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咨询心理师论文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23584

【导言】此例“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咨询心理师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咨询心理师论文1

[摘要]本文是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分析和自我分析报告,通过自我成长分析和对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要求分析,概括评述了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学习成长历程、基本的人生观、性格类型,职业期望等,同时表达了希望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历程中有所作为,进而通过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能够尽心尽力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助人自助,帮来访者解开内心的症结。

[关键词]助人 善良 敏感 真诚 协作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成长背景

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长年务农,一辈子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业。虽然父母没见过大世面,但却都有一颗热情、善良的心,为人正直,豁达,坚强。父母有三个子女,家庭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他们一直秉持着“宁愿累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的心态,坚持供我们每个人上完大学。在父母的爱护和坚持下,我们姊妹仨都是在健康平静幸福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二)成长记忆

回首我的成长之路,有过很多次成功与挫折,在我的人生记忆里,印象深刻的是刚进入初中开始的第一次寄宿生活。

开学初,父母带着行李和兴高采烈的我去镇第一中学报到,当时的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完全摆脱父母的监控了。漫长的一个礼拜过后,当父母再次站在我面前时,我竟然控制不住疯涌的泪水。首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不熟悉的同学群体、初次接触英语学科的咿呀懵懂,再加上自己性格上的些许孤僻,我既迷茫又无措。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热心同学的主动友好,同时又得到了她们在英语学习上的主动帮助,我对寄宿生活的不适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因为有了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在学习上,我不但克服了困难,而且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生活上,我也慢慢掌握了许多独立生活的技能。通过我的努力,慢慢的,我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换成了主动给予者的角色。角色的转换,让我内心感受到,不同于接受者的感激心理,主动给予带给我的是更大的内心快乐和满足。这让我体会到——“付出比收获更快乐”。

进入大学之后,我不再面临高考的压力,摆脱了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除了学习之外,我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意味着我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做贡献。我和同学们经常去义务服务的场所,除了老人院、儿童村外,还有与专业相连的精神病院等,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收获着内心更大的充实感和价值感。套用某名人的话说,“忙并快乐着”。

记得我在图书馆看到过一则小故事,名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的确,收获是在自己心中播下快乐的种子,而付出就是把快乐的种子播向四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明白付出了给予自己也会有快乐。如果只懂得收获,就会失去快乐,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这样。

(三)性格分析

通过自我总结和别人的评价我认为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善良热情、助人协作、做事负责、乐观积极、团结创新,我认为这应该是从事任何工作都应具有的品质特点,特别是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我也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对待那些个性比较自卑内向的人,我主张要善于帮助他/她发现自身的优点,发现他/她的长处,增强他/她的个人认同感,以正确的认知来认识世界。另外,我在幽默感、理性、易受暗示、适应性和稳定性这五个方面还需要增强。

(四)内心至高的崇拜——特蕾沙修女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就是这个世界爱的化名词。

1901年Mother Teresa出生于前南斯拉夫,从12岁起,直到87岁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她留下了4000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一生的奉献体现大爱精神的伟大,尽自己所能帮助困苦中的人,赢得世界的尊重。这种精神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政治,弥补了战争、贫穷、疾病带给人的伤害。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我们必须在爱之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

(五)我的人生观

我的基本人生观是:真诚面对,勇于挑战,做个简单快乐的人,并把简单与快乐带给身边的人。

在我看来,压力过大,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害处,但适当的压力会对我们的学习成长非常有利。我喜欢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外,给自己一些压力,包括生活技能的提高、学历层次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扩展等。大部分时间,我的心态是平和的,喜欢稳中求进。但要自我反省的是,我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想在学业、生活、工作上都有所成就,希望各个方面都尽善尽美,所以有时因此就会感到焦虑和压抑,需要寻求一些专业方面的疏通。

