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精编教案 初中数学精编教案【最新5篇】
【导言】此例“初中数学精编教案 初中数学精编教案【最新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一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基础上,从标有刻度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点表示数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形来理解有理数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有理数,理解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方法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点对应关系(数与形结合)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以及学科知识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图形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获得充足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带刻度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5°C用-15表示。
(3)0°C用0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心情进入了本节课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亲切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给学生足够观察、思考时间然后展开充分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例1,利用黑板上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点表示数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点P与表示有理数3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点所表示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在“演示操作验证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猜想、与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
1、操作:
请每位同学在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出现哪些情况?
2、分类:根据学生想象,出示下图(网格):
师:老师课前也绘制了这样6幅图,想一想,按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你可以分成哪几类?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3、讨论交流,揭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结:
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和“不相交”,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位置关系吗?
板书:
相交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不相交
二、探究一:垂直
1、平面内两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的特点。
师:首先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这一情况。
师:平面内直线a和直线b相交与点O,已知1=60,谁能马上求出2、3、4的度数?你是怎么想的?
2、平面内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提问:这4个角的度数有什么特点?固定点O,旋转后,情况还是一样吗?
(旋转至垂直)
师:现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了。继续旋转呢?
除了相交成直角以外,其余的情况,都是任意相交的。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不相交
3、练习:
下列图形中哪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1 ○2 ○3
4、揭示概念。(媒体出示)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5、平面图形中的垂直现象。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在图上用直角记号标出。哪些线段互相垂直?用垂直符号表示。
○1 ○2 ○3
记作: 记作: 记作:
6、动手操作。
三、探究二:平行
1、提问:长方形中,如果把相对的两条边无限延长,是否会在某一点相交?
2、揭示概念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平行
3、平面图中的平行现象
4、练习
(1)说说下列哪些直线互相垂直?哪些互相平行?
将图2改为:
提问:e和f还平行吗?
将图2改为:
当角1等于角2时,e和f还平行吗?
(2)渗透“同一”平面观念
长方体中,这两条棱相交吗?那么他们平行吗?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平行
四、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
1、举例: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提问:为什么这些地方要设计成“垂直”或者“平行”?
五、课堂总结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三篇】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梯形会有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梯形的判定及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五种基本辅助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成三个层次:
1、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其他相关概念;
2、熟练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3、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努力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突破——以学生主体观念突破教师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突破课堂中心、以学生主体参与突破讲解中心、以学生主体经验突破书本中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突破考试中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引、动、导、探”教学法,实施“二、四、六”教学模式,即两个探究层次、四个教学环节、六步教学程序。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方法上应该是“行”为先,“知”为后。
三、学习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做、思、问、辩、议”的五步学习法、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剪纸工具,矩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信纸
五、教学程序:
共有六步
(一)情境引发
(二)活动探索、研究发现
(三)深化建构
(四)迁移运用
(五)系统概括
(六)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这六步教学程序在教案中都详细介绍了,我只把教学的主线和总的设计意图说一说。
在前三个环节我都是以剪纸为主线: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先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梯形,然后是利用矩形纸片剪特殊梯形,再利用剪出的等腰梯形研究发现等腰梯形的性质,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完成教学目标,并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重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没有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升华,借助于优美的课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在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里我设计了“练一练,议一议,试一试,想一想”四个环节。
由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解答过程,集体评价、完善,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并着重解决梯形的辅助线问题,由学生归纳、补充、完善,在黑板的主板面——中间位置逐一列出。
设计意图: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很多,在这里我没有单纯的就辅助线来研究辅助线而是把知识点蕴含在习题中,再归纳总结。华应龙老师说:的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我就想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上,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解决一类问题、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在第五个环节系统概括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学生或老师小结的方式而是以探究课题的方式出现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探究课题: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
2、我看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3、解决梯形的常用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将探究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这三个题目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在浏览、思考、准备、生成的过程中即达到了概括的目的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第六个环节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单一的作业形式,留的两项作业都是考察学生能力的
1、拓展性作业: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
2、发挥想象,以梯形为基础图案设计通钢三中第__届运动会的会徽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即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突出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发展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在设计会徽时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六、有四点说明:
1、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左)梯形定义和性质;(中)梯形五种辅助线的作法及图形;(右)大屏幕。这堂课的板书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适当运用彩粉笔,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2、时间的大体安排:情境引发大约3分钟,活动探索、研究发现,大约15分钟,深化建构约8分钟,迁移运用大约13分钟,系统概括及布置作业6分钟。
3、教学反思需要课后填写4、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做到的我不做,努力做到“教是因为需要教”。
七、教学预测:
本节课内容较多尤其是辅助线的几种作法在一课时内完成,有部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基于《梯形》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作出的教学设计,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 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数学思考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转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解决问题 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探究性学习,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它的规律性,展示解题的简洁性的数学美。
教学难点审题,从文字语言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问题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师生共同回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
(3)列方程;(4)求解;
(5)检验; (6)答。
问题二:矩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问题三:如图,某小区内有一块长、宽比为1:2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该空地上修筑两条宽均为2m的互相垂直的小路,余下的四块小矩形空地铺成草坪,如果四块草坪的面积之和为312m2,请求出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题,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语句。
学生活动:在关键语句中找到反映相等关系的语句,探究解决办法。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分析,解题方法。
做一做
如图,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硬纸片,在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用剩余部分做成一个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课堂练习:将一个长方形的长缩短5cm,宽增长3cm,正好得到一个正方形。已知原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问题四:某商场销售一种服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服装降价1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件。在国庆节期间,商场决定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以达到减少库存、扩大销售量的目的。如果销售这种服装每天赢利1200元,那么每件服装应降价多少元?
学生活动:在众多的文字中,找到关键语句,分析相等关系。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试题。提示学生检验解的合理性。
课堂练习:1.经销商以每双21元的价格从厂家购进一批运动鞋,如果每双鞋售价为a元,那么可以卖出这种运动鞋(350-10a)双。物价局限定每双鞋的售价不得超过进价的120%.如果商店要赚400元,每双鞋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需要卖出多少双鞋?
2.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18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可以自行定价.据市场调查,该商品的售价与销售量的关系是:若每件售价a元,则可卖出(320-10a)件,但物价部门限定每件商品加价不能超过进货价25 %的.如果商店计划要获利400元,则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需要卖出这种商品多少件?(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本题为后面解决有关面积、体积方面问题做铺垫。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会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解决体积问题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强调对方程的解进行双重检验。
小结与作业
课堂
小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通过实际要求检验根的合理性,要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本课
作业 课本第43页 习题2
课后随笔(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五篇】
一、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
1、知识巩固型
2、实际应用型
3、方法多变型
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对“代数和”加以体会)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发现法: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形成合作的意识,产生合作的愿望。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給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索、讨论,确定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拓了思路,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是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大自然中的数学,萌生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愿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有关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3)2、9-(-5)
3、-28-(-37)4、(-13)+0
5、(-29)+(-31)6、(-16)-(-12)-24-(-18)7、-(-)-、(-42)+57+(-84)+(-23)
从四排学生中个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6、7、8、题。
通过比赛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评判,对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要有信心,要有高昂的斗志。通过练习,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特别是减法法则,加深了印象,这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二、新知探索:
1、出示引例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记作
上升千米+千米
下降千米-千米
上升千米+千米
下降千米-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得出两种算法:
①+(-)++(-)②-+-
=++(-)=+-
=+(-)=-
=1千米=1千米
教师随之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引导、规纳、总结可得出: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代数和“的含义。这里不要求出现“代数和”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