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实用(最新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2612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泰山的历史与文化实用(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一篇】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孤,因母改嫁至京东路淄州长山县朱氏,改姓朱,名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复本姓。监泰州西溪镇盐仓,请筑捍海堤,长数百里,后人称为“范公堤”。天圣六年(1028),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宋仁宗赵祯亲政,由陈州通判召为右司谏。值江淮、京东大旱,出使安抚东南,开仓赈灾,奏蠲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以谏仁宗废皇后,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东)、苏州。景佑二年(1035),权知开封府,舆论以为“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在朝极言人主当注意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为百官所图,以为用人应各当其才;又以为洛阳险固,应逐渐充实储备。因反对宰相吕夷简擅权,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宋西夏开战后,任陕西帅臣,曾分延州兵为六将,每将三千人,分部训练,量敌众寡出战,熙宁将兵法即以此为本。西夏人说他“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在陕西数年,筑青涧、大顺城,修复胡卢、细腰等砦;开营田,羌族归业者数万户,边防赖以巩固。庆历三年(1043)召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上疏条陈十事,建议改革吏治,裁汰冗滥,选贤任能,并论减徭役、厚农桑、修武备等事。这些建议大都被宋仁宗采纳,陆续施行。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新政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被诬为“朋党”。庆历五年,罢参知政事,出知邠(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等州。皇佑四年(1052)卒,谥文正。范仲淹又是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广为传诵,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二篇】

泰山是中国山东省最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五岳之首。泰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在深入了解泰山文化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泰山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底蕴。以下是我对泰山文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泰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的五岳之首,泰山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精神,形成了其独特的山峦风貌。登临泰山,朝气蓬勃的登山者如绵薄的群星一般勇猛崇高,而泰山大厦则是傲然屹立,巍峨壮丽。站在泰山之巅,凭栏远眺,壮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泰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大自然的雄伟和无穷的力量,在它的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而脆弱。

其次,泰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作为神山,泰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道教、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泰山的麓下,至今保存着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存。例如孔庙,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孔庙肃穆庄严,人们膜拜孔子的胸怀和智慧。此外,泰山还是道教文化的根据地,泰山是道教中崇奉的神山之一,有着众多寺庙和神祠。泰山的文化底蕴是丰富而深厚的,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泰山文化教育了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泰山上的自然景观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存。泰山的大自然景观以其雄伟壮丽令人赞叹,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够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不禁想到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人类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四,泰山的文化也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作为名山,泰山曾吸引了无数人来此登顶。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还需要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登山者在攀登泰山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成功登顶则需要坚持和意志力。这让我想到了人生的道路,人生的旅途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唯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够获得成功。

最后,泰山文化也启迪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泰山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游览泰山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立志要更加努力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泰山文化是我在泰山之行中所体会到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它的雄伟山势、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和传统文化的启发,都使我对泰山和泰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这次泰山之行让我充满了对泰山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也使我深刻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责任,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领略这个神圣名山的美丽与神奇。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三篇】

文化历史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涵盖了许多关于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信仰的信息。而通过学习文化历史,我们不仅可以认识自己和身处的环境,还可以了解人类的演化进程。在我的学习历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了文化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探究历史和文化故事的魅力。

历史和文化故事具有魔力,可以唤醒我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力。当我们了解文化历史时,我们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甚至能够感受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在我学习中国历史时,那些传承至今的神话故事和名人故事,像《离骚》和《红楼梦》,让我深受感动。通过这些故事,我认识到了自己身处的文化环境和他人的不同文化背景。这些故事鼓舞人心,激励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第三段:了解社会的文化变迁。

文化历史也让我意识到了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使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导致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转化。文化历史教给了我理解这些变化的工具,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变迁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国家和社会的变迁也会带来文化价值观的转变。文化历史的学习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而这也增强了我的现代价值观。

