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育论文汇编
教育研究论文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分析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旨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性。下面整理的优秀范文,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教育研究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通过坚定期望信念,设置形式多样的光荣榜,帮学生重塑辉煌,充分发挥善意与善辞的力量,电话传递进步等方法,重塑学生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我的启发颇大。一个小学生因学习成绩差且特别调皮,被老师安排在教室第一排靠门的特殊位置上,该学生从此更加自卑和厌学,后来换来一个教数学的新班主任,这个老师与众不同,他对这个众人不屑一顾的小毛头特别关爱,每次上课总喜欢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这一摸对老师讲也许是不经意,不过对这孩子来讲带来的却是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从此,这个学生每天都盼望这个老师来上课,听课也极其认真,且逐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这个学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无不深情地怀念老师那温柔的手和欣赏和目光,因为那手、那目光带着对他的鼓励和赞许,成为他找回自我的无穷力量。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老师把这顽童带进神秘的数学殿堂的法宝,不是他把数学课讲得多么完美,而是不怀成见地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具有多么大的魔力。各种形式的表扬是对学的特殊关爱,我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利用赏识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在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定期望信念
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去考大学。”“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生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会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试,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期望是一种看不见,但确实存的常识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期望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承认每个学生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并以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设置形式多样的光荣榜
为呵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我把考试成绩看成是学生的一种隐私,只给学生一个“优秀榜”、“进步榜”和“强科榜”。前两种比较普遍,但对成绩下滑和待优生少了些重视和关注。为此,我把这部分学生的最强科成绩写在强科榜上,时时刻刻激励他们,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起来。如学生学写作文的时候,许多老师都让学生读范文,赏佳作,拿他们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结果越比学生越没信心,对作文也就越没兴趣,一写到作文就头疼。其实,1文章即使再差,也总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适当夸张,一定会收到一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有了信心,学习上的动力也就有了,这种潜力如果爆发出来,不止是自己喜欢的,所有的事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态度去对待,而不会对什么事都失去希望。
三、帮学生重塑辉煌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时,悲观失望。此时,我就想尽办法找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经拥有的成功的喜悦感,重新树立自信心,记得我带过的一届学生,初一每次考试各科成绩一直不错,到初二第一学期其中考试时各科出现低谷,有的同学急得找我反映;“老师,您快给同学鼓鼓劲吧,他们都学不下去了。”经过思考,我对初一四次统考成绩比较分析,找出每个学生考得最好的一次,在班上公开宣布,并且作为下次考试目标。结果,同学们积极性大增,期末考试取得优秀成绩。四、充分发挥善意与善辞的力量
我发现班上有一个男生抄袭别人的作业。放学后,我说到他们那儿有点事,让他和我一道走,他于是高兴地在校门口等我,我俩一边走一边闲聊,适当时机我说:“你平时聪明伶俐,我们老师都很喜欢你,可就是你有一个毛病我们都觉得很遗憾,你知道吗”?他说:“我成绩不好”。我又说:“不是!是你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别人,凭你的能力,你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的,你说是吗?”他说:“老师,我再也不会抄作业了”!时间不长,说着聊着到了该生家,我及时说道:“我要回家了”。该生问道:“老师,你不是有事要办吗”我说道“我的事办完了”。从此后,他再也没抄作业,并且成绩明显地上升,后来高中毕业后考了师范院校,在一个教师节寄给我的贺卡上写道:李老师,你那次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自信、自强,我也要像你一样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唤起我的学生的自信与自强。
五、电话传递进步
学校家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十分关注。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但是,他们对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成绩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够。据了解,许多失败的家长都是由于家教观念陈腐,没有用赏识的目的凝视自己的孩子。
今年秋天,我听了一个案例。有一位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刚说了一句夸奖孩子的话,就听到电话里传来哭泣声。原来这位家长以前接的老师电话,全是批评孩子,指责家长的。老师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话已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方便渠道。但大部分电活内容是训斥孩子的缺点,让学生恐惧、紧张。经过反思,我把报告中这位老师的做法用在了实际工作中,用电话把孩子的优点及时传递给家长,尝试了几次,效果确实不错。我把近期进步的学生在班上二表扬一番,且公开通知他们的家长给我打电话,让家长多加鼓励。这些学生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肯定后,从而更加努力。
总之,赏识教育,能重塑学生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2001(10)
教育研究论文【第2篇】
全纳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为在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将残疾学生吸纳到普通教育体制中,使之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从而获得在未来社会主流群体——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全纳教育体制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发展和变化着。首先从教育对象上看,全纳教育的对象从“残疾学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再到“所有学生”,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与平等。其次从教育内涵上看,全纳教育的内涵从“残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纳教育”。如用一句话概括,全纳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学校教育应反对任何歧视与排斥,给所有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因性别不同,在各个教育阶段,男生或女生都会受到“区别对待”,被视为另类,被打入另册。本文试图用全纳教育思想分析学校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二、学校中的性别反全纳现象
1.性别排斥现象
