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案【优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芦花荡教案【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芦花荡教案【第一篇】
几个男生围在讲台前,盯着张贴在黑板上的写满歇后语的一张纸片在争论。每扇窗户边都挤满女生,她们都在精心地往玻璃上拼贴图案。有的用校园里捡来的银杏树叶和细叶草,组成大大的六角雪花,金黄和草绿是雪花的颜色;有的用细细的树枝围成一座屋子,屋子边飘着一丛长长的芦花,仿佛唐代酒肆门口舞动的酒幡;有的采集来火红的枫叶,有的还在修改自己的创意……
这时,顾斯熠发现我走进教室,便招呼我:“老师,快来猜猜,‘骑马看戏’后面应该说什么?”我笑着问:“有奖品吗?”她笑着回答:“喏,桌子上有桔子!”我明白了,他们在利用班会课搞班级活动,每个学生都那么投入,那么兴奋,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庞。
我顿时为他们感到一种幸福。在考风呼啸的苍凉岁月里,高三俨然是一个学校中处于一级戒备中的孤岛。围困他们的是他们亲爱的父母,敬爱的老师,甚至是远隔他乡的亲朋好友。众人出于爱,于是光明磊落地作恶。为了集中精力,高三学生的手机被家长没收了,尽管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离不开手机;高三学生不能上网,尽管网络中有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高三不能打球,不能看电视,不能看闲书,不能聚会……所有的目标只有一个,“考得好,一俊遮百丑;考不好,百俊难遮一丑”。所有的日子,只是为了把活人变成一架高考机器。可是,高三1班这群在高三前沿阵地中辛劳的孩子,他们竟然不畏考试的折磨,在教室这个单调紧张的空间里,依然阳光,依然诗意。那五颜六色的雪花一定是冬天里对春天的憧憬,那芦花边的屋子一定栖息着他们的玫瑰般的田园诗行。
我更为他们的班主任祖军武老师而骄傲。高三班主任的压力不在肩头,而在心头。去年冬天,在一所名牌学校的高三班级门口,我看到这样的高三文化:“不苦不累,高三没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牺牲一年,幸福一生”。我被震撼住了,似乎一支敢死队就潜伏在教室中,等待着高考时勇敢地冲出来,与全省无冤无仇的考生们决一死战。祖老师却没有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学生的心头,她总是那么从容淡定,每天早晨都到教室来抹桌擦窗,仿佛教室是她家,她是学生的妈。她为学生们拟定了一个“登山”计划,每周阅读学生的登上记录,给他们不断的鼓励与指点,交给他们释放压力的办法。今天班会课,她又为学生赢得一段快乐时光。
此时,我为自己进入班级的动机感到羞耻。学生考不好,心理上已不堪重负,我为什么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学生考好了,我们又为他们重复一些不变的真理“山外青山楼外楼”,“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为这是职业良知的表现。可是,是谁给我们权利,剥夺他们的快乐?是否出于嫉恨,因为我们不快乐所以学生也不能快乐?二战爆发后,曾经组建一个“蓝衣社”,有一万名成员,它在“新生活运动”中,强迫人们成为清教徒。酒馆午夜必须关门,跳舞被查禁,穿西服者被泼硫酸。今天,在“军事化”管理的校园中,有没有蓝衣社的幽灵在游荡呢?我又庆幸,我终于没有喊一个学生出来谈话,否则,那个学生当时的痛苦也许是我今天的痛苦。
芦花荡教案【第二篇】
关键词:苗族舞蹈;锦鸡舞;艺术特征;内容形式;服饰
前言
锦鸡舞是苗族的象征,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兴趣,强烈的工作氛围,深庄严的宗教,独特的艺术特色的民族感情。它不仅深受本族人民的喜爱,也是本族人民用于联络国内外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友谊、团结合作象征的管簧乐器,是于歌、乐、舞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形态。
一、苗族“锦鸡舞”的形成
“锦鸡舞”是苗族的原生态舞蹈,因其服饰和舞姿模仿锦鸡而得名。居住在当地的苗族同胞,通常在每年的重大节日举行了隆重的吹笙跳月,敲响了鼓,跳起了“锦鸡舞”,以纪念祖先,让他们能自由、和平和快乐的记忆起美丽的锦鸡。跳锦鸡舞时,风领导男女然后舞蹈,形状排列在管,又沿着逆时针的圆圈舞。到四个步,六个步,然后转身,根据膝盖的自然摆动的舞蹈的基本特征,开始第一步左脚,左一步向左轻脚步,右脚贴近左,然后一步一步右脚,左脚右脚齐,然后一步离开,再一步左脚,右脚跟上。每跳一步,而自然颤抖着对自然开放两岸膝盖,双手的节奏,悠闲地摆动,如锦鸡翅膀,扇动翅膀时,非常漂亮。体现了人与自然友好的前景和生活条件和谐的精神,苗族人民是温和娴静的,发展是值得继承。