第四段:考古发现给文化史学习打上了宝贵的印记。

作为一门学科,文化历史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其中考古学就是一个独特的入口,它为理解文化历史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提供了实证证据。考古在亚洲和欧洲的博物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从中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生产在过去的变化。考古的研究使我们对过去的人的文化生活有更为详细的理解和更多的思考。研究非洲冲突地区的考古发现,例如研究普鲁士人的历史和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更加深刻的了解。

第五段:文化历史的学习在当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时至今日,文化历史的学习对适应多元文化和环境增长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解文化历史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中更好地理解人类,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历史的学习是一项充满挑战但非常有益的工作,它也将帮助我们更好的通过改善教育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来解决世界各地的问题。

总结: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历史的学习是我们需要持续提升的能力和人生技能。学习文化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化的演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社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文化历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四篇】

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

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字一闪念,但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是陋习改正起来却非常困难,总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内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才能做出真正的改变。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泰山的历史与文化实用(最新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诗经·鲁颂》)”。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泰山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吟》)”。

我登过两次泰山,总觉得这与泰山的文化相关。

记得首登泰山是冬季,寒风凛冽,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姚鼐登山时节大同,不过没有降雪。那一日,一口气上得南天门回望壶天阁,遥参斗母宫,畅怀临风,吼断烟云;绝顶之上,“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群峦吻城廓,“迢迢造天庭”。其夜,蜷席“团长”,三更不寐,裹衣船石,呼唤日出。须臾,天际五彩,红光摇承,火球徐升,赤色如丹,都说目极处是东海。

再次拜谒,春雨潇潇。不过这次少却了攀登劳累,乘坐缆车浏览了临空的风景。山脚雨霖霖,远望雾蒙蒙。稍时,车出霁障,“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际”;“片石含青锦,疏松挂绿丝”。及至岱冠,“山谷云吐变明晦,丰与岩谷生朝晡”。重仰碧霞元君,走天街、步峰巅,日悬中天,云蒸山舞,海天一际,世界苍茫,飘摇欲仙。

说来泰山被誉为五岳之尊,应首推宋代的思想家石介,其诗云:“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等来小,龟蒙视觉丸。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殳”。但斗胆妄言,我倒觉得其“尊”源自厚重的文化。打开泰山这本书,依次可见封禅文化、神文化、道文化、儒文化、佛文化、石刻文化、当然还有“戈”文化、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在山之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曰“封”;在山之下除地,报地之功谓“禅”。“封禅”一词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和《史记·齐太公世家》。据司马迁记述,秦以前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这是任一座山岳不可比享的殊荣。

为什么要封禅呢?《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天下太平于天,报天地群神之功”。或歌功颂德,“符瑞”呈现。实质上无论如何“封禅”,不过是历代帝王“君权神授”托词形式,把“天”比作上帝,把自己当作“天子”,把地处东方离天最近的泰山视为与天对话的最佳场所,告人代“天”行道,王者天下,以达巩固统治地位之目的。

秦以后到泰山封禅的帝王历十二位,数汉武帝刘彻封禅次数最多,二十一年间,八临泰山,五次封禅。

屈指数来,秦始皇封禅立石颂德,文礼秘藏;汉武帝封禅存遗明堂、汉柏、无字碑;东汉光武帝刘秀封禅以一特性于常祠泰山处;唐高宗封禅遗存鸳鸯双束碑;唐玄宗封禅留禅地玉牒文,诏封泰山神“天齐王”;宋真宗封禅加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扩建岱庙,建嘉宁殿、天宁殿,摩崖镌刻等,规模颇大。但滑稽的是打了胜仗,却鉴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使封禅变得毫无意义的欺骗和自我欺骗,成了最后一位封禅皇帝。之后,帝王临泰只祭不封。尽管如此,“封禅”的历史文化却成就了泰山作为国家社稷的镇山这一神圣地位,“国泰民安”即是诠释。

泰山又是儒文化的摇篮。孔子的故乡曲阜离泰山仅几十公里,可以说具有儒文化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就在于斯。

传孔子作《邱陵歌》,咏泰而述仁道之艰:

“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到在迩,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吞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春秋·左转》记述孔子大义凛然以德仁礼义向齐景公彰扬鲁风讨地的“夹谷之会”就发生在泰山脚下。

