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参考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参考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创设操作情境,使学生在动手中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动手,就要创设操作情境。如,在学习体积和表面积这一节中,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课上让学生做一个小设计师,先亲自动手量一量这个纸盒的长、宽、高或棱长,再求出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然后对体积和表面积进行比较。这样,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后,再进行计算来比较体积和表面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入境中体验数学
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提出猜想和看法,并能主动探究。如,在学习立体图形这一部分中,我先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题:做小小设计师:到建材商场选择漂亮地砖,记住尺寸,准备为班级铺地砖。到了课上,我让学生先说说,你为班级选择多大尺寸的瓷砖,每块瓷砖的价钱是多少?学生都选择了自己满意的瓷砖。我让学生算一算,用你选的地砖,教室共需要多少块?一共需要多少钱?哪个学生选择的瓷砖价钱便宜、质量好、适合我们班地面铺设的条件。通过实践活动,把数学教学融入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发现找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灵活生动的情境,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获取经验,发现规律。
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我引导学生从自主计算中发现规律。如,计算学生先计算,从结果中发现规律。教师接着引导,这类型的分数计算题如果是加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可循呢?学生在小组内试着出题,寻找规律,终于找出了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分子相同(0除外),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除外)也有规律可循。如结果是:分子等于相同的分子乘以两个分母之和,分母等于两个分母的乘积(分母不为零)。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速度,也使学生从中明白了只有勤于动脑,才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二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归纳总结 培养意义 找规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C DOI:/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方法至关重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在现行高年级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组织有意识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良好习惯,“找规律”方法就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教学方法。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合理使用这一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习惯展开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找规律”方法的内涵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里,“找规律”解题方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看似不规则、实则存在一定规律事物的归纳总结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从已知的具有周期性、错列式的现象中,发现规律,然后再根据这一规律来对题目进行解答。这种“找规律”方法的运用能够令学生在对间断式或周期性排列物品或图形的观测中,发现数量规律,进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找规律”方法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根据对诸多物体或者图形的观察来“找规律”,需要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各种能力,如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等等,在不断地计算与推理中找出其中的相对隐性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来解决具体的问题。通过“找规律”方法相关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发现规律的速度与能力能够不断得到加强,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一段针对性训练以后,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物体或者图形,就能够很快地找出并利用其中的规律,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就可以得到相应提高。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很多事情单靠个体的力量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若是能够集中大家的力量,很多难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团队合作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生存和发展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从小在家中都是天之骄子、娇生惯养,多数自我中心意识强,这样即使他们做了学生,在一个小型群体里面,这一心理依然如此,表现为在学习生活中唯我独尊,不懂如何和其他学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缺乏基本的合作意识。学校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小社会团体”,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只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才能够健康成长,若是脱离了这一集体,那将会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而“找规律”恰恰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对学生来讲,“找规律”这一教学内容特别适合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很多学生都可以通过观察找到一些简单问题的规律,可是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问题,他们就无法独立地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合作显得顺其自然。其次,通常来讲,学生都特别喜欢表现自己,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如果在一个群体里面他们能够在集体活动中有所“炫耀”,他们会很愿意多一些这样的合作。