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精编教案【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73050

【导言】此例“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精编教案【通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香菱学诗教案范文【第一篇】

关键字:林黛玉 独立人格 清雅风骨 才情

小说《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生命都是以悲剧而告终的,林黛玉就是其中之一。林黛玉的悲剧,是美被摧残、被毁灭的悲剧。黛玉之美,不仅仅是她那美丽动人的相貌,还有她对独立人格的捍卫、飘逸清雅的风骨和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对生命价值与归宿的追问”。

一、独立人格的捍卫

独立的人格意识,一直伴随着林黛玉,从由绛珠仙草变成绛珠仙子开始,一直到生命的陨落,她无时无刻不在捍卫自己独立的尊严。

《红楼梦》一开篇就道出了林黛玉前世孱弱的生命和独立的灵魂。且不说绛珠仙草修成绛珠仙子,只说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甘露之惠,得以“久延岁月”,又“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修成女体之后,“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她是那么的洁净,没有受到丝毫俗世的影响,又是那么的自由,并不为感情之事所累。本来可以好好在太虚幻境当她的绛珠仙子,但是,“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可见绛珠仙草下凡历世,是要报答灌溉之恩,虽然灌溉之恩并不是她成为绛珠仙子的惟一条件,但是,她不愿意拖欠别人什么,所以,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了。”这便是所说的“还泪”的由来,可是绛珠仙子的话里似乎还有更为深刻的意思。

在太虚幻境,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是绛珠仙子受神瑛侍者的恩惠,才得以脱却草胎木质,而要取得真正的平等,还得各不相欠,所以,她要主动还泪,哪怕是付出一生的眼泪,甚至生命。她并没有说什么肝脑涂地,没齿难忘,大恩难报之类的冠冕话,而是要付诸行动,并且这样的行动是积极的,是一种追求平等的主动行为,这已是很难得的了,更何况她的话还有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自己一生的眼泪足以偿还神瑛侍者的恩惠,能有这样认识的女性,在那个时代有几个呢?她追求平等,所以还泪,她珍重自己,所以一生的眼泪足以抵偿那甘露之惠。

黛玉未出场之前,贾雨村曾有咏怀对联一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对此,很多研读《红楼梦》的人都认为贾雨村的出现,不过是用来引出黛玉和宝钗二人而已,但是笔者以为这句对联还有别解。在此,且不论宝钗,只说黛玉,即:暗指黛玉贾府生活并不如意,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价”指价格,价值,即黛玉的价值,她想要求得一个合理的评价,一个充分的肯定,在那个社会的权力中心是不可能的。那个腐朽没落的社会,不承认黛玉的价值,正说明了黛玉价值的难能可贵。后面的事实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黛玉对仕宦名利的态度,只有一个贾宝玉赏识。而宝二爷只是一个没有实权,没有经济能力的少年。正如宝玉说的“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也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

黛玉的许多事情,表面看起来是有些小性子,但是,未尝不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捍卫,她那敏感的心,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但是就全书来看,作者只是通过宝钗来了以后,做了一次明文对比,说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第五回)但是从前八十回来看,直接写黛玉对长一辈的人不太礼貌,只有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节,(第七回)后再也没有直接的描写了。

现在我们看看周瑞家的送宫花给黛玉一节,这一节被许多人当做黛玉没有礼貌的证据,其实对周瑞家的没有礼貌的也不仅仅是黛玉一个,后文四十五回,凤姐因为周瑞家的儿子不听管教而不许两府收留,逼得周瑞家的下跪求情,结果还是赖嬷嬷说情才得以下台的。由此可见,黛玉对周瑞家的的态度,并不算是很过分。别说是心思细密,孤高的黛玉,就是我们一般人,别人挑剩的东西给我们,我们也会不高兴的,更何况周瑞家本来就是奴仆身份,而黛玉却是小姐,是主子,当自己的尊严受到羞辱,她自然有权利维护了。

就是和宝玉相处时,也是因为心思细密而常使小性子,可这小性子并不是她性格的全部,就是有小性子,也是对自己爱情和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我们不能只看她对宝玉的为难,还要看到她对宝玉的关爱,和宝玉的两情相悦。对宝玉的发脾气,是一种孤独后的落寞,如二十回的黛玉葬花,是一种受到奚落后的悲伤。 “我为的是我的心”这才是黛玉对宝玉的真正态度,“这才是林黛玉式的自尊,是不屈就社会规范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自我意愿。”所以,黛玉对宝玉更多的是相知后的关爱,在爱情上,她也是要争取平等的爱情,绝不像湘云和宝钗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受到宝玉很不礼貌的回敬而忍气吞声。

