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言表达,激发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促进综合素养发展。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就话的意思。
3.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
4.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放弃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从
小就应当养成“守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难点: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整体
1.复习字词:指名差的读其他同学读对跟读,读错指出来。
折纸花篮虽然耐心惋惜急匆匆惦记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宋庆龄是怎样一个守信用的人。
二、精读课文,扎实训练
学友互助,同桌交流
1.分自然段检查朗读。
2.读课文,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课题中“我”指谁?她和其他几人有着怎样的联系?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当学生说到课题中的“我”指宋庆龄时,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课外资料。
三、熟读成诵,积累应用
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组交流
1.先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2.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美,能够补充。
全班交流
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1.学生首先朗读句子谈感受。
2.其他同学补充感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小庆龄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追问: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4.指名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哪地方读得好,为什么?教师点拨、指导朗读。
5.教师追问:后面两句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 )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生:语言(教师板书:语言)
四、适度扩展、读写结合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宋庆龄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学生自我酝酿,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总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我一定要等她
起因约定
经过等了半天守信用
结果小珍生病没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态度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哪位同学住过医院,谈谈你住院时的感受。
2.师:住院确实不是一件好事。谁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进了医院,可是后来他却赞不绝口了。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读了32课,你就会知道的。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
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2.看投影认读生字并试着组词
引导:把课文再读一遍,看看谁能读通顺、流利。
3.试着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
自己指名请同学教难读句子。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音乐医院时是什么态度?后来又是什么态度?划出有关句子。
2.汇报。
老师板书
很不情愿赞不绝口
3.请你再认真地默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后�
5.汇报交流: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后�
(1)百灵鸟护士态度好;
(2)只听音乐,没有痛苦;
(3)疗效好;
(4)百灵鸟让老山羊明白了音乐在医学上具有辅助疗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读全文。小组朗读后班内展示。
四、作业。
摘抄或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1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帮助选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1、小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2、小组交流:
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的状态,降低了学习难度。
3、教师指导写好事件: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 事情发生的时间。
⑵ 事情发生的地点。
⑶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 事情的起因。
⑸ 事情的经过。
⑹ 事情的结果
三、教师指导写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写: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仅有外表描写是不够的,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写人物外貌时要体现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要学会画眼睛,学会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这样,这个对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语言,一定要抓好对话描写:
语言要个性化,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细节描写。
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唾沫、焦渴、喜出望外”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水的重要性和小姑娘的孝心。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音乐)一些学生常见的经典童话故事画面,如:《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让学生一起说说故事的题目)
师:这些都是什么呀?(童话故事)喜欢吗?为什么?
师:是呀,童话就是这样的生动、有趣、精彩、吸引人,难怪大家都这么喜欢。你们知道吗,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像,特别的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往往可以在童话中自然而然地发生。板书:神奇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了解钻石: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题目叫——《七颗钻石》。
1、出示课题,齐读。
2、师:钻石,你了解它吗?
师:是啊,钻石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七颗钻石》。
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字词,随机正音:(关注“唾沫”)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说
(2)出示填空:
地球上发生了,一个小姑娘,水罐发生了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涌出。七颗钻石变成了。
(自由说——齐说)
(过渡语)师:多么神奇的故事啊,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研读第1自然段,感受旱灾:
师:读读这一段话,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1、自由读。
2、师: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大旱灾
师:你从哪些词语读懂了这是“大旱灾”呢?
3、体会“干涸——干枯”
师:你从哪个词读懂了?
师:让我们去看看当时的场面吧——(出示图片,背景音乐)
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语)师:再来读读这一段,还从哪读懂了这是“大旱灾”呢?
4、理解“焦渴”。
师:你有过口渴的经历吗?(体育课下来、有时半天没喝水等)
这是“焦渴”吗?那么,什么是“焦渴”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嗓子眼里有火烧火燎的感觉,就像要冒出烟来的样子。)
5、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
(配乐朗读)
(四)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爱心:
(过渡语)师:地球上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大旱灾,有一个小姑娘却要给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发生了什么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划出最感动你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找水
1、自由读,教师随机地进行指导。
2、交流:
(出示一):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哪里感动了你?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抓住“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生病的母亲”)
指导朗读(随着学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2)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你能想像当时小姑娘都找了哪些地方?或“你看到她到哪儿去找水?(想象说话)
生:小溪边,大河旁,山泉下,她会翻山越林,到处去找水,手会被树枝割破,衣服会被树枝划破,跌倒了又爬起来……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只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板书:空
指导朗读(随着学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师:找遍了那么多的地方,她都没找到水。这时,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
生:沮丧、伤心、难过、绝望……
师:就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当她醒来时,拿起罐子一看——
(3)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高兴呀?
师: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啊,难怪小姑娘如此的——喜出望外
谁也来喜出望外地读一读?
你读得这么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板书:满
师:空罐变成了满罐,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神奇。(指板书)
(过渡语)师:还有哪里也感动了你?
3、(出示二):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1)“喜出望外”是因为有了水;也是因为母亲有救了。
(2)“真想喝个够”说明小姑娘自己也是又渴又累,但想到生病的母亲,舍不得喝一口水,充分感受小姑娘的孝心。
(3)“赶紧跑回家去”……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里也读出了她的急切?
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
(4)体会“抱着”(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五)设疑存疑,课堂小结:
师: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按照你的经验,掉在地上的水罐会怎样呢?
生:(自由说)水都洒了出来
师:那小姑娘的水罐呢?