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抓住以上两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先设计几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找规律”问题,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当难度增加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一起讨论。为了让小学生知难而进,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以让小组之间互相比赛。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来猜猜火星的颜色,一个小组出现的颜色是有规律的,“红蓝红蓝……”,而另一组却没有规律,这样学生们既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们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要让学生积极地学习,就必须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找规律”,没有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的那种繁琐复杂的计算,而大多都是非常有趣的图形或者数字游戏,学生们在完成这些问题时就好比在玩智力游戏,在探索实践中找出“规律”往往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自然就会充满兴趣了。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我国一种古老的纪年方法――生肖纪年法,简单来讲就是用十二种动物来表示人们的出生年份,亦即我们平常说的属相,然后根据这一内容来设计一些“找规律”问题。如:①今年是什么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属什么?还有多少岁的人也是这一属相?②君君今年12岁,属虎,君君的妈妈也属虎,你能猜出他妈妈多大年龄吗?③你今年几岁了?多大年龄的人和你是同一个属相?比你大五岁的人属什么呢等等。
3 结语
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问题,特别符合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教材,认真钻研,并且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进行分析,来展开我们的教学,这样才能够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合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义华。论小学数学“找规律”中的学生能力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
[2]刘久成,王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特性解析:从双基到四基
“找规律”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找规律”内容的教学编排,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特性。
1.普遍存在性。所谓规律就是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潮汐涨落周而复始。产生这些永恒不变的原因便是自然规律。而在数学世界中,各种数学元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2.可认知性。随着那些永恒不变的物质或现象时刻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的时候,人们对规律便由开始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找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3.可探索性。数学教学正从加强“双基”逐步变成重视“四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而“找规律”的教学,以发现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观察、操作、画图、实验、猜测、验证等为主要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发现、概括、归纳的过程。
二、策略构建:从现象到本质
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数学语言,概括地表述出的一种数学结构。而规律反映的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变量与变量之间始终存在一种普遍、稳固、必然的联系,这种函数关系就是数学模型。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是隐含并可以发现的。只有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
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地体现在知道规律“是什么”,还需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找规律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应仅仅定位于形成结构、应用模型,而应更为重视建立模型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所累积的数学学习经验。
三、案例解读:从认识到领悟
下面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覆盖中的规律”为例谈一谈找规律教学策略的构建。
1.体会联系:直面问题的数学特征
在“找规律”教学中,问题情境是基础,自主探究是重点,思维提升是归宿。问题情境是“找规律”教学的基础,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在编排找规律教材时,每个单元都安排两个例题。例1着重认识规律,例2着重应用规律。例1在典型情境中探索规律,例2在变化情境里探索规律。对教材深入解读之后,就可以借助教材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的观察,当然也可以根据教材例题进行适度加工、改造形成更贴合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观察状态。
“探索图形覆盖中的规律”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情境是1-10这十个数组成的数条,每次框出两个数,一共能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基于对教材例题的教学目标的理解:即学生在“求和”时,感受到“和”的个数就是红框的“位置”个数;学生体会依次“求和”时,红框在依次平移。于是利用“图形平移”解决问题;学生研究“图形平移”中的数量关系,得出求“覆盖位置个数”的数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进行目标指向一致但情境相异的设计,如:10月1日到7日中进行两日游,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或者62天的暑假中两日游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也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羊羊运动会入场券进行情境设计,从100张连号入场券中拿两张连号的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从100张中选择两张连号的券,因为数据比较大、规律不明显,大部分学生都很难找到券的总数与每次拿的张数之间的联系。因为学生已经具有“面对复杂问题,从简单想起的策略”,因此很容易地想到能不能先考虑总数是10张,从10张券中拿两张,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规律。
而在探寻这10张券中拿2张连号的券的不同拿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写一写、连一连、圈一圈、框一框等不同的方式,体会到券的总张数与每次框的个数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教师通过“每次框几个数?一共平移了几次?一共有10个数,为什么只要平移8次?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平移8次,为什么一共的拿法有9种?”的追问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现象背后的必然本质联系。
