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新时期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范例(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42852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新时期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范例(汇总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时期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第一篇】

今年8月,我们深入LY、HD、HY等县市及市直部分单位进行了干部培训需求调研。调研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回收率为%。根据这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与座谈发言的情况,结合平时学员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一些信息,现H市干部培训需求状况综述如下。

一、干部培训调查情况综述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近三年来参加市委党校学习培训的学员。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干部共118名。岗位类型:党政机关48人,乡镇街道52人,群团组织18人。性别结构:男性86人,女性32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31人,36岁至45岁58人,46岁至55岁29人。文化程度:高中、中专18人,大专42人,本科35人,硕士22人,博士1人。行政级别:正县处级8人,副县处级33人,正科级43人,副科级34人。参加三次座谈会的共有58人,其岗位类型、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行政级别构成情况与参加问卷调查的干部情况基本相同。

(二)培训需求情况的分析

1.培训内容需求的分析

针对干部培训内容需求,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岗位职责要求,您认为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多选题)。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显示:选择经济知识类106人次,占总人数%;公共管理类92人次,占总人数%;领导科学类75人次,占总人数%;政策法规类61人次,占总人数%;政治理论类52人次,占总人数%;国情、省情、市情类的45人次,占总人数%;专业能力类36人次,占总人数%;科技知识类28人次,占总人%;基本技能类12人次,占总人数%;选择其他8人次,占总人数%。由此可见,领导干部期望在培训中获取的理论知识依次为:经济知识、公共管理知识、领导科学知识、政策法规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第二个问题是根据目前职务,您认为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有哪些(多选题)。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为:选择创新能力98人次,占总人数%;决策能力85人次,占总人数%;应变能力78人次,占总人数%;协调能力68人次,占总人数的%;沟通能力60人次,占总人数%;调研能力48人次,占总人数%;策划能力35人次,占总人数%;表达能力27人次,占总人数%。显然,当前领导干部最期望提升的能力主要集中于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等。

2.培训方式需求的分析

为了掌握干部对培训方式需求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有哪些(多选题)。由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可知,选择讨论交流88人次,占总人数%;案例教学82人次,占总人数的%;专题调研73人次,占总人数%;专题讲授56人次,占总人数%;情景模拟48人次,占总人数%;拓展训练35人次,占总人数%;其他的15人次,%。由此可知,领导干部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偏爱度逐渐下降,更加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师生互动的研讨教学,专题调研以及感同身受、角色扮演、提升能力的情景模拟式教学。第二个问题关于培训效果。您认为哪几类教师培训效果最好。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市内外特聘专家教授48人次,占总人数%;党校教员42人次,占总人数%外请领导干部28人次,占总人数%;。从选择的结果来看,大多数领导干部还是比较喜欢外聘专家学者和外请领导干部讲课。从座谈中,领导干部纷纷表示“外聘”与“外请”既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实践指导性较强。

3.培训时间需求的分析

对于干部培训时间需求,我们设计了5个相关问题。①您认为干部培训周期多长为最佳。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每两年一次41人次,占总人数%;每三年一次32人次,占总人数%;每五年一次25人次,占总人数;每四年一次10人次,占总人数%;每一年一次10人次,占总人数%。②您认为安排多长培训时间为最佳。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两个月49人次,占总人数%;一个月36人次,占总人数%;三个月23人次,占总人数%;半个月10人次,占总人数%。③您认为中青班学习时间安排多长为最佳。选择三个月45人次,占总人数%;半年38人次,占总人数%;两个月25人次,占总人数%;四个月10人次,占总人数%。④您认为一年中哪一时段参训为最佳。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第二季度47人次,占总人数%;第三季度41人次,占总人数%;第四季度19人次,占总人数%;第一季度11人次,占总人数%。⑤您认为影响参训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组织没有安排的58人,占总人数%;工作忙离不开的34人,占总人数%;培训内容不适应需要的26人,占总人数%;目前知识已经够用,没有必要再参加培训的一项无人选择。综上所述,领导干部比较倾向于两年或三年进行一次培训,且认为培训两个月为最宜。作为县(处)级干部的后备力量,领导干部普遍认为中青班的学习时间可以安排稍长一些,三个月或者半年为最佳。此外,近75%的领导干部认为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是最佳参训时段。对于影响参训的原因,“组织上无安排”和“工作忙离不开”成为了主要因素。

