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精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一篇】
各位评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134页136页《面积和面积单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的单位,使平面图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标准,这样就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他们实际的大小。
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让学生说说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体,和你家的房子比较一下谁大一些?并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教师板书:面积。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的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分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认识面积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课桌的桌面,看电脑中的两个镜框的画面,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画平面图形,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给他们的大小起个名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定义,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第二步,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单位首先让学生知道正确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先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用观察法比较,会有三种答案,用叠起来的方法比较(试一试),还是不能确定大小,教师根据学生的两次信息反馈,鼓励同学们大胆创新,有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再演示,在两个图形上分别画上同样大的小方格,通过数小方格的数量,学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积就大.在学生已经知道用数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前提下,运用游戏的方法来比较同样一个图形,可以是6格也可以是12格,从而产生了矛盾,达到了学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确地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接着教师巧妙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概念。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什么单位?告诉学生今天先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积单位还有别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个面积单位。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示。第二步是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教学以教为主;具体环节如下:找,从自己备的学具中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着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脑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个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学以扶为主;1平方米的教学以放为主。以上利用多种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巩固了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第三步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去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主要设有填空题判断题和操作题。目的让学生明白(1)正确运用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长度和面积的区别,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课堂小结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我们的操场,这个方法可行吗?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总之,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发展。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二篇】
本单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六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材处理。
本单元概念较多,也较重要。另外还有四个例题,分7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中要重视对面积的估测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2、比较面积单位的大小,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教学难点:
1、恰当选择面积单位,估计物体面积的大小。
2、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过程教学,这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使数学学习从“文本学习”走向“体验学习”,就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本单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说说多媒体教室和你的房间比较一下谁大一些?并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多媒体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的房间大多少?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设计,创设了生活情景,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的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2、直观演示法。
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面积单位的进率时,利用媒体直观演示把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划分成10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帮助学生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与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参与操作实践,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得到发展。
(1)操作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参与来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例如在认识“面积”这一概念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课桌的桌面,看电脑中的两个镜框的画面,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画平面图形,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给他们的大小起个名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定义,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在实践操作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在学习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去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2)自主探究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规律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先用1cm2小正方形拼图形,在拼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宽有关系,再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
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说说各自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拼摆收获: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和有意义的材料,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三篇】
《平移和旋转》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认识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化的必要手段,也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本套教材两次教学平移和旋转,第一次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二次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一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例题教学日常生活里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列举火车、电梯、火箭的运动和风扇、螺旋桨、钟摆的运动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能根据画面想象出实际状态。教材通过这些物体的运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很普遍,建立对物体平移、旋转的感性认识。
对于平移和旋转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通过观察、想象、比较等学习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
1、要求凭借初步的感受判断图中各个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2、到生活中寻找平移和旋转。这两道题既帮助学生充实感性材料,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
3、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让他们用动作表达、交流自己对这这两种运动的认识,也是对现实中众多的平移、旋转现象的初步概括。可见,教材安排平移、旋转的教学活动时,充分考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有层次地逐渐递进。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而且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在确定图形的平移距离时,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作为是平移的距离。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使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同时渗透分类思想。
2、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一次后的距离。
3、在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形成解决问题一些基本策略。
4、了解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课件、画有房子方格纸、房子卡片等。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有助于他们选取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有很多,学生们都已见过,只是没有经过一定系统的理论学习。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化的必要手段,也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平移与旋转,使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操作等活动不断感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掌握平移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观察法和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移一移、画一画等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征,掌握物体平移的距离。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创设情境,感受平移和旋转--联系生活,体验平移和旋转--观察操作,掌握平移的距离--轻松欣赏,感受神奇拓展视野”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平移和旋转”中,我首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它的运动方式是旋转,通过学生上讲台和回座位感知这样的运动和风车的运动是不一样,再通过课件演示物体运动画面,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式、对物体运动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等形式,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抽象出: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现象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课件再次举例出示运动的物体,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性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在第二个环节“联系生活,体验平移和旋转”中,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学生也会在自己亲自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1、先通过点的平移这一形式按“先点后体”的程序来教学平移距离,然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搬房子”让学生感受物体平移的方向与距离,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有效地分散了教学难点,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再次直观地感受物体的平移距离和方向,又一次突破了难点。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师生共同总结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或某一个点确定平移的距离。(开始、1、23……)。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画三角形的平移图形,小组通过讨论,很快就能画出平移图形。可以选了几个画得快的同学上来汇报,你是怎样画的?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是:找点、移点,连点。
