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汇聚(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汇聚(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一篇】
[摘要]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在历史课堂中,应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最终能够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是已经发生的人和事,无法重现。但历史又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由其内容决定了不仅是大量历史知识的集合,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年龄在13-15岁左右的青少年,教学的内容涵盖整个中国通史以及大部分世界通史,所以尖锐的矛盾便突兀的呈现出来:学习主体年龄小,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而学习内容浩如烟海。农村中学又因为环境较为闭塞,学生的视野狭窄,历史素材积累少,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显得困难重重。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什么是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呢?其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有序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能够即时显现成效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的,后者是长效的。对此,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而言之,就是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就要从教学方法、策略上下一番功夫。试想:如果教师的传授方法不得当,学生是否就会感觉枯燥乏味、从而昏昏欲睡呢?答案不言而喻。所以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个人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所谓和谐的师生情感,即一种亦师亦友的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自古有言:亲其师则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师生之间只要建立起融洽的情感关系,学生就会喜欢这位老师,同时亦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然后加以肯定。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老师尊重、欣赏、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老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回报老师,从而也使自己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交心,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课下多和学生聊天谈心,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心智和知识的累积,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参与,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与历史知识间的联系,使其找到生活中的“历史”。同时,教师也要有选择地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比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民间故事和传说等)服务于历史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展示更加直观、鲜活的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参观。在课余时间,提倡学生研究所能接触到的村志,多与家族中或村子里年长者聊天,通过因地制宜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使原本枯燥死板的历史知识形象化,赋予历史教学鲜活的生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虽然农村中学对多媒体的使用层次还比较低,但我们仍要努力借助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再现一些历史情景,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去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习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无法把抽象的思维用具象的模式在脑海中形成概念,也就无法更好地去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既可以借助多媒体把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又可以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声音、照片、录像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进行放映。这对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如讲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奋斗时,可以用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南泥湾》导入,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从“到处是荒山,没有人烟”到“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变化,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南泥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从而组织学生从背景、措施等方面开展小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以《军民大生产》的旋律贯穿其中,让学生感受当时人们身上洋溢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并激发自己积极向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艺术。我只是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从几个角度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指正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勇于尝试的胆量,有敢于坚持的勇气,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把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落在实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的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所以,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我们要积极面对挑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二篇】
周祖谟先生曾指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要研究词汇发展,避免纷乱,宜从断代开始,而又要以研究专书作为出发点。又如清人研究古韵那样,先以《诗经》一书为起点,得其部类,然后旁及《楚辞》以相佐证,以确定韵部的分合,而后之人又从而逐渐加详加密,以臻完善。”[1]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时期的语言是汉语语言研究的基点,这个时期的语言研究充分了,既可以上探远古汉语,又可以下衔中古汉语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汉语史的研究。两汉汉语是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是汉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就汉语史词汇研究而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系统的两汉汉语词汇研究成果问世。《〈论衡〉词汇研究》一书(徐正考、王冰、李振东著,吉林大学出版社版)便是以《论衡》词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汇学相关理论,试图探讨当时词汇发展总体面貌的力作。综观此书,胜义迭出,特点良多,今仅就此书发其菁华。
一、以《论衡》为点,以点窥面。
以上两位学者无疑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点”着手,即专书词汇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面”着手,即从一个历史阶段的几类体裁作品中博观约取,作为专书研究的一种补充。笔者认为做任何研究都应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扩散的过程,词汇史研究更是如此,只有将某个时代的某部专书研究好了,才能以此为点、为基础辐射到同体裁的或不同体裁的其他作品中。进而对那个时代词汇存在和发展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论述。诚如董志翘先生所说:“以汉语史为例,我认为个人的研究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专书词汇研究逐渐扩展到专人词汇研究,再渐渐扩展到断代词汇研究,然后才谈得上整个汉语史的研究。”[4](p421)徐正考等先生捃拾历史、文学和哲学价值为一炉的东汉王充《论衡》一书,并以此作为基础,对其中词汇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力图以此为点窥视汉代词汇存在和发展的一个侧面,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以《论衡》为体,具有较高语料价值。