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显示,我的气质类型偏于多血质,胆汁质与粘液质共存。在朋友眼中,我是个朝气蓬勃的人,活泼爱交际、热情、富有同情心,但有时的决定也变化无常、缺乏一贯性等缺点。我一直相信自己是个善于创新自省的人,在不断的经历与成长历程中,不断前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个人的幸福,不单靠富足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这句话。在现代社会,虽然人的欲望更直接表现于金钱和权力,但拥有这些并不会带来别人由衷的敬意,只有人的精神世界的崇高,才会受到大家内心的尊敬。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在助人的过程,也实现了自我成长。因为我知道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2

fangfang,1986年7月大学毕业到校任教至今23年,具有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双学位,具有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创新能力培训师双师资格,现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公共教学二支部支部书记。

我于XX年11月取得教授资格。

二、取得教授任职资格后的工作业绩

(一)教学、科研:

教学课时量为: XX年394;XX年592;10年317。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科研为:

1、8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2、发表专著一部,22万字;

3、参编教材一部, 4万字。

4、主持、主研省级、厅级课题4个,都已结项。

(二):主持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的建设,并被推荐参加了省精品课的评选。

(三)组织了几次教学活动。

主要有:职业规划讲座、职业规划比赛、职业规划教学座谈会;组织两课教师到外校学习取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德育教研室和公共基础教研室一起组织参加的省教育厅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我校在全省高校中荣获三等奖,实现了我院演讲史上的一个突破。特别强调的是,活动得到了各位院领导、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基础部全体,从主任到每一个老师,在历时两个月的宣传、选拔、预选、辅导的整个过程中,积极配合,团结合作,才取得的这个成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XX年评为优秀教师;10年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个人。

(四)最大收获

通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三、竞聘优势

1、首先是我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对教学岗位的热爱。23年的专心教学和努力可以证明。

2、我认为我符合该岗位的条件。

四、工作设想

(一)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学院规划为指针。

(二)努力修身养性、做好本职工作。我的做法:

1、每周至少拿出半天时间到书店看书;

2、每周六上午到省艺术中心听《燕赵讲坛》讲座;

3、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科研上水平。

(三)德育教研室的工作

教研室的工作,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育人。10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5号文件》对我们提了很多具体要求。我们近期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院领导下,实施这个文件。

经过多次讨论、论证,德育教研室全体老师提出成立《阳光成长室》作为“两课”实践基地,目的就是更好实现育人功能。最终结果我们按学院的要求执行。

(四)支部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3

关键词考试焦虑;严重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

一、一般临床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求助者,男,15岁,160厘米左右,体态正常,汉族,某地级市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经询问其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独生子,足月顺产,无重大疾病史。从上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会考时,求助者以全校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上了市区一所重点中学。家境清贫,父母将全部期望寄托于独子求助者身上,希望求助者能通过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来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模拟中考失败后出现焦虑,紧张,烦躁,失眠,休学两个多月。

(二)个人陈述:2个月前,中考备战开始后,教室黑板上每天变化的中考日期倒计时和随时变化着的同学考试成绩一览表,加上父母那企盼的目光,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我开始食欲下降、恶心、心慌、心悸,无法入睡,惶惶不可终日。在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中,我突然感到心中一阵恐惧、慌乱,头脑变得一片空白。我想压抑着紧张情绪,结果越压抑就越紧张、越恐惧、越慌乱。最终我在全校才排名第50。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到绝望。模拟考试失败了,所以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同学老师们再也看不起我,我也没有脸面再在学校呆下去了,所以那天下午就请假回家了。回到家里也根本无法学习,老想着那个第50名,我不知怎的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到后来,感到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喉头堵塞或透不过气,有马上要窒息之感,出现胸痛不适的躯体症状,有时甚至全身都有处于无以名状的难受中。有时想到自己这么要强,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致使考试失败,都是由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和过高的期望导致的;又想到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我就禁不住冲父母发火,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现在还是想去上学但又不敢去上学了,因为中考眼看就要到了,时间这么紧,自己又缺了这么久的课,肯定追不上班里同学,到时考不上重点高中就会更丢人。而且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以后我就不可能考得上重点大学,人生就没希望了。想到这个就烦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感觉生活全被打乱了,渴望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到学校学习,又觉得这一切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前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尽快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该求助者体态正常,衣着整洁,意识清楚,讲话声音清晰,但语速较急促,情绪低落、紧张,不敢直视咨询师,行走时低头、弓背。接触交谈合作,无幻觉、无妄想,无智能障碍,无思维逻辑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考试”时,情绪明显紧张,焦虑不安,言语表达结结巴巴,双腿不停的在颤抖,右手一直在反复拧着衬衣最下面的一枚扣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求治。

