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自闭症教育的实用研究成果范例【汇编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7969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自闭症教育的实用研究成果范例【汇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一篇】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初等数学的教育实践中,需要着重通过找寻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集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从而为未来中高等数学的教授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论断一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因而,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疑问点和兴趣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创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一、教学应立足于大纲和教材。

在教学指导中,教师首先应该立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清楚把握教学的基本方向,深入了解教学的基本目的和培养思路。

由教育部修订的教学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目的中,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三方面提到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指明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性,使教学目的更为完整、全面,更好地体现了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另外,大纲还就教学目的的每一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学生应获得的基础知识的范围,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不仅是课程内容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教师完善自身素养的读本。现在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专家学者的反复推敲考究的一套权威教材,因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作用,成为了教学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详细剖析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里特点,详细制定教学计划,并对教学进度进行实时跟踪考察,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消化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在使用教材上,一定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度依赖教材,教学内容死板,完全照搬照抄课本上的内容,教学没有创新性和灵活性,这样不但降低教学质量,还会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二是过分脱离教材,为了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大量搜集各种素材,大规模的修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这样会使得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加重,而且还可能使得学生因为知识太过杂乱而“吃不消”。

因而作为小学基础课程的教师,更应该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认真解读教材,精准地把握知识脉络,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形象思维。

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诱导和引发,由于小学教学对象一般为7周岁至13周岁的青少年,其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引导,加强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动静结合,从而从感官上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不可少一样。”脑科学研究表明,视觉神经的发展,是从简单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这样一种层次加工的顺序进行的,加工不断提取形状的精细特征。这就说: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能对所接触的新知识有最初的了解,才能对新知进行学习、判断、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利用观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比较持久的知觉,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在数学几何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结合实际物件配合讲解,再通过抛开实体单纯利用语言描述为学生呈现想象中的虚拟立体空间,这样通过从现实物品抽象出来的立体想象,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架构能力,从而为几何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同时,在国家心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在安排数学的教学内容时,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只有在观察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中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地通过观察提高知识补充的能力,从而学习好数学。

三、培养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应用学科的基础课程,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初步了解现代数学中的某些最简单的思想,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只有能够为实际生活提供解决方法和手段的数学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

近几年,已经有多位教育专家和学者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提出,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中心是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即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较信息——做出决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融会贯通,完善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策略的产生,必须以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想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过程为载体。这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启发下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独立进行转化,在获得对具体图形转化方法清晰认识的同时,感受转化的价值。在解题后让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应用策略的过程,并对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提炼、整合,能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对策略的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钱科英.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j].小学数学教学网,2009,05.

[2]孙来根.有效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j].小学数学教学网,2009,04.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二篇】

病例一。

4岁孩子患“多动症”认为自己是“奥特曼”

基本情况:病儿东东(化名),年龄4岁,智商测试:120(优秀),表现:注意力中度异常,多动行为重度异常。沉迷于动画片情节,有自己是动画人物的幻觉。

在宜童中心接受训练的东东4岁,刚到中心时,他把教室里所有的桌椅板凳、玩具、书籍全都拿起来又扔又砸,见人就打还不住地叫喊。仔细一听,才知道东东说的全都是动画片《奥特曼》的语言。原来,他是把自己当成动画人物“奥特曼”了,天天只知道沉浸在“奥特曼”的世界里打打杀杀。在他的眼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或物都被他分派成“奥特曼”中的角色。然而,虽然非常好动,东东却动得并不协调,双脚不会同时跳,面部表情紧张、不自觉地抽动。儿童心理专家张原平发现东东有明显的多动症和“妄想狂”的表现。

专家分析。

溺爱给孩子成长带来问题。

由于父母工作忙,东东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东东小时很淘气,但爷爷奶奶发现东东很爱看电视,每到这时东东就老实很多。于是,因为怕孩子不听话,也为了孩子安全,老人家经常给孩子看电视,对于孩子的爱好,老人更是尽量满足,给孩子买各种动画片的光盘、图画书,还和孩子一起模仿着玩儿。这样,在儿童求知欲最强的三四岁时,东东每天都与动画片《奥特曼》为伍,不仅如此,生活中为了让东东高兴,爷爷奶奶以及其他家人也甘愿充当动画中的'角色。这样,致使仅有三四岁的东东将现实生活与动画世界的界限模糊了,从而出现幻觉,感觉统合失调严重至多动症等身心疾病。儿童心理专家张原平认为,现在,隔代抚养和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比较多,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与同龄伙伴的接触,又被过度保护,这都致使孩子在成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病例二。

