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样例最新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76508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一篇】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石。在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教师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发展自我思想意识与情感意识,不断通过自我学习,以多种学习方式完善自己,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美协活动、美术基本功的学习交流、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认为需要提升的文化艺术素质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能认识到各方面素质完善的重要性,并意识到通过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业务能力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质,但他们还是偏重于专业学科技能方面的素质完善,而对其他学科知识认识和了解较少。其实,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一个更广阔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本质要义,而不仅仅在教学中进行片面的知识传授和简单的技能说教。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文化艺术素养决定美术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提升的文化素养有: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素养、学科教学技能、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交流能力等。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具备合理的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素质结构,是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追求自我完善与自我奋斗的基础,是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顺利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保障,能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认知能力提供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性。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完善,造就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新时代美术课程的设置对美术教师文化艺术素质的要求更高,要求美术教师不断关注美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美术教育改革动向。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来自好的习惯,日积月累的文化知识学习可以增长智慧,丰富内涵修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一种高效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民间生活,多接受传统美术方面及其他学科方面的新信息,多参加学术性的交流活动,如美术教学活动、美术采风活动、民间艺人交流活动等,形成一种善于反思、批判和研究的思想行为方式,在交流学习活动中拓展艺术视野,激发创造意识,健全自我人格魅力,展现出紧跟时代的优秀美术教师风采。

二、提高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毋庸置疑,教师的职责在于育人,教学是教师实现育人的组织和策划手段,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人才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应该思考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所能带来的效益,如果不考虑效益,教学就会变得盲目而无意义”。美术学科的教学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与创造精神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队伍。因此,重视提高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是美术教育前进的动力。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组织能力包括:美术竞赛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业余培训组织能力等,而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提高的教学能力包括:多媒体教学与制作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示范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掌握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引领美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选择、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学科领域的资源数据库,创造更大的美术教学空间。

三、结语。

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提高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需要有恒心和信心,以主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己的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让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维理念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素质结构,逐步培养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辨能力,追求高品格、高层次的美术教育平台。此外,学校从广度上既要注重对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育,为其创造多样化的深造学习方式,又要有效地激励中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有满腔的热情,对学生有深情的爱心。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拥有完善的文化素质结构,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为美术教育做出独特的贡献。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二篇】

在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绘画知识,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下面是网友为大家整理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绘画发展划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与写实期四个阶段,教师必须科学地分析幼儿美术生理、心理等特点与技能发展规律,正确地认识到幼儿在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实际水平与能力需要,从而针对他们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制订相适宜的教学计划。这是发掘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创造潜能的有力保障。

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没有定式,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关键经验比形式概念更切合幼儿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为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比较,通过亲身感受,互相讨论,将各种新旧知识结合,从而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促进他们大胆地乐于表现自己。

绘画是孩子从两岁多时就喜欢的活动,他们喜欢拿着笔到处涂涂画画,这也是孩子的涂鸦期,如果教师仅仅用简单的范画和教材指导孩子绘画,无疑会使幼儿的创造力和情感体验受到禁锢和扼杀。我们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并把想象力运用在绘画中:

(1)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来启发孩子的想象,让幼儿把故事情节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来。

(2)让幼儿通过编故事来绘画,从而发展幼儿自己创编故事的能力,并能把自编故事画出来。

(3)听着音乐来绘画。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用线条、颜色或物象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特点,通过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来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使幼儿的想象力通过各种渠道得以丰富和发展。

在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绘画知识,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第一,小班幼儿处于涂鸦后期和象征期的早期,因此在造型上,他们所表现的形象还不能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观察事物时,没有明确的目的,观察的顺序紊乱,往往构图凌乱。从形象的主次关系看,小班幼儿常把物体一个个地罗列在纸上,而且每个物体都是孤立的,画面上的形象之间毫无联系,并且这些形象都分布在纸的边缘,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绘画时常常边绘画边转动纸张而造成的。