2.体验过程:直击现象的数学本质
“找规律”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题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因为如果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揭示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掌握运用。
在这一环节,变中感悟不变是学生操作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使学生领悟数学的方法和策略。券的总张数是一个变量,每次框的个数是另一个变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在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数次的操作经验后,交流分层次展开。第一层次是两组上台平移操作并汇报数据。第二层次是两组上台说总数、平移次数,其他学生利用操作的经验,大胆猜想,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可以再次借助平移的操作验证猜想,培养了学生合情猜想的能力。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在交流中感知有序思考以及用平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学生形成了丰富的动作思维,并在猜测与验证的活动中丰富了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3.体悟关系:直达抽象的数学模型
表象的建立有助于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者可以设疑:如果总数是18张,每次框出6张,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不操作,能保证猜对吗?并采访学生,你是怎样想的?在这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虽然都能猜中,但思维的水平层次是有高低的。通过交流,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策略的优化。有的学生是仅通过观察数据,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出不变的关系的;有的学生是在头脑里多次移动方框,在平移中发现“平移的次数=总数-每次框的个数”;而有的同学是在头脑中仅仅放置一次方框,就能理性思考,方框外面有几个数就要平移几次,操作活动真正内化,并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这样的交流,揭示了数学直觉背后所隐藏的本质联系。为学生从动作思维上升到表象思维,进而提升到抽象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而抽象化的“如果在a张券中拿b张连号的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就为学生摆脱形象的拐杖、摆脱表象的依托,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发现的规律:“总数-每次框的个数+1=一共的拿法。”
这样的一种函数关系,在变量与变量之间建构出了一种稳定的不变的联系,就是一种数学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小步实验,经历了变量列举,经历了观察比较,经历了猜想验证,同时也经历了感性发现与理性思考。不仅找到了规律,而且知道了规律存在的原因、规律存在的必然性。
建好模型,还需灵活应用模型。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算理,但学生思维不能仅仅停留模型的结构上,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不同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用数学模型的眼光来观察,用数学模型的语言来解释,用数学模型的关系来推理。
在这一环节,教者可以设计多样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模型,灵活运用模型。如设计综合性较强的实际问题:喜羊羊和美羊羊到电影院观看运动会专题片,电影院一排有8个座位,要让喜羊羊和美羊羊两个坐在一起,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同时出示对比题:改换条件“让喜羊羊坐在美羊羊左边”,有什么不同?从一字模型到封闭模型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思维的跨越式发展,在这里还可以设计拓展性练习:看完了开幕电影,他们进入运动场看台观看比赛。运动场的看台是圆形的,一排有16个位置,美羊羊坐在喜羊羊左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因此,在运用模型阶段,不能硬贴标签,不能死套公式,而要在丰富的、变化的情境中,为学生从生活问题中提取数学问题提供条件。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四篇】
[摘 要]随着教材的变更,教材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找规律”这个教学内容,进行教材的对比和解读,并给出部分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挖知识背后的“知识”。
[关键词]找规律 教材对比 解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2
一、教材对比和解读
本文所述新旧教材分别为2012版和200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社)。关于这两个版本中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不同编排,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例题编排——由呈现转向发现
2001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指出:“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分析这两版教材,关于”找规律”这个单元在例题编排上的改动还是比较大的。
单元例题内容结构对比表:
浮华褪却始见真——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上表反映的对于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积淀式审视和教材编写处理。具体细节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整合并缩减了简单图形变化规律的例题。2012版本只保留了原版的主题图,由直观呈现的例题过渡到让学生自主发现,将原来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和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两部分内容仅用一句话,即“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进行揭示,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余的排列规律,并说出来,此外还突出了该内容教学的关键点——圈出重复的部分。这一改变将原来例题中许多重复性的操作和练习大大压缩,但是规律的直观认知这一根本的教学目标并没发生改变。
2.增加了做一做的习题编排。在例题的编排更具针对性的情况下适度丰富了配套的“做一做”习题的数量,意图非常明显,将例题中“瘦身”的一部分以“做一做”的练习形式呈现。在此不展开说明。
