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2024年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最新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2957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最新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主题。

(3)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再进行解析课文。让学生既从情感上受到熏陶,又能学到行文布局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蝉》的学习明白:不论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的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

(2)借鉴文章的“先扬后抑”的方法。

2、难点。

(1)透过文章故事,理解文章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布局。

教学设计:

一:课程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要先让同学们猜一种生物:这个生物只能生活在夏天,并且它还必须要经历一次蜕变,才能最终在树上唱出那最响亮的歌声。

明确:学生举手回答:《蝉》。

二、教授新课。

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气以及生字词。

2、教师板书易读错的生字词。

明确:听完录音之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3、学生朗读课文:

(1)单个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一: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其中有没有变化?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

烦朋友的话宽恕(理解敬佩)。

第一段:知知不休(抑1)第三段和第五段:朋友的话(扬1和扬2)。

第二段:写病蝉(抑2)第七段:直接写对蝉的宽恕。

对蝉的厌恶。

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

动作:身躯微微颤动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

语言:没有声响。

最终目的。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问题二: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

问题三:那是蝉的生命意义?“那”具体指代什么呢?

明确:不论生命长短,都必须好好活着。

三、本课小结。

在《蝉》的世界中,作者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让我们在这小小的世界之中活出我的精彩吧!听歌曲《我要我的精彩》。

四、作业。

同步练习册的第一题和第三大题。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二篇】

1、学会唱《蜗牛与黄鹂鸟》,理解歌词大意,并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2、编创表演,通过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胜利的道理。

3、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简易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专注力、抗干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合作的乐趣。

学会唱《蜗牛与黄鹂》,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集体为歌曲填加打击乐伴奏。

老师:琴、课件、蜗牛和黄鹂鸟的头饰、几种打击乐器、蜗牛和黄鹂鸟的图片。

学生:身边能打击伴奏的器物。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感悟品质。

2、听音学唱、逐句教唱法学唱歌曲。

3、指挥提示法帮助学生集体伴奏。

4、示范和鼓励法建议鼓励学生编创动作表演。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出示蜗牛和黄鹂鸟的图片,问学生是否认识,教师相机把图片分别粘贴在黑板上。

师问:你喜欢蜗牛还是黄鹂鸟?为什么?

师:其实,蜗牛虽然爬得慢,但它身上有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是什么精神呢?先请听故事《蜗牛与黄鹂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板书:与)。

二、故事激趣感悟精神。

播放课件图片,教师配音讲故事。

春天来了,春雨滋润了万物,喝足了雨水的“门前一棵葡萄树,青枝嫩叶刚发芽。”黄鹂鸟惊喜地说:“鹿哥哥、猴弟弟,今年我们可以在这里吃葡萄了!”小鹿说:“葡萄成熟再来尝,脖子一伸就够着。”蜗牛听见了也想吃葡萄,早早就把树来爬。大家都笑它:“葡萄成熟早得很,现在上去干什么?”可是,“蜗牛不顾他人笑,一步一步往上爬。”秋天到了,“葡萄成熟多香甜,摘给大家来分享。”蜗牛终于爬上树,吃到紫亮大葡萄。

同学们,你认为蜗牛有怎样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三、学唱新歌。

(播放课件歌曲)。

1、学生完整聆听,初次感受。

2、边听歌曲边拍手。

3、拍手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4、老师弹琴,学生听音学唱,逐句进行。

5、练习熟唱,老师弹琴帮助学生唱准确。

6、歌唱技巧辅导:师范唱,让学生唱得轻松、有弹性。每句的第一拍要唱得重一些。

7、多种形式练唱,记住歌词。(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独唱等)。

四、表演歌曲。

1、师示范表演。

2、自编动作表演,师适当指导、建议。

3、小组分角色表演。

4、自愿上台展示,戴头饰表演,教师多激励评价。

五、打击乐伴奏。

1、跟老师学习拍击节奏。

2、辅导学生分三组用不同的节拍形式为歌曲作简单的伴奏,教师可指挥提示学生完成。

六、结课。

同学们真聪明,配合得非常好,和同学合作你快乐吗?那么,请全体起立,用歌声和表演尽情表达你的快乐吧!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这首歌曲孩子们不仅故事情节比较熟悉,而且旋律、歌词也不陌生!所以,在教授上,我注重了歌曲的细节教学如:节奏难点、旋律的共同性、歌曲的寓意等。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

