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汇集9篇】
通过朗读与理解古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意境,培养欣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意呢?以下是阿拉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相关范例,供您参考借鉴,感谢支持。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味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进入古诗的意境。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景,使离孩子生活比较远的古诗贴近学生,把古诗意境用一种生活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使学生学到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体会到古诗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嫩的只识不写,人事一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学生了解李白,收集他的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白,引入课题。
1、简单介绍李白。
2、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3、齐读,正音,英是后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投影)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会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下面请同学们轻声堵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在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学习生字。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
(2)学习二类字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在读词语。
(3)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①自读,同桌位互读。
②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6、两人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大组对读。
7、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2、看清笔顺表里的生字,有什么字感觉比较难写?重点指导“静、意”。
3、学生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思”是什么意思?
2、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谁?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
(2)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呢?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找出与诗句意思相符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2)讨论。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①“疑”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想象是多么奇特?
②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①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李白看见的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呢?
④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个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样呢?
⑤是啊,(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孤孤单单一个人,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表演吟诵诗句。
①边看图边表演吟诵诗句。
②指名上台表演吟诵诗句。
二、表演课文,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奶奶和英英,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三、课外拓展,增加积累。
介绍唐朝王维的思乡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小结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应了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在今后生活中,我们要多背古诗,增加积累。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
(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⑴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⑵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
(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⑴自由记生字。
⑵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醒──醉
睡──眠屋──居亲──童外──处
对──树──村闪──问──间──闻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
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
六、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早春》,按照古诗的节律朗诵。
2、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
活动重点:
学习古诗《早春》,按照古诗的节律朗诵。
活动难点: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活动:回顾春天的美丽景象。
(1)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的雨是什么样的?树木、小草有什么变化?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并大胆表达出来。)
(2)仔细观看挂图,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师:看看画面上有洒满?春天是什么样?
(引导幼儿边看边和同伴讲一讲。)
(3)激发幼儿喜爱春天的情感。
教师: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的`季节,它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2、初步欣赏古诗《早春》。
(1)幼儿倾听配乐古诗。
教师:春天是多么美丽啊!我们来听听诗里是怎么说的吧。
(2)幼儿交流。
教师:诗里说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在幼儿说出古诗里的一些字词时,教师就把这一句完整地念一遍。)
(3)幼儿看图欣赏古诗。
教师播放配乐古诗,请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倾听。
3、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1)理解故事的题目。
教师:古诗的名字叫《早春》,这是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景色。)
(2)初步理解古诗。
教师逐句念出古诗,引导幼儿理解每一句的内容: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晚春时的满城烟柳。
(3)进一步理解古诗。
教师:为什么在远处看一片小草的浅绿,在近处却什么都没有?你觉得一年之中最美的是什么时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句的意思。)
4、幼儿朗诵古诗。
(1)教师示范用有节奏的声音朗诵古诗。
(2)幼儿在悠扬的背景音乐声中朗诵古诗。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次教学的主旨是领会诗歌的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赠汪伦》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9板块。这一板块主要学习的主题是朋友,意在使学生在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的方法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体会到友情的可贵。
2、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角是要努力创设情景,将学生吸引到古诗的意境中来。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课堂含量应该比较丰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
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flash课件
2、视频文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静夜思》、《独坐敬庭山》这几首古诗的作者都是谁呢? (李白)
介绍诗人:唐朝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
学习“李”字
“李”是一个姓。咱们班姓李的孩子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介绍一下这个字,怎样使大家都记住。
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诗,齐读课题
学习“赠”字
“赠”就是送给的意思。拼读认识“赠”。
3、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
学习“汪”字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
李白为什么要送给汪伦这首诗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李白与汪伦一见如故,他便留下来住了好几天,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两人相见恨晚。二人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两遍诗,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随文识字
1、学习“舟”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
拼读音节读字。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
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
2、学习“闻”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什么事了?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闻)
拼读音节读字。
分析字型、讲一讲记字的好办法。
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
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
请同学们读读下两句。
3、学习“及”字
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及)
拼读音节读字。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组词。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
4、学习“情”字
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拼读音节读“情”字。
“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什么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四)指导读诗
1、一首峙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2、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
3、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方法。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
(五)拓展,练习表达
1、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
(七)游戏巩固生字。
小白兔过河(读词语)。
(八)板书设计略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阴、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情感目标: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导读揭题。
1、复习旧知:孩子们,开学初我们就走进春天,积累了描绘春天的词汇,欣赏了描写春天的儿歌,聆听了关于春天的故事,更品读了优美的春天的诗——(播放多媒体课件)
①(师说:听着清脆的鸟鸣声,看着零落的花瓣。)你会想起——《春晓》跟着旋律读——(幻灯:古诗《春晓》)
②(杨柳风筝图)看到这样的风景,想到哪首古诗?——《村居》你来读——
关于美丽的春天,诗人总有写不完的话题,可一转眼春天过去了,迎来的是什么季节?(夏天)
关于它,宋朝诗人杨万里也给我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小池,“池”——师边写边解字:“也”边有水读作“ch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出示古诗:观赏《小池》,诗人写下了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孩子们,发现了吗?诗中带点的都是这课要认的字,现在请拿出笔在书中圈出这些字,拼一拼,先读准字音,再把诗歌连起来读一读。
3、读完了吧,考考你,行不行?(抽读生字卡)
①“惜”——组个词:爱惜、疼惜、怜惜,怎么记住这个字?
