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实用(优推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实用(优推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一篇】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1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此外,本组课文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专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本组教材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形成了“读人、说人、些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才。
1、认真学习本组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积累,并把积累运用到学习中去。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学习中运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教导学生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思考,积极为将来谋划。
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难点——快速阅读文本,能复述下来。
教学准备: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你知道什么管道吗?说说你搜集到的资料。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对于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看看“金钥匙”给了我们什么好方法?
(1)读金钥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对于这篇文章,你想怎么读?
4、那就按照我们从金钥匙当中学到的方法,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生字词想办法解决它。
(1)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2)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说说这样快速地读课文的感受?
汇报速读的体会。
4、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找到重点部分进行理解,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5、在小组内说说你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组长进行归纳总结,选定发言人。
(1)小组内交流、总结。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
(2)全班交流。
“短期的痛苦等于长期的回报。”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你有什么感受?
(二)快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
(1)、对比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2)、我们把这篇课文分成了五部分,你能给它们加上小标题吗?
三、总结。
说说你本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管道。
习题设计。
1、组词。
顾( ) 誓( ) 。
雇( ) 势( )。
2、我会近义词。
放弃——( ) 姿势——( ) 繁荣——( )。
3、我会反义词。
放弃——( ) 繁荣——( )。
教学反思:
《管道》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八组课文语文天地中的阅读课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将被历史淘汰。同时也告诉人们:明日梦想的实现,不但要有不气馁的精神,而且要有牺牲今天利益的勇气。本文故事由始至终对比的写法贯穿全文。既有横向的两个人在同一时期的不同情况、不同表现的对比;又有纵向的不同时期每个人不同状态的对比。领悟这种表达方法,不但可以了解人物的不同时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上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课文虽篇幅长,但学生读懂并不难。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按课文自然形成的五个部分分别再读一读,并进行批注。接着利用以往学习的一些阅读方法让学生可按不同的学习目的合作,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质疑、解疑的机会。对于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可多激励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写一写。最后,引导学生分别给五个部分加上小标题,使学生对全文有整体的感知。当然,小标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强求一致。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环节中,学生在讨论中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能引起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并没有人注意到。于是,我就故意设疑:文中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很快的,就有学生提出:“我喜欢柏波罗,他在挫折时不气馁,在成功时却不忘记帮助他的老朋友布鲁诺,他的为人豁达,这多么令人敬佩呀!我不喜欢布鲁诺,当他成功时他只是在炫耀和享受。”说到这,又有学生提出:“我不喜欢文中的人们,因为他们太势利眼了,当布鲁诺成功时,他们吹捧他,而当他失意时却是嘲笑他;当然,对待柏波罗也一样。”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问题的实质,在讨论中利用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过程,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识别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与人的互相交往中,往往存在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冲突构成了学生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动力。教育者要紧紧抓住这种矛盾冲突,将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诱导上正途。反之,如忽视这方面的矛盾冲突,则容易使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发生偏离,甚至误入歧途。
看来,教师在今天的教学中要放眼明天,要着眼于学生的明天,让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就懂得为明天而努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感受自然,体会人生的惬意,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难点: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征细腻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关于夏天,记忆中总是出现烈日炎炎、蝉鸣枝间、暴雨骤降、蚊蚋扰人的印象。那是一个躁动的季节,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在海滨城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最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海边了,那细软的沙滩好像母亲的手,让人心安又惬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清凉。
二、写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小小的山村。可爱的家乡山水,老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牵动着作家的思绪。作者以美丽的山水为背景,以动人的景色作衬托,写成一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海滨仲夏夜》就是其中1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本文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三、整体把握。
1.初读课文,要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检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提问:读完课文后,你从文中看到了海滨仲夏的那些途图景?
(对此问的回答,不做严格的要求)。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全文分为几层?
