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范例【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01527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范例【通用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

一、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招商引资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各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站在地区全局的角度审视这些招商引资工作,你可以明显地看出:招商引资工作正进行着,可是缺乏地区的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做得不够完善,没有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区比较优势.

一些地区虽然也在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使得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不是很明显,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重复招商,没有能够形成招商合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种情况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对地区的各种资源了解不够。

为此,在充分地了解了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和各种资源的分布的情况下,一定要总结出一个当地招商引资工作的总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把当地的招商引资总体规划做好,然后在这一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如何才能更好地认清楚当地的优势和劣势呢?总的来说,也就是要多多地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比较,进行地区发展的大讨论,进而认识到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所要依赖的地区比较优势,并勇于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

(二)招商引资工作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的进步。所谓进步,简而言之就是"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有可能实现更理想的状态"。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一条路,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从当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谁也不想再走这样的一条不明智的路。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环境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没有保护环境,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更不用说经济的持续发展了,而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考虑发展过程同各种环境因素长期持续下去的发展。

(三)招商引资工作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存在问题。当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些地方不够重视当地产业结构,不顾当地的自然禀赋地招商引资,从而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问题凸显出来。那么什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呢,它是指从宏观上合理配置物质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产业结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逐步趋向合理,一段时间后又变得相对不合理。经过调整重新变得相对合理,这样不断的循环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向高级化发展,这就是产业结构运动规律的反映。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相对的,只能因时、因地、因条件不同去研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四)招商引资工作中对民间资本的利用不够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让人忽视民间资本的充分有效利用。总的来说招商引资工作为的是当地经济,社会等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既然如此,民间资本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资本也应成为其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力量。

招商引资招来的投资者,在你这个地方投资是最主要的可能是因为他在你这个地方投资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民间资本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经济的力量,所以在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招来的资本和民间资本二者不可偏废,都应得到重视。

除了以上的几点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应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经营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创造一种最适合企业成长、发展和最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公正、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增加经济发展政策的透明度,拓展外商投资领域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空间,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优良环境。

加强诚信建设,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宣传教育,集中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各行各业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抓好软环境的优化,审查清理政府审批事项,为企业公平竞争、自我发展搭建平台。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一站式"招商中心和办证服务中心各项制度,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投资环境举报电话投诉受理工作,及时解决投资者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为地区单位搞好服务协调,推进企地共建。对干扰破坏投资环境的不法分子做到露头就打,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要量化责任,简化程序,把投资者依法生产经营、获取理想回报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目标。

对投资的客商,在政治上给予关心,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实惠,服务上给予方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缘桥借梯以商招商,对于已经招来的投资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关系来以商招商,从而招来更多的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然,在具体的招商过程中,还要注意招商的真实性,要提高警惕,防止招商诈骗以及人才的引进与有效利用。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以招来更多的投资者。

二、招商引资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1、是否充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产业的物质基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就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生产多种产品。自然资源有三类:第一类是流失性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第二类是可更新资源,第三类是不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不管人们使用与否,都照样流失,不用白不用,因此要努力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利用得好,能保持其再生能力,做到循环利用,这是一种合理利用,但是如果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毁灭性的,使其丧失了再生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可更新资源也会枯竭。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应选择好的时机,提高产出投入比,尽可能高效利用,使当地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各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各产业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具有结构的整体性。各产业在发展中能相互创造条件,形成良性经济互补关系,推动各产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间的和谐运动。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量上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形成产业有机整体。合理的产业结构不能存在"瓶颈"产业与过剩产业。

3、是否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应变能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是指各产业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具有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合理的产业结构一定能适应社会需要,因为任何社会生产都要受社会消费需要的制约,社会需要不是静止的而变动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因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也需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要有多层次的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及时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

4、是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经济效益不好,产业结构肯定不合理。最佳经济效益是要注重劳动耗费与有效成果的比较,争取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有用成果。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即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合理的产业结构能较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优势,做到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充分合理使用,避免由于失调而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而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约了劳动时间,又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他创造了条件。经济效益应是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统一,那种只顾微观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做法,会危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5、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的成熟技术,能够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改善人类的劳动与生活条件。人类劳动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才能使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获得最大的改善。如果人类已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说明这种产业结构是低级落后的,当然也是不合理的。

6、能否充分开展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当今世界的经济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充分合理利用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充分的挥当地的优势,并充分地利用外地的市场,不断扩大输出,与其他地区合作。

7、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弹性合理的产业结构要具有弹性度,即区域产业既有吸收或减轻经济波动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又有促使主导产业沿着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逐步更替的潜能。

8、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第一。因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打破部门和专业的条块分割以及地区的界限,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统一的生态经济观,为自然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招商引资工作中应注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益放在首位。也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加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靠的资源基础。保护资源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当人们没有其他办法可选择时,对资源的压力就会增加。因此,关键的问题是给人们寻找出路。也就是招商引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技术是联结人类和自然的纽带,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评价和调整。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必须加强其技术革新的能力,以便能更有效地迎接持续发展的挑战。还有,技术的方向必须改变,并对环境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高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也可能被用来伤害他人和社会。因此要把技术用到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为人类造福,为当地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技术能否用于造福人类,关键是看技术被什么样的人利用。正因为如此,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就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除以上观念外,还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观,全球观等。

三、招商引资的建议

针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以上几个问题,在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总体规划与规划落实的关系总体规划与规划落实的关系也就是总的规划与各部门实际执行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总体规划为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指明方向;而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总体规划得以实现的基础。争取做到总体效益大于各部门效益之和。

(二)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对于环境的改变,必将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本身。保护环境并非是要使环境恢复到完全天然的状态,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三)正确处理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再分配。但第三产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软件行业可以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工作效率;外贸行业通过进出口使资源配给最优化;娱乐行业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一、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只有第一、二产业发展了,第三产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好公司企业资本与个人民间资本之间的关系公司企业资本是很大,但是民间资本集合起来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积极地利用公司企业资本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民资本,二者结合起来,必能更迅速地使当地的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2

半年以来,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能严格遵守机关各项制度,按照本科室的安排,积极工作、学习,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就半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学习方面:逐步有序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修养。

二、业务工作方面:以创新的精神积极开拓进取,全面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保证业务工作完成的有效率有质量。

三、生活作风方面: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自己作为政府形象一份子的意识,随时随地的将机关作风的要求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在坚持学习的同时,自身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学习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精神,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不快;二是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致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安排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二、业务不精

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平时工作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同时缺乏一种对业务方面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入剖析问题所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理论学习不够。学习理论少,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很好的提高学习效果。

二、业务水平不高。业务工作缺少计划安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三、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各个口的工作;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来看待。

就以上自己在思想、工作、生活上存在的相关问题,今后必将从源头上加以改正。

2021个人工作总结不足范文2

20__年上半年,本人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和关心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半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品德修养及职业道德方面

半年来,本人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二、工作能力和具体业务方面

我的工作岗位是业务内勤。主要负责统计公司铁矿石的发运数、收货数。另外就是将每天的车皮号及时报山西办事处,核对山西办事处收货情况;整理铁路大票及开具港口包干费票;统计港口操作部每天的返港卸货数量和港口存货的水分等。

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标,工作上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半年来的各项任务:

1、统计情况:能及时从代理部门取回磅单,做到发运数与收货数统计准确。

2、收货情况:山西办事处报的收货数,从刚接触时的整船统计收货盈亏到现在可逐步分成整列统计收货盈亏。

3、空车过磅:今年五月份实行了过空车,现在对于发运数也能做到准确。以前的报表虽然以轨道衡为准,但还是有误差的。现在空车过磅,就能做到发运数基本准确。

4、水分化验:以前港口发运数出现短少情况,都会出现责任不明确,到底是货物被盗还是水分的丢失。而现在,规定每列货物都化验水分,这样就不会出现推卸责任。

三、存在的不足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身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是有时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由于个人能力素质不够高,铁矿砂收发数有时统计存在一定的差错;另一方面,就是工作量多、时间比较紧,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有时工作敏感性还不是很强。对领导交办的事不够敏感,有时工作没有提前量,上报情况不够及时。

三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对全局工作情况掌握不细,还不能主动、提前的谋思路、想办法,许多工作还只是充当“算盘珠”。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3

通过学习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对照自查,我对个人进行了认真剖析,深刻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现对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一、个人存在问题和不足