孔子一生多次登临泰山,至今留存许多胜迹。传岱顶日观峰南是当年孔子登泰故址;岱顶西北桃花峪猛虎沟是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处;一天门北是孔子登临坊;岱顶天街路东有孔子遥望曲阜的“瞻鲁台”,以北有孔子崖,又称望吴锋。而坐落在望吴锋下的孔子庙是全国名山唯一的一座儒家庙宇,史上帝王官贵登泰必先谒拜以求“文以治国,国泰民安”。

《岱史》云:“孔子,人中之泰山”。可见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正如岱顶孔庙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山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孔子在泰山的活动,对泰山儒学兴起推动巨大。相辅相承,泰山影响了孔子,甚至成了孔子一生理想追求的象征。其临终前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毫无疑问,泰山促进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儒学发展。宋代兖州奉符(今泰安岱岳区徂徕镇)人石介创办了泰州书院、徂徕书院,形成一代“泰山学派”。其“理”、“气”、“道统”、“文道”论可谓理学的筚路蓝缕,如今仍遗存五贤词(孙复、石介、胡瑗、宋焘、赵国麟)。

泰山神文化是泰山及其周围地区的民间宗教,带有原始宗教的特点,是道教泰山化的历史演变。以“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石敢当”为代表。

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来历三说。一为黄帝所遣玉女。说黄帝岱岳观时,曾派七女往泰山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修道得仙者。又说为泰山神之女。再传为汉代民女石玉叶。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得曹仙长指,入泰山修焉。岱顶有玉女池。至明代,泰山玉女始称“碧霞元君”,主生济世造福,有“北元君、南妈祖,灵佑九州”之说。是人们反思生命回报母亲的精神偶像。故立祠于泰山之巅,奉祀不绝。

“泰山石敢当”则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石敢当传为泰山壮士,英武过人。曾为员外家驱妖除怪,后人以其名刻石镇妖。因此,如今城门、街头、巷陌、堂倌不时见“泰山石敢当”五字石碣驱邪避恶,逢凶化吉。甚至扩展影响至国外华文地区,表现出独特的民族“平安文化”。

道教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主流文化。远古时期这里就有鬼神崇拜,巫术占卜。作为道教“天人感应”的具象,泰山引证强化了道德理论。从泰山古建筑布局看,从山下岱庙、王母池、红门附近的红门宫、一天门、斗母宫、直到山顶的碧霞元君词,无不充斥着道教文化的踪迹。

泰山道教以黄帝老庄思想为源,方土为流。秦汉有北极真人安期生,曾与始皇畅谈三昼夜;祈灶求福、种谷得金的李少君,曾为汉武帝炼丹;还有道乐师预知祸福的稷邱君。东汉时,“张天师道”弟子崔文子修道泰山练就“黄赤散丸”,救万人于瘟疫。魏晋时期有隐形不隐言的道士张忠作灵芝丹药,开导养之法。唐宋时道士主持封禅礼义,明清时遍修道祠宫观,留下诸多遗址。

佛教文化在泰山文化中居从属地位。其寺庙主要分布在泰山主线以外的地域,比如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居泰山麓或山脚。泰山佛教属禅宗。开山祖僧是西域龟兹国高僧佛图澄的入室弟子僧朗。僧朗的弟子慧瑞后来赴西域取经,回国后在长安帮助鸠摩罗什译经。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僧朗于泰山西北建朗公寺(神通寺),遗存四门塔,千佛崖造像。后又建灵岩寺,规制宏大。被古称天下四绝(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江陵玉泉寺,灵岩寺)之首,其殿宇36处,一亭阁18座,石刻碑碣愈百,甘露、卓锡、白鹤、袈裟诸泉不竭,胜景比是,步换景移。明代王世贞云:“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

最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是泰山的石刻文化。

自秦以来,泰山石刻愈两千处,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五个时期。形制、内容、特点各异。

