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的概念通用4篇
【导言】此例“教学质量的概念通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质量的概念【第一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对策 化学概念 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当认知这一充满感性的科学世界时,需要认知者丰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而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概念的讲解过程常表现在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它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造成学生化学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
1.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具体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高级的认知建构。
2.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记忆的困难。
3.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比如分子、原子、元素这样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4.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往往使学生感觉到难以接受。
5.从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看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
此外还有教师的不合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如何解决上述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下面笔者谈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1.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2.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3.注重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比如说相对原子质量,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以氢原子质量为1作为原子量的标准,用比较方法测定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后来鉴于氢的化合物不如氧的化合物多,为了测定原子量的方便起见,改用氧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6作标准,来测定其他元素的原子量。后来发现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物理界改用氧16等于16作为标准,但化学界仍采用天然氧等于16作标准。物理学和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子量标准不同很容易引起混乱。1959年国际化学联合会、物理联合会一致同意,以碳12质量的1/12作为原子量的标准。
4.抓变式,巧变形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a.化合反应:A+B=AB
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如此的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给学生一种深刻的印象。
5.新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化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新概念时,可提出与已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元。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类比方法。
6.学生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内涵,明确概念之外延
例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内涵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即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和等于生成各物质质量和。外延是一切化学变化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讲解燃烧时,内涵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外延是一切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参考文献
[1]韦俊谋, 创新设计初中化学实验二则[J],民风(科学教育),2012(12).
[2]杨军峰。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4(5).
教学质量的概念【第二篇】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概念;意义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
对于“教学质量”概念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教学质量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教学质量就是教学结果质量,即学生质量;(2)教学质量包括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3)教学质量包括为教学所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质量(投入),教学实践的质量(过程),成果的质量(产出或结果)。
首先,结合体育教学领域,尽管教学的前期投入、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场地设施条件等对体育教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围绕学生变化与发展而进行的;其次,从“教学质量”的词意角度分析,教学质量应包括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质量,但体育课程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师的“教”最终还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体育教学质量应直接指向体育教学之后的学生身心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一)形成成熟、积极的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拥有一颗较为敏感的心,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会对学生未来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性体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积极的心理所不可或缺的方式。
(二)促进多元化的卓越,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
体育课堂的进行“让所有同学都能发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将“卓越”定位在纯粹的文化课成绩上。精彩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为这种多元化的卓越提供了可能。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及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在该项目上取得好成绩。
(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在体育比赛项目中,绝大多数属于团队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等。团队体育项目教学是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素养及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每个学生的努力,获得相应的成绩,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
(四)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一个体育社团往往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与此同时,整个团体又在一起为一个目标做出奋斗。如此的场景设置很符合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规律。这样的环境可以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后所面对的人际交往产生模拟,帮助他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
要树立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科学锻炼以及合理营养并重的观念,既要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理念,保证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的观念、把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考核的质量观,最后是面向全体学生、打好扎实基础、培养发展能力、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观。
(二)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方案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拥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吗,从而不会使课堂训练变的混论,没有秩序。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合理将对影响到学生的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教师也就无法调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明确教学任务的目的,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训练学生原地跳远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规范的完成原地跳远,并让学生对原地跳远产生兴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训练,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
(三)合理布置场地、科学使用器材,做到真正为教学服务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场地和器材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激起学生的练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在场地的设计布置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小场地多用途”和“一物多用”的优势,根据教材的需要、练习方式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计不同形式的场地,力求做到合理、艺术、新颖、实用、安全。在器材的使用上要科学多效,教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如何使用器材,保证使用安全,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做到真正为教学服务。
(四)以 游戏为切入点提高中小学体育课趣味性
学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对于学生不易掌握、容易出错的教学动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简单、生动、可爱的游戏视频课件,配上一些学生喜欢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练习。二是针对教学内容,适当插游戏节目或者体育比赛。比如,为了掌握投掷球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手持纸飞机、降落伞、小沙包等轻物进行各种游戏练习,掌握用力方法之后,让学生手持小垒球练习,重点感受一些基本动作的用力,最后指导学生使用实心球,利用单、双臂学习前后抛的方法。
(五)师资队伍大力建设