1、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不深。在理论学习上存在浮燥情绪,在学习内容上,认为没有业务知识更实用。在学习的方式上,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不能融会贯通到真正的在干中学和学中干。

2、在思想上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在思维方式上,有时习惯于凭经往常经验考虑问题,大胆探索的方式方法比较少。

3、工作作风有时不够扎实、不够深入、处理问题有时有时还存在不妥之处,工作中还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我思想有时还存在。

二、根据以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1、努力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自己越来越注意到在当今这个与时俱进、知识与信息不断更新的社会里,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要务,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式和环境中,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这不但要学习应具备的相关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了今后游刃有余的工作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问题,还要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有德有才的大家认可的机关人员,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2、不断提高和改变工作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的同时要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新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争创一流。

3、要在工作中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提高效率。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机关干部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不讲条件,“埋头苦干、少说多做”,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全面提高素质。工作中还要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说实话,办实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把心思用在具体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具体干事上。经常反思自己,做到常学,常思,常用。总之要实实在在做人、高效率做事。

总之,今后我将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要用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个人工作整改报告范文2: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来,我按照《关于深入开展严肃工作纪律专项整治的通知》的总体部署,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学习内容、工作实际,在学习作风,思想观念、工作纪律、工作效能、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逐项逐条进行对照检查,深刻剖析、认真反思,找出差距,围绕查出的个人思想中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予以整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政治和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学习内容单一,综合学习不够,特别是在时间上难以长期保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联系实际不够。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工作没有前瞻性,有很多的工作都是想做又不敢做,畏畏缩缩,缺乏果断和胆量。

3、工作纪律不严谨,自我要求不严格。对单位纪律相关的规章制度学习不到位,迟到早退现象还时有发生,并错误地认为工作做好就可以,对迟到早退等纪律涣散的现象认识不到位,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积极性不足,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系统学、深入学、广泛学和联系实际学方面还不够。在工作的开拓进取上也就存在着差距,这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的一个重要根源。

2、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

3、自我约束力不强,在遵守纪律方面思想单一,仅仅认为遵守好纪律就够了,没有对自身要求过多,遵守纪律缺乏主动性。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讲究工作策略,注意工作方法,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科学性,工作要想到前头,想细想全,克服盲目性,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有的放矢”。

3、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4

招商引资是促进我区产业模式调整和经济方面的升级的“一号工程”。从今年开始,全区营造全员招商氛围,完善招商服务机制,加大招商力度,加快谈到工程结算等方面,我们正在全面实施“一号工程”。但根据研究,目前,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投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招商引资涉及领域广泛,专业性强。熟悉经济形势、行业定位、行业规划、优惠政策等,有谈判策略和技巧。但目前“招商局”以商务局为依托,临时合并的投资人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难以发挥“大投入”效应。   二是投资方式仍需创新。获取项目信息无处着手,如何找到商人,投资信息在哪里是每个投资官员最困惑的问题之一。但目前,有许多传统的投资方法,现代的招商引资方式不多;会议多,专业投资少;土地投资多,产业投资少。现有投资大多数信息来源是来自领导人、朋友或商人。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捕获。抓住网络,预期项目的信息也存在质量不高的现象。此外,由于各开发平台之间的竞争,一些项目信息对外封闭,无法实现跨区域共享也会增加投资成本或导致项目信息丢失。   三是明确投资目标定位。有些乡镇街道对自身业务发展缺少明确定位,导致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盲目性,或是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引进和当地产业发展与密钥不匹配的项。目前,大多数项目和入驻企业以单一形式存在,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或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或产业链。   建议: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各镇、街道、平台要科学制定5-10年区域产业招商规划,明确区域发展定位,遵循“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模式,通过“以大带小,以小育大,白手起家”,形成了较大的产出规模、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实力和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比如,科技局正在对接的“智慧水资源”项目符合我区产业需求,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二要整合投资资源。对于“被征用但未使用,占“无用多征少用”项目用地清理回收。并从企业用地集中和退出,开展全面普查,梳理出更多优质资源吸引高端产业。三要创新投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投资团队的主体作用,共享资源,交流信息,结合我区通用投资平台优势和各部门信息优势,推动项目实施;建立统一的公司协调机构加强与各商会、协会的合作,拓宽信息渠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殊营造亲商、招商、留商的良好氛围,树立“留商即招商”的意识。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5

6月中旬,市政协副**姚建华带领民宗委和部分省、市政协委员到郸城县、中心城区对新常态下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招商引资形势严峻。   当前全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调整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了“三期”叠加,政策因素影响越来越小的“后招商时代”。1-5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仅有3家,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完成省定目标的33%,完成进度居全省第12位、黄淮四市第3位,低于全省平均进度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76亿元,完成省定目标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增速同比回落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经营困难,投资意愿不强,且已崭露撤资苗头,据市招商办掌握的情况,仅在我市投资的台资制鞋企业就有6家撤资。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保增长的压力也很大,要求产业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大,措施也越来越具体,对我市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了一些项目的落地。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62号文,要求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面对这一变化,我市一些部门和地方暂无应对措施,使得部分处于招商意向中的项目流失,部分招商引资项目被搁置,部分在建项目暂时处于停滞状态。据有关部门反映,目前全市约流失20个处于意向洽谈的招商引资项目,5个已经签约的项目因为政策调整被搁置,7个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因遇到已承诺优惠政策落实问题而处于停滞状态。国务院201462号文件的出台,宣告了过去各地靠比拼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靠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环境来吸引投资的“后招商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我们资源相对缺乏、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不完善、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的地区而言,招商引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工作开展不平衡,中心城区差距较大。   今年1-5月份,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困难中拼搏前行,发展形势稳中有进。但工作进展不平衡,中心城区与县市相比,差距很大。1-5月份,全市新签约项目58个,总金额亿元,其中中心城区亿元,仅占全市的6% ;从大项目的引进来看,全市新签亿元以上项目54个,中心城区只有9个,仅占全市的14%,还没有沈丘、项城、太康一个县多;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中心城区仅有4个;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 11个,中心城区为0。从引进的项目质量相比,各县市引进的项目包含粮食加工、制药、轻工业、制造业等行业,中心城区引进的项目比较单一,质量相对各县市有明显差距。   (四)产业集群招商不够,整体集聚效应不高。   从我市1-5月份招商引资工作整体开展情况看,“高大强”项目屈指可数,引进的其它产业项目也多为投资规模较小的单一项目,缺乏“高大强”项目,并且项目之间关联度不强,带动能力较弱,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配套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链体系,整体集聚效应不明显。1-5月份,开发区新签约的6个项目中,只有一个项目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主导产业项目;川汇区只新签约了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无主导产业项目。   (五)部分已开工项目进展较慢,实质性开工不足。   1-5月份,全市已开工的69个项目中,还有15个仅拉建了围墙,应付市委、市政府集中开工一批项目的号召,其中中心城区占了7个。主要原因:一是有的项目受宏观经济和优惠政策调整的影响,投资方延缓投资、等待观望;二是有的项目土地正在报征,手续不完备;三是有的项目需等粮食收割后才能开工建设;四是有的项目受拆迁等其它因素影响进展缓慢。二、对策和建议(一)精研政策,抢抓机遇。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为此,在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国务院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努力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撬动投资向基础建设领域倾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抓住机遇,搞好项目报批等前期工作,努力向上争项目、争投资。郑合高铁等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大项目,要争取尽快开工,以提振士气,迅速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同时,建议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的机遇,用足用好文件精神,已经承诺的一定要兑现,不能失信于客商。要抓紧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又不与国务院62号文件基本精神相冲突的优惠政策,尤其对具有我市本地特色的地方小微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全方位扶持,为我市经济发展增强内在动力。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统筹协调招商引资工作相关部门,明确各部门招商引资职责,并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各自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把招商引资的责任放在各级政府及经济主管部门头上,借鉴以往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给有关单位下达明确的招商引资任务,建议抽调一批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组成招商团队,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并将招商引资完成情况作为火线优选的重要条件。建立联合创业机制和平台,给予大中专和专业技术毕业生创业上的金融和政策支持。   (三)立足全局,均衡开展。   树立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注重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中心城区和各县市联动招商、信息共享、合力推进机制,以中心城区大招商为契机,促进新常态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大发展。建议对招商引资工作相对困难的中心城区四区,建立区际联动协调机制,通过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强化金融支持等措施,大力扶持中心城区招商引资工作。   (四)突出重点,强化集聚。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围绕现有企业上下游产业和产品,紧盯国内外资本流动新趋势和产业转移新特点,绘制产业链图谱,编制产业招商路线图,有针对性地开展延链补链招商。以产业链整合提升、促进产业集聚为重点,突出延链、补链两个关键点,抓好集群招商,建设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配套关联市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   (五)加强管理,严格奖惩。   把推进项目落实与开展招商活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坚持重大项目台账管理,市县联动,动态监控,跟踪督导,实现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大招商项目的甄别力度,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以圈地为目的的项目坚决进行清理。完善开放招商考核办法和考评体系,对县(市)和中心城区实行分类指导、区别考核。在考核重点上,突出对重大项目、产业集群的考核,由重规模考核转向重质量考核。   (六)健全商会组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   要在周口籍企业家较多的地区建立周口商会组织,定期召开商会负责人联席会议或座谈会,发布招商信息,联络感情,激发他们服务家乡的热情,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对一些已成规模、实力雄厚的企业,要鼓励他们产业回归,把总部、研发中心等企业的核心放到家乡。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6