指导小班幼儿绘画,应先从最基本的线条入手。为使幼儿产生绘画兴趣,教师可给幼儿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利用幼儿喜爱的故事情节感染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得到启示。

第二,中班幼儿阶段的绘画作品,幼儿不仅表现了自己和事物间感情上的关系,而且还表现出了一种空间的关系,从构图上看,此时的儿童作品中往往不止一两个形象,有时会有更多的形象。他们会把这些形象用排队的方式放在底线上,形成并列式的构图方式。他们绘画中的形象主题并不相关,表现出目的性的差异。对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他们也不注意,但已经开始把空间关系试图表现出来。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幼儿对于形象的分布及主次关系的处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三,大班幼儿绘画技能训练把绘画技能学习与创造力两者结合起来,如果只重视技能,而忽略创造力培养,或忽略技能只追求创造,这样的教育观念都是片面的,会使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和阻碍。教师应认识到,绘画技能的学习不能单独进行,应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重视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同时,使幼儿学好绘画技能,用心绘画,展现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

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和对绘画的创作热情,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不能用评价艺术作品的眼光去严格评价幼儿的作品。要面向全体,给每个幼儿机会,使孩子的创造火花都得以展现,获得成功感。

在讲评过程中,教师最好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请幼儿把自己创造作品的思路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会在无形之中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创作、表现和操作的欲望,使幼儿创造的激情得以释放,为幼儿今后的操作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1)作品要有孩子亲身生活的感受和生活的情趣。

(2)作品要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

(3)幼儿要学会使用绘画的基本技巧。按照这些要求,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绘画时应以积极、亲切、和蔼的态度,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稚拙以及独特的个性特征,进而激发和鼓励幼儿对于绘画的表现欲望,让他们的画笔在手中挥洒自如。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三篇】

剪纸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愿望以及审美态度。剪纸不仅有着审美价值,还有其实用价值。在小学剪纸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欣赏课、训练课、创作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的这一教学目标。

一、以作品展示为主的欣赏课。

通过欣赏原始剪纸、民间剪纸、现代剪纸、学生作品等作品,了解其历史、技法、装饰等等,让学生模仿并创新作品。如《剪纸艺术欣赏》一课,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和适当的图片、音乐相结合,将剪纸的种类、语言符号、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娓娓道来,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了剪纸文化,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以基本技能练习为主的训练课。

重点对学生进行剪纸制作的步骤、要求、技法进行教学与训练。上课以教师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展示为主,向学生介绍剪纸的步骤,提出剪纸造型的基本要求。制作剪纸的过程,一般应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繁后易,先主后次,先里后外,只有这样有秩有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三、以主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

设立一个主题,鼓励学生用剪纸的形式来大胆创作,技法不限,随意创作,目的是要启发学生自由发挥,如果学生把握不好,可以参看名家作品,这样便于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大胆的自主创作。如《青花瓷剪纸》,教师以“青花瓷”为主题,通过欣赏青花瓷器上的图案,观察青花瓷的纹样和剪纸纹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入团花的教学,将青花瓷和剪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力,并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互动,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剪纸艺术的教学,以显得更加重要了。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四篇】

摘要:针对初中美术教学现状,笔者对课堂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实效探索,将课堂的一些环节变通。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让好美术课、完成完整、优秀的美术作业为目标,进行探索改革。

关键词:探索有效美术课堂课堂作业。

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理论体系。对于初中的教学现状来说,美术课堂是“小课堂”,即没有中考的压力,也在某种程度上不受到学生的重视,只是部分美术爱好者的施展天地。如何将“小课堂”做到精彩,我想是应该更好的将教学对象的范围最大化,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课堂设计的一些小环节,从最小最基础的点来实践与体验,让课堂变得实效。我想这也是所有初中美术老师的共同愿望。起初这个想法的出现,与我个人对教学的要求有关,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交上较为理想的美术作业,让美术学科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一丝亮丽的风景线。这个目标,也是我教学的终极目标,正在艰难地探索之中。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课堂上的一些颇为有效的做法。