二、干部培训需求的变化趋势

(一)参加培训的愿望变强

干部培训意愿的变化可以从宏观上反映出干部培训需求的变化趋势。在干部培训需求的座谈会上,县(市)组织部门负责干教工作的同志普遍反映:原来调干部到党校参加培训,一些干部和学员派出单位总会与组织部门“讨价还价”,表现出一种极不情愿的态度。但近两年,培训形势完全改变,很多干部主动向组织部门请求,争取参训机会。此外,一些单位负责人提出,要求组织部门和党校,拓宽干部培训面,加大干部培训量,因为干部个人的学习愿望和单位提升干部素质的愿望都很强烈。比如,在耒阳调研时,有多位乡镇党委书记提出,希望市级党校的培训范围再扩大一些,因为很多乡镇副职非常希望到较高层次的党校学习培训。

(二)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变专

通过座谈,我们明显感到广大干部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他们提出,随着干部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前那种“一锅煮”式的培训即那种把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干部放在一起,培训内容大而全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与干部需求相差甚远。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参训干部表示普适性培训越来越不能适应干部的需求,要求推行层次分明、内容专一的“针对性”培训。其次,比较今年与去年的调查问卷的结果,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干部对培训内容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需求。比如:去年调查结果显示:县处级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如何贯彻落实需求强烈,乡镇街道干部关注协调沟通以及应变能力的提升,科局级干部迫切希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公共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副科级干部对自身专业知识、业务素养兴趣浓厚。而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岗位的干部对培训内容要求更为具体、更加明确。县处级干部愈发关注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发展、驾驭全局能力;乡镇街道干部越来越注重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应对与处置突发性事件、提高发展农村经济、化解基层矛盾能力;科局级干部逐渐重视如何协调与沟通、提高依法行政、公共服务能力;副科级干部也开始重视如何调研、分析复杂问题,提高调研与应变能力。

(三)对培训方式要求变多

首先,县(市)组织部门负责干教工作的同志反映:随着干部对各种能力需求的增强,有些干部提出建议,要求党校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启发思维,活跃课堂,提高能力。座谈中多数干部希望党校在教学方式上要切实做到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比较去年与今年的调查问卷结果,对于“您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有哪些”这个问题的选择,去年干部选择专题调研的82人次;案例教学的79人次;讨论交流的72人次;专题讲授的62人次,情景模拟的45人次;拓展训练的31人次;今年选择讨论交流88人次;案例教学的82人次;专题调研的73人次,专题讲授的56人次,情景模拟的48人次,拓展训练的35人次。显然,干部们对培训的新方法的选择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选择“讲授式教学”的比例明显下降。由此可知,干部已经不再倾向于传统讲授式,而对学习过程的双向互动期望与日俱增,主动参与的心理倾向明显。

(四)对培训师资要求变高

比较去年与今年的调查问卷结果,对于“您认为哪几类教师培训效果最好”这个问题的选择结果,去年选择党校教员的65人次,外请领导干部的30人次,市内外特聘专家教授的23人次;今年选择市内外特聘专家教授48人次,党校教员的42人次,外请领导干部28人次。由此可知,领导干部对于在党校培训,多请专家学者和理论造诣高、实际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讲课的期望变高了。另外,在座谈会上,多数领导干部提出要拓宽培训渠道,不仅局限于在本地党校学习培训,而且还要“走出去”,多开展异地教学,多到外地、外省(市)的培训基地接受教育培训,希望多尝不同“口味”、开阔眼界。

(五)对培训频率要求变密

对于“您认为干部培训周期多长最好”这个问题,去年选择每三年一次36人次,每四年一次25人次,每五年一次17人次,每两年一次10人次,每一年一次2人次;今年选择每两年一次41人次,每三年一次32人次,每五年一次25人次,每四年一次10人次,每一年一次10人次。对比数据可知,干部希望培训周期不宜过长,在任职期内两年培训一次最为适宜,并不一定要等到五年的任职期满或提拔任用之前参加培训。同时,在座谈会上,不少领导干部也表示即使不提拔,也应该定期安排时间去党校参训,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高素质。

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改革,在增强内容针对性上下功夫

对于培训工作的改革,组织部门与市委党校应该共同努力,双管齐下。一方面组织部门应当改革调训方式,除了实施常规主体班调训之外,组织部门还要遵循因需施教的原则,在干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分类分层次调训。比如:分专业、分区域、分职责等;另一方面,党校应当改革培训方式。对于即将参训的干部,尤其是主体班干部,提前1个月开展培训内容需求的问卷调查或者提前举行一次培训内容需求恳谈会,摸清干部的“口味”,由他们提出需要培训的内容,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实现“学”与“教”的对接,变“大锅饭”为“自助餐”。

