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怎么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幼儿园怎么培养幼儿表达能力”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导语: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类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学习语言。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幼儿园怎么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怎么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幼儿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能有效激发他们听、说、想的欲望。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和学生敢于表达的心理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与语言相关的活动,例如“你我一起学唱歌”、“趣味故事齐共享”、“学汉字”等,通过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基础。同时,把幼儿分享的趣味故事和儿歌作品彩印出来,再配上与故事和儿歌相关的的图片,为幼儿构建一个充满着童趣的物质环境,让他们在环境释放自己,敢于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故事和儿歌的看法。
二、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学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从培养幼儿的表达自信心入手,幼儿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自信心,他们才敢于在生活和学习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与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一些表达能力不强的幼儿,老师要耐心对待,每次听完他们说话后,就对他们的进步表示鼓励。
其次,在生活中经常和孩子谈论一些适合他们年纪和心理活动的趣味话题,调动他们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如:老师可以让孩子分享他们平时生活中做过的事或者阅读过的小故事,通过分享让孩子体验到谈话的乐趣。
三、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幼儿教育中的语言教学以口语教学为核心,目的是培养幼儿敢于表达语言的兴趣,使他们在生活交流活动中能进行准确的表达,并养成良好的表达方式。一些刚进入幼儿园就读的小朋友都比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说话,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人感到陌生和不安,缺乏安全感,情绪波动起伏大,有些甚至变得沉默寡言,不敢开口说话。
这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幼儿走出语言表达误区,给与帮助和指导,让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开口说话,让幼儿释放自己,做到有话敢说。以下用案例对创设良好教育氛围为幼儿所带来的语言表达作用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幼儿园小班的欣欣小朋友,刚来时,每天都不说话,一个人蜷缩在教室的角落里,与同伴都不沟通,每次上课老师提问,她的手总是半举起半放下状态,看到老师和她眼睛对视,就赶紧低下头,把手放下去。老师和同学都知道,她会解答老师所提问的问题,只是缺乏表达的勇气。
案例分析:生活中,欣欣的行为表现出她的性格偏向内向,加上她小小年纪就近视,戴上了小眼镜,自己可能在心中产生了自卑感,觉得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不敢和同学走得太近。在教学活动中,她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却缺乏表现的勇气,自信心不足,不敢走出第一步。通过对欣欣同学的分析,教师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帮助她找回信心,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安排一些性格活泼开朗的小朋友坐到欣欣同学附近,通过同学之间的一起相处,欣欣也会得到感染,并且主动开口和同学进行交流。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接近她,经常和她聊天、谈心,降低她对老师的恐惧感,久而久之,她在课堂上就不再羞于表达,而是敢于举手发言和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老师从旁的一步一步引导,欣欣同学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恢复了活泼开朗的性格,在生活中能和同学欢快地交谈,上课时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
四、以孩子为中心,实行交流式教育
阮庚梅曾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现今,在幼儿教育中,许多家长和老师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方法,例如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他们常常用“你不可以”,“你必须”等强制性的命令口吻;在学习方面,父母们从孩子三四岁甚至更早,便开始命令孩子背唐诗,练算数,学英语,力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样一味地命令式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的成效,更重要的是还阻碍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以孩子为中心,实行交流式教育:一、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情感方面比较脆弱,他们受到表扬则喜形于色,受到批评则灰心丧气。因此,因此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倾诉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采用鼓励教育法。张石平说过:“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命令式的幼儿教育,家长和老师常常将孩子的自尊心抛之脑后,导致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发言,生怕说错话而受到批评。而鼓励式的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对其不正当行为进行纠正并鼓励其改正。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放下对家长和老师的防备心,放心在教师和家长面前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
五、结语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归根究底就是要对儿童进行深入教育,只有以儿童为教育中心,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并且聆听他们的心声,在鼓励中教育,在教育中发展,才能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和最佳期,在此时期如果能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就会给他们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但在孩子发展语言的黄金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诱导孩子想说、敢说、会说,充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
“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用直观、形象的动植物标本、玩具、头饰,能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较容易得把自己看到的现象表达出来。而且,我依据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小奖品的心理特点,制作精美漂亮的小奖品,用鼓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在课堂上,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了不同的教具和小奖品,如在认识“家禽家畜”时,我让幼儿先观察动物标本,当形象逼真的ji、鸭、鹅、兔等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尽显出了一种本能的喜欢小动物的情感,观察时注意力格外集中。在引导幼儿观察以后,便要求幼儿按观察的顺序有步骤地讲述各动物的特征,他们很快地讲出了小动物的长相“身穿白衣裳,头戴大红冠”“扁扁嘴巴,会游水,会捉鱼”,发言很活跃,连很难理解的鸭子脚上有“蹼”也在对比中讲得很准确。针对教学内容,我还制作了许多的小鱼、小鸟、小青蛙的小纸偶。在进行讲述时,谁答对了小动物的特征,我就奖励他一个同样的小动物。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
二、创建宽松的环境,提供幼儿敢说的机会。
在集体中,总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上课不举手,不敢回答问题,更不要说活动中展示自己。因此,在教学中,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为孩子创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让幼儿试着说,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使孩子敢说。首先,在平时生活中,在课间多与不爱说话的孩子交谈。促使孩子说。如:你家里有什么人?爸爸在哪儿上班,妈妈呢?早上谁送你来的?你回家最喜欢干什么等问题。或者请孩子讲讲,什么都可以,讲他听过的故事,事情或者新闻。同时老师别忘了积极地引导与鼓励。其次,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经常地组织才艺展示。
对于胆小的孩子说,面对集体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直接面对集体,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能在生人或众人面前大胆讲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合作性游戏,在合作中促使这些孩子积极参与。多关注这些孩子的一举一动,对进步的地方及时表扬鼓励。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用亲切的歌声与他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他就会多一份胆量。渐渐的孩子变得勇敢、自信,敢于说话,敢于展示自我。从而来发展孩子的语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抓住锲机,培养幼儿会说的能力。
在孩子乐于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在日常生活中,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松树针叶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如:讲怎样溶化的快一些。我先让幼儿把一些能溶化的物质“糖、盐和一些不能溶化的物质“沙子、石子”同时放在一盆水中,先用筷子搅一搅,然后再捞一捞,观察并说出那些东西不见了?为什么?再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实验,让幼儿说出实验的方法、步骤,以及同种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这样持之以恒,孩子的语言慢慢地就会干净利落、完整顺畅起来了,思维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为他们创造说话的环境,使他们敢说、想说、喜爱说、有机会说,要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积极词汇,拓宽幼儿的思路,培养能动性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