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汇编13篇】

网友发表时间 3715603

明确主题,注重结构,运用丰富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展示独特见解,提升逻辑性与感染力,确保条理清晰。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八年级作文辅导 篇1

八年级作文辅导1:记叙文的选材

方法指导

第一、材料要切题。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第二、选材要新颖别致。

清朝著名诗人袁枚说:“文章当自成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作文,只能令人厌烦反感。所以选材构思时要仔细想一想,想想别人可能会怎么写,力争避免和别人撞车。要思索几种自己有把握能写得好的内容,从中选出一种别人可能不写的来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妨砸破选材的常规框架,例如改变一下观察角度,从孩童的角度来写世界,用非人类的眼光来审视社会,让平凡事生动起来;或者让故事中的人物调换一个参与角色,巧妙的张冠李戴,让普通素材神奇起来;也可以为作文中的故事设置一个特定背景,让小事情高尚起来。

第三、选材要真实可靠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八年级作文辅导2: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 一)、文章的结构主要指哪些内容?

“结构”本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指屋宇构造的样式,引入写作的研究中,用来比喻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文章的结构主要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

(二)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应注意些什么?

我们写文章时,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把有关的材料合理地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要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的开头和结尾。

古人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既是对文章的整体要求,也表明开头和结尾的重要。

开头,古人称为“起笔”。好的开头,能起引领作用,既可使文章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常见的开头方式有两种类型,即开篇点题式和形象导入式。

开篇点题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开门见山”。它开宗明义,起句或首段即接触文章的主题或主要问题。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开头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的开头,不用什么发端,直接触及到“背影”的本题,简捷畅达,句略义丰。

形象导入式,有一段引子,然后逐步接触题目所要叙述描写的人物、事件、景物或论述的问题,是一种间接开头,不妨叫“曲径通幽”。鲁迅先生《藤野先生》的开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的失望和愤懑,于是就有“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下文。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第三单元·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结尾,古人称为“收笔”,是文章内容发展的自然收束和必然结果。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1篇之妙,在于落句”。好的结尾,能帮助读者理解题旨,体会作者的情感。鲁迅先生《故乡》的结尾:“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结尾,蕴涵着哲理,发人深思。结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总结全文,篇末点题;有的抒发情怀,给人感染;有的含蓄深沉,留有余地;有的戛然而止,干脆利落等等。初学写作者对文章的结尾不可草草了事、虎头蛇尾,也不可当断不断、画蛇添足。

开头和结尾,虽然文字不长,却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精心设计,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层次分明,分段恰当。

层次,指文章内容安排的先后次序,也就是文章展开的步骤,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部分”“大段”“意义段”。在记叙文里,它或是一件事情发展的阶段,或是人物事迹某一侧面的表现;在议论文里,它或是对某一问题的分析,或是对某一道理的阐述。层次安排得合理、清楚,文章就会文气贯通,有力地表现主题。

安排层次,常用的方法有:并列式,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之分;递进式,各层之间意思一层进一层,层层深入;连贯式,按事情发展的经过和时间先后次序安排层次,各层意思相互连贯。此外还有总分式:先总说,后分说;先分说,后总说;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等。一般议论文,多用总分式。

段落,是文章内容、层次的外在表现,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人们习惯称为“段”“节”。它有明显的换行标志,即另起一行写,开头空两字的位置。分段时,应注意“单一性”和“完整性”,即每段只能有一个中心,一个意思在一个段落里写完。各段落间意思要有内在联系,使每段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段落要注意匀称,长短适度,疏密相间。

层次分明,分段恰当,读者对文章内容就能一目了然。

三、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过渡,是文章的层次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通过恰当的词语或段落,使上下文之间互相衔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用词语表示过渡。用“因此”“由此可见”等关联词语或“但是”“相反地”等转折词语,往往放在下一个段落的开头。

二是用句子表示过渡。过渡句一般放在后段的开头,也有的放在前段的结尾。

三是用段落表示过渡。在层次或段落之间,用一个较短的、独立的段落作为过渡,这个段落叫过渡段。

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又叫“伏应”。前面提出了问题,后面要有着落;后面要说明的重要问题或事情,前面也应有个交代。这样,就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连贯。

照应的方法,常见的有:

一是结尾与开头照应,也就是“首尾呼应”。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是典范。

二是上下文照应。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上文写“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后文写“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否则她一定可 这就是上下文呼应,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又控诉了罪恶的封建社会。

文章过渡自然、前后照应,才能完整连贯、结构严谨。

要使文章结构合理,做到动笔之前“成文在胸”,还必须认真编写作文提纲。尤其是考场作文,来不及打草稿,更要编写比较详细的提纲,开头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主要部分,安排好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详略和衔接。磨刀不误砍柴功,写作提纲编好了,就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三)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在写作中值得借鉴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纵式结构法。

这是记叙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进程和材料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来安排写作的先后顺序。如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用掌声撑起一片蓝天》一文中所叙述的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伤心落泪的小女孩,在无人的角落唱完一支歌即将回到绝望中时,忽然听到了“啪啪”的掌声、事情的发展──第二天及后来,老人仍在原地笑容满面地倾听小女孩的歌唱、事情的高潮和结局──十年后小女孩成了当红歌星的顺序来记叙的。又如20陕西省中考优秀作文《理想的生活》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记叙了第一次写的作文“理想的生活”和父亲看后的评价及老师的批改与评分、第二次采访父亲对“理想的生活”的看法后写成的作文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并被当成朗读的范文、最后是老师对两次不同作文的评价以及男孩的若有所悟。

二。横式结构法。

此法可以运用于各种文体当中,它的特点是文章所选用的材料之间有一种并列关系。

如年重庆市中考优秀作文《那夜,星在笑》一文,运用横式结构法,把几篇日记串在一起,并运用题记来贯串全文,形式自然而又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构思和精妙的布局,获得了满分。

三。总分结构法。

顾名思义,先总说后分说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总”,是对“分”或者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而“分”,则是对“总”的扩展,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总分结构法”在具体的运用中,既可以先分后总,也可以先总后分,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灵活选择。

如我们学过的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也是采用“总分结构法”来布局谋篇的。在文章第一段中就用“勤劳一生”总领全文,然后具体写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等事情,照应开头的总领句。

四。小标题结构法。

运用小标题的结构方法,把文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会使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200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优秀作文《水祭》一文,就分别运用杜牧的绝句《清明》中的四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为文章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写出了四个概括性的画面,本文在得满分的同时,由于小标题的运用,以及题记和后记,想象独特而大胆,语言富有创意,另外得5分。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我们常用的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在1篇文章中,它们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根据需要去选择恰当的方法

八年级作文辅导3:半命题作文“有时,我也想……”

作文审题指导

1)补全文题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先把他。示例:有时,我也想自由;有时,我也想哭泣;有时,我也想得到母亲的理解;有时,我也想当语文教师;有时,我也想放弃;有时,我也想写一本书;有时,我也想逃避;有时,我也想努力;有时,我也想坚强;

2)写本题应注意二点:

A、文题“有时,我也想 ”有两个关键词“有时”“也”,其中应以“也”作为写作的重点,“也”的意思是”想做一般情况下所不能做的事情“;

B、这里的“ ”中所填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中心。

谋篇布局指导

1、开头点题,写作文入题要快。

2、中间部分结构要清

3、结尾部分要起到收束全文,点题升华的作用

二年级作文怎么辅导 篇2

(一)

在小学 同学们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很少有同学能够一开始就表现的令人满意,大家都从不足当中慢慢走出来的。有很多家长想给孩子进行一些作文辅导,下面来看小学二年级作文如何辅导。

看图写话,通常都会配有这样一段文字。“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万不可一看而过,要细细推敲,这段文字就是对写话的要求,也提示我们如何写话。

写话要求通常提示我们观察图画要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因此在写话的时候你就要写上这幅图所告诉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只有这些要素都具备了,才是合格的写话。

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理清图意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例如给你两幅图,第一幅图呈现了一条小鱼在鱼缸里、一个猫站在鱼缸边上正朝着鱼缸看,第二幅图呈现了一个鱼缸和一只舔着嘴巴笑眯眯的猫。你在观察时,就要对比两幅图的不一样,细心的你会发现第二幅图中鱼缸里的鱼不见了,而猫正在舔着嘴巴。经过你的认真思考,你会想到鱼被猫吃了。图中省去了猫吃鱼的过程,就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理清图的意思。

请看这篇佳作:“有一只小花猫看到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金鱼,她想来想去:怎么能吃到这条金鱼呢?

小花猫伸出猫爪在鱼缸里抓鱼,小金鱼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小花猫怎么也抓不到它,急得满头大汗。小花猫抓抓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对小金鱼说:“你游泳的技术真棒,可是你会跳吗?”小鱼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跳啦!”“那你跳几下给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猫刚说完,小金鱼就跳了起来,水花溅了一地。小花猫看准时机在空中抓住了小鱼塞进了嘴里。

小花猫闭上眼睛,舔着嘴巴,得意洋洋地走开了。”

很多家长都在想,如果孩子在作文不好,应该怎么跟孩子进行辅导呢?希望文中我们给出的建议可以帮助大家去了解认识小学二年级作文如何辅导。

高考作文指导 篇3

20xx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窗外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xx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xx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范文:倚窗所见,内心所现

这是一个雅俗共赏、闹静并存的世界。两两各异甚至是对立着的世间风景在窗外纷繁,在眼中专一,在内心驻足。在无数个急于窥探或是悠然观望的人眼中,倚窗所见,即是内心所现。

在佛家,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如果说人生窗外的花草叶砂是世间风景的落点,那么我们倚窗所见的世界,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内心浮现的情感的外延。同是依窗远望,所见为俗,便极有可能是只是简单地把目光付与周遭的灯红酒绿;所见为雅,便是让内心超脱了眼前的繁华而达于“料理琴书,夷犹古今”的精神快乐之境。同样,苦中作乐,闹中取静,无一不是在内心浮现的乐观坚强与外界施加的苦难挫折狭路相逢之时精神取得的胜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外界,凭栏不见,是内心不存之念;倚窗所见,是内心所现之景。

缪尔曾言:“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当生命的窗扉开启了世界,当依窗的目光聚焦于独一,我们在不断走向外界的美景,探求窗外的世界时,也无比精确地走进了内心浮现的情景和生命企求的美丽。于是,依窗而望,可见熹微晨光中披衣而坐的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浸透在清晨清浅的天光里的花香,实是弥漫在内心深处的平静安然。于是,启轩而视,可见寂寥秋风中独见晴空的刘禹锡,笑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腾脱于沉舟病树的悲凄场景的桃影鹤迹,实是笃定于内心深处的乐观豪迈。李长吉曾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对此,我深信不疑。我相信,倚窗所见的情景,会是内心所现的流连。

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倚窗所见,内心所现”的道理,只一味地向窗外的世界索取物质为依存,高考满分作文却忘了给用以开启我们看世界的睿智目光的内心一个存在的理由,一个应有的交待。在我们眼里只有繁华没有繁花的时候,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因内心之静而见世间之美,复归于荷尔德林口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境界。

这世间,景各异,人独立,倚窗所见,即是内心所现。如此,纵有千难万险,亦可见花开无限,然后能从容吟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 篇4

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

推荐1篇文章,看看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 修得一支生花笔

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关于“妙笔生花”这个成语有个故事,说一个秀才梦到自己的毛笔头上盛开一朵莲花,梦醒后他就一下变得才情横滋,下笔如有神了。

成语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很多人寻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是当下许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是他们最头痛的事。假如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办法一定是孩子们的“梦寐以求”。

我个人从事过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和多年的文字工作,也喜欢写作。我女儿圆圆的作文一直写得不错,在我的记忆中,她从小学开始,作文本上从没出现过一个病句,错别字也很少,成绩总是很好。尤其上高中后,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推荐给同学们看。 年高考时,圆圆的语文获得了报道,40 分的好成绩。据媒体当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 万考生中,语文成绩达到140 分以上的总共只有12 人。她的作文肯定也获得了高分― 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也能说明她的写作水平确实是不错的。

基于这些原因,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而我总结多年来的一经验,得出的却只有两个字:阅读。

我不喜欢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观摩过一些教师的“作文课”,总觉得那样的课不过是教师们自娱自乐的表演,对学生的写作没什么作用。人们把写作技巧这个事弄得太复杂了,总结出了那么多方法,一些完全不会写作的教师,竟然也能把“写作技巧”讲得头头是道― 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这些“写作技巧”对学生没什么用处吧。

“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我一直重视圆圆的阅读。大约从她一岁左右就开始天天给她讲故事,也许她开始时听不懂,但她喜欢听,明亮的双眸人迷地盯着我的嘴或书,不哭不闹的。到她稍大一些,能听懂后,就不断地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听。不管她要求讲多少次,我几乎从不拒绝。

每个婴幼儿都喜欢听故事,都喜欢看书。如果说有的孩子表现出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听故事,一定是由于家长没及时让他接触阅读,把最好的时机错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被其它东西(当下主要是看电视)取代了― 很多家长把这件事轻视得如同孩子不小心洒了碗饭一样,事实上这是非常大的损失。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们更愿意看到那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学前班提前去学拼音、学外语,热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好成绩,热情地给孩子报许多个课外班,培养各种才艺,他 而早期阅读做没做,暂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从学前到小学毕业,甚至到初中,课外阅读少的同学如果只针对各种考试学习,常常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事实上,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这方面的艰难和困惑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一般来说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莫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 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 万,高中生不少于150 万。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 一石加万字间― 我感觉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一个非常保守的标准― 即便是这样,它也远远高于当下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加%以下。

为什么这么低?一些文章分析说,这是由于高考造成功课压力太大,“阅读动力不足”。高考现在成了替罪羊,什么板子都往这里打。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兴趣问题。高考为什么没让那些沉酒于游戏的孩子感觉功课压力大,从而对玩游戏“动力不足”?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

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哪里有“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你不想让他读他都不情愿。

