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白马篇教案(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88106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白马篇教案(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白马寺【第一篇】

白马寺

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因此,它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这座佛寺为何命名为白马寺呢?在这座山门背后还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在洛阳城东十二公里处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刹,更是善男信女争相朝拜的圣地,它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在这座寺院里佛教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为什么这座寺院被世人公认为中国第一古刹呢?神秘的《佛说四十二章经》难道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吗?在这座山门的背后还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就像佛教的创建一样,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中,始终充满着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佛教究竟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正确呢?

北京大学教授

楼宇烈: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当然有很多种,究竟是什么时候传入。那比较普遍的说法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年,就是汉爱帝的元寿元年,大概是公元前的两年,这个时候传入。因为根据那个鱼豢的《魏略》里面记载呢,就是说当时有一位大月氏国的使者,叫做伊存的,他口授浮屠经。这个记载,那么因此就认为佛教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因为已经有浮屠经,浮屠经就是佛经,口授的,那么有这样一个记载。后来很多史书也引用了这一资料,但是流传最广的呢,很多高僧传里面,其他一些佛教史籍里面,流传最广的就是东汉的明帝,孝明帝的永平年间。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以充满神秘色彩的永平求法开始的。这是发生在东汉永平年间一个最为传奇的故事,故事是从一个皇帝的梦开始的。

有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在南宫疲累地睡着了,不久他做了一个很怪的梦。梦中见一金人相貌庄严美好,头上有光环辉耀,像是一个闪烁的日轮,金人神情怡然自得。汉明帝十分惊讶,正要询问他是谁,那金人头也不回地飞升空中,径直向西去了。

汉明帝不由地从光环辉耀的梦中惊醒过来,睁眼一看残灯尚明,原是一场梦,寝殿中什么都没有。汉明帝觉得这个梦似乎有很强烈的暗示意味,金人的出现难道有什么吉兆凶示。第二天早朝时,汉明帝就将这个神秘的梦告诉了大臣,并问

群陈,自己所梦金人到底意味什么。大臣们对皇帝这个莫名其妙的梦都说不出所以然了,更无法预测吉凶。这时见多识广的太史傅毅对汉明帝解释道,臣听说西方天竺有位神,这位神的名字便叫佛,佛的形象同皇上所梦见的金人一样。这席奇奏高谈引起了明帝大兴趣。念念不忘自己在梦中见到金人时心中感到愉快的明帝听了大臣的解释后恍然大悟,认为自己是与佛有源,于是就决定派遣使臣西往天竺求取佛法。

经过四年的筹备,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亲自点名派遣使臣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带着一帮人马浩浩荡荡出使西域天竺拜求佛法,迈出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程第一步。

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离洛阳有一万多里。释迦牟尼俗名悉达多本为天竺国西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一个小国国王的太子。当时天竺国社会动荡不安,他感到困惑,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现象,更使他深思难解。人生怎么样才能解脱这种困厄,于是他选择出家修行这条道路。

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悉达多骑着一批白马毅然离开了王宫,舍弃了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财富、王位、妻儿,直奔一个森林中,换上粗布衣剃了发和须,成了一个修行人。但是悉达多过了六年,历经了人间的艰辛万苦,除得到枯形和弱身外一无所获。孤单的悉达多一个人来到一株菩提树下,面向东方铺草打坐,发誓说今生今世如证不到无上大觉,任凭粉身碎骨也不起坐。说吧便进入澄思静虑坐禅悟道的思想境界。

一直到七天七夜完了的黎明时分,悉达多排出魔障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了人生摆脱苦厄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从此悉达多获得了释迦牟尼佛祖的尊号。释迦牟尼成为佛祖后立即寻找到了当年跟随他的五位侍者,向他们讲述自己大彻大悟的过程。五位侍者最终成为佛陀最早的五大弟子。这次说法活动形成了佛教的佛、法、僧三宝的具体条件,佛教就正式诞生了。

