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贯彻执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关于我县贯彻执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工作情况的报告”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尊敬的X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就我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工作情况,作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理念,切实做到“五个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履职水平,扎实推进“五大振兴”等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开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开局。
一、《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执行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衔接部署。一是夯实政治责任。落实乡村振兴“党政同责”责任要求,发挥县级领导“关键少数”头雁作用,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镇(街道)和联系点制度,在示范村分别成立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创建专班,召开县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调度会等,部署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实乡村振兴战略“一号工程”。二是做好顶层设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巩固衔接“1+32”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印发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措施》、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第一组长、组长的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县级行业部门职能任务。
(二)深入学习宣传,提升履职水平。坚持把《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各级干部培训学习的必修课,通过不同培训学习形式,提升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和群众知晓率。一是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和市乡村振兴局领导,为我县县级领导、镇(街道)和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干部,以及示范村、标杆村的支部书记、驻村干部,解读《乡村振兴促进法》,辅导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二是借助活动宣传。通过流动培训、“五下乡”活动、招聘会、农民丰收节、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县级行业部门和镇(街道)持续进行宣讲,发放《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业种养技术读本、小额信贷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提高群众法律知晓率和对乡村振兴工作满意度。三是各级组织学习。各镇(街道)、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驻村帮扶单位、行政村都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学习活动,对标法规要求,结合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职能特点,制定工作计划或帮扶措施,确保《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实落细。
(三)强化政策举措,推进五大振兴。我们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把服务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将四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的XX%用于发展产业,制定《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扶持政策》。认真落实“两藏”战略,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供需监测,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苹果首位产业,制定《关于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做好春季建园工作。制定《落实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分工方案》等文件,探索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资产盘活”等新模式,扎实推进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项目。二是着力培育吸纳人才。建成“专家工作站”,组织驻站专家在果树管理、蔬菜种植、禽畜养殖等领域开展指导培训。通过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技能培训学校等培训平台,培训技能人才XX多人次。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流本村发展苹果产业,培育果业家庭农场。从农业、林业、果业等行业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行政村和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组织有突出贡献专家、县管拔尖人才下沉一线,指导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三是努力繁荣乡村文化。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红歌比赛、全民读书、100部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全民健身器材配送XX个村。建成镇级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举办了县级文明家庭推荐评选活动,组织各镇(街道)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累计创建市级文明镇X个、文明村X个。四是强力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改厕”新三大革命,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X个。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工作,每月、每季对黑河水饮用水质进行监测。累计改建农村卫生厕所XX万座。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全县禽畜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XX%。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安装项目。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建设森林小镇X个、绿色机关、绿色校园X个,绿色家园示范村X个。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百日行动”,全力整治“脏乱差堵”等突出问题,力促城乡“颜值”再提升。五是聚力建强基层组织。以“整镇过硬、整县提升”为统领,全面建强组织振兴过硬堡垒。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机制。完成了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坚持支部引领,健全“一约四会”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结合平安创建、疫情防控、政务服务、环境保护、防止返贫、安全生产等工作,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四)加快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建立县级财政投入保障乡村振兴机制,坚持硬指标与软实力同提升,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坚持把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2021—2025)》、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开展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年底前形成初步成果。二是健全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累计建成通村通组硬化路XX公里,全县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电力入户率100%。组织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紧扣“五区四边”,紧盯“4类重点”,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整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发展社会事业。高度重视农村民生社会事业,坚持政策资源向农村倾斜,确保农村群众在教育、医疗、信息、政务等享受均等化服务。推行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交流轮岗”,落实偏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职位晋升等待遇保障,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提升项目,有效解决乡村学校冬季取暖和教学用房短缺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全面完成了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实现4G网络全覆盖。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受政务民生服务。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四是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调整优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养老服务、残疾人照护等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五)加强考核督导,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健全考核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落实“三项机制”精神,作为部门单位和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坚持“周统计、月检查、季考核、半年小结、年终总评”的考核机制。实行县有效衔接办总体协调,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保局、县乡村振兴局等协同考核的机制,确保考核全面、真实、客观。县政府常务会不定期听取镇(街道)和县级行业部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二是严管资金项目。制定了《财政衔接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财政衔接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落实“三公告一公示”制度,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资金项目实施阳光透明。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建立县级项目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督查室等积极跟进,开展惠农惠民资金“一卡通”发放专项整治、“两拖欠”专项整治、扶贫资产管理专项督导等,确保各类资金项目安全有效。三是依法依规履职。严格落实相关约束机制和负面清单要求,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坚持将《乡村振兴促进法》与《土地管理法》《环保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以及财务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一体落实。深化赵正永、冯新柱严重违法违纪“以案促改”工作,汲取秦岭违建重大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部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持续增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对《乡村振兴促进法》学习贯彻执行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一些干部学习掌握还不到位。二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够均衡,首位产业苹果品牌还不够响亮,特色产业发展小散弱。三是农村青年人才大量流失,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乡村振兴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收入来源仅靠光伏发电项目,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五是一些扶贫资产管护还不到位,管护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维修不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法治意识再提升。将《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法》、习近平“三农”工作思想、粮食安全等作为重要课程内容,持续提升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
二是工作机制再健全。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健全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协调、指导、考核,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生态环保局、县文化局部门等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县镇村联动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是农民增收再促进。坚持落实“产业+就业”助农增收举措,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万元果”“吨粮田”“百万元合作社”、规模养殖等工程建设。加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一般农户等有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服务,借助苏陕协作、农村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建设、公益岗位等途径,促进实现稳定就业。
四是资金效益再提升。管好用好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建立完善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加快年度实施项目建设进度,做好质量监管,提高资金绩效,群众早日受益。
五是特色亮点再打造。围绕示范镇、示范村,做到人才配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四个加强,打造一批在乡村产业、人居环境、集体经济、乡村文化等方面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振兴先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