(二)老师同学反映:该求助者考试前的行为和情绪与平时差异很大,情绪波动厉害,坐立不安,还出现了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尿频、尿急等现象,脾气也变得急躁。同学们经常把求助者这种判若两人的表现作为笑谈的对象,求助者因此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紧张。

(三)父母反映:该求助者从小优秀能干、聪明懂事,认识的人都很喜欢他,但自尊心比较强,争强好胜,输不起。自从第一次模拟中考失败后,就不再上学,在家冲父母发火。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1、生理检查:经医生检查诊断,无器质性疾病,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2、精神状况检查:焦虑,紧张,烦躁,但意识清晰,智力正常,仪表端庄,接触交谈合作。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

3、社会功能状况:对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的影响,休学在家两个多月。

4、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由认知偏差引起的考试焦虑情绪。

5、原因分析:(1)生物学原因:求助者15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没有遗传因素,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2)社会学原因:家庭教育不当,父母的百般溺爱、娇生惯养,全部期望寄托于求助者身上;负性生活事件,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失败,自信心受挫;缺乏社会支持,同学的讥讽。(3)心理原因:存在明显认知错误,“模拟考试失败了,所以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他们必须看得起我”“只有考上重点高中才能考上重点大学”等等;对于模拟考试的失败,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被焦虑、烦躁等痛苦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人际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个性特征:性格内向、孤僻、敏感、脆弱、争强好胜、追求完美。

6、鉴别诊断:排除精神疾病和抑郁性神经症。

根据上述六点,可以确定该求助者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二)诊断与依据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印象为:严重心理问题(考试焦虑情绪)。

诊断依据:第一,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入睡困难等症状。第二,严重程度标准:考试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较为强烈的、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泛化,反应不只局限于最初刺激的范围内,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能引起此类不良痛苦情绪;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休学在家两个多月,学习效率下降。第三,病程标准:时间为2个月多。第四,排除标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严重,时间也较长,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内心冲突并未变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另外,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评分标准小于或等于3分,不是神经症。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具体目标):缓解焦虑情绪,改变其错误认知观念,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让其重新返回校园愉快地学习,迎接中考。同时在平常生活里适当运用放松技术,降低焦虑水平。

(二)长远目标(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的成长,消除非理性的生活观念;完善其个性,提高有效处理生活挫折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

针对个案及求助者的特点,与求助者商量,决定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使其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其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一)咨询方法与原理

方法一: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属于认知治疗的一种,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之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导致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有三个主要特征,即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咨询师协助求助者通过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和控制其情绪和行为,其中所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使之改变为合理的观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方法二: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建的,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它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其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训练取代焦虑。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二)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咨询师与求助者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时间与费用

每周二次,每次50分钟,共咨询9次。

咨询费用:免费(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师生,实施免费)。

七、咨询过程

整个咨询过程分为4个阶段 ,安排9次谈话。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第2次咨询);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第3-8次咨询);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第9次咨询)。

(一)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第1次咨询

咨询任务: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咨询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过程:首先,咨询师向求助者作自我介绍,求助者填写咨询记录表。在咨询开始的时候,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详细资料;通过理解、尊重、共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用提问、倾听、情感反应让求助者能尽情地倾诉,宣泄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其心情有所放松。然后,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关的诱发事件,并对两者之间不合理的观念进行初步分析。并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最后与求助者对其问题达成统一的认知解释,共同协商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家庭作业:寻找在模拟考试中产生焦虑的原因,并运用ABC理论对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的痛苦情绪得到宣泄,感觉轻松多了;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对求助者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诊断评估并商定咨询目标。

(二)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第2次咨询

咨询任务:加深咨询关系;咨询师进一步认识求助者不良的认知模式,非理性的认知观念;求助者进一步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咨询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RET自助表)。