圆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此后一直未间断阅读。在离高考只有三、四个月时间的寒假中,她仍然在繁忙的学习间隙中读了大约4D 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对她来说不是增加了负担,而是一种放松和补充。

粗略地算一下圆圆的阅读量,到高中毕业,应该有1500 一 万字。这对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并不算多,许多喜爱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量甚至能几倍于这个量。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圆圆的作文本上为什么从来不出现病� 语感好,词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

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圆圆的作文经常闪现出令人惊叹的才气,我甚至会产生自叹弗如的感觉。她高一时偷偷写的小说有一次被我无意中看到,文笔的流畅和老到很让我吃惊。因为我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她写在作文本上的东西,那毕竟只能叫习作,不能叫创作。我当时觉得,她如果将来想吃文字这碗饭,也是有可能的。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别的孩子达到她这个阅读量,也会有良好的文笔。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总是做得很别扭。

教学从不敢跳出语文书的框框,教师和学生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课文和句子进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老掉牙的教学方法尽管一再遭遇声讨,到现在仍然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语文书都要无端地占用孩子们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把本该最有趣的一门课做成最枯燥无味的课,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孩子们说,他讨厌上语文课,更讨厌写作文。

我fnr 的先辈,汉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们灿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类史上怎样的文化辉煌,可他们哪个人是通过花了多年的时间去分析别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语法、改病句后学会写作的?传统被抛弃后,我们到底供奉起怎样的一个东西,并要它来统治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几十年的事实其实已经证明,漠视课外阅读,想引导语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写出结构正确的句子,通过分析别人的词采写出漂亮的句子,这是在绕远路,在隔靴搔痒。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一条数学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为你自己的知识,可以马上应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千变万化的活动,外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何写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没有难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难的,应用更难。尽管现在中小学作文课被讲得花样百出,许多教师在讲课上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就课堂本身来说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课讲得很精彩,老师在修改学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没有学生大量的阅读作铺垫,这些活动就是把稻种洒进了沙漠,没什么意义。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 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

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人失去判断力。很多家长一直不重视孩子的阅读,却又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 市场需求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报纸杂志上不时看到能让孩子作文速成的广告宣传,什么“四维网格学习法”、“爆炸作文法”、“一周全拿下法”等。我见识过几个所谓的让孩子当场学会写作文的“能人”,他们采用一些现场调动技巧,引导学生搭起一些思路框架,以常规教学中惯用的强制性的手段推动学生填词造句,看起来效果真是不错,学生真的现场写出了1篇作文。可接下来呢,没有老师在旁边给搭架子,没有老师的强行引导,学生自己就不知所措了,既没词又没句,培训班结束后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

前几天还有个“三天学会写作文”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我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得知我的情况的。他们知道我女儿圆圆语文高考成绩好,而我本人做过多年语文教师又会写作,就希望我去现身说法。我说对不起,我女儿三天学不会写作,她是用十几年来学习的。我教了十多年书,也没练出三天教会孩子们写作文的能耐来。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那些心灵苍白,思想空洞,没有成熟价值观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精彩词句,他也没能力摆弄出有灵魂的作品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在批评孩子的作文“不深刻”, 可文章中的“深刻”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刻度,如果孩子从未或很少从书籍中分享前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成果,以他小小的年纪,有什么办法能“深刻”呢?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政府提倡素质教育,可现在一提及素质教育,人们总是想到琴棋书画类的“小技”,最恶俗的如用打高尔夫球培养“绅士风度”,用跳校园集体舞培养。“艺术气质”。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推广普及阅读呢,可能是阅读不容易造势,不容易很快形成让人看得见的“成果”吧。教育部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中学生必读的30 本中外名著,哪所学校把这当回事呢?有多少家长知道这回事呢?

无论从调查数据显示,还是从我们的常识来看,当前中小学校图书馆90 %以上都是名存实亡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几乎不可能从学校借到他们想要读的书。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唯一,他的成长不能等待,所以当下这个缺陷必须由家庭尽快弥补。家长们与其高兴了领孩子吃麦当劳,不如领着他去逛书店;与其用手机、随身听装备孩子,不如在他书桌上常放几本好书。特别是那些发愁孩子不会写作文,想花高价给孩子报速成班的家长,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书吧!请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吧!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特别提示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足件非常自然的事。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足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绳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构思技巧 篇5

一、析“题”

“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写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题眼,即文章的写作重心。比如,写《共享生命》,“生命”就是写作对象,“共享”就是写作重心。如果是写材料作文,则要先明确材料有几个感想点(俗称“感点”),然后再找出“倾向性感点”确定写作对象。如果是写话题作文,则要剖析话题,挖掘话题的内涵。比如:

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的小说中,有个人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1篇文章。

此话题包含的内涵很丰富,可作如下联想和分析。

(1)你爱别人,可以忘记;别人爱你,不能忘。

(2)你帮助过别人,可以忘记;别人帮助过你,不能忘。

(3)你对别人有恩,可以忘记;别人对你有恩,不能忘。

(4)别人对你不好,可以忘记;你对别人不好,不能忘。

(5)现在的成功与荣耀,可以忘记;过去的失败与教训,不能忘。

(6)生活中的烦恼,可以忘记;生活中的快乐,不能忘。

(7)生活中损耗精力的琐碎小事,可以忘记;自己的理想、目标,不能忘。

二、索“源”

大千世界变化无穷,客观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写作之源。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亲情、友情、师生情,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冷暖寒暄、人生百味,如此等等,都储藏着大量的事实和论据,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例如,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作,就可以从生活中提炼出这样一些素材:“非典”时,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忘掉的是个人的安危,不忘的是战胜“非典”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掉的是个人的安逸与享乐,不忘的是打匪除恶,保卫一方平安;公交调度员陈双龙为维护城市乘车秩序,忘记的是个人的安危,不忘的是主持正义的责任感等。

三、选“体”

虽然考场作文一般“不限文体”,但选择文体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命题的倾向性定。比如,以材料“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营建宫室。管理竹木材料的官员认为各地运来的竹木长短不齐,不好管理,建议将其裁截整齐。赵匡胤看后在他的条陈上批道:‘你的手指和脚趾难道没有长短吗?为什么不截成一样长呢?还是长的让它长、短的让它短好。’”写作,就适合写成议论文。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积累定。比如,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作,就既可以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在叙述或赞赏主人公的“忘与不忘”中针砭现实,将文章写成记叙类、抒情类作文,也可以告诉人们哪些该忘、哪些不该忘,将文章写成议论类作文。

四、谋“篇”

作文的结构布局不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乎文意的表达能否畅达的问题。因此,写考场作文之前,考生一定要先打“腹稿”,起、承、转、合在落笔之前就应该有所考虑。比如,结构是总分式、承进式、并列式还是对照式,是否用小标题的方式从不同侧面表现主题,是否用蒙太奇的手法分镜头组合材料,是否用日记的形式刻画人物心理,是否用人物自述的方式叙述事件,是否以某一中心地点为舞台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或场面等,都要在写作之前就有考虑。

五、切“入”