在漫长传播的过程中,“锦鸡舞”不断的演变着,经过作家和艺术家重新创作后,其舞蹈动作在数量上丰富了许多,使“锦鸡舞”,在民间在此基础上良好的发展更具有生命力。
二、苗族“锦鸡舞”的艺术特征
苗族“锦鸡舞”的艺术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其内容形式和服饰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得舞蹈动作更丰富,更具生命力;锦鸡服饰的装点,使“锦鸡舞”形象更为生动,使舞蹈更为优美。
(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苗族“锦鸡舞”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按其活动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祭祀性、习俗性、礼仪性、自娱性和表演性。
1.祭祀性
祭祀性锦鸡舞,舞者多为中、老年人,一般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播放长达三英尺的大芦笙章羽。在过去,这样的芦笙只有在杀牛祭祀时跳的舞蹈。庄严、肃穆的气氛,表现出尊重和记得祖先,同时运行平稳、缓慢。
2.习俗性
习俗性锦鸡舞有两种。第一种多在月明风清之夜的环境下进行,通常苗族人是每年过“花山节”时才跳。这是一个聚会的青年男女选择配偶的婚礼当天,跳锦鸡舞天的“跳花”或“跳月”。苗族这种作法山寨古称,通常有“跳月”月亮场或“跳花”花场。这种形式主要是以芦笙吹歌传情,因此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也并不复杂。第二种是在跳舞时,手臂、身体前倾,向前跳沿圈,动作比较简单。这个数字在舞蹈共同参与到十二,水平形成三,四米长直立方形之一。
3.礼仪性
锦鸡礼仪舞蹈,其不同的活动内容,使得有不同形式的活动和特点。主要是具有新居落成的跳跃和行动,气氛热烈欢乐的节日活动等特点。一般舞者舞蹈,在教会更以示祝贺。在葬礼仪式上,红腹锦鸡舞的作用主要是哀悼死者和安慰遇难者家属。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在入棺仪式上穿过棺材跳,其他动作冷静和克制。
4.自娱性
锦鸡舞的舞者,因为年龄、性别不限,所以参与的人数众多,通常在草坪、山坡大坝和开放空间的活动。锦鸡舞自娱从经营特点来看,可分为“踩”和“跳”两种。其中,“踩”的轻微弯曲的膝盖,并配有节奏向前行进分歧;“跳”是一动力脚落地后,不仅将下肢颤抖和蹿踢,还可作为自然景物的上半身。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这种锦鸡舞有两种常见的活动形式: (1)男人吹芦笙,男人和女人先一人一圈,然后周围的女性吹芦笙舞者围在中间,在节奏加强,轻轻摆动身体团团和舞蹈。有的地方还有高达丈余的特大号芦笙和各种长短不一的芒筒(一种用大竹筒制造的低音簧管乐器)在旁伴奏; (2)项以举手铅芦笙舞的一对,大家跟着周围的演奏旋律,改变了领舞者和舞蹈动作循环。
5.表演性
锦鸡舞蹈表演,通常在节日或运动成绩或观众的方式聚会。在一些村庄流行芦笙队的比赛中,车队在玩芦笙音乐的数量集体单位的地方,声音是美丽的,动作和步法丰富,舞蹈的时间设置耐用。这类锦鸡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以及腾跃等为多。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有些运动是改变的行动,迅速和激烈的已知的节奏,以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赢得更多。表演性锦鸡舞的内容十分丰富,通常是以两种形式来表现,第一种以炫耀高难技巧,如“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芦笙拳”和“过门坎”等,第二种以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如“牛打架”“斗鸡”等。运用这两种方式,来博取观众的喝彩或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比如“巧喝酒”是在与一个装满一杯米酒长椅集,然后周围的长凳边吹的舞者,跳舞、喝酒的腰侧。“滚山珠”是打了向前和向后滚动芦笙边边缘,或倒置,金字塔和其他活动。“芦笙拳”的一种独特形式,芦笙舞的舞蹈的伴奏和指挥者,剩下的男、女舞者在他们有时相互穿插其他不时下命令的冲压对打,有时吹到手杖上的一朵花。“蚯蚓滚沙”是膝盖后面的舞者在板下,然后拉直走向的轴线,一边玩一边跳芦笙舞。
(二)锦鸡服饰的装点