咨询过程:与求助者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其考试焦虑的原因。并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找出其非理性的观念,进行驳斥与辩论。

求助者不安的情绪和行为表现(C)是: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烦躁,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感觉精神疲累,食欲下降、失眠、健忘、坐立不安、手脚冰凉;责怪父母,冲他们发火;干脆不去上学。与这些反应相关的诱发事件(A)是: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失败。两者之间不合理的观念(B)是:“模拟考试失败了,所以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父母过高的期望导致我压力大,发挥不好,而且这种影响永远难以改变”;“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人生就没有希望”“中考眼看就要到了,时间这么紧,现在觉得这一切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很明显,造成求助者考试焦虑的原因,就是存在绝对化、非理性的观念。在对待考试的问题上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使求助者不能够理性的看待“考试升学”的问题。考试动机过强,过高的期望值引起精神过度的紧张,从而导致模拟考试失败;而过于看重每一次考试的结果和心理素质的脆弱,使其把一次失败看成永远的失败,进而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通过谈话,改变求助者原有的错误认知模式,对“考试升学”的问题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以下为摘录的几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对于模拟考试的成绩,你很苦恼?

求助者:是啊,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那次模拟考试我才考了50名,证明我很笨。

咨询师:还有什么原因使你苦恼?

求助者:因为我考差了,老师同学亲戚都不理我,看不起我。

咨询师:哦,还有呢?

求助者:就因为考差了,我也没脸在学校呆下去了,可是回到家后也没法静下心来正常学习!

咨询师:看来,你的一切灾难都来自那次模拟考试?我们能不能一起来讨论一下,除了考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导致你这种不好的情绪和行为?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模拟考试失败是你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当你赋予它你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你可能认为这件事是绝对的坏,从而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反过来,如果你能对这个事情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那你的烦恼就可能被开心所代替了。也就是说,使你难过和痛苦的不是模拟考试失败事情本身,而是对考试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求助者:你是说,我的情绪是由于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引起的?

咨询师: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天在街上你被一个人迎面撞上,你拿在手里的新书掉在泥泞的路上,这本十分珍贵的新书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乱撞!

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求助者:哦,原来他是个盲人,那他一定是不小心的。

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气愤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现在有点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把你撞了,弄脏了你的新书,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前后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某次考试发挥不正常,是常见的。但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像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我不明白自己的看法哪里出了问题。

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接着,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分析讨论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领悟到自身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使他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他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解除他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家庭作业:填写RET自助表,找出非理性的“考试观念”,并加以驳斥。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能较好地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三)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第3次咨询

咨询任务: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咨询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RET自助表)。

咨询过程:通过RET自助表作业反馈,继续与求助者探讨、辩论其非理性的观念“父母过高的期望导致我压力大,发挥不好,而且这种影响永远难以改变”“模拟考试失败了,所以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以下为摘录的几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你说,你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你怎么可以证明你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求助者:模拟考试我才考了第50名,这就说明我很没用,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咨询师:如果你在这件事上是失败了,就表明你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那么你以前许多成功的经历又表明你是什么人?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你知道爱迪生与灯丝的故事吗?

求助者:知道。爱迪生经过了几百次失败,实验了几百种材料才找到灯丝的材料。

咨询师:那爱迪生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因为他经历了几百次的失败呀!

求助者:不是的。……(不好意思地笑了)

咨询师:人生就是用成败得失组成的,有成功就有失败。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做到在任何事情上都万无一失,就连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也如此。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获得成功的。

求助者:是的。(沉思)

咨询师: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一次失利,更不等于一辈子失利。在一件事上失败不意味着一个人一无是处,应该面对失败做积极的、正确的归因,以利以后的成功。还记得爱迪生对那几百次的失败实验的评价吗?

求助者:爱迪生把这些实验看做是成功的。因为证明了这些材料是不能使用的。

咨询师:现在你能更客观、准确、积极地对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件事做出归因和评价吗?