《论衡》作者王充,东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理论家。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中(公元89-1)。王充所处时代,图谶符命、天人感应之说盛行,王充秉持天道自然的思想,以“疾虚妄”三字为思想线索,对当时的虚妄之说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耗时三十年写出了这部哲学、文学和史学力作。
论著所选用的语料犹如其底色与体制,选用语料是否合适决定了研究结果是否有价值。一般认为有语料价值的专书应具备成书年代确定、能够反映或至少接近当时通行的口语,有较大词汇量且内容涉及面广等方面特点。而我们认为汉代以后的作品能够反映或者至少接近当时通行的口语这一特点尤为重要。先秦时代言文还是一致的,但从汉代开始,书面语便有了脱离口语的倾向。因此,汉代以后(包括汉代)的专书选取工作要充分考虑其反映口语的程度。王充所处的时代,很多文人作品“深覆典雅、指意难睹”,王充旗帜鲜明地反对“华而不实,伪而失真”的文风,主张文学贵在独创,力主使用口语、俗语。这种主张在《自纪篇》中表述得很清晰,这里不再赘述。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论衡》是能够反映当时口语的。
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在他的专著《中国语历史文法》“跋”《尽信书不如无书》中,将中国古典文献分为同时资料与后时资料两大类。并说到中国古典文献大多为后时资料,经过转写转刊,这对我们进行汉语史的研究是不利的。这也就是说《论衡》一书如果在辗转流传中被人们做了大量改动,那么其语料价值便会大大降低。作者注意到了这点,依据是民国时期黄晖在《论衡校释》的“自序”中考定该书“未经后人改编”,“流传到现在一千多年,还没有人加以整理或注释”。这样便保证了所用语料的价值。从中我们可看出作者在词汇研究中对所选语料的高度重视以及其严谨的治学风格。在如何处理《论衡》引文这一问题上,作者对于哪部分应算作《论衡》语言,哪部分应剔除更是做了非常细致的甄别,可见作者是在广泛收集、认真鉴别、准确识读语料的前提下分析、利用这些语料,若没有相当的训诂功力,恐怕很难完成上述工作。《论衡》作为一本集哲学、史学、文学价值为一身的巨著,其涵盖较大词汇容量并且内容涉及面广更是毋庸置疑的。
三、科学的研究方法。
《〈论衡〉词汇研究》一书便是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佳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立体的描述方式。
以此书同义词研究为例,其一方面研究其全部的同义词组,另一方面还展示全部同义词组,并且举出典型例证,在这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描述的铺垫下,揭示其类型、特点以及规律便变得顺理成章,令人信服,也有利于人们对所归纳的同义词组可靠性做出判断。虽然诸如向熹先生《诗经语言研究》以及张双棣先生《吕氏春秋词汇研究》等著作中以点代面、举一反三的方法也颇值得借鉴,但笔者认为此书所采用的方法更具有可靠性和明晰性。
2穷尽式的语料梳理。
我们认为研究专书词汇理想的状态应是“穷尽”。以同义词为例,刘叔新先生认为:“互有同义关系的词语,在语言一定时期内,是确定的,而且数量上有定,是有限的.若干个。换言之,同义词组总是包含着确定的、数量有限的成员,在共时的平面上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封闭的结构组织。”[5](p288)虽说理论上如此,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准确说出现代汉语中到底有多少个同义词组,因此在客观上很难说同义词语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封闭的结构组织。同义词组如此,反义词组、复音词等更是如此。加之操作方法各异、专书字数有别等因素,做到“穷尽”的难度是很大的。但另一方面《论衡》一书的语料判定,决定了作者对《论衡》一书做穷尽式史料梳理的可能性。《论衡》词汇在共时的平面上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封闭的结构组织,这就为作者所采用的穷尽式的语料统计提供了可能。作者尽力做到“穷尽”,穷尽式地归纳出《论衡》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复音词以及相关的新词新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今后我们在研究中应大力提倡穷尽式的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这也是目前汉语词汇研究较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3从宽的归纳标准。
以本书同义词研究为例,此书在研究《论衡》同义词时遵循的是从宽原则。具体做法是,只要两个或某几个词在《论衡》中在某个义项上具有同义关系,就将它们归纳为一个同义词组。至于其间的同义关系在王充时代是否普遍存在则需要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比较方能看出。这不是从事专书研究所能完成的任务。采取从宽的归纳标准既能保证保留有价值的部分,又与全面研究相辅相成。这种思路对专书词汇研究是有益的。
4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古今通观的研究方法。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即在于强调语言系统是一个自足的表意功能系统,强调语言是在共时的平面才是有意义的,这对于认识语言的本质确实是很有意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这等于说,语言只有在语言符号的组合中才能表现出它的意义,单个的符号是不严谨呈现出它的意义的。或者说,语言符号的所有意义只有在语言的组合链条中才能呈现出来。这样,就催生了描写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的特点即在于特别强调语言的共时描写,而对于语言的历时发展却不屑顾及,认为历时因素在语言的共时表达系统中是没有位置的。
语言研究表明,仅仅强调语言的共时表达系统,不顾及语言的历时研究,对于科学地、全面地研究一种语言是不行的,因为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语言的表达系统是各种语言单位以及语言表义格式经过历时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如果要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一种语言现象,就要既能全面地描写一种语言现象,还要能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明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对这些语言现象做出合理阐释。共时平面的语言现象不是单纯的,其中既有历时语言因素的积累,在共时平面上起作用,又有在作者所要研究的当代共时平面中新生的语言现象。只有在历时演变与共时描写相结合的研究中,才可能反映当时语言现象的全貌。本书作者很好地在书中体现了这一点,如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完全是一种共时平面的描写研究,在第四章中专门论说《论衡》中的新词新义,这种共时平面和历时演变相结合的研究是有着对语言研究的科学理论认识作为支撑的。再如此书的反义词研究,作者不满足于对《论衡》中的单音节反义词做孤立的、静态的描写,还将其与《左传》《颜氏家训》中的单音节反义词做定量统计并分析比较,得到三部文献都使用的单音节反义词并对常用反义词演变趋势做了简要说明,把专书反义词研究纳入词汇史和语言史范畴,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个理想的专书词汇研究,也不应固守于静态描写,应具有系统观念和史的观念,将专书词汇研究纳入到整个词汇系统和词汇史研究的轨迹中去,此书作者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
四、周密、严整的理论框架。
我们注意到,此书一个最大的也是贯彻始终的特点便是在对《论衡》各专题词语进行研究时,并没有急于对词语进行描绘与论述,而是首先进行理论方法上的探索,主要是对已有理论的反思,相关判定标准的确立以及有关词汇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探讨。如在进行复音词研究时首先关注的是复音词确定的标准,在综合各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专书词汇研究复音词判定应以意义为主的标准,进而指出:“几个成分组合后,组合体的意义不是几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单一的意义,这个组合就是复音词。”[6](p20)但应该指出,这种判定标准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并不能无一例外地将复音词科学地鉴定出来。究其根源是同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密切关联的。汉语词汇从上古向中古演进,复音化速度加快且是基本规律。从历时的角度看,利用词素组合的复音词从两个词素合成词组再凝固成一个复音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时在书面文献中是找不到任何痕迹的。因此,“对每一个具体的词来说,这个渐进的过程何时完成不太好判断”[7](p229)。不过,这恰恰体现了作者治学的精神和态度。除了借助相关理论、总结梳理前人的观点,更多的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的思考。在参考借鉴前人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等不同因素,提出相对科学的符合研究实情的理论框架。这也正与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相契合。
