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专业(优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专业(优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课文,知道作者是抓住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动物写得很有情趣、有顺序。
2、学习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把动物的特征写出来(外形、动作、声音等)。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课文,把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详、写清。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了特点“高傲”
(二)有顺序:从叫、走、吃三个方面来写,一个特点一段,如果长的话,可以分几段来表达一个特点。
(三)具体: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它的特点。
(四)正确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
二、小结归纳,写小动物要害是描写它们的特征,并用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个特征,才会使人明白。
老师:一般写小动物应该描写它们的哪些地方?
(板书:外形、动作、声音、生活习性、事件。)。
三、师生共同总结出写作方法。
1、要有顺序。
2、抓住特点,详略得当。
3、重点要突出,(因为,我们不可能把这种动物的每一个特征都写出来,如果都写出来,就太长了,所以要重点写好一个方面。)写好过渡句。
四、共同构建作文框架(以一种动物为例,学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构思其它动物的写法。)。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二篇】
《变色龙》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经过,展示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和变色的特点。因为变色龙生活在热带丛林中,这儿的学生对之都不熟悉,所以教学时,我先从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入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文中的插图对变色龙有了个感性的认识。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的句子没有多少,可是有顺序,有特点。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发现,我在黑板上依次板书:全身——头(嘴、眼睛)——身躯(背、腹部、尾巴),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仅对变色龙的外形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描写外形要有一定的顺序。接着,我让学生试着看板书描述变色龙的外形,他们的回答非常流利。
在学习变色龙的捕食特点时,文中描写变色龙眼睛的词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在教学这两句时,我先让学生读文后说说变色龙眼睛的独特之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但我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让学生再次读文,揣摩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能很准确地反映出它的这个特点呢?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单独、分别”。因为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只有变色龙的眼睛独一无二,而且两只眼睛能分别观望。我适时进行总结:当我们准确地使用词语,就能准确反映事物,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三篇】
前一阶段,我们学习吟诵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今天来接触凝结古人智慧的'另一种载体——古代寓言。
(一)读寓言。
1、出示古文语段——。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散读古文,读给同桌听,请划分节奏停顿。
2、请一位同学朗读,正音,标停顿。
请同学评点其朗读,并示范朗读,落实节奏停顿;
同桌对译,再读古文,有哪些字需要积累落实,或者有哪些字无法解决需要提出。
交流,落实一些文言实词;
1、故事的起因是:楚人“卖其珠”
落实“珠”的含义:价值连城的明珠。
为了“卖珠”,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为木兰之柜,薰以……缀以……。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象一下他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心理?
——请为楚人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四位同学一组,一人记其余几人补充想象,一人朗读)。
(用儿童的语言去消化故事,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故事,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
2、学生交流写作片断。
——2—3人,可借助动作、神情来表达心理活动,读出楚人的踌躇满志来。
(注意引导学生,“珠”的价值远胜于“椟”,这样做是为了抬高明珠的身价,使明珠包装华美更易卖出,包装再华美也只是用以彰显明珠价值的附属品……)。
3、故事的结果是: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楚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
郑人最终是取“椟”而舍“珠”了,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参考点:楚人的过度包装使得喧宾夺主;郑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4、古文可概括为成语:买椟还珠,作者(战国,韩非)。
引出寓言:用简单的小故事,讲一个深刻的道理。
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意图是:?
——讽刺了那些舍本逐末,不分主次的人。
再读古文,思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5、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古代先哲大大的人生智慧,再来读一读这则智慧的结晶。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寓言?