(1)第一层(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景)。
(2)第二层(4--7段):描绘了在优美的夜色中,我在夜色中的感受。(人)。
(3)第三层(8--12段):写从“月亮上来”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月下沙滩的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人与景的融合)。
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更美好的,他们自在欢畅,这种感情是全文的线索。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答:按时间顺序。分为日落不久、夜色深沉和月亮升起三部分,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四.课文分析。
研读课文的1--3段。
1.作者以那些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答:霞光、启明星、灯光。
作者对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三个美妙的比喻句,请你从文中把他们找出来,四人一组讨论这三句运用比喻修辞所起到的作用,讨论后全班交流。
答:(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作用: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把霞光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现出晚霞的艳丽,另一方面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景象。
(2)比喻句: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启明星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就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的大和亮的特点,霞光渐渐变淡,变得清凉深蓝,突然显得很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城市高楼林立的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格外引人注意,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
(3)比喻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兰的海面上,随着波涛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写美了,把波浪上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
研读课文的4--7段。
请同学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
答: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齐读课文最后一部分8--12段。
作品在描写“皎洁的月光”的同时,又描写了人影憧憧,声音鼎沸的热闹、欢乐的场景:人们在这里可以“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酣畅地休憩”。由第一层写景、第二层写人,到这里把写景、写人、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清新、隽永的意境,使人卒读之余,似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入了美的境界。
(一)以动映静,化静为动,动静相宜。
晚霞、繁星、明月以及灯火,本来都是静态的景物,但作者为了化静为动,用大海滚动着的浪峰来映衬,引导读者透过大海的排排波浪去看它们“闪烁”“滚动”的倒影,使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晚霞的色彩与光亮的变化却是一种动态,作者写晚霞的妙笔正是有层次地突出了它的`变化,做到在静中求动,动静相宜。
(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的写景或烘托气氛,或抒发自己的感受,把景、情、意三者融为一体,形象具体地阐明作者的见解和思想。
关于本文的写景抒情。
写景的作用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一种是“传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写景是描摹客观风物,传情是表现主观感情,写景以传情,这个景物当中就寄寓着某种感情或与某种感情相关联的气氛。峻青热爱他的家乡,对山东的一草一木都有亲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带着赞美故乡的情感来写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在他的笔下,无论燃烧的晚霞,灿烂的满月,凉爽的海风,柔软的沙滩,明亮的星光,蔚蓝大海,都浸润着喜悦赞叹的感情色彩,读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使我们的内心合着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应着作者的胸膛一起呼吸。他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亲切情感,使我们收到了强烈的感染,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三)联想自然,比喻精当,引人入胜。
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比喻精当。作品由鲜红的晚霞联想到燃烧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启明星联想到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动、闪烁的灯光联想到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无不给人以自然、贴切的感受。而这一切联想,又都是借助于比喻修辞格来完成的,形象生动,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仲夏的海滨之夜,观海赏月,怡然自得,引人入胜。语言。
(四)在语言运用方面,这篇散文突出的特点是比喻贴切生动,用词准确优美。
六.结语(加作业)。
峻青的笔尖真是太神奇了,他把一幅怎样惬意的海滨仲夏夜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还记得流动的云霞吗?还记得天上地下交汇成一片的“明灯”吗?还记得混合着禾苗香味的凉爽的海风吗?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沉醉,都让我们向往。在沉醉之余,大家一定也惊叹坐着那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珍藏于心中的美丽图景,那就借鉴本文的修辞手法,带上一颗沉醉的心,把自己见到过的一幅你自己认为最美丽的图景从脑中唤醒,写一段没有字数限制的短文或片段,待老师下节课带领大家一起分享。
林幻琼。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四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丰富语言文字。
3.感受文中所述情境,理解对联含义。
1.生字:
题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艘量词,指船只:三艘轮船。
骤急,疾速,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
蔬可做菜吃的植物:蔬菜、菜蔬、布衣蔬食。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碑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
2.会写的词语:
3.解词: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1.教材特点:
简短的语言文字中却有着“好一幅湖光月色图”的美景,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文章运用了生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郑板桥的身临其景,从而生发一种深深的情感,近而写出一副好对联。
2.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感受景美物丰情深的境地,从而理解对联所抒发的情感。
3.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郑板桥“触景生情”的对联所包含着的情感。
4.教学突破点:
以作者对景美物丰情深的身临其境的描写语句为突破点,充分想像感受郑板桥当时的.心情与感受,从而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感受对联带给我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读课题质疑。
郑板桥为什么题联赠渔民?对联内容是什么?……。
2.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
4.深入理解课文,解决质疑问题。
(1)郑板桥所题对联内容是什么?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
(2)小组内交流理解这副对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汇报所学内容。
“半湾活水千江月”——“郑板桥端坐船头,……脱口吟道”
好一幅“湖光月色图”,这是一幅怎样的湖光月色图?