个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个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存在懒惰思想,心浮气躁,不善开动脑筋

2,执行公司安排照抄照搬,不会举一反三

3、汇报,处理问题,未能做到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有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工作不认真,老是走神,开小差

5,工作上有拖拉现象,有时候以思考不周为由导致部分事情实施和执行时间推后和延迟

6,工作形式化,太过于片面。有时只是为了应付而准备

7、工作上自我满足,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

8,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

9,不爱沟通,遇到问题很少主动去和同事或领导沟通

10.冲劲有余,坚持不足,

11,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严格遵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二、改进措施:

1、从思想上清除懒的根源,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改变工作观念。是不是工作观念上有问题,是不是有混的意思。杜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2、不断学习,不断开拓工作思路,敢于打破旧模式,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不仅自己要做,且要带动公司的每个人不断创新,善于开动脑筋,把每项工作,活动落到实处;

3,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向领导请教遇到的问题,并多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经验。通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4,日常工作中认真做好工作计划,思考周全,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养成及时行动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篇2: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反省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现将近期的工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简要总结如下:

1、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不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不强。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与其它老同志比还是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

2、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另外,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公司政策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候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3、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公司及车间作出的一些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在工作中还存在看到、听到、想到但还没做到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继续拓宽自己的理论知识面,加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遇问题多查阅文献,熟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思想工作方面,深化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3、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向领导请教遇到的问题,并多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经验。通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7

一、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处于被动地位

很多时候,为了招商引资,政府主动寻找投资企业并提出招商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权往往由企业掌握,政府一方属于弱势一方。

对于企业来说,合作成功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和收益的增加,合作不成功对企业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合作事项本就在公司发展计划范围之外;而对于政府来说,合作成功的意愿相较于企业更加迫切。在招商洽谈过程中,企业一步步逼迫政府让步,争取企业的最大利益,迫使政府底线一降再降,造成极大的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招商初期政府一方提出的优惠政策中优惠力度极大,给企业的预期和期望值太高,在后续谈判过程中一旦降低优惠力度,极易给企业造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政府谈判的余地很小。

二、招商政策缺乏操作性

在政府招商引资初期,政府一方通常会向企业承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土地成本价或零地价、商住配套补助、税收返还、资金扶持等,但是实践中当地政府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在未征得政策所涉相关部门或领导的意见及未履行相关程序的情况下,擅自承诺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对企业违规许诺,开空头支票。后续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这些政策已经超过地区财政和资源的承受能力,或者虽然在财政和资源承受能力范围内,但是在程序操作上却不具备执行的可行性,甚至某些政策直接违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无法实现。

然而从企业的角度,政府既然承诺了相关政策,就应该按照承诺履行,至于政策实现的方式是否违法违规,是否存在程序瑕疵,是政府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企业并无义务承担相关责任。一旦政策无法兑现,政府一方直面的是违约责任和政府信用缺失、招商环境的恶化等影响。

三、加重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招商政策中极大一部分是资金扶持政策,小额的资金扶持一般通过奖励、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而大额的资金扶持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国有公司这一平台进行扶持,例如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国有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安排了任务,在原本没有投资计划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多个项目,完全打乱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市场发展战略定位等,而且国有企业又要保证投资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旦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不单单是经营风险,同样也面临整治风险甚至是刑事责任。无形中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责任和风险。

四、形式主义普遍存在

某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招商引资项目偏向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有些政府在招商项目尚未正式落地前盲目宣传、向上级政府汇报政绩,而项目在上级政府挂上号,当地政府就要在确定的时间内保证项目落地并建设到一定程度,让上级领导看到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但是这种后果往往是眼看必须完成任务的时间就要到了,项目仍然未落地,为完成政治任务,要求招商企业先行进场施工,招商企业抓住政府的急迫心理,趁火打劫,逼迫政府接受某些不合理条件,政府为保住政绩向招商企业违规承诺,导致国有利益受损。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8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遇到的困难

1.城市、地区经济排名重新洗牌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城市、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近二三十年来,原有的城市排名格局被打破,全国城市排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原先排在前列的城市现在落后了,反过来原来排在后面的有些城市逆袭了,排到了前面。目前来说,新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除了少数城市可能逆袭外,大的排名格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

2.各地同质化竞争,比拼优惠政策

在此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领导都看的很明白,大家只争朝夕,都要拼经济,因为越往后,逆袭的机会越少。所以,各地在招商引资时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家虽然是兄弟省市,谁也不甘落后。为了吸引投资者,各地大量上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互相比拼优惠政策。比如:你减免税,那我减得比你还多;你的土地可以免费获得,我厂房都给你建好,拎包入住。所以在这种竞争形势下,大家都是在血拼。

3.本想“筑巢引凤”,结果大量空置

大家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很多工业园区建成后出现了大量空置的情况。这个问题对地方政府来说,类似囚徒困境,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工业园区不建起来,肯定没有投资人来,因此要“筑巢引凤”;建起来了,也可能没人来,会出现大量空置。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领导而言,工业园区即使将来会出现空置,现在也得建,起码可以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到一些先机,对于当地经济来说,还有一些逆袭的机会。

4.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不好复制

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都想学习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想克隆其成功模式,包括对口帮扶、考察学习、干部交流等,但是收效不尽理想,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不好复制。

5.“大鱼”难钓

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还是想尽量吸引一些大的企业入驻,希望傍棵大树、钓条“大鱼”,比如说吸引到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央企分支机构入驻等等。如果确实能吸引到这些企业当然是最好,但是大家都在抢,很难吸引过来。即使是你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厂房建好了,白给人家用,也可能只是挂一块牌,来几个人,并不开展什么实际业务。

6.请神容易送神难

有的地方政府以优惠政策招到了一些没有实力的投资者,其进驻以后,不死不活的、没有什么发展,也没给本地的经济发展做什么贡献,但却长期占据园区的土地。甚至有些投资者目的不纯,原本就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圈地来的,占住土地后不开展实际业务。因为前期的合同条件不太完善,从合同上还很难找到理由撵人走,请神容易送神难,导致地方政府比较被动。

7.本想招到长期投资者,结果来的是短期套利者

有些投资者并不是真正地想做长期的产业投资,只是了解到国家现有的一些产业政策有补贴,为了套取上级的奖补资金而来。

有些投资人前期信誓旦旦的要投资入驻,帮着地方政府做规划,做可研报告、设计,实际上他只是为了忽悠地方政府上项目、想做工程。有的工程也没做,最后拿一点工程咨询费、设计费要走人。

8.遇人不淑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也有可能会遇到少数这样的掮客:有谱没谱的一些投资人都给地方政府介绍,介绍成了他就拿奖励,没成也无所谓,还可以混吃混喝。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对策探讨

针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遇到的这些问题,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了解大局及自身比较优势

地方政府的领导,包括负责招商的同志应当了解国家乃至世界产业发展大局,了解各产业未来发展的动态,自身(本区域)在其中的位置,了解自身具备何种比较优势:原材料优势?能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交通枢纽优势?靠近市场的优势?周边地区产业生态链集中的优势?并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判断本地区适合哪些投资者入驻,确定区域经济的定位。比如说本地区定位为有机蔬菜、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了GDP,有些污染较重的化工企业想入驻,让不让他进来?实际上这跟本地整体定位是不匹配的,不能引进。