秦代石刻为碣,嬴政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立石7处,今存《琅琊刻石》86字和《泰山刻石》10残字,为“斯臣去疾昧死臣矣臣”。书法为小篆,现立于岱庙东御座院。据司马迁《史记》所载,《泰山刻石》为韵文,每3句为一韵,6句为一段,共6段、12韵、36句、144字,内容主要歌颂始皇统一中国功德。

汉代石刻多为封禅书,崖刻、碑、画像石。汉武帝在泰山立石二丈一尺,曰:“事以天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蓄息,天禄永得”。至东汉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刻石、碑刻、摩崖、画像石、造像繁盛。光武帝登泰山立碑,后和帝、安帝、顺帝立碑带穿篆书。泰山现存《衡方碑》、《张迁碑》。

泰山岱庙碑廊现存西晋秦始八年(272年)《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石碑》,还有北朝石刻7处,其中墓志2处、造像记两处,佛经摩崖刻经3处。

隋唐时泰山石刻形制多样,皆为篆、隶、楷书,刻记、题名、题记、铭文共存。如今岱庙存有《陀罗尼经幢》、《隋张子初等造像记》、唐《泰山铭》。

宋元宁明清时泰山石刻更为丰富。题名、题词、题记、铭文繁多。有宋代《大宋天齐仁圣帝碑》等7处,有明朱元璋《去东岳封号碑》,有清康熙《登岳诗》、乾隆《泳朝阳洞》。其达官贵人的游记题字更是纷繁。如:明嘉靖三年泰安知府金棨题“气通帝座”,康熙已酉年泰安使者祁国祚题行书“举足腾云”,道光辛丑仲夏长白宝题“拔地通天”,光绪戊申五月顺德辛跃文题“昂头天外”,光绪丁未孟夏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五岳独尊”等,不枚胜举。

特别有趣且文味浓郁的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济南名士刘廷贵题的《虫二》刻石,初看让人坠入云雾,拆解实情是繁体字“風”和“月”字去边存心,寓意“风月无边”,把泰山的旖旎风景、厚重文化点镌一石,美哉!壮哉!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

百峰百涧的泰山,还秘藏着多少文化?若著必然是宏篇富车!

孟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不知道,写泰山又该如何呢?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六篇】

泰山封禅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盛典和礼仪活动,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泰山封禅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价值观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泰山封禅活动,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仪式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让我在这篇文章中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泰山封禅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活动,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中心价值观念。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天地间的联系和互动。我在活动中亲眼目睹了封禅仪式中祭拜神明、献上祭品、舞蹈表演等环节,无不展示着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崇拜。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孔子和老子的学说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泰山封禅文化,有助于让现代人们重新认识和体悟自然的伟力以及个体应有的谦卑与敬畏之心。

其次,泰山封禅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皇帝权威的重视和礼仪习俗的奉行。封禅仪式以皇帝为中心,将封禅视为一种体现皇权象征的重要仪式。当天,我亲眼目睹了皇帝亲自主持仪式,高举二十四斤重的玉册踏上封禅台,向天地神明表示敬意。这种皇权至上的思维模式,在现代社会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但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文化。泰山封禅文化中的这一传统,表达了尊重和遵守礼仪的价值观念,对于增强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意义。

还有,泰山封禅文化中的艺术和表演元素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封禅仪式中,有许多形式多样的表演节目,从舞龙舞狮到汉服秀,再到传统乐曲演奏,无不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仪式的内涵,也增加了参与人员和观众的乐趣。封禅文化融合了诗、乐、舞、画等艺术形式,使得整个活动既庄重庄重又活泼生动。这种艺术与仪式相结合的方式,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底蕴。

此外,泰山封禅文化还传承并弘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参与封禅仪式的人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选拔和培训,学习礼仪、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活动中,我见到了许多青少年学子,他们身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为了更好地参与封禅仪式,他们坚持学习和努力锻炼自己。泰山封禅文化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传统美德,启迪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这种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的培养,给了我很深的启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总而言之,泰山封禅文化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中心价值观念,也呈现了对皇权权威的尊崇和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习俗。同时,泰山封禅文化中融合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泰山封禅文化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参与泰山封禅的活动,不仅给我带来了宝贵的经历和体验,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这次泰山之行,让我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影响。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七篇】

