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本科论文 本科大学论文【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9770

【导言】此例“本科论文 本科大学论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工科 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方法

工程学或工学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代表性学科有土建类、水利类、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热能核能类、化工制药类等等。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培养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工作人员。

我国每年大学本科学生中,工科类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以武汉大学为例,全校五个学部每年共招生约7650人,其中工学部招生约1640人(水利水电学院约390人,电气工程学院340人,动力与机械学院约460人,城市设计学院约150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约300人),约占本科总招生人数的22%。这些学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教学、科研和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本科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将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也是他们四年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是他们踏入人生的重要里程。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如何使得学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尽可能将本科期间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使得他们的个人能力得到提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难题,尤其对于工科类本科毕业生,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尤其重要。总得来说,对于工科类学生,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使得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一、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特点

以2012级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与道桥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为例,全系采取公布选题,双向选择的模式,全系20名指导教师提供了89个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供59名本科毕业生自由选择,最终同学们选择了其中的41个课题(如表1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所选择的41项课题中,有10项为毕业论文,占总课题的24%;另外31项均为毕业设计,占总课题的76%。学生所选课题中,教授指导课题22项,副教授指导课题17项,讲师指导课题2项。学生所选择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均来源于真实的工程,且都是应用类课题。可见,工科类学生在进行毕业选题时,倾向于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且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教授、副教授作为自己的指导教师,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论文)选择的倾向性受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大。

二、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科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学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最佳锻炼机会。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硬件及管理方面

工科是以实践应用为主的学科,大学本科期间学生大多数以课程学习为主,要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就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及工程实践。然而,目前许多工科院校试验条件有限,尚不能满足所有本科毕业生的应用要求,因而造成许多毕业生的本科论文(设计)都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相对松散,各高校虽然都制定有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标准,但在具体实施方面缺乏执行力度,很难做到从立题、选题、开题、中后期检查、评阅、答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以至于到最后很多都是“能过且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很难保证,学生也无法起到真正的锻炼作用。

2.学生的态度和执行力度方面

当前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也是如此,前面分析中已经看出,学生选题倾向于应用性强的课题,同时也热衷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大多数学生希望藉此为自己接下来找工作或者读研能够提供帮助。而且,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这半年时间里,大多数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奔波,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许多学生都是集中在答辩前一个月甚至一周才开始真正投入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3.教师的指导方法和重视程度方面

目前高校教师普遍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任务,工作量较大,因而往往希望能够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能够对自己的科研任务有所帮助,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由于时间短,而且学生也处于锻炼阶段,对教师的研究工作不仅起不到帮助,反而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对待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和认真,选题也没有考虑本科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在指导时间和方法上投入不够,学生往往处于“放羊”的状态,到最后答辩时也就应付着毕业了,如此以来,后面的学生也会觉得毕业论文(设计)就是这种水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无法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起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错失了踏入社会前最好的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法探讨

考虑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科类本科毕业生选题特点和实际情况,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时间层面上,由于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是安排在第8个学期,与毕业生考研或求职冲突,可以考虑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分解进行,即在第7个学期或者更早的第6个学期就开始安排毕业生的选题工作,这样一方面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能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与学生交流。

2.在选题安排层面上,指导教师应该尽可能的结合自己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题,同时尽可能安排学生到现场考察参观,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所立选题也应该充分考虑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以能够系统的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为主。

3.在指导模式方面,可以考虑多个指导教师形成团队的模式,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弥补指导教师时间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考虑让指导教师的在读研究生作为助教,一同辅导本科生。

4.在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面,应该提出明确具体的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学生,同时也要考核相应的指导教师。考核指标也应该分配到平时的指导工作中,不能仅仅以毕业答辩为准,同时适当加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奖励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 结论和建议

工学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也应该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对武汉大学2012年岩土与道桥系本科毕业生选题分析,发现毕业生选题受就业形势影响很大,同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分析发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改进。结合本人自己的教学经历,分别从时间层面、选题安排层面、指导模式层面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和建议,希望对工科类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有所帮助,使每一位毕业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姜远平,刘少雪。 从工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4.

[2] 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

[3] 陈友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2-02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面临的主要问题

毕业论文被认为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论文写作认识不够,兴趣不高,并且受大学生就业体制变革的影响,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指导、写作、答辩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时伟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指出,本科毕业论文仍然存在着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受着废除与续存的舆论煎熬。吴国杰等在《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一文中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制约因素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的科研物质基础不足、毕业论文师生比不合理、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与考核监控缺乏等等。再比如,毕业论文理论研究较多,整体较为空洞,缺乏实践意义;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教师要求不严,部分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等等。最为突出的就是学术不端,而且不端行为在升级。笔者在与一些外校同行进行交流时,感觉本科生毕业论文还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学术不端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也开始苗头渐起,大有泛滥与升级之势;甚至拷贝网上的硕士学位论文,或将几篇硕士学位论文压缩、拼凑、肢解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同时,由于本科院校扩招,教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压力也很大。例如天津某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共有约1200名毕业生,专业教师约160人,平均每名专业教师要指导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其中某两个系每名教师平均要指导12人以上。如果再考虑部分教师还要指导二学位毕业论文、二级学院的毕业论文、夜大学的论文、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任务是比较繁重的。

二、本科毕业论文的废与立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集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对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教育部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明确要求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并曾经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实际上,本科毕业生要不要撰写毕业论文,是由来已久的一个争论。正如人们所言,本科毕业论文已成“鸡肋”,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感到棘手,而且社会舆论指责本科毕业论文太水,与其维持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丁晴雪在2009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撰文“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值得探讨”,明确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或不再将论文作为本科毕业的硬性条件。丁晴雪指出,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本科毕业论文“掺水”问题严重,而是在于本科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半左右(现在已经超过这个比率)的高中毕业生都能够享受到的“平民教育”。相应的,本科教育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英人才,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正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这种变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才受到怀疑。但是,取消毕业论文的做法是不是有些过激或一刀切呢?2009年曾经传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仅仅过了一天,四川大学宣传部就将这个“善意的谎言”戳破了。可能是四川大学在各方面承受的压力过于大了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有些难当啊!