整天只会说广告语5岁孩子重新学说话。

基本情况:病儿龙龙(化名),年龄5岁,表现:没有主动语言,自我中心语言严重,只会说广告中的语言,不能交流,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60%的孩子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是广告。广告在给孩子强烈视觉刺激的同时,给孩子性格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危害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广告左右孩子的消费不说,一些不太适合孩子的广告内容和广告语也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小的孩子就津津乐道于“性保健品”,在生活中频频使用不适当的广告语等等,其实,广告惹的祸还不只这些。

专家分析广告反复刺激影响学说话。

5岁的龙龙从几个月大时就对电视广告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家长也以为广告色彩鲜艳,语言丰富,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没有约束孩子看广告,有时还会有意找广告给孩子看。而孩子开始说话以后,不会叫爸爸妈妈,反而不时地说出“脑白金”,起初,这种情况还让家里人觉得“很有意思”。直到一年多以前,家长才发现,孩子已经除了广告语什么话也不会说,而且是没有规律地胡乱蹦出各种广告语,与别人根本不能交流。龙龙的症状直到被专家称为“没有自主语言”、最终被医院诊断患有自闭症时,亲人才重视。

“电视保姆”让孩子得了精神病?

孩子是不是因为看电视才得上自闭症、多动症呢?这些疾病是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的具体病因目前在全世界都尚无定论,虽然病因并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是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正确的教育和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改变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反之则可能加剧病情。就像电视广告之类的节目,不能说是孩子得上自闭症的“祸首”,但是,让孩子完全沉浸在电视中,肯定加剧了病情。

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卢稳子认为,让孩子沉迷于电视,对孩子的脑发育和全面发展绝对是有影响的。主要影响有:

一是幼儿不能清晰地思考,也不能做建设性的想象,电视影像对幼儿只有单方向的沟通,它与孩子没有交流,孩子的社会能力和语言表达在电视面前都不需要了,也就渐渐地减弱了。

二是电视节目毕竟还是机械的,它的声音也是机械的,孩子总是对着电视,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周围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孩子不能交流的重要原因。

三是电视广告之类画面的快速转换会引起注意力紊乱,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性经历,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不可能用理解的心态去关注电视,也不能与电视里的事物形成交流,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缺乏活力”的大脑活动模式,这会使智力活动迟钝。所以,电视在低幼龄孩子的成长中绝对不是一位好伙伴。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三篇】

今天不炒干货,来熬一碗带毒的鸡汤。

我想问家长一个问题,面对这么一个孤独症的孩子你到底急不急?

急!急!急!!

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会这么回答。

但是,你真的急么?

问这些问题的有新家长,也有老家长。我不知道你们觉得提问这些问题的家长正常不正常,反正从我一个康复师的角度来看,这太不正常了。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除了宇宙飞船怎么造你在网上查不到,剩下的绝大多数你想知道的都能在网上都能查到。甚至连毒品怎么做,化学公式是什么,需要的原料有哪些都可以查到。

如果各位真的急,诊断之后为什么不去网上查一查自闭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自闭症的特征,表现以及目前为止有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有没有发现病因。随便查一下我相信你绝对不会问出上面的问题,并且在网上搜查起来非常简单,并不困难。

如果家长真的急,如果真的每个家长都看了自闭症的大概介绍和描述,怎么可能还会有那么多去吃药的,打针的,搞生物疗法的?花了钱是小事儿,甚至损伤孩子的身体都是小事儿,关键是那宝贵的不可逆的康复时间啊!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曹老师,我是真的急,我孩子诊断完我就去网上搜了自闭症,有所了解之后我就听了医生的推荐,去了机构进行训练。

那我只能说你还是不急。

这就像你得了病,你问:医生我得的什么病?医生说:哎呀,这个病可难治,目前没发现病因,医院也没什么办法,你去学校上课吧。

如果你真的为了孩子急,你会不想清楚就听了医生的话?让你去学校你就去学校?

有的家长会说,曹老师我真的急。我去网上查了资料,也对机构考察了一圈,然后才把孩子送进机构。

我们先不谈别的,只谈aba,因为国内大多数的机构都在使用aba。

那在这么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有没有查一下什么是aba?aba有什么方法技巧可以来提高孩子的能力?或者说,aba到底对孩子有没有用。

家长一定要明白一点,孩子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孩子不能在机构呆很久,也不能跟一个老师生活一辈子。况且,各位真的对机构的老师那么信任么?机构的老师真的有那么专业么?你甚至连孩子在里面上什么课都不知道!

