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0388

【导言】此例“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汇总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资料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忙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资料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透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用心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透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到达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透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透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透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仅复习了分数的好处,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透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比较,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潜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内含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但是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4、拓展延伸

透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二篇】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说课稿,我们来看看。

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 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 转化成 , 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 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2)观察 例2.比较 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 、 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 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 (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 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例3 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板书:

教师提问:

(1) ?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 ?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

(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

五。课堂练习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 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 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5、请同学们想出与 相等的分数。规律:这个分数的值是 ,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

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七、课后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之后,就要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只有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才能应用四则运算的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叙述性质内容时常常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中的`同时零除外丢掉。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没有真正的理解;对零为什么要除外的道理也不太清楚。分数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进入高年级,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应用一些数学方法进行迁移类推、思维的严密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应该进一步予以加强。这种思想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研究统计知识及其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展开研究的,由于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通过给3张纸涂色、折叠、观察、探索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在进行小组汇报时,教师揭示了知识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理解方法、不同角度进行汇报分数基本性质的可行性,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创造空间。在学生总结规律后,为了加深对分数的性质的理解,还可以让同学举一些符合规律的例子进行说明。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三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与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与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与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四篇】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习,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平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是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习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习,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基本练习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综合练习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习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是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00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