小结:积极去疼,积极去爱,这就叫“惜”。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阳”、“阴”:这两个字不同在哪?)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③“晴”——阳光灿烂“qing,qing,qing”见“青”后鼻韵qing,qing”
“柔”——舌头卷起“rou,rou,rou ”温柔、柔和、柔软
④“露”——谁会编个字谜?(路上有雨组成露。)
⑤(课件出示六个生字:池、惜、阴、晴、露、柔)
看,这六个生字宝宝要归队了,上下结构的字宝宝是谁?
剩下的都是什么结构?
现在快速认读,有把握吗?
5、记牢生字,现在谁来读读这首诗?(出示不含拼音的古诗)。
6、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划分节奏的古诗)瞧,这会儿划分了节奏线,谁还会读?
三、创设意境,品读感悟。
1、指名朗读。(个别——全班)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跟着朗读的节奏,我们来到了小池边,看——(课件播放)这是个怎样的小池呀?
(干净、清澈——池水清澈。这可是小池的特点呀,真会说。)
(再看看周围,这个小池还有什么特点?——安静、宁静、美丽)
3、孩子们,杨万里的诗里每一行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画面里都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景物。
(1)我们先看第一行诗:“泉眼无声惜细流,”
①诗中写了什么景物呢?(板书:泉眼、细流)
②看,这冒着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
泉水就从里边流出来了,你觉得这里的泉水怎么样?
③哦,诗中把这细细的泉水叫——(板书更改:细流),细细的泉水总是这样慢慢地流着,谁能读出细水慢流的感觉?这细水慢流还能从哪个词感受到呢?(无声)嗯,泉水悄悄地从泉眼里流出来,步子很轻,全班读——
这轻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会——诗中哪个词写到泉水妈妈的不舍?(板书:惜)还会读出这份不舍?
④小结:“细”、“无声”都给我们展示了泉水细流的画面,可只有读懂了“惜”字,才能明白诗人的情感呀。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读——(齐读)
过渡:泉水慢慢地流着,流到哪呢?(出示图片)猜猜看,哪一行诗写了这个画面?
(出示:“树阴照水爱晴柔。”)
(2)这行诗里写了哪些景物呀?(树阴、池水)谁能上来找一找图上的'树阴在哪儿?
哦,树阴就是树的影子。影子都这么清晰了,可见小池里的水非常——(清澈)看,一缕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绿树照射在清清的池水里,美不美!美得连绿树也投进它的怀抱了,这就叫“________爱_________。”(板书:爱)
学到这,我们发现,小池就像刚才我们说的那样清澈、宁静。难怪诗人如此“惜”,如此“爱”。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指导朗读:池水在夏日的阳光下,静静地躺着,爱它就别把它吵醒。点评:你这样轻声细语,就不会破坏小池的宁静了。看来你跟树阴一样爱小池。(指名1—2个)
过渡:小池都是这样安静吗?我们一块儿读一读后两行诗歌。
(课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你觉得这时的小池跟刚才一样吗?多了什么景物呢?(板书:小荷、蜻蜓)
小荷是什么?(对,没展开的荷叶)
【小荷——夏天刚来,她就从池里探出头了,尖尖的、卷卷的,多娇嫩的小荷呀。】
小蜻蜓就停在上头。池塘里就这一只蜻蜓吗?看——
(出示句式:小蜻蜓飞来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
小结: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蜻蜓,池塘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过渡:娇嫩的小荷姐姐碰上这群活泼的小蜻蜓,你会怎么读这两行诗句?
①读出对比的:(安静害羞的小荷是你,调皮的蜻蜓也是你,能读出对比,真了不起!)
②读的平平的:
a小荷姐姐正紧闭着叶片呢,多害羞呀!读——
b有点像害羞娇嫩的小荷姐姐,蜻蜓也这么害羞吗?再读读!(有点调皮了,再读——)
小结:一个害羞、一个调皮,读出对比了!(全班)
(4)拓展谈话:
这会儿,小蜻蜓立在上头,跟小荷姐姐在干什么呢?
