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高一语文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56853

【导言】此例“高一语文教案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1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_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_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_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_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_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_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_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_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学难点

1、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

2、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读法、研讨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序言,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

2、朗读课文,初通文意,把握文言现象。

一、预习检测

检查学生《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案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在《桃花源记》中,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陶潜。陶潜不仅仅为世人描绘出了一幅闲适静谧的世外桃源景象,他还带领我们走进了“五柳先生”,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1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三、自主学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知识(参考《导学案》并课件补充)

2、研读并序

在课前预习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请学生品读并序,思考并序写了几层内容?

四、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导学案》练习难点讨论

2、并序中难点字词质疑

3、讨论序文中陶渊明做官和辞官的原因各有哪些?哪个才是最主要的辞官原因?

五、小组展示,点评

1、难点字词展示、质疑

2、概括序文内容

两层内容:(一)描述了就任彭泽的心境。(二)交代了弃官归田的缘由。)

原因有三点: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②、“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不愿折节为吏,那冻饿更难以忍受。

③、“程氏妹丧于武昌”――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六、诵读课文

通过听录音使学生深切感受本文语言的流畅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的特点,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走近陶渊明这位田园大师,同时也为诵读打下基础。

要求:注意听停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七、学生通读文章,疏通词句,总结重点字词句式: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导学案》字词练习

2、小组讨论探究,难点字词质疑并展示,老师补充

(1)、重要实词:

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至、及)、聊(姑且)。

(2)、五个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

(3)、重要虚词:

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以:介词(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连词(同"而",表修饰;

同"而",表并列;表目的,来;才;因为)

而:代词(通"尔",你的);连词(表假设,如果;表转析;表并列;表修

饰;表承接)

之:代词(他们;我;这、此;这样的人,这类人);结构助词(定语

中心词之间,的;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宾语提前标志;中心词与补语间,

得;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4)、古今异义词:是、非、亲戚。

(5)、词类活用: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日(名-状)、策(名

-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

棹(名-动)、善(形-动)。

(6)、通假字:曷。

(7)、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⑥乐乎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目标是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分析要能举一反三。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梳理积累文言现象

2、结合第二课时预习案理清作者思路和感情并试背诵

高中语文教案3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一场战争使我们刻骨铭心,一场有关民族精神的大讨论在激烈地展开,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板书课题),来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民族精神。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生难字词

(1)字音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

渺茫(miǎo)脊梁(jǐ)诓骗(kuāng)

(2)词义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注意感情基调(喜、怒、哀、嘲笑、讥讽)。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驳斥:(反动统治者)失掉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第9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本文是1篇什么性质的议论文?

明确:本文是1篇驳论文。这种议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1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的`?

明确:(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1.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明确: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长期的__奴役统治,近代以来,许多社会变革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说“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明确: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__。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7.欣赏品味杂文的语言特色。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__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__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拓展延伸

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民族自信力呢?

明确:我们作为中学生,应当扩大知识面,深入了解从古至今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事迹,在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塑造心灵,并且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等等。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2)试写1篇小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存在的不足: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的少,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一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深刻领悟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协作能力。

(2)因情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2)揣摩作者的悔恨之痛思考母子平等主体的社会角色确立独立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由情感体验的感性活动过渡到象征手法的知识点的落实,使修辞学习由感性层面内化为理性认知。

教学方法:课堂剧、小组讨论法、 换位体悟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入题(多媒体播放歌曲)

以周杰伦歌曲《听妈妈的话》导入,引起同学们的兴奋点与对母亲关系的联想,老师在曲终提问:"你现在还总是听妈妈的话吗?"引入本文母爱话题。

二、作者介绍,知人论世(用多媒体屏幕出示,重体字用彩色字标出)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轮读课文,处理字词(要求同学们有感情朗诵,幻灯片出示课文生字词)

针灸(jiǔ) 虔诚(qián ) 惊惶(huáng)

侥幸(jiǎo) 瞎逛(guàng) 够呛(qiàng) 侍弄(shì)

四、初步感知,回答问题

1、文中最感动你的是哪里?