再如作者在旧著《〈论衡〉同义词研究》的基础上做了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在第一章中专门设立了《论衡》字序对换的同义词等章节。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独具特色。虽然对这些语言现象人们可能有不同看法,但作者将这些语言现象归纳整理,重新做出解释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一般人们认为,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到汉代,都有一个同义词连用,逐渐凝固成词,从而有一个由短语凝固成一个词的过程。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上册中说:“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固成一个整体、一个单词。”[8](p89)“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8](p89)这似乎是说,如果两个语素可以颠倒,就还没有凝固成一个词。但接着又说:“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该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解释,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8](p89)本书作者认为这些词语是词,理由很充分。首先,从历史上看,“同素异序词在西周时期已经产生,先秦诸子中也存在一批同素异序词”[9](p34-35)。这是从语言发展的历时角度来进行说明。其次,作者认为:“考察同素异序词现象应从专书或断代开始。”[9](p35)作者在考察《论衡》一些异序同义词之后说:“上述同素异序复合词,我们认为都是词,是因为它们在同1篇文章中甚至一句话中可自由运用,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9](p37)“这些词的出现是语用因素起关键作用,字序对换以适应不同的语境,表达不同的意味和情感。”[9](p37)这是从语言的共时角度考察所得出的结论。最后,作者又能贯穿汉语词汇的古今发展来说明问题。“我们对《论衡》的研究表明,凡是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在历史上曾高频出现过的,《论衡》同素异序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得发展演变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9](p39)。这种对汉语专书词汇贯穿古今、纵横交错的研究方法,使作者的结论建立在科学的理论框架内。虽然探讨的是一个具体的同素异序词的判定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作者注重理论的挖掘和探讨。作者在相对周密、严整的理论框架下对《论衡》词汇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阐释,自然可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五、结语。
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如何做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我们并无成熟的想法。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论衡〉词汇研究》是做得比较好的,在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可称佳作。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的优秀著作问世。
[参考文献]。
[1]周祖谟,等吕氏春秋词典·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王锳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
[5]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华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8]王力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
[9]徐正考,等《论衡》词汇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三篇】
摘要:从汉语发展的脉络过程来看,非汉语词汇对汉语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总量,也促使了词汇音节的发展,同样对词语的功能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中国语言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非汉语词汇;少数民族语言;性质;文化交流;汉语;。
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趋势,其中一项就是由单一的语言研究转变为多方法多角度的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少数民族分布状况来看,大杂居小聚居是基本特征,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因而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也决定了研究古代汉语就必须要重视其中的非汉语词汇。
1古代汉语中非汉语词汇的词源。
上古时期。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追溯有文字可记载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年。如果要对语言文字出现的确切年代做一个界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无法定性。但从远古时期汉语的记载来看,仍旧可以发现非汉语词汇的一些踪迹。汉族自古就与周边地区有着交流往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行人”是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官职,《礼记》里也记载周代时期有专门记录不同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的官员。由此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的统治者们已经十分重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因而非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在汉语之中。例如“剑”这一词汇,中原地区本没有这种武器,而根据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剑”是西北地区的武器,因而属于外来词汇的一种,不是汉语中本来就有的词汇,相关的记载在《史记》、《正义》等古籍中也能找到。除了这些词汇外,上古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汇有很多来自匈奴。汉代时期,中原政权与匈奴之间交往密切,既有战争,也有文化往来,最终匈奴一部分与汉族融合,一部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知踪迹。来自匈奴的非汉语词汇有很多,例如“胡”字,胡是匈奴人的自称,意思大致和“人”差不多;“单于”则是匈奴王的称号,“阏氏”是匈奴的王后,也是单于的正妻,有时也写作“烟支”,造成表述不同的原因尚未有定论。
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非汉语词汇受到佛教的影响比较大,大多来自佛经翻译所带来的词语,以及与古印度交往中所带来的外来词汇。在这一时期,古代汉语中的非汉语词汇大量增多,涉及到的内容也更加多方面、多层次,由此也可以说明民族之间的交往上升到多个角度,不再是单一的表层文化,更多的已经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佛教的.影响。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佛教虽然不是本土宗教,但佛教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在传入中国后,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成为世俗化宗教的典范。长久的发展,佛教文化已经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可以像佛教文化那样与中国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而佛教用语同样引人瞩目,对汉语语言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佛教传入的历史轨迹来看,早在东汉时期佛教词语已经传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真正兴盛。佛教词汇传入中国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东汉时期通过西域翻译佛教经典;二是从印度等地的僧人到中国来传教,将佛教词汇传入;三是玄奘取经后的传入。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非汉语词汇的传入与佛经的翻译以及僧人们的传教有着密切联系,佛经中的故事也丰富了汉语词汇、语言表述等方面的内容。常见的如“六度”、“三毒”、“刹那”等等,这些都属于佛教词汇,可以说古代汉语中的佛教词汇数不胜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随着佛教与中国社会的不断融合,很多佛教词汇也逐渐有了更多层含义,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意义层面,乃至后人把很多词汇都看做了常规的汉语词汇,例如“世界”“境界”“烦恼”等等。从东汉开始,中国对佛经的翻译工作一直持续到宋元时期才逐步消减下来,从事佛经翻译的古代学者有很多,如安世高、鸠摩罗什等等,他们不仅为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是对古代汉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今天看到的佛经有些易懂,有些仍旧深奥,其实在翻译之处,佛经的翻译难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许多。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经中的很多词语、语句等都无法用汉语词汇来直接翻译,只能通过音译转换成汉语,如“般若”“菩提”等等。虽然这些词汇在通用汉语中一般很少使用,但仍然可视为汉语语言中的重要成分。
其次,中古时期汉语中的非汉语词汇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独有物品,在战乱、民族融合之中,这些物品逐步传入汉地,也有了自己的汉语名称。例如“苏幕遮”,这一词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牌名,殊不知其实苏幕遮最早由唐代传入中国,是一种帽子饰物,见于西域少数民族舞蹈时所佩戴。
近古时期。
近古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少数民族掌握了统一政权,或是统治一些地区,因而这一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既有战争,也有和谐交流的一面。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辽、金、元、清。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政治上的优势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原地区深入的传播开来,少数民族词汇自然会融入到汉语语言之中。但是由于汉语语言的主导性,不少少数民族都自觉的选择了汉化。很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更好的巩固政权,不得不任用大量汉族官员,并且主动地去学习汉语,因而虽然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出现,但最终仍然是汉语为主导,少数民族则为汉语语言增添了更多的词汇容量。
