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小猫钓鱼小学实用(优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5996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猫钓鱼小学实用(优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猫钓鱼小学【第一篇】

1.听赏故事,交流小猫咪咪钓鱼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2.回忆并讲述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总结专注的方法。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和专注的方法。

1.《小猫钓鱼》动画片,钓鱼玩具(鱼若干、鱼竿人手一根)。

2.幼儿玩过钓鱼游戏,已在记录表(附后)上记录自己1分钟独立钓鱼条数。

1.听赏故事,交流小猫咪咪钓鱼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2.回忆并讲述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总结专注的方法。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和专注的方法。

1.《小猫钓鱼》动画片,钓鱼玩具(鱼若干、鱼竿人手一根)。

2.幼儿玩过钓鱼游戏,已在记录表(附后)上记录自己1分钟独立钓鱼条数。

小猫钓鱼小学【第二篇】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1、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3、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小猫钓鱼小学【第三篇】

1、知道做事情要坚持到底。

2、在观看故事表演和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能够坚持完成任务。

3、乐意参与表演活动,并坚持到底。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配班 老师扮演饥饿的小猫,排练情景剧表演《小猫钓鱼》,并布置好场景。

一、欣赏故事表演《小猫钓鱼》,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它是一支很饿的小猫,小猫为什么会饿肚子呢?它为什么钓不到一条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欣赏故事表演《小猫钓鱼》

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小猫钓不到鱼和钓到鱼的原因。

教师:第一次小猫钓到大鱼了吗?这次它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教师:第二次小猫钓到大鱼了吗?这次它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教师:最后,小猫钓到大鱼了吗?这次它为什么能钓到大鱼?

三、师生共同小结:

小猫不专心、三心二意就钓不到鱼,后来小猫一心一意就掉到了大鱼,我们做事也要像小猫后来一样,要有耐心,坚持到底。

四、分组游戏“小猫钓鱼”,鼓励幼儿能坚持完成任务。

教师交代游戏的方法:请幼儿学做小猫,一起到鱼塘钓小鱼,并将钓到的鱼放在自己的小桶里。

鼓励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大胆、细心地钓鱼,不要急躁,一定要有耐心,坚持到底。

比一比看谁钓得鱼最多。教师给有耐心、能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发五角星。

小百科: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小猫钓鱼小学【第四篇】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8-p9《小猫钓鱼》.

2教材分析: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形象的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含义。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1-5各数,进一步感知“0”的含义和书写。

4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5能力目标: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

6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7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8教学过程:

1提取图中信息,获得感性认识。

猫这次钓到多少鱼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出示课本第8页《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1:我看到图中有4只小猫排着队,还钓到一些鱼。

教师在田字格板上从左数第四格板书:4。

生2:我发现第一只小猫钓了3条鱼,第二只小猫钓了2条鱼,第三只小猫钓了1条鱼,最后一只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田字格板上从右到左依次板书:3、2、1。

师:最后一只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我们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

生:用“0”来表示。

3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a、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b、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c、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4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a、小组内讨论,交流。

b、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a、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b、指导观察直尺。

a、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b、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50的书写。

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5、写一写。

a、学生尝试写。

b、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c、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6开放题。

7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小猫钓鱼小学【第五篇】

上午,小猫和猫妈妈一起到池塘边去钓鱼。小猫看到一只蜻蜓飞过来了,小猫放下鱼竿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空着手回到了猫妈妈那去。小猫看见妈妈钓了很多条大鱼,妈妈说:“不要三心二意的!”小猫听了妈妈的话,也钓上了一条大鱼。

小猫钓鱼小学【第六篇】

用海绵纸做成的小鱼,右面藏有报纸,看上去小鱼是吃饱了肚子鼓鼓的。

钓鱼竿上系上绳子,绳子上装有吸铁石。

鱼塘里放有“水草”。

小猫头饰。

这个区域有4个小朋友可以参加,活动开始,每个幼儿先戴上小猫头饰,在取来钓鱼竿,可站着在鱼塘外钓鱼,也可坐着在鱼塘外钓鱼。把钓上的小鱼放入“水桶”内,不能用手伸进去抓,也不能双脚踏入鱼塘去抓。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我给孩子们重点介绍了钓鱼区,他们听得非常仔细,对这个区域很感兴趣。活动一开始,前面的小朋友很快的来到了这个区域,迅速拿起钓鱼竿,开始钓了起来。不一会儿,鼎鼎钓起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跑到我的面前,边取下小鱼,边和我说“范老师,你看,我钓到了小鱼。”又见响响也朝我这里跑来 “老师老师你看呀,我也掉到了。”接着,他们一条一条的钓了好多的鱼呀!边上围观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他们也想加入到这个区域中来。

小猫钓鱼小学【第七篇】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

5.质疑。 。

教学过程 :(略) 。

第二课时 。

教学要求: 。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

教具准备: 。

投影片、图片 。

教学过程 : 。

一、复习导入  : 。

1.认读字词。 。

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

二、新授: 。

(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

1.学习第一自然段 。

(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

(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运用语言) 。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