2.条件相近地区的成功经验更容易借鉴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能只盯着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要了解周边兄弟市县招商引资政策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对大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很难复制,因为各地区资源、条件不一样。就像班级成绩相对靠后的同学,不能只盯着排名靠前的学霸,他们可能回家不写作业成绩照样好,反而以前跟自己差不多靠后的同学,他们的进步对自己才更有借鉴意义。

也可以对标地理条件、气候、资源相近的发达国家,看看他们在这种条件下成就了哪些知名产业,他们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

3.替投资者算细账

地方政府招商局负责人往往对自己区域拥有哪些资源如数家珍,这自然是好事,但个人以为,这样还不够,还要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替投资者算细账。就像福耀玻璃曹总那样,把潜在投资者的各项成本都算得很细,房租、水电、折旧摊销、原材料、人工、运输、税收等各项成本,他在别的地方成本各是多少?到了本地区成本各是多少?搬过来能够降低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率?这样详细分析,找到本地区比较优势,投资者能多挣钱,招商引资才有更好的效果。

比如,个人觉得,北方地区建数据中心有比较优势。大数据中心很大一块成本是耗电,因为机柜要发热,南方地区需要空调制冷来散热,耗电量非常大。北方地区一是电力相对充足,二是室外空气比较冷,不需要用空调制冷来散热,只需要交换室内外空气,就可以散热。数据中心基本不存在交通运输成本,不怕地处偏远。数据中心也用不了太多人,不怕当地招不到产业工人。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如果能顺着这个思路,把数据中心的各项成本都分析出来,摆出来给潜在投资者看,或许会打动他们。

4.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都紧盯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央企,如果能够入驻,当然是好事,但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举一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就像一个小女生,老是梦想嫁给大明星、大富豪,很难实现,弄不好还会被骗财骗色。与其这样,还不如冷静下来,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有没有合适的,门当户对、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招商引资也是如此,全国范围内一些有潜力的中小投资者,或者是一些本地企业,地方政府做好服务,使他们能够踏踏实实进驻,一样能够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据了解,有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

5.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还要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入驻企业业务不宜互相割裂,最好在产业链条形成一定集中度,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这样,一是有利于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整体竞争力。二是园区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为这类企业量身定做。比如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同类型的企业入驻,其排放的污水各项指标不同,相应的处理工艺也有所差别,需要为其量身定做。

与周边兄弟地市也不应仅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应该是竞争合作的关系。周边地市互相之间引进的企业如果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也能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6.一要选对人、二要签好约

不怕没好事,只怕没好人。任何时候,人是最关键的因素,靠谱的人是成功的关键。这要求一是招商引资负责人不但要专业能力扎实、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还能慧眼识珠,能看准人(包括中间人、投资者等)。二是选择投资者时,要听其言、观其行,要考察其以往的业绩,判断是否有投资实力。现在大多数地方政府负责招商的同志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阅人无数,上当受骗的现象应该不会很多。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可考虑与入驻投资者签署对赌协议,政府可以给予优惠政策,但投资者如果没有完成既定目标,政府可以收回土地。

7.不只重视招商引资,还要改善营商环境

地方政府不能只是重视招商引资的环节,招进来以后就撒手不管,甚至“当肥猪来宰”。以前有些地方口碑不好,“开门招商、关门打狗”,或者叫“JQK”(勾过来、圈住、KO),投资人不敢来。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很短视的行为,从长远来说,地方政府还是要改善营商环境,给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挣钱。如果企业挣不到钱,这个招商引资也不能算成功,当地的经济也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9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事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及经济长远发展。近年来,临沭县不断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给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一、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受经济下行影响,客商投资的意愿有所减弱,投资态度更加谨慎,且各地之间围绕招商引资的竞争逐渐加剧,招商难度不断增大,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引进。今年一季度,我县签约项目仅15个。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南方地区本身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而且思想解放程度高,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我县在区位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政策支持更处于劣势,竞争力较差。

三是产业招引优势下降。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化肥减量化行动,我县化肥化工产业招引优势逐渐下降;高端装备受重点企业破产重整影响,吸引力降低,客观上增加了以商招商和产业招商的难度。

四是招商队伍不够强大。镇街、县直部门单位普遍忙于中心业务工作,对招商引资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支持不够,特别是缺少具体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人员,招商政策把握不够精准,项目包装、策划和推介能力不强,不利于工作开展。

五是营商环境不够优化。尽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但有些权力及事项还未完全下放和集中,企业办理手续仍然需要“多头跑”,做不到像浙江那样“最多跑一次”。部门单位不同程度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的现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是要素制约依然严重。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普遍不够完善,对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还不够强;土地流转难且慢,影响了项目落地后的正常开工建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突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相关建议

一是完善招引机制。完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实行实行“任务抱团”、“招引抱团”、“调度抱团”、“通报抱团”,做到县级领导、镇街、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联动,形成流畅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考核办法、任务分配的指挥引领作用,调动全县各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实现行政许可事项100%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部门对窗口100%授权,加快实现“最多跑一次”,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是思想持续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真正形成“政策洼地”效应,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认识,破除招商引资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思想观念,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提高招引成效。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围绕解决“谁去招”的问题,各镇街、县直部门单位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加强对招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项目分析研判和洽谈接待能力,实现招商引资队伍的专业化,提升招商的成功率。

五是强化要素保障。对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提前谋划好土地流转,做到“净地等商”,节省项目开工时间;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主体,做大做强融资性担保机构,稳步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六是创优营商环境。及时排查化解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妨碍企业正常经营、侵害企业正当权益、阻挠项目进地建设等“中梗阻”行为,进一步转变作风,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0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以投资促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服务企业为己任,全年全市实现到位资金亿元,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目标任务(180亿元)的%,其中省外合同到位资金亿元,完成全年引进内资(省际)任务(138亿元)的%,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一是政策不统一,执行不够透明,尤其是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上,没有统一标准,群众意见大,项目推进难。二是政策缺乏延续性,有“新官不愿理旧事”的现象。三是执行政策不一致,一些优惠政策只针对外来投资者,造成我市不少企业到外地投资。

   

2.招商动员不够深入。“亲商、安商、富商”的要求还没有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主动服务客商意识不够,全方位招商的氛围和共识没有形成。

3.招商项目的储备不够大。项目储备不足,项目策划包装质量有待提高。同时,由于调查论证不够充分,部分招商项目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不具备对外推介的条件。

4.企业融资难。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普遍难以得到金融单位的信贷支持,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致使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客商对下一步投资持观望态度,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5.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政府和企业热心,处于中间环节的职能部门,特别是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协调解决;

在规划定点、建设立项、土地审批等环节,还有扯皮推诿的现象,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意见和建议

1.完善体制机制,为招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体制、考评奖惩机制、项目帮办制、全程代理制、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入园项目后续服务等制度。二是积极推行并联审批,优化行政服务效能,坚持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前期筹建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下放审批、核准、备案权限,健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投诉问责制等,大力推行在线审批,为各县(区)重大项目的审批开设绿色通道,确保招商工作顺畅、快捷。

2.加快项目库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效率。一是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我市招商工作的战略定位、产业导向、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等,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选址,实行差异化招商。二是要以装备制造产业、新兴产业为重点,谋划和储备工业项目。以旅游养生业、休闲度假业等为重点,谋划和储备基础设施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休闲养生胜地。三是要围绕转型升级,积极谋划储备原料加工、出口创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项目。

3.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资金难题。当前除了银行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私募资金、PPP等,融资形式还有很多,要帮助企业寻找适合的融资方式,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银企互动,解决招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招商引资合力。市招商引资工作要强化统筹协调作用,对工作迟缓、不力的单位要予以调度,为招商引资各项政策落实提供强力保证。同时,建议招商部门及时汇总更新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库,制成重点招商项目统计表,方便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做好招商工作。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1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菜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为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我市招商引资的现状

(一)招商引资的意义与背景

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进行政策引导、开展舆论宣传、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流投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吸引非本地投资者到本地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招商引资的实质是整合资源的手段,是将区域以外的资源整合进来,与区域内的资源实行重组,以加快经济发展。目前,各地的招商引资正从吸收外资为主到同时吸收内外资,从吸收第二产业投资为主到同时吸收第三和第一产业。