契丹语,契丹族建立了辽国政权,契丹贵族崇尚汉族文化,在学习汉族文化的同时,也将一些契丹词语带入了汉语语言之中。例如“可汗”,是契丹族的首领;“猛安”,指的是契丹的部落。女真语,女真与满族有着很深的联系,学界不少人认为女真族是满族的源头之一。女真族政权全盛时期建立了金国政权,但女真族的文化影响到汉族文化的并不多,因而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不是很大。蒙语,蒙古族是草原游牧部落,是游牧文化的代表,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族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蒙语属于东胡后裔语言的分支,到元朝政权正式建立后,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维护政权,不得不任命汉族官员、学习汉族文化,很多蒙语词汇也随之融入到汉语之中。例如“那达慕”,指的是蒙古族运动会,十分盛大;“敖包”,指的是路标,也有借指山神居住的地方;“安答”,意思是兄弟、朋友。这些词有些虽然并不经常使用,但是也成为了汉语中的专有词汇,是古代汉语中非汉语词汇的典型例子。满族,满族建立了清朝政权,虽然满语是满族的母语,但是出于统治需要,清朝统治者不得不使用汉语,以至满语逐渐衰落,到最后几乎湮没在历史之中。清王朝统治了近三百年时间,但由于几乎没有使用过满语,导致满语进入汉语的词汇并不是很多,而随着清王朝灭亡后,这些词语更是很难见到,只有很少的专有词汇进入了汉语词库之中。例如“牛录”,是一种军事组织的名称;“阿玛”,是满语中父亲的意思;“额娘”,满语中指母亲;“萨其马”,一种糕点的名称。但这些词如今很少使用,只是作为一些专有名词存在于汉语之中。
2古代汉语中非汉语词汇中的文化融合。
语言的交互影响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融合,当一种语言吸收另一种语言时,往往会用自己的语言习惯来改变被吸收的语言习惯。古代中国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汉语在吸收非汉语词汇的同时,也在用汉语的习惯来改变这些少数民族词汇,以此让非汉语词汇更好的融入到汉语语言之中,使其成为汉语的一部分。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语义、语法,同样对语音乃至汉字的表述形式上都有影响。
古代汉语中的非汉语词汇是文化融合的表现,这种融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在内容方面,民族交往是不同文化的交往,不同的文化交往也是不同事物的碰撞过程,古代汉语中的很多非汉语词汇实际上都是吸收了来自于少数民族的概念,如“般若”“萨其马”等等。从语义的层面来说,汉语中本来是没有这些词汇所相对应的事物的,但是随着民族文化的交流,来自异域的事物出现后,自然也就有了相对应的词汇产生,这些词汇大多是直接音译,加上汉语的语言习惯融合而形成的。
其次在形式上,最直接的改变来自于语音的变化。来自少数民族的词语受到不同语系背景的影响,很多词汇在发音上并不能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因而古代汉语在吸收这些词汇时,虽然很多是音译,但并不是直接的音译,而是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而进行深层次的改造。这种改造会使得非汉语词汇更好的与汉语语言融合,汉语语音的一大特色是音调的变化,而一些少数民族词汇在原有的发音中并没有鲜明的音调变化,因而与汉语的融合首先就需要确定不同的声调,再根据含义来确定相对应的字词,以完成转化。
3结语。
语言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于语言研究自然也应当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进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代表,记录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延续历史的桥梁。研究古代汉语中的非汉语词汇对于整个汉语语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的面对这些词汇,规范的使用词汇,才能真正让汉语语言不断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四篇】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授课前把需要教授的词汇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梳理,对新授词汇的处理要有详略,以达到课堂词汇教学的最大有效性。以下是几点词汇选择的原则。
1.使用频率。所选词汇必须是出现和使用频率高的词汇。这类词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并且频繁使用,重要却易于掌握。教师需在适当的时候给以适当的归纳,就可以让学生掌握该词的使用。
2.难易程度。所选词汇会造成学习中的某种困难。这类词汇出现频率同样地相对较高,且可能在意义、应用或记忆方面造成学习困难。
3.典型性。所选词汇应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类词汇具备其他词汇同样的特点,通过该词汇的学习可以令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其他同类词汇的学习上觉得轻松。
4.实际应用。所选词汇应能够用于学习活动中。在课堂、课外的各类活动中,比如阅读、听力、对话等活动,有些词汇往往会被频繁使用;或者在某个特定主题的活动中,某些特定词汇可能会被使用。
二、词汇教学课堂模式。
模式。ppt模式中课堂教学由三步组成,即展示、训练与测试。首先把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展示给学生,然后通过训练加以巩固,最后以测试来评估学生一堂课的掌握程度。这一模式能够系统全面地教授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应用最为广泛。在教授过程中可以适当把展示和训练两部分结合起来,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比起单纯的“展示—训练”模式来得更为牢固。
2.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课堂上情境的创设不应拘泥于一般的形式,比如图文或是动画;也不必固定模式,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体会用法。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已近成熟,鉴于这一特点,情境的创设也应多样化。
3.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过程的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的、目的性的交互活动而掌握语言的意义和使用。它并不重视结果,其结果往往是多样性的、非标准性的。任务型教学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以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词汇教学不应当只重视词汇的意义与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词汇来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教师也可以把词汇的练习设置在任务中,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的策略。
1.词汇的记忆策略。词汇的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已经告诉我们学习中的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根据规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助于提高对于词汇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策略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有效性。
(1)感官记忆。学生在记忆词汇的时候,除了用眼睛看英文单词和更加直观的图像外,也要求朗读单词,借助听觉来帮助记忆。甚至如果有可能,也可借助身体动作的表达来帮助记忆。
(2)语境记忆。语言中的词汇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必须依托于语篇。语篇及其意义所携带的信息则是这些词汇所处的语境。可见,语境对于词汇学习十分重要,词汇学习必须以语境为基础。在语境中的词汇记忆是自发自然的,就如我们的母语词汇的习得。而且,在语境中,通过语意的连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体的记忆。
(3)联想记忆。词汇的联想可以有多种方法。分类:根据词汇的语意、用途、结构、读音等方式可以将词汇进行分类记忆;派生:利用词根、词缀、构词法等学习记忆词汇有助于词汇量的扩充;类比:对于近似词、谐音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的类比有利于词汇的巩固;游戏:以固定的游戏模式加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无限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宽词汇的接触面,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2.词汇的应用策略。对于词汇的应用策略,这里将分两个层次来分析:词汇的理解层次,即相关听、读层面的词汇应用;词汇的运用层次,即相关说、写层面的词汇应用。
(1)理解。词汇的理解存在于学生的听、读活动中,也就是通过所学的词汇理解语篇。这一层次的应用普遍存在于各类的英语学习活动中。词汇与语篇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词汇应用的理解层次,明白这一点,对于词汇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
(2)运用。词汇的运用存在于学生的说、写活动中,即将所学词汇用于意思和情感的表达中。这一层次的应用相对高于理解层次。现在的词汇教学中往往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忽视这一层次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倡导实践合作的学习方式,来鼓励促进学生从理解层次走向更高的运用层次,并通过这一应用层次的训练来巩固扩展词汇的学习。