生:还是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摆着……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
1、学生自由做。
2、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三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小萝卜头虽身陷困境,但是对自由生活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向往。解析小萝卜头对小虫子“一捉一放”的心理变化。
3、由“骄傲”(例中学)“若有所思”(实践悟)两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由“骄傲”、“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吃着霉米饭长大,不知糖是什么味儿的小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小萝卜头。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关注小萝卜头,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2、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以情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思路。
二、品读文章,例中学
1、找学生读学案第一部分的要求。
2、学生默读,师巡视并提出默读要求。
设计意图;默读是三年级学生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默读习惯。
3、汇报展示:
预设:
(1)小虫子外形的描写读中悟,指导朗读。
(2)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小萝卜头动作的描写,体会小心翼翼。)
(3)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失去了自由的人们看到飞来的小虫很亲切,小虫们似乎也很懂事,知道来陪伴这些禁锢已久的人们。)
(4)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抓“骄傲”“并排在一起”两个词,体会小虫子可能在想什么?
小虫可能在想: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我可以(),你不可以()。
师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支架填补课文空白,降低了难度,多样选择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填补空白,实践悟
1、小萝卜头这么喜欢小虫,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
预设:
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学生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2、“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3、学生练写
4、展现学生作品
5、师小结
设计意图:体验情感,由动嘴说到动笔写,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迁移用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小萝卜头可能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出的秋天各种事物的味道,感受深秋时节特有的成熟与满足。
教学重点:积累好词佳句,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导语: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秋天的文章,说说你的感受。
2.的确,初秋时节是美好的,它给秋高气爽的感觉,然而深秋时节作者家乡那特有的味道却留给作者永远的怀想和追忆,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2)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3)当当小老师。
三、再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可前后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由题入手,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画出描写秋天味道的句子,多读几遍。
2.做填空练习
初说感悟:由这些特有的秋天的味道,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验。
1.再细读文章,把你喜欢的部分大声读一读,思考这些秋天的味道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把你想到的与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先读读相关的句子,再谈谈你的想法。
3.把小组的学习内容向全班汇报。汇报方式可以谈体会,可以有感情朗读。
三、比赛促读,升华感情。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合作指点朗读。
3.比赛,多方点评。
板书设计:
秋天的味道
秦艽花 红薯地 玉米秸 ____亲切幸福
葡萄:色 香 态 ____满足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7
《不懂就要问》
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2、把本课与本单元学习的其他寓言进行对比,注意课文在形式上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池子每天安闲地躺在泥土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河流背负着沉重的大船和木筏奔流不息、忙忙碌碌。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滔滔”“遵循”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妇、滔”这些生字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涯、循、验”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
形近字对比示例:
涯(生涯)—崖(山崖)
循(遵循)—盾(盾牌)—遁(逃遁)
验(应验)—脸(脸色)—险(危险)—捡(捡拾)
(2)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氵:滔(滔滔)—涯(生涯)—池(池塘)—流(河流)
(3)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诗歌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6):写池子享受安逸清闲的生活,不理解河流为何那么忙碌。
第二部分(7、8):写河流不顾自身安逸,为人们做贡献。
第三部分(9):写一年年过去,河流至今长流,池子已完全枯干。
第四部分(10):点明主旨——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才能被懒惰支配就会一无所为。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
2、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明确: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泥土比喻成鸭绒垫,突出了泥土的柔软、舒适;一个“躺”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池子积聚在泥土上的情态,表达出池子安闲、惬意的心情。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明确: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鲜活。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明确: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年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给人们带来了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5、池子和河流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
池子代表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教师点拨: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课文就运用了这种手法,以池子象征那些贪图安逸的人,以河流象征那些积极进取的人。
6、你从这则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确:
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贪图安逸的池子,忙碌奉献的河流,你更赞同谁的观点呢?我想,大家还是更喜欢为人们做贡献的河流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学习浪费才能、贪图享乐的池子,要做积极进取、创造价值的河流,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池子与河流
池子:安闲无忧无虑完全枯干
河流:忙碌滚滚滔滔长流不断
利用才能积极进取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资料交流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7个生字)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学习2—4自然段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什么?(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花儿争相开放)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活泼、可爱、机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6.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师: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作者还写了什么呢?7.读第四自然段8.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写燕子停歇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9.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结合插图理解,想象)10.“演奏的春天赞歌”你说,这首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指导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2.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课文的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3.自由背诵。第 三 课 时(学习7个生字;完成课堂练习)一、学习“沾、圈、漾、倦、符、演、赞”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观察识记字形。3.“集体点拨范写:“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4.书写练习。二、完成课堂练习31.出示例句“有的横掠过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明确什么样的词称作好词)2.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3.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三、积累语言练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布置作业1.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2.背熟课文。 《燕子》教学建议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查字典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文中泡泡“我能想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三)提示引路,学生自探。
(1)借助拼音,自学本课的生字。
(3)借助注释、联系诗句、观看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并说一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4)品读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解疑合探。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指名读,纠错,开火车读。)
2、朗读古诗。(指名读、齐读)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1)这首诗描写()季。
(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3)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1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篇新的课文,请大家一起来读课题。
2、你第一次读这个课题时有什么疑问?教师选择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互相解答。
3、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彭德怀?