(1)在幼儿园和小学,被罚站、被“隔离”的多数是“调皮捣蛋”的男孩儿。他们不仅被排斥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而且也少有机会成为“值日生”或“班干部”,其在群体中的声望与影响大受影响。甚至有调查显示,幼儿园中男孩的独立性总体水平低于女孩,并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2)在学校教育中,男教师被排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之外,而女教师被排斥在学校领导群体之外。虽然时代已进入21世纪,但能够充实到幼儿园和小学的男性教师仍是凤毛麟角,不少学校中70%~80%的教师均为女性。一旦有那么几个男性教师,又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同等条件下的女教师,则很难得到提拔。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担当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和学生会干部的男生越来越多,而女生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隐性的性别排斥。
(3)在学校性教育中,异性教师被排斥在任课教师之外。学校在安排性教育教师时,往往是让女教师给女生讲课,男教师给男生上课,也许存在已婚女教师给男女生上课的情况,但极少见男教师(无论婚否)给女生上课的情况。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虽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对性教育教师的性别上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选择同性教育,却没有学生主动选择异性教师进行性教育。
2.性别歧视现象
(1)尽管男孩儿从小“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般,但人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男孩智力水平较高,属“大器晚成”型,将来定会“睡狮猛醒”,在中学或者大学赶上并超过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他们即使大学成绩也平平,也不影响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女生如果从小学习成绩一般,那不仅会让师长深感失望,而且还可能被讥为“傻子”、“傻大姐”,使人格受辱,心灵受到伤害。
(2)尽管在中学生中发生“早恋”或者说是“交往过密”现象,都是因为男女生“两性相悦”,但对于男生而言,人们的评价最多是“不务正业”、“鸡娃打鸣”,而对于女生,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作风不正”、“品行不端”。有此经历的男生并不会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而女生的声誉却会多一些瑕疵。
正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性别排斥与歧视现象,所以,借鉴全纳教育的理念形成新时代的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
3.性别教育隔离现象
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较过去有较大提前,女孩月经初潮最早为9~10岁,小学高年级学生间,异性交往过密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性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从小学开始。然而在现实中,性教育至少存在三种隔离现象:
(1)学段隔离。多数校长、老师和家长们认为性教育从初中开始即可,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不仅没有必要,更有因提前教育而承担唤醒性意识、教唆性行为的风险。
(2)男女隔离。即使在能够进行性教育的学校,目前多数做法仍是男女学生分开授课。
(3)内容隔离。既然性教育的对象是分开的,那么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男女有别的。
上述性别教育的反全纳现象,使得开展正当的性教育阻力重重,科学的性知识难以普及,开明的性别观念难以推广,青少年在性别问题上的“自主探究”难免会不时遭遇各种性陷阱与性危害。故此,笔者提倡实施全纳性别教育,推广普及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三、性别教育的全纳教育观
性别教育在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在以下几方面用全纳精神进行性教育:
1.教育对象的全纳
长期以来,性别教育的对象被局限在青年中,人们普遍认为青春发育以前的少年儿童和成年以后的人没有接受性别教育的必要。然而,人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性生理和心理变化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会遇到不同的性问题,因而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接受性教育、解决自身性别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满足人生价值的需求。但是根据笔者所理解的“性”及“性别”的概念、内涵,性别教育还应包括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性格性情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人性的发育和人格的完善。从广义的性别教育和泛义的性别教育的意义来看,在性别教育活动中,不应存在因年龄、性别和身份等因素而阻碍接受性别教育的现象,即性别教育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与程度的排斥现象,性别教育的差别只应存在于因年龄而设置的教育内容的不同。
2.教育者的全纳
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男女两性教师同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唯一成人性别楷模,单一性别榜样对有效促进男女生的成长是有缺陷的。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分析,恰当的“性别比”(群体中男女两性的人数比例)会使两性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而教师群体中的“性别比”失衡,可能产生不利的教育后果,即由于女性缺乏男性的坚强勇敢、大度豁达和勇于负责的品质,而使男生个性的发展可能会倾向于女性化。另外,性别教育的教师不应只是同性教师,如果说进行性生理、生殖和生育教育为避免尴尬,可以采取男性教师给男生上课、女性教师给女生上课的办法,那么在社会民主、两性公平、两性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完善与社会进步等问题上,教师性别就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相反不同性别的特色与优势会使教学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
3.性别教育的公平公正
性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教育给男女两性的评价和期待都应一样的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不能因性别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或给予不同的期待。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与期待模式,因此,要用现代社会学“女性是被造成的”观点替代传统的“女性是天生的”观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并不会自动带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即使是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思想观念不革新,制度与实践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社会观念与社会实践中,只有一种思想对我们“男女携手,共同进步”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公平公正”。只有抱定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放松,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男女的真实面貌,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也只有公平公正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出“身异心同”的社会人——无论男女,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正常的情感态度、豁达的胸怀、达观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教育要做的不是改造性别,也不应刻意强化性别特征,而应将两性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同向着“人”的本质与真谛迈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徐文勇。不同地区的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以北京回民中学和宣威民族中学为例[D]∥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编精评。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5~574
