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文案大全【范例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初一数学教案文案大全【范例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一篇】
感恩节到了,首先我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爸爸妈妈,再要感谢教我培养我的老师。
今后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感谢你对我的培养,古人说得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滴水之恩,当勇泉相报。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要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棋艺不继提高,虚心向棋友学习,总结经验,改掉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别人高超的棋艺及别人的优点,将来获得更好的成绩来回报我的恩师。决不会让恩师失望。
初一级语文周记范文5:阳光暖暖的周末。
阳光洒满大地,路边的小草、小花争着享受暖暖的阳光。一阵微风吹过,梧桐花展开了所有的花瓣,整棵梧桐树变得像一位仙人,在微微地向我招手。我和爸爸走在路上。
草丛中衬着一棵柳树,那枝条排的非常整齐,似长三千尺的“行云瀑布”。路旁的小河边,我看到了一位正在钓鱼的爷爷。只见爷爷先熟练地抛出鱼竿,耐心的等待着……突然,爷爷的鱼竿动啦一下,立刻又熟练地收出鱼竿,钓了一条大鱼。爷爷笑眯眯地向他的同伴展示着。
“额”?脚下怎么粘粘的?我低头一看,粘糊糊的。“呀”!黏住了。一滴油滴在了我的裤子上。啊!原来是树滴的油呀。我第一次知道树会出“汗”。
乐高机器人中心到了,一位阿姨出来迎接我们。我是来上体验课的。一进屋,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拼装玩具,有飞机、有机器人、还有我最喜欢的制作。
从乐高出来后,我和爸爸来到南湖公园,目的是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时候的盛开的杜鹃花。杜鹃花的花瓣如纸一样薄,花瓣上还闪烁着晶莹的点儿。花中的花蕊像蜡烛一样,闻一闻它的香气,准会让人迷上。没想到,这平凡的花儿在阳光下是那么耀眼。
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染红了那杜鹃花的枝叶,我和爸爸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二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
一、情境导入。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类型一必然事件。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
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
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
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
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
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d、太阳从西边升起。
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三随机事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
探究点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前5次朝上的点数恰好是1~5,则第6次朝上的点数()。
a、一定是6。
b、是6的可能性大于是1~5中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c、一定不是6。
d、是6的可能性等于是1~5中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1题。
三、板书设计。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随机事件:无法事先确定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通过实测理解掌握定义,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50%。
b、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
c、为了了解岳阳5万名学生中考数学成绩,可以从中抽取10名学生作为样本。
d、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0或1。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关键是认真对照各知识点内容、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6个球,其中4个黑球、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摸出的是3个白球。
b、摸出的是3个黑球。
c、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
d、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
2、在1,3,5,7,9中任取出两个数,组成一个奇数的两位数,这一事件是()。
a、不确定事件b、不可能事件。
c、可能性大的事件d、必然事件。
3、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广告。
b、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数为50次。
c、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实数根。
d、在平面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三篇】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及正确运用公式.难点是公式推导的理解及字母的广泛含义.平方差公式是进一步学习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相关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知识基础.
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项式乘法直接计算得出的:
与一般式多项式的乘法一样,积的项数是多项式项数的积,即四项.合并同类项后仅得两项.
2.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和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运用这一公式.例如。
在运用公式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变形,例如,变形为,两个数就可以看清楚了.
3.关于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学习时应注意: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上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4)对于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就可以运用上述公式来计算.
1.可以将“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可能为四项、三项、两项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加以实践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
(a+b)(a-b)=a2+ab-ab-b2=a2-b2.
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这类乘法的实质讲清楚了.
(1+2x)(1-2x)=12-(2x)2=1-4x2。
(a+b)(a-b)=a2-b2.
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容易出差错.
另外,在计算中不一定用一种模式刻板地应用公式,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运算法则,经过变形后灵活应用公式,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
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四篇】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五篇】
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授。
例1:解方程(见课本)。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解方程(x+15)=-(x-7)。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四、小结。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2.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习题,2第2题。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六篇】
初一年级的学生,从思想还是行为上都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且有所叛逆的阶段,抓好这个年龄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很好的耐心和很正确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学期,我还将担任初一(5)班班主任,全班41人。我的班主任工作力求从小事入手,从细小处要成绩,从细微处教做人,我的初一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以下几项:
一、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用制度说话,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1、实行奖罚制度,加强纪律约束。
对迟到、上课纪律不好的学生,因其不能保证正常的上课秩序,实行义务打扫教室卫生,同时对月全勤,学期全勤同学予以奖励。
2、保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由班长到值周班干到普通学生,及时反馈班级纪律情况,保证自习课的正常进行。
3、保证提供一个清洁整齐的生活环境。
由值周班干,带领本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每天的值日工作,对不负责的值日生,罚重新值日。
二、学习生活中,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
1、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人有智力高潮低潮时,情绪也同样,所以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对出现消极悲观的思想学生及时做工作,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对班级整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心理调整工作。
2、确立目标。
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确立下次的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完成目标情况与未完成情况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取得进步。
三、注重养成教育,尽力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1、做到生活有节奏,有规律。
督促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闲暇时间,并且形成生活规律,跟上节奏,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在一张一弛中调整状态,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学习生活。
2、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了解学生生活实际。
了解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环境好坏,有无生活困难,适时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学习生活当中。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七篇】
2.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的计算;。
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
1.计算器的使用介绍(科学计算器)。
2.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解(1)。
(-)+(-)=-。
(2)。
(-)=-。
说明输入数据时,按键顺序与写这个数据的顺序完全相同,但输入负数时,符号转换键要放在数据之后键入.
用计算器求值。
+(-)×(-)。
答案。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八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三、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结论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结论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五、全课小结。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九篇】
教学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教学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二、新课。
1.抽样调查的意义。
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抽样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某同学抽取样本数量为100的调查节目统计表:
表中的数据信息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描述。
初一数学教案文案【第十篇】
1.重点:
(1)了解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理解正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
(2)区别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
2.难点:
多边形定义的准确理解.
一、新课讲授
投影:图形见课本p84图7.3一l.
你能从投影里找出几个由一些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上面三图中让同学边看、边议.
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老师给以总结,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何特性?
(1)它们在同一平面内.
(2)它们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
这些图形中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那么什么叫做多边形呢?
提问:三角形的定义.
你能仿照三角形的定义给多边形定义吗?
1.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n边形.(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
2.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和外角.
3.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让学生画出五边形的所有对角线.
4.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
看投影:图形见课本p85.7.3―6.
5.正多边形
由正方形的特征出发,得出正多边形的概念.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二、课堂练习
课本p86练习1.2.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相关概念.
四、课后作业
课本p90第1题.
备用题:
一、判断题.
1.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由不在一直线上四条线段首尾次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3.由不在一直线上四条线段首尾顺次接组成的图形,且其中任何一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使整个图形都在这直线的同一侧,叫做四边形.()
4.在同一平面内,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二、填空题.
1.连接多边形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2.多边形的任何整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这样的多边形叫凸多边形.
3.各个角,各条边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三、解答题.
1.画出图(1)中的六边形abcdef的所有对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