释迦牟尼弘法四十五年之后,以八十岁高龄圆寂,此后他的大弟子等五百多人继承佛陀弘扬佛法,并把释迦牟尼生前的言行录辑成经典十二部,在天竺国流传,后传到西域各国。

求法使团奉汉明帝重托西行取经,途径千山万水,饱尝风霜雨露,终于达到天竺国的佛教流传地与天竺毗邻的大月氏国,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代。在此期

间,求法使团一行人巧遇到正在这里弘扬佛法的两位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是蔡秦等人邀请二位高僧东赴汉地讲经传法,二僧慨然应允。

终于在永平十年,求法使团协同摄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着经卷佛像十分艰难地回到京城洛阳。这一年是公元67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

汉明帝在都城洛阳以极隆重的仪式亲自迎奉求法使团。相传两位高僧带来的佛像形貌与汉明帝梦中的金人一般无二,明帝见后十分高兴。为尊重两位印度高僧,汉明帝派使臣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接待外国使节重臣的最高官署鸿胪寺暂住。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8年汉明帝饬令按照印度佛教寺院的样式在洛阳城西用门外三里御道南为两位印度高僧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那么中国的第一座佛寺为何命名为白马寺?僧院为何称为寺呢?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这个白马寺主要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马匹,用马把佛经、佛像乃至高僧驮载回来,为了纪念马的功德功劳取名白马。这个寺字实际在汉代鸿胪寺、大理寺是官府的衙门名字,三公住的地方成为府,九卿住的地方称为寺,“九卿所居为之寺”,体现出皇帝汉明帝对佛教的尊重恭敬,把这个“寺”移交给佛教界使用,从此以后,寺庙基本上就用这个“寺”字。

虽然后世学者对永平求法和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路径等也有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对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和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同时也被称为祖庭和释源。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白马寺在中国是官方创办的第一寺,号称祖庭释源,祖庭实际上祖师大德,住的庭院称为祖庭,释源释迦我们的教祖是释迦祖的圣人,所以现在佛弟子都姓释。源由此可想源头的意思,佛教传入中国从这个寺庙开始,从白马寺开始称为释源祖庭,就从这儿来。

东汉建立的白马寺现已无迹可寻,但是白马寺在东汉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正式传播,而且意味着当时的统治者对佛教教义的认可和支持。以此为契机,两位印度高僧开始在此礼佛度徒诠经传灯,从而逐步奠定了白马寺祖庭释源的独尊地位。

进入唐朝白马寺更是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唐朝历经太宗、高宗的奉佛护法,佛教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这时出现了中国僧徒各自诠释佛经和阐述教义,形成的各种各样具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武则天当政之时更是大力提倡佛教,到处建佛像修寺院。当时的佛教寺院可与皇宫相媲美,而佛像雕塑更是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峰。龙门石窟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有人猜测,其中最有名的这座卢舍那佛像就是武则天本人,武则天为什么要始终不遗余力发展佛教呢?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武则天本身出过家,对佛教有深厚的感情,作为她作为皇帝,作为一个女子做皇帝,所以说更展示了她的雄才大略和智慧。作为我们当时唐朝本身,国力、综合经济条件,社会发展,国泰民安,社会也比较和谐,所以这个时候佛教也到达鼎盛。

也正是在武则天这个时期,洛阳白马寺迎来了自己的辉煌盛世。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成为空前雄伟壮观的大寺院,传说唐代白马寺的规模异常宏大,其山门几乎直抵洛河北岸,当时寺内僧人有三千多人,因为僧人居住的地方离山门太遥远了,步行要走很长时间,所以到了晚上僧人必须骑马去关闭山门,这就是所谓的“跑马关山门”之说。

著名诗人王昌龄《夜宿白马寺》极力称赞寺院,他在自己的诗中这样写道:“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但是白马寺无法永生在唐代的繁盛里,安史之乱后一个秋雨之夜,另一位诗人张继所面对的却是荒凉冷落,破败不堪的白马寺。诗人随即也写下了《宿白马寺》一诗,却与王昌龄的诗适成鲜明对比,“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这种沉寂持续不到一百年,一场更大的灾难又来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会昌法难”,终于这个有着国寺地位的白马寺也不能幸免了。白马寺同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一样遭到寺院殿宇被拆,僧尼勒令还俗,一切经像尽毁于火的厄运。公元845年的“会昌法难”,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所受到最为严重的一次打击,为什么会爆发像“会昌法难”这样全国性禁佛运动的劫难呢?

