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精选4篇
【导言】此例“乞巧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精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古诗《乞巧》的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
3.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教学重难点:
以三维目标的整合为前提,基于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及语文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文字”到“文学”而“文化”,对诗歌从“意思”到“意味”而“意蕴”,在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发现诗歌中“隐藏”的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乞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开课书诗题
1.今天,我们将走进我国诗歌集大成的唐朝,去学习一首唐诗:《乞巧》。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乞巧)
2.“乞”字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特别传神,看到这笔你想到什么?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乞”字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我们的汉字要顺着它的意思想就有意思了。
3.题目会写了,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从哪里知道的?(利用注释,是我们学习诗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读诗,背诗,写诗
1.自由反复读全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抽读检查1,注意字正腔圆,字字落实。
抽读检查2,注意有板有眼,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检查
3.会读了,能背吗?试试看。
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
4.挑战难度升级,谁敢来写写这首诗,四行二十八个字,能写正确吗?
三、抓重点词,理解第一行诗句“七夕今宵看碧宵”
1.先看看第一位同学写的,写正确了吗?下面同桌看看,最容易写错的字。
2.“宵”和“霄”这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又十分相似,的确很容易弄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区分这两个字?
联系它们的意思想,“宵”的意思是夜晚,晚上我们都待在家里,所以和“家”字一样是个宝盖头;“霄”是指天空,空中有云有雨,所以取了它的雨字头
表义是我们汉字最大的特点,所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写错别字。
3.两个“宵、霄”字写对了,意思也弄明白了。七月初七这天夜里仰望天空。怎样的天空被称作“碧霄”呢?它让我们想到哪些词语?
4.(课件出示图画)原来在第一行的七个字中藏着这样的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谁来用你的朗读把这藏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四、讲故事,理解第二行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过渡:在这样一个夜晚,凝望着这样的夜空,人们到底在搜寻什么?(读第二行)
1.先检查大家写得正确吗?统计大家最容易写错的字。“渡”容易写成“度”,之前,我们发现写字要想着意思写,渡河的“渡”有三点水,没有三点水的“度”一般指时间上的过去。
2.你知道这渡的是哪条河,过的又是哪座桥吗?天河,鹊桥,牵牛,织女他们背后藏着怎样一个故事呢?你能简洁地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3.这便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夜晚,望着这样一片碧霄,人们在搜寻那勤劳勇敢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搜寻那闪烁奇异光彩的银河,还有那能带来幸福、团聚的鹊桥……读一、二行。(板书“天上“)
五、结合“资料待”,理解三、四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过渡:那一夜的天空充满神话色彩,那一夜的人间呢?
(读三、四行)
看第二位同学写正确了吗?
1、全诗中第二次出现“乞巧”,它与课题中的“乞巧”意思一样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读“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⑴乞巧的意思是:乞取智巧,变得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⑵古人乞巧的方式:用五彩线穿九孔针,看碗底针影的样子。(读书,特别是读大篇大篇的资料时,要学会抓住主干,这样才会越读越清晰。
⑶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3、从这两行诗句中你能看出古人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吗?
⑴“家家”,你怎么理解这个“家家”的?
上至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下至平民百姓的农家小院,家家都在——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连皇宫也不例外,据说每年七夕,唐玄宗就命人在宫中搭起百尺高的乞巧楼,让宫中妃嫔登楼乞巧。可见当年的盛况。
⑵“尽”“几万条”也能看出古人对这个节日的喜欢。当时唐朝有不少诗人描绘过这七夕的盛况,其中崔颢就写道: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⑶七夕那一夜,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外的山乡村野也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六、回归全诗,再读,再写
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节日?
