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优质14篇】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与运算,能否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中班数学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区分这几种图形。
2、能用各种图形拼搭出不同的图案造型,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操作的快乐,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能用各种图形拼搭出不同的图案造型,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活动准备:
1、知识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何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主题画一幅,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
3、各种图形卡片、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奇妙箱"里找图形说特征--拼画、添画游戏"图形变变变"-- 出示主题画,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延伸:让幼儿自己寻找其他图形(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1、老师念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2、再念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游戏反复进行。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拼画、添画:游戏"图形变变变"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1、出示(教师用几何图形贴好的蔬菜图形)师:看,今天啊,老师把蔬菜宝宝呀为了一个样,你们看像不像?(幼儿答:象)那你们看像什么蔬菜呢?(象萝卜、青椒、黄瓜等)2、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用图形变成别的物品吗?(想)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集中分享交流: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三)出示主题画,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师:请你们用盘子里的几何图形,给小鸟造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边要有树,比一比谁设计的小房子最漂亮。
1、幼儿分组操作。
2、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设计的房子用了哪些图形?
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梯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各种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图形国王邀请我们去图形王国玩。”(随音乐进入活动室门口)
2、发现“石头”。师:“快看!这里有很多‘石头’!大家可以选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带走。”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二)铺石头。
1、师:“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三)数图形。
教师出示“图形城堡”图,问:“三角形几个?圆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半圆形几个?正方形几个?”
(四)想象活动。
师:“图形国王有好多孩子吵起来,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⑴教师出示圆形,以圆形娃娃的口吻:我的本领大!我可以变成……(幼儿回答)
⑵出现长方形,以长方形娃娃的口吻:我的本领才大呢!我可以变成……(幼儿回答)
⑶出现三角形,以三角形娃娃的口吻:我的本领才大呢!我可以变成……(幼儿回答)
⑷出现半圆形,以半圆形娃娃的口吻:我的本领才大呢!我可以变成……(幼儿回答)
(五)组合图形
1、师:图形娃娃在一起,本领才更大呢!(教师示范图形组合。)
2、幼儿操作:自己选择图形组合,水贴到活动室的大镜子上。
3、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
幼儿将自己组合好的图形讲给小朋友、老师听。
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用勾画的方式表现礼物的外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礼物卡片,统计表。数字17
活动过程:
我给妈妈送礼物将礼物事先放在教室的周围桌子上展示7种礼物卡,幼儿说出礼物卡上的内容,数数一共有几种礼物。猜猜妈妈会喜欢那种礼物,并选择一种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统计礼物的数量手那相同礼物统计表的幼儿围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教师出示统计表,请每组派一名幼儿早统计表上画上相应数量的符号数一数那组人数最多,那组人数最少,请个别幼儿分别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我把礼物包起来选择一件礼物,教师示范包礼物,即用彩笔根据礼物的外形勾画轮廓幼儿选择一张礼物卡包装礼物,边包装边说“妈妈我爱你”,最后说说一共包了几层。
课后思: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却以《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那么,在《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应。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应。
中班数学教案 篇4
一、幼儿发展情况:
我班幼儿好奇心强、富于想象,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产生。部分幼儿思维活跃,部分幼儿富有个性,有自己特的想法与见解。自开展“动手做,游戏乐”活动以来,多数幼儿改变了以往自或平行游戏的状态,同伴之间学会了商量、分工协作,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各方面能力有了较提高。
二、活动背景条件:
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将动物视为朋友。一天早上,我发现有几位小朋友不象往常一样开心地玩玩具,而在悄悄地说着什么,一脸不开心的样子,便上前问道:“你们怎么啦?”蒋梦帆小朋友生气地说:“我最喜欢象了,昨天我看‘风车’,看到好多非洲象被坏人杀死了,偷走了象牙!”这时,孩子们停止了游戏,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王奕人生气地说:“这些人真坏,让警察叔叔把它们抓起来。”朱淳清着急地说:“他们不会杀其它小动物吧!”王奕人抢着说:“还有很多人吃小白兔呢!”孩子们个个非常生气,王博洋声地说:“我们应该保护小动物!”他的话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热烈响应,可见孩子们已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这是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动物,增强环保意识的好机会,何不抓住这一契机,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呢?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动物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人一样需要一个祥和的环境。