二、初步感知
1、“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彭德怀总司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3、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们都能读准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开火车读。
重点提示:“德”不要丢掉中间一横,点击横变红;“鬼”注意字形,点击“”变红,指导书写。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情感体会
1、再读读课文,你认为“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全班集体交流)
2、�
集体交流:学生先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再谈理解、体会。
(1)“……很多人亲切的称呼他‘彭总’。”
(彭德怀担任国家的多种职务,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很多人却亲切的称他为“彭总”,这说明他与大家的关系很好。)
(2)“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出示句子)
(彭总穿着便衣,还在离公园比较远的地方就下车了,这说明他不想搞特殊。)读一读,体会彭总的好品质。
(3)根据回答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彭总说话时语气怎样?为什么生气?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4)出示课文第9、10自然段,彭总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态度?(十分坚定)他为什么走出了公园?(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彭总的表情)
谁能读出彭总坚定的语气?(练习朗读)
3、彭德怀就是这么一个以身作则,一切都与民群众平等的好领导。我们再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彭总的好品质。
先同桌,或小组合作朗读,在进行全班朗读汇报。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深化感情
彭德怀同志这种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只是咱们同家领导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还有许许多多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多种渠道进行民解。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三年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生字卡,写字卡。
一、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想结合。
(四)交流
1、解题。看图解题,结合图理解“辕”和“辙”
2、自学。自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找答案。
3、交流
(1)小组内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
(1)小组内喜欢的形式汇报朗读,可以分角色,加动作。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5、练习
(1)故事中这个去南方却住北走,他的朋友向他提出忠告,他却不肯接受,这种顽固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应该叫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四字成语吗?
(2)这个人这样固执,走错了方向,能到达他要去的地方吗,为什么呢,他的马很好吗,请试着用“虽然可”来解释其他两项优势,换成“尽管但是”读读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3)无论条件多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也永远不会到达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弄清方向,不然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了南辕北辙,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往后推,给学生机会去观察发现然后再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篇13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内容的语言特色,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创设多种情景,体现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课件让学生走进自然
2、指导预习时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不太明白的地方,多读一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欣赏风景,导入课题
1、欣赏风景交流感受。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一下自然风光,欣赏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课件配乐播放风景图片,学生欣赏后自由交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和蔼的大地巨人吧!”
【给学生提供感性画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也为后面的交流创设情境,为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文本中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感知巨人。
“说到巨人,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想象?”(学生交流,初步浮现对巨人的印象)
2、学生自由读文。
“现在请你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了。”
3、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连绵的山群 和蔼的巨人 胸肌 丘陵 胡须 茂密的森林
缓缓 宽厚 自由自在 跳跃 翻滚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学生再次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5、学生交流。
【三年级是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重视过渡的坡度。】
三、想象画面走近文本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中浮现画面。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的群山,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谁来试试?
(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等方式知道学生读书。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句在脑海中形成主体画面,激扬学生情感。】
四、自主阅读走进文本
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自己的声音,大地巨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请你按学习要求自由学习2、3、4段。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2、3、4节,思考: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是一位巨人,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把找到的诗句大声读一读。
(3)、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
2、按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在教学中,要与读促思,读思结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在阅读中渗透学法的指导。】
五、讨论交流感悟文本
过渡: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呢?谁来把读一读2、3节?指名读。
读完这两节诗后,你有什么感受?
(一)、随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诗句。
1、他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1)、随交流,播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
(2)、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诗,注意评价语言要有指导性。
2、他全身盖满小草织成的绒衣,高兴时就摘一片云彩作手巾。
(1)、指名读,理解“盖满”。
(2)、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是绿色,大地广阔的感觉。
(评价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3、他的头发和胡须,是茂密的森林。
(1)、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大地之大。
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
(指名赛读合作读小组读齐读)。
4、他每一次的呼吸,是风在山谷里来去的声音。
(1)、请学生倾听自己的呼吸声。
(2)、课件演示几种风的声音。
(3)、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感受大地的呼吸。
一阵微风吹过,大地的呼吸声是什么样的?(学生练读)
一阵狂风吹过,大地的呼吸声是什么样的?(学生练读)
(4)、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二)、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过渡: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瞧!他也在做游戏呢!
1、指名读诗句。
2、交流作者把太阳比作了什么?他每天的游戏是什么?
3、指名学生表演,同座旁白。
4、全班边表演边诵读。
(三)、学生齐读2、3、4节。
【语文教学要体现 】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用“…….是………..”句式想象大地巨人。
“大地巨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眼睛,有鼻子,有眉毛……..,你能用‘…….是…….’句想象心目中巨人的模样吗?”
2、学生交流。
3、齐读第5节。
【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积累很重要。通过想象,展开说话训练,激活创新思维,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七、小结全文回归整体
1、和巨人对话。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是一位巨人了,你想对这位巨人说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吟读文本。
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这位和蔼的巨人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的热情去赞颂他吧!
【含情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7、大地巨人
和蔼 博大 宽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及反思 篇14
说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受难”、“收集”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说教学重点:
1、能用简洁的语文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受难”、“收集”的意思。
说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地1-2自然段,抓住中心句了解主要意思,结合描写安妮具体行动的句子,感受她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心中对动物的爱护之情。
说学生分析:
孩子们天真无邪,都很有爱心,也很喜欢小昆虫,但是像文中的安妮那样热爱昆虫的还真找不出来。我想,学生们也一定会喜欢这篇课文,被安妮对昆虫的爱所吸引,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认识到安妮的善良、热爱生命、众生平等的优良品质,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安妮那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话“我喜欢昆虫”带动更多的孩子们投入到保护昆虫、保护动物的行列。
说教学媒体: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同学们欣赏各种昆虫的图片,大的蝴蝶、小的瓢虫、长的竹节虫、发光的萤火虫、会飞的小蜜蜂等等。这样就很容易的让学生知道省略号的内容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千姿百态,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些什么呀?有一个小女孩,叫安妮(板书:安妮)她喜欢的东西可和同学们不一样,她说——“我喜欢昆虫”(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引号?看到安妮这么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质疑。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的。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卡片检查生字字音。
②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 喜欢 收集 爱护 招待
4、精读课文,领悟体验。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安妮救助小昆虫?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安妮是怎样救助小昆虫的?