二、洒脱清雅的风骨

林黛玉身上多少有些魏晋名士的风度,冯友兰、李泽厚等著的《魏晋风度二十讲》中对魏晋风度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那个时代的士人们在自觉地追求活得更漂亮些。进而对活得更漂亮做了几点说明,最后的结论是“高贵、自然、生趣这些构成了魏晋风度的内涵。”

在笔者看来,林黛玉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魏晋风度的气息。最可为证的就是四十八回香菱学诗时,她给香菱推荐的全是魏晋盛唐的诗歌,并且对王维的诗歌还做了选择,可见,林黛玉性格中那种洒脱飘逸。这种洒脱飘逸表现在林黛玉身上就是她对生活环境清雅的选择,对自己感情的不加掩饰,对生活意趣的追求。

当元春让姐妹们和宝玉入住大观园时,黛玉选的是潇湘馆。潇湘馆地处大观园的西南角,与薛宝钗所住的蘅芜苑相比,实在是清雅隐士和达官贵人的对比。蘅芜苑坐北朝南,临近荣禧堂,“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显得端庄方正,大气雄浑。而潇湘馆则是绿竹掩映,清流萦回,石子漫成甬路,小小三间房舍,房内床几椅案都合着地步打就,后院又有大株梨花和芭蕉。就连贾政对潇湘馆的评价也是很独特的:“若能月夜坐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十七回)黛玉自己对潇湘馆的感觉:“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的更觉幽静。”(二十三回)黛玉喜欢潇湘馆的幽静得到宝玉的认可,贾政也认为潇湘馆是读书的好地方,后文又得到刘姥姥的印证,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了黛玉的住处后说:“这哪里像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众多评论者都认识到了潇湘馆的清幽象征着黛玉的性格,湘妃竹象征着她的悲剧命运,可是,很少有人注意,潇湘馆总体上透着隐士的风雅情趣。有竹子,有曲水,房舍小而和谐,几案美而自然。

评论《红楼梦》的人大都认为湘云是闲云野鹤,敢做敢说,可是林黛玉在她不哭不悲伤的时候,也是兰心慧质,十分淘气。不过她的淘气显得格外可爱,而不是一般的顽皮,不是凤姐式的市井俗话,她的淘气带着机灵和学问的色彩。她打趣别人,开别人玩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反应机敏。先有第八回宝玉探宝钗,黛玉的雅讽,后有二十回史湘云咬舌子被黛玉打趣,宝玉听曲文悟禅机被黛玉妙诘。这些都能看出来黛玉思维之细密,反应之迅疾。

最让我们感受黛玉淘气的一节是四十二回,黛玉自然挥洒,随意而谈,引逗得众人大笑不止。这一场景,使人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人美,语言更美。众才女们笑了八次,因黛玉之言而笑的有五次,其他三次还是和黛玉有间接的关系。恰评刘姥姥“母蝗虫”,打趣惜春画画,给画定题跋,开李纨的玩笑,画画工具后面添铁锅铁铲,给探春说宝钗把嫁妆单子也写出来了,被宝钗按在炕上时的求饶,无一处不风趣,无一处不令我们捧腹。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宝钗也“笑的动不得了”,心如死灰的李纨也不得不回应黛玉的玩笑,十分要强看重小姐名分的探春“笑个不住”,性格开朗的史湘云乐得差点连人带椅子跌倒。在这一回里,这一场景中,黛玉俨然成了中心,成了领头玩笑的人,其挥洒自如,反应敏捷,真是无人能及,连一向聪明的宝钗也一时未能理解要铁锅铁铲何用。结果是李纨说黛玉“刁”,宝钗赞黛玉“伶俐”。言辞含蓄,意味隽永,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呢。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回,看似写香菱,实际上也在写钗、黛二人,也是在塑造钗、黛二人形象。那么宝钗和黛玉在对待香菱学诗的问题上,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区别。只读正经书的宝钗认为作诗非女儿之事,做些针线才是正经事情,故无心教香菱,而不羡慕仕宦名利的黛玉就不一样了,教香菱学诗不仅是有心,而且是尽心。拜师时黛玉之言――“既要学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让人既惊叹又赞叹,这样的谦和,这样的自负,不是一种洒脱飘逸,又是什么呢。她对诗歌的平仄和立意的见解,到今天也不落伍,对前代诗人作品的熟悉,令人吃惊;对前人诗作评价的率真精当,足以让大观园里的女儿们见绌。并且她还在诗集中写有点评。如此对待诗歌,对待学习作诗的人,如此精妙的见解,如此饱含才学的风度,哪里还有女儿的娇怯之态,倒是有几分名士的洒脱不羁。

