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精彩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仔细听读把握故事梗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圈画少年几次失败后的表现,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难点
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在课前查找到的作者资料,及需要理解掌握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2-6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顶碗少年经历了两次失败,面对这两次失败,他的表现如何,观众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试分析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
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余同学则边听边圈画出描写顶碗少年和观众表现的语句,并且交流分析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通过交流分析,让学生感受到面对两次失败,顶碗少年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把握人物当时内心的思想情感。
三、指导朗读,把握人物性格。
请同学在分析人物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次失败,和第二次失败的段落。
先在小组中朗读给组员听,再推选几位同学在班级中朗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关键是读出当时的气氛,能够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促使学生沉入文本的情境,感受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顶碗少年那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四、探究质疑,把握文章主旨。
思考:1、作者花很多笔墨,描写在场观众的表现有何作用?
2、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金边红花白瓷碗”,三次写有何不同,为何这样写?
3、“那位白发老者嘴里低声说了句什么”,根据上下文,你想想他可能说了什么?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中交流。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从文章要表现的主旨着眼,考虑问题。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且明白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五、布置作业(2、3选做)
1、抄写词语:优雅惊羡颓废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2、选择以上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第五段中有一处省略号,请试着补出其省略的内容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第二篇】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2、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失败乃成功之母”
论赵丽宏的散文世界
赵丽宏创作了很多叙事散文,其中不少是写人的。众所周知,散文写人,不要求精雕细刻,只写“人的轮廓”;不要求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写出独特、鲜明的个性或心境。赵丽宏较好地发挥了散文写人的特点和优势,绘出许多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概括一下,赵丽宏主要描写了三方面的人物:一是中国当代文艺家,如,作家、诗人、画家、舞蹈家、小提琴家、女书法家;二是普通人物,像“乡下人”、知识青年、“扫地阿婆”、门卫老师傅、守灯老人、顶碗少年、山乡邮递员;三是外国人,如,墨西哥老作家、斗牛士、兽师、美国诗人、唐人街华人、乌克兰的诗神、基辅街上的歌者。相比较,三类形象中,普通人物刻画得较为生动感人。赵丽宏曾直率地承认:“我的散文,没有什么惊人之谈,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点感受,对身边一些普通人的认识和赞美。”
力作《秋风》以凝重的笔触,记叙了“扫地阿婆”的悲惨结局。作者没有写她的一生,而是选取她晚年遭遇最惨的几个片段来写。尽管她的外貌是“丑”的, “斑白的头发,皱纹密布的脸,一双浮肿的眼睛”等,然而作者凸现了她忠于职守、善良诚实的优美心灵。《顶碗少年》表现手法不同,它描写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一位英俊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误,可是他沉着、拼搏,第三次终于获得成功,博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是个敢于拼搏、献身技艺的强者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还如《青鸟》里那位热爱本职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张头”以及《厚朴》中的“不为人注目,却用整个生命为人类作贡献”的“门卫秦师傅”,等等。作家都能从这些普通人中揭示出他们不普通的内涵,在平凡中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
《顶碗少年》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2个认读字。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顶碗少年为什么最终能够获得成功。
4能结合可闻内容或者生活实际,体会“我”所受到的启迪。
5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我”所受到的启迪。
2体会作者写作方法(动作、神态、侧面烘托)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我”所受到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齐读课题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对于少年表演时所顶的碗,作者是怎么说的?
二 新授
1文中几次出现了“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四次)分别在哪?
2默读课文,文中每次出现“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做批。
3汇报交流
(1)学生分析
(2)读一读
(3)小结方法
a 一次出现——技术高超
“顶着……舒展……做……卧倒……跃起……”
(展开,舒展) (变化无穷)
b“二次出现——勇气十足(信心)
“台上却没有慌乱。……歉疚……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动作、神态。 (歉意,内疚)(有足够信心和勇气)
t:虽然失败,但顶碗少年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
t:作者通过抓住少年的什么来表现他面对失败仍勇气十足。
(除了直接描写少年的,还从哪方面也能感受到少年的信心)
“……惊呆……吹起口号……”——侧面烘托
t:通过观众的喝倒彩,惊呆地形象来衬托少年的信心十足,这叫什么写法?
c三次出现——敢于拼搏
“……呆呆……汗珠……不知所措……”
(沮丧,尴尬,信心顿失,勇气锐减……)
t:即使这样,他仍在老者鼓励下进行了第三次表演。
“镇静……鞠了一躬”
(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倒,经受住了失败的考验,又一次进行了表演)
t:但这一次表演并非像前一次那么容易,少年能够继续 表演还多出了一个人?
读描写老者的语句。
t:老者可能说些什么?(想一想:交流)
“场子里一片喧哗”
“观众……大声地喊……好多人附和……”——(侧面烘托)
“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生息。有些…….” ——(紧张的气氛-烘托)
t:在紧张的氛围中,当少年沮丧,没有了信心和勇气时,老者的及时鼓励,帮助了少年,让少年能够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情况下,敢于进行第三次拼搏,那么这一次的表演成功了吗?你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哪……爆发出来”
读读这段——分析
t:顶碗少年为什么最终获得成功?(老者和自己的坚持和拼搏)
d 四次出现——激励前进
“当我迷惘……响起”
“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 ……微微的激动”
(与1句照应,突出这次表演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最后一段。(启迪)
t:你是怎么理解这段的?
4 想一想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挫折,面对困难你又是怎样做的?
三 总结
相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顶碗少年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他那敢于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也能时刻激励着你前进,不放弃。
《顶碗少年》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变化。
2,通过学文,使学生感受并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变化,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 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a,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词语,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么深。那么究竟是哪些语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 从哪里看出来 结合 "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 这些词语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语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 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 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 (老者的神情,动作,语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 (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少年稳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场沸腾了,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听着这掌声,少年__ (笑了),老者__ (笑了),观众__ (笑了),他们为何而笑呢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学生动笔写,写好进行交流。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四,小结全文: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五,回归文本:
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以这件事让学生分3段,明确这种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阐述一个道理,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
六,板书:
顶碗 失败 失败 成功
少年 不放弃 拼搏 强者
教后反思:
阅读课文的教学要舍得取舍
《顶碗少年》是1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的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解读教材时发现文本有很多的点可以切入,如顶碗少年的表现,观众的反应,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的几次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不可能照顾这么全面,权衡之下,只能忍痛割舍,抓住少年的表现来设计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现来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同时穿插观众的反应,老者的描写,既深化了少年的形象又适时进行习作的指导。
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领悟做人的道理。
本堂课我的整体思路是清晰的,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少年两次失败的时候语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写作上的技法没有点明,以致后面的相关教学有点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学生后面的理解会更轻松,更到位。其次是课文结束的省略号的处理,我只是把学生停留在少年的身上进行想象,而没有让学生更深地领悟少年身上的精神,最后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微微激动"上展开想象,这样或许会更好。
一堂课,一次锻炼,从锻炼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得驾驭课堂的能力逐步提高,能更加从容地站立在课堂之上,我想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