我从来不反对大家进机构,在自己没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前,找一些正规的,可以让家长跟进学习的机构,会帮助家长迅速的成长。

我反对的只是过于依赖机构,为了孩子上机构而去机构的行为。

我理解大家,我知道大家真的急,面对这么一个孩子压力也很大。但是真的希望大家能急在点子上,不要瞎着急。

家长瞎着急还体现在别的方面,比如没语音的希望孩子迅速的有语音,认知弱的希望尽快的提高认知。

本身提高这些能力没错,错就错在家长太急躁,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进步和提高。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孩子康复是个长期战斗的过程。很多基础能力的提高少则一年半载,多则需要一生的不断训练。

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事实是各项能力之间都是相通的,我们要提高的是孩子的短板。大家送孩子去机构也是让机构的老师去啃骨头了,而不是去吃肉了。正因为家长急躁的心态,造成现在很多机构的老师只吃肉,不啃骨头。孩子的优势长板不断的提高,孩子的缺陷短板碰都不碰,一副虚假繁荣的样子。

毁了孩子,骗了家长。

各位家长如果不注重孩子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味的追求技能型的进步,总有一天孩子会因为基础能力的欠缺会造成后续项目的停滞不前。

比如注意力的训练,规则感的建立,自我管理的养成,呼名反应等等。

希望各位家长能急到点儿上,急到刀刃儿上。急而不乱,急而不躁是我们家长该有的急。

切忌急中生乱,急功近利。

因为见了太多的家长,也见了太多的悲剧。所以真的不想各位付出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却没有回报。这条路,唯有家长自己学习,不断的尝试实践才可以走下去。

最后衷心的祝福各位家长和孩子,并且希望在十年之后,各位能不后悔现在的所作所为。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四篇】

前阵子去其他机构给老师们培训,见到了一群大龄的自闭症患者,感触很深。所以很想把我一些零碎的想法分享给各位,也希望能给各位家长一些帮助。

那是个周末的公益课程,课程涉及了很多项目:架子鼓、乒乓球、钢琴、贝斯、绘画等等。服务的群体大多是大龄的自闭症,年龄在16岁到30岁不等。

这些大龄的自闭症“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课程里面有老师进行辅助,家长在外面的长椅上等待。

让我触动的并不是这群自闭症“孩子”,而是那些等在外面的自闭症父母。

这群在外面等待的父母从视觉直观上就能分为两类:一类垂头叹气,一类谈笑风生。

先说第一类,衣服颜色大多暗色系,穿着很随意,妈妈们基本不化妆。眉头紧锁,有的双眼遥望远方,有的低头玩手机。我走过去简单的询问孩子的情况,听到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缺点和抱怨,以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深深的无奈和无助感。

反观另一类,衣服大多颜色艳丽,穿着整齐得体,妈妈们基本画着淡妆。喜笑颜开,不是在跟旁边的人聊天,就是眯着眼嘴角微微笑的在那儿养神。我去跟这类家长沟通,他们会翘起二郎腿,兴致勃勃的跟你说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就连那些恼人的自我刺激在他们嘴里也成了有趣的事。

我当时以为第一类家长的孩子能力一定比第二类弱,于是我在跟几个家长聊完之后分别的去看了看他们的孩子,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情况跟我想的截然相反,第二类的孩子并非比第一类强多少,有的反而弱了很多。

通过半天的沟通,除去琐碎的因素,我总结出了两个核心:

一、接纳。

我所说的接纳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呐喊和。

口号。

而是真的站在各位的立场和角度,为你们今后的生活考虑。

为了幸福你我他,请一定要接纳您的孩子。

我前两天还在跟一个家长聊是不是要改变孩子这个话题,我们达成一致的结果就是:想改变一个人的人是最痛苦的。

因为他就是那么一个孩子,可能就是喜欢做一些无聊重复的事儿。有时候就是较真儿,换一条马路就能跟你犟半天。亦或者有些奇怪的兴趣爱好,比如爱收集个名片或者宣传单。

但是,这个世界如果父母都不能从心里接纳他的话,又指望谁去接纳和理解呢?

摘一段我和一位24岁自闭症孩子父亲的谈话:

“现在很多小龄孩子的家长被孩子的自我刺激和重复刻板行为搞得头昏脑涨的”

“哈哈,能理解。以前我也是接受不了这个,你说全家一起出去,这个孩子不是不停傻笑就是晃脑袋玩儿手。我这老脸也挂不住,以前没少揍他。”

“后来呢?”

“后来不打了”

“怎么了?悔悟了么?”

“哈哈,悔悟不至于。主要是孩子一天天的大了,结果发现这些你看不惯的行为也没怎么减少。之前科学的干预方法也用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没什么用。后来觉得与其要改变他这些行为不如学着接纳他。你心里接纳了,坦然了,其实这些行为也就不算什么了。”

“那您现在对孩子的这类行为是怎么处理的?”