因此,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实现“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加快**主导产业建设步伐,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文件。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怀发[**]4号),明确“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菜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确保全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的总体要求和“今后3年全市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25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的目标任务,突出“着力抓好新型工业化、着力抓好现代服务业、着力抓好生态农业”三个发展重点,完善“用地扶持、财政扶持、收费优惠、引资奖励、外经贸扶持、规范政策”六项政策支持,强化“推进全民招商、加强项目编制、优化投资环境”三项招商措施,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严格考核奖励”加大保障力度。同时,出台《**市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及奖励办法》明确相关单位和领导的任务,并对其进行评估和考核。出台《**市委托招商实施办法》鼓励国内外组织、团体和个人参与**市委托招商活动。

(二)我市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

**年到**年三年间,我市招商引资共引进内资572亿元,年均增长%;

外资共21567万美元,年均增长%。三年间,我市新签约外资项目21个,涉及合同引资亿美元,到**年年末为止已有31家外资企业投产经营。内资项目新签约782个,涉及合同引资亿元,新开工项目758个,当年到位资金亿元,新投产项目368个,累积到位资金达亿元,内资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三)我市招商引资的优势和机遇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市位于**省西南部,地处湘、黔、桂、渝、鄂五省(市、区)交通要冲,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湘黔川鄂桂五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东、中部地区向大西南的过渡地带,发挥着“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境内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初具雏形。湘黔、焦柳、渝怀三条铁路穿过**,在**市区内交汇,使得**成为我国铁路运输中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而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数更是高达**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公里,国省道公里。另外以沅水为主的内河航运体系已初具规模,**年年货运量达万吨,客运量万人。辖区内,芷江机场年均起降飞机千余次,运输旅客达8万人以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网络是我市吸引外界资金投入打造五省边界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的巨大优势。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支持,机遇难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本跨区域流动、跨所有制合作日益频繁,产业转移步伐逐步加快,产业投资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大城市向城市郊区与周边地区的转移十分明显。沿海发达地区用地用工用电用水紧张开始凸现,较高的土地价格和水电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膨胀速度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发生矛盾,造成了东部沿海企业饱和性外溢。加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务院《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出台,为**推进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市内2个省级开发区,5个省级工业集中区更是为**招商引资争取更多、更实惠的政策支持,发展地方经济打造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我市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不可否认,我市近几年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前期成本较高,竞争优势不强。**地处武陵山区,境内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庄园”。相对平原地区来说,可用平地少,招商引资项目所用土地无论是拆迁或者是平整山地都需要较高的成本。加上我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了吸引项目进驻,政府往往也需要相应地为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如公路、电力、供水等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投资方或是政府,项目的进驻都意味着不小的前期投入,直接提高了项目成本。另外,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由于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以**县工业集中区为例,属于省级工业集中区,政策扶持力度比一般地区要大的多,但相比仅一路之隔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政策优势荡然无存。由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内,无论是税收,土地投入,电价等方面政策优惠力度都大于**县工业集中区,且开发区内设置了省厅各个相关部门的办公点,各种审批手续可在园区直接办理,大大降低了项目实施进度。

二是现有项目质量不优,引资效益较低。近三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资金总量节节攀升,但细化到每个项目就可以看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仍然存在有重量不重质,项目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性较低,引资效益较低的问题。从工业类市外境内项目来看,采矿开采、金属冶炼、化工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类企业项目占全部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的比重逐年增高,“三高”类企业项目数占全部工业项目数的比重由**年的%上升到**年的%,到位资金占比由%上升至%。从三产业类市外境内项目来看,经济效益带动较低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占全部三产业项目的比重则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年至**年三年来,房地产项目数占三产业项目总数的比重分别为%、%、%,到位资金占比分别为%、%、%。而具体到我市各个县市区,部分地方情况尤为严重,以**年为例,“三高”类项目的两个比重偏高的县市区有会同、**、**和**区,其两项比重均超过60%。房地产项目的两项比重均超过70%的县市区有中方、通道、沅陵、**、芷江、**。

三是政府服务仍显不足,服务意识不高。招商引资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工作,一个项目从意向签约到落地投产其中牵涉到政府的多个职能部门。各个地方的政务环境的好坏,服务意识的高低,都是外地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市招商引资政务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在部分审批环节上,项目的审批过程拖沓、审批速度慢;

政府发布的一些招商项目可操作性不强,吸引力不佳;

征地拆迁工作力度不强,影响项目进程;

部分优惠政策兑现缓慢,兑现流程复杂,或者根本不兑现。

四、推进我市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一)扬长避短,主动作为,多方提升区域竞争力

一是充分发挥园区的平台优势。园区是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引擎,我们一方面借全省推动园区发展之机,充分利用园区的土地,政策优势,“筑巢引凤”,吸引企业进驻,发挥招商引资平台效果。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园区间不仅要有竞争,更要注重彼此的合作。在打造自身的园区产业集群之时,更是要建立起一个区域性的园区系统,整体提升区域经济吸引力。

二是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招商引资不仅仅只是一种政府活动,更是一项经济活动。因此,我们要在加强发布招商引资项目发布会,参加各种经济洽谈会等传统的政府招商引资手段的同时,积极利用各个经济体开展新型的招商引资活动。首先,要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招商活动,通过企业间的重组与合作,吸引外地资金投入,提升企业经济实力,打造产业集群。其次,要借助招商中介的力量,通过与专业招商中介机构、招商经纪人进行合作,利用它们专业化的招商素质和广泛的信息资源,推进招商引资。

三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吸引企业进驻、资金投入的关键。因此,要搞好路网建设,认真做好过境高速公路、环城公路建设,努力构筑**大交通网络。要着力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怀通高速、娄怀高速等交通枢纽工程。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供水、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区环境,不断提高中心区域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缔造全民招商氛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缔造全民招商氛围,吸引民众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进而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全面铺开。要加强宣传力度,达到宣传效果,先要注重方式、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要借助政府部门门户网站,以及地方媒体,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推广宣传、对相关政策进行解释说明。另一方面要与宾馆、酒店、商场等运营方合作,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信息印入其自身的宣传册中。最后要在车站,公交车站点,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内投放关于招商引资系列广告。

(二)突出重点,合理引导,逐步发挥项目效能

一是突出发展重点,深入挖掘优势项目。找准定位,突出重点,以产业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抓好新型工业,升级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设计、包装、储备一批符合本地情况,有发展前景的优势项目。加大对优势项目的推介力度,引导外部资金进入到这些优势项目中去,使其得以发展壮大,最终形成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合理引导后续项目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招商与“选商”相结合,在项目规划和引进上下功夫。制定出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资金进入经济价值高、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就业机会多的领域。工业项目要开展产业集群式招商,力争后续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上下游配套大项目,用以扩大优质项目优势,弱化不良项目影响。服务业项目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和品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加快人才和技术引进,吸引大型企业来怀设立区域代理、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带动本土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政务,明确职责,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限时办结”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便利制度。推行招商引资“全程代办”,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行项目手续代办制度,由引进部门和责任人帮助企业全程代办各项手续,办理仍然有障碍的交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代办。

二是切实做好促进招商引资服务工作。制定起科学的促进服务计划,坚持和完善一个挂帅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业主、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一个考核办法的“五个一”招商引资项目促进服务机制,健全督办、落实机制,明确职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招商项目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协调各个部门工作。不仅要在项目前期为投资客商提供政策咨询,手续办理指导,在项目进行中帮助投资客商、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不断提高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更是要在项目完成后,为项目的各方协调解决优惠政策的落实问题。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2

目前,我国招商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利用外资的数额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大外资吸收国,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一个国家。(2)直接投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3)外资的来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以前,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自欧盟、美国的投资同比大幅增长。(4)外国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招商引资已是当前各地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招商引资工作在各地倍受重视,能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本文针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招商引资工作缺乏总体规划

各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站在地区全局的角度审视这些招商引资工作,你可以明显地看出:招商引资工作正进行着,可是缺乏地区的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做得不够完善,没有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区比较优势。一些地区虽然也在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使得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不是很明显,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重复招商,没有能够形成招商合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种情况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对地区的各种资源了解不够。为此,在充分地了解了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和各种资源的分布的情况下,一定要总结出一个当地招商引资工作的总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把当地的招商引资总体规划做好,然后在这一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认清楚当地的优势和劣势呢?总的来说,也就是要多多地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比较,进行地区发展的大讨论,进而认识到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所要依赖的地区比较优势,并勇于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

(二)招商引资工作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

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的进步。所谓进步,简而言之就是"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有可能实现更理想的状态"。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一条路,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从当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谁也不想再走这样的一条不明智的路。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环境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没有保护环境,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更不用说经济的持续发展了,而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考虑发展过程同各种环境因素长期持续下去的发展。