东晋时的晋简文帝,很喜欢和手下大臣开玩笑。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长得十分难看,个子矮,脸盘短,还秃顶,其貌不扬。晋简文帝就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凭什么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出去打猎,先帝射死了一只鹿,非常高兴,顺口说了几句诗,先帝不知道诗的出处,问身边的人,结果没一个知道,这让先帝很扫兴。就在这时,当时还是一个卫官的魏元孚站出来回答了诗的出处,得到了先帝奖赏,后来又提拔魏元孚当了近卫侍郎,他就一直在朝廷里服务。”晋简文帝说:“就是说魏元孚很聪明了?”近臣点头。晋简文帝又说:“魏元孚应该有点本事,不然他也混不到现在。你知道魏元孚这个人的缺点是什么?”近臣想了想说:“魏元孚最大的缺点是喜欢喝酒,特别贪杯。”晋简文帝点头道:“我知道了。”晋简文帝叫人准备了酒席,请大臣们喝酒,其中也有魏元孚。他还让太监准备了十几个酒坛子,都是矮粗的那一种,看上去就像魏元孚的脸,还在每个酒坛子上戴了顶帽子,叫人看了忍俊不禁。晋简文帝叫人把这些酒坛子放到长条案子上,摆放在大殿中。

许多大臣都给魏元孚敬酒,想把他灌醉。魏元孚是个很精明的人,虽然他不知道晋简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感觉苗头不对,于是他当面把酒喝下去,过一会儿假装上厕所,又全都吐了出来,回到酒席上再喝,假装喝醉了。喝完酒,魏元孚被宣上殿。魏元孚一上殿来,大臣们哄堂大笑,因为长条案子上放的那些酒坛子实在太像魏元孚了。晋简文帝也被逗得前仰后合,想看看魏元孚到底怎么办。魏元孚却是一脸严肃,半点笑容没有,他越是这样,大家越觉得可笑。魏元孚走到长条案子前,停住了脚步,看着那些酒坛子,大声说“哎呀,这不都是我的兄弟吗?你们真是大胆无礼,怎敢跑到大殿上排队站着,赶快跟我回家!”一边说一边把酒坛子搬走了。魏元孚的举动把晋简文帝逗得合不上嘴,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这些酒坛子被魏元孚拿回家后,他就叫家仆四处放风,说皇帝赏赐魏元孚十几坛子美酒,魏元孚愿意把美酒换钱接济穷苦百姓,还说这都是晋简文帝的功德。这事很快传进了晋简文帝的耳朵里,晋简文帝拍案叫绝:“魏元孚实在是太聪明了,人真不可以貌相啊!”

从此以后,魏元孚成为晋简文帝最器重的大臣之一,帮助晋简文帝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受到老百姓的赞扬。晋简文帝器重魏元孚的主要原因是“饮酒而不乱性,甚有分寸,九分清醒一分醉”。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第八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

哲理。

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

修养。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那么关于宋朝历史文化有哪些呢?以下是本站网友精心分享的“泰山的历史与文化实用(最新8篇)”,希望能够帮到你!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赵匡胤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梁泉,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绵谷,四川广元)、剑门(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

公元965年(乾德三年)正月初,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普安,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治南浦,四川万县)、开(治开江,四川开县)、忠(治临江,四川忠县)、遂(治方义,四川遂宁)等州。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公元969年(开宝二年)六月,赵匡胤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公元970年(开宝三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临贺,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十二月,进至韶州(治曲江,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

公元971年(开宝四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屑浙江)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秋浦,安徽贵池),占领采石(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八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十万救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降,南唐灭亡。

