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杜甫诗》【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63842

发表时间

【导言】此例“《杜甫诗》【优质8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杜甫诗三首【第一篇】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山草香●(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杜甫诗三首【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

一、说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诗,这就是我本课的说课内容----《杜甫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网络交互→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展示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读全诗

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自悟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网络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学生们推荐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浏览。

2、听配乐朗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诗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们能谈谈对《望岳》的了解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本,小组合作探究。)

4、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三〉、知识内化,个性展示

1、这一环节我出示古筝、笛子、琵琶这三种乐器(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乐器来配合这首诗。并说出:为什么你要选这种乐器?来一个个性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情放飞,最后教师作综合点评,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得以高涨,使课堂气氛燃起熊熊之火。)

2、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我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竞赛朗读,。

(至此,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四〉、拓展深化,即兴创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写成1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在悠扬的笛声中学生文思泉涌。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酣畅豪情;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杜甫诗三首【第三篇】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的作品。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寂寞。

《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首,写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烘托动荡不安的环境,抒发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全诗境界壮阔,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着重表现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见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后者也正是千百年中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因而,诗人在咏叹昭君之怨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登高》为重阳节登高咏怀之作,前四句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整首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风格沉郁悲壮,被古人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疑难妙句

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剖析:本联直点秋景,使全诗开篇便呈现出了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玉露,枫林,霜打枫林,林叶转红,山峡之间秋气更见萧条,中间加一“凋伤”,秋意全然而出。巫山、巫峡是夔州之景。《水经注》云:“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此时,诗人正值晚年多病,故友零落,离开成都后本想沿江而下,不料又滞留夔州,心境抑郁,望秋生感,不免产生孤寂凄清之情。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剖析:三、四句紧承首联对秋景作更深一层渲染。“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浪涌”“云阴”又紧承秋意。巫峡江中,波浪势若兼天,江水若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风云接地,阴霾如由地升起。“波浪兼天涌”为自下而上一片秋色,“风云接地阴”为自上而下一片秋色。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两句以气势恢宏的笔触叙写诗人忧郁的情怀,且情景交融,创造了一个新的动人意境。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剖析:由“丛菊”而忆“故园”,菊开山间,舟系江中;“丛菊”“孤舟”,心间忧郁难平。杜甫在夔州,已经历两个秋天,所以说“丛菊两开”;“故园心”指回到长安的愿望,诗人原拟棹孤舟而出峡,一叶小舟寄托着返回故里的希望,如今却还牢牢系在江边,不能东下,此间心意,谁能体会?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剖析:尾联进一步突出秋思。秋已深,家家都在赶制寒衣,准备越冬了,刚刚换下来的旧衣也在捣洗,准备收藏起来,而诗人客居他乡,贫寒孤寂,不胜悲凉。“刀尺”而说“ 催”,“暮砧”而说“急”,处处写出寄寓他乡之感和思念家乡之情。“处处催”,也是写眼前一片秋景催人。刀尺“催”而砧声“急”,形象地写出诗人思念故园、心怀家国的迫切心情。

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剖析:起句“群山万壑”,写群山相连,万壑钟秀,奔赴荆门,山川灵秀钟于此处,才生长出明妃这样的人物来。诗人瞻慕古人之情,写得极为郑重,起得极为突兀。二句“明妃”,即王昭君,后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说“尚有村”,意在点明明妃生长名邦,殁身塞外,仅遗此迹,一个“尚”字,流露出沉郁的伤悼之情 。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剖析:三、四句承上而言,由昭君村而昭君本人,写出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出汉宫,竟死塞外,“一去”二字说得痛切,“独留”二字,更有沉重之感。“紫台”,汉宫名。“去紫台”“连朔漠”,出汉宫而入塞外,这是怨恨之始。生离汉国,死葬异地,其骨虽朽,其冢犹青,这是怨恨之结。据说胡地皆生白草,而昭君却留“青冢”,又可见其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诗句意蕴更见深广。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剖析:五、六句承上作转折,点明昭君悲剧形成的原因。“画图省识”一语说得委婉而尖厉,是以虚笔写实。“省识”与“空归”对仗,“省识”即曾经认识。识人靠画图,君王之昏庸可知,后宫之黑暗可知,多少才人被埋没亦复可知。故“画图省识”,生前失宠之“怨恨”也可知。而“一去紫台”“独留青冢”都因此而生,因此而起。“一去紫台”,说去国之恨;“独留青冢”,言故国之思,因此引出了六句“ 环珮归魂”。而“归魂”终属“空归”、枉归。昭君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异国,多么凄切、哀怨。

