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推荐5篇】
【导言】此例“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推荐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第一篇】
语文组:刘丹
〈〈月亮上的足迹〉〉是1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时的语言,真实的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王老师的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易适当,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整个教学流程贴切自然。
首先,王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吟咏月亮的诗句,这一精彩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月亮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向往,尽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
再次,由于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本内容,王老师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六要素。学生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观看本文的教学挂图。这样图文结合,不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再一次激起了阅读兴趣。
对于本课的教学,王老师不是面面具到的讲解,而是有重点的探究,如重点研读12段和4段让学生回答:1、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了哪几件事?2、给“激动”“紧紧地”加点,并说明这两个词语的作用。3、登月舱完成使命后被甩在了太空,对这种做法谈谈意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特别是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第三,本文的课堂教学亮点不仅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记得王老师梳理完课文内容之后说:“如果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换成中国的五星红旗那该多好啊”接着出示“神五”“神六”发射成功的报纸,让学生叙述事件并说内心的感受,并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航天员,来到月球上,你最想和祖国人民说一句什么话?”顿时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又针对来到月球上两名宇航员谁先登月的问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的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2、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小时候,奶奶给你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传说月宫中不仅有嫦娥,还有捧酒的吴刚,还有捣药的玉兔。你们想到月亮上去会会他们吗?
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了月球,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三、正课
1、用5 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段:从“这一年的 7月 16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段:从“登月归来后不久”到完。
评论登月的意义。
3、提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讨论并归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登月前,介绍宇航员来到发射架下,进人狭小的指令舱。
点火,火箭缓缓上升,两级火箭自动脱落后,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先绕地球飞行,飞行状况正常。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进入登月轨道。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第二阶段:登上月球。登月舱打开了舱门,宇航员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开始作业,3个小时后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第三阶段:返回地球。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人预定轨道,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丢弃登月舱,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4、提问: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讨论并归纳;做了九件事。
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
②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④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⑤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
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⑧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把它插在月亮上。
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
5、提问;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文章中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
6、提问:登月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四、小结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这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用一个词语表达。
1、仰着头直立着。( )
2、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
3、距离远但可以望见。( )
4、不停地运动行进。( )
(二)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重点:
①积累和运用生字、生词。
②能够掌握要领,学会快速阅读,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③能够以时间为线索,筛选归纳登月主要事件和主要过程。
④理解登月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激趣
教师配乐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月光皎洁、静谧,月形时圆时缺富有变化。月亮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的遐思。那月亮上真的有“广寒宫”吗?长娥和玉兔又在做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航天英雄一起去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作者)
环节二:感知文意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指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投影:
(1)悬挂(xuán)(2)畅谈(chàng):尽情地谈。(3)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4)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5)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6)可望而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2.本文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找出与时间相对应的事件,完成以下表格。
时 间 事 件 进 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将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 登月舱打开舱门 11点51分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日凌晨1点35分8秒 飞船进入大气层
思考:
(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
飞船升空前的准备
飞船飞向月球
登月舱登月成功
飞船返回地球。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
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3.请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教师明确: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6.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7.师生共同归纳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
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
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初一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第四篇】
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借助关键词句准确地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将从网上下载的1篇“北京中学生将‘飞’火星”的新闻报道播放给学生阅读,以此导入 对新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课文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反映人类首次登月过程的录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印象。
教师通过“文件传输”将课文内容传输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在阅读中获取课文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注,并用自己的话对课文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三、课文教读
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功能,提出讨论题。例如:①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②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③宇航员登上月球做了哪几件事?④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⑤登月有什么意义?⑥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⑦文中的数字有什么作用?⑧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由发言。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讨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供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
教师用“广播教学”播放幻灯演示课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分析。
四、课堂练习
教师应用电子教室的“电子抢答”功能,发布课堂练习题。例如: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答案是“可望而不可即”)。
学生可以进行抢答,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表的答案将显示在题目的下面,而其他学生不能再进行回答。一题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新一轮抢答。
五、自主探究
教师提供北京天文馆、月球和登等网站的网址,让学生自主登陆网站,浏览有关内容。
应用“虚拟光驱”功能,教师提供光盘《小天使少儿科教系列——科技篇》中的录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看。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进行监控,以保证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进行引导。
六、课后作业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发布作业 课后题目,要求学生写1篇想象作文。例如: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作文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面和美术编辑,统一以电子文本格式上交,供教师进行批阅。如时间允许,教师可选择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让所有同学在自己的电脑中进行阅读欣赏和进行修改。
返回
初一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第五篇】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童红霞
预习作业:1、熟悉一下课文,摘录自己在读书中发现的疑问。
2、根据课文中提到的时间,把登月过程列成一张表格(包括时间、事情)。
一、导入: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如果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出来的就只能是书呆子而不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真正的现代读书人,当然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天上课前,老师就想先考一考大家,看看我们班级里有多少同学是真正“事事关心”的?