四、综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一种模式的选择和应用,都必须把学生放在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这一点,就根本无从谈及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不仅要恰当地选择词汇作为教学内容,还要选择适用的一种模式或者综合多种模式以用于教学,更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和模式必须从学生出发,由教师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并应用。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五篇】
摘要: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声乐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特质,培育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声乐教学要紧扣《音乐课程标准》,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并借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综合素质。声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习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要求,革除传统声乐教学在理念和模式上的弊端,进而探索出契合新课程要求的中小学声乐教学路径。为此,本文从声乐教学的相关概述入手,对新课程赋予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予以分析,着重就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声乐教学策略予以探究,以期为优化中小学声乐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可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声乐教学新课程。
提出:“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在愈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下,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日臻突出,声乐教学业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音乐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声乐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起到洗涤身心,净化心灵,升华智慧的作用,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意义不言而喻。
一、中小学声乐教学概述。
1.声乐的概念。
所谓声乐,其又被称之为艺术歌唱,是指将艺术化的语言和科学化的歌喉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以此来表现出语意高度凝练的歌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借以抒发思想情感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声乐作为一门语言化和情感化的艺术,能够有效激发人的内在情感,并激起内心共鸣。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开设不仅给予了学生基本的声乐知识,还起到了培育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中小学声乐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完整的声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的发声技巧,还涵盖了对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把握。通过这一完整的教学系列,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气息和共鸣的控制,加强对音色的锤炼,并精准把握艺术表现力。同时,声乐教学还能训练和强化学生对于歌曲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以及理解力,促使学生以自身良好的艺术审美观为尺度来实现与音乐的情感交融,以最好状态展现音乐形象。(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一首歌曲是否成功演唱的评判,不仅仅是音乐技巧的良好发挥,更需要演唱者内心情感的发挥,真正做到用心演唱。如果缺乏了对音乐的心理感受,将很难表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和蕴意,无法唤起听者的审美共鸣。因而,艺术修养是歌曲演唱的成功所在。声乐教学理论传输和技能教授,对学生浅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逐步树立起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3)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审美观念声乐教育全面而具体地概括了声乐审美教育的系统结构,并充分解析了施教者与受教者学习、研究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声乐审美教育基本方向的规范,引导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辨别美丑,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二、新课程标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
1.中小学声乐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中小学声乐教学模式以书本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填鸭式的理论传输和机械式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对于声乐的领悟和感受。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中小学声乐教育要坚持学生本位思想,立足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学习方式的养成。同时,新课程还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以亲身行为体验音乐过程,以达到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旨在关注学生的实际收获和心理体验,其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声乐教育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以能够胜任常规的教学工作。但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日臻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滞后性不断凸显,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被置于了教学中心。与此同时,新课程强调声乐教育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注重对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适时更新和拓展知识体系,在自身知识不断丰满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多领域、宽范围地汲取与声乐相关的学科知识,通过对诸如历史、文学、民俗等学科知识的涉猎,形成开放性的知识架构,实现思维和想象力的拓展,以更好地理解声乐的内涵。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我知识体系,以适应新课程下的声乐教育,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秉持创新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被置于了重要位置,而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声乐教育氛围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题中之意。作为求知欲强,价值观念正在树立的群体,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关乎中小学生的接受和吸收程度,进而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声乐教育要着力体现内容的丰富多彩性和形式的生动多样性,通过有效的互动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满足中小学生对于声乐内容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进而以饱满的热情主动投入声乐学习中。在这种全新且活络的声乐教育活动下,音乐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秉持创新思维和理念,及时发现和探索教学中可调动学生兴趣的细微之处,在创新的驱动下实现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新课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关注下,中小学声乐教育就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以开拓创新的思维来对传统的声乐教学实践予以改革,以使声乐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能契合新课程的要求。
1.重视声乐理论教学。