“森林里的聚会”是保护小动物项目活动中的一个子主题,小朋友们通过“参观动物园”、“绘画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等活动,已留下了快乐而丰富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希望小动物在森林里过着快乐的生活,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愿望: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表现出来,在森林里快乐地一起聚会,活动由此展开。
三、本次活动目标:
1、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将自己打扮成最喜爱的动物,尝试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合作,共同解决。
2、在艺术表现活动中,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发展。
3、充分享受胆想象装扮和游哮来的快乐。
四、环境材料准备:
1、布置森林场景。
2、塑料绳、塑料袋、废布、纽扣、塑料盒、棉花、毛线、挂历纸等。
3、工具: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钉书机、油画棒等。
五、活动组织指导:
1、置身“森林”,激发兴趣。
2、和幼儿一起讨论装扮时的注意事项,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互相合作、共同解决。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装扮自己,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角色参与活动,鼓励幼儿与众不同,胆制作,并对能力欠缺的幼儿给予指导。
4、幼儿愉快地表演游戏。
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几何图形片拼娃娃,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尝试变化图形片摆放的位置,以表示图形娃娃的多种姿势。
3.观察并学习同伴拼搭图形娃娃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半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2.幼儿操作图形卡人手一份,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1.认识图形片。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里有许多图形片,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认读图形名称。
2.拼图形娃娃。
师:图形片想请小朋友用它们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娃娃。想一想,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的头?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体、胳膊和腿呢?
幼儿交流后,各自进行操作。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并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这两个娃娃一样吗?你能看出它们在做什么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各自拼的图形娃娃。
师:你们都拼了一个可爱的娃娃,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
3.再次拼图形娃娃,并用数字表示所用各种图形的数目。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这次我们再拼一个娃娃,拼的`要和上次不一样,拼好后看看说说你这次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分别是用哪些图形拼的,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并用纸在记录单上记录。
4.集体评价。
教师用大图形片记录幼儿的图形娃娃,同时展示幼儿的记录。
师:这个娃娃在干什么?分别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的?每种图形有几个?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数字和实际使用的图形片数量是否一致。
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小树叶都会怎么样呢?(要求幼儿完整描述小树叶的命运)对了,小树叶会离开自己的妈妈,掉到地上,你们看。老师就捡来了好多的树叶,我们来看看吧!
1、认真仔细观察不同的树叶,学习5的形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尖尖的树叶吧!有多少片尖叶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要求幼儿完整地描述)对了,数字4可以表示4片叶子!咦!这里怎么样还有这样的树叶呢?现在有几片这样的叶子呢?怎么样变成5片尖叶子呢?(引导幼儿完整描述4片树叶添上一片树叶是5片树叶)5片叶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说4添上1是5。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五片叶子的形成。教师小结:4添上1是5。(在说的时候,教师要同时用手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巩固数字5的形成)
三、通过操作雪花片,复习4的形成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的描述数字5所表示的物体)教师小结:数字5可以表述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百科:5(发音:中文wǔ英文Five),阿拉伯数字,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与汉语中的"五"同义,但和"吾"不同义。
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加深对自然数概念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1-43] 数数, [1-44] 数数 ,[1-38] 数数
2每组一套数量分别是1—5的动物卡片。
3.彩色笔。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1-38] 数数
以请动物做客的口吻,引出课题:复习点数。
二、展开
1、请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是什么动物?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1)排在第一的卡片上是谁?有几只蝴蝶?
(2)3只小狗排在第几?(从小花这边数)
(3)从大树这边数5只小狗排在第几?
小结:卡片上的小动物排在第几是有变化的,从不同的方向数,结果是不同的;
但是,卡片上的小动物的数量不论排第几,数量是不变的。
2. 请幼儿为自己的印章卡片排队。
问:“排在第1的卡片上有几个?”从另一边数,这张卡片排在第几?
