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教案课外延伸【汇集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61256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教案课外延伸【汇集10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对中职语文教学课外拓展延伸的思考【第一篇】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需要转变思路,勇于创新。应该加强常用字、书法和口语训练;强化应用文写作,培养职业技能;大胆取舍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尝试模块化教学。

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目前中职学生的来源基本上是初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不浓,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基本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一位中职教育语文教师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调整一下思路。

(一)加强常用字、书法、以听说为主要内容的口语训练。

现在的中职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差,错别字连篇,书写潦草,难以辨认,不能卒读。针对这一现象,中职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常用字,学习基本的写字技能,熟习文面知识,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书面材料。这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汉字和书法,能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负责的态度,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成长历程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当前大多数中职生,包括其他学校的青年学生,极其匮乏的。北京市中专语文教学研究会几年前就编写发行了《常用字每周百字练习册》和《钢笔书写训练册》,在全市中职学校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会每年举行全市中职学生的书法大赛,并颁发相应的书写达标等级证书。从今年起又开始进行中职学生常用字的达标认证工作。一些学校成立了书法社、书法协会等社团,定期举办讲座,展览作品,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

中职生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在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有理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听说能力训练。可以设置情境,用学生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进行一段时间的听说训练之后,还可进行讨论会、模拟招聘会、演讲、辩论等更高形式的口语活动。口语练习会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形成优雅得体的举止和风度。由于地域差异,有些地方的学生方言重,甚至有的老师只有在读课文时用普通话,讲课则用方言,这种情况应该改变,提倡教师在教学时使用普通话。

(二)强化应用文写作,培养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职业教育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对少数写作基础好的学生,我们应该加以培养。但对于大多数作文不好的学生来说,不应过高要求创作性写作,而应提倡实用性写作,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现在的中职语文教材大都有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像启事、求职信、计划、总结等,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体。在实际授课中,我们还可以从学生专业课程的角度,强化相关的应用文体写作,如文秘专业突出公文写作,商务专业突出商务文书写作,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熟练合同的写法,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三)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学没有高考指挥棒的干扰,本应更注重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然而,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依然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试卷、分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在这种评价体制下,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遍不佳。一些学生平时敷衍应付,甚至旷课,不写作业,考试蒙混过关。有些中职班级课堂纪律较差,不带书、本、笔的“三无”学生大有人在。评价方式不改,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

北京市的一些中职学校在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上采取了全新的举措。学校取消了语文期中、期末考试,而采用“学分制”。这个“学分制”不同于大学的“学分制”。这个“学分制”是指,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如背诵、作业、作文、书法等,都有相应的学分,学期累计学分就是该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学期累计学分中还包括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学习积极性等内容。在校内外的语文活动中获奖的学生还可得到附加分,也计入学期累计学分。“学分制”注重学习过程,淡化了考试的侥幸和失误因素,使学习好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主,厌学的学生也被“逼”得动了起来,取得了比单纯考试的评价方式更好的效果。如果有的学校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取消考试,那么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减小期中、期末考试的比重,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

职业学校授课内容注重实用性,基础课时普遍偏少,学生素质较差,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学可以尝试模块化教学。即打破目前教材的编排体例,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几项基本技能单独设置“模块”教学。比如,可设置常用字、书写、口语、应用文写作、文言文阅读、文学鉴赏、作文几大模块。前面几项实用性较强,应熟练掌握,后面几项注重培养文学修养,可酌情实施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每个学期都设置几大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也可每个学期完成其中几个模块,直至语文课结课,模块完成。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大军中属于弱势群体。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使我们的中职毕业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琼.语文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潘强.中职生社会适应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活动教案延伸【第二篇】

教案目标:

1、在幼儿对诗歌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及画面,知道泡泡与其他两个事物的关系。

2、帮助幼儿体验诗歌明快且活泼有趣的情感基调,以便更好地把握诗的内涵。

3、指导幼儿寻找、观察“泡泡”,并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教案准备:

1、与诗歌对应教具一套。(星星、月亮、雨点、乌云、葡萄、藤儿、小朋友、音符、欢笑等图片)。

2、幼儿操作教具若干份。(小草、小花、高山、大地、彩虹、苹果、梨、果树、蝌蚪、青蛙、鸡蛋、母鸡、海浪、大海等图片)。

教案过程:

一、吹泡泡。

1、随音乐自由唱唱跳跳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2、老师:我们吹泡泡是怎样的?(圆圆的,有大、有小)。

3、今天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泡泡,和你们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图片,欣赏诗歌。

1、出示星星。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星星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因为月亮和星星总是在夜晚一起出现,而月亮比星星大,就好像星星的妈妈,所以说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

2、出示雨点。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雨点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雨点是乌云吹出的泡泡?