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锦鸡,全身漂亮的羽毛是百鸟无法相比的,身上的羽毛色彩为头青、颈绿、身红等。苗族姑娘以不同颜色的丝线,对锦鸡羽毛进行仿照,使各种不同刺绣图案的服装穿在舞者身上,宛如锦鸡一样美丽。其中,上衣是对襟衣领,较为贴身,腰缠两寸宽的花带,前搭一块绣花片,后搭数条五彩绚丽的长至脚踝的长花带,形象较为贴切,犹如锦鸡尾部多彩绚丽的羽毛。身穿七寸超短百褶裙,脚穿翘尖绣花鞋作六步转身时,裙摆向外翻飞,百褶裙脚边的洁白羽毛银波荡漾,脚边花带一飘一闪,使裙上和裙尾的绣花和花带得到最大空间的展示。而且女舞者个个绾发高耸,头戴打制有数只锦鸡的银花,颈戴银项圈,胸配衅腾银盘。随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在舞蹈基本步伐中微颤的双膝使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银角花冠一点一摇,犹如锦鸡漂亮生动的羽冠。事实上,也有早期的“锦鸡舞”被进行了再创作,作家或艺术家对其进行创作后使锦鸡的服装得到了更好的展示。
“锦鸡舞”服饰装饰锦鸡,使“锦鸡舞”的形象更生动、更美丽,优雅的舞蹈装点,使之更轻便、美观,和锦鸡的“锦鸡舞”更贴切。苗族人民,正是因为这种古老而简单的美好情怀与强烈的追求美好的事物,对生活与自然的爱和渴望爱情,才使我们现在看到了完美传输的“锦鸡舞”的服饰艺术。
芦花荡教案【第三篇】
语文老师大概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在山东高密四中任教时,有一年,高一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当同学们感到实在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他们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来”。学生们依靠自学,依靠自己读书,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让老师们感到惊讶又尴尬的是:这两个班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比其他班级差,在阅读和写作上的表现,比其他平行班还要略胜一筹。
这件事情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感到汗颜: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的口干舌燥,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二、莫言的启示
无可置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莫言幼时失学在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他反复阅读哥哥用过的《文学》课本,他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哥哥的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莫言曾无奈地说:“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
然而,现实是:分割的语文课堂,繁杂的语文试题,接踵而至的各类考试评比,让语文支离破碎;老师的意识里,语文课不讲课,就是浪费,从而导致语文没有一个完整的阅读环境。这样看来,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多读几本教材之外的书了,要让他们有阅读的自由,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读书引导
怎么引导?从兴趣开始。我制订了一个计划――讲故事。先是老师讲,每节课前5分钟,前十次讲完整的故事,后来讲到高潮处就戛然而止,孩子们意犹未尽,自然会纠缠不放;我顺理成章地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在哪本书里,自己去看。渐渐地,部分孩子开始去借书。开始要讲最有情节的书,如《青铜葵花》――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在青铜12岁那年,葵花被命运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青铜和葵花,后来又有缘相见吗?孩子们瞪大眼睛,等着下文,有的甚至跑到办公室来问:青铜和葵花,见面了吗?我告诉他们,书会告诉你们答案。趁机带他们去阅览室借书。有个小朋友借助字典,竟然三天就看完了!下一节课上,这个孩子就成了课前5分钟的主角。
