背诵,我的板书紧扣课题,左边写动物尾巴的特点,右边写上动物的名称,简单直观。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六篇】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1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力目标: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3。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让学生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4。教具准备

课件

5。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两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促悟。学习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中利用典型词语、句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们线观看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准备给动画片配音。

4、学生在兴趣引导下,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生字词,还要想办法记住它。

(2)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交流熟记生字的好办法,以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认读句子。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为更好地为课文配音,必须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有谁,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等,实际是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学生选第1、2自然段。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护自己)

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通过仔细读书,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此环节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习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习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习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习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习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

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第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总结板书)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4、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优美的《清晨》钢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他的好朋友。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析: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办法,我想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能得到发展。

识字方法

1、猜字谜:

你错一半。(借)虫子爬到文字边。(蚊)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蛇)

2、按结构分类:半包围:虎、逃上下:壁左右:借、蚊、蛇、姐、新

3、熟字换偏旁:借—错—蜡逃—跳—挑难—堆—推—准新—听—近

4、同偏旁字:姐—妈—奶—妹—姨蚊—蛇—蝇—蚂—蚁—蜻—蜓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七篇】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十课《比尾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既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也是一种生活所必须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这几方面来说课。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1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

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所接触到的第10篇课文。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和一个识字单元,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7篇课文的学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巩固这些训练成果,如有可能适当拔高。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会朗读问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比、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在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我用声音、动作、谜语等不同形式和孩子们进行游戏,让他们猜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在猜对的同时用课件出示这些小动物们。这样,刺激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此时学生已情趣盎然,我马上出示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认读有关动物的几个生字,我会问他们:你还能叫得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小组内先认一认。然后我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采用带拼音和图片读,去掉图片开火车读,最后去掉拼音读。这样分层进行教学,降低了难度。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出现,强化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紧接着我转入了正题:你们知道吗?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邀请我们当裁判,大家愿意吗?裁判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样导入势必会激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题“比尾巴”。学生自行认读这三个生字,抽读检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走进了文本,对所学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他们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当裁判,融入课文情境:裁判们,请认真观察动物们的尾巴,呆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喔!然后让学生评动物们的尾巴。如此设计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有了上面观察和练说的基础,学生要读好课文并不难。接下来,我安排了趣味对读:请大家自由选择一个伙伴,你问我答地来读一读

课文吧。让他们边读边做动作,然后男女对读、小组合作对读、配上节奏读,抽出几个生字让学生比赛读,再把生字放到句子里检查读。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同形式的读,使全体学生都处于读书训练之中,学生想读、乐读,在读中感知、理解。新课标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倡导师生的平等对话。 课件出示“我能读好”,由学生自主选择读,重点指导读好问句和轻声词“尾巴”,教师可示范读,和学生竞赛读。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此时,我安排了一个“找尾巴”的游戏。打开课件,我故作惊讶地说:“你们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玩得尾巴也丢了,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聪明的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尾巴吗?”屏幕上出现了尾巴错乱的动物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依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正确的选择。然后看着课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说话。通过出示形

部编版《比尾巴》说课稿【第八篇】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1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这篇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对于动物的尾巴,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

这些有利因素为本文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答句式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短文。

3、知道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学会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

说教学重、难点: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本文的生字比较多,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个生字。如何读好本文的六个问句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他们学习的难点。

1、创设情境,营造乐学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为了能让学生喜欢学习,我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2、分板块教学,分散识字

低年级在识字量的要求上一般一课需要达到十几个,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困难较大,特别是学习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字,回生率特别高。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兴趣。因此,生字教学不宜一下子硬塞给学生太多,应分步进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本课的生字教学分成了三大板块:

(1)随课题识字

(2)借助多媒体,初步感知 学习部分生字

在创设了小动物比尾巴,狮子大王邀请小朋友当评委的情境之后,我马上播放课件,让参赛选手与大家见面。让学生由图——字词,在语境中学习汉字。

(3)随课文识字 并且在问句教学中,让生字不断地复现,在复现的过程中,生字以红颜色出现,时刻引起学生的注意。

3、活用教材,层层推进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并非是唯一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材料。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先学习课文中的问句部分,读好问句,再进行一问一答式的训练,然后回到课文进行朗读。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创设情境,转换语言

应答是重要的交际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我创设了狮子大王颁奖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语言,用第一人称进行应答,让语言内化。