依次提问,使幼儿进一步区分基数和序数。
3. 教师再次总结:有几个表示物体的总数,无论从哪边数,总数不便;
“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从不同的方向数,第几是会变的.。
三、利用数学卡的练习,巩固基数与序数。
1.数学:[1-43]
数一数海里的鱼,并正确连接对应的骰子。
2.数数:[1-44]
数一数各种小动物的个数,以对应的数量进行涂色
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排列现象,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2、学习正确环形数数的方法,体验环形数数的快乐。
3、能运用环形计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能够熟练点数10以内的数
物质准备
红、黄、蓝、绿花边(数量不同)的盘子;项链、花环 、杯子、碗、做标记夹子、纸、笔、记录表人手一份等;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导
以游戏“到超市当统计员”引题,尝试进行10以内环形计数
请幼儿自由选择盘子,找相应颜色的椅子坐下,尝试进行环形点数。
二、集体交流学习
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学习正确的环形数数方法。
(1)交流各自的数数结果,感知用做记号并沿着一个方向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可以避免漏数、重复数。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你刚才数了什么颜色的图案,上面的图案有几个?
·你是怎么数这样的环形图案的?
·用什么方法来数环形的东西才不容易漏数?重复数?
(2)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次尝试进行环形数数。
1、幼儿操作,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数数方法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2、幼儿将盘子举起来,师生共同小结同种颜色盘子上的数量都一样多。
(4)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起点进行环形数数,知道借助标记从任意一点都可进行点数。
三、游戏“数一数”
借助多种标记进行环形数数,,进一步掌握环形数数的正确方法,体验环形数数的乐趣
(4)结合记录表,观察各式各样的环形排列实物,感知生活中的环形排列现象。
(2)引导幼儿借助标记进行环形数数。
提问:你想用什么做标记?然后怎么数?
(3)幼儿操作,师重点观察幼儿用标记进行数数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4)展示记录表,师幼交流环形数数的结果。
活动延伸
拓展生活经验,寻找环形计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4以内的序数,并能从不同方向说出物体的排列次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3、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具:小动物、房子图片人手一套2、教具:大数卡一套、房子四座、小旗一面、四种小动物、小火车、双层汽车、画有高楼和四颗大树的图片一幅活动过程:
一、用第几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出示房子)一共有几座?分别是什么颜色?
2、红房子在第几座?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
3、第三座房子是什么颜色?
二、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四。
1、给小动物排队。
(1)、房子里分别住着谁呢?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谁能帮它们排排对?
(2)、谁排在第一个?小猴排在第几个?
(3)、如果从右往左数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个?
2、(出示火车图)请小朋友送小动物上火车
(1)、小鸭在第几节车厢?第三节车厢上的谁?
(2)、谁能跟刚才小朋友放的不一样,现在它们分别在第几节车厢?
3、动物捉迷藏游戏。
(1)、小鸭躲在第几颗大树后面?你是怎么数的?
(2)、第二颗大树后面躲着谁?那么第一颗大树后面又是谁呢?
(3)、请一幼儿上来找,老师或幼儿把小动物藏起来。
三、小动物住高楼,学习从下往上认识4以内序数。
1、高楼有几层?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到上)2、请小朋友分别把小动物送进高楼,说说自己放的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
四、送小动物上双层公共汽车
1、汽车有几层?每层有几个座位?
2、根据老师的要求把小动物送上汽车。
五、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根据动物后面的数字把他们贴到相应的楼层。
六、开火车出活动室。
1、说说自己身上挂的是第几节车厢?