后来,又讲《时代广场的蟋蟀》。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一一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这儿遇到了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柴斯特会受到欺负吗?再后来讲了《稻草人》《三毛从军记》等等。一部分先看书的孩子就成了上课前五分钟的主角了,他们会把前一天我没讲完的故事讲出来,很神气的样子。两个月后,学校的图书室热闹起来了。语文课堂也应该相应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原来的5分钟讲故事,延长至10分钟,孩子们兴高采烈,课堂里都是故事。我趁热打铁,每周拿出两节课做阅读课,前提是掌握新课的生字词。语文课上讲故事,孩子没有任何任务,不受任何限制,畅所欲言,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语文课,孩子们是数着手指头来盼的;当然,孩子们在故事会上表现出来的兴奋与语言能力,是任何语文课都难以企及的。
四、激发读书成就感
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时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记下来,可以是美丽的句子,也可以是故事情节,还可以是读书的感受;千万不要强制规定,扫了孩子读书的兴。
芦花荡教案【第四篇】
文/蔡国声
葫芦在民间又称之大吉,即大吉大利的意思。而用葫芦制成的品皿如瓢、勺、碗、盆之类,包括草虫盒,葫芦节扎,葫芦雕刻等等多类工艺美术品也都大受欢迎,能入古玩艺术品的收藏之列。甚至连用陶瓷、珐琅、竹木牙角等材料制成的葫芦造型亦是各呈其巧。于是葫芦制作的各门各派、时代风格和地区风格产生了。
图中是一对甘肃兰州刻葫芦,系现代名家骆石华先生所作赤壁赋。图文并茂、造型奇特,能玩赏于掌股之中,堪称刻葫芦艺术中的精品。
说起甘肃兰州的刻葫芦,早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甘肃兰州有个民间艺人叫王鸿平,在葫芦上刻画古装人物侠士、秦腔脸谱等。刻画之后,刮去表皮上剩余的空白部分,使葫芦分成两色,丰富了画面的效果,这是兰州刻葫芦的始创阶段。嗣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在刻制的过程中加入了刮、晒、磨等加工工序,以特制的钢针和刀具在葫芦的表皮镌刻并涂以松墨,画面出自“芥子园”等画谱。兰州刻葫芦以笔墨、刀法并重,驰誉京津,成为人们手中的。兰州刻葫芦除创始人王鸿平外,名手相继有李文斋、王德山、王云山、阮光宇、骆石华等人。
该对葫芦造型奇特,呈现圆珠状,大小若健身球,皮质光滑细嫩。呈色如老桔的黄杨木,亦如煮熟之鸡蛋黄色,匀润光洁。显然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其上作坡夜游赤壁图,一只刻的前赤壁赋,另一只刻的为后赤壁赋。正面是平面微雕刻画,其布局精微,线条粗细浓淡如国画中的白描,明暗、远近一任自然。其图案线条细如发丝,尽管不加渲染,亦层次井然,章法上有晚清之山水人物画风味。背面有整篇的前后赤壁赋全文,用单刀隶书刻成,结体匀称扁方,蚕头燕尾,圆润秀美,有汉隶中“曹全”“史晨”(碑)的风韵和书卷之气。该葫芦属平面微雕的范畴,对于平面微雕来说,无论是雕刻家还是书画家,必须要有深厚的书画底蕴和临摹功夫。同时雕刻时须平心静气,心无旁骛。雕刻往往在夜深人静时,奋战数小时,一气呵成。
该对葫芦精品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刻葫芦者,是因为上面有浓厚的书卷气、扎实的中国书画和文学根基,微雕者不是为小而小。以小媚世者,粗看之叹为惊世骇俗,多看之则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一般的兰州刻葫芦题材皆是晚清戏文,古装人物,而东坡夜游赤壁则是千古不朽的文学名著。将它搬上兰州刻葫芦的舞台当是一个不可小嘘的转折,即兰州刻葫芦的民间艺术开始走上了民间艺术与文人、书画家相结合的艺术道路。
人见人爱康青花
卢伟帅
“吆!这只康熙青花瓷罐真不错!”笔者一见眼前那只制作精细,如亭亭玉立般少女那样令人心仪的青花瓷罐,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康青花瓷罐高27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为18厘米,底圈外撇,直径达15厘米,为较大器形的瓷罐。该瓷罐器身为青花满绘通景式山水人物图:在那群山环抱的山林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有依山势而建的水上亭榭;山石近水处,面对碧波荡漾的江水,两位知己在谈吐间倾诉自己的满腹经纶,又似陶醉在远离尘世后的怡然。这一种幽雅美丽的景致,以画面的形式真切地道出了人们寻求悠然闲逸生活的真谛。
纵观整个画面,不仅布局合理,而且构图精巧,看上去气势恢弘,并且在重山叠嶂中展现飞瀑流泉的山野景色,更有那“渔夫泛舟”与“文人漫游”共存的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使画面既展示了构图繁复的程式,又体现了笔法灵活的特点。尤其是画中山石采用清代康熙朝流行的斧劈皱法绘成,层层涂染,阴阳相背,使山石质感明显,人物神态自若,线条硬朗流畅,艺术格调高雅,既造就了一幅典型的康熙山水图,又完成了一幅韵味十足的文人画。