一、课堂中的小练习。

这个案例是《扬起想象的风帆》。这节课我将作业练习设定为科幻绘画。一般我不会在长篇讲完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而是在中间部分穿插一个练习。这个练习是很有目的性的。在本节课,这个练习安排的时间是在提到想象力的时候,先以激发的语言暗示学生自己充满想象力,然后提到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之门,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提到“看看你有没有想象力之类的话语“,因为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肯定的告诉学生,你是有想象力的,是要通过我来把它引出来,给学生以强大的暗示。就一棵树来说,你可以把它变成一棵不一样的树,你想象中的树,无论是卡通树、变异树、树人都可以。这个练习时间是五到八分钟。学生果然创作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树(图1)。在练习过程中,时间设定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画得越完整,这棵树即将得到的发挥就就越受局限。做完这个练习后,我再对一些作品进行讲解,从多方面启发你所画的树可以联想一些实际的功能。最后让学生通过刚才想象的树或完善或拓展。例如这个《自由旅行树》的作业(图2),学生通过他的树根、树干与树枝像管道一样的特征,构思了一个时间地点的管道,最后又联系了多拉a梦的任意门,完成了这个科幻绘画的设计草稿。其实,在我们学生接到老师指令后去完成作业时,由于作业范围太大,大都会感到很茫然,无处下手。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圈定一定的范围,学生反而觉得比较容易去实施了。很明显,画一只想象的鞋子比画未来宇宙对学生来说更容易下手。

图1:树的练习图2:《自由旅行树》。

课程中间的练习,我认为有几点好处:第一可以将一些走神的学生拉回来,让他们及时的跟进教师的目标。第二,作业一步步的递进,可以让学生在心理觉得由浅入深难度降低。第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的找到切入点,创作的范围具体化,而不是茫然的创作。第四,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班完成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间穿插小练习的方法,我在很多课程中都运用过,例如画漫画卡通画是穿插人物的表情,在《新伙伴》中穿插衣褶的描绘等等。

二、缩小的课堂作业。

在前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水平一直处于理想状态。但是一学期下来,我发现我错了。翻开学生的图画本,虽然该教的课程教完了,但是作业基本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我认为美术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美术作业的呈现,我想我是否该换个思路呢?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又让学生在保持兴趣的状态下完成作业,于是我想到了缩小课堂作业的方法。在《海风•海潮•渔歌》这节课,我将课堂练习目标定得很小:画种:纸版画。这是因为我校学生数量太多,木刻、胶版这些方法都不太适合。内容:海洋鱼类。工具:美工刀(学校配备),彩色卡纸(学生自备)。作业尺寸是:10*10厘米。课堂中讲解简单要领,将步骤事先拍好照片做成课件(图3),我的教学课件非常详细,包括卡纸裁的多大、怎样起稿、如何用刀、用刀时的手势。并在练习时分小组示范指导。作业效果很明显(图4),下课时收刀子,很多学生都说老师,我马上就刻完了,不想交刀子。学生在马上见到曙光的时候,那种坚持做完的态度是很难拒绝的。

图3:演示步骤课件。

图4:《海风•海潮•渔歌》课堂作业。

三、课堂中的“小资料”

两年前我承担了学校的对外公开课任务。在课程选择时,我尝试上一节欣赏课。上好一节美。

生主动探究,运用导学资料,生成发展性的课堂,完成教学目标。我仿照其他的学科,例如语数英等学科,设计了这个导学资料(图5)。我的导学资料分为这样几个内容:雕塑的功能: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陈列性雕塑,他们各自的分类特点,几件雕塑作品的简介、形容雕塑作品的词汇、材料说明。这里面得到最大争议的是形容雕塑作品的词汇,很多听过我的课的老师对这个做法有不同意见,因为这样会让学生的知识受到限制。我的这个做法是学来的,不是我的原创。在我大学时有一位教中国美术史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经常会让我们赏析一些国画精品。作为大学生,知识积累已经超过十年,按理说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是面对一幅画作是,我们还是觉得自己的语言那么苍白无力。于是这名老师就将一些变现中国画的词汇写在黑板上,供我们参考。现在我还能记起一些词汇,是我们在课本和生活中不常见到的,我想这就是学科中的专项词汇吧。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觉得这名老师的做法可圈可点,因为,他让我实实在在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如今,我也延续了他的教学方法。我不否认学生自己有一些词汇积累,但是我想利用这种方法来充实他们固有的知识,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有一定的基底。

