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精编作文【优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舌尖上的年味精编作文【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第一篇】
过年啦,满城皆挂红灯笼,洋洋的喜气弥漫开来,其中总是浸满各种菜的香味,这便是年味。民以食为天,为使这个新年年味更足些,我做了一道“宫保鸡丁”的名菜,让我们全家人的舌尖上也充满浓浓的年味。
“宫保鸡丁”这道菜的发明者是丁宝桢,他在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烹饪很有研究,受酱爆鸡丁还有一些川菜的吸引,他发明了一道新菜——将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下锅爆炒的菜肴,没错,就是宫保鸡丁。
这回,我便要做一道宫保鸡丁。
首先,让我们清点所需配料:一份酱好的鸡丁,一根新鲜的黄瓜,一根鲜嫩的胡萝卜。清点完毕后,开始备菜,一根绿色的黄瓜,如何将它变成人见人爱的配菜呢?很简单,跟着我做,打开水,放上去,搓一搓,切掉头,切掉尾,切成丝,好了。
别觉得简单,我在切时便是提心吊胆,一方面怕切坏,因为那黄瓜很脆,还有一方面是源于对21世纪由合金与钢融合成的德国产的冷兵器——菜刀的恐惧,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很难克服,只能用动作弥补。切好后,这黄瓜丝便如小草一般养眼让人内心一下子便充满生机,令人欣喜。切胡萝卜也是相同的,只不过切好的胡萝卜相比黄瓜更加热情,将两者放在一个碗里,再将切好的葱,蒜放在另一个碗里,备菜就完成了。
随着蓝色火焰缓缓燃烧,真正的烹饪便开始了,一盘有弹性的鸡丁跳入锅中,在油中缓缓凝实,铲子左右拨动,上下挑动,鸡丁的颜色渐渐泛黄,体态渐渐娇小,透明度渐渐降低,终于散发出香味。我倒了些辣椒进锅中,为了追求鲜味,我倒的是家里磨的辣椒。待味道散发开来,我便将鸡丁盛入碗中。
锅中的油不用倒出,继续炒配菜,葱姜蒜爆一爆,配菜倒入,上下左右翻炒,锅中黄色、绿色、白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等到熟后,倒入已炒熟的鸡丁,继续翻炒,然后倒入醋,料酒,酱油,糖入味,啦啦啦终于盛盘啦。
拿起筷子尝了下,因为醋放多了,不免有些酸,我便倒了水又回锅炒了下,总算好了,妈妈尝后说很好吃,但我知道,就算再难吃,妈妈也会说好吃,因为我知道母爱便是这 样。
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第二篇】
春节年年有,它承载的却是不同人,不同时代的平凡的世界。
——题记
讲到年味,在我看来年味是舌尖上的,而我们是在年味上长大的。对于我们小孩而言,过年就是,快快乐乐吃大餐,大大方方收红包,随随便便放鞭炮。
在吃年夜饭的几天,大人们都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厨房像施了魔法的天地,冰在冰箱里的鱼肉、羊肉、海参……都变成了美味佳肴。
在我们绥宁,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鸡!鸡必须捉又肥又嫩的鸡,鸡要炖十几分钟的样子,然后再在上面洒一些油,这样才能露出那晶莹剔透的鸡皮。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餐桌上有鸡汤、羊肉火锅、扣肉、白菜、蛋卷……扣肉是最传统的菜品啦。肉皮红亮红亮的,厚厚的肥脂晶莹剔透。皮最好吃了,劲道弹牙之外,又有肥脂的细腻口感。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便是要用一丝小火慢慢炖,一定要用新鲜的羊肉最好是羊肉连皮带骨,在炖的时候要在里面放八角、料酒、葱姜……炖就要炖得酥烂,而这时整个屋子里都被浓浓的香味所覆盖着。
而吃年夜饭之前,便总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红色的身躯在那一瞬间被炸开,随之一股白色的。硝烟从中飘荡……随后,我们便可以享受人间的美味,这时我们小孩便跟着大人们一样推杯换盏。就在将要吃完之时,便是我们小孩拿起我们手中的“酒杯”向我们的长辈进行来年的祝福,祝福过后,长辈便会拿来期盼已久的红包。
年味是绽放在舌尖上的,它连同记忆永留心间。
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第三篇】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倏地心头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突然想起过年这个老话题,我的记忆里占据了多少分量。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原本只是家长们的一句调侃,却也是个大实话。不过,和现的孩子相比,除了玩得更加自由,便是从此有了打牙祭的盼头。