(三)招商引资工作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存在问题

我国从1985起,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国务院办公厅于这一年批复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此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克拉克研究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所得出的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产业总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和存在的。产业的区域分布是否合理,对于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产业的区域分布有利于发挥各区域的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各区都能提供成本比较低的产品或劳务,则基本上可以认为这种产业的区域分布是合理的,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的区域存在必然会形成区域产业结构。有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合理的,有的区域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需要进行研究,针对其不合理性进行调整。当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些地方不够重视当地产业结构,不顾当地的自然禀赋地招商引资,从而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问题凸显出来。

那么什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呢,它是指从宏观上合理配置物质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产业结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逐步趋向合理,一段时间后又变得相对不合理。经过调整重新变得相对合理,这样不断的循环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向高级化发展,这就是产业结构运动规律的反映。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相对的,只能因时、因地、因条件不同去研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四)招商引资工作中对民间资本的利用不够

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让人忽视民间资本的充分有效利用。总的来说招商引资工作为的是当地经济,社会等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既然如此,民间资本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资本也应成为其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力量。招商引资招来的投资者,在你这个地方投资是最主要的可能是因为他在你这个地方投资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民间资本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经济的力量,所以在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招来的资本和民间资本二者不可偏废,都应得到重视。

除了以上的几点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应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经营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创造一种最适合企业成长、发展和最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公正、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增加经济发展政策的透明度,拓展外商投资领域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空间,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优良环境。加强诚信建设,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宣传教育,集中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各行各业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抓好软环境的优化,审查清理政府审批事项,为企业公平竞争、自我发展搭建平台。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一站式"招商中心和办证服务中心各项制度,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投资环境举报电话投诉受理工作,及时解决投资者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为地区单位搞好服务协调,推进企地共建。对干扰破坏投资环境的不法分子做到露头就打,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要量化责任,简化程序,把投资者依法生产经营、获取理想回报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目标。对投资的客商,在政治上给予关心,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实惠,服务上给予方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缘桥借梯以商招商,对于已经招来的投资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关系来以商招商,从而招来更多的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在具体的招商过程中,还要注意招商的真实性,要提高警惕,防止招商诈骗以及人才的引进与有效利用。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以招来更多的投资者。

二、招商引资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1、是否充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产业的物质基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就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生产多种产品。自然资源有三类:第一类是流失性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第二类是可更新资源,第三类是不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不管人们使用与否,都照样流失,不用白不用,因此要努力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利用得好,能保持其再生能力,做到循环利用,这是一种合理利用,但是如果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毁灭性的,使其丧失了再生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可更新资源也会枯竭。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应选择好的时机,提高产出投入比,尽可能高效利用,使当地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各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各产业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具有结构的整体性。各产业在发展中能相互创造条件,形成良性经济互补关系,推动各产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间的和谐运动。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量上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形成产业有机整体。合理的产业结构不能存在"瓶颈"产业与过剩产业。

3、是否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应变能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是指各产业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具有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合理的产业结构一定能适应社会需要,因为任何社会生产都要受社会消费需要的制约,社会需要不是静止的而变动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因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也需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要有多层次的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及时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

4、是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经济效益不好,产业结构肯定不合理。最佳经济效益是要注重劳动耗费与有效成果的比较,争取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有用成果。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即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合理的产业结构能较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优势,做到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充分合理使用,避免由于失调而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而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约了劳动时间,又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他创造了条件。

经济效益应是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统一,那种只顾微观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做法,会危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5、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的成熟技术,能够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改善人类的劳动与生活条件。人类劳动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才能使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获得最大的改善。如果人类已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说明这种产业结构是低级落后的,当然也是不合理的。

6、能否充分开展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

当今世界的经济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充分合理利用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充分的挥当地的优势,并充分地利用外地的市场,不断扩大输出,与其他地区合作。

7、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弹性

合理的产业结构要具有弹性度,即区域产业既有吸收或减轻经济波动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又有促使主导产业沿着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逐步更替的潜能。

8、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区域,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相互作用因地而异,且处于变化之中。这种系统科学的观点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人与资源矛盾的实质,是由于人和这一复合系统的各个组成之间关系的失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自然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自然资源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有赖于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和参与进程。因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打破部门和专业的条块分割以及地区的界限,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统一的生态经济观,为自然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二者就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以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忽视对资源的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就无从谈到资源的保护,因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因此,招商引资工作中应注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益放在首位。也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加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靠的资源基础。保护资源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当人们没有其他办法可选择时,对资源的压力就会增加。因此,关键的问题是给人们寻找出路。也就是招商引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第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技术是联结人类和自然的纽带,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评价和调整。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必须加强其技术革新的能力,以便能更有效地迎接持续发展的挑战。还有,技术的方向必须改变,并对环境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高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也可能被用来伤害他人和社会。因此要把技术用到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为人类造福,为当地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技术能否用于造福人类,关键是看技术被什么样的人利用。正因为如此,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就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除以上观念外,还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观,全球观等。

三、招商引资的建议

针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以上几个问题,在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总体规划与规划落实的关系

总体规划与规划落实的关系也就是总的规划与各部门实际执行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总体规划为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指明方向;而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总体规划得以实现的基础。争取做到总体效益大于各部门效益之和。

(二)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对于环境的改变,必将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本身。保护环境并非是要使环境恢复到完全天然的状态,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三)正确处理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再分配。但第三产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软件行业可以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工作效率;外贸行业通过进出口使资源配给最优化;娱乐行业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一、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只有第一、二产业发展了,第三产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好公司企业资本与个人民间资本之间的关系

公司企业资本是很大,但是民间资本集合起来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积极地利用公司企业资本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民资本,二者结合起来,必能更迅速地使当地的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3

一、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政策不持续。当前,有的政府招商行为以及产业政策的匹配,极易受到个人工作岗位的调整而改变,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换届,对招商行为的延续性影响较大。一个产业刚刚起步,或者初现雏形,但是由于政策突然变向,一些项目投资及配套工作不能持续推进,进而错过了发展机遇甚至“夭折”。

(二)产业规划“同质化”。有的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热点项目,而非因地制宜研究当地实际。如盲目开展“光伏产业”“信息化产业”“文旅产业”等。结果一是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二是本地特色产业资源供给不足,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投资商血本无归。

(三)部门协调不力。职能部门缺乏“全域”思维,有些工作人员或不了解招商引资工作,或因职能分工不明而不愿积极配合。一些窗口部门在产业政策法规等方面学习存在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升级。一些好的项目,有可能因为一些服务细节而“流产”。

(四)片面追求数据。在招商引资中往往过于看重投资、产值、营收、税收等经济数据,特别是投资额,限制了一些初期数据不是很好,但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入驻,不利于以产业集聚人气。我们为招商引资企业、项目配备了相当优惠的政策,配套了资金、土地等资源,但由于市场风向的转换,该企业(或项目)的投资未能及时转换成效益,以致于大量优质土地资源闲置或产出不高,对地区经济社会贡献不大。

(五)信息渠道不畅。政府的招商目标或者产业培育方向往往来源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文件、领导讲话等“体制内”信息,缺少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未能及时掌握产业动向,把握热点或商机,做了“无用功”。

(六)招商活力不足。有的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还是靠行政化手段驱动。虽然有的地方建立了专门的招商团队、产业园区等载体,但是实质招商行为却“部门化、行政化”严重,缺乏与市场对接的活力。招商人员多来自于体制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缺乏畅通的晋升和薪酬管理机制,面临“两难”的境地,处境尴尬。招商人员的待遇、绩效考核等难以兑现,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二、提升招商工作效果的建议

(一)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准确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应有科学的预判,政策的制定应具有超前性,灵活应对市场风向的转变。招商过程中,还应倡导“契约精神”,不能因为党委政府决策变更或人事的任免而随意终止合作。党委政府在换届前,应当对已经承诺(签约)的招商条款,及时研究兑现执行。政策制定要注意明确政府部门、产业园区、招商团队的权责,明确退出机制和路径,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二)科学编制产业规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充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好本地资源,坚持人民立场,重人气、轻数据,注重对周边地区的调查与研究,突出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避免产业定位“同质化”。用好本地的资源,如地理环境、文化、人才等方面优势,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发挥部门的协同力。应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完善顶层设计,统一思想,明确招商团队以及与产业相关部门的配合职能。注重与自然资源、住建、市场监督管理、工商、税务、环保、消防等部门的协同,建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加强调研工作,少开会、少发文件,多实地考察,切实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状况,确保为企业做的服务工作能够有效、精准、落到实处。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定期互访机制,交流项目推进的难点,协商解决,提高产业落地及培育效率。对那些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部门、个人,建立考核奖励机制。