(2)安妮说:“如果是你……吗?”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生说)。这些我们都感觉到了,安妮更感觉到了,如果你是安妮,你会怎样劝告关昆虫的小男孩?(指名读出劝告语气)。会怎样质问关昆虫的小孩?(读质问语气)。安妮还可能怎样问?(生气、责怪…)。
(3)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出示句子:“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①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②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③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④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⑤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安妮喜欢昆虫,尊重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再次读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虫,我们已感觉到安妮很喜爱昆虫,那她究竟喜欢哪些昆虫?还是都喜欢?从哪一段知道的?
(2)默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在写,划上波浪线,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划上横线。
(3)同桌交流。划好后与同桌交换意见,看你们想法是否一致,能否说出画波浪线或横线的原因。
(4)全班交流。?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在写?各种昆虫都喜欢从哪看出来?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龟图片并简介)小的?长的?(竹节虫,介绍比铅笔还长),有毛的?没毛的?爬?钻?跳?飞?省略号表示什么?还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有眼、没眼、胖、瘦、花、黑、能发光、能叫、游、勤劳、懒惰、轻盈、笨挫……)总之一句话“只要是……都……”。
(5)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6)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②“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文章
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爱好吧,把爱好写具体。
(7)小结:安妮真的喜欢昆虫,不是因为它勤劳,美丽,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是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齐读第2自然段。
5、总结全文。
安妮对昆虫爱得如此真切,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再来读读安妮发自内心的这句话:“我喜欢昆虫”。下节课,我们将了解安妮是怎样收集、爱护、招待昆虫的。
说教学策略:
1、阅读中让孩子多设身处地地想。
在教学第1自然段时,也就是安妮救助昆虫这部分,我让孩子们转换自身角色,体会昆虫的受难,如果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玻璃瓶里,会是什么感觉?学生感同身受,联想到昆虫当时一定很难受,呼吸困难、运动困难……从而理解昆虫的“受难”,在安妮眼里,昆虫受到不自由对待就如同受到灾难般严重,不正说明安妮非常爱护这些小生命吗?只有设身处地地想,阅读才能接近与文中主人翁之间的距离,加深理解和体验。
2、在阅读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谈到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有毛的、没毛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动物来体会。比如,小的自然联想到小蚂蚁,长的想到蜈蚣,有毛的想到毛毛虫,钻的想到蚯蚓,飞的就更多了,蝴蝶、蜻蜒、蜜蜂……这么一来,这原本简单的一段文字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了,而且学生从中还会了解到我们一般只喜欢美丽的蝴蝶,勤劳的蜜蜂之类,而安妮连毛毛虫,蜈蚣也喜欢,那才称得上“真的喜欢昆虫”。
3、在阅读中渗透了读中学写。
仿写训练,我觉得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在孩子们的作文生涯中,三年级是起步阶段,如同婴儿学走路一样,是需要人先扶着的。只要我们在阅读中准确把握训练点,让学生仿写,帮扶到位,效果是很好的。课文第2自然段明显采用“总分”构段方式,围绕中心句,把某方面写具体。我由扶到放,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把爱好说具体”的练习,完成得很出色。
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化能更有效的体现呢?还有待我去研究和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教案 篇15
设计理念
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自然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机遇,为信息时代的学生培养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提供了广阔时空。基于网络容量大、信息丰富、激发学习兴趣等优势。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适时参与互动,进行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发展学生语言为主线,通过读读、画画、查查、说说等环节地训练进行有效性语文学习。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乐学、想学。
根据新课标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太阳的一些基本知识,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
2 结合网上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认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体验网上学习与交流的乐趣。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现象,但是太阳可见而又无法触摸到,无法用肉眼观察。针对这一特点及学生对太阳的兴趣,我将了解太阳的知识和特点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师用写一个”日”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师相机板书:太阳。)
师:你最想知道太阳的哪些方面?通过学生课前自学课文,课外知识的积累,你能说说有关太阳吗?(交流已有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的先前知识,形成对当前信息的渴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语言的训练也渗透其中。】
师: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关于太阳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更科学的解释,你想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宇宙去探索太阳吧。(点击太阳的主页封面和文本)
【通过语言和壮观的图片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学习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给学生进入下面的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
师相机板书:太阳的特点 与人类关系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随机板书:远大热)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网上查找有太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老师提供的网页里点击浏览,学生可以重点查询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上网浏览探究的形式,既让学生分散了学习任务,又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网络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将有代表性的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来供全体共享。随机出示相关段落进行朗读。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用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感受课文说明方法的准性确及作用。】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时,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形象,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学生很容易领悟出拿地球和太阳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妙处。】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时,启发问: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点击课件燃烧的大火球——太阳的图片和结构图。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7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2.教材分析
《元日》是人教20_课标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态度。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需要进一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能自读感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诗中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理解题目
认识作者
3分钟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2.理解“元”日的意思。
3.朗读题目。
4.认识作者。
了解题目含义,并能读出所表达的含义。
认识作者。
环节二
“读”古诗
3分30秒活动一(2分钟)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完成目标一)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评价任务一)活动二(1分钟30秒)
2.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
(完成目标一)(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解”古诗
19分钟活动一(1分钟30秒)
思考:再读古诗,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并交流。
(完成目标三)通过读诗,能抓住重点字词,把握诗中主要内容。
(评价任务二)活动二(3分钟30秒)
1.交流第一个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板书:放爆竹)
2.认识爆竹由来。
3.体会放爆竹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
(评价任务一、二)活动三(3分钟30秒)
1.交流第二个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板书:饮屠苏)
2.认识屠苏酒由来。
3.体会家家团聚和屠苏酒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四(3分钟30秒)
1.交流第三个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板书:迎红日)
2.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曈曈日。
3.想象所有人迎红日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五(2分钟30秒)
1.交流第四个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板书:换桃符)
2.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桃符。
3.想象家家户户换桃符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六(4分钟30秒)
1.带着理解,想象着画面多种形式朗读全诗。(指生读、师范读、齐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环节四
“背”古诗
1分钟30秒根据板书提示,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
(完成目标一)
(评价任务一、二)
环节五
“品”古诗
9分钟30秒活动一(4分钟30秒)
1.思考: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
2.交流,并提出疑问。
(完成目标三)
(评价任务三)活动二(3分钟)
解决问题:“暖意”何处来?