青花罐上的画出自晋《莲社高贤传》:“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陆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相固与大笑”。此类画面笔者在康熙朝的各种瓷器上见过,如笔筒、棒槌瓶等。清代之所以流行此画,暗示文人高士相聚之乐。
在瓷器上绘山水图最早是在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瓷器上,到了明代晚期景德镇窑则开始广为流行。到了清代无论厅堂还是坊间,盛行不衰。康熙青花是继明永乐、宣德青花之后制作质量最高的品种。可以这样说:康熙青花是清代青花瓷器中最为优秀的。《陶雅》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花之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由此可见,康熙青花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所介绍的这只青花瓷罐,不仅画面清新宜人,而且青花发色鲜丽,色调青翠,成色稳定,釉色白中泛青,柔和淡雅,胎骨细腻坚实,康熙青花大多使用国产浙江料,但笔者以为,本瓷罐上面的青花颜料使用的可能是极为纯净的国产料:云南珠明料,它呈纯蓝色,享有“宝石蓝”的美誉。加上分水法的运用,使青花能分出五色,营造了一种色调浓淡深浅总相宜的氛围。
因此,我们能在瓷罐上清楚地分辨出山水画的浓淡层次感。所以,收藏界对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器评介很高。
神秘的人头彩陶瓶
文/陈百华
本文介绍的这只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人头彩陶瓶是该文化时期的佼佼者,其艳丽纹饰的构思、绘画艺术的表现、造型技法的工艺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先人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超人一筹的艺术天分。
这是一只极为罕见和珍贵的人头彩陶瓶,它采用镂刻、塑雕加彩绘等工艺把人的脸部五官的比例及神情表现得均匀恰当、富有活力,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向天仰望的一双眼睛更是生动传神。而器身上的红黑相间的纹饰又增添了这只彩陶器庄重与神奇的色彩,更令人注目的还有圆塑的人头顶上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简洁的彩色图案,其流畅的笔法绘出的是一个可以使我们产生丰富想像的变化“寿”字纹,尽管那个时期还可能没有发明这等文字。
中国的古陶特别是新石器时期各个文化类型的彩陶器,呈现给我们后人的是绚丽多样、千姿百态的风格:或秀美;或绚丽;或明快;或柔和;或刚健;或精致;或粗犷。无论是何种特色,但它总是有一个表达内涵的主题思想,从中向我们透露的就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思想等等信息。这只人头彩陶瓶不只是简单的人形,实际带有直接取法葫芦的造型特征。在我们所见的古陶器中,直接取象仿造植物的器型很多,而以葫芦造型的也有不少。葫芦是当时广泛种植并在古陶器诞生前就大量使用的天然容器。闻一多先生认为伏羲女娲与(夸包)(夸瓜)实是葫芦的化身,“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我想是因为瓜类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妙象征,故取此相比拟。”
在远古时代的彩陶上绘就的鱼纹以及用葫芦作为陶器的造型等,都是比附和崇拜繁殖力旺盛的巫术实践和主题表现的象征,并有着明显的生殖崇拜的痕迹。古时仿葫芦型制作的陶器除了用于瓮棺葬的瓮钵盆以外,主要器形都是人们生活所需的炊具和食具。这其中蕴含的是一个普遍的巫术信仰,意欲通过葫芦状的饮食器皿的使用,将其旺盛的繁殖力传递和生长于人类身上。
另外,人形陶器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替代物,她替代的不仅是人,更主要的也许是神或是被神化的图腾、巫术道具等。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人形陶器始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人首口瓶”。众多陶罐和陶壶的器形被人格化,在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尤为显见。其造型类似人头并将两耳下部器形拉长及内收,体现对称均衡的美感。从甘肃地区已发现的不少以陶器造型来塑造和表现人体的方面观察,当时似乎已产生了对人类自身的某种崇拜意识,也许有着由图腾崇拜向人格神的祖先崇拜过渡的意义。