2、根据身上的车厢号排成几列小火车出活动室。
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各种图形,并能按图形的小、颜色特征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量。
3、发展幼儿的利用图形拼图的能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图形。小、颜色、形状、数字标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由选择图形,并描述图形的小、颜色、形状。
例:我拿到的是的红三角形、我拿到的是小的黄色的`正方形等等。
2、找图形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教师出示小,形状标记,请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
3、游戏:“十个小矮人”
(1)幼儿手拉手围个圆圈,边唱边走。
(2)唱完歌曲,教师说:“四个小矮人”幼儿自由组合,拿着各种图形进行拼图并学习用语言描述自己拼的是什么。
4、送图形朋友回家。
幼儿按颜色标记送图形回家。
中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幼教中班数学教案-线的世界。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
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 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 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 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 讨论线的作用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 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六,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幼儿教案《幼教中班数学教案-线的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张握6的形成。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套精美的小夹子,娃娃纸盘、小红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5 以内数。
游戏:1 、听铃声夹夹子。
铃声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并说出总数。
2、听铃声举数卡
铃乡开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数出夹子总数,并举出相应的数卡。
3、听铃声夹夹子教师敲铃,幼儿根据所敲铃声次数和提出的问题夹夹子,并准确的说出相应的数量。
二、学习6 的形成
1、 探索6 的形成。
以娃娃和夹子做游戏的形式,为娃娃夹5个夹子然后提出,怎样使5 个夹子变成6个夹子的问题。
小结:5 个夹子添上一个夹子是6 个夹子。5 添上1 是6。
2 、探索用圆点表示夹子的数量。
以娃娃点红点的形式提出问题:娃娃要和架子一样多的红点。请幼儿想办法,操作并说出来是怎样使红点和夹子一样多的。
(1) 先点数夹子是几个,再数出与夹子一样多的红点。
(2) 取一个红点与夹子对应粘贴,然后数出红点总数。
幼儿手指实物与圆点,边指边说“一个夹子一个圆点……”
小节:6个红点可以表示6 个夹子。
3、 认识数字6 说一说6可以表示什么物品。
三 游戏:《挑兵挑将》
将幼儿分成两队,对诵儿歌“干草垛,叉兵刀,我的兵马让你挑,要几个?要X个。游戏反复进行2——3遍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在计算的学习上,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过渡,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因为本次活动选择了“学习6的形成”的教学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学习6的形成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具,学具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事物的概括中,帮助幼儿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使与动作,动作是幼儿建构思维结构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不宜遗忘。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夹子、盘子娃娃、红点。。。。。。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动作内化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听指令玩夹子游戏,为娃娃夹夹子,点红点找数字6等,从而是幼儿通过实物—点子 — 数字掌握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 篇13
设计意图
《分树叶》这个活动选择渗透式活动。把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树叶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活动目标:
1。能按树叶的特征进行分类、计数,并能比较数量的多与少。
2。探索树叶分类的多种方法。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在活动前带幼儿拾落叶。并事先对幼儿拾的树叶进行整理。将每种树叶的数量控制在7片之内。
2。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外形特征。
师:昨天,小朋友拾了很多的树叶,在你拾的树叶中,你最喜欢哪一片树叶?它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给树叶分类。
1。师:把相同形状的树叶放在一起,数一数每种形状的树叶有几片,然后用标记和数字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在记录分类结果时不仅用数字表示树叶的数量,还要用简单的图示表示是什么树叶,有几片。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并相互检查分类的结果:谁来说说自己分的结果,每种形状的树叶各有几片?哪种形状的树叶最多?有几片?哪种形状的树叶最少?有几片?
4。教师引导幼儿用另一种方法给树叶分类:树叶除了可以按形状分,还可以怎么分?
5。请小朋友再分一次,并把这次分的`结果也记录下来。你的记录要能让大家看出什么样的树叶有几片。
6。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标记表示自己是怎样分类的。
三、幼儿相互表达与交流。
1。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分类结果,并让同伴猜猜他(她)是按什么标准给树叶进行分类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记录与分类结果是否一致。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方法来分树叶。有的是按形状分的,有的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大小分的,还有的是按……分的,等等。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基本能区分出大小、颜色,但有个别幼儿不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清楚。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游戏巩固幼儿根据颜色进行分类。本次活动情节性很强,环节丝丝紧扣,幼儿都非常投入,让幼儿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与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提高。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较高。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相结合的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中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关于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