抓住诗中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体会过年时的处处暖意。
(完成目标三)活动三(2分钟)
解决问题:谁“暖”谁?
1.了解王安石变法。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完成目标三)
环节六
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5分钟30秒1.回顾学古诗的四个步骤:读、解、背、品。
2.拓展阅读《除夜作》,对比过年诗,体会不同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3.推荐阅读:《除夜》《岁月》,用读、解、背、品的方法学习其他有关节日习俗的诗歌。
(完成目标三)1.回顾学古诗的方法。
2.对比同样类型的诗歌,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3.推荐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会十二个生字以新词,认读两个字;
2.能用“惋惜”造句;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3.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
4.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
过程和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以及新词。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查阅资料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准备:
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宋庆龄这个人物吗?谁能介绍给大家听?激发兴趣:你愿意学习她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提示:你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吗?小声读读故事。提示:打开第六页,谁能很快读会生字表中的每个字?引导:这么多的字,你打算怎么记忆它们?提示:把�
�
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词语:折纸、花篮、第二天、差点儿、忘记、昨天、虽然、耐心、惋惜、急匆匆、惦记、一些、宋庆龄、解释、敲门、吻
(2)字音:虽然仍旧差点儿急匆匆在家里教同学小珍折纸
(3)字形:说说这些自有什么不同,你怎样区分?折(折纸)(曲折)篮(篮球)(花篮)第(第一)(第二天)记(忘记)(日记)昨(昨天)(昨夜)拆(拆坏)(拆掉)蓝(蓝天)(蓝色)弟(弟弟)(兄弟)纪(纪念)(纪年)作(作家)(作业)惋(惋惜)些(些许)(一些)惜(惋惜)(珍惜)匆(匆忙)惦(惦记)(惦念)碗(饭碗)紫(紫色)(紫花)措(措施)(不知所措)忽(忽然)店(商店)(店门)
(4)字义: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可惜。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
出示词语
提示:这些词语中你懂得了那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
引导:你读读这句话的,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提示:哪些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
三、练习。
出示:看拼音写词语
填上合适的词语
四、作业。
1.听写生字。完成课后第四题。
2.查找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文。
师:谁想知道宋庆龄的详细故事?赶快读读课文吧!
读书思考: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二、朗读课文,懂得从小讲信用。
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宋庆龄答应小珍折花篮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读出句子: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此时它是什么心情。
引导:宋庆龄想去吗,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提示:� 我不能去李伯伯家!”能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联系生活实际发谈谈你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爸爸提供了一个好办法,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我一定要等她!(在不同情景中体会读)
1.当她想起小珍要来学折花篮的事时,她说
2.当爸爸说回来解释一下,以后再教时,她说
3.当她想到自己不能不讲信用时,她说
你体会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小珍,来到宋庆龄家时看到的是大门紧锁或一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
提示:宋庆龄等啊等,却没有等到小珍,等回来爸爸和妈妈做客回来,如果是你,你会后悔吗?为什么?
提示:小珍为什么没有按时来呢?你觉得她是“讲信用”的人吗?宋庆龄全家人,为什么会心的笑了?
三、拓展练习。
提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激发兴趣: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大家看?
四、作业。
布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宋庆龄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3我一定要等她
“我不能不讲信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语文教案 篇19
《荷花》课文原文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图,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引起作者哪些想象?(板书:想)你们愿意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吗?
(二)、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来到荷花池边,我们和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图,指名说)(板书:叶、花)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用__标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标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然后把你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2、谁来读你画的描写荷叶的句子。这位同学勾的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大家同意吗?
3、齐读描写荷叶的句子,边读边想,这是个什么句?(齐读、回答),把什么比作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再读这个句子,体会一下,你觉得这个句子里哪些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短短的一个句子,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又多、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板书:多、绿、大、圆)作者写得好,我们是不是也要读得好。谁来试一试。
4、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那么谁来读读你划的描写荷花的句子?(学生交流)这句和老师找的一样呀!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师设疑:荷花明明是“长”出来的,怎么能说是“冒”出来呢?在这里你们觉得这个“冒”字用的怎么样?
