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集聚(最新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58588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集聚(最新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一篇】

一、家园共育的定义:

家园共育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共同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构成了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教育的初期阶段,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要想达到事半功倍教育的效果,二者必须双管齐下。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家园共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很多发达国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阐明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如英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确保开端”计划,德国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家长的配合,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发展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家园共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新《纲要》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指南》中也提及应注重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可以看出,我国利用政策文件的形式,为幼儿健康成长明确指出了方向。但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狭隘性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都是老师的,当然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这种片面狭隘的想法阻碍了家园共育的正确实施,也让老师和家长。

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家园合作缺乏积极的、主动有效合作

由于上述中,老师和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存在分歧,导致二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例如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定期的开展活动。很多家长只是收到通知,按时参加,老师传达要求,家长也只是以完成目的的心态来参加。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和老师也没有达成主动有效的交流。

三、课题研究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解决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对家长做思想工作,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原则一致、方向一致,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幼儿园及家长都应减少包办代替现象的发生。比如,孩子不会系纽扣,又着急又懊恼的时候,不要直接过去帮孩子系纽扣,而是面对孩子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多练习几次,孩子就学会了如何系纽扣。这样也便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园共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这样的事例其实有很多,所以幼儿老师与家长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沟通以便共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在幼儿园方面例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班级联系群、半日活动以及放学时间的口头沟通。这些都只是“园”在家园共育中的一些单方面措施,而在“家”这方面我认为家长们应该同时配合“园”的工作,总结在生活中好的育儿经验,互相沟通,共商对策,努力让教育效益最大化,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理论依据:

1、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见,只有家园共同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认识到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单靠幼儿园和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时刻影响着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强调了教师要与家庭互相配合,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关系。

幼儿园既要对家长做工作,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目的就是使家园教育有机联系,密切配合,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顾兰芳:搭起家园共育的桥梁[J];好家长;2010年12期

2、李桂华: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J];黑河教育;2009年03期

3、顾燕樱: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09期

4、马爱莲: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张建珍:家园共育袋[J];早期教育;2002年10期

6、康建婷:浅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J];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二篇】

随着爱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其中,家长园起着重要作用,是沟通家庭联系、促进家庭共育的重要桥梁。

一、有目的地宣传家长,给予教育方法指导。

在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的初期,很多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是很了解,存在很多不正确的观念。例如,有些人认为爱的培养是可能的。虽然有些人表示需要培养,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教育活动。有些人希望幼儿园增加智力开发的力量和知识,传授技能。此外,他们甚至认为培养儿童的爱会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受损,成长失败...对于各种认识,我们在家长园向家长宣传爱的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爱的培养的目标和内容,让家长对爱的培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帮助家长分析幼儿园忽视长辈的辛苦、任性、任性、任意发脾气、体贴、随意表示爱的人和对未来的孩子的理解。

同时,我们经常通过家长的目的地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爱的方法。例如,如何在家庭中创造友好和谐的精神环境,如何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如何加强幼儿的同情行为等,家长逐渐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更有力地协助幼儿园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交流,让家长分享爱培养的经验。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父母们高兴地发现自己的孩子会理解大人,爱父母。同时,家长们对培养孩子的爱、兴趣、积极性也在提高,心灵的感觉也在增加。

为了促进家庭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我们开设了我的教育经验、夸我的好宝物、小信箱等栏目,很多家长纷纷投稿。胡亦秋孩子的母亲讲述了如何让孩子理解祖母的张怀之孩子的母亲讲述了张怀之在家的喜悦变化……大家分享了培养孩子的经验和收获。