“不怎么处理。我孩子的行为虽然别人看起来挺怪的,但是他并没有干扰别人的正常生活。我也不指着别人能理解这些孩子,所以我现在的做法就是:爱谁谁看,不管。不管其实不是放纵,而是对于这群孩子的某些方面上的尊重。”

“跟teacch里面提到的“孤独症文化的”意思有些像。”

“是的,但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别说是社会中的不明真相的路人了,家长真的能做到都寥寥无几。但是事实就是有些特质的表现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也是会伴随孩子终生的。”

“嗯,是的。我见过的大多数家长也都是想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唉,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孩子出生前我和孩子妈妈把孩子去哪儿上大学都想好了,结果孩子检查出来之后我们都觉得天塌了,落差太大了。但是现在想想,不上学也省了不少心,哈哈。”

“怎么才能做到从心里接纳这些孩子呢?”

“让我想想.......(半分钟后)”

“记得他/她是你孩子。”

“没了?”

“没了。”

二、谁都能带。

谁都能带,说的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

几乎所有的第一种家长都是全职,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我和家长打了很久的交道,我知道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但是,纵使我了解,纵使我有同理心,纵使我有足够的想象力,依旧难以想象他们究竟承担着多大的压力。

如果压力可以丈量,拉出来总可以绕地球一圈又一圈了。

几乎所有生活都被压榨,压缩。直到变成真空,直到变成生活只剩下孩子。

慢慢的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周而复始,刻板重复的每一天。

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大自闭症”带着一个“小自闭症。”

我问这些家长,全职带的原因是什么?

1、无法交接。

很多家长跟我说的话就是“这个孩子只有我能带。”

意思是没有这个爸爸或妈妈,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糟。糟糕的表现包括但不局限于:规则感下降、注意力下降、不听不看、行为问题增多、语言能力减弱、配合度下降、服从意识下降,自我刺激增多等。

通俗来表达就是:这个人在和不在,孩子完全是两个人。

基于这种情况,妈妈们(大多数是妈妈)被迫全职带孩子。因为如果妈妈不带,这个孩子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退步的情况。

因为孩子无法交接,所以妈妈们被套牢,只能全职带孩子。与此同时妈妈们的负面情绪开始慢慢积攒,并且越来越多。

发泄口无所谓孩子和老公,老公有可能每天也见不到,于是孩子成了发泄的唯一渠道。

轻则嚷骂,重则拳脚相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下1篇订阅号将会详细阐述,打骂带给你和孩子的毁灭性打击,这里不再赘述。

孩子在棍棒下变得听你的话,但是换了个人,没了棍棒,或者棍棒耍的没你溜,孩子便不再听话。他开始反抗,开始慢慢变成一个不识好的孩子。不识好的意思就是,你对孩子好他不听你的话,只有对他凶才会听话,而且起码要跟妈妈一样的凶。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孩子变得更加不能交接,因为只有你才能控制他,因为只有你才能“管”住他。

2、家庭原因。

也有一些妈妈跟我说,毕竟家里要生活,爸爸要出去赚钱,所以孩子就得妈妈带。

我不能否认钱的价值,它能让你生活的物质条件变得好一些。但是对于自闭症的家庭而言,可能这样做的损失有些太大了。

舍掉一个妈妈全职的去陪孩子,就相当于在孩子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并不是我危言耸听,全职妈妈们应该都能听懂我的话。

在如此枯燥重复机械的生活环境下,在如此大的精神压力下,换做我。换做我一个有一些方法的老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估计崩溃的比谁都早。

所以恳请各位爸爸们,我所说的并不是要你们放弃工作,放弃赚钱养家。而是一周七天当中你起码能带两天,两天就好。

那么我们算一下,一周当中妈妈还能带两天,还剩两三天。我们可以让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或者姑姑舅舅或者保姆阿姨等等帮忙照看一下。

这样的话,一周每个人也就平摊下来带孩子两三天,谁的压力都不会很大。

但是这一切前提的前提就是,您的孩子得能交接,您的孩子也得能识好。

不管是上面两种哪种原因,我们一定都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为了各位以后精神不崩溃,家庭能和谐,孩子能进步。我帮各位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孩子谁都能带。

我明天会更加系统的跟各位说清楚这样做的必要性,以及该如何做,分几步。

现在我可以告诉各位,几乎所有的第二类家长都是我说的这种情况。第一他们能从内心接纳自己的孩子,第二他们不需要自己全职带孩子,爸爸妈妈以及另外再找一个协助者,每个人每周只需要带两三天,其余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去经营自己的圈子,可以享受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中该得到的乐趣。

这条路有人说没个穷尽,但是这条路是有区别的。有可能是康庄大路,有可能是泥泞小路,还有可能是死路一条。

路在脚下。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五篇】

编者按: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因此思维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浅谈思维训练》的教育思考吧!