图5:《千姿百态的圆雕》导学参考。

除了为学生准备词汇以外,导学资料中没有直接体现问题答案,而是通过知识的概括,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作出判断,从而达到较深的记忆,解决课堂所涉及到的问题。我觉得导学资料有这样的好处。理论上讲,它实现了课堂的三个“转变”:由课堂的被动性转变为课堂的主动性;由课堂的静态性转变为课堂的动态性;由课堂的接受性转变为课堂的体验性。实践上来说,学生面对问题可以有所依据,积极主动的寻找答案,学生之间比速度,比准确性,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环节缩小化,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时间,只需一问一答,就轻松解决了很多烦恼。当然他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老师设置的导学案知识是否精准,是否会因为导学参考而限定了学生的思考范围,会让学生变得很懒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考证和提升了。

(四)教学的“小”目标。

在初中第十五册教材上,《奇妙的水墨世界》占据了一个单元的内容。中国国画艺术博大精深,想通过几节课教学生画好国画应该不太可能。所以,我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定的“小一点”,让学生站在基础的层面上,扎实学习。这节我是通过四个课时来完成的(图6)。对于学生来说,四个课时上同一个内容真的很烦。但是对于老师来说,让学生准备一大堆画具,只画一节半节课,又似乎不忍。所以这部分内容我坚持上4节课。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我的症结是:为了教而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定的太大,学生画不出来,最基础的东西把握不到,以致渐渐失去画画的信心。于是,我在课堂中省去了很多的环节,改小目标。第一节课,认识中国画,中国画的分类、工具材料,以讲解为主。第二节课,笔墨练习:用笔、用墨的方法。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我都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三个练习结束,本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第三课,画荷花。荷花的作品只进行少量的欣赏几张,重点放在讲解绘画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本节课完成一张荷花作业。到了第四节课,大多数的学生开始产生厌倦。我将这节课称为:玩水墨。讲解简单的几个水墨制作技巧,让学生大胆的体验水墨的特性。在这节课中,才感觉到学习的内容到了高潮部分,学生一直都便显得很兴奋。这节课除去讲解与示范和最后清理的时间,学生真正的练习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但这十几分钟是最锻炼学生创造力的时间。而且在这节课我有一个自己的课外延伸,叫作业小展示。我利用废弃的书法纸和卡纸等材料,将学生一些比较好的水墨探索作业装裱一下,做成书签,很吸引学生的眼球。

图6:《奇妙的水墨世界》课堂掠影。

(五)突出的“小”元素。

在美术课堂的训练中,线条练习始终贯穿我的课堂。我认为线条是绘画的基础。在画线时,我强调粗边缘线增加清晰度和空间感,这样能更明确地定义出一幅作品中的各种形状。好的线条使物体更突出,更增强了他们的修饰中心。因此,我专门的进行了线条的训练,让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从基础抓起。在初一年级,我安排了适合初中生特点的线描练习作业《线描花瓶》(图7)。在这练习中我综合了一些动漫绘画的先天训练方法,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会更高一些,例如:线条的徒手训练。开始可以先在作业本上,用铅笔勾画各种线条。如:直线、弧线、圆线等等,反复练习铅笔线条的粗细匀称、挺直、流畅、逐步做到挥笔自如。还有线条的衔接训练。在一根直线、弧线或圆线的末端,再衔接一根延续的线条,尽量使线条与线条的衔接处的不露痕迹。前后线条要用笔一致,有一气呵成之感。在初二年级上学期,一部分学生的线条使用已经不错了。在《图形联想创意》这一课中,学生的作业能做到准、挺、匀、活。我对这样的优秀作业有一个小奖励。我会给每一个在创意和用线表现突出的学生发一张彩色的纸,让他们将自己的作业画下来,作为期末考试的作业(图8),给予高分。对此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到了初二下学期,大多数学生已经对线条能够自如的控制并表现出来,画面感得到很大的提升(图9)。