(2)学生交流:从“冒”可以感觉到荷花往上升,突现出来。
谁还来读一读你划的描写荷花的句子?
(3)(随学生回答出示幻灯4-6句及插图)
①莲蓬,请同学们注意这个词。跟着老师念。(第二个字念轻声),你们知道莲蓬是什么吗?(鼠标指图,它是荷花盛开的花托,里面有荷花的种子)
②“饱胀”,这个词谁会读?(指生读,齐读),这里饱胀是在形容哪种荷花(
花骨朵),请大家仔细看图,再读课文,想一想:饱胀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看谁说得最好。(饱满得要胀破开来)。
那么这几个句子描写了哪几种姿态的荷花?(学生回答:才开、全开、将开,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这三种花)。这里,作者用三个有的把这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连接起来。(板书:才开、全开、将开)看屏幕,一齐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老师领读。哪个同学能够用这三个有的说几句话?
5、(指图),同学们看图,满池的荷花形态各异,色彩淡雅而秀丽,让我们觉得怎么样?谁用一个字来形容。(美)
6、下面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读第二自然段,再来体会荷花在形态、色彩上的美丽动人。
7、(学生读完后,以读代讲,有感情地朗诵三段,边板书:活的画),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说这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指名说)谁能把这一池的荷花读“活”呢?(男女生赛读)
8、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呢?好!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幻灯)
(三)、教学4、5段。
1、看了刚才的图片,你觉得怎样?
2、课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样,被眼前的美迷住了,看着看着,她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那你们知道什么叫翩翩起舞吗?谁来做做动作?对了,翩翩起舞就是轻快地跳舞。这时候,在她的身边发生了许多美妙的事情,那都是些什么呢?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一看:当文中的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之后,眼前出现了些什么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入迷了)
4、同学们,你们也愿意做一朵美丽的荷花仙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谁说的最丰富、最奇妙!
5、同学们,当你变成了荷花之后,心情怎样?(高兴、愉快、喜悦)。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4、5段。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用感叹的语气来赞美)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画:画一幅荷花图,配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2、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3、背一背:这篇课文写的很美,我要把它背下来。
板书: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一课已经结束了,反思这堂课,有欣喜,有遗憾,欣喜是学生带给我的,而遗憾却是我留下的。
《荷花》是1篇经典美文,为了不破坏它的整体韵味和美感,我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是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是理解、积累和运用。
第二课时,我的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很羞愧地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我出色。他们对词句的品读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尤其是对“挨挨挤挤”、“冒”、“露”等词的探究,让课堂实现的真正的“对话”,给课堂带来了生机。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我的意图是想不露声色地把他们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或一片荷叶,让他们互相观察,互相欣赏,然后用语言描述身边“荷花”的“千姿百态”。教材上没有具体描绘荷花的种种姿态,这样做是对教材的一种扩充,也是对语言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但是,在进入这个环节的时候,我的引导有些仓促,我那么急切地让他们“冒”出来,可他们就是一下子“冒”不出来。等他们“冒”出来时,留给他们观察、欣赏和用语言表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本该是这堂课的一个高潮,但由于我的引导失败,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非常遗憾!
为什么会引导失败,自我反思,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1、引导错失良机。在品读第二段语言的时候,学生提出“冒”字用得非常精彩。如果能在他们品读这个字的时候,趁机让他们“冒”出来。然后,就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品读欣赏全开的、半开的、未开的和不同姿态的荷花。这样安排,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仓促和时间不够。
2、课堂调控不够。对课堂的调控,让我一直很困惑。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本,但是,如果课堂上,教师为了尊重学生,顺其自然,不对课堂做任何调控,那课堂就容易陷入无序状态,课堂效率会大打折扣。这样,显然和新课改是不相符的。课堂上,如果你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个环节都把时间掐得准确无误,这样做,或许能完成你预先制定好的任务,但是,课堂就容易陷入僵化状态,没有生机,更难有所谓的“生成”。可见,课堂上教师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调控,这个度该如何把握。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反思这节课,有很多话想说。尽管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我仍然觉得收获很大。最起码,它引起了我对很多问题的思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能力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感知、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的开始,我向学生播放刘翔在赛场上奔跑的画面,同时在画面上配上时钟,因为学生对刘翔很熟悉,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同时,时钟也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和时间赛跑的意思。
二、质疑定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导入新课以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赛跑的结果怎么样?
三、探究体验
1、合作探究
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朗读体验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的兴奋和喜悦。)
四、迁移拓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会引导学生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背一背,并积累下来。,学会积累并为自己所用。同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时间的名句。如:鲁迅说的“时间就是生命”。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反思升华
在学生积累了一些有关时间的名言后,我再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升华,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作者写出了这么好的文章,可见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时间赛跑,努力学习,并在某一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和时间赛跑其乐无穷呢?
3、说说自己和别人浪费了时间的一两件事,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时间就不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的乐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六、自主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题来做。
(一)、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谈谈你浪费或珍惜了的时间及感受。
(二)、从报刊、电视、网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们有哪些动人事迹?