三、无与伦比的诗人才情

《红楼梦》中诗歌,不是纯粹的状物写景,抒情议论,而是塑造者每个人的性格,象征着每个人的命运。“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小说中的诗词曲赋是从属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描述的需要的”。

而林黛玉的诗词曲赋正是表现了她独特的生命体验。她的诗作和其他人的相比绝然不同,所以才有她的第七十回,宝玉看了她的《桃花行》之后,“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泪”。笔者以为,林黛玉的诗歌,从感情抒发方式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她参加诗社以及和别人联诗,一类是她寄托自己身世以及爱情体验的诗歌。两类诗传达情感的强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她感情的觉醒而体会感情成功之艰难,人格独立的维护而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落寞,逐渐的在加强抒发的强度,最后无论哪一类诗作都无法掩饰她内心强烈的孤独感和生命脆弱彷徨的程度。

林黛玉诗作的体裁和数量在《红楼梦》里是稳居第一的。她写了五律、七绝、四言、七律、歌行、五排、集句、词8种体裁,25首诗词,共计256句(行),1659个字。在体裁上比宝钗多出一倍,首数几乎多出两倍,句(行)和字数几乎多三倍。就是与史湘云相比,也多出许多。

且看她的那三首咏的诗作: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黛玉三首诗歌,夺得了咏菊诗的前三名,李纨的评判:“《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三十八回)

我们现在只评第一首。因其不流俗媚世,不畏惧风霜严寒,孤标绝尘,冲寒而放的风骨被历代文人雅士歌咏赞叹,总能唤起文人们与在品格里的深刻认同,这样的情结千百年来都挥之不去。文人是人类精神的传承者,是独立人格的张扬者,是民族的灵魂和不灭的风骨。文人并不是因为有了知识而为文人,文人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风骨而为文人。文人不分东西南北,也不分贫穷富贵,不分健壮或羸弱,也不分须眉和闺秀,他只是要拥有这样风骨的灵魂!黛玉的诗在诗里夺冠,正是因为她有这样高标绝尘的风骨,正是因为她的灵魂里浸润了文人的传承,这样不灭的精神在这个弱女子身上张扬,并且强悍地进入了不朽!

黛玉因身世之孤独,感情之觉醒而写作的诗歌,更是让读者心神俱消,如痴如醉。她的《题帕三绝》是宝玉挨打后,让晴雯赠旧帕子而体悟到宝玉深情厚意时,爱情的第一次抒发。“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三十四回)就在旧帕子上写下了这三首抒情之作。因为感动,所以情难抑制,因为相知,所以不避嫌疑。开首一句“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既是暗合“还泪”一说,也是黛玉甘愿为宝玉而流泪,甘愿将自己的眼泪付出给蔑视仕途经济的宝玉。她的爱情就显得纯洁高雅,因为她对宝玉的爱,是一种理解,是一种相知,没有任何的附加品。

纵观黛玉的诗歌,我们看到了一个健康、高洁,有远大追求,有执著到底精神的理想女性的化身。

四、花的精魂,诗的化身

在林黛玉身上,被封建礼教强制的依附性和被动适应性是最少的,她在《红楼梦》中,更多的是表现自己的个性化人生。她的逞才、读曲、雅谑、写诗和教诗,都是一种放任和才能智慧的传达。正是黛玉具有这样的品格,才使得她具有了无穷的魅力,正是这种人性大美的被毁灭,才让千万读者为之扼腕。

参考文献:

[1]周思源:《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中华书局, 2006。

[2]吕启祥:《红楼寻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冯友兰、李泽厚等著:《魏晋风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

香菱学诗教案【第二篇】

关键词:思维;中学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号: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来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审美能力、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等。如果对课文的处理还停留在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疑难句子的层面上,学生就会觉得语文学习是多么的枯燥,这些优美的文章是多么的可憎,老师的讲解是多么的乏味。那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会游离于课文这一载体之外,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向四周散发,最后又回到文本。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尝试着用“精线串联心灵珍珠,巧问激活思维火花” 的方法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谈我的浅见。

