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母爱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增强课堂互动,深化对母亲角色的理解与尊重。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第07课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线,概括典型事例,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和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重点难点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人导入
1.辨识人物
阅读下面文字,说说“他”是谁?
材料一: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他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不论如何估计他的胜败,必须承认,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而且无疑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的不可轻侮的战斗力。
材料二: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耗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够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材料三: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上兵样,同甘共芒……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明确:朱德,他被称为“红军之父”
2.导入新课
当时民间都流传着朱德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刀枪不入,甚至国名党一再宣布他的死亡。不论是在红军里,还是在敌人眼中,朱德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人人都说他天赋异禀,朱德却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在他的心目中,自己能有这样的成就,是母亲培养了他,造就了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回忆我的母亲》,走近这位养育了一代名将、开国元勋朱德的伟大女性——锺太夫人。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文体知识
回忆录
概念 | 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 |
表现形式 | 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格式不一。 |
文体特点 | ①真实,就是真实记录人物的经历和思想; ②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所写人物的经历,而且要以所写人物的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与之有关的人和事; ③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主要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 |
基本原则 | “三亲”:亲闻、亲见、亲历 |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溺水(nì) 佃农(diàn) 劳碌(lù) 任劳任怨(rèn)
私塾(shú) 周济(jì) 宽厚(hòu) 东挪西借(nuó)
仁慈(cí) 连夜(lián) 慰勉(wèi) 不辍劳作(chuò)
祖籍(jí) 妯娌(zhóu) 衙门(yá) 为富不仁(rén)
理解词义: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
任劳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辍:停。
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
4.写作背景
1944年2月15日,朱德总司令的母亲,八十六岁高龄的锺太夫人逝世了。当时的朱德完全不知情,半个多月后才收到报丧信,在悲痛中写下《母亲的回忆》一文。
1944年4月5日,《母亲的回忆》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
1944年4月10日下午,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隆重举行追悼朱总司令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和毛泽东主席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追悼大会上由谢觉哉代读朱德祭文《母亲的回忆》。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母亲的回忆》为《回忆我的母亲》。
过渡:朱德的母亲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她,感受她。
情境任务:
朱德的故里四川仪陇县马鞍场开发了一系列旅游景点,其中有朱德母亲的墓,墓旁有个石碑,刻着《回忆我的母亲》全文。现在景点推出最新设计,希望从朱德的这篇文章里提取信息建一个档案卡,好让游客能一目了然地快速了解朱德的母亲。
具体要求:
1.要在平常琐碎的叙事中挖掘朱德母亲的品格。
2.要在平实的词句中品味丰富内涵,感受深情。
3.可根据自己理解,在档案卡中增加栏目内容。
档案卡
姓名 | |
身份 | |
子女数 | |
主要事迹 | |
精神品格 | |
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 |
朱德对母亲的感情 | |
想增加的栏目内容 |
三、活动一:初知母亲生平
1.寻找姓名
(1)朱德的母亲的姓名是什么?
明确:文章找不到全名,但是在“预习”处有“锺太夫人”的称呼。
补充:老师翻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全名,只有姓“锺”,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尊称“锺太夫人”。女性因为地位低下没有真实姓名,这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朝花夕拾》中的阿长,是沿用了上一位女工的名字;《祝福》祥林嫂,用的是丈夫祥林的名字。
(2)“ 档案卡”中填钟太夫人还是朱德母亲?
明确:因为是朱德故里系列景点中的一个景点,应该和朱德联系紧密。可填朱德母亲。
2.认定身份
明确:佃农。佃农是什么?读课下注释。佃农有翻身的机会吗?“世代为地主耕种”,这是一个没有翻身机会的社会。
3.确定子女数
明确:可以写13个,可以安慰“被迫溺死孩子”的母亲在天之灵;可以写8个,根据养活的数;两全法可写生13养8。
四、活动二:概括母亲事迹
1.细读2—13段课文,概括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段落 | 时间 | 母亲经历的主要事件 |
2-7段 | 作者小时候 |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
8段 | 1895--1900 | 天灾、退佃、搬家 没有灰心、同情穷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 |
9段 | 1905 |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
10段 | 1908 |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
11段 | 1919 | 回家继续劳动 |
12段 | 1924---1927 | 独立支撑一家人生活 |
12段 | 1937 | 依然过着勒劳的农妇生活 |
13段 | 老年 | 86 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
小结:朱德母亲做了很多事: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纺线、榨油。这些都是中国百千万劳动人民做的日常小事。
五、活动三:感悟母亲形象
过渡:中共中央是这样评价她的,“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是这样评价她的,“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朱母能否担得起如此高的党的评价?