求助者:……(沉默)

点评:这个问题求助者很难一下子作出回答,而他又必须回答。因此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咨询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决定结束这次辩论,布置家庭作业,让他回家思考,继续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

家庭作业:运用RET自助表,继续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领悟能力较高,能较好地运用RET自助表,对非理性观念辩驳。

第4次咨询

咨询任务:继续运用RET自助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咨询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RET自助表)。

咨询过程:通过作业反馈,求助者这次表示模拟考试的事不再困扰他了,也不责怪父母了,只是还是不想去上学。继续与求助者探讨、辩论其非理性的观念“中考眼看就要到了,时间这么紧,现在觉得这一切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肯定追不上其他同学”“输给别人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咨询师:不愿去上学?

求助者:是啊,缺了这么多课,肯定追不上其他同学,输给别人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咨询师:是吗?用我们这几次所学的知识,找找你刚才所说的话里有没有不合理信念?

求助者:……(思考)

接下来,对于他的不合理信念“肯定追不上其他同学”“输给别人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咨访双方又进行了一场辩驳,咨询师用自我开放的方法向他讲述自己自学本科时的状况,边工作边参加全国自学考试,最后如愿以偿拿到学士学位,而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却未能如愿,最后咨访双方达成如下共识:他的信念太绝对化,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方法。至于“输给别人是一件很糟糕的事”,由于缺了2个月的课,一去上课就不输给别人是不正常的,赶上同学是一个过程,争取自己跟自己比,每天都有进步。最后,咨询师为了让他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就学习方法与求助者进行探讨。

家庭作业:回家后继续自我探索、自我剖析,对讨论过的话题重新思考。仔细分析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考及结果对自己的影响,调整对中考及中考附加值的认知方式。

本次咨询小结:通过RET自助表的练习,该求助者能很好地运用辩驳法,纠正不合理观念,并感觉心情愉快了许多。

第5次咨询

咨询任务:帮助求助者学会多角度的分析看待问题,重建积极认知;学会放松技巧。

咨询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放松训练。

咨询过程:(1)继续辩驳非理性观念,重建积极认知;(2)通过行为放松的训练,让求助者学会放松技巧。咨询师指导求助者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靠在沙发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用先绷紧再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紧张与放松的不同,体会放松身体的不同部位的状态,最终学会全身放松的技巧。任何时候,只要出现紧张状态,都能运用放松技巧,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家庭作业:继续用所学的辩论技巧与非理性观念辩驳;每天20-30分钟的行为放松训练;寻找并记录产生考试焦虑的各种情景。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重建考试学习的积极认知;基本掌握了放松技巧。

第6次咨询

咨询任务:巩固认知重建的效果;继续放松训练,建构焦虑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

咨询方法:会谈、建构焦虑等级、想象、系统脱敏。

咨询过程:根据上次的作业反馈,让求助者按从最小到最大的焦虑程度,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个顺序,然后,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

求助者关于考试的焦虑级别登记表如下:100分的焦虑程度最高,10分的焦虑程度最低,0分为无焦虑。

①学期结束了,没有考试了。(0分)

②上学第一天,老师告诉我们中考时间安排。(10分)

③考前一周,我觉察到它即将来临,并感到不安。(30分)

④考前两天,我变得特别紧张,开始感到难以集中精神。(40分)

⑤考前当天,我开始坐立不安,并感觉把一切都忘记了。(50分)

⑥考前当晚,我失眠了,并在半夜惊醒。(60分)

⑦前往考场的路上,我全身无力,几乎站不稳,好像要生病似的。(70分)

⑧当我走进考室,心跳开始加快,我真怕把所有知识全忘了,想马上走开。(80分)

⑨当正式考试的钟声敲响,我紧张得无法行动。(90分)

⑩当我看到试卷,发现其中有几道题不会,我更加紧张,手脚开始发颤,大脑一片空白。(100分)

家庭作业:继续用所学的辩论技巧与非理性观念辩驳;每日1-2次放松练习,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的效果。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重建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合理的考试观念,能较熟练地运用放松技巧,焦虑情绪得到较大的改善;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构建较合理的焦虑等级。