(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 。

(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 。

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

4.学习第五自然段 。

(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

(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 。

(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

(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 。

(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 。

(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 。

(二)总结课文内容: 。

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  。

(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 。

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

2.按要求说句子。( )在河边钓鱼。 。

( )在河边( )。 。

( )在( )( )。 。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 。

我在河边划船。(x) 。

4.同桌交流造句。 。

三、总结全课: 。

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四、板书设计 : 。

10. 。

三心二意 钓不着 。

一心一意 钓着了 。

图片 板画 。

第三课时 。

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 。

3.写句练习。 。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略)  。

小猫钓鱼小学【第八篇】

《小猫钓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9页的内容,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0的含义和0的书写,教材通过设计“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展现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没有”可以用0表示,引出0的认识,然后进行0的书写教学,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0”还可以表示什么。

对于这节课,我感觉在课堂的导入和新授两个环节中学生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对此我有如下几点启发。

一、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记得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故事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中我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一天,多多、乐乐、平平和气气,四只小花猫一起到河边去钓鱼,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垂钓,他们各自背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走在回家的路上,多多很开心,乐乐也很高兴,平平也觉得还不错,可是,气气却是满脸的不高兴,为什么呢?”这样以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和问题中去,然后出示四只小猫钓鱼的成果,由同学们去数一数他们钓的鱼的数量。“0的认识”自然引出。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开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我设计了用铅笔进行猜数的游戏环节,例如:“老师一共有3支铅笔,教师面向学生,将双手和铅笔放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2枝铅笔,请学生猜一猜。教师再次将双手和所有铅笔藏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3枝铅笔,请学生再猜。师: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铅笔?(3枝)你们猜猜现在右手有几枝?(0枝)师: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铅笔?(0枝)你们猜猜现在右手有几枝?(3枝)教师再次将双手和所有铅笔藏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0枝铅笔,请学生再猜。通过猜数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0作为一个数,表示“没有”的意思。游戏中所隐藏的拆、分数的行为,为以后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伏笔。同时,猜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联系生活,把握学生的个人知识与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揭示完0的第一个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后让学生举出一些在生活中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例子和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0。发现学生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学生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公交车牌、手机上、书本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四、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课堂中,我采用了2人小组合作学习,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同桌互相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0,和它表示什么含义。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从而得到锻炼。

五、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

教学中我想应该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采用更多的评价方式,如通过表情(如微笑)、手势、肢体语言、小奖品等多种形式表扬或提醒学生,控制课堂教学。

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我认为一年级的课堂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以上是我对于本节课的几点反思。作为一名新人,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同行前辈能多多给我指导,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小猫钓鱼小学【第九篇】

1、正确书写和认读课文的生字 。

3、能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稍有提示或无提示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

4、能用自己的话结实课文关键词语“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并举例说明 。

(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猫变化的原因,从它身上看到了什么 。

(2)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

学习任务分析 。

1、学生的起点能力: 。

2、学习新课文以巩固学生阅读方面的技能,练习说话的能力。 。

3、课时:三课时。新授、复习、练习并重 。

教学过程  。

一、知识新授阶段 。

1、激发兴趣 导入  课文 。

2、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 。

(1) 课题(板书课题) 教师朗读课题,学生跟读。 。

(2)学习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猫”、“钓”(卡片显示,并以异色表示偏旁) 。

3、分段讲授 理清课文脉络 。

1~3小节 。

(1)提问:课文中描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板书) 。

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着鱼?(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4~7小节 。

(7)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板书) 。

4、集中学习课文新字词 。

(3)学习生字“怎么能”,注意字的结构与发音。 。

(4)读一读重点词汇“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怎么能”“不一会儿” 。

二、知识巩固阶段 。

1、集体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以及小猫和猫妈妈各自的语气。 。

2、加强难点学习 。

(1)“……又……”造句 。

sqj感谢你的光临 。

小猫钓鱼小学【第十篇】

老师:宝宝们 起床了(听音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幼儿边听音乐边钓鱼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布置,让幼儿自由钓鱼。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 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 ,我们回家吧。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老师:宝宝们真厉害,钓了怎么多的鱼,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吗?

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小篓上前说说你钓了些什么样子的鱼,它们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 红、黄、绿、)(还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请幼儿把大的鱼给妈妈吃。

老师:小鱼太多了,我们先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好吗?

今天妈妈要来考考宝宝。妈妈要请宝宝把小鱼按照它们身上的颜色,把它们送到一样颜色的鱼缸里。

幼儿操作活动

那就请宝宝轻轻地把小鱼送到鱼缸里,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了。

请你们看看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哇,宝宝可真棒啊!把红的鱼送到了红色的鱼缸里,把黄的鱼送到了黄色的鱼缸里,把绿的鱼送到了绿色的鱼池里,真厉害!

妈妈现在给你们每个宝宝一条鱼 你们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别的宝宝互相说说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看谁抓得多》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谁抓得多》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会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分了三个步骤。1、怎样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环节中利用幼儿每天都玩的积木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想办法,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引导时交代清楚记录单记录不仅自己能看懂,也要让别人看懂。让孩子带着目的去操作。第二环节幼儿操作记录由于是大班了而且在数学活动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记录表了因此这次也不例外孩子对记录表格非常熟悉。让孩子玩看谁抓得多的游戏,孩子通过玩游戏自然的导出了数的概念和认知,通过不同的数量进行观察、数数、记录,比比谁的眼力快谁的动作速度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和有趣,并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进一步加以扩展和延伸。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必回归生活。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到数字的妙用,感受到运用数字的快乐,从中也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最后的猜猜看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老师抓了28个我怎么抓了8个等问题值得孩子们进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继续去探索发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295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