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歌词,音乐剧等进行音乐创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演唱与表演,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及相互间的合作,通过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及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歌曲的主要构成单位是乐句。乐句的主要音符顺序听出来后,教师再分别请代表视唱完整乐句比赛难度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一首歌曲的主要乐句非常轻松地学会了,再学唱歌曲就轻车熟路了。

所以说,音乐教学艺术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因为有了其他学科,其他形式的参与,音乐教学才能更加丰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的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三篇】

学号:108012011050联系方式:157059625。

52活动教案1234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教案课题学院系部姓名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列出你所设计的40分钟教学过程的全部流程,含教学的基本步骤、所使。

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等。为保证教案的清晰明朗,建议把整体。

过程再细分成几个部分,列小标题进行逐步陈述。具体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

进行。

六、板书设计:

格。

教案示例:

语文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学系张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生字,学习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等带来了欢乐,也给小朋友们带。

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小水珠等头饰。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词语,句子也读通了。本节课我们来比。

一比看谁能把课文意思读懂。

(二)教学新课1.出示问题:

(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伙伴?

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2.指名回答问题:

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那几个小伙伴?根据学生回答贴图片。

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贴图片,出示摇篮图画,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

解。

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的?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做动作,贴图片。3.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2)小朋友读得非常流利,老师觉得大家读课文再加把劲就更感人了。课文给我们介绍了4个小伙伴,你喜欢谁就读哪段,然后把你喜欢的小伙伴介绍给大家,并把你喜欢的课文读给大家听,让大家评一评你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学生练习。

3)出示头饰: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它们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小伙伴。

谁喜欢小水珠?指名戴上,现在你戴上小水珠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水珠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它在摇篮玩得开心吗?齐声回答。现在就请你表演,下面的小观众听他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表演,生评价。

谁喜欢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指名3个同时上台,戴上头饰,你们在荷叶上玩得开心吗?那你们也要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你们想一想,该怎样出场,怎么读,怎么做动作。分别表演,师生合作相互评议。

其他小朋友想来表演吗?现在老师请刚才四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表演。一会儿我们进行比赛,看谁读得好,表演得好。练习。分组上台表演。

4)指导背诵:根据板书背诵课文。4.拓展延伸:

出示数张荷花图片,图片上有成语,诗句。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成语、诗句,并朗读。5.指导书写:

小朋友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背了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出示“叶”和“机”,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现在我们看看“叶”,怎样摆才好看?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出示“机”,说说要写好这个字,你要提醒大家哪一笔?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巩固。

画画写写:荷叶是我的.??

六、板书设计:

14、荷叶圆圆。

小水珠躺摇篮。

小蜻蜓立停机坪。

小青蛙蹲歌台。

小鱼儿游凉伞。

小学课外活动规划表。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

(三)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1、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

2、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3、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提问:

(1)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

(2)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

(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

(4)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划出来。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师板书小燕子)。

2、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板书:飞得很低。)。

3、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读、齐读)。

4、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三段)。

5、“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6、“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7、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8、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三)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四、五、六段。

2、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小白兔相信了吗?(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白兔半信半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3、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板书:游到水面)。

4、小白兔是怎么问的?“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鱼是怎么说的?“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6、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可让学生进行一次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板书:水里很闷。

(四)学习7、8、9自然段。

学习第七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5、指导读“是要下雨了。”(指名读、齐读)。

学习八、九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还一边喊。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出示:加快步子)。

2、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四、拓展练习:读读说说。

1、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妈妈正忙着洗衣服呢!