图7:《线描花瓶》学生作业。

图8:《鞋子的联想》学生课堂作业。

图9:《点与线的魅力》学生课堂作业。

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对于对课堂相关要素的解读和调整,以此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学科本体和美术教育及内涵进行整体认识,以探究人的素养培养路径为出发点,改善我们的课堂,探索多种方法,体现我们小课堂上的精彩,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在教学中体验到乐趣,充分的成长。

参考书目:《中国美术教育》2011年第五期。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五篇】

你们知道有哪些美术的教学方法吗?下面跟着网友来一起认识一下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3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观察比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美术教育离不开观察,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和感知。观察获得感性的认识。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比较是进行思维地去认识事物。美术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景物、物象世界的观察比较,一是对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比较是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是在其对象与自己画画之间,不停顿的互相对照比较之中进行观察的。其标准就是写生或临摹的对象。写生画的形象比例的观察,则以物体的自身的长与宽为标准,得出长、宽的比例关系。物体间的比例,则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体)为标准得出其间的比例关系。物体的倾斜角度则是以垂直、水平线为标准进行比较、观察……包括品评作业的好差亦应以优秀作业作为比较标准。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六篇】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的混乱。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知识的。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资料获取知识;扩大视野的。

1、演示法2、参观法3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实践训练为主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它能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观察比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教育离不开观察,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和感知。观察获得感性的认识。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比较是进行思维地去认识事物。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景物、物象世界的观察比较,一是对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比较是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是在其对象与自己画画之间,不停顿的互相对照比较之中进行观察的。其标准就是写生或临摹的对象。写生画的形象比例的观察,则以物体的自身的长与宽为标准,得出长、宽的比例关系。物体间的比例,则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体)为标准得出其间的比例关系。物体的倾斜角度则是以垂直、水平线为标准进行比较、观察……包括品评作业的好差亦应以优秀作业作为比较标准。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七篇】

建筑美术素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门考验学生基本功底的课程。教师如果过分强调聚合思维的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建筑美术素描要求创作者在写实基础上,理解建筑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境,更完整地体现建筑的创意和思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路特点。笔者对建筑美术素描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性。

其一,结合学生的特点,实行良好的兴趣培养。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生也各有不同,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各自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尽管教师对每位学生都完全同等看待、同等教育,但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肯定是有差异的。教师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再进行教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了解学生的特点之后,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教学。只有学生将教师所教知识学进去了才算有效,不论教授的知识多么有用、多么重要,学生如果没学进去,一切都是空谈。在教学课堂中合理穿插一些关于各国建筑方面的奇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互动程度。研究表明,在人类形成愉悦和好奇的情绪之后,就能更好地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就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以一种愉悦和放松的心态对待建筑美术素描,其对于课堂内容的吸收率和对教师教学方案的配合度都会显著提高。

其二,以兴趣为基础,合理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最终目的。兴趣是逐渐培养起来的,也就有可能逐渐消失,人的一生很漫长,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现在还十分感兴趣且擅长的.东西,多年以后可能会忘记甚至排斥。所以,教师要提倡持续性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性学习,也就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是一个从不懂到慢慢深入直至最终了解的过程,素描学习也是如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的练习。如果学生已经培养出学习兴趣,其对于学习建筑美术素描就不会排斥,再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如,多讲述一些名人的经历,告诉学生这些名人都是经过不断学习才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让学生明白只有刻苦和努力才能更接近成功,从而让学生深入认识自主性学习建筑美术素描的重要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十分有益。

