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管理教师
学校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定期考核、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确保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有效的管理?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学校如何管理教师”,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 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是学校管理的重点。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学校如何管理教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如何管理教师
一、树立以人为本、依靠教师的思想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主要是管理好人、财、物,其核心是“人”。可见,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挥不够的学校其结果都是不堪设想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依靠教师办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首先,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正确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我校女教师多,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理当充分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经常与她们交心、谈心,尊重她们的意见。
其次,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教师的劳动表现为劳动进程的个体化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所有。要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强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就必须发挥好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倡群策群力,鼓励教师献计献策。譬如:学校制定工作计划中要求每学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课题研讨会、骨干教师座谈会等,其间教师们畅谈教学改革、教材教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了他们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要关心教师,自觉为教师服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因此,管理者要经常深入教师,谈工作、谈生活、拉家常、议时事;逢年过节或教师家有病灾,婚娶大事时,要亲自登门探望,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在深入群众时,通过群众的反映掌握个别教师的实际困难等等。同时,管理者要减轻教师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众所周知,教师工作是繁忙的,辛苦的,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在学校里是各项工作的骨干,“挑大梁“的,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沉重的家庭生活的担子,许多人过着“战斗的早晨,紧张的中午,忙碌的夜晚”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的身体健康和业务进修提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这便成为学校领导者关心教师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校长要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体谅教师的苦衷,相信教师们是愿意努力搞好工作的。另一方面,要尽量解除教师的课外负担,不要超负荷要求,不要把本应校长做的事情转嫁到教师身上。上级要统计资料,由校长、教导处、办公室来办,不必麻烦教师;不让教师开多余的会,不搞突击劳动,不让教师开夜车去改大堆的练习本,这样既能使他们知道管理者没有意忘记他们,管理者本身的威信也在不言中树立起来了,其积极性也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了。
二、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是发挥教师办学积极性的根本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按先后次序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关系表现为: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由低到高,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需要是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当需要一旦出现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动机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成为一种支配行为以求得自身满足的力量;当个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促使人去从事某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动机。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来激发。这种推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第一,物质推动力。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满足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基要如:衣、食、住、行,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利,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对教师的物质需要包括生活物质需要和工作物质需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尽力去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按时发放,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子女安置、家庭的后顾之忧等现实问题。对此,学校应建立一套教师工作考核机制,如服务量化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办法等,分别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考勤、教案、作业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根据考核成绩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二,精神推动力。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那么,怎样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志向的同时,在学校范围内实施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把诸如评选先进、表彰、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我们主张在褒贬时以褒为主,在奖罚时以奖为主,既要善于培育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又要创造一种谦逊互尊、坦诚的民主和谐、友善文化氛围。