大家好,我是曹老师,脸大的曹。

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这句话相信各位都不陌生。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句话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呢。

自闭症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注意力发展的异常和思维发展的滞后。

之前讲过我们的。

1、注意力的指向性出现了问题(nt在人,asd在物)。

2、注意力的筛选过滤出现了问题(无法将同时发生的多种刺激按轻重缓急排排坐)。

3、nt注意力在整体,asd注意力在局部。

因为注意力指向性的问题,导致孩子不能将人作为注意力的中心。

所以大部分时间人都处于asd注意的边缘地带,自然会出现自主学习能力弱,社交沟通能力缺失。

除了注意力,思维上发展的迟滞也是造成“社交”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次的文章跟各位说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共有三个阶段:动作思维,具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我们大多数的孩子都停滞在了具象思维阶段,正是没有迈过具象思维这个坎儿。才使得我们的孩子大多视觉优势,属于视觉学习者。

除此之外,儿童思维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自我中心化。

所谓的自我中心化是儿童思维的一个特征,简单解释起来就是孩子会以自己作为思考问题的中心。而不会分析解读别人的想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能力差。

nt会在五周末期左右开始慢慢的去自我中心化,开始发展出解读别人想法的能力。

皮亚杰做过一个很著名的“三座山实验”,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百度查一查。

你的老板烫了一个新发型,看起来很丑。当老板问你“我新做的发型好看么?”绝大部分正常人会回答“哇塞,太漂亮了,在哪儿做的。改天我也要去做一个。”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不会说“丑死了,不堪入目。”

因为你知道你这么说的话,对方会不开心。甚至很有可能你会因为明天左脚先踏入办公室而被开除。

asd儿童大多数都被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所支配,所以很难维持多个沟通圈。

如果各位家长只是在虚拟的“社交”上面下功夫,只能是刀砍韭菜地。

搞清楚我们孩子缺失的真正能力是后面康复训练的基础,所以千万不要南辕北辙。

关于自主注意力的重要性我之前说了很多,今天就不再多说。

今天聊一聊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国内外关于思维自我中心化的文献不多,这个圈子也没有几个人去潜心研究。所以我也只能抛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首先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每一个谱系孩子都能“去”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因为思维的发展和孩子的心智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再挖深一些就和感知觉相关了。

首先说一下我目前能总结出的去自我中心化的四个阶梯:

需求解读。

情绪解读。

想法解读。

首先说一下。

1、对不同需求的解读。

2、解决解读后的需求。

3、撤销辅助。

4、泛化(三级)。

其次是。

1、依据表情识别情绪。

2、依据肢体动作识别情绪。

3、对不同的情绪给予反馈。

4、泛化。

想法解读的步骤还没有总结出来。

要想练习去自我中心化,需要孩子具备相应的前备能力;。

1、思维发展处于具象思维阶段。

2、有一定自主注意力和共同注意力能力。

3、有解决问题能力。

4、能回答为什么。

5、自主提要求。

6、能识别基本表情所代表的情绪。

7、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8、其他(请各位补充)。

去思维的自我中心化和练习自主注意力有相似的地方。依旧是利用aba的原理,不断的强化和塑造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再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得孩子将这种能力形成一种常态。

通过外显的行为干预到底能不能提高asd的思维能力,我不知道。

但值得一试。

本文只是以我个人角度对思维训练一种看法,理论架构上还很不成熟完善。

希望这个圈子的能人异士能多提建议,为我们孩子的思维训练添砖加瓦。

作者|曹老师。

公众号|星儿之家。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六篇】

1、孩子在出生时出现产生、宫内窒息、感染、中毒等,易导致患病,有经过对这类儿童的检查发现,15%-50%的患儿伴癫痫发作,有的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躯体畸形等。

像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能与自闭症发病有关。

2、大多患儿都与遗传有关,因为在大多患儿的家族成员中都可找到个别有自闭症病史。

有科学研究证明,遗传因素研已经成为自闭症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孩子长期生活在过于单调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父母也没有正确的教以社会行为,导致孩子经常以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渐渐对外界失去兴趣,从而导致自闭症的病发。

4、家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刻。

父母之间经常发生争执甚至离婚,易导致孩子精神负担重,易出现自闭内向的性格。

或父母对孩子过于冷淡和严厉,缺少家庭温暖。

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患病。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七篇】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词:快乐。或者我们再聊得具体点儿:自闭症孩子的快乐。