“精线”即精炼、精要的主线,它贯穿全文,是文章的枝干、支架。“心灵的珍珠”即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品味。“巧问”即高质量的提问,它能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研读课文,有的放矢的寻找答案。“思维火花”则指学生认真思考、勇于质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由一根主线将学生对课文零散的片面的不成熟的见解串联起来,并由此生发质量较高的问题,带着问题又再次走进文本,完成对文本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的解读,水到渠成达到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精线”是最重要的,找到了它 ,就找到了文章的根脉。寻找“精线”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课文标题即是文章的“精线”

有的课文题目非常直接的概括了文章所要描写或表达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直接在题目上做文章,提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文题,我直接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说罗布泊是仙湖?仙湖怎样消逝的?作者是如何写的?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因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阅读就不会是散漫的、无序的。他们对文本的领悟和理解串联在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中。在对罗布泊的今昔对比中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忧患意识,加强环保观念,学习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教学《香菱学诗》一文时,我让学生将课题补充完整,学生浏览课文后将其补充为《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这其实就是对整篇文章的最精要的概括了。由这根精线我生发了这样几个问题:黛玉是怎样教的?香菱是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重新走进文本,很快对文本信息进行体验、筛选、重组进而完成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得出自己的观点。

二、课文中直接的语句即是文章的精线

有的课文中有非常明显的语句即是对课文最直接的概括,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找出来,并由此生发问题。如《杨修之死》一文中,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犯了几次?这几次中如何体现杨修的恃才放旷的?曹操的“忌”有哪些?学生很轻松的就能在文本中找出相应的信息并对其分析,完成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我引导学生找出了文中“黛玉常听得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一句,由此提出问题:在黛玉的眼睛里,贾府究竟有哪些不同?学生带着再次进入文本,找出了建筑、陈设、衣饰、人物、规矩等诸多不同,并对其分析,和黛玉一起感受了贾府的华贵雍容庄严气派。

三、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精线

有的课文精线没有体现在题目上也没有在文中直接体现,这时就需要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高度概括,得出课文的精线。如《芦花荡》一文,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概括出文章的大意(不超过20字),经过全班的努力,最终精简为“老头护送女孩失误,愧疚自责,设计杀敌复仇”。我根据这根精线又向学生发问:为什么要护送?为什么不选年轻力壮的护送而选一个干瘪老头?为什么会失误?老头子怎样杀敌的?在对文本的再次解读中,学生很踊跃的回答了我的疑问,进而把握了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有听课的老师评价说整堂课完全感觉不到是在分析人物性格,而是在听学生讲故事,而这故事又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再创造。又如:《蜡烛》一文,我也要求学生用最精当的语言概括文意,在启发引导之后,学生概括出“老妇人艰难的将红军战士象亲人一样的掩埋”,由此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艰难体现在何处?如何表现出“象亲人”一样?问题不多,但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很轻松的理解了“艰难”不仅指环境的艰难还包括老妇人自身的力不从心,在这艰难中老妇人对红军战士“亲人”般的态度更体现了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从文本中得出精线,在回到文本中将精线展开,这是一个概括、分析、筛选、整合的过程。按照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清晰明了的解读课文,并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写作,让他们知道作文时也一定要脉络清晰,紧扣主题,干净利落。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找出精线,提出问题抛砖引玉。 将课堂还给学生,你就会看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迸溅,心灵的珍珠在智慧中闪光,纯真情感在美文中陶冶,健康的审美在领悟中提升!

参考文献:

香菱学诗教案【第三篇】

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创建了贾府这个大家庭,但是整部作品的主线却始终集中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如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宝、黛间的恩爱缠绵上,的确很容易让人生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的读后感600字左右,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红楼梦的读后感600字左右1“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在那样的年代,多少女子甘为农妇。今读《红楼梦》别样的香菱启示了我,“女子有才便是德”。

读完《红楼梦》,合上书,书中个个人物浮现在我脑海中:聪明灵秀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达稳重的薛宝钗……可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平凡、勤学苦练的香菱。

书中,《呆香菱苦心学吟诗》特别吸引我。香菱请黛玉教她作诗,于是黛玉就拿了一些书给香菱看,香菱拿来认真地读起来,把黛玉所划的都背了,又细细思索了一番,并说:“书里有好多诗我都非常喜欢,我一定要学会作诗才行,你再拿些书给我看吧。”黛玉听了,又拿了几本书让香菱读,还给她出了个题目,让她试试自己写一首。