其次,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在实施教师聘任时,既要重视学历文凭、专业技术等级、岗位资格证书等硬件,又要注重教师爱教爱生、乐于奉献精神的考查,逐步形成一个竞争上岗的局面。三是任务目标激励。学校在制定中长远目标时,要把一些客观目标具体作为一个个指标,并分解到每一个教师头上,下达年度任务书,考核其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并予以表彰。四是委以“重”任。教师工作的个体化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差异性,学校在用人时要避虚就实,用所长。对个别调皮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重表扬,委以“重”任,调动其积极性。
第三,信息推动力。在当今社会中,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也被认为是一种生产力。因此,学校要向教师有计划地提供进修学习、校际交流、考察学习、人际交往、参观旅游等接收信息机会,以满足教师对信息资源的需要。
三、创造健康、向上、活跃的校园文化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外因
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向新生一代播种文明健康思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园地。这种校园文化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努力培育一种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管理中,要在总结成功之道和失效教训基础上,善于挖掘学校自身的优势,并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个性特色,进而在兄弟学校中独树一帜。
(二)培养团队精神,发挥依靠教师办学的群众效应。我校在倡导尊重教师,理解、关心教师,发挥教师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合作的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群体意识,使每位教师都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位教师都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产生一种内在合力,充分发挥管理的整体效应和功能。
(三)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容校貌、师生的衣着穿戴、校园文明用语、教职工的工作规范、优良的设备设施,甚至包括教室课桌椅的摆放,学生作业本的整齐划一,垃圾箱的位置等等,一草一木都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外在物质基础,教师身临其境,无不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完善每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创造和谐、平等、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优雅的教学环境,对鼓舞士气,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起到了无声的推动作用。
总之,关于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问题,事关管理者的有效性,事关组织的有效性,更事关今天的教育工作领域中个人和社会的有效性。在新的世纪里,对学校管理中的的大量非逻辑性和非理性问题,以往的管理方式呈现出了局限性,领导者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掌握一定的行为科学理论,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校长如何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一、校长必备具有领导力
一校之长,一定是专业知识扎实,博览群书,让老师打心底佩服你有两下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所学校也一定有自己形成的规章制度,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也就是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应该是师生理想信念,共同愿景,全校师生为之矢志不渝的追求。
校长领导力还体现在用人,识人方面。校长在学校要善于研究人,观察人,中层行政要善于研究事。一所学校,每个老师都有其优缺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校长要善于用人,要用人所长,把教师用在适合岗位上,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二、校长如何实施管理
校长要明白,学校发展重在教师,教师发展了学生才会发展。学校教育要回归教育初心,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种检查,也不是为了满足上级领导的期盼,我们办学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学校要想方设法创设条件满足学生需求,动员全校老师不断为学生创造价值。
学校管理中,无论校长,还是老师,都要一日三省吾身。平时教育教学管理当中,经常问问自己:我们的教育使命是什么,我们是为谁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重视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计划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
因此,在学校管理当中,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好学校规划,设定中长期目标,采用什么方式达到阶段性目标,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进行绩效考核,如何激励教师潜能,这些都是校长要考虑的各种问题。
学校如何进行目标管理?第一步,校长在制定中长期规划或学校制度时,要召集全体老师,集思广益,要与老师共患难,同进退,激发全体成员使命感。第二步,建立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目标,始终要让员工牢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员工坚定不移地朝目标奋进。第三步,校长要善于放权,学校的事,校长一个人绝对做不来,有关财权、分工调配权、评价权都要下移到各部门,让各部门能放开手脚,把自己应该做的事认真做好。
三、教师的管理是关键
有效的学校管理是让学校每一个员工都有成就感,有满足感。有许多校长认为,学校管理重在发号施令,压制着让老师们被迫去实施。其实,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老师,要推动学校发展,重在自我管理。大到学校项目方案推动,小至课堂上某一细节,师生员工都要进行有效反思,反思能让你认识自己,才会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潜能,教师才能敬业,才能爱校爱岗。
作为校长,激励教师方式多种多样,直接对老师某一工作进行表扬与嘉许,或者向上级汇报,评优评先为教师去争取,让教师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其实,基于业绩的现金奖励并不是激励教师潜能的有效方式。
一所好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校长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我们校长在工作中要充分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键是要自己以身作则,引领示范,把教师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学校校长管理教师的方法
1.用“人格”的力量去凝聚教师