每个人对于快乐的理解不同,我先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对于快乐的理解不同,就会影响你对孩子的康复训练思路。因为大家别忘了,在这个圈子,是有不少人挥舞着快乐的大旗呐喊着的。

我们要想了解“快乐”就一定要理解一个词“难过”。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什么叫难过?重点在“过”。难过指的是心情,但是“过”这个字却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评判难过的标准是什么。不是别的,是时间。是对时间的感觉(快,慢)为标准。时间在平时总是慢悠悠的走着,不受任何人的支配。你是总理还是你是农民,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那何来快慢呢?其实这是由我们的感觉系统的特征造成的错觉:当人处于痛苦的情形中的时候,时间分外过得慢一些。所以时间从心理学角度去解释就是带着时间错觉(过得特别慢)的不良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小学的时候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体验和一节你喜欢的体育课的时间体验我相信一定不是相同的。我们也有句古话叫做: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与之相反的一句话叫做:痛苦的时光总是漫长的。想想你等公交车的体验,如果手头没事儿就干等公交车的话你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但是你趁着这个功夫去旁边的早点摊儿吃个豆浆油条,发现车子很快就到了。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观察下自己的生活。所以以后你就可以理智的判断自己是否痛苦了:是否有带着时间错觉(过得特别慢)的不良情感体验。

为什么要花费一定篇幅去介绍“难过”呢?因为时间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难过就没有痛苦。解释完难过我们理解起来快乐就不难了。

快乐的重点在“快”,它和难过相反,是一种带着时间错觉的(过得特别快)良性情感体验。这种错觉在于体验者希望尽可能的延长这种状态的心愿。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快乐的特点:短暂。

我们可以观察下,几乎你所经历的一切快乐都是短暂的:新婚的快乐是短暂的,久别重逢的朋友见面的快乐是短暂的.......

这是由于快乐的本源决定的,没办法改变。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错觉,我们不可能长时间处于一种错觉中。不管是难过,或者是快乐,都会过去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错觉。

只有一种情况我们才能长时间的处于快乐之中:我们的理性不来进行干预。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是有一些人可以维持相当久的快乐的,比如:心智不够成熟、尚未成熟或者心智不健全者。比如小孩子,他们喜欢重复一些在大人看来毫无乐趣的事情,甚至是一些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他们居然能从中得到很长久的快乐,并且乐此不疲。或者比如精神失常者,他们也喜欢重复某一句话,做某一件事。似乎这种重复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快乐。还有我们所熟悉的以重复想某事或做某事的强迫症患者,其心智也是不成熟的。

我们常说乐极生悲,但是我想说的是“乐极生怖”。几乎在所有的恐怖电影中,导演为了制造恐怖的气氛,多会用“笑”。不加克制的笑对人来说是一种极致的恐怖体验。你同学讲个笑话,你笑一下是正常的,你连续狂笑三分钟你朋友估计就会吓得魂飞魄散。

说到重复,大家是不是脑子里面想起了每天重复某个词、句子或者动作的我们的孩子。是的,我们的孩子重复的这些事情,就是快乐的具象表现。

重复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自闭症孩子的快乐。如果不加干预,会没有节制。

我经常看到我们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大哭或者大笑,根本控制不住。并且程度越重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这就是因为孩子活在错觉中,活在时间的错觉中。为了维持这种错觉,孩子会渴望一遍遍的重复他所希望的字句和行为。

大龄的自闭症患者常会出现突然间大哭的情况,原因是依然是他活在错觉中。程度越重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越淡薄,所以遇到难过的和开心的事情,他们都很难从这种错觉中醒过来。

我们常管这种行为叫做“自我刺激”,我之前写过关于自我刺激的文章,大家可以回头看一看。这种“快乐”如毒品一样侵蚀着孩子的心智,如果不加干预,我们的孩子就会变成只愿意做他快乐事情的傀儡和一具空有其外壳的行尸走肉。

谁来干预?孩子能进行自我干预么?答案是大多数中低功的孩子并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原因我也曾经做过系统的解释。涉及到“本我,自我,超我”的发展,我们孩子的“超我”发展极其滞后,如我上面所说。我们的孩子大多数就是那群没有理智加以干预的人群,如果再不加以外力的帮助,我们的孩子长大后的情景难以想象。

目前国内有人推崇快乐教学,理念就是尽可能的让孩子快乐,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只能说这种理念很蠢,蠢在没有认识到快乐的敌人是厌倦。