(四)提高招商工作的专业性。将与市场的对接放在招商团队工作的首位,深化行业分析,仔细研究企业年报,并通过行业协会、专业咨询公司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产业培育工作。招商团队要采用灵活的工作机制和用人体制,避免招商工作“部门化、机关化”。采用绩效考核,鼓励发挥招商人员的创造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针对本地区主导产业以及招商方向,有计划的培育专业性人才队伍。

(五)创新招商工作手段。改变过去单纯的政策招商、土地招商、感情招商等手段,引入招商“”模式。以资本招商,建立产业扶持基金,通过公司化运转,通过基金公司对企业、项目做可行性研究并评估,筛选优质项目进行投资,确保资金有的放矢,以政府、银行小部分资金做“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到产业建设中来,增强产业园区的“造血”“输血”能力。以“商”招商,建立招商重点行业的“熟人圈”、“朋友圈”,为已经入驻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长期的联系,经常性的交流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产业培育计划,鼓励其帮助宣传,引荐企业。以产业链招商,注重引导和帮助企业延伸和丰富在本地区的产业链,通过新成立公司、寻找合作伙伴,打造地区性产业集群,吸引和培育配套企业入驻。

(六)以技术为招商重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多关照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掌握情况,除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以外,还应重视其企业的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将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在技术研发、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与更多的支持,鼓励企业入驻后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发展壮大。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4

近年来,我县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牵引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我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成为落实“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目标的坚实抓手。

一、基本情况

今年1-6月份,全县新开工项目77个,完成年计划数127个的%,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

全县新签约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亿元;

全县重点在谈项目12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7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上半年,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含)重大内资项目6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50%;

重点突破项目2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

依托“大龙网”平台,我县对外贸易数额超序时进度,能够提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洲业汽车广场、珀然铝轮毂、鑫宇光伏、杭萧钢构等一批大项目、新项目落地,建成后年产值可增加300亿元以上,可创造就业岗位9000个以上。“一区多园三中心”格局初步形成,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龙固、安国、大屯等7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沛北经济开发区建设快速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招商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有些招商政策不能够及时兑现,影响到企业落地建设积极性,产生部分负面形象,影响后续招商引资工作开展;

招商与后续服务不衔接,没有后续的服务,再好的政策、再大的优惠也不能吸引到项目、招引到投资。项目落地需要相关单位部门协调配合,项目建设投产更需要政策和服务的双双支持。

(二)招引项目结构上还不均衡。从上半年招引项目来看,传统工业项目多些,大型商贸流通、现代服务项目少些;

招大引强方面还待提升,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产业龙头项目少;

计划投资的多,开工落实的少,后续审批服务和项目建设落实还需坚定不移的跟上。

(三)招商引资工作不平衡。有些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够深入研究招商政策、招商流程、招商知识等,导致无从下手,存在畏难情绪和应付心理;

部分镇(街道)由于财政收入水平所限,招商引资工作经费紧张,专职招商人员非常少,缺乏懂项目、懂经济、懂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专业队伍,招商力量相对薄弱。

(四)产业、资源优势整合还不到位。部分单位对本地区的产业定位、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认识不清、分析不准;

在整合本地产业、资源上下的功夫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或者产业发展规划不切实际,形式大于实质;

一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中考虑经济效益偏多些,产业集聚、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关注少一些,考虑上级考核因素多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少一些。

(五)区域形象宣传还不到位。区域推介会活动,媒体宣传活动开展得不够丰富全面,招商引资政策解析度还要进一步提高。有些镇对本地区形象定位不准,不清楚应当宣传什么,展示什么,对外宣传时方向不明,自信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完善落实招商引资政策。一是确立招商引资工作牵引发展全局的地位,从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服务保障、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最大限度支持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认真分析全县具体情况,梳理招商引资工作的优劣条件,制定灵活的招商政策;

三是诚信兑现扶持政策,不打折扣,坚持不断完善和加大特有的诚信服务品牌和落实力度。

(二)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载体,全力招引大项目。一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招商,把有牵动性、支撑性的大项目作为引进的重点,加大力度、主动出击,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二要继续发挥我县铝、电、光伏、纺织等各种产业、资源优势,依靠产业链实现新的突破。立足沛县产业特色,排出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施定向招商,通过“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三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提升新兴产业的贡献率。四要适度转变招商引资方向,强化内贸项目招引力度,抓住税制改革潜在机遇,从抓生产环节到抓消费环节,逐步培育壮大消费税税源,创造可持续的稳定税收;

合理布局商业招商,完善城镇商业规划,着重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商业综合体。五要深化与重点企业、知名中介、行业协会的合作,利用“**第二十届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契机,精心组织招商活动,把重大外资项目引进来,为沛县建设发展增添强大后劲。

(三)进一步增加招商经费,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县招商部门专项招商经费的投入,同时加强对镇区(街道)招商引资工作的经费支持。二是适度增加招商系统的人员编制,也可以探索招聘国内招商引资的“能人”,或聘请在企业任职、具有良好人脉的业务骨干或部门领导。三是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制定并落实专职招商人员业务培训计划,每年通过集中授课的方法,统一开展专职招商人员业务培训,并列入县委、县政府培训计划。四是选派干部到招商一线挂职锻炼。从县直部门特别是县直综合、经济管理等部门中,选择一批政治素质好、社交能力强、经济知识丰富的优秀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专职抓招商工作。五是派专员到先进地市和先进工业园区跟班学习。

(四)进一步强化服务,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硬环境。一是狠抓招商干部作风建设,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者或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者。二是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加强对项目的调研、评估、分类,切实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的市场效益和发展前景,加强对产业升级、产业延伸、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工业项目的包装和策划,并进行不定期修订、补充和完善招商项目储备库,提升项目推介的成功率。三是储备商源,充分利用进驻我县的各省市商会、沛县在外经商的商人及外出打工的乡亲,通过座谈等形式储备招商信息。通过与外商座谈,了解全国各地的商机;

制作一本外商名册,加强与客商的联系;

制定一套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四是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一区多园三中心”园区承载力。建立园区考核制度,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力规划建设医院、学校、市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品位,解决企业职工生活、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

(五)进一步做好形象设计、宣传和推介,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品牌

一要认真进行区域形象和品牌设计,确定区域形象理念,确实表现出区域的内在精神,体现"真、善、美"的特点,切实打造符合县域、镇域自身实际的宣传形象,不能依样画瓢,要对区域形象有清晰准确的定位,一以贯终。二要创新手段、广辟途径、善用媒体、把握重点、实事求是做好招商引资宣传,采用编印画册、制作光盘、资料汇编、媒体立体推进、举办招商新闻发布会、招商说明会或投资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推介。三要把握宣传工作重点,集中宣传力量,突出对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以及重要成果等内容的宣传。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5

近年来,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从签约项目的落地情况来看,在谈的项目多,签约的项目少,落户的项目就更是“广种薄收”。项目落地建设制约因素多,建设进展缓慢,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制约是根本。土地供应不足是制约项目落地的关键问题,项目落地必须依赖土地承载,****虽然有16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但土地资源受园区规划和国土规划“两规”制约,符合“两规”的土地不足,土地指标紧缺。很多招商项目因为土地问题而搁浅。今年以来,园区主要对接的**的纺织和服装类企业,是****首批搬迁企业,需在2019年10月之前竣工投产。园区能提供的符合条件的土地很少,仅有的***所属的原企业总部基地因地上建筑问题未能落地。目前正在推进的****和****也因地上建筑物问题存在较大差距。   二、土地报批困难,办理时间过长。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卫片执法精准,企业开发用地意向与规划不符,土地指标争取困难,导致企业不能快速办结用地手续。投资项目的土地、规划、环评、建设等有关手续审批难度大,周期长。   三、企业实力不足,资金筹措困难。由于企业自身资金有限,对项目市场发展前景预估较差,市场经营、合作意向等因素变动改变了业主的投资意愿,导致项目无法推进。部份项目单位资金紧缺,土地报批税费没有落实等,造成无法进行供地。究其原因,一是银行放贷审批难度加大,加上各级担保中心资金规模较小,支持企业融资的力度有限,难以满足项目的信贷担保需求,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二是有效抵押不足。银行抵押放贷只认可固定资产投资,很多项目用地没有办好土地证,拿不出有效的抵押资产。   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看,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不配套以及投入资金的不足,导致园区供水、供气、供暖、环保、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园区快速发展和重大项目引进的需要。区内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率不高,且推进速度缓慢。一些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由于投入巨大,资本周转周期长,效益回收困难等原因,使得社会资本难以自发地投向这些领域,仅靠银行贷款和政府投资又难以弥补建设资金的缺口,资金困难导致许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无法开工,成为困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障碍。