常言道:“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周恩来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更离不开他人格的魅力。一个学校校长“人格”的优劣,是决定教师向背的关键因素。作为校长要对教师实施有效的指挥,就必须修炼良好的“人格”。王安石曾曰:“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天下。”
为政于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立志修炼身心,磨练众人仰慕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做到法纪观念强烈,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生活作风正派,具有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才能影响和凝聚你周围的教师。
校长为人处世的言行举止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中,你要教师心向于你,你就得处处心向教师,方能产生向心力。现在也有不少校长,在家大声吆喝,不干实事,外出大吃大喝,作风浮夸;有的甚至打牌赌博,违法乱纪。这样你就无法凝聚教师在你身边努力工作,也就无法管理好学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校长时刻不可忘记。当然,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人格”魅力不可缺少的。
2.用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
“公正”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现实中,没有哪一位校长说自己办事不公正,待人不公正。但事实上真正办事公正、待人公正的校长不多。此处所说的“公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是待遇上的公正
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对待教师,政治上要平等,无论是入党提干、评职评先、进修学习,乃至会议上的表扬、批评,都要以无私的政治眼光对待每一位教师。
不可任人唯亲,随心所欲。学校利益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生存的需要。经济待遇是否公正,这是教师评价校长好坏的直接因素。利益的分配,决不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领导,不顾百姓;只顾少数,不顾全体。但公正的分配不等于平均摊分,要体现教师劳动的优劣,要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现在教师的待遇在政府的关怀下在不断地改善,学校的经济实力也在逐步增强。秉着实事求是、按劳分配、公开公正的原则,分配好学校可用于教工福利的财力,是校长管理好教师的重要方略。我认为,在利益分配上,校长不要老大自居,宁可负己,不可负人,方能赢得民心。
是教师使用上的公正
科学、恰当、公正地使用教师是一门学问,也直接显示校长的管理水平。首先校长要花气力去全面地了解每一位教师,从教师的家庭状况到个人生活,从学识水平到性格气质,从组织能力到教学水平,都应该了如指掌。其次要知人善用,不要因偏信和陈见而用错人。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的才能被重视;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的才能被埋没。
我国历史上此类实例比比皆是。“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因得到刘玄德、韩信因得到刘邦的高度赏识而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最好的证明。赏识、激发教师的热情是十分重要的。还有在工作量的分配上也要一视同仁,诚恳老实的不能吃亏,刁钻狡猾的又不能沾光。每期的教学人员安排,校长不可不管。公正、合理地使用教师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情感分配上的公正
人是有血有肉的,既要经济上的支持,更要情感上的抚慰。尊重、信任教师,关心、爱护教师,和教师交朋友,是校长的一项基本功。知识分子重感情,重友谊,只要领导能尽心尽力关心爱护他们,即使生活清贫些他们也不会计较。作为校长要以同样的态度,同样的热情,同样的行动对待每一位教师。济贫助困、嘘寒问暖要一视同仁。打个比方,某教师生病了,你去看望了,别的教师病了,你同样要去看看。对待教师戴有色眼镜,此热彼冷是管理不好教师的。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更是校长之大忌。
3.创造优良的环境吸引教师
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每一个教师所向往的,改善环境是校长管理教师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太差,人心不向,教师的有序管理就无从谈起。
一所学校,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这地位和效益是由教学质量来决定的,这是校长们的共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校长们的自觉行动,这一点是可喜的。但如何重视学校多方位的建设发展就不平衡了。
一所学校,从现在的形势看,一般来说,经费都不是很宽裕,作为学校的指挥者,在考虑教师的个人利益的同时,一定要花气力,花资金,尽力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一是学校硬件的建设;二是校园文化的建设;三是学校教学氛围的营造。三者缺一不可。
学校品位的提升,环境的改变,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有学校的每一位指挥者都能有所认识,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四川有名的重点中学成都七中、西昌一中,只要你一踏进他们的校门,就会感受到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就会被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所吸引,有谁又不想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呢?作为校长,要立志向他们学习。
4.制定科学严格的制度规范教师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的教师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不制定一套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管理不好的。作为校长,在制订制度前,要有全盘的考虑,全面的了解,广泛征求意见。制订的规章既要科学又要严格。此处所说的科学,就是要符合党的政策,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要符合本校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谓严格,就是要行为规范到位,奖罚制度落实,扬抑条款分明。不可统而言之,要没有随意性。
制度的制订是为了规范教师而不是为束缚教师。要在制度允许范围之内,留有让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次要达到规范的目的,不能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只有落实才谈得上规范,才能真正管理好教师。校长与教师间一定要约束与激励并举,服从与协调共存,求同与存异同在,这样才会彼此信任,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工作。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管理好自己应管理的教师是一项常规工作。但实质上又是你能否管理好这所学校的关键。我信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爱因斯坦说:“学生尊敬教师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我想改一下,教师尊敬校长的唯一源泉是校长的德和才。作为校长,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积聚自己的德和才,对教师实施有序、有效的管理。我坚信:“能力出自公心,人格能凝聚无穷的力量。”只要你积极参与,教师的管理就一定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