痛苦和快乐作为对立面,增强了快乐体验的反差,加强了快乐体验的时间错觉。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常言说的好,饮罢黄连水,喝什么都是甜的。

厌倦就不同了,他是平淡的,没意思的。那么也就无法增强快乐体验的时间差,甚至会缩短。

那么什么事情容易造成厌倦呢?答:那些习以为常的,稀松平常的。

再快乐的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那么厌倦就要登场了。厌倦的实质是神经对于刺激不再敏感,也可以说不再感到“刺激”。那些厌倦生活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去找点刺激。因为唯有刺激才能摆脱厌倦,唯有刺激才能得到快乐。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娱乐圈的明星或者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都会选择吸毒,因为他们厌倦了。之前的各种刺激渐渐都不再变得刺激,唯有吸毒产生的幻觉和快感才可以带给他们新的刺激。

回到我们孩子身上,我们很多家长选择快乐教学,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味的遵循孩子的兴趣和快乐,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各位,这些训练都是虚的。当孩子不再感到快乐,当孩子不再感到有兴趣的时候,那么你的孩子将什么都不会做。

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神经系统是有适应性的。厌倦就是因此产生的,不断接受高强度刺激的结果之一就是神经敏感性下降,到下一次面对刺激就不会轻易做出反应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个小品看第一遍和看第十遍的笑点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次次都如第一次那么笑的话,我觉得你可能,也要去六院看看了...

所以我们如果大量的,高频率的,长时间的让孩子处于快乐之中。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厌倦。产生厌倦就会去寻找新的刺激让自己变得快乐,再厌倦,再寻求新的刺激,循环往复。大家想想这和吸毒上瘾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快乐无节制的追求,也会对中高功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会让他们对快乐的追求变得丧失理智,永远的活在错觉中。比如很多高功能的孩子喜欢认字,喜欢数字,喜欢玩儿平板和手机。如果家长对于这些重复的行为不加以干预,孩子就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对于大多数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快乐是一头猛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看懂文章的家长自然会懂得事情的严重性。我们家长要学会和老虎和谐相处,就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演的一样。

我既不赞成什么快乐教育,也不赞成不管孩子情绪的高频率桌面教学。凡事有个度,但是还是提醒中低功以及目前孩子经常莫名其妙傻笑或者大哭的家长。你孩子有可能会沉迷错觉或者已经沉迷错觉当中无法自拔了,如再不进行及时干预,当心日后去找后悔药。

我一直说,活着才是我们孩子最简单也是最终的目标,任何康复训练的手段和目标都不能脱离生存这二字。

希望这个群体的每个孩子以后都能有尊严的活着。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八篇】

说起自我管理,很多家长不是一脸痛苦就是一脸茫然。确实,我们的孩子自我管理的训练太难了,但是也太有必要了。

百度查了下自我管理的定义:自我管理又称为自我控制。是指利用个人内在力量改变行为的策略,普遍运用在减少不良行为与增加好的行为的出现。自我管理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教导及约束的力量,亦即行为的制约是透过内控的力量(自己),而非传统的外控力量(教师家长)。

我们市面儿上也有很多针对成人的关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书,这说明这个能力不仅是我们的孩子缺失,而是大家普遍偏弱的一种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人有多少能控制自己半天不看手机?

为什么自我管理了这儿难,我想从一个比较偏的角度切进去帮助大家进行分析。

我要切入的点是佛洛依德在心理动力论中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

有的家长可能听过,也有的家长没听过,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下。

本我,自我,超我是佛洛依德认为的精神三大组成部分。

本我代表了欲望,最原始的无穷无尽的欲望。

比如小婴儿,他才不管你是不是累,是不是辛苦,半夜饿了就嗷嗷嗷的哭。想拉就拉想尿就尿,根本不管别人死活也不管别人看法的。所以人生而自私是没错的,这不是对于人性的蔑视,而是正常的发展过程。

小婴儿时期孩子只发展出了本我,所以只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而不懂的克制。本我是受意识遏制的,本我本身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是自我和超我。但是本我的发展是自我和超我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小婴儿时期,如果没有满足婴儿的最基本需求,如“吃喝拉撒睡等”对于孩子的自我和超我发展是不利的。

自我,如果把本我比喻成一匹马的话,自我就是一位骑手。

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上的论证很复杂,但是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关于自我意识也是需要我们在自我管理当中重点讨论的,现在先暂且不提一会儿再说。

其实大家也可以把自我比喻成一个劝架的管家,劝谁的架?劝本我和超我的,本我和超我永远是对立的,所以必须要靠自我在其中调节,然后最终走向要靠这个骑手来决定。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很多时候经常发生不太理想的情况。这个可怜的骑手常被迫的带着马去马想去的地方。(本我:马自我:骑手超我:行进的实际方向)。