考场作文具有选拔性,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考场作文必须有亮点,必须写出自己的个性,因此“切入”的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要先“切”而后“入”,即要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写文章的突破口。尤其是“大题”,一定要“小作”,这样才容易“上手”,并避免大进大出,泛泛而谈。比如,写《共享生命》,就可以采用设问的方法,从“什么叫共享”“为什么要共享”“怎样共享”等侧面选角度。再如,以“交换”为话题写作,就可以采用切割的方法选角度:(1)从交换的价值角度看,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对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等进行议论;(2)从交换的。形式角度看,可记叙一次有意义的主动交换、被动交换、公开交换、秘密交换等;(3)从交换的性质角度看,有伟大的交换、卑劣的交换、奇妙的交换等;(4)从交换的对象角度看,有高层次的思想交换、学术交换、爱心交换、生命交换,也有普通的物物交换等。

六、用“本”

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常苦于没有材料写作。其实,他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很多丰富的资源。以写作话题作文《忘与不忘》为例,课文中就有很多资源。比如,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伦·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等。如果学生能把读过的课文、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和课外读过的书,都花点时间理一理,并分类做成索引,就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写作材料的宝库。

辅导协议书 篇6

合作项目:

共同投资人:

甲方: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乙方: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第一条:合作宗旨:

诚信合作,共同发展,扎实经营,实现双赢。

第二条:经营项目和范围:

投资开办中小学辅导班,包括假期预科班和晚间辅导班。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专业辅导。

第三条: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年,自——————————起,至———————————止。合同期满后,有共同投资人协商决定是否续约,共同投资人具有优先合作的权利。

第四条:合作方式

甲方提供房子,桌椅,黑板等硬件设施,乙方负责招生,教学等。

甲方需于20xx年6月25日前把房子准备好,同日乙方开始招生等工作。

第五条:收入分配

共同投资人对辅导班纯收入按事先约定好的甲乙四六比分成。一期一结。

第六条:监督管理

甲乙双方按协议规定做好自己的工作,有权相互监督,但有外人介入时,许经对方同意。

第七条:纠纷解决

外界纠纷发生时,共同投资人要精诚合作共同解决,投资人内部发生纠纷应本着友好的原则协商解决,协商无效有权以法律方式进行维权。

第八条:

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第九条;

本合同有不完善的地方,经双方协商后进行补充,补充后的内容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共同投资人各执一份,如有损坏或遗失应经共同投资人重新补签,自行补充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共同投资人签字:

甲方:

乙方:

辅导工作总结 篇7

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和全年段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在“培优转差”工作过程中,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1.学会快速阅读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2.学会快速书写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3.学会做笔记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前一段时间里,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但我们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配合,我们“培优转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高考作文辅导:大胆推测,揭示原因 篇8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发展等级分”的要求中,“深刻透彻”的内涵是:“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要学会寻根溯源。如果构思时问上一� 有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分析中展现自己独到的推理。比如我们完全可以作这样的假设:瓦特未必是发现蒸汽可 传统的说法是:少年瓦特看到水壶盖被蒸汽掀动起来,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这个材料曾广泛地被运用在文章中。按照习惯思维,这个材料一般被用作“要注意身边的事物”“观察思考很重要”“要多动脑筋”“要抓住灵感”的证明材料。我们质疑瓦特未必是发明蒸汽机的第一人,理由如下:

只要是带盖的水壶,在水沸腾的时候,壶盖一定会被蒸汽掀动。祖先发明有盖的烧水用具,至少已经有3千年的历史了(我们从文物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各种水壶)。在3千年中,难道真的没有一个人看到水壶被蒸汽掀动起来的现象吗?一定有人看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在看到的人中,一些人想到了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动力,其中一些人去作过这方面的尝试。在做过尝试的人群中,多数人失败了,但是有人曾获得过成功。在获得成功的人中,有人可能向统治者及社会介绍过他们的发明,但是没有人重视他们的发明。甚至史书不记载。为什么那么多先驱的发现没有被重视?为什么直到瓦特才 而英国的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需求使瓦特的发明成为现实。任何科学技术的革命都是生产力的需求的结果。所以瓦特未必是发现蒸汽可

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作一定的探究,多少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显示出“研究能力”,在写作中将是很“讨巧”的。曾听南京大学张宏生教授说《水浒》,提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他认为那个座次的排列有问题,“没遮拦”穆弘并无什么不得了的本事,书中也没什么记载,却排在第二十四位;而为梁山立下不少大功,名气很大的“鼓上蚤”时迁竟被排在一百零八人中的倒数第二。这会是什么原因呢?得靠分析推测,有可能是作者原来为穆弘写下的故事后来删去了,而写时迁时即兴发挥,演绎出新的故事,更兼文笔精采,所以留下破绽。———我看《水浒》时也一直有类似的不解,但是正是因为没有想到去“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惑之不解。

适当地作一些类似的推理训练,对作文思维极有好处。在发展等级分评分标准中,“有创新”一项具体要求有“见解新颖”“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指的就是这个。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篇9

【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事实上大部分考生此时头脑发木灵感全无搜索枯肠运笔艰涩。阅卷老师在批阅考场作文时也常常会感觉到大多数作文机械呆板、虚情造作令人腻味。这时,偶有1篇佳作那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优美的语言立刻会让人感到眼前一亮如沐春风。如何让我们的考场作文在众多平庸之作中横空出世,今天我们以20xx年固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为例一起来探寻作文尤其是写好考场作文的规律。

一、审题、立意。题审不好,意立不准。意立不准就存在脱题的危险。如何审题?

1、审清关键词语。

①“提醒自己”何为“提醒”?这里它有“关注”、“约束”、“反省”、“警惕”、“责备”、“认识”等诸多内涵,解开了这个关键字,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作文的立意、选材就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提醒谁?“自己”不是别人,那就要在写作中围绕自己来写,不能把别人当作写作的中心。②“ ,牵动我的情思”这个题目关键字有两个:一个是“我的情思”,另一个是你在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既然是我的情思那么“我”就是作文的中心人物,不是其他人。即便是要写到别人那也只是多我的陪衬而不是表现的重点。什么是“情思”通常所说的“友情”“亲情”“爱情”“师生情”等等,又如:“思念之情”“恻隐之情”“感恩之情”“忏悔之情”“敬仰之情”“思乡爱国之情”“喜爱留恋之情”得等等。揭开了“情思”的迷嶂眼前一下天宽地阔我们的作文变得从心所欲了。

2、用好提示信息。信息提示往往或多或少的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指出了选材的范围,明示了构思的范例。

① 题目一“提醒别人往往很容易,提醒自己往往何难”这一提示指明了作文构思的方向、范围。假设我们要写1篇议论文顺着这一信息提示我们就会在作文中写如下内容:为什么提醒别人容易,提醒自己难?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提醒自己?怎样才能提醒自己?②题目二“丰富的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的感情”这些信息提示提示了写作的方向明示了范例。即我们可以写真是的生活经历,抒真是的情感,可以写成回忆性的散文。