北京大学教授

楼宇烈:所以这个很多灭佛的背后啊,实际上表面是佛道的斗争,但是里面隐含着政治的矛盾,经济的这个矛盾这样的。会昌法难恐怕很大的原因就是经济,最后经济的一个问题,佛教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也是起起伏伏的,但是前几次的起伏应该说影响都不是很大,但是会昌法难以后对佛教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对于很多宗派,特别是当时比较大的,这种寺院经济很多打击很

大,所以很多宗派会昌法难以后就急剧衰落。

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风雨中,白马寺虽然数毁数建,但它的寺址却从未变过。白马寺为一长方形院落,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左右,有一百多间殿堂,是典型的汉地佛寺纵轴式布局。

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白马寺啊,是明嘉庆年间的基础框架。白马寺的山门总共我们是从山门进来五层大殿,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大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坐于须弥座上。这里的塑像据说是释迦牟尼佛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

这里大雄殿内的两侧供奉着十八罗汉,大雄殿中的这些佛像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七十年代初两千九百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由北京故宫秘密迁往洛阳的白马寺,此事直接由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指挥。把北京紫禁城内地位最重要的慈宁宫大佛堂里的特级珍贵文物秘密迁往白马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1972年当时外事部门安排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要来洛阳来白马寺朝里,当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安排洛阳方面从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大佛堂里面把这一批文物调拨给洛阳白马寺,总共调拨了两千多件。

从北京故宫大佛堂迁运洛阳的两千九百多件文物中价值最高的就属被安置在大雄殿这里的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这二十三尊造像是元代用夹苎干漆造像工艺塑成的,十分珍贵。它们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三到五公斤。从元代至今七百多年来未经修缮,仍然色彩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这个在白马寺整个古建筑群中自成格局,由青砖镶砌的高台便是被称为空中庭院的白马寺清凉台,这个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地方却有着很多神秘的故事。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清凉台也有它的深厚厚重的佛教传统文化,因为清凉台这个位置是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鸣帝做太子的时间在这儿读书纳凉的地方。把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恭迎回到当时的国都洛阳以后,就安排在上面,翻译佛经过禅居的生活。

清凉台的上这两尊塑像就是永平年前,汉明帝夜梦金人从国外青来的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大师。白马寺也因他们的译经而成为中国的第一所译经道场。

最早从印度流传过来的佛教典籍都是梵文版,要让中国人看懂这些典籍,翻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在清凉台开始了翻译佛经的工作。就在这个地方,两位高僧撷取佛教中大小乘义理,译出了一著名的经书《佛说四十二章经》,这本神秘的经书究竟讲的是什么呢?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两位高僧在清凉台上面翻译了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实际上就是四十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大家就是简单的是四十二章,每一章字句不多,但是说明一个问题。

由于《佛说四十二章经》简要平实且富含哲理,很快就为当时的贵族及士大夫所传送,佛法也因此随之深入民间,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

摄摩腾、竺法兰圆寂之后,西域僧人不断来到洛阳,参与佛经翻译,译经的同时也开始在洛阳讲经,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早期传播和佛事活动的中心。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有不少得到高僧在白马寺奉佛度徒诠经传灯,他们的业绩曾谱写了中国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篇章。

就在白马寺建立五百六十多年后,洛阳偃师这个普通的小村庄更是走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留学印度十七年的玄奘大师。六十九岁时这位翻译佛经二十多年的功德圆满,安然圆寂。玄奘大师以一生的尊容对佛教的贡献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为世界文化增添了光辉。

公元250年曹魏时期,中国佛教界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这一年一位印度高僧昙柯迦罗在白马寺翻译出了《僧祗戒心》这本数的译出意味着什么呢?

