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热选(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1477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热选(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内容:主体图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3、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或投影,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分享的“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热选(通用8篇)”,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三、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3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两个人就是,……9个人就是,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二篇】

1、经历猜测、试验、统计、分析数据等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过程。

2、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了解可能性是描述随机事件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课件、色子、水槽等。

一、情景引入,熟知目标。

师生游戏:猜色子。

看来可能性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对可能性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生读学习目标。

二、复习旧知。

口袋里有标着1、2、3、4、5、6、7、8、9的9张数字卡片,每次摸出一张。

(1)摸出“3”的可能性是()。

(2)摸出偶数的可能性是(),摸出奇数的可能性是()。

(3)摸出合数的可能性是(),摸出质数的可能性是()。

(4)摸出的数小于6的可能性是()。

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请目前的每组5号同学展示。

展示后,学生提问,对抗组回答。

三、自主探究。

1、游戏探究,发现现象。

每组桌面有两个色子,在表面上分别有1—6各点数。同组同学一起做游戏。两人同时抛掷这两个色子,把两个朝上面的数加起来。记录抛掷30次的结果。(指学生读题)。

同学们猜猜正面朝上的两个数的和中哪个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学生开始游戏,并做好记录。

各小组出一个代表汇报统计的结果(学生整理在电子表格里面)。

2、画图表示,总结发现。

3、解释现象,理解原因。

为什么有的和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出现的次数少呢?老师这有一个表,帮大家理解理解。这一排表示第一个色子面朝上的数,这一列表示第二个色子面朝上的数,中间的数表示两个数的和。

让学生说说“2”“3”是怎么得来的,然后小组交流:有的和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出现的次数少的原因。

请一名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四、解决问题。

顺达。

东安。

学生自己读题,思考,准备展示。

2、如果你是顺达老板,你打算怎么办?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准备展示。

五、全课小结。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三篇】

《可能性》是五年级上册数学里的统计与可能性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我在本学期“金烛杯”活动的参赛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注重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并从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设想是希望课堂上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们要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规律。这节课主要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实际,让学生在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等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反思本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满意的地方是:

实际上整节课只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学校在月底要召开秋季趣味运动会了,为了这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老师们正在认真地设计各种游戏规则,而学生们正在积极地投入到各种比赛活动的练习中,运动会上有各种比赛项目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这样设计层次清楚,思路清析,环节紧凑,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学生也感觉到今天的学习好像是在开“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动脑学习一系列的数学内容,这样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设计与讲课中,将教材中的“做一做”与练习中的3道题组合成了两道练习,置身于两个情境中“下跳棋”和“老鹰捉小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对比,发现必须平均分转盘,必须采用正方体,保证每个面的大小是一样的,才能使游戏公平,这样做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足球赛活动中创设了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抛硬币,每组抛40次,观察抛硬币的结果,发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次数都很接近总次数的二分之一,通过“猜想”,如果继续抛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历史上的科学家做的抛硬币的统计表,发现抛得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反面朝上的次数,让学生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感受到科学家持之以恒和不畏难的精神。在其他活动项目中,我也注重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让学生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只有做到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培养了学生公正、公平的意识,同时结合摸球游戏联系生活中的中奖,理解摸奖游戏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学生不要参加摸奖,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课讲完了,突然没有了那种紧张和激动,心理上是一种轻松和一丝淡淡的遗憾。------心里总是想着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跳棋比赛中应设计成学生喜欢玩的电脑游戏“飞行棋”的形式,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玩一次,由理论到实践,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三个队,由队代表来参与到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能够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讲课发现自己在这次比赛中存在基本功不足的问题,激励性语言较少,课堂上心里紧张,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语言组织教学,缺乏一种亲切、自然、清析流畅的感觉;课中语言点拔不到位(抛硬币实验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导致在这一环节上用了较多时间引导点拔;还有是对学生出现错误状况后反应不够敏感(黑球个数是2,蓝球是20,黑球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十分之一)。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内容: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教学重、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生交流分享的“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热选(通用8篇)”,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小丽石头石头石头。

小强剪子布石头。

结果小丽获胜小强获胜平。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4课中位数。

教学内容:第九册数学教科书第105--107页“中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会求给定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使初步学生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中位数的特点及使用范围,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所要分析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明张炎赵丽。

成绩/米。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二、新课学习。

1、提问: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

生2: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平均数得,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3)矛盾:一共有偶数个数最中间的数找不到?

讨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小结: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三、练习。

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课后作业第4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五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其中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对于这点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于数学经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因此,我采用了4:2的比例放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组织小组摸球,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球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球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最后,通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创设了“闯关游戏”,让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通过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3、通过猜测验证感悟,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4、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感悟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并能作出判断,进行描述与运用。

教学难点:当小概率时间发生时,如何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知道“当试验少的时候结果可能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不相符,但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时,结果会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

2、体验单次摸球的不确定性。

四、总结:

1、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终于闯过了三关。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

2、师小结出示:知识会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有可能的变成很有可能。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把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变为最大。加油吧!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六篇】

因为是第一次给五(2)班的孩子上课,为了调节气氛,也为了培养好的课堂习惯,课前我习惯性地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和他们交流,我觉得大家放不开,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

枯燥的讲授,不止是孩子们不喜欢,我们也不喜欢。数学较之语文更理性,也更枯燥。我们要把这些枯燥的东西变得更灵性,更生动。游戏就是个很好的载体。这节课的摸球奖、掷筛子和玩飞行棋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并且每个游戏过程都能让孩子们自发地思考,我认为设计这样的游戏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事先考虑不周全,也因为个人课堂教学机智更待加强,所以最后的游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次上课,耿华老师就告诉我,可能性的语言一定要精炼。简明扼要是一个方面,少重复学生的说话是另一个方面。一直记着,一直努力控制自己。这节课前半部分我就用的时间很长,越到课堂的后面,可能性大小上面,就强调的少了,学生掌握的也不太好,有待修炼呀!

(1)在课堂的总结时,应该结合孩子们的学习体会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2)将判断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举例放到一起练习。

(3)玩飞行棋。有的孩子可能不会玩,教学时要求要更明确,可以考虑先让孩子们读懂要求,再请一个小朋友示范。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还应该有一个汇报交流和评价。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七篇】

教学目标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知识重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生交流分享的“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热选(通用8篇)”,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39,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39,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课堂练习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追记。

还有些可能性由于互相作用会得出不同的可能性结果,这些结果不是能够马上得出所有的可能性结果,因此采用了“排列”和“组合”方法,“排列”和参与的顺序有关,而“组合”和顺序无关。

比如2,3,4,5中取出2个数,积有多少种?

(这种题目是属于“组合”而非“排列”)。

第4课:中位数。

教学内容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知识重点[单击此处输入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单击此处输入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配合自制课件)。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明张炎赵丽。

成绩/米。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二、新课学习。

1、提问: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

生2: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平均数得,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3)矛盾:一共有偶数个数最中间的数找不到?

讨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小结: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课堂练习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课后追记。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在中位数教学上,除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还要注意中位数最后结果是受了偏大还是偏小的结果(这也是经常出现的考题)。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第八篇】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重难点:

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教学准备。

主体图挂图,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分享的“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热选(通用8篇)”,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三、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3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91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