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汇聚【热选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汇聚【热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一篇】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教室的路线。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教室这一真实情景的具体描述,对前后、左右、上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条理得表达。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0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1、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连除解决问题能正确求解。
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解答。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两个课时的教学,现在学生已初步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了让学生区分连乘与连除,结合教材特意设计了这一节连除。(具体设计意图负载各个环节后)。
教学过程:
(1)口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老师带来了一些口算练习,你来?
出示:5×3×2=60÷3÷4=7×7+1=21÷3+9=。
出示: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平均分成5行,?
师:能补充问题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齐读)。
设计意图。
口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两步的口算题给本节课的两部计算埋下伏笔。“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习主人。
1、找信息搜集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
“说数学、做数学、创数学”是我校数学研究课题“数学阅读”的主旨,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认真的阅读主题图,以便保证学生分享的“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汇聚【热选8篇】”,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数学离不开阅读。
师:整理题目,出示“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个大圈,每个大圈平均分成了5个小圈,?”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学生默读)。
设计意图。
课堂的学习,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号,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就像前面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说思路理清解题思路。
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什么(思考)。
师:谁还能说一说这一题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说数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会说数学,也就是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师总结后让学生互相说,既是给养学生成功的体验,也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设计意图。
会说不一定会写,让学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也是为了检查学生将解题思路转变成数学符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5、说意义掌握解题步骤。
师:“60÷2=30(人)”表示什么?
师:是的,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求一个大圈多少人,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解决问题用的什么计算方法(除法),几步计算呢?(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运用除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在解决问题里,我们先要观察图,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问题,也就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达,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完善板书。
6、写综合算式。类比分步计算。
师:刚才我们是用分步计算的方法,你能写出这个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吗?
师:综合算式和他一样的向老师招招手,好吗?
设计意图。
掌握综合算式的一般计算法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上节课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用综合算式来解题的经验,在这里直接放手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同时也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100页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这是一道模仿练习题,老师不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解答,部分学生完成后并不着急讲解,等待更多的学生完成再讲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1、第104页的第11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1题。
生:能。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减除类型的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连除、减除类型解决问题的理解,同是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第104页的第12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2题。
师:做好的认真思考,我做的对不对?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设计意图。
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后,并不急于评讲,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信心,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0页例。
2,“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1、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连除解决问题能正确求解。
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解答。
教具准备:
课件。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两个课时的教学,现在学生已初步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了让学生区分连乘与连除,结合教材特意设计了这一节连除。(具体设计意图负载各个环节后)。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老师带来了一些口算练习,你来?
出示:5×3×2=60÷3÷4=7×7+1=21÷3+9=。
…………。
出示: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平均分成5行,?
师:能补充问题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齐读)。
设计意图口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两步的口算题给本节课的两部计算埋下伏笔。“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习主人。
二、新授例题。
1、找信息搜集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说数学、做数学、创数学”是我校数学研究课题“数学阅读”的主旨,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认真的阅读主题图,以便保证学生分享的“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汇聚【热选8篇】”,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数学离不开阅读。
师:整理题目,出示“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个大圈,每个大圈平均分成了5个小圈,?”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学生默读)。
设计意图课堂的学习,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号,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就像前面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说思路理清解题思路。
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什么(思考)。
师:谁还能说一说这一题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说数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会说数学,也就是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师总结后让学生互相说,既是给养学生成功的体验,也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设计意图会说不一定会写,让学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也是为了检查学生将解题思路转变成数学符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5、说意义掌握解题步骤。
师:“60÷2=30(人)”表示什么?
师:是的,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求一个大圈多少人,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解决问题用的什么计算方法(除法),几步计算呢?(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运用除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在解决问题里,我们先要观察图,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问题,也就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达,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完善板书。
6、写综合算式。类比分步计算。
师:刚才我们是用分步计算的方法,你能写出这个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吗?
师:综合算式和他一样的向老师招招手,好吗?
设计意图掌握综合算式的一般计算法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上节课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用综合算式来解题的经验,在这里直接放手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同时也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巩固练习。
100页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
……。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模仿练习题,老师不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解答,部分学生完成后并不着急讲解,等待更多的学生完成再讲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四、课堂训练。
1、第104页的第11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1题。
…………。
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减除类型的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连除、减除类型解决问题的理解,同是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第104页的第12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2题。
师:做好的认真思考,我做的对不对?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后,并不急于评讲,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信心,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四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五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除法和减法、除法和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感受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自学书第103到105页第10到16题。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2.描述情境: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有时也涉及到减法、乘法。大家要灵活运用。(板书课题)。
二、预习反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练习二十三第11题。
(1)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订正。(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3)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
(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2.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读懂题意,怎样判断“买哪一种便宜?”
(3)交流、订正。
(4)本题通过计算单价,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确定哪一种便宜。
不需要两步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处理。
3.练习二十三第13题。
(1)读懂题意,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解答。
(2)所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想一想: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买哪一种便宜?
(1)读懂题意,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就是4块要16元。
(2)分析:买哪一种便宜?只要先算出甲种香皂的单价就可以了。
(3)甲种香皂每块的价钱是16÷4=4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
因为4元4·60元,所以买甲种香皂便宜。
2.小红每天早上上学,中午回家,下午上学,晚上回家。两天之内一共走了288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多少米?(考察学生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1)学生独立读懂题意。
(2)分析:小红一天走几趟?(4趟)。
(3)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先解决一天走多少米?
2880÷2=1440米,再解决一趟走多少米?1440÷4=380米。
(4)小红走一趟的路程就是她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80米。
四、反思,拓展升华。
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快乐吗?
2、希对实际问题灵活处理,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3、想一想:周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两步计算就解决的。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2页。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六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小棒和圆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二、探究解题策略。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4、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
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解决减法问题)。
红色:14个黄色:6个蓝色:7个。
14-6=8(个)14-7=7(个)。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七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能够根据条件和问题,排出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本题中多余条件和有用条件写在一起,位置隐蔽,需要。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引导学生学会多次运用有效信息,体会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让学生将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清楚,再列式解答。
[然后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完成教科书p23第5、7、9题。
本节课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逐渐得到了认可。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八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买铅笔”。
知识与技能。
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带人情境确立立标。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xx=13xx+9=15。
凭借情境解疑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
记(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
板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