在第四个环节中“轻松欣赏,感受神奇拓展视野”中,首先让学生欣赏运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美丽图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接着用课件演示上海音乐厅搬迁的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了解楼房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我的设计的板书,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四篇】
“24时计时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的知识。“24时计时法”作为计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了解24时计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教材涉及的另一个内容是,通过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学习计算一件事经过的时间。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已认识了钟表,学习了时、分、秒,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继续学习年、月、日,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呈现的是三位同学来到壮观漂亮的天文馆前的情景,呈现的信息是售票处天文馆的开馆时间,还有一张今日放映科教片的海报。这一素材的选取,对于学生来说充满了新奇,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愿望。教材从情境创设到数据的提供都是现实的、科学的。通过真实的素材,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并会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够计算某一件事经过的时间。
2、能正确地把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乐于和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了解24时计时法,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能够准确计算某一件事经过的时间。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因此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记时法之间的互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更好的实施教学,应作以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钟表模型学具。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习欲望,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
1、实践探索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我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建构,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nbsp;15:45是几时几分?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是多长?等问题。
指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15:00是几时?”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看懂吗?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好吗?学生进行自主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设计这一环节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同时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展示得愈充分,学生的体验就愈深,也就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立足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生活经验,通过以下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
1、认识24时计时法
结合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法,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你更喜欢哪种记时法?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投入到富有挑战和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讨论、比较中达成共识,得出“12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名称。并说说为什么不叫25计记时法或26时计时法,强化一天24小时。
在讨论两种记时法的异同时,适时结合钟面,结合学生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探索24时计时法的记时规律,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通过对0时的讨论,强化对0时的理解,知道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
并让学生在对喜欢哪种记时法的讨论中明白,使用两种记时法是源于生活的需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记时法。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究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规律
让学生试着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很快的用12时计时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出题考老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述互换的方法,提高熟练程度,加深对两种记时法之间联系的认识。
本环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自己去系统探索两种记时法,在教师有条理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梳理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到联系点。辅助多媒体直观的优势,让学生亲历“数学化”的建构过程,突破重难点。
3、学习计算某一件事经过的时间
结合提出的问题: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是多长?引导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寻找解决方法。全班交流时,只要学生计算出正确的时间,都给予肯定。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由于直接计算的方法更直接,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这一算法,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
这一环节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集合集体的智慧,探究到解决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三)、回归生活,应用拓展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环节结合书中的“自主练习”,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动手拨一拨、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反思自己学习方式的习惯,通过评价激励,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习中去。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即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相转化以及计算某一件事经过的时间,力求简洁明了,体现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和梳理知识。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五篇】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7《面积的含义》。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习近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孩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选用电子白板辅助本课教学,它以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在常态课堂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的直接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改、充实、甚至创造“课件”内容,从而生成每个教师个性化的“课件”。
本节课我创设了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二操作实践比较大小。
三分层练习综合运用。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先以涂色游戏导入,让孩子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出示两面大小不同的旗子,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涂红旗比赛。结果如意料中,让他们初步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小)。
然后让学生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
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然后再通过平面图形认识面积。
出示这几种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先让他们认一认是什么图形,再指一指它们的表面,然后让他们比一比大小,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各自的面积。
学生充分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三种不同颜色彩纸的面积。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有的小组比较的是红色纸和黄色纸的面积,有的小组比较的是绿色纸和红色纸的面积。都顺利的得到了答案。他们有的.用的是观察法,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重叠法。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生动的将这一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那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绿纸和黄纸。(重叠)有的学生认为黄纸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绿纸的面积大。意见有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抓住了“究竟谁的面积大呢?”这一矛盾,向学生提出: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把学生置于矛盾的中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手中的学具来测量,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有的用长方形的小纸条量,有的用正方形的小方片摆,还有的用橡皮等身边的物品去测量。结论展示,全班汇报后,我在白板上给学生提供了小正方形让学生摆一摆,学生们都很积极的想到前面来一显身手,接着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测量的过程,渗透面积单位的表象。
然后出示试一试,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3种方法:看、叠、量。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5个卡通人物,利用电子白板的超链接功能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题目。喜羊羊这一题是比较四个省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同时结合时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懒羊羊这一题中让学生比较四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题主要指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学生在汇报时这也是老师用白板演示操作的过程。为今后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埋下伏笔。在暖羊羊这一题中,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比较,可以让几个孩子到白板上利用拖拽功能动手操作。在美羊羊这一题里,通过描图形的边线和涂图形的面积,让学生体会周长与面积含义的区别。演示的时候用到了电子白板喷桶的功能。沸羊羊这一题,联系生活继续分辨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这几个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好的区别了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最后1个环节是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利用屏幕幕布功能出示本节课的板书,(面积的含义)巩固新知。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看。荧幕上隐藏着2个图形,一个图形上摆了4个小正方形,另一个图形上摆了12个小正方形,猜猜看谁的面积大。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当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时,我利用隐形幕布功能揭开谜底,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不能只数正方形的个数,正方形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好比较,这个环节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节课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下,我们真正实现了“转译”功能,即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实现了“对话”功能,即让教材、素材成为学生对话、操作的对象。大家共同感受着数学带来的信心和快乐。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大家的倾听,谢谢!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六篇】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五册第146—14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什么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
6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出来的。
麻烦。
不能。
爱学!