研究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刘文博等的研究表明,%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在对自己思想道德方面(包括态度、作风、修养)有着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影响。⑥费淑波等的调研发现%的研究生认为导师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位居各选项的首位;在解决心理健康有效途径中选择导师关心指导的研究生占%,位居各选项的第二位。⑦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危机防御体系中存在以下优势:导师制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被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弥补了学生远离家庭的孤单和无助,导师指导学生积极应对实际问题的效果更好,课题组能够带给学生家庭般的归属感。所以,实际生活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导师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和激励学生采取积极的减压策略,都能促进研究生的健康成长。
2.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最基本构成,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研究者对辅导员在这项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做了总结,比如要分年级分类别指导研究生应对压力,设立心理宣传员实现朋辈辅导,关注引发负性情绪的生活事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以体现辅导员陪伴和教育的意义。辅导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务必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有研究指出,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必备的心理学知识等是辅导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3.团体辅导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黄文倩等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加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团体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发现:团体辅导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多个指标(总均分、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以及感知压力水平显著降低,自我接纳水平显著提高,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4周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团体辅导能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其负性症状和知觉压力水平,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
4.朋辈互助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
费淑波等研究发现,在解决心理问题有效途径中选择朋友同学支持的研究生占%,位居各选项之首。可见,朋辈互助对于改善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实践表明,朋辈心理咨询对于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效果显著。当前有学者对朋辈咨询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和如何具体开展做了分析,但实践的研究检验还没有看到。
5.系统的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危机干预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研究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不断增多,各高校越发关注研究生的危机干预。张莎等通过对天津某高校的研究构建了包括预防、预警和干预体系的危机干预机制。该机制对预警对象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五类预警指标(身体症状、社会功能、情绪症状、认知方式、行为症状),明确了危机干预体系的组织机构和流程。干预流程包括发现、报送、监控、干预、转介和善后等步骤,发现人涵盖了同学、心理健康委员、老师与研究生关系紧密的重要角色。这一体系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6.体育锻炼等文体活动能明显改善研究生的健康水平
当前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其发生机制从理论到实践被不断地阐述和证明。夏祥伟(2005)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归结为缓解焦虑、降低抑郁、缓冲应激反应、改善心境和情绪、提高自尊和认知功能。赵殿军(2004)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在精神病性、抑郁、躯体化、焦虑和偏执等因子上能很好的帮助研究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④李晓武(20xx)调查发现影响研究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研究生群体普遍对自身健康状况满意、不良个人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研究生心理发展尚未真正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太强、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等。该研究认为积极的干预策略是引导研究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尝试开设体育选修课程,使研究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问题
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关心和重视起来,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展开大量实践性探索工作。但就如何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泛泛而谈较多,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成果较少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足,工作忽视
研究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一方面,这些高学历的社会群体往往被人们认为全面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求学期间学校、导师更多关注他们的学业状况、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往往忽视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是危机状况,需要各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应对。因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以及“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处理,轻对群体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②所以。当前对少数问题学生帮助和治疗工作方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功能。
(二)认识误区,工作不力
当前的许多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大多由德育工作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德育工作者因为受到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的影响,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中,加之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德育的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往往被认为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研究生克服障碍,并努力提高其思想境界。也有些德育工作者主张心理教育取代传统的德育。这些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不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开展。
(三)方法体系缺乏创新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虽然已经得到重视,并开始系统性探索,但在教育实施上尚未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没有形成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大多数高校中,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直接采用本科生的教育模式。③有调查显示,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已不再是本科生的交往障碍、心理不成熟为主,而更多地表现在由对未来的不确定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感。这就要求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模式上要区别对待,构建符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四)科研有待于深入,研究方法及工具有局限性