这时宝玉、探春他们都来了,大家一起谈笑。但香菱一心写诗,也不理大家,一个人坐在旁边思考,连吃饭也顾不上了。大家见她写得辛苦,都叫他不要再想了,先歇一下,香菱却不肯,一个人坐在山石上发呆。这天晚上一直到很晚她都没睡着,刚睡着突然喊:“有了,有了!”就把梦里的诗写了出来,大家都觉得她作得好极了。

读着香菱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可香菱却一心读诗,学作诗,让自己变得满腹诗经、才华横溢。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敬佩她,我也被她的才华和精神所吸引。怪不得爸爸妈妈和老师都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记得有一次,在期末复习期间,我沉迷于网络游戏,在一些该复习的时间上用来玩游戏,所以成绩直线下降,结果期末考得很不理想,被爸爸批评了一顿,之后,我就再也没碰过游戏了。

香菱的故事告诉我:“女子有才便是德”。长大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香菱一样有才的女子。

红楼梦的读后感600字左右2寒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就有《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我被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情节吸引住了。在这本书中,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悲剧贯穿全文。

故事讲述的是母亲病逝后,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贾府,渐渐与公子贾宝玉相恋。这本来是一段很美好的姻缘,但是因为凤姐的从中作坏,使得贾宝玉娶了带有黄金锁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的故事。

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富有,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他的。他很疼爱宝玉,我不是很喜欢宝玉这个人,作为男人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可他轻佻,顽劣,屡教不改,最后是黛玉的离开才使他醒悟过来。林妹妹是一个多愁善感,动不动就哭,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女子。我觉得她生在那个封建社会真是不幸。也许是接触的人太少了,她的面前只有一宝玉,宝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她的神经。

我也曾经看过红楼梦的电视,我觉得里面的。有此片段真的是很有想象力,黛玉在一片桃花树下,提着一个小蓝子和一个小锄头,纤纤弱弱的葬花。还有一个画面是宝玉和宝钗结婚,这里是高朋满坐,热热闹闹。那里是黛玉一个人躺在床上,流着眼泪,思念宝玉,最后悲愤吐血而亡。

这个家因为有了贵妃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最后也是因贵妃的去世,而使家中落魄,最后宝玉出家当了和尚。这里面祥细的讲了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

曹雪芹生动的人物刻画,完美的景物描写,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红楼梦的读后感600字左右3“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我第一次读完《红楼梦》的真实感受。有的人喜欢喝咖啡,浓烈而厚重;有的人喜欢喝茶,清新而恬淡。那么,品《红楼梦》是咖啡还是茶呢?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一开始,我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枯燥的古书,可越读越被它吸引,它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感情。是作家曹雪芹老先生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被列为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黛玉葬花”。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在那个黑暗浑浊的社会,在那个争风逐月的大观园,想要获得幸福与自由,那简直是不可能。而书中的主人公――黛玉却恰恰拥有。“黛玉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黛玉葬花,是她不忍看美好的被污浊吞噬。而黛玉所展示的,便是一个很简单,却没有多少人做到的——初心。

初心一直存在,只是没有人发觉,甚至开始慢慢地被别人遗忘,我想做的,就是想用这篇文章唤起你的初心,你压在心底的财富。黛玉的行为对我有启迪,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静静地看上一会儿《红楼梦》,就能平静许多,心中的斗志又能熊熊燃烧起来。

当物欲横流,世事变迁,圆滑易,守心难。那么初心,就更是值得珍藏的财富了。有了这笔财富,即使贫寒也不愧,即使受困也自由。《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不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的读后感600字左右4也许,看过《红楼梦》的大多数人都不明白黛玉,她也无需别人明白,正因不懂得她的人是不会了解她内心深处的向往的。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透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

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此刻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

黛玉至死不放下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理解世界,世界不理解人的世界上获得明白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一样,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的读后感600字左右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声韵凄惋,销魂醉魄的歌声从电脑中飘出,我的心仿佛也随着曲子飞到了那镜花水月般的伤痛里。

在初读《红楼梦》时,我就对这首曲子情有独钟,有哪一种情,比这旋律更感人;有哪一首曲子比这更引得众宾泪沾襟?

读罢《红楼梦》,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心酸,或许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兴荣到衰败而感伤,或许是为红粉佳人的香消玉殒而遗憾!

