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5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5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篇】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断,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笑的不同形式。
2.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与保持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3.诵读与积累: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种孙悟空形象的词语。
4.口语交际:拓宽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和生活:通过《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认识笑的各种形式,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
1、阅读《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不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像出当时的情景吗?
4、有感情朗读片断,脑中再现当时情景。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义。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交流订正:(1)大笑(2)哄笑(3)微笑(4)讥笑
5、齐读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4、总结: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笑时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诵读与积累和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的12个词语。
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形。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二、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一双()可以()。他曾经(),赢得了“()”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课前,老师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或重温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说说三国英雄,做好准备了吗?
2、课堂交流,漫谈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
3、评一评,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4、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讨论、交流一下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
7、小结:《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国”,漫话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希望大家回去后再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范字。
“画”字的三框儿呈下包上之势,“画”字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靠拢,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闹”字呈立长形,“门”呈上包下状,“闹”字形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有向外展开之势,“门”内部分须向上靠拢。
3、练习临写。
4、反馈。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漫话三国英雄
关羽 曹操诸葛亮等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故宫》、《青花》、《陆羽和茶经》、《敦煌壁画》之后,对中华文明已有一个点的认识,本文与前3篇课文一样,展现给学生一个点的认识。在前3篇课文的学习兴趣下,学生学习本文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2.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曾侯乙编钟的历史由来、基本情况和重要价值。
2.小组交流,学习介绍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读到写的迁移。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生字生词,概括出曾侯乙编钟的特点,理解它的重要价值。
2.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生字生词,掌握课文内容。
2.抓住编钟的特点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
教学资源 PPT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导入新课:
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过许多辉煌,比如我们20课学过的“故宫”,21课学过的“青花”,22课学过的“茶艺”,23课学过的“敦煌壁画”,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它就是24课《编钟》。板书课题。[复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学习之前,我们来看个短片,让我们把时间翻回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祝晚会上[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曾侯乙编钟气势的恢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
播放视频。
师:在这场规模宏大的音乐会上,有一种乐器已经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就是--编钟。(课件展示编钟图片)
教学活动2 畅谈预习成果,启发求知。
、关于编钟,大家在预习时已经知道了什么?请大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一环节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编钟不是很熟悉,课前搜集一些资料还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让学生去动手查阅,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总结生字、生词,以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得到的知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说还想知道什么课文以外的知识吗?
、学生自由提问,并相互解答交流。[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
、刚才我们通过交流,了解了一些关于编钟的。初步知识,但有些凌乱,不够系统,下面我们通过读课文,认真梳理下课文思路,争取对课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教学活动3 多形式读课文,边读边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放手让学生去读,相信他们能够读懂。]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在小组朗读之后,每组选择一名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将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挥以生带生的优势,给学生一个展示朗读能力的平台。]
、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自己读的过程中的想法、体会。[课程的设计强调读有所悟,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写出自己有读的过程中的感悟。]
、同桌互读,找一找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出示学习提纲,再次阅读:①编钟的历史由来②简介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主要特点以及演奏效果。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片:[通过梳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历史由来
简介曾侯乙编钟 重要价值
主要特点
演奏效果 [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放手让学生去找,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答案。]
、展示学习成果。板书:
编钟的历史由来。
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重要价值
主要特点
演奏效果
教学活动4 当当解说员。
现在我们站在编钟前(课件展示编钟图片),向我们的外国朋友介绍面前的这个东西,请同学们来试试。
5、除了介绍本文的编钟,你还有兴趣介绍其它的什么事物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由读到写的迁移。]
教学活动5 课外延伸:读一读《编钟赋》。
读了这篇《编钟赋》,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善于把握时机,让学生自由表达。]
课外作业布置。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查阅并介绍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这是1篇记事的文章,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
3、学生讨论,汇报。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教师教学。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搁板、魁梧、蜷缩、黧黑
记住字形:“怨”上下结构,形近字有:苑、碗、腕;“熬”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傲、嗷;“揍”左右结构,形近字有:奏、凑。
理解词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
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篇】
教材简析:
《种瓜得豆》是1篇儿童科普读物,说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层次地介绍了什么是基因、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全文结构非常清楚,是典型的说明文体裁。全文为总分结构,每个分述部分都有总述句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课文运用了浅显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如,种瓜得豆大管家发号施令搬家等,把较为深奥的、现代高科技知识,很通俗地介绍给了读者,并且使之很容易被人接受。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了解转基因技术知识。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3.学会泌、玫、瑰3个会认字和搬、玫、瑰、柿、供5个会写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红柿、供不应求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现代转基因技术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课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收集现代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和科研成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做到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靠的是什么技术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种瓜得豆》,去了解这种现代高科技知识。(板书课题:种瓜得豆)齐读课题。
由种瓜得豆引出一种现代高科技知识,这样导课,简洁、明了。学生很自然地想去读书、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高科技知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种瓜怎么会得豆呢?这里有什么奥妙?
