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石壕吏》教学设计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91911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石壕吏》教学设计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石壕吏》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两位伟大诗人。 一位是诗仙李白,另一位是诗圣杜甫。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杜甫前期的两首诗,感受了杜甫博大的胸怀与凌云的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现实主义诗中的代表作《石壕吏》。

二.作者回顾:

1.学生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或杜陵野客,著有 《杜工部集》,他写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被称作诗史。

2.老师补充:现实主义诗的特点是诗作与社会历史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反映社会现实状况,杜甫所处的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转折点就是著名的 “安史之乱”,“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中的代表作。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自读课文,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小组长按照组内成员水平分解翻译理解任务

2.组内成员分别对照自己任务查阅资料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成员在组内交流汇报,组长对成员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指导

4.选取两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评比,优胜组得星一颗

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注意体会情感,带上情绪,思考下列问题)

小黑板出示:

1、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用诗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归家途中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是谁?

2、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回答)?

有吏夜捉人

3、眼前所见的悲惨情形,诗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五.探究提升(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小组得星一颗)

1、一何怎么理解?苦该如何解释?(朗读这句话话,读出人物内心感受)

“凄苦”,悲痛欲绝

2、妇人无限凄苦的啼哭什么?她苦在哪?(请给这部分内容分层并进行概括)

老年丧子之苦,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4、面对境遇如此悲惨的老妇人,官吏的表现呢?怒该怎么理解?

5、怒气冲冲的一呼(呵),差役的什么形象特点就呼之欲出了?

“蛮横、冷酷、凶狠、粗暴”

6、差役的冷酷还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1)“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致词”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老妇人的答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官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

(3)独与老翁别。尽管身世悲惨,命运不幸,但是老妇人还是被带走了

六.激趣表演:(师生对答朗读,抱砖引玉。再找两个小组即兴表演,进行评比)

试根据人物形象想象吏与老妇对话。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七.主旨探究:

7、一个老妇人能有多大本领呢,差役为什么还要抓走她?这反映了什么?

8、文中哪里有所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战争伤亡惨重,兵荒马乱,家国破碎,民不聊生。(介绍背景: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组诗:“三吏”“三别”)

9、眼前是凋敝的家园,耳畔是百姓的哀啼,此情此景,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表达出怎么样的心声?

——这篇叙事诗,通过对石壕村一家人被强迫征兵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唐代的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三吏”“三别”的主旨都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八.拓展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和诗作?

例子: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或者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九.板书

县吏(呼)——蛮横

年迈丧子之苦 同情百姓

老妇(啼)——凄苦 贫困潦倒之苦 不满官吏

被迫服役之苦

七 结语:

白班或小黑板显示

第一幅: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第二幅: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石壕吏教案【第三篇】

一、精心设问,明确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根据先进的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在教学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作出有效的预先策划。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问题能力要求层次要明确,意图要清楚,应该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益,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送照片这一段写得很简略,我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些什么?鲁迅又说些什么?鲁迅是怎样告辞先生的?要求同学按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的情景进行想象。这样,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提出了很多有独创性的见解,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自然也就更深了一层。

二、巧设提问,选择角度

课堂提问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选择提问的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所谓“开窍”,就是能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所以,课堂提问应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角度。

(一)设疑新颖,激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时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激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依据,最后统一于“诗人是通过人物刻域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师所选择的这一新颖有趣的提问角度而拍案叫绝。

(二)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并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变直为曲,曲径通幽

教学实践表明,同一个问题,因为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郎“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当然,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的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如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即“那个遗男有几岁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龀”“孀妻”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科学提问,掌握适度

课堂提问的适度指的是所提问题的适合程度,它应该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符合教学时间的科学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做到:(一)大小适当,突出重点。让学生对整篇文章产生深刻完整的印象。(二)难易适度,切实内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垂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即,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三)问题适量,设计科学。课堂提问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进行科学设计。那么,什么样的提问密度才是适当的呢?衡量的标准是能否达到提问教学的目的。达到了目的,虽少胜多;达不到目的,虽多无益。比如,我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珍珠鸟》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来解决文中的重点、难点:①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②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③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由于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学生思考积极,讨论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四)提问适时,提高效率。在对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紧扣课文内容及时提出问题,适时提问能起到促进思维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效提问,凸显主体

《石壕吏》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1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层,回环描写天地,以“苍苍”表现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现出地之无际,为下句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这样充分铺垫之后,才引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关键句,表现出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和风吹来,牧草低俯,出现了一大群、一大群的牛羊。这画面和前写景物联系起来,由静转动,静中有动,体现了勃勃的生机。牧草的丰茂,牛羊的肥壮,牧人的欢欣,都深含在这一句描写之中了(板书:草茂畜肥生机勃勃)。