3、化大为小。考场作文一般范围较大,因为它要面对广大考生,要让大家都有话可说。这类作文题目比较空,比较大直接去写往往顾此失彼。如果说题目是“面”的话,我们必须在“面”上确立一个“点”。所以我们要在这个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再次定位,找到我们写作的切入点,这就是化大为小。小到什么程度?小到只叙一件事,只论一个现象,只针对一个事物。如这次写得好的作文题目有“月光牵动了我的情思”“那件羊皮袄牵动了我的情思”等这样的题目具体到一个物、一件事上就好驾驭了,这就是所谓的“以小见大”。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化大为小的这一过程我们所找的切入点一定要和我们读过、写过的同类或类似的作文联系起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写好。

二、构思

选择好材料之后,应该马上考虑怎样去安排这些材料。写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来安排材料,写议论文的,可以按事理顺序(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来安排材料,此外,还要注意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做到既先后得当,又详略适宜。

三、正文

文章中一定要有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这样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亮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炼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

1. 醒目的标题。

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仅这一点就能使阅卷者为之瞩目,并对尚未谋面的文章产生较大的好感。先声夺人,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有效手段。题目宜“大题小作”,切入口以窄小为好,把原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或借用名言佳句拟题;或巧用修辞手法拟题。议论性的文章,标题要使人一目了然;记叙类的文章,要生动形象。标题亮丽,文自生辉。

2. 精彩的开头。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情。开头切忌讲些无关紧要、偏离题意的话,要尽快入题,吸引读者。为此,可以巧设悬念,以发人深思,可以引用诗词,使诗情洋溢,可以讲述故事,引人入胜,可以引用名言,使文采斐然,还可以蕴含哲理,耐人寻味……总之,开头要有统摄全篇、点明题旨、先声夺人的功效,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3. 句段文采飞扬。

我们懂得,文章有文采才有可读性,才有感染力,为此,写作时应该锤炼字句,努力做到字斟句酌。考场作文由于时间有限,真正做到字斟句酌是比较难的。但是,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恰当地使用特殊的句式(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倒装句、假设句等),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同时,在句子的运用上做到长短结合、整散结合,就会使文章熠熠生辉。

①活引诗词

诗词中的名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精华,引用这些名句能收到形象生动、文采飞扬的效果。

20xx年江苏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就借鉴了这点:

语文在哪里?在人间的真情里。是恩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肠挂肚,是挚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暖人话语,是余光中先生“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望眼欲穿,是连战先生“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良好祝愿,是宋楚瑜先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激动哽咽……财富不是朋友,而语文却是财富,它会使你终生受用不尽。

透过诗词自然联想到了恩师的情、慈母的爱、游子的思乡情愫,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②善用描写

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段,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

20xx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我想唱首歌》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它们的本色,犹如水晶般散发异彩、夺人视线,将阳光反射向四周……渐渐地,红与白完美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黄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让人忍不住飞奔而去,以平静激烈跳动的心脏。

③巧用修辞

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服饰之于人。1篇文章,比喻贴切则生动活泼,清新明快;排比用得好则气势如虹,一气呵成;拟人用得形象,则活灵活现,独具一格;对比运用巧妙,则美丑尽显,相得益彰;引用恰当,则意蕴丰厚,文章添香。

20xx年长沙市中考佳作《走进桃花源》,就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将荷花描绘得美不胜收,让读者宛如走进了世外桃源:

荷塘中长满了碧绿的荷叶,一片片的,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它们像一个个翠绿的大圆盘,又似撑开的一把把小雨伞,把清澈的塘水映得绿绿的。荷花有白色的,淡红的,浅红的,粉红的。有的花儿全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绽开几片花瓣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在向行人微笑;有的正含苞欲放,饱满得像马上要破裂似的。真是不在其景,难知其妙呀!

要想描绘出生活的缤纷五彩,要想倾吐蕴蓄在心中的喜怒哀乐,要想挥洒自己的奇思妙想,首先得调好语言的色彩,只有语言亮起来,文章才会美起来,分数才会高起来!

4. 动人的细节。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

①奶奶在为我翻阅食谱,准备饭菜的情景。

梦里,你依旧是坐在那间朝阳的房子里,背对着阳光,带着老花镜,倚在躺椅上,花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晶莹的色泽。一本普通的食谱,你每天总是翻上一遍,嘴里喃喃自语:“小丫头正在发育,得给她弄点好吃又有营养的。”老式的收音机在红木的床头柜上沙哑地唱着锡剧,那幅画面,定格在我的梦里……

②父爱篇:父亲接我片段——描写父亲的脸。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的说道:“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的答道。猛地回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我的视野,我的心微微的颤了……

夜还是那么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这么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的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父亲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时候来接我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的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忽然之间,我感悟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么?

哦,爱在心灵深处…… —— 《你还记得那苍老的脸么?》

③母爱篇:妈妈进门叫我睡,我却没好气的说话,而后后悔,母亲没有责备,反而又端茶进来。

忽然听见耳膜一振,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脆,那么轻,生怕打扰了我。这声音再也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步尽的爱,奔走在两扇门之间。“吱”,门轻轻的开了,母亲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的说,似乎能把所有闷在心里的气全部发泄。母亲无语。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脆,不同的是那声音越来越远了。

又是一个人独处,唉,我怎么能那么跟妈妈说话呢?这样妈妈会伤心地。我眼前一阵模糊两滴泪落在眼前的书上。

这时,又响起一阵脚步声,只是比刚才更轻,更脆……这回,母亲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我的书桌上说:“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别累坏了身体。”

④午睡课时,老师轻轻地关窗户

您是否还记得那次午休的场景?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睡觉,突然外面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乱了您的头发。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噢!您脱下了高跟鞋,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一扇窗户都关好了。这一切,都被刚刚醒来的我看在眼里。老师,您是怕吵醒了那些可爱的熟睡的孩子们吧!老师,您知道吗?在那冷风袭来的时候,您的举动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爱! ——《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

⑤公交车上叔叔阿姨帮助我捡书

手提两袋书,摇摇晃晃地挤上了公交车,“好累!”突然,一个急刹车,我的身子习惯性地向前倾。“糟糕,站不住了!”只听“拍”的一声,我摔在了地上。这时。几个叔叔阿姨急着弯下腰,将我的书捡起来并递给我。我感动极了,谁说陌生人之间都是漠然相待的呢?我的生活因有陌生人的爱而精彩! 中考满分作文《生活因爱而精彩》

⑥在雨天同学送我回家

“轰隆隆”,天空一阵闷响,紧接着就是瓢泼的大雨。望着阴沉沉的天。我的心也阴沉沉的。都是这多变的天,怪早上没听妈妈的话,连伞都没带。无奈,咬咬牙冲进雨帘中,老天像跟我开玩笑似的,冰冷的雨水不断地往我的袖子里衣领里灌。突然,雨好像停了,我一抬头,原来是同班同学用雨伞为我遮挡雨水。“走,我送你!”她说着,温柔的一笑。多么温暖的话语,我的生�

文章的结尾同文章的题目和开头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同学草草结尾,随便了事。这样会大大影响整篇文章的整体质量。文章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