(二)方法指导——由隐性转向显性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版例5的编排:分三个问题阶段性呈现——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样的编排对于学生找规律的方法指导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也是在例题编排的层面与2001版最大的区别。可以预见的是,新版本教材对于“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整体编排上所做的较大改动,必将带动第一、二学段中整部分内容的系列性改变,同时极大地影响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上的变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作为2012人教版教材的启领之基,在基本理念中更突出了编写者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方面的理性思索,这是一种基于理解数学角度的传承和回归,从而也使得”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更加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三)练习设计——由单调转向丰富
新旧两版教材之间关于“找规律”的内容一个较大的区别体现在,对于单元配套练习的设计和编排。
《教师教学用书》(2001版)是这样分析原版本教材习题的:第1题例1是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的配套练习;第2题的题型与前面学过的略有不同,图形围成了一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提示其沿着一个方向看每组图形的变化;第3题是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配套练习;第4题的第(2)小题是从大到小排列,但方法基本没变,是检验学生迁移能力的好素材,数学练习的题量无限,但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有限的,这是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和重视的问题;最后的思考题,它的规律之一是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数列的每相邻两项的差是1。要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和看图形的变化来找规律,如果有学生能通过计算找出规律,更要加以表扬。
2012版教材的单元练习首先在题量上达到了13题,形式上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鲜明,更强调和注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题1不再是规律的延续,而是判断组成规律的必要条件,同时首次出现了文字形式的找规律题型;题4属于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题7是一个多向思维的找规律习题,可以从横向和纵向及最后的运算结果找出不同的规律并加以解决;题8是数形结合意识在找规律这部分内容中的运用;题9则是较为复杂的图形规律题,属于例题5的配套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12恰当地结合百数表的知识,通过找出百数表中蕴含的规律找出不同形状结构中的数;题13需要结合数学推理加以解决;思考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规律,结果多样化的呈现,为后续找规律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新版教材编排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喜忧参半——是否会更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2012版教材对于”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难度适当加深,而2001版教材实行以来关于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直被诟病。如此修订,可喜的是大大拓展了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内涵,堪忧的则是会不会造成两极分化现象的提前和加重,这也是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环节需要特别注重的问题。
2.有始无终——生活化的情景呈现略显匮乏
新教材编写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找规律”这个单元的编排,除了沿袭旧版例题1“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之外,委实缺少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这也需要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充分发掘小学生生活中关于找规律的素材,组织和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
3.忽明忽暗——找规律知识教学的现实意义
参照2001版《教师教学用书》,关于该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目标的设定、检测、评价相对较为笼统。对于当前学段而言,该部分知识教学的现实意义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讲都略显模糊。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仅以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意义,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对规律美的欣赏意识。
(二)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感受规律
师:同学们,儿童节就要到了。为了把教室装扮得更漂亮些,有几名同学已经想好了设计方案,他们准备这样设计——(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用了什么材料布置教室?是怎样摆的?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2.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灯笼排列的规律
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左往右看,是怎样排列的?
生:灯笼是以一蓝一红、一蓝一红这样一组一组一直排列下去。
师:以一篮一红为一组,一直排列下去也叫做重复出现(板书)。根据前面的规律,如果继续排下去应该是什么?
(2)小旗的排列规律
师(课件出示):找出彩旗排列的规律,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果继续摆,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旗?
(3)小花的排列规律
师:仔细观察,下一个该摆什么颜色的花?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
师:在观察中,我们发现灯笼、小旗和小花的排列都是依据颜色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我们就称它们为有规律的排列。
3.实践操作,理解规律
(1)独立摆图
师(出示学具):有哪些图形?各有几个?请看大屏幕一起观察,然后把所有图形都用上并摆成一行,一组一组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学生活动,汇报展示,由学生来介绍摆图的规律。
(2)合作摆图
师:色形同但量不同。如果还是像这样让你摆出有规律的排列,你打算怎么摆呢?
师:形、色、量都不同。要用这样的学具摆,想一想会有规律吗?
4.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1)在拍手游戏中找规律
示范:上拍手、排肩、下拍手为一组重复出现。学生一起接着做,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2)简单推理。画一画,并说说想法:
③串项链游戏。(略)
④找数的规律。1,3,1,5,1,7,1,9,_____,_____
5.课外拓展,寻找规律
(1)生活中关于规律的图片(多媒体出示)。
(2)从自然现象中找寻规律。春、夏、秋、冬四季;日出日落;燕子秋季南飞,春季飞回……自然界中有规律的现象。
(3)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大家可以用心去找一找。
6.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三)实践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获取较多的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