(二)力求创新,在拓宽培训方式上下功夫

一方面,在内部教学方式上创新。首先,党校教师要转变培训理念,摈弃传统封闭式、以自我为中心,“独乐乐”式的授课理念,树立一种开放式,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众乐乐”式的教学理念。其次,行动中,党校教师秉承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建立一种互动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形式。具体而言,教师们应该乐于接受,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教学方式上由以教员讲授转向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由基础知识的全盘灌输转向突出重点的专题探讨与感同身受的角色模拟。通过掌握并运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调动学员积极性,拓展学员思维,切实提高学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外部培训渠道上创新。党校应当努力开辟培训新渠道,强化“走出去“的办学思路,多与外省(市、区)外地(市)的先进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干部培训学院等建立教学交流机制,尽量让更多的干部“走出去、长见识、学经验”。我市已经开展的县干班在党校学习期间到清华大学进行十天学习的形式,应当长期保持下去,其他的班次也应该安排类似的异地交流学习。

(三)加强建设,在提升教师素质上下功夫

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师资队伍。首先,加大人才的补给力度。继续引入学历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年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外聘外请力度。根据党校教师结构和课程设置的需要,严格选聘既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又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政策、掌握动态,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优势,以弥补党校教师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最后,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根据当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一是要着重对教师进行现代培训理念、培训方法和培训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二是要着重为教师深入基层调研、挂职锻炼等方面铺路搭桥,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省情、市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创新制度,在合理安排时间上下功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矛盾凸显,干部参训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增,期望通过党校学习来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能力。因此,组织部门应当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将党校培训学习纳入干部常规化培训的轨道,促使参训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岗前任用的干部,而且要拓宽干部受训范围,尤其是对于渴望提高素质和业务能力,真正有培训需求的干部。参训时间定为两年一次,尽量保证所有想学习,想进步,想提高的干部都有培训的机会。

新时期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第二篇】

当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艰巨,一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两会”之后有许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需要贯彻落实;二是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三是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已经不宜采取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培训的方法。下面就疫情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疫情期间干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是县委党校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思路仍然比较单一,培训方式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面对面”讲授式培训、实地培训、集中培训等,培训方法较为单一,“网上课堂”、“录播课堂”等灵活形式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因疫情期间不能大规模聚集人群,导致了培训工作受到较大影响。如:培训办班时间延后,2019年办班开始时间为1月初,而2020年因疫情影响办班时间推迟到4月中旬以后;培训班次和参训学员人数大幅度下降,2019年上半年培训班次为20次,参训学员总数为2790人。而2020年上半年培训班次为13次,参训学员总数为1633人,包含一期“网上课堂”培训班,学员共168人。疫情期间培训班次和参训学员人数同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二是培训理念更新慢,培训载体不够丰富。重“三尺讲台”,轻“网络课堂”;重“集中培训”,轻“灵活培训”;重“传统化方式”,轻“信息化建设”。如2020年上半年举办的13个培训班次中,仅有一个班次采取“网上课堂”培训模式,其他仍然沿用传统的实地集中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也主要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论述以及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对专业的防控知识、应急处置知识等培训课程较少,对疫情期间的工作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因疫情影响,教师也无法下去调研,不能结合实际提出有效措施,造成培训效果打折扣。培训理念和载体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学校建设经费紧缺,因县级财政收入微薄,这几年扶贫攻坚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县委投入党校的建设经费有限,加之没有自治区级财政预算,很难满足学校的大型建设投入,特别是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党校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提升。

二、针对问题和困难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主业,拓宽思路。在突出主责主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思路,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手段等方面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培训内容。疫情时期,要有针对性的对广大干部开展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以及心理疏导方面的培训;同时,要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围绕上级重要决策部署,强化治理能力培训,把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增加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卫生健康、舆情应对等方面课程,提高广大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培养广大干部提升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二是培训方式。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和基层党员,要收到好的培训效果,必须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体现出不同教学方式,实施分类施教。在教学方法上,除了继续应用好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外,要合理运用研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参训干部的实践参与能力;疫情时期,要积极尝试针对性较强的小班制培训以及用活“网上课堂”、“录播课堂”等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培训工作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三是在培训手段。疫情期间,要广泛应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面对面”到“屏对屏”(即“网上培训”)。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丰富党校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研发投入力度等,利用好学习强国、QQ、微信等手机APP和软件,加强网上党校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干部培训途径,大幅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水平。