二、结合实践,严谨教学。

其一,建筑美术素描一定要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美术分为很多流派,其中抽象画派更为注重的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其作品能与消费者进行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对于写实不会有太严格的要求。但建筑美术素描不一样,从素描的“素”就可以看出,素描其实相对而言是单调且枯燥的,素描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也只有简单的黑白灰,其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写实的风格。建筑是真实存在的,经历了岁月的流逝,饱经沧桑。不论是新建筑还是老建筑,都是设计者向世人表达自己思想的载体。所以,每一位建筑设计师只有以事实为基准,才能在建筑美术素描作品中更为完善、贴切地将自己的思路和构想表达出来。

其二,结合实践,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思路特点。每一座建筑都是设计师的思想表达,但前人的思路和模式终归已经成为过去式,经典是用来学习和借鉴的,绝不是完全复制。因此,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特点才是最终目的。但前提是能够良好地理解前人的思想和理念,这就涉及素描蓝本的问题。由于单一的建筑美术素描图片是二维的平面,并不能让学生较好地了解一座建筑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在一定条件的支持下,教师组织的实地写生之旅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建筑的理解。首先,实地观察建筑和观察建筑平面图片的效果相差很大,前者是一种更具体、距离更近的了解,能够接触墙面,甚至能感受到设计者留下的气息及其建筑思想。其次,学生进行实地建筑美术素描训练,能从各个角度更好地借鉴前人的经验。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前人的经验,再加上勤奋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思路特点。

结语。

建筑美术素描其实并不是一门很好掌握的学问,其练习繁琐、枯燥,学生需要真正理解和领会建筑设计者的思想,再结合前人的经验,开创出自身独有的思维模式,才能学好建筑美术素描这门课程。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八篇】

通过学习洋思中学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对我影响很大。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平时教学中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是错的。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对于我所教班级现阶段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在学生自学前为同学们写出引路提纲,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无论是什么学科,几乎都要讨论,因为通过看书,还有许多总是没有解决。通过问题讨论先要让同学们几个一组进行讨论,比较后,再提问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老师还宽。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

3、对练习和当堂达标题的操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练习有讲前板演练习,讲后书面作业或者小考。这是同学们形成能力,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尽量避免出现以讲带练,以练代测。

洋思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成才。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九篇】

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来了解美术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3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四)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

观察比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美术教育离不开观察,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和感知。观察获得感性的认识。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比较是进行思维地去认识事物。美术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景物、物象世界的观察比较,一是对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

(五)以指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

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比较是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是在其对象与自己画画之间,不停顿的互相对照比较之中进行观察的。其标准就是写生或临摹的对象。写生画的形象比例的观察,则以物体的自身的长与宽为标准,得出长、宽的比例关系。物体间的比例,则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体)为标准得出其间的比例关系。物体的倾斜角度则是以垂直、水平线为标准进行比较、观察……包括品评作业的好差亦应以优秀作业作为比较标准。

总之,美术含有音乐及诗之意味,故感人尤深。美术作业过程(创作过程)须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宁静致远,具有不可替代的心育作用。

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第十篇】

海报上呈现的主要形象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她朴实无华的眼神将一种纯朴天真的气氛营造出来,背景虚化了一间农村小学的教室和一群快乐的孩童,几个简单的电影元素组合而出的效果很好地传达了电影真挚感人的情调,而且提供了《一个都不能少》影片的核心线索。

战马三个元素很好地概括了电影的主题,并且能够给观众提供思考,配合宣传片人与马之间感情碰撞的剪辑,观众能够加深对硝烟、战士和战马三个元素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加深对《战马》的印象。

(二)蒙太奇剪切手法。

蒙太奇即使用剪辑和组合的方式来构成动态电影,这种手法经常被使用在电影拍摄过程中。

蒙太奇将多个镜头和画面按照电影的主题来进行拼接,进而产生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中,蒙太奇中的一种平面艺术形式“平面蒙太奇”作为一种重要的美术艺术手法也广泛使用在设计手法之中。