(一)展开丰富想象(二选一)。
1、补充郑人的言行心理,将古文改写为200字左右的故事。
2、为故事设计情节,编写一幕简单的课本剧。
(二)积累2个寓言故事,准备课前两分钟演讲主题(二选一)。
1、“引经据典”,介绍寓言/成语故事,并根据寓意谈谈启示。
2、“寓意一点通”,2—3人表演故事,请同学猜出其寓言典故。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四篇】
语海拾贝中包含四部分内容:读一读,记一记;读一读,写一写;金钥匙和语文故事。读写是为了积累更多的词语,金钥匙则教给学生读写的小窍门,让学生写景时把自己的感受与想象写出来,语文故事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自主阅读选择的是叶圣陶的名篇《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1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选编本文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语文生活指导学生写关于春天景物的文章,或写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或是说一说自己观察的所见所闻,然后通过习作实践,巩固所学的语文技能,将其应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
教学目标。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体会金钥匙中的写作方法,练习把对景物的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3.通过阅读欣赏短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技能。
4.学写写景为主的习作。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技能。
教学建议。
在学习金钥匙时,学会写作小技巧后,教师可选择一个对象,启发学生加以想象,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相互交流。
学习语文故事时,让学生通读全文,练习改写古诗,如指导学生把古诗改成小剧本。
自主阅读的教学应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入手。先让学生初读全文,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游览顺序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根据游览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再根据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从而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条理,分清文章的主次。接着,直奔课文的主体——描写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的部分,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作者在这三处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并从作者的体验和生动描绘中,归纳出它们的不同特点。
本课是名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认真揣摩、体会,做到不仅读懂,而且有所感受,增强阅读体验。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使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尤其是关于内洞的石钟乳、石笋的描写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做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在进行语文生活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景物,可以拍下来,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介绍出来。在介绍时可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景物先介绍给同组同学听,交流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补充资料。
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质一点儿一点儿地聚集起来,在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形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质也逐渐聚集起来,越积越高,形成直立的笋状柱体,叫石笋。石笋常与石钟乳上下相对,日久天长,有些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起来,就成为石柱。石钟乳和石笋都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五篇】
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1、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2、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本课中的佳词佳句。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揭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买牛者和卖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用个农夫提建议的方法写一写。
多媒体课件、朗读课文。
1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两首古诗。
3、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三、理解课文
1、画出两个农夫买牛、卖牛的原因。
(1)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感情读读,将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在旁边。
(3)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抓住关键的词语,人物的语言来理解体会。
四、发散思维
卖牛者和买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提示:从双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将你的建议写下来。
两个农夫
卖牛者
买牛者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六篇】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自我评价,一起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反思,激励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一:
1、观察今年的年历,问: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占这个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释疑:法定休息日,指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五一国际劳动节法定休息3天,而且如果这3天与双修日重叠,应该把双修日顺延。
3、学生回答前两个问题。
4、你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问题吗?学生交流。
活动二:
抛小正方体,再用分数表示活动的结果。然后小组内交流。
活动三:
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分数,交流这些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a、认真阅读课文;。
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
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
4、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以画图表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提供学习资料:瑞典人口总数880万,芬兰人口总数524900,挪威人口总数462万。澳大利亚人口总数1900多万。
5、各小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说。
6、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改革开放)。
7、拓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出示网上调查资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1.卢森堡43,940。
2.挪威43,3505.香港36,800。
3.瑞士39,8806.日本34,5108.加拿大31,300。
4.美国37,6107.丹麦33,7509.冰岛30,81098.中国1,700。
五年级语文经典复习教案【第八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使学生明确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
通过学习,了解故事内容,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全面、长远地看待问题。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两个农夫”。
二、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指导:将课文读通、读顺,明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读得情况。
3、小组内汇报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全班交流。
5、评价总结: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后果。
三、再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1、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讲故事。
4、师生评价。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谈话: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2、默读课文独立思考。
3、小组内讨论。
(教师引导:可以提示从文中的中心出发来提出建议,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双方都能得到利益,而不是文中结果。)。
4、全班交流。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可以作适当引导。)。
五、写出你的建议。
1、根据讨论中大家提出的`意见,分别给两个老农提建议,然后写下来。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学习“阅读小提示”
1、指名读“阅读小提示”内容。
2、师生共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法。
两个农夫。
一个老农卖牛和饲料(物价上涨)遭窃送命要全面考虑。
另一个老农卖牛和饲料(牛半价)遭瘟疫杀牛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