鼓励同学们自由发言,目的在于激励同学们投入情境。

2、你对合欢树了解多少?这种树名字很多,为何本文取"合欢树"?(多媒体出示合欢树简介和图片)

纪念主人公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3、为什么作者在母亲去世后,不回小院去看看?

悲痛悔恨之情。视学生回答情况,引入对文章内在情感的分析。

五、搜集信息,梳理线索(多媒体出示填空题,学生个别回答,老师填出答案)

1合欢树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时,在_______挖来的,种在________里。

第二年,合欢树______,母亲______。

第三年,合欢树_______母亲__________。

第四年,合欢树长在_____________。

第五年,我们搬家合欢树__________。

2、我十岁时________________。

二十岁____________。

三十岁______________成名之后______________。

3、母亲小时侯________才能优秀。

年轻时会为自己________________。

中年为儿子的病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儿子写作到处_____或____________。

儿子小说发表后母亲________。

答案:

1、母亲、给我找工作、路边、花盆、没发芽、叹息、长出叶子、茂盛 、高兴、窗前的地上、被忘记

2、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双腿残废学习写作、小说发表获奖、思念母亲

3、写作、做裙子、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已经故去

同学们答案大致正确即可,主要为让同学们树立文章主体意识。

六、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1、母亲为儿子做过什么事?(对应上1题)

治病、借书、看电影、生活起居。

2、儿子为母亲做过什么事?(对应上3题)

无。

3、"合欢"是"一起快乐"的意思,本文中母亲与主人公共同生活的岁月快乐吗?(对应上2题)

十岁时与母亲为获奖之事使气逗乐,可以讲是快乐时光。自从主人公腿残后,母亲更多的是为儿子担惊受怕,日夜操劳。

4、假设母亲没有儿子后半生会怎样?

可能是轻松平和地健康长寿。

5、假设母亲没有儿子后半生会怎样?

可能很早就活不下去,更别说成为作家。

6、儿子对母亲的印象和态度发生什么变化?

小时侯和年轻时不理解,中年后失去母亲才领悟珍惜母爱的珍贵。

七、概括文章,把握线索(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儿子 母亲 对母亲印象 对母亲态度

十岁获奖 警戒勉励 年轻美丽 故作轻慢

二十残废 治病助学 尽心尽力 冷淡轻视

三十成功 阴阳两隔 含辛茹苦 感恩铭记

八、布置作业,加强感悟

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将本文情境改编为四幕剧组内同学进行剧本编写、道具准备、排练排演的分工合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巩固语基

对字词和本文线索进行回顾。

二、表演情境,体验深情

(一)获奖之后

道具:书包 奖状 桌椅(桌子一侧绑竖起小黑板) 乒乓球及球拍

铁生背着书包手举奖状一步三跳,母亲坐在缝纫机前踩着踏板

铁生蹦到母亲眼前,把奖状送到眼前(铁生简称为"生"母亲简称为"母"下同)

生(得意地):看!100分!我是第一!

母(抬起眼睛眼神喜悦后迅速转为不满):你们这才多少人参加呀,我小时候比你强多了,老师拿着我的作文到家来问是不是你姥爷替写的。那时我比你还小,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生(放下书包和奖状对墙打乒乓球,淡漠地笑):切!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母(焦急地):你这孩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舞台只余生打球声。

(二)偏方治腿

道具:椅子 毛巾 水盆 热水瓶 药瓶

生坐在椅子上挽起裤腿,露出变黑的小腿,母亲蹲伏在地上,把毛巾从水盆中拧出,敷在生腿上

母(关切地):现在感觉好点没有?

生(不在乎地):没感觉,(烦恼地)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

母(耐心地):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又加了一点热水把药瓶的药水倒到水盆里,又把毛巾从水盆中拧出敷在生腿上)

生:唉呦,烫死我了!别弄了!你要对我好,就让我去学写小说!