当前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等;一类是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来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主要有访谈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少,深入程度低,有许多研究结果还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另由于研究范围、样本容量有限,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也大大降低。今后应多进行跨专业、地域的研究,尽量增加样本含量,以减少抽样误差。也有研究(俞国良,2008)指出,当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五种倾向: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雷同化。①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存在重诊治轻教育的倾向,心理咨询重障碍、轻发展等问题。因而有研究者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四个原则:教育、发展、预防、主体(楼成礼,2005)。
三、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关注和重视,但对比本科生的工作体系,还亟待加强和完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从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构建相应的教育体系。
(一)完善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生成长发展阶段的必要教育纳入正常的生活、学习中,辅之以心理辅导、职业指导、危机干预、文体活动等,建立一个从学生自助到老师关心、人人参与的健康成长体系。首先,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研究生的自主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选(必)修课,让研究生学会关爱自己,掌握自我调节和减压的基本技能,应对遇到的困难。其次,高校的心理健康机构要针对研究生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年级、有步骤、阶段性开展心理健康的监控,辅导与咨询,建立重点生档案库,关注问题学生,及时采取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再者,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德育有机融合。作为德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从方法上给予补充,而且两者的结合可以共享资源,共同实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融合体现在师资队伍、实践和研究以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最后,建立学校、学院、班级、教研室四级研究生心理健康干预网络和救助体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干预。
(二)优化工作队伍,构建合理的工作队伍体系
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高校要构建充分而合理的工作队伍机制。从大规模的普通人群筛查、求助人群的个体化应对,以及师生关系改善等途径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重点建设3支队伍,共同建构系统的应对机制来切实有效地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1:辅导员和日常行政管理教师队伍。高校要依托此队伍关注和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辅导员和研究生朝夕相处,既是德育工作的开展者,也是研究生生活中的知心人。作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务必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高校应该给辅导员提供机会学习相关的心理辅导与实践知识,鼓励辅导员参加地方或者国家的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资格认证考试,全面增强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助人能力。队伍2: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此队伍将针对普测筛查出的重点关注人群进行进一步访谈确认,建立在读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确实需要个别或团体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或干预的个体进行专业性的服务工作。同时,此队伍还将通过课程教育、团体咨询来开展深入的、针对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3:研究生导师。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增强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本研究特别发现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互动关系直接关乎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导师的心理健康意识能促使其运用导师的力量来帮助研究生的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因为研究生大部分学习和科研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研究生的各种奖惩评定都需要导师审核。这种息息相关的师生关系使得导师更容易洞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也就更利于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队伍4:研究生社团和研究生骨干队伍。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朋辈辅导的开展会大大延伸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预警能力。在研究生中开展朋辈辅导,首先依托现有的学生团体,比如心理协会、阳光志愿者等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互动性的文体活动等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增加研究生朋辈的接触机会,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①其次,在班级和教研室设立心理委员或者观察员,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中的一线学生预警者。最后,界定朋辈辅导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促进朋辈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心理教育功能
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创造一个宽松积极的人文环境,消除不良文化污染造成的磨擦和干扰。当前丰富的校园活动仅仅吸引那些感兴趣的研究生,相当多的学生还是“宅”在自己的小空间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增加文化体育设施。研究生管理部门需要组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之中。一方面增加体育锻炼的设施和资源,给没有体育必修课的研究生更多身体锻炼的机会,增强体魄。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组织和导师教研室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健康、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研究生全员参与,改变他们单调乏味的生活模式,促进交流和沟通,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四)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模式,提升研究生心理素质
团委和研究生会在提升研究生心理素质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开展研究生素质拓展训练营,开展如天梯、求生、渡河、背摔等团队项目,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内容,以促进研究生之间互相信任与协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素质的拓展计划,通过心理讲座、心理游戏和心理实践训练等手段,锻炼个体心理素质、培养耐挫能力。各院、系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设置,实施人文素质拓展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综合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等。