(三)、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一分钟可以做那些事。
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的教学反思
《和时间赛跑》既是1篇感人的文章,又是1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日落日出、鸟飞鸟还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本文采用的是叙议结合的方法,观点鲜明,故事具体,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时间的理解比较肤浅。在学习本课时,以“谜”入手,通过猜谜、找谜、解谜、揭谜底的过程,来理解课文,让学生结合实际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辨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的行为。
知识: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十一二岁的男生女生渴望友谊,希望自己能归属到一个集体中。他们也认识到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关爱。但是具体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又表现出不够珍惜友谊的行为,往往对朋友苛求,而对自己放松要求,言行有时不一。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一方面接受着纯朴的乡情熏陶,他们对人友善、忍让,但另一方面,也会或多或少受着周围一些不良交友言行举止的影响,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交往困惑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缺乏主动去解决矛盾的意识和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友谊的正确认识,加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遇到交往困惑时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对朋友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好朋友推介会”这个活动,使学生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认识友谊很重要;通过“我心中的朋友”画像活动,使学生学会珍视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通过“让友谊之树常青”活动,使学生区别有损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
教学重点:
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哪些是对朋友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材料。
学生准备:彩笔、收集一些赞美友谊的诗歌、名言、准备好朋友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和朋友”“故事与思考”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好朋友推介会
[播放动画:我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的好朋友是谁?讲讲你们之间难忘的故事吧。可以用照片、朋友间互赠的礼品等方式展示。(板书课题:朋友之间)
【设计意图: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
活动二我心中的朋友
[播放动画:我愿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通过演讲、绘画、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对朋友的理解。
小结:是的,朋友是书──给我们知识,朋友是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朋友是镜子──时时告诫我们……正是因为有朋友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
【设计意图:以比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知道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活动三让友谊之树常青
[出示图片:友谊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和朋友相处时,哪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把它们填在友谊树上相应的位置。学生共同研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减少烦恼、建立健康友谊的建议。选择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铬。
小结:友谊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去浇灌,去呵护……用真诚、宽容、大方、感恩、诚实去滋润友谊树,使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板书:健康的友谊真诚关爱理解尊重)
【设计意图:区分有损于和有益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激发写作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作文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总结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写作心得。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写作心得。这样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更有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3
《绿手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他读课文。
3、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抽个别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默写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1、学习起因部分。
(1)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2)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1)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2)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1)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
(2)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三、交流讨论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布置作业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篇24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
学会7个生字,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山茶花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山茶花的挂图
引导学生认识山茶花,师简介山茶花。(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山茶花图片互相交流。)
师:山茶花很美,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山茶花的美丽源于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生词。
2.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3.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用各种方式抽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四、再读课文。
1.把生字放入课文把句子读通流利。
2.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句子旁打“?”。
3.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五、共同学习123节。
1.生质疑。
2.山茶花很美,读课文23节,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用“——”划句子。
3.指名读自己划的句子,并说说美在哪里?
4.全班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指导读课后3个句子。
六、指导写生字。
1.认读“极、绝、汪、纱”
2.观察这些生字:怎样记写?
3.指导写“极”。
4.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词。
2.读课后3句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茶花美在哪里。
二、读懂课文4—6节。
1.生自由读课文4—6节,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作上记号。
2.全班讨论:山茶花为什么会这么美呢?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和反问号所表达的感情。
4.读“下了那么…。.不美呢?”并讨论:需要回答吗?为什么?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5.你想对花骨朵说些什么?
三、精读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全班讨论: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读第四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生自由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背给同学或小组的同学听。
3.指名背诵给全班同学听。
五、指导写生字。
1.读“单、致、闭”。
2.讨论书写记忆方法。
3.师范写“致”。
4.生练习写生字。
六、课堂练习
1.写比喻句
2.画山茶花。
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25
《太阳是大家的》
会认2个生字,“彤”和“陪”。会写4个字,“彤、霞、陪、趁”。2.正确认读“红彤彤、晚霞、陪着、趁”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重点理解一、二小节内容,初步了解拟人化写法,感受太阳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朗读的乐趣,品味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2、展开丰富想象,深入文本,续写小诗,增强创作的热情和自豪感。
3、借助品读,感悟,创作,体味太阳带给人类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第一二小节所蕴含的意蕴,体会运用动词的精准。
教学难点:
恰当运用动词,准确使用意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来看大屏幕。“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冬天呆的时间短,夏天呆的时间长。”谁来读?谁来猜? 能说说你是怎么_的吗?
2、对,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太阳。
3、同学们,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无论是朝阳还是晚霞,太阳带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太阳啊。
二、初步感知课文,检查生字词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太阳的诗歌。齐读课题。请翻开语文书,自由朗读第25课,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
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连书中的一些字词也忍不住跳上白板跟大家打招呼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红彤彤晚霞 陪着 戏水 趁(趁早)”
3、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第一个词:红彤彤。单独念彤字读二声。在这个词里组成了ABB式词语。彤的读音要变成一声,成为红彤彤。一起来试试。
4、全班齐读词语。
三、品读诗意,体验太阳东升西落之景美
1、抽生读第一节。
2、男生齐读第一节。女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3、在我们平时积累的词句里,就有这些描写到了日出的景色。抽生读。
旭日东升喷薄欲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全班齐读。
4、日落的词句,谁又来积累。
“夕阳西下美不胜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全班齐读。
5、回到课文里,让我们带着想象,美美地读第一节。
四、升华情感,丰满文本,体验太阳之情美
1、太阳带给我们如此美丽的世界,在一天里,它给我们做了多少好事呀。请女生齐读第二节,男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交流:鲜花变得--更加艳丽。 小树变得--更加挺拔。 小朋友们玩得多么快乐呀。你在阳光下戏过水吗?怎么戏的?感觉怎样?你能读出快乐的心情吗?