1.学生讨论:人们企求的不仅仅是心灵手巧,更是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2.正是人世间每个平凡人对幸福生活的那份强烈的向往与渴望,才让这个七夕的夜分外的打动人,才让这个乞巧的日子格外的吸引人。读全诗。
3.现在我们再提到“七夕”,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想着这些词再读全诗。
4.绚丽的夜空,动人的故事,浪漫的企盼,区区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怎样的夜,一个怎样的天上人间!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再次拿起笔,写这首诗。(注意写正确,写工整,写美观)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以后每到农历五月五,端阳,我们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重阳,我们会忆起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王维;七月七,七夕,希望大家能记住牛郎和织女,林杰的乞巧,还有我们今天这堂课。
古诗《乞巧》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材解读:
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乞巧》是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中的1篇课文,它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选编这首古诗的意图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到诗中展示的姑娘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强烈心愿。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古诗教学应该:“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展开想象,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时,采用意境互动教学策略,创设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借画面互动,借音乐互动,借吟诵互动,借想象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诵读,感受,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乞、宵、霄”三个生字,区分同音字“宵、霄”两字的含义。了解诗句的意思。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民间歌谣的引入,课件的激发,语言的启发,来引领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升华情感体验。
(3)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古人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是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民谣激趣,揭题引入。
1、 出示《织女乞巧歌》,指名读,齐读。
2、说说民谣中的关键词,教学“乞”字。
3、简介织女及《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
4、揭题。
设计意图:(选用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民谣,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究古诗的热情,对“乞”的教学,既解了课题中的重点词,又带出了神话传说, )
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
1、 解题。
2、简介作者。
3、采用多种形式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
4、教学“宵”和“霄”。
5、整体感知古诗所呈现出的两幅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读、合作读、齐读的方式,将古诗读通、读顺、并读出节奏。在反复朗读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画面,抓住古诗的主线。)
三、创设情境,个性解读。
1、自由读古诗,根据课后注释及资料袋上的内容,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这两幅画面各描绘了什么内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等全班学习的时候再提出来解决。
2、交流。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4、配乐齐读。
5、配乐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两幅画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古诗理解的一种体现,不仅降低了理解古诗的难度,而且避免了串讲的古板模式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及由此带出的相关古诗,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感情朗读能力、背诵能力及积累古诗的兴趣。)
四、移情体验,升华情感。
1、同学们,刚才你们一遍遍发自内心真情地吟诵,感动了织女啊,她说:“新世纪的孩子,真会读书,读得真有感情!在你们小小的内心里,一定也隐藏着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吧,今天,你们不想向我乞取些什么吗?
2、交流。
3、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移情体验,升华情感,内化语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价值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
1、把古诗背给家人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或收集关于描写七夕的古诗。
板书设计:
乞巧
林杰
天上 喜相逢
人间 盼乞巧
附:
课文
29古诗两首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第三篇】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其中,唐代诗人林杰所作的《乞巧》就是一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这个神话传说故事,但作者要借这美丽的神话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心境呢?则要教者巧妙地引导学生到古诗中去寻找答案了。为此,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尝试。
一、反复吟咏,诵出滋味
“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对“读”作了多方面的设计,有范读,吟诵,个别读,齐读,小组赛读,引读,边读边议,边读边评等,课堂诵读层次分明,学生一遍遍地读,重复的是文字,不同的是意境和感悟。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诗情诗境,还强化读,采用“一读、再读、三读”,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听众,更会自主的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读出其中滋味。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明显的写法特点。教学中,我运用音乐、图片、资料等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的同时,还在诵读中帮助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把诗中的文字转化成画面,转化为生活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深刻地体会诗句的情味和意蕴。例如,我呈现教材中“天上”画面,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借助音乐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情景,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等,最后还请学生大胆地与织女对话,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来体会诗人的志趣,体验乞巧的民俗,学生从中借诗咏志,借想象抒情怀,使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乞巧教学反思
《乞巧》是人教课标版第六册第八组的1篇精读课文,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事实证明还是比较成功的。
1.借画面互动
《乞巧》这首诗有两幅大的画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才是主画面,这在教材的底图很清晰;二是人间乞巧的场面。除了在课前搜索到了让我中意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外,在教学环节中,我还安排了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配乐再现画面,让诗句和诗意化为可以视觉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图片。
2.借音律互动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在教学中让音 在朗读在背诵在想象的时候,我选用《琵琶曲》,音乐响起,缠绵悱恻,宛若将人带至几千年前的时空,怎能不激发起学生无边的遐想呢?