此外,我们还组织父母讨论当孩子做爱时,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让父母知道。

正确方法适时地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巩固和内化。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三篇】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成才。尤其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我国,大部分家长只有一次养育孩子的机会,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家长的迫切追求。有人曾经对北京市的350位0-3岁婴幼儿的父母就生存及育儿方面的观念、知识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有80%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得到早期教育。但对早期教育与智力潜能开发以及婴幼儿心理培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许多年轻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还是十分的下功夫,在教育孩子上确实倾是用了很多的心血,但是结果往往却并不是自己所设想的结果那样,问题的关键是因为家长没有掌握孩子早期教育的正确方法,他们对早期教育有误解,他们将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智力教育、早期知识教育三者混淆了。他们把儿童的早期教育误认为是提前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而智力开发就是要对孩子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家长们特别重视教孩子认字、计算、弹琴、绘画、背唐诗等。更有甚者,有的人千脆买来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让孩子系统地学习,结果是导致早期教育知识化和小学化。这种早期教育知识化和小学化会对孩子造成很多的危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会影响孩子键康人格的形成,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及视力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父母很重视让孩子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性格、兴趣等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剥夺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权利。还有的过分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让孩子与一切“艰苦”和“辛劳”19绝,即使是在很不富裕的家庭里,孩子也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种生活上照顾和包办过度,智力上要求期望过高,行动上限制干涉过多的“过度化教育”,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贵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控制力差,使孩子失去了天性和自由,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如江苏宜兴市有一位小学的“数学尖子”,就因为在举行的奥林匹克竞赛预赛中遭到淘汰,受不了这一打击,留下两封遗书自经身亡。类似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这些家长不但没有见到孩子成“龙”成“凤”,反而过早地尝到了“溺爱”的苦果。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成长中的年龄特点,不仅重视智力因素培养,也要重视心理品质的培养。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实教育内容改替教育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四篇】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家园共育经验交流2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现在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我们可以改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与幼儿家长在地位上的不对等;教师与家长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教师沟通对象的老龄化。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去取得家长们的信任。那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经常利用电子软件,比如“江阴教育app”,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同时我们还开通了“宝宝在线”系统,为每个幼儿都建立了“幼儿个人成长档案”,老师们可以将孩子在园不同的活动情况用文字、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幼儿档案中,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细致,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与老师们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这样,我们的家长工作将更具有实效性,家长们也会更加认可老师的工作,那么,家园的相互信任感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了。

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为此,我们会在家园联系栏里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并且在消息栏或者家园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一项,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

逐步的帮助家长应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家园共育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明确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职责。家长应积极参与家园共育:首先,积极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一些家园共育活动。对于幼儿园举办的一些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应乐于参与。对于幼儿园印发的家长手册,家长要认真仔细的学习;其次,对于幼儿园提出的一些教育要求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经常会以张贴通知或是发送短信的形式,要求家长准备一些废旧材料,以供幼儿园制作教具或是布置幼儿园环境,有时也会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幼儿作业等,家长一定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力配合最后,发挥自身的智慧为家园共育献计献策。家长参与家园共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并对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或是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等。

家园共育的贯彻落实,它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下,我们对当前的家园共育做了一个全面的剖析,阐述了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指出了当前家园共育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家园共育关乎学前教育的质量,关乎幼儿的发展,尽管当前我们的家园共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国家、社会、幼儿园和家长的全力推动下一定会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优质的教育,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五篇】

一、衣着

1.适时增减衣服,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衣着宜轻便,不要过于繁琐,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

二、饮食

4.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孩子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

5.多吃粗粮、杂粮可以为人体补充矿物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常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小米、绿豆、黄豆等。

三、卫生保健

1.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2.讲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

3.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早睡早起,既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4.加强户外运动,运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呼吸消化功能,调节内分泌等。

5.外出时,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

四、疾病预防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3.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4.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我们家园携手为孩子保驾护航,相信一定可以让孩子们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六篇】

为了更好地解答家长最关注的这些问题,幼儿园都会在学期末举办家长会,那么幼儿教师该如何安排会议内容才能让家长会的效果更好呢?

一、家长会的目的

①让家长感知幼儿学习方式,理解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

②分享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呼吁家长放开爱的双手,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③传播先进的育儿理念,提供正确育儿方法,用智慧的爱陪伴孩子成长。

二、会前准备

1.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需求

为了提高家长会的针对性、实用性,在召开之前,可以给家长发放一份问卷,让家长将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棘手问题写出来,还可以将想要了解孩子的哪些方面也写下来。

老师们会前将这些资料汇总分析,摸清家长们想要了解的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家长会内容,用开放的形式和鲜明的主题,为家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家长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2.正式真诚的邀请

很多老师通知家长开家长会就是通过让孩子告知的方式,这样比较松散不正式,孩子也容易遗忘。

正确的做法是:亲自给每位家长发送通知或邀请函(电子版即可),明确时间、地点、行车路线及停车方式。将家长会的简略流程提前告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主题,让家长感受到家长会的重要性,体会到老师们的努力和真诚,并对此充满期待。