我国原始社会晚期是装饰艺术空前繁盛的时代,因此联想到本文所述的这只人头彩陶瓶上的纹饰,笔者一直坚信是蛇形象生纹,但翻阅众多资料发现当时的象生纹仅限蛙纹、人纹和鱼纹,没有蛇纹的发现记载,所以对于这一点笔者虽有自己的主见,但又怕误人误己,真的不敢也不应妄下定义,还是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稳妥方法,等待历史掀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天吧。
姿态横生扇面画
颜文扇面画赏析
文/玲珑
这是一幅名为《野趣自高森》的扇面画:浓浓的秋意伴随着湖光山色留下一片盎然,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一叶扁舟载着一对情侣泛游其间,乡间小路,茅屋、石桥、树木,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田野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温馨与和谐,那种“谁不忆江南”的怀旧情怀顿时呼之欲出。而用透视法作的整个画面则洋溢着其乐融融,野趣横生的风味,深深地吸引了文人雅士的目光。
它是著名油画家颜文先生1947年的作品,颜文(1893-1988)出生于苏州一个画家家庭,自幼受到艺术熏陶,1912年自行试制油画颜料创作出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1919年发起组织苏州美术赛画会,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1952年,颜文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副院长。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油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刻画真实、细致,色彩明快,善于以西方的表现手法融以民族的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的研究也卓有建树,著有《美术用透视学》、《色彩琐谈》等论著。
扇子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扇子是用鸟的羽毛做的,被称作“羽扇”。所以,今天的“扇”字中就有个“羽”字。以后人们又制作出轻便、美观的团扇、绢扇、丸扇等,并开始在扇面上书写一些字、画。使扇子成为一个色彩缤纷的天地。据说,明永乐年间流行纸折扇,文人墨客纷纷将得意之作画在扇面上,明清以后,扇面饰以名人字画最为流行,扇面书画作为书画艺术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因其轻巧便捷,颇受书画家、文人乃至百姓的喜爱。而且,扇画之清逸、诗文之雅秀、扇骨之精致,被雅玩者称为扇之“三绝”,令人玩味无穷。成为融书画、工艺为一体的美术工艺品。在书画投资中,很长时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手卷,二册页,中堂第三,条屏第四,楹联第五,扇面第六,因而扇面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不为市场所重视。但是从去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扇面却令藏家刮目相看。
颜文的扇面画正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走向社会的。而且他作为第一代油画家中对透视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位画家,其扇面画有他的特点和艺术价值。一般地来说,品评画意,最看重的就是那用线条笔墨构成的作品间蕴蓄的文化积淀和人生情味。《野趣自高森》这幅扇面画正好不缺乏这些元素,画面着重写实,结构合理,笔法细腻,具有浓郁的东方气息和人文景观。更由于作者对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等研究精深,因此,他在作品中注重远景和近景的光色变化,近景颜色明朗浓艳,远景光线明晦错综,整幅作品是作者的精心佳作,是用手中的笔一笔一笔地堆塑起来的,因而产生了高低不平的立体感。柔和迷离的光线让人看不清远方景物的轮廓,虽然没有用坚实的轮廓线进行细部描绘,但仅仅用色彩的勾点就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反映了画家对光源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以及注意统一由画面构成的主次关系、明暗对比和画面主体的强化,体现了糅合东西方作画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