三、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若干设想

有鉴于此,本科毕业论文有必要进行改革。针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其毕业论文改革可以分为近期和中长期两步走。

1.近期设想。近期就是严格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具体设想有两点:第一,对那些毕业论文不合格、第一次没有通过答辩的同学,即使以后答辩通过,应适当延迟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时间,直至取消。笔者所在单位,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出台了一些制度与措施,如开题报告制度、指导教师与学生背对背答辩制度、二次答辩制度,等等。但是,措施的实施效果依然难以令人满意。不少教师私下反应,现在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学生不急、老师急”。在学生心目中论文写作答辩只是一个过程,早晚得通过,即使进行了N次答辩。通过推迟发放毕业证、学位证来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当然,为了慎重起见,维护和谐校园,而且更具有权威性,不合格毕业论文的确定应该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或学位委员会组织进行。第二,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查新。现在,本科毕业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任务一般由指导教师来负责,明显没有权威性;而且也不现实,因为指导教师的资源有限、时间有限。只能通过非正规的方式确认,如上下文的行文、直觉、交流谈话等,或者是根据电子版文件中回车符、逗号、分号是不是半角提出质疑。建议由教务处、学院和学工部等部门出头,组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查新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一律延期毕业,甚至更严厉的措施。此举即可树立学校严谨的学风又可以起到对学生起保护作用,免得出现“秋后成名算账”事件。

2.中长期设想。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经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相关基本训练。所以,笔者觉得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只要有某种方式或手段能够达到相同的目的,是不是就可以用其代替或部分代替毕业论文。替代的方式或手段有以下四种:第一,用综合实习替代毕业论文。学校可以选定一些信誉良好、专业对口,愿意与高校合作的公司、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只要学生在这些基地的有关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期满合格就可以认为毕业论文通过。第二,有些专业可以引入类似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方式。比如工程管理专业就可以使用纯粹意义的毕业设计,营销专业是不是可以用某企业某产品的营销策划方案替代毕业论文。第三,用获奖作品替代,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天津市大学生文化创意竞赛以及校级一定等级的获奖作品代替毕业论文。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增加学校获奖数量,提高学校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知名度。第四,用高水平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替代。比如,以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发表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学术论文,EI检索、SCI检索的论文。这一措施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致力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促进与鼓励措施,又是一种检验手段。

参考文献:

[1]邹吉高,严赞开。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20.

[2]宗桦,陈岩峰,周晔。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创新体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2):95-96.

[3]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丁晴雪。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值得探讨[N].光明日报,2009-10-14日(006).

[5]李雨峰,王玫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新思路[J].科教文汇,2010,(9):27-28.

[6]吴国杰,吴炜亮,赵宏霞。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7-179.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http///cyzc/

本科大学毕业论文【第三篇】

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进度安排应尽可能详细。

3.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调研是否充分?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是否已明确?是否已经具备开始设计(论文)的条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同意进入设计(论文)阶段。

大学生本科论文【第四篇】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尽管地方本科院校区位远离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庞大,思想活跃开放,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自我评价高,自我中心意识较强,重视扩大人际关系的交往,渴望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尊重,非正式群体组织多(如,同乡会、文学社团、书画协会、音乐协会、交友会、联谊会等);对于校园内外的文化娱乐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

二、农村生源多,职业意识强

相对于“211”、“985”高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城市的现象,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生源70%左右来源于农村,自立、自强与抗压能力相对较强,珍惜学习机会;由于来源于农村,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方面积极性高,希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走出大学生校园后希望能通过职业工作自立,消除家庭负担,为农村父母分忧。因此,与重点高校大学生相比,能主动地接受社会招聘,工作适应能力强。

三、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在思考与实践“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时代课题上,要切切实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地方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落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和党政齐抓共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面,构建党政团群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共同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发挥专业教师专业教学的教书育人作用,落实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以全员参与的机制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深入学习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公报,认真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创新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树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大力倡导与弘扬优良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加强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培养诚实守信、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实现客体教育与主体教育的转化,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开展探究式、参与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探究真理,树立正确观念;发挥多媒体教育的形象、有趣、生动等特点营造好的教育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开展学生宿舍联系制、学生基层党支部联系制、特殊困难学生联系制等与学生常联系、深了解、重关心的教育活动方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创新实践实习教学,注重“身体力行”,磨炼毅力与职业道德,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注重教育手段创新,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提倡实名制、绿色健康上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示范作用,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充满活力与高度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是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稳定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引进一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与老师,并聘请一些名家、英雄、模范经常到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方面的讲座与交流;三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确保辅导员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注于“人生导师”角色,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政治思想动态,切实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四是积极开展交流与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拓展知识视野,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五是建立由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等联合评价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业绩考核和评价的科学制度,以制度激励促进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六是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协力支持和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合力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00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