②简短有力的结尾

在写作上,使文章结尾简短有力的方法很多,可以呼应开头(或题目),使首尾一贯,可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画龙点睛,使主题升华,可以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总之,结尾精采有力,简洁扣题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6. 美化的文面。

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等等。文面美化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

四、慎修改

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基于修改的时间有限,修改时最好是两遍:第一遍可采用“略观大意”的方法,参照原先列就的“框架”,从主题、思路、材料等方面进行复审。如果发现某方面的“毛病”,切忌大增、大改和大换,而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竭力使之“顺理成章”;第二遍应倾力于文字表现方面的问题。对于局部性的小毛病,细加追究,诸如错别字、病句,用得不当的标点符号等,逐个订正,力求文字整体的协调和优美。

高一作文辅导 篇10

《留在心中的感动》

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

那天天气很冷,门外下着雪。路上一片白皑皑的。空气冰封了似的冷,仿佛呼出的呵气都能结成冰。我一个人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路上,每走一步脚都会陷进松软的雪里,看看表,我已经迟到了。我心中一边咒骂着这鬼天气,一边想着即将要受到的惩罚。

当我终于立在那高耸的学校大门前时,我忽然不想进去了。光是想一想唐老师发现我迟到时的严肃面庞,就够令我害怕的了。我开始想回家了,说白了,是想逃课。我为这个想法打了个寒颤。风很大、很冷,刮在脸上生生的疼,但我还有自制力。我甩了甩头,抖擞了一下精神,迈进了校门。

校园里已经没有人了,只有雪,白皑皑的雪,掉光了叶子的树在风中无力的摇摆着。我已经能想象到老师愤怒的目光了。我慢慢地挪着脚步,不想进班,我的脚印在雪地上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我鼓起勇气敲开了班门,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我呆住了:唐老师正拿着热水壶和纸杯,给同学们倒水!

看到了我,她急忙挥了挥手,说:“快来,喝口热水,暖暖胃。”

没有批评,没有责罚,对于我的迟到,她仅仅说了句:“来喝口热水。”

我顿时眼眶湿湿的,低着头走了过去。接过那杯热水的时候,我的心中升腾起一股热气,感动的泪水如洪水决堤般泻了下来,滴进热水

高中议论文写作辅导 篇11

高中议论文写作辅导:观点明确、论点集中

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自己应该有明确的观点和看法,这个观点与看法对于议论文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论点。

议论文的写作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观点明确、论点集中。1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即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可以有分论点,但分论点是服务于中心论点的,所以不管怎样,作为议论性的作文,只能有一个观点,展开议论的时候可以围绕这个观点作多层表述,切不可旁枝斜出,中途偏离目的地。固然,我们的作文是需要联想, 需要挥发,但联想与挥发不是旁枝斜出,而是围绕观点的一种艺术阐述,一种层进的展开。而议论性文章的旁枝斜出并不是丰富内容,而是损害内容的表达,会把议论引入到岔路,使行文脱离方向。

一、确立论点的原则

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要表明己见,进而关注生活,所以议论文确立论点的原则是:

首先观点明确。明确是要态度鲜明地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要陷入绝对和片面的境地,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第二论点有针对性。因为议论文一般只要解决一个问题,所以立论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让读者读后一目了然知道作者要传递的思想和看法。

其三论点有新意。这里所说的“新”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人无我有。另一层是已有说法,再另创新意。在日常议论文写作中要求篇篇文章都有新意是比较困难的,但“新意”是议论文写作的追求所在,应该把这条标准作为始终追求的对象。

其四论点要集中。一般1篇文章论证透一个论点就很不容易,所以千万不要贪多求大,东拉西扯。

这四个方面,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观点明确、论点集中这两条。

二、怎样使1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明确

要使1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不仅表现在论点提炼得鲜明、深刻和新颖上,更表现在整篇的论证上和文章整体效果上。因此,应该注意这样三点:写前明意、写时宗意、写后查意。

(一) 写前明意

为了使文章写得好,对自己提炼出来的论点,要不断加深认识,并力求使它在自己头脑中扎根。作到了这一步,才真正具备了动笔写作的条件。清人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致手忙脚乱。”(《艺概》)这话强调“意在笔先”、意熟于 胸,方能从容不迫地写文章,否则就会手忙脚乱。因此,对自己提炼出来的并选用的论点,不断加深理解、加强认识,不仅使选材、说理方向明确,而且对将成的文章有一种整体的统摄感。

(二) 写时宗意

论点在自己头脑中牢固树立起来之后,在形成文章的过程中就要时时来突现它,证实它,始终把它作为一个宗旨来看待;不要转换论题,不要旁逸斜出,不要节外生枝。当然,论证要灵活,行文要摇曳多姿,文章要写得生动活泼,不是说每一句话都要和论点挂钩。但是论点这个中心不可淡忘,不要出现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的局面。文章的统摄意识得到了贯彻,中心论点也将会得到极好的证明。

写时宗意要强调的是:

其一要有观点。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文章中罗列现象,只字不提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淹没在材料中,让人感到混沌不清。

其二是观点一贯到底。学生作文犯的毛病是,文章的开头看似有观点,但后面的材料东拼西凑,不能支持观点;观点是敲门砖,后面的文章再不见观点的踪影。

因此,写作过程中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1、文章开头点明观点

论点的位置在文章中没有一定的限制,根据议论的需要,可以放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行。初写议论文采取开宗明义的手法,开门见山,把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因为高考作文的特殊性,我主张必须在开头提出观点。文章的开头点明观点,让评卷人知道你的文章要讲什么道理。必要时可以把提出的观点另起一行,来表示观点明确。

开头提出观点有四种形式

1、直入式(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种提出观点的方法、简洁、明确,不拖沓、不隐晦,让评卷人一读即明白文章的观点,不至于产生文章没有观点的误解。

2、引入式

这种方法通过引述故事、名言、歌词或创设一种情境再提出观点,可以以情取胜,吸引评卷人的注意,引发阅读兴趣。

3、对照式(正反对照提出观点)

这种方式从开头就使体现考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正反对照强化观点,使观点更集中、鲜明。

4、置疑式设问——提出观点

这种方法通过先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再自答,提出观点,可以让评卷人顺着观点去阅读文章,不至于形成“审题不明”的误判。

2、观点贯穿全文始终

观点的明确,还在于行文过程中将观点当作一条主线,贯穿文章的始终,具体说,可以用分论点展开观点;论据紧扣观点;行文过程处处照应观点三种基本形式:

1)分论点展开观点

分论点的提出要回答总论点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

比如:材料: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以材料的含义为话题写1篇议论文。

审题:动物——生存——物质

人——生活——理想

本质在理想观点的两个角度

(1)人的生活与理想的关系——实质是理想对人的生活的关系

(2)人的生活中物质与理想的关系——生活中对物质和理想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以《人的生活与理想》一题为例:

观点:理想决定着人的生活

以下提出三个分论点:

分论1:理想确立人的生活目标和追求。

人�

人生的追求,层次越高价值越大。

分论2:理想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人有了追求才能正视生活;人有了追求才能迎接现实的重大考验,正确解决生死观、苦乐观、公私观、荣辱观。

