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范例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范例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一篇】
1.认识课文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a.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师生共同质疑答难。(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问题)。
3.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3..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1)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旁边。
(2)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己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已经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
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六、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二篇】
1、师:有时,凡老师在想啊,我要是一直处在小时候该多好啊!因为我在慢慢长大的同时,母亲却在渐渐老去。
2、播放配乐图片,感染学生心灵。
3、师:母爱,就像一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
4、教师讲述往事,引发学生共鸣。
6、联系生活,练习说话:母爱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三篇】
本学期在人们的忙碌中转瞬即逝,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及数学教研组的领导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成长起来。现将备课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详尽的备课组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
开学初,我们三位老师共同讨论,制定了相对详尽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全组要求上下课时不超过3课时,这就保证了测试的统一性和研讨的一致性。而且,大家认为优秀的资料一定要做到资源共享,教育过程要真正做到无私。组内老师经常沟通、交流,基本上做到了统一教学进度,开学初也统一了资料。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校内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准备校级公开课,更重要的是上完课后的相互评课,在评课中,充分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并诚恳地指出不足,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更高的提升。备课组内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教者的辛勤付出,也是同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每将讲一课后,备课组长都组织大家及时评课总结与反思。大家充分肯定优点成绩的同时,更客观地指出缺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也反映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反思,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在整个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课的优劣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什么,有了怎样的提高。正是由于彼此的真诚,坦诚地面对,我们才在交流中不断走向教学的成熟。
3、坚持集体备课,积极开展活动。
虽然组内成员只有三个,但我们每周都进行集体备课,加强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认真利用好这一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合作功效,群起竭力。在集体备课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意见,交流成功经验,最后,教者结合自己的自身特点与学生实际,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和演绎,大胆构建灵活、民主、生动、开放的课堂探究模式。这样切实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效地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更好的开展研究课作好铺垫。
4、加强考后的质量分析,缩小班级差距。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班级与班级之间也难免存在差异。在每次单元检测之后,我们都会认真总结考试情况。包括分析试卷的难易度,认真统计考试的分数,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特别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去发现好的或者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当然一切分析与总结都是为了最终的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足,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每周教研的活动中,我组教师有效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边摸索边学习,讨论、交流成了我们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每位老师都精心地准备和查找了与教学有关的文章或课例进行学习,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喜怒哀乐进行探讨,对于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认真学习,读懂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生字,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后精心准备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四篇】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要求:在学习中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书上的词语)。
3、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二、介绍长城。
三、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自学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师肯定学生发言。这段是作者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登长城,站在雄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小结:本段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子,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对“伟大的奇迹”如何理解?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相关内容,加深对“伟大奇迹”的理解。
四、出示相关图片,把感情融入课文朗读。
五、喜欢哪一段课文?尝试背诵。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课件展示1)。
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桂林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六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和难点。
知道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理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自的特点。写宴会厅的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三)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四)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
(二)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1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一)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二)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一)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坐落在广场的西侧。
人民大会堂坐落在广场的西侧。
比较异同,第二句话去掉“雄伟”与原文(第一句)语气有何不同?读时强调“雄伟”,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三)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一)带着思考题自读第2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每根都有六七层楼高,要4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三)教师范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10000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5.学生自由朗读4、5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四)自由朗读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
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五)自学7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
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
(六)教师小结归纳:
以上2至7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8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一)读生字新词卡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练习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1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10000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5000人的大宴会。
会议厅: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七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领会句子含义。
2.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从大海的变化中去体会金鱼的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1.有一个老渔夫的妻子,在一条金鱼的帮助下,从一个老太太变成了贵妇人,变成了女皇,但她还不满足。她到底想当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这就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叙事诗给我们叙述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适时板书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渔夫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把课文浏览一遍,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2.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先让会理解的同学解释,不能解释的查字典词典解决。
三、快速默读,把握内容。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诗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除了写人之外还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人物是老渔夫——老头儿,老渔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主要写了金鱼。)。
(2)诗歌叙述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诗歌叙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顺序。
1.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出描写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学生讨论老太婆的具体要求,教师根据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书。
4.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叙述顺序:课文开头简要介绍了人物及他们的身份,事情发生的地点,老渔夫打到一条金鱼的情况。然后按照老太婆对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顺序,记叙了事情的经过。
五、体会感情,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讨论:
(1)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贪得无厌、贪图享受)。
(2)老渔夫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软弱无能,对丑恶行为姑息、忍让)。
(3)大海的变化体现了谁的变化?(金鱼的变化,由开始时的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恢复了老太婆贫穷的原状。)。
(4)诗歌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谴责了老太婆,也批评了老渔夫,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木盆)(木房)(贵妇人)(女皇)(女霸王)。
贪得无厌一无所获。
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第八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2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x第4自然段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c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d指导用“稠密”造句e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f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x背诵。
(2)学x第5自然段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学x第1—3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x第4—8句a自由读课文。b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c理解句子。课件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a师引读课文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更可贵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c练x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