洛阳白马寺方丈

释印乐:佛教传入中国第一部戒律的书,戒律翻译到中国以后,对规范我们僧团的制度,对僧团的发展规划化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这部《僧祗戒心》的内容,昙柯迦罗主张僧众应遵佛制,守戒法,并在白马寺建坛传戒,开中国传戒先河。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佛教才有真正的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正是在这个时候朱士行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正式受戒的出家人。所以东土佛教徒都尊昙柯迦罗为中国的律宗鼻祖,洛阳白马寺因此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传戒道场。

今天像这样的传戒大会在白马寺依然举行着。弹指一挥间,近两千年过去了,然而白马寺依然巍峨。今天的白马寺虽饱经沧桑荣辱,但无论是其建筑布局,还是佛事活动都给世人一个明白无误的提示,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它的已成为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白马寺自建寺以来,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饱经风雨沧桑,历经多次毁建,但它终以全新的面貌跨入二十一世纪,这一切又重现了中国第一古刹的雄伟气象。

白马盟【第二篇】

白马盟

白马盟是中国专业性线上服装批发品牌加盟平台,就中国服装世界产业基地为基础,打造中国新任电商服装批发平台领导者,平台嫁接专业实体店铺店主与批发商,厂家,品牌商近距离桥梁,解决线下传统服装店主再无进货难的问题,节约更多成本,充分解决开销运营资本。随着白马盟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白马盟也从单一的B2B线上进货网站变成了包括B2C、O2O,SNS,团购、分销、拍卖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在内的综合性批发商圈。未来计划成为世界范围的电子商务交易服装批发平台之一。

白马盟致力于推动“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按需定制”网货的普及,帮助更多的消费者享用海量且丰富的网货,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通过提供网络销售平台 等基础性服务,帮助更多的企业开拓市场、建立品牌,实现产业升级;帮助更多胸怀梦想的人通过网络 实现创业就业。新商业文明下的白马盟,正走在创造100W个就业岗位这下一个目标的路上。白马盟不仅是中国慢慢深受欢迎的线上批发平台,也是中国的服装店主者交流社区和服装厂家商品的集中地。白马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店主们的进货批发方式。不在大车拖小车、背背,肩扛。一键进货,组团拼货,经验交流,成为白马盟上崛起的“马背”的重要特征。白马盟多样化的进货体验,让马背上的人们乐在其中:组团拼货、线上新品发布会、店主见面会。

不断成长的白马盟,从“牙牙学语”时的稚嫩懵懂到“青春少年”的活力潮流,用一种特殊的气质,拼搏的精神影响并改变着白马盟的店主、厂家的电商态度和风尚趋势。从批便宜、批方便到拥有自己的白马盟批货团队,坚持不懈的精神影响着不懈的行为,专业的平台揭示着专业的趋势——白马盟引领的马背时代已然来临。

白马湖之冬教学设计【第三篇】

姓名:祝畅红工作单位:常州市北环中学 任教学科:语文课题:白马湖之冬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课型:

多媒体赏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济南的冬天》,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你能告诉我这三个地方冬天的特点吗?

[投影语段及问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地点特点

北平的冬天风大

伦敦的冬天见不到日光

济南的冬天响晴

2.过渡:

从遥远的湖北来到这美丽的江南水乡常州,老师发现常州的四季特别分明,同学们,你们能向我介绍一下常州冬天有什么特点?身处这样的冬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引导]

可见各个地方的冬天有各个地方的特点,可夏丏尊却在他的文章里介绍了一处能够深刻品尝冬的情味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白马湖,跟随夏丏尊去领略白马湖冬天的情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一读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诵读文章并思考:

(1)读准字音。

(2)作者初到白马湖时对白马湖有什么样的印象?

