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与角两条边张开有程度有关,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师生一起,边操作边说)
5、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老师拿出两个相差比较大纸折的角,怎么样比较?(学生回答)
(2)重叠法。老师拿出差不多大的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6、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在小组内讨论画角的方法。
2、展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出了一个角。
[评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三、巩固拓展
1、数一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里各有几个角。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了数学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
1、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了时间与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找角、指角、做角、定义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2、注意了知识的拓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设了一个拓展训练,别具匠心,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我们的校园多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在这幅图里,也有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看一看,除了园丁爷爷手里的剪刀张开以后可以形成角,图中还有哪些方现了角这种图形呢?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认识角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角了各部分名称,并知道了每一个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孩子们,你可以判断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吗?
(课件出示练习)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有角,现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5、折角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你现在能用你手中的纸来找一个角吗?
6、比较角的大小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棒,每个人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看,老师这也折了两个角(出示课前剪好的实物)你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角呢?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师:在画角时,我们要先确定顶点为,然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也就是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吧?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对象;
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个新的知识,先让我们看一段动画。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
2、课件情景图中闪动的是什么呀?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课件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同学们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
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出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并且学会如何去画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找出课堂中的角,出示课件(教师和同学们在教室上课的图画),引导学生独立发现生活中的角。
2、在图形中找出角的个数,出示课件(黑板拉近出现教师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1、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补充。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2、下课。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探究体验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书面上的角……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实践应用
1、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习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感觉: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很光滑很直的)
3、学习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自己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自己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个角,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注意让学生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