第7次咨询

咨询任务:对1-5项实施系统脱敏。

咨询方法:会谈、想象、系统脱敏。

咨询过程: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咨询师根据求助者提供的生活情景编造了一个连贯的故事,故事情节安排的焦虑情景由轻到重,逐一呈现。先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肌肉紧绷-放松技巧,使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然后咨询师用语言诱导求助者想象等级表中最轻的情景,即第一个情景。

咨询师:现在我要求你想象一些场面。你要想象得清晰,它们也许会干扰你的放松,如果你感到紧张,想让我注意,你随时可以告诉我。如果你清晰的想象出了一个情境,举起左手指让我知道。首先,你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愉快的清晨,昨天刚刚考完全部的科目,学期结束了,没有考试了。你在林间悠闲地散步,呼吸着清新的新鲜空气,聆听着悦耳的鸟鸣声。(停顿几秒,求助者举起了他的食指,咨询师停顿了5秒)

咨询师:停止想象那个场面。在你想象的时候,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求助者:一点也没有。

咨询师:现在注意力再回到放松上。(停止20-30秒,重复放松指示)

咨询师:现在想象上学第一天,老师告诉我们中考时间安排。想到快要中考了,你的心“嗽”的一缩,打了个冷战。(在15秒后,求助者举起了手指。等待5秒)

咨询师:停止那个场面。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求助者:大约10分。

(让求助者运用放松技巧,使其全身放松。等待15秒)

咨询师:现在继续想象那个情境。

(在第二次想象中焦虑分数是5分,第三次是0分。处理完等级表的第一项,可以进入第二项)

……

家庭作业:在实际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辩驳技巧和放松技巧,巩固疗效。

本次咨询小结:通过想象系统脱敏,求助者能较好地对1-5项焦虑情境脱敏,焦虑情绪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8次咨询

咨询任务:对6-10项实施系统脱敏。

咨询方法:会谈、想象、系统脱敏。

咨询过程: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情境(第6项:考试前夜),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每次放松后都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继续放松,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焦虑紧张为止。然后再让求助者想象高一等级的焦虑情境。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

家庭作业:在放松状态下,对这几次咨询的情景连贯性想象练习,每天1次。

本次咨询小结:通过想象系统脱敏,求助者能很好地对1-10项所有的焦虑情境脱敏,基本消除焦虑情绪和行为。

(四)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第9次咨询

咨询任务:为了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效果,将治疗情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学到的方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活。

咨询方法:实景演练、系统脱敏。

咨询过程:咨询师带求助者进行实际情景演练。要求求助者,走进学校,听到老师同学谈论考试;然后进入考场上,听到考试的钟声敲响,参加模拟考试。从而观察求助者在实景中焦虑状况,并进行及时地指导。在每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如果求助者出现焦虑反应,则就地进行放松训练,达到完全放松状态时再进入下一个情景。

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掌握的辩论技巧和放松技巧,提高有效处理生活挫折的能力。

本次咨询小结:该求助者能在实际考试情景中运用所掌握的辩论技巧和放松技巧消除焦虑情绪,重新返回校园愉快地学习,积极迎接中考;消除了非理性的考试观念,促进了心理健康和发展。基本达到近期和远期咨询目标。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估:该求助者想通了,接受了模拟考试失败的现实,并逐渐改变了对于考试的认知,用理性的思维去重新看待这一事件,觉得确实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同时,其焦虑、紧张等情绪有了明显缓解,心情也平静不少,呼吸顺畅了,睡眠也好了起来。

(二)求助者老师、同学以及父母的评估:该求助者乐观了许多,上学和同学有说有笑,对学习全心投入,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学习起来劲头十足,能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脾气好多了,回到家里主动和家人聊天,睡眠都有规律了。

(三)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该求助者已经回校上课了,与同学、老师、父母相处很好;能恢复正常学习和考试,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提高,社会功能恢复。

(四)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因为我单位不具备心理测验的条件,不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所以无法比较。

(五)咨询师的评估:咨询的具体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该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焦虑情绪,由此而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睡眠等问题已逐步好转。