[出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完毕]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清楚,我把这个长方形放大了[贴在黑板上]。
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学生说,教师摆]。
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几排?
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3排。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见图14)。
一共有15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算的?
5×3=15(平方厘米)。
对,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又出示一个长方形](见图15)。
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因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
对!
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几排?
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两排。
你没有摆,怎么知道能摆两排呢?
因为宽是2厘米。
对!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面积是12平方厘米。6×2=12(平方厘米)。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七篇】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别的知识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大纲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以下两点:
1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由于吨是较大的计量单位,学生往往只是眼见,却未必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学重点是建立1吨的概念,难点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
教学程序分4个环节进行: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水果贸易市场的画面。
(3)、揭示"吨"的概念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4)、揭示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数量上初步感知吨的重量,并反馈有多少同学已经知道"吨".并从生活实际中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可以随时发现数学。
2、实物体验,联系生活
本环节逐步由抽象到具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认识,拓展思维,以直观形象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是非常重的,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3)、联系生活举例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把吨这个重量单位用于生活,强化吨的概念的构建。
3, 单位化聚,练习巩固
(1)、 出示例题:5吨=( )千克 5吨680千克=( )千克20xx千克=( )吨 2450千克=( )吨( )千克(2)、开放题: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 一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主要有什么收获?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八篇】
一、借助直观,领悟新知。
1.师:(出示中国地图)今年暑假老师准备去四川旅游,谁能帮我在地图上找到四川省?我们属哪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
提问:江苏省和四川比,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我们所比的大小指的是这两个省什么?(面积)。
师:你还在哪儿听过面积?
预设:生:我们国家的面积很大。
生:水库的面积。……。
2.师:到底什么是面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的含义。(板书课题:面积的含义)。
二、观察体验,感悟面积。
1.教师摸粉笔盒的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老师拿的物体是粉笔盒,注意看老师是怎么摸是粉笔盒表面的?(老师示范用手掌心摸粉笔盒的表面)。
2.学生活动:
要求:拿起课本,像老师那样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和课桌的桌面以及身边很多物体的表面吗。
小组同学摸一摸,看一看。
预设生:平平的,一片一片的……。
4.小结:同学们摸的这些面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5.教师介绍: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6.举例: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预设: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
(顺便完成想想做做1)。
7.师生小结: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出示封闭图形进行大小比较,发现: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比较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师生讨论:你能一眼看出下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吗?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2)学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3)出示“试一试”第2题要求。
学生按要求操作:画一画、比一比、再说一说。
四、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回归导入情境,学生按要求练习。并再到中国地图上找一些省份,比一比面积的大小。
2.“想想做做”第5题。
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图上可以看到校园里有哪些建筑、有哪些场地,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还能看出什么占地面积大些、什么占地面积小些,是一道比较开放的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比较方法。
预设:学生先分别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有多少个小方格,再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指导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怎样数出梯形面积,把两个半格拼成整格。
用相同的方格量是比较面积大小的一种方法,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
追问: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
引导学生将周长与面积进行对比,明确周长与面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图形,指出各图形的面积与周长,进行认知巩固。与同桌进行交流。
5.思考题。
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解决办法,再组织交流。
独立完成。(课作)。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九篇】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传统的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其侧重点在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把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甚至是解题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导致只会算,不理解。现行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统计》中,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不仅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节课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为此,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感受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整体状况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这三条目标中,第1条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第二条是数学能力与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第3条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计算平均数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平均数的教学是立足于统计,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是在统计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平均数。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谈话法,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地思考、探索、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适当地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开展讨论,真正做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异性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发现新知,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知识,进一步掌握知识。
本节课按以下五大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三)谈话交
流,深化理解。
(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五)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具体教学过程略。
面积的含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大全【第十篇】
《鸡兔同笼》是师大版的教材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郭**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这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教学时直接引课,在列表解决问题前先鼓励学生猜想、尝试、猜测,通过学生的经验猜想可能的情况,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借势再设计表头进行列表。让学生经历猜想、列表、尝试、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的优点有:
1、数学思维缜密。
在教学过程中环环想扣,引导学生思维有序,在列举完猜想情况后,让学生自主发现应该有序排放,列举后让学生观察发现排列的规律,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熟练地应用规律。
2、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的思维活跃,老师课言和谐幽默,印象最深的一句“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充分利用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时应战,达到了运用多种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将多种列举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
教学建议及改进措施:
1、课堂评价学生的方式再多一些形式,多一些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树立学生的信心。
2、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让学生自已列举出一些现象,全班判断,学生可能会更好地掌握“鸡兔同笼”的“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可能会好一些。
本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