(二)更新理念,创新载体。适应新冠肺炎疫情给干部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县级党校,必须根据干部自身特点和素质状况,抓住“增强培训实效”重点,不断创新培训载体、更新培训理念。一是坚持“讲台”与“讲堂”相结合。疫情时期,按照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要求,不宜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为此,除了用好党校讲台,办好主体班次培训外,必须考虑压缩班额,多举办“讲堂”等培训组织形式,务求培训工作灵活多变。二是坚持集中培训与碎片学习相结合。针对不能大规模集中培训的实际情况,坚持“停训不停学”,加强QQ、微信等手机软件的利用,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使干部学习实现由集中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向随时随地学转变。

(三)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在充分利用好原有领导干部、讲师等组成的师资库的同时,多培养乡镇级、村级“专家”,用“土话”宣传好党的声音;整合党校课堂、党性教育基地等干部培训阵地资源,使干部培训工作更具感染力。

(四)强基固本,加大投入。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来讲,县级党校因受到地方财政发展状况影响,尽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但因地方财政收入原因,往往难以保证投入力度,导致党校办公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老化,远远落后于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上培训独有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不受场地、人员限制等特点显示出了强大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党校的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培训工作需要,网络课堂设施设备老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因此,亟需党委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保障。

新时期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第三篇】

基层党校作为一级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学习的主阵地。应通过推进县级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健全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约束机制、构建完善的党校教师结构体系等方式,推动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基层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场,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县级党校为基层党委输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干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时期,***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

近年来,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在坚持党校姓党、全面贯彻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创新。

1、干部培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意见》以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党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员管理手册》《后勤服务手册》等一系列创新学员管理规定的办法,使教学与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在课程设置方面,班次和学制统一规范化,每期主体班都会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和质量评估,密切关注学员的实际需要和对教学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学员中心工作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2、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

党校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配合组织部门分类分级实施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同干部主体的差异性需要结合起来,多方面应用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极大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科研水平有所提升

党校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层党校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符合党校工作特点的科研创新服务体制机制,鼓励教职工及党校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以及科研成果的考核和评价,进而推动课程成果的转化及运用;另一方面及时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针对当地热点难点发展问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形成调研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对党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制定培训规划和政策,建立讲课制度,制定评估办法和体系等,县级党校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学员管理手册,教学手册等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落实的不够到位,具体实施不够完善。第一,部分管理办法与本地实际相脱节,缺乏长期实施的可能性,存在监督漏洞。第二,有些制度虽然可行,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和监管,导致考评不严谨、考核不严格,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第三,党校学习最终考核结果与学员年终考评与人事任免没有太大关系,导致学员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2、干部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基层党校在完成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比重不低于70%的前提下,课程安排过于老化,缺乏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专题内容,不能充分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一,基层党校教师在选题过程中,联系结合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问题多,而对本地的实际问题结合的不够,同时在安排课程过程中没有对该班次实时开展合理化的分析、归纳和研究,导致课程设置与学员的针对性不够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应用不够广泛,部分研讨式教学流于形式,学员挨个发言没有互相讨论环节,起不到相应的效果,无法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科学设置,除了基本动作,往往是上级要求开什么班就开什么班,自主能动性不够。

3、基层党校师资力量薄弱,后劲不足

基层党校教师既要有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解读当前国家以及地方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复杂多样的教学知识点,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是基层党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第一,基层党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存在着断层或青黄不接的危险。第二,中青年骨干教师偏少,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第三,新引进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师通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引进,这种方式导致新进教师有着很强的知识专业水平但是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实践经验不够。第四,县级基层党校承担行政工作较多,大部分新引进年轻教师在行政岗位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4、基层党校科研资政水平有待提升

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要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近年来,基层党校科研成果与以往相比有所提升,但仍旧作为基层党校的短板亟需解决。第一,科研成果资政功能有待提升,党校课题组调研文章多数流于形式,能够联系本地實际情况上升到为政府决策服务的精品调研文章数量很少,选题方向以及调研内容还需进一步提升。第二,高质量著作和核心论文偏少。近年来,党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虽有所上升,但是核心期刊见刊的文章数量偏少,大多数是“职称论文”和“课题论文”。第三,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突出。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基层党校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科研工作必须是围绕教学工作来开展的,部分党校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分开进行,出现“论文科研”、“职称科研”等现象,没有将提高教学水平作为科研的目的。第四,党校教师科研队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党校科研成果多数是骨干教师和有经验教师调研所做,年轻教师参与度普遍不高,在个体上呈现出非均衡发展趋势,因此,青年教师科研离地需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思路与对策