①说悄悄话:说什么呢?悄悄告诉我——他多信任小荷姐姐,正说着贴心话儿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近呀!
②打招呼:来,跟小荷姐姐我打打招呼——不够热情,我不理你了。
真够热情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热呀!
③唱歌:一早就给姐姐带来好听的歌,多友好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④休息:飞累了吧,在我这休息舒服吗?,那就多歇一会儿!他俩多亲密!
孩子们,你眼中的小蜻蜓有调皮的,有热情的,有粘人的,可以有自己的读法。来一块儿再读读这两行吧——(自由读诗句)
小结:孩子们,泉眼惜细流,树阴爱水,那小蜻蜓和小荷姐姐那么亲密。这是为什么呢?的关系呢?(板书:喜欢)
过渡:他们亲密地说着聊着,给宁静的小池带来了热闹,带来了生机。
带上感情,连起来读一读吧!(全班)
小结:小池虽小,却处处充满生机,充满乐趣——(齐读全诗)
(5)诗歌带上旋律更美,更动听,和着乐曲声,我们再读——
(6)现在闭上眼睛,你能想起诗中美丽的画面吗?来,看着板书的提示,我们有滋有味地背一背,齐——
四、余味延伸,积累巩固。
杨万里不仅带领我们欣赏了小池宁静,感受了小池的趣味,还让我们记住了那棵害羞尖角的小荷。关于夏日的荷塘,那真是多姿多彩。看(出示组图:初夏一过,池塘里不仅荷叶满满,还有许多——(荷花),这婀娜多姿的荷花才是盛夏池塘的主角呢,她让杨万里诗兴大起,提笔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乐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总结:美丽的夏日荷塘,让我们记住了杨万里的《小池》,也领略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孩子们,夏日荷塘还留下了哪些名诗名句呢?回去上网好好找找!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补充在课文里!
[板书设计]
小 池
泉眼 (惜)细流
树阴 (爱) 水
小荷(喜欢)蜻蜓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2、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3、走近王维,感知田园,领悟田园。
4、学会读诗、品诗、入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苏轼赞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对于田园诗的鉴赏,应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感受诗人的人生追求,教师更要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把学生带到寂静的“田园”中去品味。 3重点难点
通过《竹里馆》《山居秋暝》等田园诗,体味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
【导入】王维田园诗鉴赏
一、谈话导入,激情入境。
二、按照学诗方法组织教学《竹里馆》
1、知作者: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被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2、解诗题:《竹里馆》《山居秋暝》。
3、品诗句
4、体诗情:
《竹里馆》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5、入诗境:画面美、音乐美、意境美、生活美、情感美。
三、学生分小学小组,自主合作赏析《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拓展赏析诗歌。
1、《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配乐《阳关三叠》)
2、《竹里馆》《山居秋暝》用自己熟悉、相宜的曲调唱出来。
五、课堂小结
诗海泛舟,撷取明
珠。陶冶性情,提高素养。学会品诗,提升品位。
愿同学们,在古典诗歌的沐浴中,与诗为伴,与诗人同行,使你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充满阳光,充满激情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7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预设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 给
大家听。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学习时,重在朗读、背诵。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可让学生结合课件插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可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或者“体会到什么”。学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可简单讲解。古诗朗读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可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教师可通过同桌互相听读、有针对性地抽查、鼓励到台上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
2、教师可讲解:
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它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默读古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解决各自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点拨、指导。
5、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6、齐读古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三、再读感悟,练习背诵
1、试着有感情朗读,教师适当指导。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察、思考:
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3、学生讨论,对上述问题发表见解。
4、质疑:
还有什么问题?
5、同桌练习背诵这首诗。
四、趣味实践活动
1、我说你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意思,学生读出相对应的诗句。
2、卡片连诗: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学生按生字出现在诗句的先后顺序,摆好卡片,然后连起来,试着背诗句。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刘、记、枝”三个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练习。
4、学生仿写一个字后,同桌互相评改,找出问题,进行修改。
5、自己练习写生字。
六、布置课外阅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赠刘景文》。
2、出示课题《山行》。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2、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所获。
3、集体讨论,解决学习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
4、小组比赛朗读《山行》,老师针对学生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三、趣味实践活动
1、卡片连词练背诵。
2、看图贴诗句练背诵。
3、赛诗会:
⑴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集体背诵两首古诗,一首课内,一首课外。
⑵小组内先比赛,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四、指导写字
1、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于、首”两个字,集体评议。
2、教师范写“枫”字,学生书空练习。
3、学生描红仿写,同桌交换评、改。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
《赠刘景行》读起来非常拗口,学生在读上下了不少功夫。因为这首诗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对于诗意的理解也比较生疏。这首古诗大部分同学已经背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学习效果较好。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六、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