不必是名贵的吃食,那些家家户户必备的手工制作各色干粮足以担当。进入腊月,围绕过年的准备便开始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母亲学会了熬糖,不再需要请邻居帮忙便能完成。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乐呵呵地涎着脸,盼着锅里翻起的浪花快点凝结成糖饴,也好先入口为快,早些感受到逼近的年味。
母亲用大大的锅铲捞起浓厚的糖饴,看那流动的线条,确定灶膛里该留什么样的火候。差不多了,母亲退下锅台,由父亲顶了上去,盛出部分糖饴,直接往锅里倒入早就炒好的胖嘟嘟白花花的泡米。
这是熬糖和切米糖同时进行。以前母亲不会熬糖时,有时是用买来的白糖块作为粘合剂。自己熬糖可能要费些柴禾和功夫,但这些乡下人眼里算不上成本,却能省下点钱。而对我这样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从头至尾亲眼见证不起眼的麦芽和大米怎么变成了令人垂涎的白糖。当然,最后会每个人轮流品尝一下锅里盛出的糖饴,那浓烈的甜味以从未有过的冲击力直达心底,感觉到全身都享受着那一刻的快意。
除了熬糖切糖,准备其他的炒货吃食也是等同视之的隆重和热闹。炒泡米的时候,一定会一同炒些玉米、蚕豆、花生、山芋角等干粮。这些吃食,花生数量较少,算得上过年吃食中的上品,一般不给小孩子任意搬弄,而只有客人来时才端出来,这时倒可以趁机吃到一些。
乡下人没什么营养保健方面的讲究,过年里对孩子吃零食基本不加干涉,从除夕之夜起,那些准备已久的零食正式对孩子们开放。有了这些精灵般的东西,孩子的小嘴总是没得闲着,早晨出去便不见了踪影,家人也不急着喊回来,反正口袋里装得满满的出去,定不会饿着。时常暮色里赶回家,才发觉中间少了一餐,却奇怪怎么不觉得饿呢?这是年饱。母亲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趁过年多吃些鱼啊肉的,却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粗糙的零食占据了胃的大部分,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丝悔意。可出门前总还是不忘带上一些,那可是一年里只这个时候才有的。
白花花的米糖,干翘翘的玉米,黄澄澄的山芋角,放进嘴里得先用力嚼,过足了嚼头这股瘾,甘味才开始似泉水一样渗透开来。土得掉渣的山芋貌不惊人,却总是乡下人不忍舍弃的老朋友,不只是加工成山芋角吃得有味,听父辈们常说,当年就是因为它,才使无数的乡民得以度过食不果腹的年代。
这些硬邦邦的吃食,大人们似乎并不意。跟着他们到村里串门,常有主人端出一碗香甜的米酒让人品尝。这是父亲的最爱,手工制作这种米酒也是父亲的拿手活儿。虽然也很喜欢那股浓烈的酒香,可总是吃不到几口就觉得腻味。
年关临近,从家人的问候里渐渐察觉到淡淡的年味。对于已届中年的我来说,年味就似一支接力棒传给了孩子。现的孩子不再追求过年吃点什么,那些或许早已经麻木了舌尖上的味蕾,但我的心里,永远还流淌着以吃为代表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第四篇】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不管身在何处,人们都会赶着回家享受那份浓浓的团圆亲情,“民以食为天”,美食则是招待亲人时不可缺少的东西, 而制作春节美食,就是过年的一件大事。
回到老家,最令我向往的就是奶奶亲手做的锡饼了。锡饼,在玉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制作锡饼,要先拿水和面,加入鸡蛋搅拌呈面团状,接着拿出两个鸡蛋大小的面团,加点水,顺时针涂抹在平底锅上,中间留空。涂完一圈,再把多余的面皮均匀的涂在中间。开小火把面皮烙一分钟,翻个面如法炮制,锡饼就做好了。然后加入馅料卷起来,就可以开吃了。馅料一般有7—8种,像炒米面、胡萝卜、长豇豆、炒肉丝、鲜鲳鱼、蛋丝、鲜虾仁、蛏子、炒鲜鱿鱼丝等等都可以,五花八门,因人而异。按当地人的说法,只要没骨头没刺的,都可以包进去。每次回老家,奶奶都会做好锡饼,摆上满桌我喜欢吃的特色菜,笑眯眯地看着我大快朵颐。爸爸点评道:锡饼不只包进了食物,也包进了人们对来年的期望,更包进了年味。
而在杭州,外婆过年做的春卷也别有一番滋味,也是我的最爱之一。春卷,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记载,可谓是历史十分悠久。它的面皮由番薯干、面粉、鸡蛋等组成,里面盛满了浓浓的红豆沙。当老杭州人把春卷端餐桌时一下子就会感受到春节那种喜庆的气氛,闻到那浓浓的年味。拿起春卷,一口咬到甜甜的红豆沙,新年的幸福感就从味蕾处启程,也让家的温馨从充满年味的美食中溢散开来……
“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杭州与玉环,外婆和奶奶,两个不同的城市,两位挚爱的亲人,都喜欢用心为我制作出不同的美食,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就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