3.借吟诵互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吟诵是古诗教学很多老师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教学时由学生背诗入课,教师吟诗入题。吟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4.借想象互动
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最重要的特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最后请学生大胆地向织女祈愿,启发学生吟诗明志。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作为古诗教学,尤其要注意以读带讲、多读多悟,这样才能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听众,更会自主的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这是我此堂课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要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之处。
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第四篇】
学习目标:
1、学会“乞、霄”2个生字,并书写相关生字。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什么节咱们小朋友最开心?(学生自由说)那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学生自由说)嗯,同学们的小脑瓜里知识可真多!(课件出示:传统节日名称)像元宵、清明、重阳这些节日我们早已耳熟目详了,不过这里有一个节日你肯定觉得新鲜,很多人都还没听说过呢!找到了吗?对啦!那就是乞巧节。
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田字格)仔细瞧瞧这两字,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说)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提醒,请你打开作业本到59页,认认真真地写一写这两个字,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
2、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很多文人墨客在乞巧这一天留下了诗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目就叫——学生说:《乞巧》(课件出示:古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林杰?(学生说,教师作补充:林杰,唐朝人,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写文章了。只不过他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所以比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来,名气不算大。)
3、林杰的诗非常优美,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可得好好地品味一番。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切记读书有三到——学生说:谓心到、眼到、口到,还要注意读准字音。(学生练读)大家仔细听听,他(她)读准了吗?谁能像他(她)一样读?(指名读,评议)
4、正音:仔细瞧瞧诗的第一行,有何发现?对!它们都念——学生说:xiāo。(宵—霄,教师用点标出来)两个字读音相同、意义却不同。(课件出示:选择题)你觉得它们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天空呢?(课件出示:夜空图)那“碧霄”指的就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诗,注意体会两者的不同含义。其实“霄”字在字形上已告诉我们它的含义,因为雨是从——学生说:天上落下来的。刚才我看到还有好多同学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建议大家一起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生齐读)
5、春节拿压岁钱,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赛龙船,那乞巧节人们又忙什么呢?(板书:?)请你自学课后124页资料袋的内容,结合插图(课件出示:乞巧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随机)
(1)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那天”是指哪一天呢?农历七月初七又叫“七夕”,所以乞巧节又称为七夕节。
《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源于古人的天文知识,(课件出示:天文图)汉代以前牛郎和织女只不过是“银河”两岸星星的名字而已,当历史进入西汉时,牛郎织女才由星名变成了神话人物。
这个美丽的传说你以前一定听过、看过,谁愿意为大家讲一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
相传在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父母死得早,只好以放牛为生。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几位仙女一起下凡游玩。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织女便偷偷地留在了人间,与牛郎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事,有一天突然飞临牛郎家,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挑着自己的儿女,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银河(课件出示:拆散图并圈字)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泪眼相望。他们的忠贞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课件出示:相会图并圈字),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没法子,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在鹊桥上相聚。(板书:鹊桥相会)
诗中的哪一句提到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指名学生说,齐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行诗的意思吗?(指名说、同桌说)
(2)向织女乞巧
为什么要向织女乞巧呢?(心灵手巧)织女的手到底有多巧?(学生说,教师补充)
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粼粼波动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的云锦啧啧称奇,怪不得有那么多的姑娘向织女乞巧。
(3)乞巧方式
其实乞巧的方式远远不止这些。各地区的乞巧方式多种多样、趣味无穷。哪一句诗讲到了姑娘们在乞取智巧?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对极了!这是乞巧最普遍的方式——对月穿针。(板书)
每家每户的姑娘都在家门口、小院里向织女乞巧,想想看,她们还会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是的,在所有能够看得到月亮的地方,姑娘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她们穿得多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还有哪里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数不清的红丝线都穿完了,可见姑娘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对这一句诗的理解。(同桌说,指名说)
小结:结合资料袋的内容,我们对古诗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凡间的姑娘们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纷纷向织女乞求,希望自己也有一双巧手,能做衣服鞋袜,能绣花织布。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现在回过头来看“乞巧”,你明白它的意思了吗?(板书:乞求 巧手)
6、整首诗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讲一讲?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请你读一读。(课件出示)
三、品读鉴赏、熟读成诵:
1、朗读指导:浩瀚无边的夜空,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月光下,姑娘们又不厌其烦地穿着红丝,以求得一双巧手。看到此情此景,诗人林杰忍不住吟诵道:(教师边划节奏边示范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读好这首诗吗?(指名读、男女赛读、分组合作读)
2、勤劳的牛郎、痴情的织女、热心的喜鹊、美丽的神话故事以及姑娘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有的同学都已经闭上眼睛,仿佛沉醉于诗中,想必他一定是背出来了!同桌之间先比一比,看谁背得好?谁愿意试一试?最后咱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齐背)
4、光会背还不行,看看你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请你完成作业本第四、五两题中有关这一首古诗的题目,看谁做得又好又快?
四、拓展延伸,日积月累。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民间传说,又学会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课前你还收集了哪些民间传说故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传阅,从中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