在《红楼梦》中,最完美的也最令人感慨的就是黛玉和宝玉两人的感情。从小时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的心生爱念,这是多么自然、纯洁、完美。然而,正因生不逢时,正因当时林黛玉的“孤傲自许,目下无尘”,同周围的环境表现出明显的不合拍,“因此贾府里除了宝玉这个知己是很少有人喜爱他的。”因此外开孤立无援,无权无势的地位。又正因贾母与王夫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处心积虑策划了一场骗局,硬是把薛宝钗嫁给宝玉,使得这段感情被无情地扼杀,最后他们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落得个“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惨局面。

而从书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曹先生的惊世才华,那凄凉柔媚的葬花词,即使是百炼钢也能变成绕指柔。“一年三百六十日,刀剑双寒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渠沟。”一首葬花词,就写尽了周遭环境的污秽,逼迫的激愤和对茫茫前途的无能为力的绝望与哀愁。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没落,这使我对封建制度的痛恨加深了一步,尽管《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东西——尊重女性,但它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杯具。

香菱学诗教案【第四篇】

一、教师应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大观园中,诗才最高的应推黛玉。她不仅有精深的诗歌鉴赏才能,更有精熟的诗歌创作才能。正因此,她才能对香菱的读诗和写诗作精当的指导,使香菱学诗进步迅速。叶圣陶曾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其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否则,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矣!

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语文

在香菱开始拜黛玉为师时,黛玉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后来探春打趣说要让香菱入诗社,香菱说:“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黛玉和探春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好一个“顽”字,给了香菱多少信心,多少学诗的乐趣!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目的紧张”。一个人越是急切地想达到一个目的,心里就越充满紧张感和焦虑感,反而导致行动的受挫。语文学习是丰富的、灵动的、美妙的,学生对之更应保持轻松的心态。语文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放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在语文之海里轻松愉快地游泳。

三、选择优秀的“教材”

作诗从读诗开始,先读什么诗就大有讲究。最初,香菱觉得陆游的诗很好,黛玉马上告诉她:“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接着黛玉推荐了三种诗让香菱读熟背熟:王维五言律一二百首,杜甫七言律一二百首,李白七言绝句一二百首。从这个诗单看,黛玉选择“教材”的眼光可谓独到。第一,这些作品都是诗中精品。学生学这样的典范之作,起步就高,能培养纯正的趣味和深厚的素养。第二,这些作品比较符合诗的规范,便于初W者入门。她为什么不选李白的古风呢?原因大概是太白的古风大多是“神来之笔”,不尽合“规范”,初学者难以掌握效仿。古人说的“取法乎上”,黛玉在选择入门“教材”时算是做到了。

黛玉说,“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旁及陶潜、应`、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诸家,“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先站稳“根据地”,再求“扩展地盘”,这又是黛玉对于“教材”选择问题的真知灼见。

四、注重学生的自学体悟

教学教学,归根结底,还在于学生自己的学。叶圣陶曾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这应成为我们的共识。在这方面,黛玉也是榜样。她教香菱学诗,不是“条分缕析”、肢解零离地“讲解”,而是让香菱自己去诵读,去体味,去领悟;并不时介绍新的诗让香菱阅读,进行比较。由此,香菱迅速走进了诗的境界,不仅体味到了诗中的意境,而且在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如由“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两句诗便回忆起上京路上的景象,觉得此景诗意盎然。设若黛玉把诗肢解开来“讲解”,就会弄得诗味全无,就难以让香菱进入诗的境界,解得诗中三味,作诗也就无从谈起。至少,效果要大打折扣。

五、注重师生间的平等讨论

黛玉曾对香菱说:“正该讲究讨论,方能长进。”可见,讨论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文因其丰富性朦胧性“个体性”,尤需讨论。黛玉与香菱讨论“大漠孤烟直”“日落江湖白”的一段可谓经典。从后文香菱的成功诗作(如“一片砧敲千里白”)来看,这次讨论对她的影响很大,效果明显。

六、生活处处是语文

黛玉教香菱,可谓不拘一格:既让她读经典诗作,也让她读大观园里诸人的新作;既让她向自己提问,也让她请教宝钗等人;出诗题也是从生活中信手拈来:“昨夜的月很好……你竟作一首来。”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七、以读带写,强调多读多写多改

怎样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黛玉的教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以读带写,多读多写多改。”

首先应多读。黛玉首先给香菱指定王、杜、李三种诗须读熟背熟,再旁及陶、应、谢、阮、庾、鲍诸家。这很有讲究:量太多,嚼不烂;量少,积累不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073050