1、推进县级党校教学体制改革

为了解决基层党校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县级党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找到适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培训规律的方式方法。第一,在保证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比重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时政热点和实践专题,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关注地方热点,把地方实际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培训质量。第二,将理论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党校教育通常以理论教育为主,注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的传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技术性的技巧,现如今基层干部的整体文化素质已经明显提升,他们培训的需求也向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方面的能力相倾斜,因此县级党校也要相应调整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第三,在坚持计划调训为主的基础上尝试自主择训方式,有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党校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2、健全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约束机制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结果普遍存在有考核无运用的现象,没有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硬性指标,从而造成学员对考核不够认真,达不到考核目的,因此,必须健全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约束机制。第一,相关部门应该把干部教育培训成绩与年度考核以适当的比例相挂钩,并直接与干部的晋升、评优相联系,从而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成绩的实际应用性,在提高学员对培训的重视度的前提下,党校培训工作也会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第二,建立“学用结合”、“训用结合”的教育培训促进机制,增强干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带着问题学,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调研、思考、分析和总结完成自己的课题,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这不仅可以作为学员的学习成绩,也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提高学员培训成绩的实用性。

3、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构建完善的党校教师结构体系

提升教学质量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完善的教师结构体系成为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第一,要全面创新教学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根据学员的不同职级和身份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方式上,大力推广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地调研、桌面推演法等新式教学方法,激发学员活力,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调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一步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学习主动性。第二,提高基层党校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基层党校师资力量薄弱是限制党校发展的一大因素,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充师资队伍是基层党校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根本解决办法。要引进高层次年轻人才,补充新鲜血液,扩充师资队伍;也要有经验的教师及骨干教师采取“一带一,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来指导年轻教师进行备课、科研等教學研究,提升年轻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起到优化教师队伍的效果。第三,选聘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基层实际、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授课艺术的优秀领导同志、基层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人物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师资库。第四,定期邀请上级党校教师和专家学者到党校主体班授课,同时邀请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不定期到党校授课,优化课程结构。第五,积极争取上级党校外出学习培训名额,使基层党校骨干教师有机会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

新时期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第四篇】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各级党校是我们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县级党校处在基层,是县级党委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托,在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力量薄弱、手段落后、资源缺乏、经费紧张等已成为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级党校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一、当前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试行)规定,为加强党校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县级党校校长一般由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县委书记或者副书记工作面太宽、工作内容过多,加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缺乏刚性标准,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县级党委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协调不够,难以形成积极浓厚的干部培训氛围,不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组织者和主讲教师的工作热情,容易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虽然多数干部培训工作都是组织部和党校联合发文,但在有的地方,有时组织部门在办班期间不能做到跟班管理,影响了学员的到课率,难以达到应有的培训目的。

(二)培训理念仍需创新,培训制度仍然不完善。经座谈调查发现,目前的干部培训,主要是计划性的集中式培训,尽管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在方法与效果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在时间的安排上明显地较为不足,有的培训类别在参训干部与应训干部的比例上明显较低,工学矛盾、训资矛盾较为突出;二是培训的结果(干部素质定性)没有一个较为准确且相对统一的衡量标准。如党校颁发的成绩鉴定表,不能对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党性党风的锻炼或修养方面的理论素质进行定性,而仅能表明该干部参加了一次由组织部门组织的调训。

(三)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不能适应参训学员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内容单一,缺乏灵活性,在安排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虽然增加了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农业适用技术等方面的新知识,但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在内容的安排和问题的分析上没有整体考虑参训干部的文化知识、基础理论水平的高低,也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干部对知识需求的程度来选择,采用“大锅饭、大课堂”的方式培训干部;二是学习的形式单调,重视集中培训,放松对干部自学和互学的要求。

(四)少数干部对参加教育培训有一种抵触情绪,积极性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干部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认为“学理论没有用”,他们对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不珍惜,认为“学习”就是“休息”,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光;有的干部特别是接受过高等学历教育的干部,不能摆正自身学历与教育培训的关系,认为在高校已经把“理论”知识学到手,对短期培训的作用和效果认识不足,对培训缺乏原动力。