分论3、理想可以充实人的生活内容

单纯的物质追求——贪饮无止境,内心空虚、庸俗。 有了美好的理想——可以有高尚情操可以振奋人的精神。

2)正文部分紧扣观点

议论文的正文部分,是展开观点、论证观点的过程,每一段的论据,无论是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都要紧紧住扣观点而展开。

为此:

(1)每个正文段落,必须有一个既分解观点又能统摄事实材料或总结事实材料的中心句。

例段:

试想,从古至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轻信谗言,偏听偏信,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历俯拾皆是。

〔评点〕

这一段的论据紧紧扣住“情感与理智”,划线的两句话要言不烦、从正反两面统帅事实论据而又从历史的角度分解阐述了总论点和话题。

(2)正文段落选取事实论据阐述观点时,要做到主旨细辨别,取舍有角度。

选用论据时要主旨细辨别,取舍有角度。例如下面三个材料:

爱国诗人陆游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是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名句,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

鲁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现他寻求救国真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精神。

三个例证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又各有侧重。如果论点侧重收复失地,企盼统一就选陆游的例子;如果论点侧重不怕牺牲誓死保卫祖国,就选文天祥的例子;如果论点侧重将个人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就选鲁迅的例子。

3)行文过程处处照应观点

一种方法是结尾照应开头提出的观点,形成首尾呼应,升华中心的严谨结构;一种是边叙边议,反复照应观点,把文章的观点融于叙事议论之中。

(三) 写后查意

文章写成初稿,不妨再检查一遍,看看原先确立的论点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否则就要再进行修改,直到成功为止。

三、学生作文训练

文题:以“生命”为话题写1篇作文,

审题:从多个角度确立题意,如“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倍加爱护”,“生命确实值得敬畏”,“尊重生命,才能尊重个性”,“热爱生命,才能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爱惜他人”等等。

有的学生往往在1篇文章中总要把好几个观点都写进文章,结果就显得主旨不明,东拉西扯,说理不清。而有的虽然是以一个观点为重心,但却在中途旁枝斜出,讲另一个观点去了。这样的文章往往就是观点不明确,论点不集中。因此1篇文章要从小处、实处着手,谈及一个问题。集中一点,才能够具体,才能够深入,才能够说得透彻到位。下面就是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基本切题,但有旁枝斜出的文章: 如:学生作文

生命的跳动

高三(4) 王 挺

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受着生命,感受着生命勃勃的生机,生命总是有一股向上的生机,不断地向上生长。

【这段文字紧扣文题,文字也比较流畅。只是最后一句话还不够适当。拟改。】

当一粒种子撒在土壤中时,它就会让生命开始跳动,从大地之中吸取养料,向上不停地生长,生命赋予它破土而出的力量和毅志,向着太阳生长。

【这段文字从内容上说,习作者是想表达生命的力量,以种子的发芽呈示生命的力量。但“它就会让生命开始跳动”表述对象的主次上拟作调整。】

生命是可贵的,在逆境中,生命让我们明白要不断积累力量,以不屈的精神冲破阻碍。在岩石下的种子最终能从石底萌芽、生长,甚至把岩石推开正是生命的力量。

【这一段文字从全文看就有傍枝斜出的感觉,使文章松散。“生命是可贵”这句话有点突兀,从全文看这个观点都没有着落。接下来谈到生命的启示,上下衔接不是很紧密,从内容层次看出现也早了点,拟在后面涉及。】

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在为生命而不断展现勃勃生机,它们在一直吸收着能量,为使生命能更有力地跳动,散发出生命的光彩。它们何尝不知道生命终将会凋谢,但它们更明白生命就需要他们燃烧自己,表现生命最灿烂的一瞬间。那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其短暂,但让人们感到无限的震憾。

【这一段可以看出重点写大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的力量。与第二自然段关联密切,应上移。“都在为生命而不断展现勃勃生机”这句话把阐说的对象弄反了。】

这种生命的美丽是任何事物不可再现的。然而,人们似乎只能从其它生物上欣赏到。人类的生命已经变得黯淡,只能发出灰色的光芒。

【这段又有支开的感觉。“不可再现”较费解。“光芒”一词不当。】 人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但却从大自然中脱离出来,人用生命的力量给大自然一个灰色天空,也给生命一个丑陋的含义。

生命从此不再是美好,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生命不再高尚,人的私欲将一切渠成黑色,高洁的梅花也成了欲望的妆饰。生命不再充满不屈的毅力和奋斗的精神。一个青年心中不再有热情,而是身处暮年、生命尽头的感叹,生命的跳动也变得软弱无力,仿佛生命的意义不再,跳动只是本能的体现。

【这部分关于人自身生命意义沦丧的情态,文句还可以,但从全文看,似乎更应该涉及一些人对自然生命和自身生命的情态。在正面展开的内容上还不足】

这一切就是人对生命的感受,无知的人类应该重新审视生命,感受生命,重现生命的意义。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懒惰,而应充满奋斗和勤奋,生命的光彩应如流星的光芒而在人们心

【这一节似乎应该与后面对换一下,这样层次更清。】

我们应去走近自然,感受生命雀跃的跳动。在黑夜中,我们去感受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光芒;在细雨中,感受万物生长的喜悦,感受万物生命那强健有力的跳动。只有跳动中,生命的价值才能体现。

【点评】从全文看,作者还是以阐述人与自然的生命关系为主,一开始就引入到自然的生命的跳动,虽有比喻之感,但从这里却可见自然的生命的关注与人本身生命关注之间的关系应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因此观点论述也应集中到这一点上。突出人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和关联。

这篇文章通过课堂上评讲,强调了1篇文章只写一个观点,而 且要观点明确、论点集中后,作者就作了相应修改、全文如下:

感受生命的跳动

高三(4)班 王 挺

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受着生命,感受着生命勃勃的生机。生命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敲击着生长的鼓点,传递着奋发的动力。 生命的这种勃勃生机如此强大,来自何方?自身还是自然?细细地感受,哦,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 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种子的生命就开始跳动,吸收养料,发育胚芽,破土而出,向着太阳挺拔。生命的勃勃生机真的是无处不在,鸟的展翅,花的开放,虫的鸣叫…… 都闪耀着各自的色彩,呈示着各自的奉献, 正是生命跳动生机,坚韧、豪迈、乐观富有力量,汇织成一支激昂的交响乐。那乐曲的高潮,是生命燃烧的演奏。这时生命便绽开最灿烂的花朵。那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其短暂,但让人震憾激荡。

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生命才会长盛。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感受那自然的生命的跳动。而人对自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兴趣和激情。金钱、物质、利欲湮没了生命的色彩,压煞着生命的跳动,没有了对自然生命跳动的感觉,人的生命就灰黑、黯淡,没有光芒,只能苟延着躯壳,而少了那鼓点似激荡的心跳。