母(赶紧拿开毛巾,惊惶地小心查看):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

(三)助儿成材

道具:轮椅 书本 男式 放围巾的衣架

生坐在轮椅上,手拿书本,与观众成45度角。看着远方,若有所思。母亲从反方向上,身披围巾,风尘仆仆

母(欣喜地):铁生,你要的《约翰o克里斯朵夫》我借来了。走,快收拾一下,我们去国图剧院。

生(低缓地):妈,咱别去了。今天雪多大呀,咱们都感冒了,就不合算了。

母(生气地):还想学写作呢!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凭什么能写出好小说啊!

生(激愤地):我就不是这块料,还写什么写?!上次的稿子多少天了,还没结果,一定又没投中。

母(和颜悦色地):你小时侯,作文不是得过第一?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我们只要好好努力,总有希望的。走吧,妈排了三小时队才买到的票。人家说是这个导演的巅峰之作,我们去瞅瞅,也知道现在的观众都喜欢什么口味。(自己把围巾围到头上,拿过围巾,给铁生围上,给他戴上帽子)

母推生轮椅迅速走下。

(四)成名思母

道具:马扎 报纸 轮椅 水杯

一群老太在聊天看报纸。生由一边缓缓摇轮椅上

老太一(指着报纸惊呼) :呀!这不是小生子吗?坐在主席台上开会呢?

老太二(自豪而坚定地) :哪是开会,看您这眼神儿?颁奖!打我们这大院儿出去的,就数小生子出息。人家现在是作家啦!昨儿电视上都播了!

老太三(感慨地):只可惜他妈走得早,受了那么多罪(唏嘘) 。要是看到这一天,不知该多高兴呢?

众老太:就是,就是啊。

老太一(突然站起,惊喜地) :那不是小生子吗?你怎么有空来了?(众老太拥上前,递茶送水,嘘寒问暖)

生:谢谢,谢谢。您老身体都还好吗?

老太一:硬朗着呢。敢情你还记得我们,想这儿就常来走走,我们也都想你呢。

生:好啊,我这不来了么?

老太二:小生子,到小院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多媒体屏幕背景出现合欢树)

生(沉穆):不,不去了,手摇车不好进。

老太三:你们那个小院,现在还很整洁呢。现在住了小两口,刚有了个儿子,不哭不闹,跟你小时侯似的。只看窗户上树影儿,真讨人喜欢。

生慢慢把轮椅摇出,注视屏幕上的合欢树图片。

三、融情入景,设计独白(老师巡回指导,待同学们大部分写完,进入下一环节)

四、深情朗诵,升华感悟(配以《懂你》背景音乐)

示例:亲爱的妈妈,您现在还好吗?您在生前为我做了那么多事,从未得到儿子的报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儿子怎能忘记又怎舍得忘记您的恩情?现在儿子大了,也能体悟到作为一个成人要承担许多角色与责任。可是,仅仅我自己就让您承担了一切,我真是太自私了。您若地下有知,会原谅儿子吗?

选两三个学生朗诵,让同学们在同龄人的感情抒发中产生共鸣。

五、提出问题,分析内涵

1、原文为何没用内心独白?文章以什么景物结尾?

含蓄淡雅的文风。合欢树。

2、合欢树与作者有无相似性?合欢树凝聚了哪些感情?

(1)从生命起源来看,是母亲给了"我"和合欢树生命。(合欢树代表了主人公)

(2)从成长过程看,都倾注了母亲的心血。(合欢树沉淀了母爱)

(3)从合欢树与我们相处的时间看,是母子同在的时光。(合欢树见证了母子深情)

六、引出手法,体悟妙处

1、这种"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叫做什么?

象征。

2、象征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用合欢树表达丰富的感情,以少胜多,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七、布置作业,实现迁移

1、通过写一件东西来表现你和母亲的感情,深化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阅读《我与地坛》,进一步了解本文写作背景,明晰作者心理变化,深化母子感情认知。

八、板书设计

合欢树

象征

母爱 母子情 儿子

高中语文教案5

一、研习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论证分论点,为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什么观点?作出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15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