2、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喊。

——一边——一边——。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五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显示:沪宁高速公路图。同学们,经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讲了“我”和爷爷乘车到上海去,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新发现和感受。)。

(从复习的问题看,把课文当作记叙文来教,是对的。这样的课文,千万不要把它当作说明文来教。)。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作者发现了高速公路的哪几个特点?请大家阅读课文,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1、整体明确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

(1)自读。

(2)交流。学生答后,板书:宽平长。

(3)多媒体出示三句话,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阅读思考,抓住三个自然段的总起句,这样的设计是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细读,进一步理解三个特点。

过渡:作者是怎么发现沪宁高速公路三个特点的?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

自学,研读。

交流。

学生阅读第3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分别显示高速公路示意图:双向四车道的结构、分隔带、超车道、行车道、紧急停车道和防护网。从而很好地理解高速公路的“宽”的特点。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2)高速公路“宽”的特点,是给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那么坐在汽车上能知道它很平呢?

哪几位同学乘坐过高速公路的汽车。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3)看到了高速公路的宽,感受了公路的平,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它很长的呢?

多媒体出示:沪宁高速公路经过的城市图。

介绍六个城市在我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指导朗读。我们有这么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心情会怎么样?爷爷的话应该怎么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作者是怎么发现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又是怎么向人们介绍的。这一步的教学层次很清楚,而且把阅读、观察、表达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3、小结。

小作者坐在车上,通过看、感受和听,了解了沪宁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了解了它的作用。今后我们出门参观、旅游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感受,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感受一下高速公路带给我们的全新感觉。

4、播放录像。

(在这里播放全文的录像,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讲读第三段。

1、轻声自由朗读,思考: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汽车跑得很快?用线画出来。

2、汽车跑得快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方便呢?

3、指导朗读。

高速公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好处,创造了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要读出自豪感,幸福感。

四、质疑拓展。

阅读了这篇课文,了解了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你还想知道关于高速公路的其它知识吗?

学生质疑,课堂交流或课后探究。

(课文介绍了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就文章而言是够好的了。也许同学们对它的了解还不止这些,或者同学们对它的了解还不满足。因此,安排这样的交流或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整理有关高速公路的知识。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六篇】

科学概念: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防战士为了保卫祖国的原始森林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哪位同学曾经有过给别人写信或者收到过别人来信的经历?(指2~3名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和信有关的,请大家齐读课题——送往小木屋的信。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么在读课文的过程当中,你觉得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容易出错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提醒大家。

2.学生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教师相机出示“公顷”“疙瘩”“牛虻”,引导学生齐读,指名读含有“揣。”字的句子,并让学生通过演示“揣”的动作,理解揣的含义。

3.出示“隔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词语吗?谁能来读一读。请大家认真观察“隔”这个字,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提醒学生右边下半部分里面是一条横,不要多写(1~2生)。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2.学生读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同学们,谁来说一说,送往小木屋的信和同学们收到的信有什么不同呢?”

三年级名师公开课讲评教案【第八篇】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叮嘱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教育我们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的第二大段以画杨桃为主线,写了哪几个人物?(老师、我、同学)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有不同的表现。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人物?(抓住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3、先自己独立读课文,仔细思考你研究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讨论,共同研究。

三、交流汇报。

(一)我是个做事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人。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我知道杨桃的样子吗?那为什么还要把它画成五角星呢?我受到了谁的影响?(父亲)(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理解想当然)。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二)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嘲笑、误解、自以为是)。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地说。(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地说。(异口同声)。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他________地说。(结结巴巴)。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___________地说。(他迟迟疑疑)。

(3)小结,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说话。为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

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4)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三)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1、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2)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3)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理解严肃。同学们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我感到伤心极了。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默了半晌。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的严肃的原因了。

a、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

b、没弄清事实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3、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4、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老师的话说得多好啊!谁来读一读?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和颜悦色、语重心长)指名读。

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a、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6、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7、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三、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参加工作,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课件出示)。

齐读,再一次感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00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