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1935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学准备【第一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白沫子”和“咀嚼”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会其中蕴藏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预设流程:

一、揭题导入,想象说话

1、大家好!来自缙云长坑小学的魏建梅——我,很高兴能在冬阳的沐浴下,和充满童真童趣的你们一起来学习1篇和骆驼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课文。(边说边板书课题,最后加上间隔号)

2、读课题。

预设一:大家惊奇的眼神告诉我你们已经发现这个题目的别样之处了,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读题。(个别读,齐读)

预设二:看着这个题目,谁发现了它的别样之处?这个别样的题目你认为该怎么读?读课题。

3、想象说话

(1)看着这三个词,读着这个题目,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说说吗?

(2)你们的想象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仿佛看到了电影里的某个特写镜头。看来,你们和它很有缘。知道吗?这篇课文是——(课件出示: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它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那么,这篇课文描写的画面是否和同学们想象的一样呢?请同学们带着导演的眼光边读边在头脑中放电影,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并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交流。入情地读着课文,你的电影里主要出现了哪几个特写镜头?

预设答案:镜头一——骆驼咀嚼

镜头二——谈论铃铛

镜头三——询问去向

三、走进“咀嚼”,品童趣

1、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镜头一——(请一个学生读词语)骆驼咀嚼。

教学多音字“嚼”

(1)个别读咀嚼。这个生字在文中还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慢慢地嚼”)。

(2)、谁来读读这两个词?

预设:读对了。能说说什么情况下读jüé,什么情况下读jiáo吗?

读错了。师带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里对它们的解释。出示:jiáo——用牙齿磨碎食物。

jüé——义同“jiáo”,用于书面语复合词:咀嚼

(3)齐读这两个词语。字典里对“嚼”的解释很到位,那么什么是“咀嚼”呢?请在文中找到句子来解释这句话。

2、出示句子:“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1)对,这就是咀嚼。个别读。

(2)引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看着看着,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并出示这句话)

(3)作者看骆驼的感觉,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是——把它换成你自己的语言可以说是——(身临其境、入神、陶醉等等)

(4)知道为什么吗?(有趣)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感觉是有趣?

(5)聚焦“白沫子”

·什么是白沫子?

·用白沫就能表达意思了,作者为何还加了一个“子”字?是呀,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会加上一些“子”之类的词以表示自己对它的溺爱。比如,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读句子,读出有趣。

(6)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有趣?“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虽丑,但作者认为丑得可爱,虽牙长,但长得有趣,安静的态度更是能感化人静心欣赏它咀嚼的样子。再读句子。

(7)你们看见过骆驼吗?在哪看见过?可作者是在自家门前看到。你们看到过骆驼咀嚼的样子吗?你看着看着也会跟着嚼起来吗?你们猜作者为何会感觉如此有趣?

(8)课件出示材料: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中国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交流想法。预设答案:现在科技发达,可以通过电视、图片常见到,作者小时候见得少。

(9)再读句子。现在我们就是那个20世纪初的小孩,那个对骆驼充满好奇的林海英,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有趣。

四、再赏“咀嚼”,品怀念

1、小时候的林海英对骆驼咀嚼这样的事感觉是有趣的,当她42岁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她在头脑里回放这个镜头的时候,感觉是否还是这样呢?找到句子证明。

2、出示句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1)个别读。板书“傻”

(2)是呀,随着岁月的蹉跎,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童年像骆驼咀嚼这样的趣事,在42岁的林海英身上,已不能发挥魔力般的作用了,但回首往事,作者的感觉难道仅仅就是觉得当初的做法有点傻吗?在她的心灵深处,还有着怎样的感觉?(想念)

(3)大家平时看电视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当放回忆镜头的时候,常常屏幕的色彩就发生了变化。(预设:生——变得淡了。)知道为什么吗?(有点伤感)

(4)出示补充材料: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中国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中国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5)那么,我们现在就是人到中年的林海英,就是42岁的林海英,当她人在中国台湾再来回忆儿童时代在北京的骆驼咀嚼这事,再来读这句话,你认为如果让你配乐,你会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你会怎么读?

(6)配乐读,读出伤感。对比读,一生读出“趣”,一生读出“伤感”。

五、深挖“咀嚼”,品感激

1、紧接着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看来,骆驼咀嚼之类的童年往事,带给林海英的不仅仅是快乐的回忆,也不仅仅是回忆时感觉世事变迁所产生的伤感,带给她的还有什么?

3、到底骆驼咀嚼的事跟林海英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请找出句子。

4、出示句子:“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1)自由读。

(2)说说哪个词在你的头脑中驻足了一下?(慢慢地)

(3)请个学生读。为什么读得那么慢?

(4)找到写慢慢走的句子,读一读。

(5)再出示写咀嚼的句子。这样慢的场景,如果在电影里那就是慢镜头。谁能读出慢镜头的感觉?让一生读,其余生在头脑里放慢镜头。

(6)齐读句子。

(7)仿写:       慢慢地       ,总会           。

(8)透过这个慢字,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执着、人的坚持不懈)

(9)作者也看到了这些,所以,她也慢慢地写,写出了——课件出示:“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迄今为止,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中国台湾报刊。”

(10)这一慢,慢出了什么?(成功)所以,作者面对往事还有一种——感激之情在里头。

六、小结延伸

1、带着感激之情读本节课学的句子。

2、紧接着出示句子:“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齐读句子。

3、这节课,我们几次品读写骆驼咀嚼的段落,每一次品读就像作者在不同年龄看童年往事一样都有着不同的感受,课后,你们有时间,可以再去品读,再去解读场景二和场景三,或许你们有会产生更深的感受。谢谢六班的同学们与我共同度过了这绝对会让我终身难忘的35分钟。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贪图语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1、导入,走进童年的记忆:

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答,老师做恰当的评价。

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在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解题激趣: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做恰当的评价及引导。

师:这一群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的心头”。那么当作者的脑海中无数次地浮现出这一画面的时候,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

二、充分自读,读熟课文,了解内容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1、生读文,掌握字词。

2、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3、交流:

体味童年的往事。

师: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

生自由回答。

4、再读课文:

师:是啊,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刚才大家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大家是不是觉得都很有意思?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生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初步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童年生活,今天,让我们再次走入她的童年,走入她的《城南旧事》,走进她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师板书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

生齐读课题。

二、品赏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师: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品读句子:

出示课件: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生读。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

师:林海音当时看到的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呢?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在动的。

师朗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这一段文字。

交流:

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答

生观看视频。

师:看的时间久了,太入神了,觉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她好象就忘记了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什么?

生齐答:骆驼。

师: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觉得自己就是那头骆驼,所以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这一切让童年的林海音都看得呆了。可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见过骆驼,老师就觉得看骆驼咀嚼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

生答师引导。

师:各种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对这种事情已经不感兴趣了,尽管我也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林海音女士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比老师的年龄还要大十几岁,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

生齐答:不会。

师: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请读一读这段文字。

出示下列文字,生齐读,课件出示: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讨论铃铛的问题”:

师:童年的往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还有哪些事你还会觉得有意思?

生答“她和爸爸争论铃铛的用途”。

师: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师:爸爸的见解是理性的,而童年的林海音想法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现在你们就是林海音,我是爸爸,让我们共同来再现当时父女两人的对话吧!

师生对读这段对话。

师:同学们,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

生回答。

课时【第四篇】

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⑴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A、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B、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⑵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A、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

B、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A、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

B、“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

⑶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童年又重领于我的心头。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A、淡淡的忧伤。

B、暖暖的心情。

C、失落和怀念。

……

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01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