3、出示葡萄。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葡萄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

d、藤儿还会吹出哪些泡泡?

4、根据图片,师生共同念上面三句。

a、现在我们把“什么是什么吹出的泡泡”连起来讲一讲。教师接上最后一句: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一串串欢笑。

b、老师提问: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

为什么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一串串欢笑?(因为我吹泡泡是的心情和唱歌、欢笑是的心情一样,都很开心,所以……)。

5、集体念诗歌两遍。

三、启发仿编。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泡泡,现在请你们到后面去找一找,说说你找到的是什么泡泡。(幼儿自由选择“泡泡”,如:蝌蚪、海浪等)。

2、依次请三名幼儿示范仿编。并把第一个幼儿的图片替换到黑板上。

3、全体幼儿进行仿编。每三个一组把编出来的诗歌念给客人老师听。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真棒,又编出了那么好听的诗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想象用手指表现不同东西的新奇感。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玩手指游戏,感受玩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图标一张;卡通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出示小手,引起幼儿兴趣。

(1)拍手游戏引出课题。

(2)介绍小手。

老师作神秘地说:“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的手可以干什么呀?手真有用。”“而手指还可以做游戏呢。”

师:你能把我们的手指一根一根的伸出来吗?

幼练习(师鼓励)。

(二)学习、理解儿歌。

1、教师念游戏儿歌一遍。

教师带指偶表演一遍。

提问:

(1)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2)五个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幼儿每说出,教师就伸出手指再次表演一遍。

2、学习游戏儿歌。

提问: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图标。

3、学念儿歌。

(1)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读儿歌、玩手指游戏。

(2)根据幼儿的情况,教师可适当的拿掉图标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三)亲子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师:这个游戏我们还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手指游戏一遍。

提问:刚才儿歌念到哪一句的时候我们的游戏不一样了呢?

(2)教师再次示范,鼓励幼儿练习。

2、(亲子互动游戏)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和爸爸、妈妈们玩玩这个有趣的手指游戏。让孩子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四)表演儿歌。

请几对家庭带上来表演这个游戏儿歌。

活动目标。

1.学习抱球跑的动作。

2.能听到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增强跑的能力。

3.对球类运动感兴趣,乐意参加有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皮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运动:

(1)绕操场跑两圈;。

(2)身体各部位活动。

2.教师示范玩球,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皮球)。

师:皮球的玩法有很多哦,可以拍一拍、跳一跳、用手投球、滚球、用脚踢……。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皮球,在地上玩一下,用聪明的脑袋想出更多不一样的玩法,记得注意安全哦!

2.教师小结(请3名幼儿示范)。

师:刚才我看到小朋友都特别棒,想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玩法,谁想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呢?

三、游戏“我和球儿来赛跑”

1.教师讲解玩法。

2.幼儿第一次游戏,请幼儿追赶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第二、三次游戏,幼儿超过球,将球拦住。

4.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加入游戏的幼儿,鼓励幼儿下次活动能把球滚的远,追的快。

5.游戏“送大皮球回家”。

6.教师带领幼儿将大皮球放进篓子里。

四、结束部分。

幼儿随教师做“小鸟飞”的动作离开活动场地。

《桃花源记》课外语段延伸阅读题【第三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橘生淮南则为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

9.(3分)c。

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1.(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2.(4分)(1)(2分)世外桃源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蒙氏粉红塔教案范文(蒙氏粉红塔教案活动延伸)【第四篇】

教育目的:

1.认识物体的大小关系。

2.通过视觉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了解递增递减的关系。

3.发展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1.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教师展示工作:粉红塔进行排序,进行错误控制,粉红塔伴随记忆练习。

3.三段式教学:认识最大的、最小的。

4.请幼儿尝试操作。

5.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

拿取粉红塔的过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过程。

注意事项:

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

延伸感官教案【第五篇】

课题:复习课(图形配对游戏箱)场地:多感官训练室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提高同学们对不同形状图形的认知,相对应的音乐给予反馈训练听觉能力;提高同学们手、视、听觉综合协调能力,提升图形认知能力。教学过程:

1.让同学们依次排好队,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训练。2.步骤:

(1)打开红色电源开关,通电时内置红色指示灯变亮,开机提示音,完成开机。

(2)开机后,使用过程中将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组件放在相对应的槽里,会发出相应的音乐。

(3)可通过面板上“模式”键切换不同的模式,模式不同音乐风格不同。

(4)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产品附带的usb音乐下载线通过“音乐下载”接口更换产品音乐。

(5)当不再使用该设备时,关闭电源开关,再切断该房间的总电源。3.教师总结。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详案反思《有趣的延伸画》【第六篇】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要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生活中,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总是有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幼儿美术杂志上发现了这种有趣的绘画方式,相信孩子们也和我一样乐于尝试。于是,设计此活动,让幼儿在动物、人物头像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延伸画,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延伸画,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延伸画的有趣及作画特点,积极参与到延伸画艺术创作中。

2、了解延伸画简单的作画风格,仔细观察原有图片上的内容,根据图片延伸画出动物、人物不同的形态、动作,大胆设计有趣的情节。

3、在创作中发现延伸作画的艺术美,体验画面情节的有趣。

重点:根据图片上的表情及线条提示,能够大胆的想象、设计,画出有趣的情节。

难点:顺着图片向外延伸线条。

活动准备:

1、布置画展。

2、旧画报、旧挂历中的动物、人物图片。

3、胶棒、油画棒、黑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延伸画,发现延伸画的.作画特点引起兴趣。

1、欣赏“延伸画”画展,引起兴趣。

导入:“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画,待会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请你看看上面都画了什么?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的画,那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张?

小结: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些画,这些画有的内容、图案、表情、动作很有意思,小朋友很喜欢。

2、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延伸画的有趣及作画特点。

提问:

(2)用这些不完整的图片画出来的画,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二、教师讲解示范延伸作画,幼儿发现作画的有趣,积极参与创作。

师:“那你们猜猜看,这些画是先粘图片?还是先画身体呢?(幼儿讨论)到底是怎样的呢?那我们接着看你就知道了。”

1、选择一张图片,想想画什么样的内容。

2、将图片贴到合适的位置。

3、观察图片,顺着图片上线条的位置向外生长、延伸。

4、画出不同的动作、表情。

5、添画花纹、背景。

6、那现在你们知道是先粘图片,还是先画画呀?

小结:“这种先粘上图片,再根据图片上的提示画出不同的表情、动作、内容的画叫延伸画。同样的图片还可以延伸许许多多不同的动作和造型。

三、幼儿自由选择动物、人物头像,进行延伸绘画。

1、出示动物、人物图片,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有创新思维的幼儿。

提问:“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你们先看看这上面都有什么?

你准备怎么画?(幼儿交流)。

2、幼儿自由选择,并进行绘画。

师:“请小朋友选出你最喜欢的图片到后面的桌子那开始画画吧!

3、教师在观察中适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四、展示、评价幼儿的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创作延伸画的有趣。

活动反思:

首先,请幼儿欣赏的儿童画生动有趣,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

其次,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感受画面上动物、人物的动作、表情、情节等等,使幼儿一步步感受延伸画的有趣。

蒙氏粉红塔教案范文(蒙氏粉红塔教案活动延伸)【第七篇】

活动目标:

1.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

3.乐意在小实验中与同伴交流,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包装好的奶粉足量,被子、调羹每组一份,搅拌棒若干。

2.每人三个一次性被子(里面放有相同数量的饮用水),一根搅拌棒,一个透明杯。

3.各种果蔬汁、酱(苹果、香蕉、胡萝卜、番茄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策略。

1.教师出示整包奶粉。

2.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指导语:

1.这是什么?你喝过吗?谁泡给你喝的?

2.怎么泡呢?一起来看包装上的说明。

二、泡奶粉。

策略1.教师出示三个杯子,杯中放一样多的谁。

2.三个被子中加入不容量的奶粉,引导幼儿观察奶粉浓度的不同。

3.幼儿尝试泡奶粉。

指导语:

1.三个一样多水的杯子,分别取名为1号杯、2号杯、3号杯。

3.根据你的口味,去试试泡一杯你喜欢的奶粉吧。

4.交流讨论:你在泡奶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奶粉泡在水里不见了,这是溶解现象。如果杯中的水量不变,奶粉加多,味道就浓,奶粉加少,味道就淡。