追踪反馈:在咨询周期结束后的3-6个月内,进行一次回访与追踪,客观评定咨询成效。

三个月后,求助者打来电话反馈:他被市某重点高中录取了。因为考前缺了将近两个多月的课,没有考上其心目中的理想高中,但他很坦然接受这个结果,认为以前吃过绝对化信念的亏,现在再也不能踏进去了。另外,高中生活学习开始后,在其学习和考试中出现的轻微焦虑情绪,也能很好地运用ABC理论辩驳技术和自我放松技巧解决和消除。

九、总结与体会

本案例求助者在第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后,开始对考试产生焦虑。求助者因不合理的观念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症状持续两个多月。经过九次咨询,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帮助求助者找出了产生焦虑的心理原因,引导其对自己不合理的理念进行理性辩论与思考,重建新的理性观念。并结合使用系统脱敏疗法的技术基本消除求助者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 马建青著。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5] 王登峰,谢东编著。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4

关健词:职业生涯咨询 就业形势 课程改革

职业生涯咨询(career counseling),也译为职业咨询、生涯咨询、生涯辅导。罗伯特qCq里尔登(Robert )(2005)认为,所谓职业咨询(career consultation or counseling),主要指针对咨询对象(来访者、咨客)在职业选样、事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平等交往、商讨的方式,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启发、帮助、引导咨询对象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正确认识自己、从心理和行为上更好地完成学习、工作与生活角色转变的过程。[1]著名台湾职业生涯规划大师金树人定义为:生涯咨询在于通过一对一或团体的方式,由专业生涯咨询人员协助个人克服与生命准备、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适应等有关的困难与问题,清除情绪与认知障碍,达成生涯、工作角色与各种生涯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适应。[2]

由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可以引申为由高校的职业咨询辅导教师协助大学生澄清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困惑和问题,清除情绪和认知障碍,帮助其解决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心理冲突,最终促进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适应能力。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是随着个体自我发展意识的加强和社会的发展而提上日程的。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期望越来越高,期待更好的了解自身竞争优势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与此相应,求职者和用人者都需要规范和系统的职业划分和相关职业标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笔者日前整合的材料和调查结果分析,之所以要加强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第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咨询工作的需求。通过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显示,高校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实践经验丰富者的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增长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少学生认为高校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

如南京师范大学学者张金玲,通过选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一年级至研究生三年级在校的400名涵盖理、文、工、医、经济和管理各类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得出:1,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尚不熟悉,他们中间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2,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渴望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3、大学生认为开设职业咨询室、举办讲座和开设课程能有效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而且对学生应该免费。4、绝大多数学生对咨询结果持灵活变通的态度。[3]

另有学者基于对浙江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有明确需求,愿意参加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希望多参加“求职技巧与说话艺术”、“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大学生倾向于面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专门的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就业指导服务,%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指导表示一般或不满意。[4]

广州的学者则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形式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面对逐年增加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与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高校简单化与单向性的职业咨询形式已受到挑战。[5]

也有学者通过调查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情况发现:1,高职学校大学生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时间明显迁移,渴望学校给予指导。2,高职学生希望通过职业咨询广泛获取职业信息,进一步了解自我与社会,使自己的职业自我概念能得以准确定位。[6]但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在思想重视、内容辅导、咨询的操作模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高校学生已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就业的压力等不同因素,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渴望得到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可是相比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而言,高校的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做的还是不足,甚至有的根本不重视。

第二,高校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有五大嬗变: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演变为供求失衡,人才筛选标准由惟“学历论”向“能力论”演化,就业歧视呈上升趋势,专业冷热不均,就业取向由一元转变为多元。[7]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8]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9]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在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已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一项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措施,大学生职业指导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如沪教委学(2007)106号文件指出各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须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充实职业发展教育教师和咨询室、完善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必要工具、场所的基础性建设。[10]《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中指出,要“建立就业咨询室”,“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一样,是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产生的。以上海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为例。根据2008年对上海市60所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看,高校通过职业咨询专业认证人员达500人,[11]大部分高校依托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安排开展了职业咨询工作,并提供咨询预约服务。但目前状况来看,我们想达到职业生涯咨询科学化,专业化,全面化,普遍化,尚需要努力做到:职业咨询日常化,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机构建设等方面的配套工作。[12]