(5)这首诗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大笔勾勒出祖国塞北雄浑壮阔、优美富饶的草原风光,抒发了诗人——牧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情(板书:勾勒雄浑富饶草原风光;抒发热爱家乡自豪感情)。

(6)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雄浑气势、自豪感情。

板书设计

3.由写景抒情诗《敕勒川》引出咏物抒情诗《秋浦歌》(板书诗题)。

(1)简单指出: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年,;其时李白已被腐朽权贵排挤出长安10年。这10年中,他漫游飘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生活也时常发生困难。《秋浦歌》就是在这样遭际当中创作出来的。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首诗抒发什么感情?通过写什么物抒发这种感情?是分几层写物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抒发愁绪:通过写白发抒发愁绪;是分两层写白发的;前后两句各为一层。

②第一层怎样描写白发?两句之间体现着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字是关键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白发三千丈”,极度夸张,夸张得让读者大出意外,会觉得诗人想入非非。“缘愁似个长”,因为满心的愁绪使得白发像这样的长。心愁则发长,读到次句,也就会觉得首句的极度夸张虽然大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发三千丈”了,诗人的愁绪该有多么浓重!两句,由外部白发写到内心愁绪,由表象写出内因;关键字是个“愁”字,不但这两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也贯串全诗(板书:极度夸张愁绪浓重)。

③第二层怎样写白发?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喻写出头发之白。心愁则发白,愁得头发都像“秋霜”一样白了,进一步表现了愁绪的浓重。诗人在这里没有用“眼前明镜里,头发似秋霜”这类的陈述句,而是用了表示惊讶的疑问句。这样以疑问的句式写出比喻的内容,就更表现了激愤的感情,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比喻疑问感情激愤)。

④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绪虽然非常浓重,却不哀伤,奔放无羁;在抒发愁绪当中,更表现出感情激愤、痛恨权贵、决不屈服(板书:愁绪浓重绝不哀伤感情激愤痛恨权贵)。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激愤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诗人欣然观景的恬静感情,西湖盛夏的浓艳景色和诗人欣然观景的赞叹感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咏物抒情诗《秋浦歌》,引出写景抒情的《钱塘湖春行》(板书诗题)。

2.简单指出: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受到党争之祸,主动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静。

3.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照应诗题,点明了春行的处所——描写的对象。二句用“初”修饰“平”,表现出湖水新涨的态势,透露出了早春的气息(板书:点明处所透露早春气息)。

(2)第三、四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对偶句,“莺”、“燕”两种美好禽鸟对举(板书:莺燕对举)。用“早”修饰“莺”,前面又冠以“几处”,表明莺的数量尚少;用“新”修饰“燕”,前面又加上“谁家”,表明燕的数量犹稀;表现出了早春的特征。早莺“争”暖树,描写出春寒料峭、莺声婉转、互争暖树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写出湿泥松软、燕语呢喃、筑巢育雏的景象。从而描写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风光(板书:风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图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对偶句,香花和芳草并列(板书:花草并列)。用“乱”修饰“花”,表现出香花繁茂,姹紫嫣红;用“浅”修饰“草”,表现出芳草初生,鲜嫩碧绿。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个“渐”字,在“能没马蹄”前面加上一个“才”字,描写出香花将愈开愈艳丽,芳草将越长越茂盛,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景(板书:图景生机无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诗句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再次照应诗题,写出诗人缓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写一处景色的基础上,荡开笔锋,转而写到别处。“最爱”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鸟语花香,春色喜人,湖东景色更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从而塑造出了诗人自身缓步观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书:缓步行走欣然陶然观景)。

(5)这首诗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风光,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板书:喜爱春光恬静闲适)。

4.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欣然陶然、恬静闲适的感情。

板书设计

5.由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引出描写西湖盛夏景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

6.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赞叹西湖六月风光;后两句为一层,描写西湖六月风光(板书:先赞叹后写景)。

(2)这样结构诗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节大不相同。诗人步出净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赞叹。这赞叹不但振起下两句的写景,而且吸引读者欣赏下文的写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似与天接的莲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艳红,描绘出了一幅朝阳旭照、红碧交辉的浓艳图景。这样先赞叹,后写景,突出了景色的浓艳引人。读者读了写景的诗句,自要回味前面赞叹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板书:图景浓艳耐人回味)。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舒缓语气,赞美感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石壕吏教案【第五篇】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9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