三、调配果味牛奶。

策略:。

1.教师出示苹果汁、番茄酱等。

2.将自己的果味牛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

菲菲生气了教案(菲菲生气了教案活动延伸)【第八篇】

03、还能怎么样,还不是上张专辑那样——1999被问到新专辑。

04、短头发就不洗头了吗——剪发后如何为洗发水代言。

05、我女儿有什么可说的——记者要求王菲谈谈女儿。

06、他是为了他自己——记者向王菲求证黎明是否为她砸记者相机。

07、怎么感觉怎么来——她说自己不是理智的人。

08、他从来都不说真的——王菲如此回应粱对自己演技的夸赞。

09、他们都把我弄晕了——天下无双的同事都夸王菲有天分。

10、反正看见她我就觉得很快乐——记者:童童带给你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11、还好,没什么大病,就是偶尔晕一晕——宣传前病倒,高烧,后被问及身体状况。

12、应该有什么反应啊?——记者问到得知张震表示暗恋她有何反应。

13、他爱喝陈醋,我爱喝米醋——记者问她和窦唯谁更爱吃醋。

14、肯定不穿旧的——台湾预言01演唱会的记者会上,被问到会有什么造型。

15、怎么酝酿?我都忘了,反正就酝酿呗,哈哈——拍哭戏时问怎么酝酿的。

16、发呆,我钟意不想什么,或者说不刻意想什么——问:你平日喜爱做什么?

18、没什么兴趣——日本记者问她对日本唱片市场是否感兴趣。

19、不一定,看看她……看看她的档期,哈哈——你平常出外演唱也会带著童童。

20、我本来就可爱,还用装吗!!——vj朋友拿她开心“别装可爱了,你怎么样也不可爱”

21、孩子她妈就不能可爱吗!——vj朋友拿她开心“你已经是孩子的妈哩,还装可爱”

22、你怎么知道仙女瘦啊?——脸型我觉得遥不可及,跟仙女似的太瘦了。

24、我失败好多次吗?——感情失败好多次。

26、我洗手了——王菲2、002、年台湾握手会前记者问菲对也握手会有什么准备。

27、谁要你送啦,我没钱自己买啊——有次她去逛金店,碰到杨受成(小谢的老板),杨说要送她,叫她随便选。

28、我会唱歌这我知道,对金曲奖评委给我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获得金曲奖歌后感言。

29、被问如何兼顾爱情和事业?

菲:不难兼顾,就象你可以边看电视边吃饭。

30、在街头被记者有没有祝福小谢生子。

菲:你不好问我这么多问题。

31、被问香港记者用国语提问。

菲:你的普通话真差。

32、《2046》北京记者会,王菲被一名法国记者连问三个问题。

(王家卫插嘴:你就放过王菲吧)菲:对,你放过我吧。

33、寒武纪拿cash另类歌曲大奖。

菲:原来这歌是另类歌曲啊,我写的时候还以为是主流。

34、dodo姐问:其实你是一个性格不适合娱乐圈的人,对吗?

菲: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性格不适合娱乐圈。

35、某饭局结束后,群众同志们争相合影期间,一小姑娘说:“我是听着你的歌长大的!”身旁有人马上怪嗔:“就不爱听这个”,王菲笑说:“没关系,没关系,长大了就好,长大了就好。”

36、为什么这么多人里要找宽姐照顾童童?菲:因为她肉多啊。

37、曾宝仪在节目中因为见到王菲激动落泪,黄子佼要王菲安慰一下。

王菲:快……。

39、she见到偶像王菲,hebe激动到飙泪,要求合照:我们好喜欢你知道吗?

菲:我知道啊,你们那么火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夸奖后辈)。

40、林佑威:今天王菲来我们的节目,大家都很紧张。

王菲:我知道我名声不太好,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44、还是上陶晶莹的节目,末了,陶子送给童童一只手表,王菲接在手里却直言童童还不会看,陶子很惊讶,童童那么大了还你还不教她看表,菲说:“我教啦。”陶子说:“那就对了,你又说她不会看?”菲理直气壮地说:“谁说教了她就会看啊。”

45、王菲到台湾做宣传,众歌迷大叫王菲名字,直至声嘶力竭,王菲大概心疼歌迷一脸错愕:“你们是自愿的还是有人逼你们?”

46、曾宝仪在节目中因为见到王菲激动落泪,黄子佼要王菲安慰一下。

王菲:快…。

47、为什么这么多人里要找宽姐照顾童童?