充分感受景色之美。
“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告诉郑板桥……真是”
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欢乐呢?充分感受物丰情又深。
5.饱含深情朗读这副对联及与相对应的描写。
6.课外拓展。
收集整理更多的对联,讲一讲对联中的故事。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
半湾活水千江月景美。
情浓。
一粒沉沙万斛珠物丰。
人物简介——郑板桥。
郑板桥即郑燮(),清代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五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五彩缤纷、无动于衷”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品读课文,对海伦·凯勒“单凭触觉感受到的东西”有所体验,体会她积极的生活态度,从中受到热爱生活的感染。
2.过程与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相互验证中产生共鸣,促进思考。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同时,要抓住恰当的时机推动学生对自己的反思,点拨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品读课文,体会海伦积极的生活态度,从中受到热爱生活的感染。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品读课文,对海伦·凯勒“单凭触觉感受到的东西”有所体验,体会她积极的生活态度,从中受到热爱生活的感染。
在充分体会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发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思考。
课件、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一、导入。
1.播放第一单元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初步认识课本中美好的大自然。
2.带学生欣赏圆明园荷花节的美景,让学生感受来自亲身游历所见的美好大自然。
3.播放不常见的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网络视频中美好的大自然。
4.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阅读课本,亲身游历,还是观看视频,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健全的双眼,从而引出《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出示课件)。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2.介绍与作者海伦·凯勒同样身残志坚的其他国内外名人,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反思自我。(出示课件)。
三、朗读训练。
1.教师范读。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上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给词语注音(出示课件)。
凯勒健康无恙惦记珍惜抚摩征兆清晰扪心自问长途跋涉五彩缤纷潺潺流水无动于衷。
(2)理解词语(出示课件)。
无恙惦记天赋扪心自问五彩缤纷无动于衷。
四、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请学生自读课文,谈谈文中写了些什么?(出示课件)。
(学生读后叙述、回答,教师梳理,引导、整理文章的`结构。)。
(朗读相关段落的文字,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从动作和描写景物的词语入手体会。)。
3.哪些地方还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五、作业。
作者说“那些视力完好的人却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对展现在面前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事情却无动于衷”,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写一下感受。
六、板书设计。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动作性抚摩轻轻的贴。
描绘性天鹅绒般清晰可见尽情歌唱潺潺扑鼻。
1.由于刚参加工作,对该阶段学生的学情以及课标的了解不深入,所以导致本次授课教学很多环节严重偏离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
2.实际授课与教学设计出现偏离,很多预设环节没有在课堂得到实际操作。我想,这需要向老教师及其他优秀的年轻教师学习,慢慢的积累经验,不断的进行实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六篇】
《小数除法》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相关运算,并且学习了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就是我给分享的“实用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实用(优推10篇)”,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6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改成,把24改成、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2、错题诊所。
209÷5=41810÷25=÷18=。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4=,再用÷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方法:探究、交流、引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5=(元)÷6=(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七篇】
1、教导学生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思考,积极为将来谋划。
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明白着眼未来、善于在劳动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二)快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学生自由速读,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速读的体会。
3、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
(1)、对比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2)、给文章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八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4.能复述课文内容。
5.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能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检查读书情况。
3.读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做上记号。
4.交流不理解的词句意思。
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6.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怎样侮辱晏子?3.晏子怎样反驳?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自己读文解决。(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看关于晏子的故事。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九篇】
本组共有5篇课文,3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两篇阅读课文:《祖父的院子》、《儿童诗两首》。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诗词大意,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第十篇】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
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关于“郑板桥”,你知道哪些?
2.交流关于郑板桥的资料。
3.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值得注意的读音有:傍晚、袅袅、狂风骤起、菱藕、斛。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4.通过查字典弄清字音与字义。
斛: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5.着重强调易错的生字,如:“艘”的笔顺;“骤”的第12笔是“丿”不能丢;“碑”的第11笔为“丿”。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找一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湖光十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等等。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4.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指导朗读“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
5.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种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
6.分别指导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7.交流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
8.回过头再来读这幅意味深长的对联。
四、背诵与积累。
1.背诵对联。2.背诵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
3.阅读课后的“积累”中的文章《斗鸡山上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