1.感受形象
浏览课文,按“朱德的母亲是一位 的人,理由是 。”的句式回答。
示例: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人,理由是朱德在第一段就称赞了“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能干的人,她要做许多家务,能劳动,还懂许多生产知识。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任劳任怨的人,第7段朱德用抒情议论的语句直接夸奖了她。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性格和蔼的人,“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长幼、伯叔、妯娌都很和睦。”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同情贫苦人民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就很有同情心,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有远见的人,支持我上学,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这些举动改变了朱德的一生,改变了中国的走向。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人,在我事业成功后,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2.方法归纳:如何探寻母亲品格的?方法如下:
(1)从平实语句中品味。
例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2)从典型事件中归纳。例如: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例如: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3)从抒情议论中摘录。例如: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明确线索
(1)朱德母亲最本质,贯穿一生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勤劳”,第一段朱德就说“母亲勤劳一生”,中间也写了勤劳的事情,最后也写老了还在劳动。——可见是贯穿一生的,文章开头就交代全文叙事线索——母亲勤劳一生。
(2)朱德在回忆母亲的时候,采用什么顺序?时间顺序。
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记叙内容。
4.形象总结
时间顺序既是朱德长大的时间,也是母亲年龄增长的时间,随着母亲年龄增长,朱德感受到的母亲的品格也是发展的,是向上的,是从面向家庭深化到面向社会的。母亲也是在进步的。
第一层面(2--7段):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勤劳简朴、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面(8--13段):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爱憎分明、同情革命、有远见、识大体、支持革命的优秀品质。
小结:朱德母亲首先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正如文章结尾所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也印证了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六、课堂总结
朱德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毛泽东同志写的这副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朱德母亲锺太夫人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也是当之无愧的。作者寄情于事,把深深的敬爱与怀念渗透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不用铺张渲染的描写,只以朴实、简洁的叙述,来表达自己深沉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积累“读读写写”字词。
2.回忆有关母亲的往事,撷取一两件对你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具体描述出来,写下你感受至深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情境再现
朱德母亲档案卡
姓名 | 锺太夫人 |
身份 | 佃农 |
子女数 | 生13个养活8个 |
主要事迹 | “好劳动”;同情穷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节衣缩食,供朱德读书;支持和慰勉朱德参加革命;86 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
精神品格 | 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善良和蔼、宽厚仁慈、深明大义、支持革命 |
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 |
朱德对母亲的感情 | |
想增加的栏目内容 |
2.导入新课
这节课,继续完善“朱德母亲档案卡”。
二、活动一:感受母亲教益
1.探究:“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述。
(1)母亲勤劳一生的行为,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让我拥有强健的身体;
(2)母亲任劳任怨,直到年老,依然热爱劳动,教给“我”生产的知识;
(3)母亲面对困难的行为态度,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4)母亲爱憎分明、支持革命的态度,让“我”拥有了抗争意识和革命意志;
内容举例:
(第五段)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第八段)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2.印证:阅读下面的片断,说说母亲对朱德的影响,完成表格。
片断 | 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
片断一:“……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摘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 | 母亲给我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 |
片断二:朱德在指挥作战之余,还从事纺织、排字、种菜、做饭、写诗和讲学,不仅为自己的部队讲解军事战略和战术,而且向妇女班讲授如何储存蔬菜…… ——摘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 母亲教给我生产知识 |
片断三:四渡赤水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路面泥泞光滑十分难行……当时……弹雨纷飞,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正在这时,朱德总司令出现在前沿阵地上,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裳,浓密的眉毛挂着水珠,卷起的裤腿沾满了泥浆。……打到黄昏,战斗仍然很激烈,阵地上硝烟弥漫。肖华再次劝说:“总司令,你年岁大,路不好走,还是先走一步吧。……”朱德抹抹脸上的雨水简单地答一声“不行!”继续指挥战斗。 ——摘自王树增《长征》 | 母亲教给了我革命意志 |
方法总结:文章不仅用典型事件来表现母亲的形象,也通过写母亲的言行给我的教益进一步丰富母亲的形象。
三、活动二、体会作者深情
过渡:在朱德看来自己所取得的点滴成就都离不开从母亲那儿得到的教益,作者对于母亲的情感自然是笃厚深沉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关键句语言特点的分析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