菲:因为她肉多啊。

48、01年上陶子的节目,陶子说很想拍洗发水广告。

菲:洗发水广告拍起来很辛苦,要弄湿再吹干,再弄湿再吹干…。

陶:甩来甩去好漂亮哦。

菲:但很辛苦。

陶:但洗发水广告酬劳应该很高吧。

菲:……恩、、因人而异啦。

陶子头上乌鸦飞过全场爆笑。

陶:太—伤—人—心—了…好,谢谢,我了解、

49、林佑威:今天王菲来我们的节目,大家都很紧张。

菲:我知道我名声不太好,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50、2000年上陶子节目:插完的花被陶子损了一通。

菲说:你们选的花就不好看,我怎么插的好看?

陶子:………。

课外古诗教案【第九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和这四首诗的文学常识。

2、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运用想象描绘诗歌的艺术画面。

3、理解、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积累诗文语句,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

5、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诗人表达的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古诗,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

3、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在把握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庭中有奇树》:

(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是对于哪些作品的评价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一起品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和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二)、评价及文学地位:

对《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钟嵘给过“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高度评价;《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实五言之冠冕也”;明代谭元春说:“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问一下学生:“《庭中有奇树》属于几言诗?”

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却是到了《古诗十九首》,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发展。

(三)、文学常识介绍: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学根据诗句进行自由、合理想像。请两位同学具体描绘一下前四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同学描绘一番: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后四句讲解------先释词:第五句中的“馨香”是指“香气”、“盈”是指“满”;第六句中的“莫”是指“没法”、“致”是指“送到”;第八句中的“别经时”是指“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接着给五分钟时间给同学根据诗句进行自由、合理想像。请另外两位同学具体描绘一下前四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同学描绘一番。

(五)、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折其荣”,目的是“遗所思”)。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不矛盾。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六)、有感情地朗读及流畅地背诵。

请一位同学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再次感受此诗的艺术魅力;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背诵此诗并叫两位同学起来背诵。

二、学习《龟虽寿》:

(一)、导入:读题解题,走近作者。

(二)、预习反馈:检查学生字词及内容理解预习情况。

(三)、活动探究:

活动。

一、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1.范读。2.指名读诗3.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读诗、订正。

4.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前四句为第一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意思是说神龟虽然长寿,可还是难免一死呀。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和就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这四句诗说明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这在当时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紧接着在第二层中间四句中,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中,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这几句诗中,曹操自己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认为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后六句为第三层。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继发壮怀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能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这里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国,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活动。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教师进一步介绍写作背景,结合图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2.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

活动。

三、总结提升,背诵古诗。

三、布置作业:

1、注音。枥()。

冀()。

贻()。

沥()。

骥()。

怡()。

3、解释书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4、预习后两首古诗词。

第二课时。

一、学习《赠从弟》: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就随《赠从弟》这首诗来感悟古代诗歌意境。

(二)、走进诗人: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从弟:堂弟。亭亭:高貌。

瑟瑟:风声。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罹:遭受。

凝寒:严寒。

(四)、教师范读读全诗。

(五)、自读全诗,感知诗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六)、学习全诗,探究讨论。

问题一: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问题二: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问题三:如果把这首诗赠给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

(七)、齐读全文。

(八)、总结全文。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二、学习《泰山梁甫行》。

(一)、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自读理解。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翔:绕行。[7]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三)、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一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一由穿梭毫无顾忌。

(四)、鉴赏: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一居。

所以“妻子象禽一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三、学生齐读这四首诗歌。

四、自由背诵这四首诗歌。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这四首诗歌。

2、完成《学法大视野》上的相关习题。

延伸教案【第十篇】

活动准备:。

12个音筒、红色盖6个、蓝色盖6个、工作毯活动过程:。

1、走线,手指律动。

2、介绍工作名称取工作: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工作是感官领域听筒的工作,老师在取工作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取工作的。

3、铺好工作毯,取来工作,取出红色盖子的音筒散放在工作毯下方,任意取出一个红色的音筒放在耳边摇、听,摇听后摆成一排。“这些音筒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来找一找和它发出声音一样的音筒。”

4、取出蓝色音筒,放在工作毯下方,左手捏红色音筒,右手任意捏一个蓝色音筒在耳边摇听声音,声音相同就反转底部,对比错控;声音相同错控相同,就放在一起。声音不同,继续换下一个摇听,直到找到相同的声音,对比错控,以此方法进行逐一配对。

5、将蓝色组收回,请幼儿进行配对练习。

6、对比声音的强弱,摇一摇哪个声音强、哪个声音弱。

7、收工作。

(先收红色,再收蓝色)。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6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