8.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剖析:尾联借《昭君怨》之曲点明题旨。昭君之怨歌当从“琵琶”中弹出,饰“琵琶”以“千载”,是指其怨恨长久,何况汉人又“作胡语”,此中更透出离家去国之怨思。惟有琵琶寄意,遗恨千载了。结尾喷薄而出,变全诗之含蓄委婉而为怨恨慷慨。美女遗恨与才士失志本相关联,感明妃遗恨绝域,叹志士失遇无路。美不得宠,才不得用,离家去国之思,寂寥千载之恨,种种古人今人之怨恨,都概括在诗中,一概写出。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剖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点缀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之上。连写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既指明了节序和环境,又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凝练。诗句雄阔高浑,写出了夔州特定的环境。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剖析: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万千思绪,喷涌而出。落木“萧萧”,又以“无边”修饰;长江“滚滚”,再用“不尽”领起,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诗句写出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在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传达出韶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剖析:此联上句写羁旅之愁。“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在前两联写足了秋意之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之时节;“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处境。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此联中的“万里”“百年”照应上联之“无边”“不尽”,使上联之景与此联之情融为一体。诗句词简意丰,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的处境,秋季独自登高,更生许多愁绪。

1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剖析: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国难之忧与自身之愁糅合一处,诗人的感时伤世之情怀,跃然纸上。

审美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为次第相连、首尾呼应的组诗,是杜甫的七言律诗的代表作。课本所选是第一首,为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氛围。诗歌前两联因秋起兴,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后两联由“丛菊”而引出故园之思,并引发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

诗歌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情感浓烈而意境开阔。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怀明妃王昭君。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诗人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与昭君多有相似。自己身处夔州,离家虽不像昭君那样有万里之遥,但也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现在,诗人正寓居于距昭君故乡不远之处,便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归魂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于读者心间。

《登高》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戒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此诗八句皆对。“1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诗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对当时民风、民俗、民情的如实描写,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南北朝时期《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出现,标志着现实主义诗歌的逐渐成熟。而唐代“诗圣”杜甫则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高峰。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但他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的切身遭遇,使他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如《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这是对他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最好评价。

二、典题精讲

(XX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指点迷津: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流寓西南,北归无望,生计日蹙。诗以首句“江汉”为题,正是漂泊转徙的标志。分析时要抓住“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的特征,“片云”多有随浮无定之感,“孤月”“落日”“秋风”则多有黯然冷落之意。

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指点迷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这一题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一生虽穷愁潦倒,但始终有“致君尧舜上”、为国效力的抱负。更应结合本诗,而不能脱离本诗的具体的语言材料来架空分析。

参考答案:同意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说法。可从诗中提到的“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同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可从诗中写到的“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怨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杜甫诗三首【第四篇】

25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的风格变化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学习流程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

(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赏析赏析《望岳》与《春望》。

(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2)合作探究:

①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

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②《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合作探究:阅读赏析《石壕吏》

(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

(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

5、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

妇对话的情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把《石壕吏》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中的情节进行具体的描述。

6、拓展阅读。

《新安吏》(节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25  杜甫诗三首

1、“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1)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

(2)a《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b《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诗风转变:激昂豪迈——沉痛忧伤

(转变原因:《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

4、(1)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具体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具体表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拓展: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2)能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5、略

6、(1)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所以只有母亲送行。

(2)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杜甫诗三首》【第五篇】

1、作家作品背景:

杜甫,唐朝诗人,后人尊称“诗圣”,诗多咏怀和忧国忧民之作。

《望岳》是杜甫早期作品,诗中透出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春望》与《石壕吏》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年间的作品,《春望》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石壕吏》则体现了对叛军的憎恶,对国家能平叛胜利的渴望,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又对统治者爪牙的残暴进行了含蓄的揭露。

2、文学常识:

古体诗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创作。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每句字数不等,但四言、五言、七言较常见,也有杂言的。古诗押韵较宽,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古体诗不讲对仗,而且不求工整,不避重字。

律诗的格律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有如下规定:⑴

限字句。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⑵

定韵脚。双句必须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只许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也不能用相同的字押韵。⑶

对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规定,一般按照对仗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处理,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⑷

讲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则可对可不对。

绝句每首四句,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和押韵规则上完全和律诗一样,但在对仗上比律诗灵活,可以全首对仗,也可通篇不对仗。

词起于唐而盛于宋。原为歌词,后衍变为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故词又叫长短句。词在声调、字数、句数等形式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词都有词牌,如“水调歌头”、“如梦令”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有的词在词牌下另立标题,表明作品的内容或主题。也有的词没有题目,人们往往用该词的第一句话来代替题目,以和同词牌的词相区别。按照字数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