超我,超我是人格结构当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佛洛依德认为超我是父亲形象和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文化规范比如我们社会当中的伦理道德,社会规则等。

本我是享乐原则,而超我是完美原则,所以本我和超我永远是对立的。超我不光和本我是对立的,而且会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这就像俩人打架,打架的人对于拉架的结果不满意一个道理。

超我的形成一般在恋母情节/恋父情结的瓦解期,这个不多说了,有想了解的自己可以去查查。

我花费了很大的篇幅来跟大家说这个观点的意义在哪里呢?我目的很简单,我要让大家从根儿来了解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并且明白我们的孩子自我管理难在哪儿。还要让大家明白,进行自我管理的基础是什么?只有大家明白了这些,才不会盲目的做项目,而不考虑孩子的真实能力。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才明白为什么叫自我管理,而不叫本我管理和超我管理。了解了三者的关系,各位在为孩子自我管理发愁的家长是不是就有些思路了。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曹老师来帮大家理一理。

一、本我的发展。

说到本我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再次引入一个观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那么这个人通常对于食物的需求是最强烈的。

马斯洛认为只有某一层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像更高层发展,这就是我要把这个拿出来放在本我发展当中的意义。

一般来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上的需求都是低级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如果不满足的话,我们人类便不会发展更高级的需求。

因为本我是自我和超我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忽视本我的良性发展。对于婴儿早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要尽可能满足,给予孩子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这里那些动辄打骂孩子的自己要想一想咯。

二、自我的发展。

说到自我就不得不说自我意识的发展,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自我管理能力差。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落后的原因,想下小婴儿,不管你死活的哭啊闹的。那是因为婴儿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只发展了本我,本我的原则就是享乐原则。

所以自我管理的基础是看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如何,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将自己和外界相区别,那么他不可能认识外界事物。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也就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因此自我意识又叫做自我调节系统。

nt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主体和客体: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八个月前的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左右,孩子开始表现出主体我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能把自己当做活动主体。表现就是主动的引起身体的动作和镜像动作匹配。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对自我镜像和自己动作之间的联系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大概在两周岁前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第一次飞跃,表现为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孩子客体我的自我意识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孩子能够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比如可以从客体(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

其二:能运用“你我他”称呼自己或他人,比如用“我”来称呼自己。

婴儿期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关爱,早期自我能够健康的发展取决于亲自交往的质量。

在幼儿时期,也就是3-6岁左右,这个期间属于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第一逆反期主要表现在幼儿要求活动行为自主和实现自我意识,从而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表现。主要年龄为3-4岁,主要反抗对象为照顾者。

孩子的自我控制也有发展阶段,学者罗滕伯格通过“延时满足”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实验很简单,罗滕伯格给儿童准备两种奖品:一种是当时即可拿到的小奖品,另一种是第二天才可以可以得到的丰厚奖品。

实验结果发现:

6-8岁孩子中有1/3愿意等待。

9-11岁孩子中有1/2愿意等待。

12/15岁的孩子几乎全部愿意等待。

这表明童年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还有很多,这里不再给大家一一说明,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下儿童心理学。

我跟大家说这些的初衷主要在于,要想准确的把握我们孩子的能力,敏感的捕捉我们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首先要掌握的是nt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轨迹。

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容易陷入为了训练而训练的泥潭当中。

关于如何根据nt孩子的心理发育轨迹来进行自闭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有什么训练基础和具体的训练项目,我们明天接着聊。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九篇】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孩子安定、和乐的环境,以减少孩子的不安和焦虑。家庭的温馨、父母的温情、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非是对他们溺爱,而是首先要理解;学校要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生活,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2.行为介入。

行为介入就是与孩子做同样的动作。但此行为要有所选择,并注意思考如何介入行为、介入后能产生多少效果、如何处理发展新的学习(包括语言、行为等)三要点。

3.循行渐进地教育。

孩子的不当行为多是长期累积养成的,为消除其行为问题,应订阶段性的目标,慢慢减少不适当行为。如孩子每天尖叫20次,慢慢使他减为15次、10次、5次而至行为消除。若是急于求成,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心理,误以为自己即将受到伤害,而排斥治疗。

4.替代行为范本行为。

在护理自闭症儿童时家长不但要告诉他们禁止哪些行为,哪些行为应如何替代他们原有的行径;而且要为孩子提供范本行为,指导儿童学习任何一项行为及能力,使他们对范本行为产生兴趣,做好范本行为的决心。

自闭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范文【第十篇】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突出,难以正常语言交流。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反对环境变化。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47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