第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要求。

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提出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纲与教学计划,并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文件中要求“学生要按照课程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要求教学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高校开展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团体咨询和个人咨询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探索,训练其不断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从而让职业生涯咨询作为一种有高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方式发挥作用。

但目前来看,我国大学教育中,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涵理解仍有偏差,使得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缺乏教育性和人文性、指导思想欠成熟、目标模糊性、内容的功利性色彩很浓、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13]职业生涯咨询工作的进展,有益于加强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促进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的发展。

第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的现实需求。职业生涯咨询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源于人才测评运动。而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出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化下的“双向选择”模式之后逐步展开的。发展到现在,职业生涯咨询已成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涯咨询工作虽然不是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但是有效的职业生涯咨询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其职业自我概念,明确职业方向,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降低求职成本,缩短择业时间。

但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职业咨询工作在咨询内容,咨询形式,咨询师队伍等方面还面临极大挑战。[14]在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内容方面,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其对职业咨询的不同需求,分阶段设置不同的咨询内容;要根据咨询对象的不同,考虑分类设置咨询内容,加强针对特殊群体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咨询服务。在咨询模式方面,高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咨询活动,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同时也打造职业咨询网络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在职业咨询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职业咨询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术,而且需要通过自学、交流、培训、实践等多种方式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确保咨询的服务质量。

总之,从对学生内部自身需求,外部客观就业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职业生涯课程改革和职业生涯咨询本身发展需要等四个方面来观,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力度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方翰青,谭明。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

[3]张金玲。关于高校学生对职业咨询态度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4]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探索。2015.(2).

[5][14]李燕冰。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咨询的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6]方翰青。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咨询需求的调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7]李光红,亓晓庆: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研(1982―2012年) [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9]瞿振元,罗维东,荆德刚,薛庆国,文东茅。把握形势 精准定位 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4.(7).

[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年12月18日。

[11]夏人青,陆文龙,樊军。2008年上海市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总报告[R].上海:2008.上海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状况调查课题组。2008:6.

[12]孙佳峰,王林跃,郑学健。高校职业咨询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1.(4).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5

年月大学毕业到校任教至今23年,具有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双学位,具有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创新能力培训师双师资格,现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公共教学二支部支部书记。

我于年月取得教授资格。

二、取得教授任职资格后的工作业绩

(一)教学、科研:

教学课时量为:年394;年592;10年317。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科研为:

1、8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2、发表专著一部,22万字;

3、参编教材一部,4万字。

4、主持、主研省级、厅级课题4个,都已结项。

(二):主持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的建设,并被推荐参加了省精品课的评选。

(三)组织了几次教学活动。

主要有:职业规划讲座、职业规划比赛、职业规划教学座谈会;组织两课教师到外校学习取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德育教研室和公共基础教研室一起组织参加的省教育厅庆祝建国61周年演讲比赛,我校在全省高校中荣获三等奖,实现了我院演讲史上的一个突破。特别强调的是,活动得到了各位院领导、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基础部全体,从主任到每一个老师,在历时两个月的宣传、选拔、预选、辅导的整个过程中,积极配合,团结合作,才取得的这个成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年评为优秀教师;10年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个人。

(四)最大收获

通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三、竞聘优势

1、首先是我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对教学岗位的热爱。23年的专心教学和努力可以证明。

2、我认为我符合该岗位的条件。

四、工作设想

(一)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学院规划为指针。

(二)努力修身养性、做好本职工作。我的做法:

1、每周至少拿出半天时间到书店看书;

2、每周六上午到省艺术中心听《燕赵讲坛》讲座;

3、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科研上水平。

(三)德育教研室的工作

教研室的工作,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育人。10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5号文件》对我们提了很多具体要求。我们近期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院领导下,实施这个文件。

经过多次讨论、论证,德育教研室全体老师提出成立《阳光成长室》作为“两课”实践基地,目的就是更好实现育人功能。最终结果我们按学院的要求执行。

(四)支部的工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2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