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6

摘要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交往也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分工也越来越细,各国、各地区都在谋求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者手中有大量的资金存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想发展经济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于是招商引资便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使投资者手中的资金能够不被闲置,而经济欠发地区也能够取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前各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已是当前各地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招商引资工作在各地倍受重视,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培植了财源,增加了地方收入。但招商引资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以规范。 

关键词招商引资;经济可持续增长;引资原则 

目前,我国招商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利用外资的数额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大外资吸收国,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一个国家。(2)直接投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3)外资的来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以前,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自欧盟、美国的投资同比大幅增长。(4)外国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招商引资已是当前各地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招商引资工作在各地倍受重视,能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本文针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招商引资工作缺乏总体规划 

各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站在地区全局的角度审视这些招商引资工作,你可以明显地看出:招商引资工作正进行着,可是缺乏地区的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做得不够完善,没有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区比较优势。一些地区虽然也在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使得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不是很明显,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重复招商,没有能够形成招商合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种情况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对地区的各种资源了解不够。为此,在充分地了解了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和各种资源的分布的情况下,一定要总结出一个当地招商引资工作的总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把当地的招商引资总体规划做好,然后在这一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认清楚当地的优势和劣势呢?总的来说,也就是要多多地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比较,进行地区发展的大讨论,进而认识到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所要依赖的地区比较优势,并勇于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 

(二)招商引资工作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 

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的进步。所谓进步,简而言之就是"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有可能实现更理想的状态"。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一条路,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从当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谁也不想再走这样的一条不明智的路。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环境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没有保护环境,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更不用说经济的持续发展了,而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考虑发展过程同各种环境因素长期持续下去的发展。 

(三)招商引资工作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存在问题 

我国从1985起,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国务院办公厅于这一年批复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此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克拉克研究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所得出的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产业总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和存在的。产业的区域分布是否合理,对于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产业的区域分布有利于发挥各区域的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各区都能提供成本比较低的产品或劳务,则基本上可以认为这种产业的区域分布是合理的,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的区域存在必然会形成区域产业结构。有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合理的,有的区域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需要进行研究,针对其不合理性进行调整。当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些地方不够重视当地产业结构,不顾当地的自然禀赋地招商引资,从而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问题凸显出来。 

那么什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呢,它是指从宏观上合理配置物质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产业结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逐步趋向合理,一段时间后又变得相对不合理。经过调整重新变得相对合理,这样不断的循环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向高级化发展,这就是产业结构运动规律的反映。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相对的,只能因时、因地、因条件不同去研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四)招商引资工作中对民间资本的利用不够 

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让人忽视民间资本的充分有效利用。总的来说招商引资工作为的是当地经济,社会等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既然如此,民间资本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资本也应成为其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力量。招商引资招来的投资者,在你这个地方投资是最主要的可能是因为他在你这个地方投资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民间资本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经济的力量,所以在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招来的资本和民间资本二者不可偏废,都应得到重视。 

除了以上的几点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应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经营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创造一种最适合企业成长、发展和最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公正、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增加经济发展政策的透明度,拓展外商投资领域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空间,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优良环境。加强诚信建设,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宣传教育,集中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各行各业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抓好软环境的优化,审查清理政府审批事项,为企业公平竞争、自我发展搭建平台。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一站式"招商中心和办证服务中心各项制度,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投资环境举报电话投诉受理工作,及时解决投资者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为地区单位搞好服务协调,推进企地共建。对干扰破坏投资环境的不法分子做到露头就打,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要量化责任,简化程序,把投资者依法生产经营、获取理想回报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目标。对投资的客商,在政治上给予关心,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实惠,服务上给予方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缘桥借梯以商招商,对于已经招来的投资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关系来以商招商,从而招来更多的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在具体的招商过程中,还要注意招商的真实性,要提高警惕,防止招商诈骗以及人才的引进与有效利用。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以招来更多的投资者。 

二、招商引资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1、是否充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产业的物质基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就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生产多种产品。自然资源有三类:第一类是流失性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第二类是可更新资源,第三类是不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不管人们使用与否,都照样流失,不用白不用,因此要努力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利用得好,能保持其再生能力,做到循环利用,这是一种合理利用,但是如果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毁灭性的,使其丧失了再生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可更新资源也会枯竭。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应选择好的时机,提高产出投入比,尽可能高效利用,使当地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各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各产业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具有结构的整体性。各产业在发展中能相互创造条件,形成良性经济互补关系,推动各产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间的和谐运动。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量上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形成产业有机整体。合理的产业结构不能存在"瓶颈"产业与过剩产业。 

3、是否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应变能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是指各产业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具有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合理的产业结构一定能适应社会需要,因为任何社会生产都要受社会消费需要的制约,社会需要不是静止的而变动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因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也需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要有多层次的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及时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 

4、是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经济效益不好,产业结构肯定不合理。最佳经济效益是要注重劳动耗费与有效成果的比较,争取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有用成果。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即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合理的产业结构能较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优势,做到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充分合理使用,避免由于失调而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而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约了劳动时间,又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他创造了条件。 

经济效益应是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统一,那种只顾微观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做法,会危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5、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的成熟技术,能够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改善人类的劳动与生活条件。人类劳动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才能使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获得最大的改善。如果人类已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说明这种产业结构是低级落后的,当然也是不合理的。 

6、能否充分开展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 

当今世界的经济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充分合理利用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充分的挥当地的优势,并充分地利用外地的市场,不断扩大输出,与其他地区合作。 

7、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弹性 

合理的产业结构要具有弹性度,即区域产业既有吸收或减轻经济波动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又有促使主导产业沿着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逐步更替的潜能。 

8、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区域,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相互作用因地而异,且处于变化之中。这种系统科学的观点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人与资源矛盾的实质,是由于人和这一复合系统的各个组成之间关系的失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自然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自然资源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有赖于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和参与进程。因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打破部门和专业的条块分割以及地区的界限,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统一的生态经济观,为自然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二者就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以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忽视对资源的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就无从谈到资源的保护,因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因此,招商引资工作中应注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益放在首位。也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加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靠的资源基础。保护资源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当人们没有其他办法可选择时,对资源的压力就会增加。因此,关键的问题是给人们寻找出路。也就是招商引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第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技术是联结人类和自然的纽带,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评价和调整。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必须加强其技术革新的能力,以便能更有效地迎接持续发展的挑战。还有,技术的方向必须改变,并对环境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高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也可能被用来伤害他人和社会。因此要把技术用到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为人类造福,为当地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技术能否用于造福人类,关键是看技术被什么样的人利用。正因为如此,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就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除以上观念外,还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观,全球观等。 

三、招商引资的建议 

针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以上几个问题,在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总体规划与规划落实的关系 

总体规划与规划落实的关系也就是总的规划与各部门实际执行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总体规划为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指明方向;而各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总体规划得以实现的基础。争取做到总体效益大于各部门效益之和。 

(二)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对于环境的改变,必将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本身。保护环境并非是要使环境恢复到完全天然的状态,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三)正确处理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再分配。但第三产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软件行业可以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工作效率;外贸行业通过进出口使资源配给最优化;娱乐行业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一、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只有第一、二产业发展了,第三产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好公司企业资本与个人民间资本之间的关系 

公司企业资本是很大,但是民间资本集合起来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积极地利用公司企业资本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民资本,二者结合起来,必能更迅速地使当地的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聪林克等著.区域优势整合--论西部经济的统筹发展[M].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汪德和罗来武著.地方政府与地区发展--论江西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4]姜丽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J].工作研究期刊.2006/4 

[5]魏佩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3(上旬刊) 

[6]王海欧.当前招商引资热的冷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7]郝继明.对招商引资热的冷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5第9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