还可以让孩子亲手制作家长会邀请函,这样孩子也会对爸爸妈妈参加家长会充满了期待。

三、家长会流程

1.家长签到

做好人员分工,进行迎接、签到和拍照,让家长有良好的参会体验。

2.观看照片或视频,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

教师播放幼儿入园以来的照片或视频,让家长看到幼儿一日生活的精彩片段,感受幼儿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和点滴进步。

3.班主任开场致辞

非常感谢大家顶着酷暑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时间过得真快,您的孩子入园已有一个学期了。这里记载了他们无数的歌声和欢笑声,留下他们成长的足迹。在此,我谨代表两位配班老师衷心地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4.进行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可分别从班级教学工作、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收获的知识、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享,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进步和成长。有条件者可以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5.家长代表发言

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了一个学期,他的变化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可以提前邀请一位对教学工作较配合的家长作为代表发言,相信他们的内心感言更能触动其他家长的心。

6.表彰分享环节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评出“进步宝宝”、“聪明宝宝”等奖项,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奖可得。

7.亲子互动游戏

游戏:比比看

游戏目的:通过穿衣服比赛让家长理解自我服务对于小班幼儿的意义。

游戏方法:将全班家长分成两大组,一组为“他人帮忙穿衣服”比赛队,另一组为“自己穿衣服”比赛队。

小结:比赛结果是“自己穿衣服的时间短,别人帮忙穿衣服的时间长”。道理很浅显,自己的大脑指挥自己的手更直接、更迅速,别人的大脑指挥自己的手还需要反应过程。

请家长体会一下,我们在帮孩子穿衣服、裤子时,孩子是不是也不怎么配合?道理就是这样。希望家长从此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少一些包办代替,孩子就多一些获得,多增长一些能力。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七篇】

哄骗现在已经变成了爸爸妈妈平时哄孩子的一种方法了。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任性、一直哭闹的时候常以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孩子一直想要的东西来吸引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缠着自己了。就像是,孩子不想离开妈妈,不要妈妈去工作,妈妈说“别哭,妈妈回来的时候带你去超市买东西”;奶奶忙碌的时候,孩子纠缠着非要奶奶讲故事,奶奶说“自己去玩一会啊,等奶奶忙好了就给你讲故事啊”之类的。孩子在那个时候相信了大人跟自己讲的话,不哭也不闹了,一个人乖乖地自己玩了,孩子在盼望着、等待着……可是,做家长的却没有把自己说的话当回事放在心上,有些爸爸妈妈只是为了安抚孩子当时的情绪而已,就只是这么一说而已,觉得孩子年纪好小,哄骗一下没关系,孩子是不会放在心上的。这种哄骗孩子的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害的。

哄骗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欺骗的行为,孩子现在虽然年纪还小,可是也不能骗孩子啊。原因在于幼儿期正是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时期,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孩子不但看在眼里,而且会默默记下来,接着会把爸爸妈妈的言行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所以,爸爸妈妈要时时、事事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自己不经意间不妥当的行为让单纯的孩子学会了,这样后悔就晚了。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过:“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要求,爸爸妈妈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爸爸妈妈对自己一言一行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孩子会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完全信任,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他们的话是算数的、有权威的。

所以,孩子从小就会听爸爸妈妈的话,同时爸爸妈妈要让自己做什么自己就会去做什么。要是爸爸妈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会使孩子失望,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要是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欺骗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就会感受到伤害,他们会感到委屈、生气,但是面对爸爸妈妈他们不能够太任性、所以只能和爸爸妈妈对抗,会说爸爸妈妈“你撒谎,你骗人”,以后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爸爸妈妈了,时间长了,以后这样哄骗的行为就不会再被孩子所相信。而且孩子也会模仿爸爸妈妈慢慢学会欺骗别人,当爸爸妈妈再来批评教育孩子时,他反过来就会说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会的,所以家长这时候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了,纠正起来难度也非常大。

爸爸妈妈最好是不要哄骗孩子,当孩子任性、纠缠、哭泣不止的时候,应该坚持正面教育,最好是安慰孩子,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引导或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冷处理”等方法来安抚自己的孩子,这样才是正确的。

家园共育的内容怎么写【第八篇】

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学习至上,生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学习的机器,这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

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卫生。

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65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