生命因此不再美好,高洁的梅花只成了欲望的妆饰。生命因此不再激昂,享受的追求消磨了意志。因为当人无知地践踏小草的生命、得意地享受鸟类的美味、强蛮地霸占生物的空间或是野蛮地摧残人类自身的时候,生命的本质已经被遗忘,生命的意义已经被消淡,生命的跳动就变得软弱无力,濒临停止。

是啊,我们的生命与周围一切生物的生命是紧密相关,唇齿相依的啊。请珍重一切生命,回到生命的本质上来吧。

让我们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去感受一切生命雀跃的跳动。在黑夜中,我们去感受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光芒;在细雨中,感受万物生长的喜悦,感受万物生命那强健有力的跳动。在这样的感受中,来重新审视生命,感悟生命,重新领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懒惰,生命不应该贪婪与麻木;生命需要充满奋斗和勤奋,生命需要博大和豪迈。珍重一切生命,感受一切生命的心跳,自身生命的光彩才会璨璀夺目,自身生命的跳动方会如战鼓轰鸣长盛不衰。

【点评】

改后文文章,很明显围绕着“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 这一观点逐层展开。从自然生命地力量,对人的激荡,然后人不尊重自然生命而造成的现状,最后就论述人如何与自然生命和谐,与自然生命一起长盛不衰。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指向明确,而论述顺着指向逐层展开,思路清晰,文理自然。 议论性文章的旁枝斜出并不是丰富内容,而是损害内容的表达,会把议论引入到岔路,使行进脱离方向。

引导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为每篇议论性文章确定一个观点,且用一句话表达。然后为这句话找材料,再组合文字。用成功的例文引导,对论点不集中的文章集体评议修改

【学生作文】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1篇议论性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扣题准确,行文过程照应话题和观点。

感动着我的感动

高三(3)班 裴茹

当琼瑶一阵风似的扫过大地时,我却选择了李傲。因为那句“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让我感动。

当人们选择夏日海滩阳光沐浴时,我却留在了莫高窟,因为那些虚幻的飘渺,远古的留香,让我感动。当人们沉浸在《哈里·波特》带来的无限快感之时,我却依旧手捧《浮士德》,因为那些新明的个性,活生生的形象,让我感动。

(一)为你疯,中国足球!

我并不是个球迷,尤文图斯,贝克汉姆,似乎永远离我那么远。但在中国队打进“世界杯”的那一刻,我落泪了。胸中一股浓浓的清愫,在翻腾着,在暴沸着。这并非只是那一球带来的感动,而是一个炎黄子孙在经历44年翅首相盼苦苦等待之后暴发,一种民族的东西。当五月到来之时,我会在心中默默祈盼:中国足球,让我在日韩的国土上,再次为你感动吧!

(二)斯卡利特·流星雨

一个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鸿篇巨箸,一个抛起海内外疯狂的影视佳作。

她是一个蓝色精灵,她是一个混世魔王。当她用自己娇弱的身躯击撞封建保守时,我为之感动,那是一种何等的壮阔!一种何等的超脱!在经历风雨之后,依旧是那幅迷人的容颜。明天会好的毕竟,明天又是一天!”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肩膀!”我知道,这应该是一种小女生应有的感动。但是,它却让我想到了,无论怎样,我们身旁有人在默默关心着自己。这种关心,也并不显山不露水,但它却真正的存在着,当泪落肩膀,感受那份冰凉之时,我的泪又悄然落下!

(三)今生乡野是前缘

我没有看到过碧野笔下“如维吾尔族少女头上的珠冠一般的连峰雪山”;我没有看到过“雅舍”周身碧油葱绿的低谷流泉,但是,我却真真实实地感受着朝阳暮雨,感受着青天碧日。我想信,今生乡野是前缘,所以我从不懈怠上天赐与的一水一草。静静地,不带一丝灰尘,静坐皓瀚月空之下,感动那份清幽空灵;轻轻地,不吵醒沉睡的露水,感动一份最原始的美丽。无缘相识壮阔的波澜,就让我醉心于这些细小的感动吧!这是我生命中的一角。

感动着我的感动!是的,这没有“天高任鸟飞,海阔纵鱼跃”的宽阔,但,却是我真实的生命。我的民族感,人生观,我的亲情,我的环境,使我深深的感动,让原本苍白无力的生命,变得活泼红润起来。

感动着我的感动!

【强化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下面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与材料相关的正确观点,结合生活实际,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世界球星马拉多纳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

下面是一些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可以与学生们提出的观点进行比较,明确那些论点比较符合原材料的要求。

1、马拉多纳值得崇拜。

2、成了名的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3、人应该谦虚。

4、文化对一切人都很重要。

5、不要求全责备,生活需要各种人才。

6、学会做一个谦虚的人

7、只读过小学的人不都是一头驴子8、马拉多纳真的是一头驴子吗?

9、马拉多纳不值得我们崇拜

10、社会当首先尊重文化。

11、任何职业都离不开文化。

12、不应该看不起没有文化的人。

辅导协议书 篇12

甲方:

乙方(学员):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规范漳浦英语培训市场,经甲乙双方协商特制订了以下协议:

一、学习周期:自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到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共计_____个月)

二、学习时间:每周六、周日各上一次课,每次课时2小时。

三、学习费用:______元/月(16小时/月)

四、学习类型:高______年级,______人

五、甲方权责:

1、甲方提供合格的具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为保持教学的连续性、稳定性及教学质量。如确因教学原因经甲乙双方确认,乙方有权要求更换教师。

2、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专业的学习场所用于开展学习服务。

3、甲方根据学习需要为学员提供免费的辅助教学资料,甲方还可以为乙方代购学习需要的教材。

4、为了更好的保障教学效果,甲方将每周对乙方进行一次电访或者家访。

5、甲方承诺自协议签定之日起_____个月内将乙方的英语学习成绩由________分提高到______分(满分为_______分)。在承诺期限内,若甲方无法将乙方的英语学习成绩由_______分提高到________分,则甲方将退还所收取的学费或者经双方协商予以免费重学。

六、乙方权责:

1、乙方须在每月开课前将学费交予甲方。

2、在有效学习期内,若乙方因私人原因不能来上课,须提前一天告知甲方(电话通知甲方即可)。若乙方违反本条款规定,则甲方有权扣除乙方按照原订教学计划而没有上的相应课时费用。

3、乙方务必保证按时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4、如果因为乙方之原因(如迟到,缺勤,没按时完成作业,电访反馈的效果不好)致使学习目的无法完成,则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5、甲方提供的内部教材仅限乙方本人使用,乙方不得擅自将内部资料告知他人或借给他人使用。

七、其他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协议,确需变更的,双方应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进行。

2、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以本协议的打印内容为准,任何口头或其他形式的约定均视为无效。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拥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日期:

乙方签字:

电话号码:

日期: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篇13

每一场语文考试中,最决定成败的无疑是作文分数占比高,所需时间长,不定因素又太多,高考的写作技巧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写作技巧整理指导,欢迎大家来阅读。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1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1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1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__的歌、看__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17、字数以9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许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18、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牵强。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2.俗语开头。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五、巧设悬念,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六、名人作答,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七、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八、交代要素,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

九、介绍背景,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十、概括内容,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

“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37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