这种手法是运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进行结合和组装,将不同的画面拆解然后进行重叠,画面结构方面最常见的形式是运用两个或三个画面进行拼接组装,选取的照片往往是电影镜头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或人物形象。

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具备后现代意味,从后现代的城市精神中脱胎而出,能够营造捕捉人视线的效果。

例如《西风烈》一组海报中分别是由六组电影镜头剪辑组合而成,在组接和拼凑时不能随意进行组合,要考虑能够正确传达电影主题并表现电影的内涵。

然后再根据观众视觉心理接受程度来考虑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西风烈》的一组海报中的六个画面剪辑便是这样的产物。

它将海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以表情和动作为主要元素,每个部分各有两张剪辑画面,通过整体的面部表情和人物、动物动作的特写来形成强烈的商业美感。

在同一个画面上拼接了六张场景和人物图,整体传递而出的是战争和热血的气氛,这样使观众一眼就明白了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战争,另外平面蒙太奇手法还可以将两到三个小时的电影通过一张平面形象进行诉说,这样不仅营造出画面的故事感,而且观众也不能够简单地从几个剪辑的画面猜测出电影的完整情节,因此海报的宣传和商业价值便得到实现了。

使用平面蒙太奇手法,从影片中选取出特写的表情和动作,将代表性的人物和场景都集合在海报上,再使用特定的后期处理手法,将美术艺术手法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在现代电影海报设计艺术中。

通过不同时空的画面和场景的拼接,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故事的节奏感,使观众能够以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的方式来体会电影故事情节,同时左右分开设计的对比排列方式可以使“西风烈”的主题从抽象走向具体,并且产生一种超越画面的新生意境。

(三)视觉传达心理学的运用。

将鲜艳的撞色和浓墨重彩的暖色调运用到海报中的手法是现代电影海报的常见设计手法之一。

色彩能够形成象征性的表达,在海报上增加撞色的设计能够增强海报给大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提升电影海报的视觉美感和设计美感。

色彩的恰当运用,可以很好地捕捉大众的消费心理,满足现代电影的商业宣传需求。

色彩的和谐统一能够更容易得把海报呈现的内容综合起来,比如绿色的宁静、红色的热情、白色的纯洁、黑色的深沉等,这些色彩心理都体现了色彩的内在内涵。

因此在一张成功的海报设计作品中,色彩的合理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恰当的色彩元素能够帮助电影海报设计工作增加画面的视觉上的吸引力,使观众的观赏视线都集中在电影上。

电影海报色彩的语言要形成一个系统,将不同的色彩符号融入到一个画面中,传达出设计者心中对于电影的感受。

不同的冷暖色调所具有的不同的象征意义,能够牵引出观众情感的联想性,而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如何合理地将色彩和情感心理二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张好看的电影海报,色彩浓艳,只能说成功了一半;并非色彩越是浓艳就代表电影海报的效果越好,因此要合理地运用色彩的冲击力对电影情节和故事表达力的影响。

例如电影《沙漠之花》海报中的黄色就占据了版面的三分之二的位置,画面中的黄色不仅仅象征了沙漠的环境,而且也象征着在沙漠中发生的事件的残酷以及主角对于周围的残酷事件的反抗。

而实际上影片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了一个索马里女孩与故乡陋习的斗争和反抗,最终女孩以自己的勇气战胜了陋习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皆大欢喜的结局通过海报的大片的明黄色也能够体会得到。

海报中鲜亮的黄色调表露电影励志的精神实质,同时也通过女主角左眼坚韧的剪接来传达了电影人物内心的坚强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结语。

总结了故事与形象结合的手法、蒙太奇剪切手法、视觉传达心理学的运用等现代电影海报中的美术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电影海报是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在丰富的商业文化环境中结合美术艺术还需要设计者根据消费群体和观众心理和审美的需求进行设计灵感挖掘,在一些常规的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巧妙搭配不同的美术元素来强化电影海报的宣传效应。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47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