只因宋代开国形势如此,以后就不能裁兵、不能复员,而同时也不敢和辽国再打仗。因为要打就只能胜、不能败,败了一退就到黄河边,国本就动摇。在这种情形下,宋代就变成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更奇怪的,养了兵又不看重他们,却来竭力提倡文治。这也未可厚非,宋代就因刻意提倡文治,才把晚唐五代一段中国历史的逆流扭转过来了。在宋人只想把这些兵队来抵御外患,一面提倡文治,重文轻武,好渐渐裁抑军人跋扈,不再蹈唐末五代覆辙。因此上养兵而愈不得兵之用,以后就愈养愈多。《水浒传》说林冲是八十三万禁军教头,实际上太祖开国时只有二十万军队,太宗时有六十六万,到仁宗时已经有了一百二十五万。

所以王荆公变法行新政,便要着手裁兵。裁兵的步骤,是想恢复古代民兵制度,来代替当时的佣兵。但民兵制度,急切未易推行到全国,遂有所谓保甲制,先在黄河流域一带试行。保甲就是把农民就地训练,希望临时需要,可以编成军队,而又可免除养兵之费。

论到募兵制,本来也非全要不得。在某种地方某种情形下,募兵也很有用。但须有一确定的敌人做目标,而且非打不可,在几年内,定要把敌人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募兵可以刻意训练,及锋而试,或许比全国皆兵制还好些。东晋的北府兵便是募兵,也曾建了奇功。但宋代的国防精神是防御性的,不敢主动攻击,用意始终在防守。把募兵制度与长期的防守政策相配合,这却差误了。一个士兵募了来,轻易不脱行伍,直养到六十岁,还在军队里。其间只有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可用,三十岁到六十岁这三十年,他已老了,而且在军伍十年,精神也疲了。这样的军队,有名无实,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军队愈养愈多,纪律又不好。队伍多了,虽不易捍御外侮,却很能引起内乱。宋人最怕唐末五代以来的骄兵悍卒,但宋代依然是兵骄卒悍。国家不能不给他们待遇,而且须时时加优,否则就要叛变。政府无奈何,加意崇奖文人,把文官地位提高,武官地位抑低。节度使闲来没事做,困住在京城,每年冬天送几百斤薪炭,如是种种,把他们养着就算。养了武的又要养文的,文官数目也就逐渐增多,待遇亦逐渐提高。弄得一方面是冗兵,一方面是冗吏,国家负担一年重过一年,弱了转贫,贫了更转弱,宋代政府再也扭不转这形势来。

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地方兵厢军是摆着无用的,各边防守全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到山西,这又与汉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没有退役的,不在边防,即在中央,仍是在行伍中。如是则一番调防,在军人只感是一番。

劳动。

因此又要多送他们钱。因此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并且又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军队一批批调防将官还是在那里不动如是则兵不习将将不喜兵。这也是怕军人拥兵自重然而缓急之际兵将不相习也难运用。所以整个宋代都是不得不用兵而又看不起兵如何叫武人立功?宋代武将最有名的如狄青因其是行伍出身所以得军心受一般兵卒之崇拜。但朝廷又要提防他要做宋太祖第二又要黄袍加身于是立了大功也不重用结果宋代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然而宋代开国时,中国社会承袭唐末五代,已饱受军人之祸了,所以宋代自开国起就知尚文轻武。宋太祖临死有遗嘱告诉他后人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

读书。

人。他们牢守此家训,都知尊重文臣士大夫。直到南宋,还是守着不杀士大夫的遗训。岂止不杀,宋王室实在是懂得优奖文人的。因此过了百十年,能从唐末五代如此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文化又慢慢地复兴。后代所谓宋学--又称理学,就是在宋兴后百年内奠定基础的。这一辈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又提倡历史传统,所以中国还能维持,开辟出自宋以下的下半部中国史,一直到现在。正因宋代人那样尚文轻武,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

我们今天从历史上平心评论,只能说宋代人为了补救唐代人的毛病,而并没有完全把毛病纠正过来,我们却不能请怪宋人。须知有许多毛病,还该怪唐代人。唐代穷兵黩武,到唐玄宗时,正像近代所谓的帝国主义,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只能说罗马人因为推行帝国主义而亡国,并且从此不再有罗马;而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我们不能因他太贫太弱,遂把这些艰苦一并抹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0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