5、自主合作,学以致用

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同桌同学合作试着去模仿编儿歌,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语文能力。

6、开发资源,开放学习

这一次新课程改革有一个很突出的特色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我们要努力的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就要加强学生课堂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相沟通,把我们的语文课变成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了解动物尾巴的途径,收集材料,下节课来开一个“动物尾巴展示会”,用你自己喜欢的语言方式向大家介绍。

(一)创设情境_游戏导入

学习新课标精神,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教材的特色,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借助游戏,在愉悦的氛围中,导出部分课题——尾巴。使学生初步感到上语文课是快乐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紧接着课件出示“动物王国城堡图”,问:这是哪儿呀?然后,播放各种音乐,教师导语:今天,动物王国可热闹了要举行一次特殊的比赛。你瞧,连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完整的课题《比尾巴》)指名读,指导读好“巴”的轻声。

(二)初步感知——选手见面

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进入学习的角色,我自己扮演狮子王,邀请学生给小动物充当评委,激发学习的兴趣。

然后又童话式的让学生鼓掌请出参赛选手。[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动画 (配上音乐 掌声)(猴子拖着长长的尾巴,翻着跟斗出来;接着小白兔手拿红萝卜,摇着短尾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来;紧跟着松鼠翘着又大又软的尾巴跑了出来;公鸡、鸭子也昂首挺胸地逐个登场了,最后出来的是孔雀,它一出来就展开美丽的尾巴)]

并且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在看的时候你如果想说什么,可以轻轻地说出来。

紧接着让学生汇报:参赛选手都有谁?教师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词。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随机正音难读字“孔”“松”

如果有学生能用上“有……有……还有……”说话,就给予奖励,引导学生能够用上句式说话。

然后进行字音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的特点,寻求识字规律,回忆生活识字,学习生活识字。

(三)读通句子,学读问句

问句朗读教学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导问”“学问”“练问”三个层次教学。在“学问”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问话,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读问话。把全文的六个问句进行集中起来练习,打破了课文的顺序,再由问到答,然后进行一问一答练习。

首先,教师出示狮子手饰,模仿狮子说话: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刚才我和大臣们商议国事了,没看比赛,比赛怎么样啦?我想问问小朋友?

教师质疑:狮子王会怎么问呢?(同时出示六种动物的动画)学生换位提问。

再出示六个问句,引导学生发现问句的特点,回忆生活中问别人的语气,为学习朗读好问句打好基础。接着让学生自由念问句、推荐读别人读问句、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发现读问句的方法,学习读好问句。

然后,通过多种途径练习朗读问句。

(四)回归整体,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中,给学生以自主空间,选择权。首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读给大家欣赏一下。并进行师生、生生合作朗读,在合作练习中共同进步。

为了给优秀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设计了去掉拼音读儿歌的环节,并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练习。

(五)转换语言,语境应答

语言应该因语境的变换而能作出相应的变化。结合教材特色,在此,我创设了狮子大王颁奖情境,请学生将答句变成第一人称的形式,作出应答。并指导学生学会说祝贺词,以及应对语言。

(六)、适当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课文之后,我出示与课文中不一样的小动物,以及句式“谁的尾巴{ }? { }的尾巴{ }。”

说:小朋友,这次的比赛不仅吸引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也赶来了,也想比尾巴。然后我们同桌两个小朋友帮帮它们,一个问“谁的尾巴怎么样?”一个答,聪明的小朋友可以连着问几个问题,另一个小朋友连着答几个。行吗?

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并进行汇报。引导学生由易而难,能用上“好像”来说说动物的尾巴特点。并且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合作得好的学生。合作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最后,教师把大家编的儿歌集中在了一起。当堂在电脑中输入学生编出的儿歌,展示出来。请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七)课外延伸,开放学习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禁锢于学校、课本、教师这三者之间,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现代社会的语文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发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动意识。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当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学得兴趣盎然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老师从网上找来的动物图片,大自然的动物可不止这些,各种动物的尾巴也各不相同。引导学生课外看尾巴、找尾巴、了解尾巴,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方式介绍尾巴,这样促使学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兴奋心理,主动意识得到一次培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加知识的储备,形成知识的联系,培养语文能力。

总之,这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平等对话,教学体现情趣美,让学生觉得易学,乐学。并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