只有建设起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勤奋实干、懂得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深化对体育教学体制改革,必须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上。体育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了解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督促体育教师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对在职教师培训计划活动以及教师资格年度考核与评比等方式来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各种交流、培训以及活动当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的概念【第三篇】
关键字高中数学;基本概念;自主探索
数学概念教学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和学会应用概念的前提下,能对获得概念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好,新课标特别强调对教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很显然,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莫过于数学概念,其也是学好数学知识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学生能在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层次上掌握好数学概念,那么学好数学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以下笔者就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的几点列出。
一、认识概念从体验概念产生的过程中入手
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数学概念的引入,应从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通过与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的例子,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数学教材上的概念大多是直接给定的,而且由于数学概念舍弃了事物的各种表象,用符号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数学语言又比文字语言的表达更加简练和严密,从而就显得高深莫测。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概念的问题情境。
二、发掘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再如,函数概念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初中给出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对应起来;另一种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与象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初中给出的定义来源于物理公式,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可用图像、表格、公式等表示,而高中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抓住了函数的本质属性,更具有一般性。认真分析两种函数定义,其定义域与值域的含义完全相同,对应关系本质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所以两种函数的定义,本质是一致的。当然,对于函数概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容易的,要经历一个多次接触的较长的过程。
三、理解概念时,努力推敲其内涵与外延
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教学中要注意对概念逐字逐句加以推敲、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概念,启发学生来理解和掌握概念,防止学生片面地学习概念,以至于引起概念间的混淆。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数学概念的两个重要方面。数学概念的内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全体。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以下几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等。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自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觉获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从而形成新的概念1这样学生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使学生从被动地听发展成为主动地获取和体验数学概念、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五、精选习题,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数学概念运用的问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学生掌握了数学概念之后,教师精选几类题目,让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然后启迪学生从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用向量解决几何中有关距离的题型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学习完“向量的坐标”这一概念之后,提出问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试求另一个顶点的坐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不少学生运用平面解析几何中学过的知识(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直线方程、中点坐标公式等),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应用共线向量的概念给出了解法;还有一些学生运用所学过向量坐标的概念,把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联系起来,巧妙地解答了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使学生透彻地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数学概念教学同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关系,在思想上重视它,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根据新课标对概念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概念教学设计,把握概念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以达到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概念本质的目的。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夏娟。探究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
教学质量的概念【第四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概念;教学对策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当认知这一充满感性的科学世界时,需要认知者丰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而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概念的讲解过程常表现在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它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造成学生化学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
1.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具体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高级的认知建构。
2.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记忆的困难。
3.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比如分子、原子、元素这样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4.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往往使学生感觉到难以接受。
5.从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看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
此外还有教师的不合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如何解决上述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下面笔者谈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1.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2.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3.注重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比如说相对原子质量,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以氢原子质量为1作为原子量的标准,用比较方法测定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后来鉴于氢的化合物不如氧的化合物多,为了测定原子量的方便起见,改用氧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6作标准,来测定其他元素的原子量。后来发现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物理界改用氧16等于16作为标准,但化学界仍采用天然氧等于16作标准。物理学和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子量标准不同很容易引起混乱。1959年国际化学联合会、物理联合会一致同意,以碳12质量的1/12作为原子量的标准。
4.抓变式,巧变形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1.化合反应:a+b=ab
2.分解反应:ab=a+b
3.置换反应:a+bc=ac+b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如此的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给学生一种深刻的印象。
5.新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在化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新概念时,可提出与已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元。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类比方法。如:
? 相同点 不同点
燃烧 发生了
氧化反应 发光发热 、反应剧烈
缓慢氧化 发热而不发光 、反应缓慢
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燃烧
通过类比,不仅可防止概念的混淆,而且还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亦可“温故而知新”把新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6.学生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内涵,明确概念之外延
例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内涵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即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和等于生成各物质质量和。外延是一切化学变化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讲解燃烧时,内涵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外延是一切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参考文献:
[1]韩斌。新课程初中化学概念及理论教学的几种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5).
[2]杨军峰。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