2.检查生字词语,以及课文读通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什么科学知识?
(2)课文围绕着这一知识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3)课文是怎样一步步介绍的,读懂后,列一个阅读提纲。
4.交流汇报,朗读相应的段落。
(1)课文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课文围绕转基因技术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列出提纲:
基因的作用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的技术
现代转基因技术
能做到种瓜得豆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习说明文要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三、质疑问难,释疑存疑
1.质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2.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根据情况,解决问题,需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解决的,可暂时存疑,下节课解决。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让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通过存疑,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发号施令、水土不服、供不应求、和平共处。
2.转基因技术是由谁来发号施令?什么情况下供不应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种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应用。
二、研读转基因技术,领悟表达方法
1.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观察课本插图计算机描绘的基因结构图。教师简介: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
(2)提问:基因有什么作用?学生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3)朗读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动植物体内发号施令的大管家。
4.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句子。
(1)学生汇报:
(科学家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转基因技术也有失败的时候,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失败呢?
(转基因技术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
5.领悟表达方法。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比喻形象恰当,把较为深奥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读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本课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转基因技术,易于被人接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画出有关词句,品读咀嚼,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感受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三、课件展示转基因图片。
四、想象练笔,拓展延伸。
1.如果你到转基因商店里购物,你希望买到什么样的产品?设想一下,用你的笔把它描绘出来。
2.把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或科研成果,介绍给同学们听。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此时,让学生拿起笔设想自己想象中的转基因产品,学生可以把在课文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小练笔之中,实现读写结合。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阅读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歼灭、憧憬、千钧一发”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4、掌握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扣文题,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灯光”,本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
3、学生推荐要注意的词语,给大家一些温馨的提醒。
如:豫皖苏平原、围歼战、胸墙、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等。
4、寻找灯光:划出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
学生勾画,同桌轮读。
5、(课件出示)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静静地读,依据这些语句,用精炼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避免重复,抓住重点:_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我想起了亲爱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6、理清课文表达顺序:通过初步阅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认识倒叙的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
(设计意图:传授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文章篇幅较长,引导学生扣文题,勾画相关语句,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这正是学法的传授。生字教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课堂给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理清课文表达顺序,认识倒叙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积累写作经验。)
二、理文脉,认知文本
1、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这是文章的文眼。学课文时,依据文眼,理清脉络,我们的目光便不会游离于次要内容,围绕文章重点展开学习,这是学习课文的又一个好方法。
2、自读自悟,认知文本
“多好啊!”出现了次,第次是(谁) 在这一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会想。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次郝副营长说这句话时的神态。
什么叫“陷”?怎样地陷?他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顺着文脉来认知文本,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自读自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传授学文的方法,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方向的学习,展示学的过程。)
三、奔中心,聚焦“灯光”
1、学到这,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十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而牺牲自己。)
4、再现“灯光”。
(1)想:(配乐)教师深情而满含敬意地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写: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更清晰。
(3)读: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地放,对于重点及难点,也应适当地点拨。以“灯光”为突破口,直奔文本的中心。通过理解重点词“千钧一发”,了解当时危急的情况,认识“灯光”对战友与对郝副营长自己的不同意义,理解他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采用“想”“写”“读”三种方式,引领学生多层次感悟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受到情感熏陶。)
四、拓文路,升华主题
1、最后的告别: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战友们脱下帽子,泪眼婆娑。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心中涌动着无数的心里话想对亲爱的郝副营长说。你听见了吗?
2、这“灯光”会熄灭吗?请发表你的看法。(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灯光”式的人物。正是他们默默地燃烧自己,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推荐影片:《长征》《太行山上》……
推荐书籍:《红岩》《英雄人物的故事》
4、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
(设计意图:拓展文路,让孩子们郝副营长作最后的告别,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宣泄口。由直观可感的“灯光”,升华到象征着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联想到诸多英雄人物,深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由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观看影片,阅读书籍,了解更多革命先辈的事迹,受到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