新课程要求锻造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这些教师而言,理论知识处于基础和核心位置,是实现一切素质拓展的前提。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更需具有基础的声乐理论讲授能力以及相应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得声乐知识能够顺利传输给学生。但实践中,中小学声乐教学对于科学理论部分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经验为主导。尤其是在个别的声乐课程中,只强调了技能的机械式训练,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导致声乐教育缺失了理论依托,系统性严重不足。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还将导致教师理论知识的`弱化,只能够唱,而无法说出唱的理论。事实上,完整的声乐教育并非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叠加,它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在理论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形成感性与理性认知并存的学习体系,实现声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而,声乐教师要摒弃对声乐理论教育不甚重视的现状,将声乐教学置于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声乐学习的完整性和实用性特征来展开理论课程,从音响学、生理学等诸多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讲解,对发声的原理,歌唱的姿势以及声乐的发展历程等予以梳理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声乐理论知识,进而提升演唱技能和音乐素养,为适应不断提高的声乐教育要求奠定基础,培养既熟知理论,又深谙技的新时代学生。
2.突出声乐实践教学。
艺术实践作为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声乐教学而言是极为必要的补充和促进,缺失了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将难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声乐艺术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为基础,而艺术实践则是声乐理论的最佳表现与检验。因而,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竭力拓展课堂教学,尽可能延伸至课外的声乐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艺术实践空间,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对于声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声乐艺术潜质,锻造其组织和自行编排声乐节目的能力。在学生编排声乐节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引导作用,协同和指导学生广泛开展音乐剧、歌伴舞等形式多样的声乐活动,借此艺术实践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实现中小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3.尝试集体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主导,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旨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嗓音条件和综合素养来进行培养,进而制定适宜个人发展的教学方案,并因材施教地展开具体课程。毋庸置疑,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声乐教学的高度针对性,效果明显,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质,凸显学生的艺术个性,是促使学生掌握基本发声技巧,提升声乐能力的良好途径。但不容忽视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学,而非针对个别学生,其讲求团队和整体性,致力于对每一个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开发和培训。因而,为契合新课程教育理念,中小学声乐教学就需尝试集体性教学,通过声乐理论知识、发声的基本方法、呼吸的正确方式以及科学的共鸣训练等共性问题来发挥其对于教学的正面引导作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声乐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对唱、二重唱、小组唱等形式进行集体声乐训练,将集体学习与一对一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组合灵活,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与集体化的互补,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并在集体声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结语。
声乐作为一门兼备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对于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和审美观念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过度依靠教师的经验,忽略了科学理论和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削弱了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声乐教育流于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声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臻突出,其对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深远意义也愈加得到关注和重视。因而,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紧随《音乐课程标准》,摒除滞后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多样化、生动化、情趣化的教学手段来燃起学生对于声乐教学的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声乐教学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声乐教学中模拟情境教学的研究[j].音乐生活,(5).
[2]尹维新.论声乐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9).
[3]巩丽美,高峰.当前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刍论[j].文教资料,2014(1).
[4]胡桂荣.浅议声乐发展的融合性[j].戏文,2015(4).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六篇】
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因此考生复习备考的训练方向很重要,方法不对头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高三英语的复习,首先高三教师和高三学生都应该认真研究高考英语试题和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以便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有个消楚的了解,对明年的高考趋向有个正确的预测。20高考英语试题总体体现了稳中求发展、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整套试卷的难度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更加强调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integratedlanguageability)之理念;重视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核;强调了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检测;试卷内容也更具现代气息。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认为“段段清,项项通,样样能,综合行”不失为一种复习迎考的好办法。
一、段段清。
不少学生进入高三后便着手做大量的综合卷,殊不知高三复习不是一个简单操练的累加,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来注意分阶段复习十分重要。“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教材是根,是本。复习教材时,应对所学各册教材、各个单元的语言点等知识进行再认识,再梳理,并注意它们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通过完成段段清的任务以形成知识网络,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高度的概括,系统的总结,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
ザ、项项通。
语音、词汇、语法是一门语言的基本要素。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三要素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中语法是研究词型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有了较强的语言技能才能走向交际。如果基础知识还没学好,一味要求学生去活用交际,只能走向失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机械性操练,活用练习,模拟性交际练习都是与语法教学的句法(syntax),语义(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紧密相关的,都有赖于语法规则的指导和监督。在复习语法时,我们认为应该逐项进行复习,以记住基本条条为主,学语法最好的办法是背句型,不能过多地钻研语法理论,不能陷入语法大战。
三、样样能。
“段段清,项项通”是复习的第一阶段。第二轮复习不仅仅是一个查缺补漏,使语言知识体系完美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是丰富语言使用经验、增强语感、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的过程。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有针对性的就高考试题中的各个专项进行练习。