(五)实施学生帮助计划,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学生帮助计划SAP(StudentAssistancePlan)可由学校多个部门联手,共同为研究生设置一套长期的心理支持系统。SAP项目内容可以包括:压力管理、时间管理、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以帮助研究生成功应对个人素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减轻心理压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六)加强干预性研究,指导实践工作
研究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体育教学改革
一、体育的产生
就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除了劳动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达和抒发内心各种情感的需要等。
二、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研究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体育思想、体育理论和发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体育本质特征,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先秦时,《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阴康氏之始由于阴雨积水,气候潮湿,影响人们气血不活,肌肉肿胀,而采用“舞”的办法,使气血疏导畅通。相传尧的时代,这种以肢体活动来消除病痛锻炼身体的思想已经出现。荀子有“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学说。
2.西周时有文通武备的思想。《说苑君得》记载:周武王对伯禽说:“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威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孔子曾说,“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有文备”。这就说明培养人才必须文武兼备,这样才能治国安邦。
3.战国时期崇尚射御。《墨子尚贤》中墨子关于射御之事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罚贱之。”
4.秦汉时的道教导引,东汉时期的华佗《五禽之戏》,说明“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5.明末颜元主张人人能兵知礼乐,“凡礼必射,奏乐必舞,使家有弓矢,人能干戈,成文治之美,而具武治之室”(《习斋言行》)
6.到了近代军国民体育,提出:“军人之知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质,不独限之从戌者。凡全国国民,皆亦具有之。”主张全民学军练军具有军人的气质。同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制定“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
1932年,中央执行委员会制定学生义勇军教育纲领,规定:“各校组织青年义勇军及童子义勇军,实施军事训练,冀达雪耻救国之目的。”
1952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制”。1982年教育部何东昌部长提出“要坚持三个为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
2007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三、体育本质
日本学者前川峰雄说:“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作为手段、媒介)所进行的体育”。美国学者布拟尔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在培养身体、精神、情操等方面与社会相适应的公民”。在世界上极有影响的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个有用的公民”。前苏联《体育百科全书》也有类似的界定:“体育,整个来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的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本领的有计划过程”。在我国,“体育,一词最贴切的解释就是,身体教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199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中对体育作了如下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刘德佩认为:“体育是人类为促进自己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高级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以各种身体运动形式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体育的理论、思想、发展来看,我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首先是人的肢体活动。没有肢体活动,又何谈身体发育、体格健壮。单纯的脑力活动不应在体育其列,如:各种等。其次,应有一定的强度,只有通过一定的强度练习,才能起到呼气器官、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脏器的锻炼效果。另外,通过强度练习,产生的汗液起到排毒的作用。第三,必须有一定的锻炼手段,在体育表现为一定的运动项目,通关对这个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达到科学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效果,并且掌握“三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体育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塑造人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之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强身健体,终身受益。
四、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说:“面对当前的高校体育状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努力实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对接,让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体育锻炼中品味健康向上的高质量生活。”
认为,“体育者自养其生之道也”,运用各种技艺手段,进行“有规则,次序”的目的,“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在论述体育价值作用时说:“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以转强;身心可以并完。”同时他认为:“坚定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
我认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保持体育本质的基础上去改,可以从项目上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等时尚前卫的体育项目,在增加体育项目时,必须修订好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必须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方法。不能一味的将体育作为娱乐、游戏、玩耍、百戏等形式,实际是将手段当目的,缺少了体育应有的使命,从而达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6.
[2]鲍冠文。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03.
[3]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6.
[4]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06.
[5]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续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
[6]亚里士多德(出隆译).形而上学。岩波书店,1962.
[7]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
[8]李力研。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1).
[9]李桂玲。学校体育本质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4).
[10]唐健。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本质的确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4).
[11]赵立军,韩孝栋。体育本质的人文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