3、如果你是鲜花,小树,戏水的小朋友,你会对太阳说些什么?带着你的感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4、同学们,太阳带给鲜花,小树,小朋友的仅仅是快乐吗?不,还有那暖暖的爱呢。这样的爱流淌在细节里。请默读这一节,想想在哪一字,哪一词中,你能发现太阳对大家的爱。如果有什么词跳进了你的心里,请赶紧抓住它,用笔圈出来。
5、同学们,一个洒,一个拔,一个陪,一个看。一个词,一颗心!都让我们感受到万事万物与太阳相处的快乐,更让我们感受到太阳对我们的关爱之心。
让我们带着对太阳的感激,深情朗读这一节。
6、那在一天里,还有哪些事物受到了太阳带来的恩赐?谁能展开想象,说说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么?
7、同学们说得多精彩啊。请你也当当小诗人,仿照诗句,说说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
8、是啊,太阳就是这么爱护着大家,给大家带来了光明,温暖,快乐和幸福。可是一天即将过去,太阳也该走了。看着太阳的背影,你的心情怎样,捧起书,一起轻声读第三节,读出你的心情来。
9、再次带着不舍的心情,读好感叹句,读好疑问句,读好陈述句。
五、升华主题,倡导人类团结,体验太阳和平之美
1、劳累了一天的太阳是去休息了吗?不,虽然我们是那么舍不得,但在世界另一头,还有和我们一样的人们在期待光明和温暖。
2、抽生读第四节。
3、在别的国家,也有快乐的小朋友,他们会等着太阳做什么呢?
4、可是,在别的国家,也有痛苦悲伤的小朋友,他们会等着太阳做什么呢?
5、学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呢?
6、是的。
不管你是快乐或是痛苦,
你都可以拥有光明,
那是因为——太阳是大家的!
不管你是健康或是残疾,
你都可以拥抱温暖,
那是因为——太阳是大家的!不
管你是富裕或是贫穷,
你都可以分享阳光,
那是因为——太阳是大家的!
7、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太阳是大家的!满含深情,再次读课题:太阳是大家的。
8、本文作者薛卫民老师在另一首儿童诗《地球万岁》中,也表达了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9、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上的各国人民应该和睦相处,在同一片蓝天下,让和平像温暖的阳光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篇26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
3、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4、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花色美。
教学难点:
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美。
1、师: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它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李华岚,去感受它的美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
二、初读感知,初识美。
1、下面,赶紧翻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2、闯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第一关,词语关,(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观察红色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多音字词语)齐读。
(3)第二关,短语关。
(4)闯关成功,瞧,山茶花绽开了最美的笑脸!(课件演示花开视频)
3、整体感知。
那么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下面,再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花形美、特别劲)
三、品读文本,感受美。
(一)远观花色绝
1、师: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到茶园去看看。自由读读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山茶花美的句子。
2、指名交流。
3、师:哪句话总写了这种美?(真是美极了。)这就是全段的中心句。齐读。
4、再想想,哪一个字赞叹了这种美?绝!
5、“绝”在字典中有几种注释,课文中选哪一种?
6、师:山茶花的绝表现哪里?
预设一:生: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
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山茶花颜色很多。
师:只有这五种颜色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还会有——指名说。
师:一个花种,竟能开出这么多种颜色,绝不绝?相机指导朗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绝?
预设二:生: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
师:是吗?瞧(引导学生看图)一株树上真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这真是太----绝!
师:谁能读出你的赞叹之情?指名读,齐读。
7、师: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咱们合作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一二段)
(二)近赏花色美
1、师:满园的山茶看得我们连连叫绝,停在花前细看,又会有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写山茶花颜色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它形状美的句子。
2、谁来读读写颜色美的句子?出示写山茶花颜色美的句子,齐读。
3、学习三个比喻句。
(1)学习第一句。
A、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白色山茶花美在哪儿?
B、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想象一下,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怎样的?晶莹是什么意思?
D、是呀,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那么的透明,阳光照上去会闪闪发亮。当这些水花汇聚在一起,就会和山茶花一样白,谁能读出这晶莹透亮的美来?指名读,齐读。
F、学习这一句的时候,我们由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展开想象,切实体会到山茶花的白,像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能够深刻地体会句子的意思。
(2)学习第二句。
A、(出示墨茶句子)自己来学习这句话,看看墨茶美在哪儿?读后,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说说。
B、这句话把墨茶比做什么?
C、在明媚的阳光下,一汪清潭怎么个美法?
D、是啊,潭面波光粼粼,墨茶就如同这清潭一样绿得富有光泽,谁能读出墨茶的美来?指名读,引读。
(3)学习第三句。
A、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下面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山茶花?指名说。
B、想象一下,火红的朝霞和洁白的云彩揉在一起织成的轻纱,美吗?谁能读出这轻柔的美来?
C、下面,男生问,女生答,咱们合作读!
4、(出示三句话)山茶花呀!白的晶莹剔透,绿的富有光泽,粉的如纱似霞,三个形象的比喻句,写出了三种不同的美,请大家找一找,句中分别运用了哪几个比喻词?同是比喻� 谁来读读写花形美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哪句话总写了山茶花的形状美?(指名说)
2、想不想去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山茶花呢?(出示山茶花图片)师介绍花形。
3、谁能读出山茶的千姿百态?指名读,齐读。
4、山茶花的花色美,花形美,让人不禁感叹道(出示句子引读)
(四)配乐美读
山茶花美得令人神往,让我们尽情地朗读这如诗如画的语句吧!配乐齐读第三段。
四、课堂小结,延续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山茶花花色美、花形美,其实它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体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