听力测试内容大多属于日常生活类。只要学生坚持平时每天20分钟的听力练习。定能取得听力的高分。单项选择题考的内容较广,但不外乎:交际、时态、代词、名词、情态动词、副词、冠词、形容词、动词词句、非谓语动词、从句连词等。几乎所有的单项选择题都有“语景“可观,时态题考得比较灵活。完型填空应立足话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空,而不是单纯靠单句的搭配。完型填空题常常伴有伏击点,有一定难度。高考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学生能了解事实、明白中心大意、清楚时空顺序、读懂图表,而且还要他们能进行推测判断、了解作者心绪和正确评价文章,还要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并在规定的30-35分钟内完成阅读任务。我们认为高三英语复习训练应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学生一方面应当保持一定量阅读的常规训练,另一方面也应进行英语新闻、故事的泛读。短文改错的难度近几年一直保持不变。就短文改错而言,考试说明表述为“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所以,文中所出现的错误仍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范畴,其难度不大。有了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不要满足于简单句的写作,要练习在必要的时候,用上复杂结构。所谓复杂结构主要包括:定语从句,强调句型,倒装句,非谓语动词短语,虚拟语气,以及后置定语等。如能用上一些惯用表达或精彩格言,谚语,也会使文章生色不少。如果学生通篇用些简单句,文章仍很难得高分。想得高分,仍需学生一番精心设计。
四、综合行。
备考复习的第三轮应该进入综合试题(包括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模拟训练阶段。对各地自编的模拟试题要有所取舍。不做偏题怪题,但听力和阅读则应练得难一些。边做题边总结,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还要加大力度,不留隐患,从而完善自己的语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杨福云辽宁省实验中学外语特级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七篇】
在新时期,汉语教学应当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的发展战略,系统化整合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部分,提高整体性的汉语教学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对此,从汉语词汇教学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新时期背景下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词汇教学的传统教学法。
中国的汉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期的变革中同样适用,包括直观释义法、语境学习法、归类学习法等。汉语词汇丰富,规模和数量都给汉语的词汇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此教师要坚持还原词汇的真实意义,用直观释义的教学方法给学习者留下基础的、牢靠的词汇印象。在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多媒体技术、视频资料、图文资料等都能够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将汉语词汇有效转化为学习者的母语意义或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让学生喜欢上这种词汇教学方法。在一些抽象的词汇或其他词性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境的还原来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并通过逻辑思维将已学过的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和合理关联,比如同义词、近义词、褒义词、贬义词等,逐步形成以常用词汇为核心的词汇集合,更好地拓展学习者的词汇掌握数量和质量。
二、词汇教学的偏误分析法。
在汉语教学中,因为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互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的现象都是很常见的,其中负迁移所带来的词汇教学偏误对学习者的汉语词汇学习有着不良的影响,应当及时发现、有效纠正、举一反三,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错误。要想更好地改善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掌握情况和使用情况,教师还应当从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偏误总结分析和教学互动等多个方面积极创新和优化。尤其是对学习者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所发生的偏误情况,教师和学生应当积极从自身的语言基础出发,及时记录偏误的词汇和类型,分析偏误的原因,从词汇的语义、情感色彩、文化内涵、语用情境方面着手全面归纳和总结偏误的类型,从而避免在类似的词汇学习中继续犯错。
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背后的文化含义既是学习者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习者更有效掌握词汇意义的重要方式。文化教学法是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被放大的.一个有效教学路径,它强调了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词汇中的文化解读、文化惯用词汇的学习,以及文化资料中的词汇学习等方式来实现语言词汇和文化认知的同步提升。在新时期背景下,语言词汇教学的文化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渠道,也是外国学习者认识中国文化的有效学习方法,也就是说,词汇的学习最终也是服务于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主体中搭建一个相互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因此,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促进学生在词汇交际应用中的训练和实践,在训练中学习词汇,在交流中学习词汇,在文化互动中学习词汇,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以上就是笔者仔细研读《汉语词汇教学》之后对新时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新时期的到来,使汉语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词汇教学来说,教师要以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核心,充分认识学习者的语言基础、语言学习偏误情况和语言学习需求,借助新科技、新工具和新教学手段来综合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科学性、文化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变革服务。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论文【第八篇】
迎接高考,做好高三英语的总复习,是对中学英语教学成果全面总结和系统复习的重要工作,是一个把学过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化整理、归类,总结,消化,并使之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全面掌握的重要过程。这既要根据平时各自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教学知识点的侧重不同来进行,又要根据高考英语试题的发展趋向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进行复习。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对近几年英语高考试题的走向,在此谈谈我对搞好高三英语总复习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求赐教。
一、高考英语试题的变化和发展趋向。
近三年来高考英语试题是依据《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每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英语科),对高考英语试卷而命制的,坚持“稳中求发展”,坚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进一步淡化语法,淡化形式,扩大了试题覆盖面。除了考察语言基础知识外,还加强了对交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及对学生理解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的考查。同时对阅读速度,思考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测试的基本点仍定位在语篇。
2002年的命题趋势将是,以知识意义立意为基础,向以能力立意方向发展,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考查,重点突出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命题。依据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从2001年的试题看出,高考的方向并非一味强调难度和深度,而是侧重知识的广度和基本功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针对高考英语试题的变化和要求,我们在高三的英语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应以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三维立体训练,增强语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
二、学完上好高三英语(上下册)教材,以课本为主线,完成原始系统知识的积累。
我们知道高三英语(ab)教材在编写和选材上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培养培养阅读能力方面,教材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语言材料,设计了多种多样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拓宽学生对英语国家和世界文化的了解,拓宽学生政史地和数理化综合知识面。其次,教材把中学阶段应掌握的重点语法项目,词汇,句型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并将他们融入语篇之中,确保语言能力在大量的实践中得到提高。所以教材是我们系统复习的主线和出发点。我的做法是:
1、充分利用教材语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2、利用教材的语篇,巩固深化语法知识;
3、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贯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4、重视使用录音机。每一课的内容都有听录音加强语言语调的模仿和听力的训练,一是注重理解;二是注重模仿,使听、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5、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优化活化教材,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因此,系统学好高三英语教材,就夯实了学生的整体英语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统筹贯通能力,同时又避免了词汇,语法复习的枯燥,乏味,抽象的问题。
三、语法知识复习在语境中突出交际化。
现在高考试题的趋势是进一步淡化语法,淡化形式,但并不是不考语法。如何复习好语法这一棘手而又必要的内容呢?对于中国人学英语,语法的学习和训练已成了几十年的老传统,单纯讲语法,教亦难教,学亦枯燥,而且容易把学生引入钻语法牛角尖的误区中,使语法教学陷入“吃力不讨好”,收效不大的境地。
所以,我在教学中对语法的复习不是“淡化”而是把它作为重头戏来唱。复习好语法是解决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关键。
单纯孤立地复习讲语法,练语法往往教不好,学生学起来也感到难记难掌握,如果我们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与学融合上下功夫,调动双方互动的作用。(1)活化语法,将语法规则活化成语言交际的原型,使学生全面地,真切地认知语法特点。(2)教学中不是“讲解”语法,而是“呈现”新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情景呈现新语法内容,要善于启动学生参与呈现。教师精心组织情景交融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自学的能动性。(3)在备课准备复习材料时,要选择交际的语境话题,展示活化的语言内容和环境,再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将语法知识融入到语境和语篇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把具体的语法规则汇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中来完成。(4)引导学生把陈述性的语法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应用,构成一个丰富而相互联系的语言网络系统,使他们发现和领悟出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能使枯燥的语法学习,转变成趣味丰富的学习,使难记难学变得系统连惯易记,这不失为引导启发学生学好语法的有效方法。
四、词汇复习应在互动和语景中,加强记忆能力和记忆方法的培养训练。
英语科的复习,词汇是基础,是根本。但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筐,作为记忆的工具,只求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记忆是对信息材料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进行科学整合。”否则,无序的知识不仅不易记忆还干扰破坏原有的记忆。所以,我认为将词汇的复习融入到系统的训练之中。是提高学生记忆方法和记忆能力的有效尝试。(1)利用拼读规则,构词法,扩展词汇,强化记忆,打牢基本功,使学生大脑建立英语词汇库。(2)培养英语语感,巩固词汇,提高语用,使词汇在大脑中程序化。此层次的复习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经常进行“互动式”,“讨论式”的协作小组学习训练,达到对词汇使用的熟练,综合能力的共同进步和提高的目的。通过学习小组的互动讨论会形成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地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向同伴解释知识能够引起学习者用心思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细节,从而会对学习内容作了一次更深入的加工。另外,从学习的伙伴处接受知识,增加了学生观察学习其同伴们所用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要点的机会。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中使用小组协作方式学习,则会产生出更多的想法和新的思路,而单独学习的学生则容易感受挫折,学习花费的时间也更多。(4)复习单词,语言点和句型,要针对具体单词的词性,读音及拼写规则进行归纳整合,结合构词法知识扩大词汇量,以此提高整体阅读中的猜词联想能力。(5)结合词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查阅词典,参阅参考书和归纳整理知识能力的形成等。(6),提倡学生学一点用一点。围绕教材,精心设计活动,练好字词句,通过教学活动的交际化,促使课堂的社会化,感情和信息的交流使教学活动充满激情,充满乐趣,愉快的教学将使记忆效果更好。(7),不但注重输入,还要保证输出。这一步复习是运用,加工词句,帮助学生内化,记忆语言知识和规则。输出就是应用,就是相互学习和对话。要考虑学习的内容,阶段性和学生个体差异,对他们应有不同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保证大部分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五、语篇复习,技巧加积累。
阅读理解需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1,词汇量丰富,扎实。2,基础语法运用娴熟。3,丰富,熟练的句法,词法知识。4,学习者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及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品质。5,学习者的分析(analyze),判断(judgement,determination)及逻辑推理能力(logicalinference)。6,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和知识(culturalquality,knowledge)。因此,积累阅读经验,成功地体验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所必须做到的。首先,利用高三册(上下)培养阅读技能,注重略读--理解课文表层意思;细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精读--理解课文深层含义;突破语言知识难点。使之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得以巩固,这是一个层次的阅读理解训练。其次,进行语篇的专题复习,教学生应用预测,跳读,扫读,览读和核心词阅读等各种技巧,进行专项练习完成不同的阅读题型任务,使之达到全面理解融会贯通的目的。再次,利用文章体裁题材,发展学生对文章主旨大意的归纳和字里行间的判断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技能,发现语篇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还要阶段性阅读专题文章,强化训练,如科普文章,广告类等重点专题,扩大知识面,以巩固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技能是用英语语言,由一个competence内化和performance外化的反复交替,循环往复循序渐进的进行,突出语篇平时的积累,要有20万字阅读量,才能有足够的词汇量积累基础,丰富的语言知识,加深英语的语言感受。其次,注意适时加大语篇的难度,突出由易到难渐进提高的原则,培养快速准确的阅读能力。材料选择应多样化,尤其让学生熟悉使用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使他们能较深地理解英语的语言内涵。
六、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逐步整合学生写作能力。
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写的教与学是个难点,又是高考的重点。
根据初步统计近十年来高考“书面表达”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过七次,第二人称一次和第三人称两次,以图画提示方式出现过七次,表格两次,中文提纲式一次,以记叙文体裁出现六次,说明文三次,应用文一次,以日记的格式三次,信件四次,通知和报告各一次,主题内容不同,字数均是100个左右,现在分值是25分,其权重占全卷的17%,它是语言运用的重要专题之一。所以写的教学要化大功夫,进行有效的整合。
写作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自始至终在教与学中都突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平时教学是在词汇,语法教学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导入句子结构。为完成高中每册课本各单元的写作任务打下基础。专题写作要克服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其中一个有效的训练方法是:(1)先口头,后笔头,收集词汇,选词组句,连句成篇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方式。(2)摸仿范文,进行仿写,规范强化。(3)背诵语句,固定格式。(4)综合练习写作步骤和技巧,集中纠错,逐步提高。交替反复,尝试成功。同时,针对典型错误,练单句改错,再练短文改错。
最后,还要让学生领会“考试说明”的精神实质,包括命题特点,试题类型分布的比重,试题内容的分析。再在复习中把握英语的阶段复习,查漏补缺,综合模拟。
总之,高三英语教学复习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加深学习内容的系统掌握和理解,学会举一反三融会惯通,达到准确掌握与灵活应用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课堂为主战场,扩大英语的接触面,创建学习气氛,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训练学生把听、说、读、写的系统知识,应用到以现实问题立意,以能力立意的题型中。以综合、全面的英语知识迎接考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