老师的问题是:你知道在XX年10月这个月份里,中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报道中最热点的新闻是什么吗?(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成功。)
邀请大家一起再回顾一下“神舟”五号发射的全程录象——约4分钟。
导入到课文学习。
二、小组合作,理清内容:
1、小组内交流预习时自己设计的表格,并互相补充完整。
2、把这些事件进行“合并”,看可以把登月过程分成哪几个大的阶段?
三、配合图片深化内容:大家最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是哪个阶段?
选择其中学生感兴趣的阶段详细了解,另外的则略过。
注意各个部分深化时运用不同的方法:
1、“准备阶段”:1)课文写到了哪几个方面的准备?(火箭发射架、宇航员)
2)仔细观察图片“火箭发射架”,填完整描写的句子。
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一样,。
3)看图片“宇航员”,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他们吗?
2、“升空阶段”:把“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后去往月球的过程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3、“登月阶段”:大声自由朗读,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两位宇航员在月球
上做了哪些事情?——用动宾短语的形式进行概括。
4、“返航阶段”:“对接”图片简要说明。
四、“意义”探讨:为了登月,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你觉得值得吗?意义何在?
——先请同学说,然后一起读“课后研读”的练习二,帮助同学理解。
——总结人类登月的意义:①人类智慧的结晶②科学探索史上的巨大飞跃③探索外层空间的崭新起点……
五、拓展和延伸: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登火星计划”。
——提示:可从登火星的最佳时间和路线、生存装备、实验考察的内容等方面选择一项。
——如果制定的速度较快,在课堂上交流几组的计划。
六、通过学习,是否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都解决了?是否有新问题产生?
(1)科学书上说的登月时间和我们课文中的时间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在返航时,宇航员把登月舱甩在太空,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举出你的理由来。
(3)直到今天,还有些人说美国人登月是个“骗局”,因为在那些照片上发现了很多疑点,你怎么看?
(4)……
七、总结和作业:一堂课的结束不是“结束”,而恰恰是我们新的学习的开始,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发扬科学探究的精神,去解决学习中不断发现的新问题,好吗?
作业:课外找资料继续探究月球奥秘,准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
与其说这是篇语文课文,倒不如说它是1篇介绍登月事件的科普小品更恰当。因此在这节公开课的整个准备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如何才能在教学中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如何才能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其中,真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最后决定把着眼点放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精神、科学探究的兴趣;第二、注意与科学学科的整合和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技大事;第三、让他们明白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从整个教学的过程来看,预先定的目标能基本达到,学生一头的反应也不错。
考虑文章比较通俗浅显,所以教学中没有在文本研读中花太多的时间,只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先把课文内容理清,在课堂上利用第一次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和小结;在接下来的“登月过程”的深化中,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程度选择其中两个部分进行了稍微详细的解析——其间注意对学生的一些语文能力(分析、理解、概括、学科整合……)提出要求和进行培养;后面对“登月意义”的探究和设计“登火星计划”,可以说是对学生传统学习习惯和方式的挑战,因此花了些时间,应该也是值得的。之所以把一般老师习惯放在教学中间的“问题探究”放在最后,则是考虑到与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配合、以及最终要告诉学生的一个道理:课堂的结束并不等于学习的结束,恰恰相反,它往往是新的学习的开端。我们总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再解决……”,鼓励学生养成刻苦钻研、深入探究的科学精神。总体上采用的是“框架式”结构,便于灵活机动地根据学生的动态组织教学。
当然,没有一堂课是没有遗憾的,我们不也是在这样那样的遗憾中逐渐成长、成熟的吗?认真反思一下,自己觉得主要还有两个问题值得继续探索:
1、像这样在课堂教学最后把学生的问题全部“还”给学生,对好的同学可能确实是提供了更多的探究话题,但是对于普通或者更差的同学来说,会不会这些问题从此就被“尘封”了?是不是在课堂上讨论解决更好?如果是那样,放在哪个环节中更合理呢?
2、从整堂课的反应来看,虽不如专家所夸奖的那么好,总体上还差强人意,但是自己上完课后的感觉仍是把“我”放在首位,学生一头还放不开。固然有公开课的压力和借班上课的因素在作怪,但是追根究底,还是理念上没有能真正做到“投胎换骨”,还不能真正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来更开放地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