在他的笔下白马湖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请你评一评

白马湖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中来,就像作者说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占着很重要的因素,可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马湖的风的呢?

请选择一处关于风的描写,谈谈你觉得他写得好吗?为什么?

[学生看书作旁注,小组交流,大班交流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归纳]

白马湖的风多、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多,”差不多日日有的“,有时”甚至常常忽然就来“;风大,”呼呼作响,好像虎吼“,”风从门窗隙缝中钻进来,因而全家人吃毕晚饭便睡人被窝,静听风的怒号。“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几个方面通过形象的描写使无形的风,有了形象,有了声势,白马湖的冬天也就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三.体会作者的情感

1.品一品

《白马湖之冬》是1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有人说散文世界是人情化的自然,要走进它只有一条路,你们想知道是哪一条路吗?

用心来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马湖之冬好吗?

[投影要求]

请选择一段你欣赏的文字朗读,朗读时注意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这样读的原因?

[学生小组交流]

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记住读完之后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大家再来评价评价,他这样的读法好不好,有没有他的道理。

[从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中进行引导]

要读出感情必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让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作者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举家移居时,他有什么感觉?—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2.想一想

如果是你在一个寒冷的日子,移居到这样一个宛如极带又多风的地方,你会有什么想法?作者呢?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如此寒冷作者却在”松涛如吼,霜月当空“时,”独自拨划着炉灰“,领悟到一种萧瑟的诗趣和特有的情调,并且觉得自己犹如山水画中的人物,不由把读者带入一种诗的境界,引人作出种种幽妙的遐想。同时作者又在貌似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中悟出人生的情昧和世态风习,流露了作者处事泰然、达观的人生态度。

寂寞孤独中的泰然、达观

3.过渡:现在知道怎么读了吗?我们来读读第二小节吧。

四.拓展

1.写一写

现在正是冬天,处于校园中的你们一定也有着自己的感受,你能仿照作者的写法来写一写校园的冬天吗?试一试!

[学生交流评价]

2.比较阅读

比较《白马湖之冬》与《济南的冬天》两篇文章,找找它们的异同点。

相似点:1.文体相似。都是写景抒情散文。2.题材相似。都写冬天。3.两文的“我”都是从彼地来到此地。4.写的景物相似。都写环境的山,都有水,都有暖阳,都有雪。

不同点:1.气候不同。一暖一冷。2.景物特点不同。风的声,山的态,水的色,人的情都不一样。3.“我”的感受不同。一个久住严寒的北平,又刚从阴冷的伦敦回来,感到无风温晴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个从热闹的杭州移居到荒

凉的湖边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4.着重描述的景物不同。一则重在阳光、小山、雪、水;一则以凛冽的寒风贯通全篇。5.抒发的感情不同。一个抒发的是归国游子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一侧表现出身处严寒他乡,离群索居的知识分子孤独、寂寞的心境。

白马读后感【第四篇】

《白马》读后感

这本书是沈石溪精选的个种动物小说,例如,《白马》,《花斑豹》,《天娇》·····等等一些。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白马》,它介绍了,白马是一名八路军战士的一匹战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深受战士们的喜爱。而在一次战役当中这匹战马却不幸被日寇俘获,为了不被敌军所用它不吃不喝,还为了尊严差点丢了性命。最终被活活饿死。而爱马如命的日寇长官也都佩服白马的精神。

从这篇文章中我佩服白马的精神和白马的骨气。它虽然是动物不知人间亲情,但是它也有血有肉,也有让人类佩服的精神和骨气。它简直就是一个血骨淋淋的汉子。不被恶势力所低头,愿为人民服务。就像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篇文章让我思潮起伏,就像大海上的波浪一样。酸,甜,苦,辣,咸五味杂全。即有欢喜,又有忧。如果说这本书是大海,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指引知识小船的灯塔。

临沭实验小学2011级七班

李智供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68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