(五)硬件建设落后。多数县级党校硬件建设达不到要求。很多县级党校没有独立的教学楼,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导致授课教师不能运用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由于地方领导对党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及地方财政支出能力有限,不少地方始终把抓经济放在第一位,片面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党校办学是“软任务”,导致县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以致于有的县级党校连书刊、电脑、投影机等基本教学硬件都缺乏,教员外出讲课,到处借手提电脑。

二、走出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困境的新对策

(一)党委、政府重视是搞好干部培训工作的关键。干部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如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后勤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等,没有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无法搞好这项工作的,只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把干部培训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采取强硬措施,解决资金、人员、工学矛盾等问题,才能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参训人员为主体,充分尊重人,把提高参训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目标和追求,要增强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形势发展和事业需要,不少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的问题,在机关调研中一名干部讲,“以前在农村干工作,群众矛盾涉及的利益一般不大,我们干部做工作也好做,有时一句话,一支烟,一瓶酒就能化解。现在调入城区工作,我发现,群众之间的矛盾涉及的利益更大了,很难化解,感到很棘手。现在不学习真的跟不上了。”干部教育培训,它要解决的正是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搞干部培训工作就要以这些干部为“本”切实增强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设置上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县级党校的办学方向正确与否,定位准不准,直接影响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因此,县级党校如何办,首先要对它进行正确的定位。县级党校干部培训要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来开展,强化县情县策培训,精心设置专题,满足学员需求。县级党校在专题设置上要精心考虑,干部培训需求是党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分别对党校学员和在岗干部进行调查,摸清相关信息,据此安排教学主要内容。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因需施教。以求达到教与学、供与需之间的最佳结合;要形成具有党校教育特色的专题讲座系列:一是从理论思维层面设立基础理论、基本路线课程,让科学发展观和执政能力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从县情战略层面设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课程,提高干部管理经济、驾驭市场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三是从管理方法层面设立公共行政、行政管理、依法行政等课程,重在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从法治、信息层面设立法律、现代科技知识等课程系列,提高干部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同时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培训学校,更不同于一般的中学。党校要以党性锻炼为红线,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一门主课和必修课,贯穿于培训全过程。教育干部时时处处讲党性,党校要带头讲党性,教师在讲课时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渗透,用渗透教育锤炼党性。(四)清晰界定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对象和班次,并严格执行。县级党校培训对象为县直属部门机关干部、乡镇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各类人才。农村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骨干,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重点抓好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企业单位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县级党校主要举办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班;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和任职培训班: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培训班;县域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专题培训班等。同时,根据县里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需要,举办专题研讨班和短期培训班,部门也可和党校联合办班。这样的话,县级党校的培训就会人多面广,工作量大。因此,要结合实际,先急后缓,大力办好专题班和主体班,才能充分发挥县级党校的作用。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党校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知识面要宽,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按照优化和高效的原则,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一是要盘活现有人才。要根据现有的教师专业和长处,来安排他们的工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挖掘其最大的潜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选派教师在职进修,通过系统培训,开拓视野、扩展思维、更新观念、增长见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能将所学所获贯穿到党校课堂教学中,以激励和影响干部;二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一方面要经常选派教师参加上级党校举办的教研活动,主动加强与上级党校的联系,及时获取信息,派教师前去观摩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便于学习吸收,消化创新;另一方面组织校内公开课、试讲、讲课比赛、集体备课等方式多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开展教学质量的测评。为及时反映教学开展情况,了解教师教学发展动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切实制定了教师测评表,由学员对所有在党校上课的教师、专家、领导干部进行测评,其结果与能否继续上课并与工资挂钩。通过测评,促使上课教师认真专研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师资库”建设。应积极拓宽师资渠道,加强多层次、多类别的“师资库”建设,有针对性地聘请县内外的知名学者、资深专家、党政领导、县直部门业务尖子、乡镇领导等专家型领导干部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组成师资库。同时,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创造优惠条件,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积极引进人才,充实教师岗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教学水平;

(六)加大县级党校投入力度,强化硬件建设。要突出县级党校干部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党校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要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县级党校建设,切实解决县级党校办学必需的校舍建设、业务经费、教学设备等实际问题。要将党校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县级党校建设长效投入机制。要将党校事业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党校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实行全额拨款,分项落实,并随着财力情况逐年增加。要把党校工作纳入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的年度考核工作,并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监督检查力度。把考核和检查的重点放在资金投入、基础建设等方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54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